CN101776670A -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6670A
CN101776670A CN201010108811A CN201010108811A CN101776670A CN 101776670 A CN101776670 A CN 101776670A CN 201010108811 A CN201010108811 A CN 201010108811A CN 201010108811 A CN201010108811 A CN 201010108811A CN 101776670 A CN101776670 A CN 10177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pillary
reaction mixture
stationary phase
monolithic column
mercury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8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6670B (zh
Inventor
王园朝
吴琼
蔡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088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6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6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以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先吸入汞液,再吸入反应混合液,并控制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将反应混合液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再将汞液全部吸出,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固定相界面位置易于控制,界面易于平整,操作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在进行毛细管电泳仪-紫外检测的时候需要有一段长约3mm的透光检测窗口,即需要毛细管内部和外部均为透光状态。对于毛细管外部,一般用烧蚀、浓硫酸腐蚀和刀片刮除等方式除去聚酰亚胺涂层;要使毛细管内部呈透光状态比较困难,主要是在毛细管内部的检测窗口处留空或除去检测窗口处的固定相。目前已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注射器吸入或利用毛细现象缓慢吸入。Lijuan Yan等(Lijuan Yan,Qinghe Zhang,Weibing Zhang,Yuqi Feng,LihuaZhang,Tong Li,Yukui Zhang.Hybrid organic-inorganic phenylmonolithic column for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J]Electrophoresis 2005,26,2935-2941)用注射器将配好的均匀反应混合液压入已预处理过的毛细管中,反应完成后用乙醇冲洗掉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水解产物,在60℃下干燥48h。用刀片将固定相末端的聚酰亚胺涂层刮去制备检测窗口。Jian Lin等(Jian Lin,Guihua,Huang,Xucong Lin,Zenghong Xie Methacrylate-based monolithic column withmixed-mode hydrophilic interaction/strong cation-exchange stationaryphase for capillar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pressure-assisted CEC[J]Electrophoresis 2008,29,4055-4065)用特氟龙管连接毛细管和注射器,将混合物吸入毛细管内至所需长度。两端用硅胶垫密封,在60℃水浴中反应20h。甲醇和水冲洗残余反应物后,在固定相的末端用热金属丝除去聚酰亚胺涂层制备检测窗口。这种方式尽管缓慢小心,但仍会因毛细现象而造成吸入过多,在加热凝胶过程中也会造成固定相位置的变化和界面不平整。同时也有通过将检测窗口处充入氮气,两端充满溶液的方法来控制检测窗口处无固定相。先将毛细管注入长约10cm的聚合混合物,接着充入氮气约5mm,然后毛细管重新注入长约25cm聚合混合物后密封。反应后将5mm空气段的聚酰亚胺涂层除去即可成为检测窗口。这种方式仍然没有消除毛细扩散对界面不平整的影响,同时充入一定量氮气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
第二种:用聚四氟乙烯小管无缝连接已填充和未填充的两根毛细管。平贵臣等(专利申请号:02144581.8)报道了一种零死体积毛细管柱的连接方法。主要操作:分两个步骤:1将毛细管柱的非研磨端与高压泵相连接并同时通水,在高压通水状态下将毛细管柱用大于500目的砂纸上研磨。2用针头将聚四氟乙烯管(内径比毛细管外径小)的一端稍稍扩展,使其扩展部分内径大于毛细管柱的外径,然后将毛细管从扩展端插入聚四氟乙烯管至所需位置,切除疑有碎屑的插入端。接着将另一根毛细管柱从扩展端插入聚四氟乙烯管中,使两根毛细管柱的端口紧密结合,割除聚四氟乙烯管的扩展部分。显然,用该方式制备检测窗口操作繁琐、要求高,不方便。同时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初学者较难掌握。
第三种:先整柱填充反应溶液,待溶液反应完全固化后,再在适当位置刮去聚酰亚胺涂层,用电热丝加热分解一小段固定相,以制备检测窗口。平贵臣等(专利申请号:01142109.6)报道:用刀片在毛细管合适位置上刮去2~4mm的聚酰亚胺涂层开置窗口,在通水条件下,使用电阻丝在450℃~600℃下在窗口处加热2~5s,使窗口位置的固定相受热分解,制备检测窗口。此方法只针对有机基质整体固定相有用。同时较难控制制作窗口的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间过短,检测窗口长度太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会对色谱柱窗口部分以外的固定相造成破坏。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固定相接口不平整的问题,发明人提出汞留空的方法,即利用吸入汞抑制柱内反应液的毛细扩散,获得平整的固定相接口,并利用吸入汞液长度控制固定相界面位置。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操作者要求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并提供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以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先吸入汞液,再吸入反应混合液,并控制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反应混合液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再将汞液全部吸出,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所述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根据设定检测窗的位置来决定,所述界面连接线至毛细管接近检测窗的一端的区域为预设留空段,所述界面连接线至毛细管远离检测窗的一端的区域为预设固定相填充段,本发明方法通过吸入汞液充满预设留空段来控制固定相界面位置,并控制了毛细管留空段的长度。
较为具体的,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将汞液和反应混合液分层置于同一容器中,其中汞液位于下层,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远离设定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毛细管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的留空段,所述的留空段为包括检测窗在内的界面连接线到毛细管远离固定相一端的留空区域,然后用密封件将毛细管两端密封,将毛细管放入恒温容器,40~60℃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至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开启密封件,用连接有特氟龙管的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毛细管继续置于恒温容器中反应12~24小时,经后处理即制备得到所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所述的密封件通常可使用硅橡胶片。
所述的恒温容器可为常见的保温设备,如烘箱或恒温水浴锅等。
所述的注射器可以为同样具有注射功能的设备如注射泵等。
本发明所述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是指毛细管在制备前都需要经过预处理,这是本领域人员都知道的方法,通常的毛细管预处理方法是:石英毛细管依次用甲醇,水各冲洗0.5h,0.1mol/L盐酸冲洗1h,水冲洗至中性,1mol/L的NaOH水溶液冲洗2h,纯水洗涤至中性后用甲醇冲洗0.5h,于70℃气相色谱炉中用氮气吹干,用硅胶塞封口备用。
本发明所述毛细管固化后的后处理步骤,也是本领域人员公知的后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的后处理方法为:用甲醇冲洗8~12小时,除去色谱柱内未参与反应的单体、致孔剂以及低分子化合物,75℃下氮气吹扫3~5h,除去色谱柱内残余的甲醇。
本发明所述的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可以为常见的用于制备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反应单体,例如:(1)用于制备无机硅胶整体柱的硅氧烷类试剂,如四甲氧基硅烷(TMOS)、四乙氧基硅烷(TEOS)、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γ-MPS)、苯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等;(2)用于制备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类、丙烯酸树脂类,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HDMA)、甲基丙烯酸十八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乙叉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固定相的反应单体为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γ-MPS)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如甲基丙烯酸十六酯(HD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等等,但本发明方法不限于此类反应单体,其他可以进行整体柱固定相聚合反应的单体均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用来制备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本发明优选采用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γ-MPS)和甲基丙烯酸十六酯(HDMA)为反应单体,并按如下配比制成反应混合液:γ-MPS、0.1mol/L的盐酸、HDMA、甲苯按体积比3∶2∶1∶16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添加0.02g/mL混合液体积的偶氮二异丁腈(ABIN),混合后静置分层,取上层即为反应混合液。
较为具体的,所述的反应混合液按下述方法配制得到:γ-MPS和0.1mol/L的盐酸按体积比3∶2的比例混合,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按γ-MPS、0.1mol/L的盐酸、HDMA、甲苯的体积比为3∶2∶1∶16的比例加入HDMA和甲苯,得到混合液,然后添加0.02g/mL混合液体积的AIBN,超声20min,静置分层,取上层即为反应混合液。
所述用注射器吸入汞液,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的留空段的过程中,最开始用注射器吸入汞液的长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设定留空段的长度,在吸入汞液的长度大于设定留空段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在吸入反应混合液时,通过调节反应混合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来调节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即可,此时汞液的长度达到预设留空段的长度,多余的汞被注射器吸走。这种调节方法是本领域人员都公知的。
更为具体的,为了提高汞在毛细管内长度的精确度,通常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注射器吸入汞液,使汞液充满毛细管,然后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留空段的长度,所述的留空段为包括检测窗在内的界面连接线到毛细管远离固定相一端的留空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2)将汞液置于离心管中,依次用二次蒸馏水、乙醇洗涤,再用反应混合液润洗,然后加入反应混合液于同一容器中,其中汞液位于下层;(3)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远离设定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毛细管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留空段,所述的留空段为包括检测窗在内的界面连接线到毛细管远离固定相一端的留空区域;(4)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在恒温容器内,40~60℃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待柱内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取下两端硅橡胶片,用连接有特氟龙管的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毛细管继续置于恒温容器中反应12~24小时,经后处理制备得到所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所述步骤(4)中汞液全部吸出后,可将汞液洗净,回收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整体柱固定相界面易于控制:由于毛细管内吸入了银白色的汞液,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位置用肉眼在管外能清晰地辨认,汞液在毛细管内充填的长度,即为整体柱留空长度,控制了留空段的长度,即控制了固定相的长度,也就控制了固定相的界面位置。
2、整体柱固定相界面易于平整:对于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大部分都使用部分填充的方式制备检测窗口,如果没有有效控制柱内溶液的毛细扩散现象,制得的固定相界面不平整,产生一个明显的“过渡区”,如附图1,将会影响分离溶质的紫外吸收和整体柱的性能,前者会使检测灵敏度降低,后者会使谱峰对称性不好,柱效降低;而本发明由于使用了吸汞法控制,因汞液的高密度抑制了反应液的毛细扩散现象,就可获得平整的固定相界面,如附图2,改善柱性能。
3、操作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
4、无污染:制备过程中,反应溶液所需的固化反应温度不高,且汞液处在密封环境,不会挥发,制备成功后,用注射器吸出毛细管内的汞液,回收重复利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比较例1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固定相界面显微图
图2实施例1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固定相界面显微图
图3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离8种有机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谱图
图4利用实施例2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离5种有机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谱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毛细管电色谱柱为混合基质甲基丙烯酸十六酯整体柱。
毛细管预处理
石英毛细管依次用甲醇,水各冲洗0.5h,0.1mol/L HCl冲洗1h,水冲洗至中性,1mol/L NaOH冲洗2h,纯水洗涤至中性后用甲醇冲洗0.5h,于70℃气相色谱炉中用氮气吹干,用硅胶塞封口备用。
实施例1
(1)配置反应混合液
将150μL γ-MPS和100μL 0.1mol/L的盐酸混合,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0μL HDMA和800μL甲苯,然后添加0.02gAIBN,超声20min,静置直至分层,取上层为反应混合液。
(2)将1mL汞液置于离心管中,依次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将汞洗净后,用反应混合液润洗3次,然后在该离心管中加入约1mL反应混合液,由于汞密度大此时处于离心管下层。
(3)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总长度为32cm,设定的检测窗口开在12cm处,即毛细管内留空段长度设为12cm,并在毛细管外壁该长度处做上标记。毛细管远离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至充满整支毛细管,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至标记处,此时毛细管内反应混合液长度为20cm,毛细管内汞液长度为12cm。
(4)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置于60℃烘箱内,反应12h,此时毛细管内反应物固化,取下硅橡胶片,用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然后继续置于60℃烘箱内反应24h,最后用甲醇冲洗10小时,除去色谱柱内未参与反应的单体、致孔剂以及低分子化合物,接着在气相色谱炉中在75℃下氮气吹扫3h,即可制得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实施例2
(1)配置反应混合液
将200μL γ-MPS和20μL 0.1mol/L的盐酸混合,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0μL BMA和400μL正丙醇和400μL 1,4-丁二醇,然后添加0.02g AIBN,超声20min,静置直至分层,取上层混合液为反应混合液。
(2)将1mL汞液置于离心管中,依次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将汞洗净后,用反应混合液润洗3次,然后在该离心管中加入约1mL反应混合液,由于汞密度大此时处于离心管下层。
(3)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总长度为52cm,设定的检测窗口开在12cm处,即毛细管内留空段长度设为12cm,并在毛细管外壁该长度处做上标记。毛细管远离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泵,用注射泵吸入汞液至充满整支毛细管,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至标记处,此时毛细管内反应混合液长度为40cm,汞液长度为12cm。
(4)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置于60℃恒温水浴锅内,反应12h,此时毛细管内反应物固化,取下硅橡胶片,用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继续置于60℃恒温水浴锅内反应24h,最后用甲醇冲洗10小时,除去色谱柱内未参与反应的单体、致孔剂以及低分子化合物,接着在气相色谱炉中在75℃下氮气吹扫3h,即可制得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实施例3
(1)配置反应混合液
将150μLγ-MPS和100μL 0.1mol/L的盐酸混合,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0μL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800μL甲苯,然后添加0.02g AIBN,超声20min,静置直至分层,取上层混合液为反应混合液。
(2)将1mL汞液置于离心管中,依次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将汞洗净后,用反应混合液润洗3次,然后在该离心管中加入约1mL反应混合液,由于汞密度大此时处于离心管下层。
(3)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总长度为45cm,设定的检测窗口开在12cm处,即毛细管内留空段长度设为12cm,并在毛细管外壁该长度处做上标记。毛细管远离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至充满整支毛细管,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至标记处,此时毛细管内反应混合液长度为33cm,汞液长度为12cm。
(4)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置于60℃烘箱内,反应12h,此时毛细管内反应物固化,取下硅橡胶片,用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继续置于60℃烘箱内反应24h,最后用甲醇冲洗10小时,除去色谱柱内未参与反应的单体、致孔剂以及低分子化合物,接着在气相色谱炉中在75℃下氮气吹扫3h,即可制得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离8种有机物。
仪器与试剂:P/ACE MDQ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Beckman,USA),PDA检测器;石英毛细管(100μm i.d.,375μm o.d.,河北永年)。
硫脲、苯、甲苯、乙苯(AR,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萘、联苯、芴和菲(纯度≥98%,上海百灵威化学试剂公司)。分别配成浓度为1mg/mL的甲醇溶液,然后等体积混合,进行测试。
电色谱条件:整体柱总长32cm,有效长度20cm,以8.0mmol/LpH8.0的磷酸盐溶液与乙腈按体积比1∶1混合配成运行缓冲溶液,采用压力方式进样(0.021MPa×5s),分离电压15kV,分离温度25℃,硫脲为电渗流标记物,检测波长为214nm,色谱柱两端同时加压0.14MPa。
得到的分离谱图如附图3。
实施例5
取实施例2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离5种有机物。
仪器与试剂:P/ACE MDQ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Beckman,USA),PDA检测器;石英毛细管(100μm i.d.,375μm o.d.,河北永年)。
硫脲、苯、甲苯(AR,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萘、联苯(纯度≥98%,上海百灵威化学试剂公司)。分别配成浓度为1mg/mL的甲醇溶液,然后等体积混合,进行测试。
电色谱条件:整体柱总长52cm,有效长度40cm,以8.0mmol/LpH8.0的磷酸盐溶液与乙腈按体积比1∶1混合配成运行缓冲溶液,采用压力方式进样(0.021MPa×5s),分离电压15kV,分离温度25℃,硫脲为电渗流标记物,检测波长为214nm,色谱柱两端同时加压0.14MPa。
得到的分离谱图如附图4。
比较例1
(1)配置反应混合液
将150μL γ-MPS和100μL 0.1mol/L的HCl混合,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0μL HDMA和800μL甲苯,然后添加0.02gAIBN,超声20min,静置直至分层,取上层混合液为反应混合液。
(2)将取出的反应混合液1mL置于2.5mL离心管中。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总长度为45cm,设定的检测窗口开在12cm处,即毛细管内留空段长度设为12cm,并在毛细管外壁该长度处做上标记。毛细管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或注射泵,在显微镜观察下,用注射器小心吸入该反应混合液至标记处,此时毛细管内吸入的反应混合液长度为33cm,留空段的长度为12cm。
(3)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置于60℃烘箱内,反应12h,此时毛细管内反应物固化,取下硅橡胶片,继续置于60℃烘箱内反应24h,最后用甲醇冲洗10小时,除去色谱柱内未参与反应的单体、致孔剂以及低分子化合物,接着在气相色谱炉中在75℃下氮气吹扫3h,即可制得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Claims (5)

1.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以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先吸入汞液,再吸入反应混合液,并控制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再将反应混合液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将汞液全部吸出,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将汞液和反应混合液分层置于同一容器中,其中汞液位于下层,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远离设定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毛细管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的留空段,所述的留空段为包括检测窗在内的界面连接线到毛细管远离固定相一端的留空区域,然后用密封件将毛细管两端密封,将毛细管放入恒温容器中,40~60℃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至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开启密封件,用连接有特氟龙管的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毛细管继续置于恒温容器中反应12~24小时,经后处理制备得到所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为硅橡胶片。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预生成整体柱固定相的反应单体配成反应混合液;(2)将汞液置于离心管中,依次用二次蒸馏水、乙醇洗涤,再用反应混合液润洗,然后加入反应混合液于同一容器中,其中汞液位于下层;(3)取预处理过的毛细管标记一位置为预制成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检测窗与固定相的界面连接线,毛细管远离设定检测窗的一端为吸入端口,置于汞层,毛细管另一端通过特氟龙管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吸入汞液,再将毛细管吸入端口上移至反应混合液中,吸入反应混合液,使汞液与反应混合液的界面连接处与所述的界面连接线标记重叠,并使汞液在毛细管内的长度全部占据设定的留空段,所述的留空段为包括检测窗在内的界面连接线到毛细管远离固定相一端的留空区域;(4)用硅橡胶片密封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放在恒温容器内,40~60℃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待柱内反应混合液固化后,取下两端硅橡胶片,用连接有特氟龙管的注射器将汞液全部吸出,毛细管继续置于恒温容器中反应12~24小时,经后处理制备得到所述具有平整固定相界面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汞液全部吸出后,将汞液洗净,回收重复利用。
CN2010101088115A 2010-02-07 2010-02-07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6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88115A CN101776670B (zh) 2010-02-07 2010-02-07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88115A CN101776670B (zh) 2010-02-07 2010-02-07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670A true CN101776670A (zh) 2010-07-14
CN101776670B CN101776670B (zh) 2012-05-30

Family

ID=4251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88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6670B (zh) 2010-02-07 2010-02-07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66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9345A (zh) * 2011-12-05 2012-06-13 福州大学 一种亲水强阴离子交换作用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柱
CN105709707B (zh) * 2016-01-27 2018-05-15 杭州师范大学 氧化石墨烯键合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9345A (zh) * 2011-12-05 2012-06-13 福州大学 一种亲水强阴离子交换作用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柱
CN102489345B (zh) * 2011-12-05 2013-08-28 福州大学 一种亲水强阴离子交换作用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柱
CN105709707B (zh) * 2016-01-27 2018-05-15 杭州师范大学 氧化石墨烯键合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6670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6469A (zh) 一种基于杜仲胶的自修复弹性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1306263A (zh) 烷基胺硅胶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76670B (zh)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313B (zh) 双酚a伪模板分子印迹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4916B (zh) 一种固相萃取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
CN107796887B (zh)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离子液体有机聚合物固定相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
CN101249425B (zh) 一种兼具亲水离子交换和反相离子交换两种分离模式色谱柱的原料配方和制备方法
CN104028007A (zh) 一种咪唑离子液体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41355A (zh) 一种分子印迹整体柱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675564B (zh) 一种在硅胶微粒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CN106007652A (zh) 一种高温疏水SiO2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
CN103833885B (zh) 一种离子液体聚合物毛细管微萃取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954B (zh) 一种苯基咪唑离子液体-硅胶杂化毛细管整体柱
CN103861572A (zh) 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方法
CN104353441B (zh) 一种用于富集水体中超痕量甲基汞的离子印迹材料
CN105986248B (zh) 一种原子气室抗弛豫镀膜方法
CN101776669A (zh) 一种混合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CN206082488U (zh) 一种用于琼脂糖凝胶微珠交联的反应釜
CN102532412B (zh) 一种阴离子交换萃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26288A (zh) 季胺碱功能化阴离子交换有机聚合物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3561538U (zh) 一种管内固相微萃取系统
WO2015032020A1 (zh) 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
CN102489345B (zh) 一种亲水强阴离子交换作用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柱
CN104258597A (zh) 一种邻菲罗啉修饰的有机-硅胶杂化毛细管整体柱
CN100446833C (zh) 整体型固相萃取搅拌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