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8805A -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 Google Patents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8805A
CN101768805A CN200910264722A CN200910264722A CN101768805A CN 101768805 A CN101768805 A CN 101768805A CN 200910264722 A CN200910264722 A CN 200910264722A CN 200910264722 A CN200910264722 A CN 200910264722A CN 101768805 A CN101768805 A CN 101768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hedding
time
pull rope
hea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4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若旻
高伟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HANGF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HANGF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HANGF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HANGF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4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第一转臂、第一调节杆、第一提综臂、第一、第二牵引绳、第一、第二改向滑轮、综框、第一、第二回综绳、第一、第二回综臂和第一、第二回综弹簧,特点是:还包括有第二转臂、第二调节杆、第二提综臂、牵引绳过渡装置和第三牵引绳。本技术方案由于增加了第二转臂、第二调节杆、第二提综臂、第三牵引绳和牵引绳过渡装置,从而能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所需的两个织造梭口要求,整体结构简单,并且还可对已有技术中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进行改造。

Description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关于多臂机的概念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早有见诸,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86879A介绍了旋转式电子多臂机,所谓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是由凸轮的运动驱使提综臂运动,由提综臂使开口连杆运动,进而由开口连杆使综框运动,形成织机的织造梭口。所谓的消极式的概念业界也是熟知的,即综框的复位需要借助于回综弹簧实现复位,故称为消极式,反之,则称为积极式。
如纺织业界所知之理,属于纺织面料范畴的起绒织物因档次高而受市场青睐,因为这种织物既可作服饰面料,又可作寝装面料、工艺品装饰装璜面料以及用作长毛绒(玩具)、人造毛皮和裘皮等等。起绒织物的织造方式有多种,但最为常用的是双层割绒法,人们之所以器重双层割绒法,是因为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在双剑杆绒织机上织造出双层结构的绒织物坯布,再通过割绒分割(剖幅),织物的里层形成平整的绒面,等同于同时织造了两幅绒织物,故生产效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又如纺织业界所知之理,织机织造双层割绒织物需要每梭同时对两个梭口投纬打纬,唯此才能织造出上、下两层织物,同时,部分经纱(绒经)要在上、下两层织物内来回织造,形成由绒经连结着的双层绒织物坯布,经割绒分割(剖幅)成平绒面料。
由上述说明可知,要想获得双层织物,且上、下层织物由部分经线(绒经)连结,则织机需要形成两个开口,且部分经线按工艺要求分别在上、下两个开口中织造。而形成两个开口(上、下)梭口,只需将综框的上综丝穿经线孔分上、下两个开口部位后即可由常规的多臂开口装置完成,而部分经线按织造工艺要求分别在上、下两个开口中分别织造,为此,多臂开口机构的一部分为正常机构,另一部分为具有上、下分别开口的双开口的机构,由这两个机构组合成一台双开口多臂机(装置),再配置于织机如剑杆织机上。
织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也称开口装置)具有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和通用性好的长处,通常以独立的机构由专业的生产厂商制造,而后供给织机厂(整机厂)与织机联机配套使用。近几年来,各种多臂开口装置已在纺织行业广泛使用,由高、中、低档的各种多臂与相应性能的织机配套,适应对相应要求的织物的织造。然而已有技术中的积极式多臂开口装置仅能输出开口上、下位置,即仅能形成单个开口,从而无法满足为织造双层组织结构织物的织机所需要的部分经线在上、下两个开口中分别开口的双开口要求,具体的结构由图2所示。
图2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并且广为使用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的示意图,包括第一转臂1、第一调节杆2、第一提综臂3、第一、第二牵引绳4、5、第一、第二改向滑轮6、7、综框8、第一、第二回综绳9、10、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和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第一转臂1的近中部与多臂机的转臂致动装置19(又称信号发生装置)连接,下端转动地支承在转臂轴15上,转臂轴15的两端与多臂机的彼此对应的墙板固定(即固定在一对墙板上),第一调节杆2由一对彼此平行的调节片构成,一端与第一转臂1的上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导滑轴18滑动地连接在第一提综臂3上,第一提综臂3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提综臂轴16上,提综臂轴16固定在所述多臂机的一对墙板上,在第一提综臂3的一侧具有第一导滑齿17,第一导滑齿17与所述的第一导滑轴18相配合,第一、第二牵引绳4、5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连接,第一牵引绳4的中部套置于第一改向滑轮6上,另一端与综框8的上部的一端连接,而第二牵引绳5的中部套置于第二改向滑轮7上,另一端与综框8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第二改向滑轮6、7枢轴设置在织机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综框8的上方,第一回综绳9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连接,第一回综臂11的中部枢轴设置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一回综臂11的上端与第一回综弹簧13的一端连接,而第一回综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二回综绳10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连接,第二回综臂12的中部枢轴设置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二回综臂12的上端与第二回综弹簧14的一端连接,而第二回综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
上述结构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多臂机的动力传动轴使转臂致动装置19动作,当转臂致动装置19(也称信号发生装置或信号装置)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转臂1向右运动时,使第一转臂1的上端带动第一调节杆3向右移动,第一提综臂3绕提综臂轴16向右转动,使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带动第一、第二牵引绳4、5,由于第一、第二牵引绳4、5的一端均与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各与综框8连接,因此当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向右摆动时,便可由第一、第二牵引绳4、5带动综框8向上运动,在综框8向上运动时,由连接在综框8下端的第一、第二回综绳9、10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的左端(图示位置状态)向上运动,由于第一、第二综臂11、12是各自通过枢轴枢设于回综箱侧板上的,因此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的右端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伸长,即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产生弹性拉伸而储能,以便具有回弹力,在上述过程中,综框8移至最高位置。反之,当第一转臂1未被转臂致动装置19致动,则在前述的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的回复力作用下,使综框8下移至最低点,从而形成输出开口的上、下位置的运动,即形成单个织机梭口,满足单层织物的织机梭口的开口要求。
由上述说明可知,上述结构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只能使综框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形成单个开口,而无法使综框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开口中再分别开口而形成双开口,其最终结果是对织机织造双层织物如前述的起绒织物构成制约。鉴于此,如何使已有技术中的广为使用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实现(具备)在上下两个开口中再分别开口而藉以满足织机加工双层织物要求成了业界关注的并且期取解决的技术问题,经本申请人长期探索与实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即将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所需的两个织造梭口要求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它包括第一转臂、第一调节杆、第一提综臂、第一、第二牵引绳、第一、第二改向滑轮、综框、第一、第二回综绳、第一、第二回综臂和第一、第二回综弹簧,特点是:还包括有第二转臂、第二调节杆、第二提综臂、牵引绳过渡装置和第三牵引绳,所述的第一、第二转臂的中部与多臂机的转臂致动装置连接,下端转动地支承在转臂轴上,其中,第一转臂的上端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而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提综臂滑动配合,第二转臂的上端与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而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提综臂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第二提综臂的下端枢轴设置在提综臂轴上,其中,第一提综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第三牵引绳的中部连接在牵引绳过渡装置上,第三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第二提综臂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织机的提综臂架固定,另一端在依次绕置于所述牵引绳过渡装置和第一改向滑轮后与综框的上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绳的一端与织机的提综臂架固定,另一端在依次绕复于牵引绳过渡装置和第二改向滑轮后与综框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第二改向滑轮枢轴设置在织机的提综臂架上,第一回综绳的一端与综框的下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回综臂的一端连接,第一回综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回综弹簧的一端连接,而第一回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二回综绳的一端与综框的下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回综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回综臂的一端连接,第二回综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回综弹簧的一端连接,而第二回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所述的第一、第二回综臂枢轴设置在回综箱侧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提综臂的上端铰设有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的第二提综臂的上端铰设有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牵引绳过渡装置包括绳轮架和第一、第二绳轮,第一绳轮枢轴设置在绳轮架的一端,而第二绳轮枢轴设置在绳轮架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牵引绳的中部套置在第一绳轮上,而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套置在第二绳轮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绳轮为双绳道绳轮,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各自位于相应的绳道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提综臂架上固设有一固定条,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条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回综臂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所述的第一回综绳经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后与回综箱侧板固定,所述的第二回综臂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所述的第二回综绳经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后与回综箱侧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包括第一连动杆和第一滑轮,第一连动杆的下端铰设在第一回综臂的一端端部,第一滑轮枢轴设置在第一连动杆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包括第二连动杆和第二滑轮,第二连动杆的下端铰设在第二回综臂的一端端部,第二滑轮枢轴设置在第二连动杆的上部。
本发明推荐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由于增加了第二转臂、第二调节杆、第二提综臂、第三牵引绳和牵引绳过渡装置,从而能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所需的两个织造梭口要求,整体结构简单,并且还可对已有技术中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为了便于公众更加容易理解,申请人在图中以点划线的形式示意了消极式多臂机的一对墙板41,在一对墙板41之间固设转臂轴15和提综臂轴16,一第一转臂1的近中部通过第一铰接孔47用销轴与多臂机的转臂致动装置19铰接,第一转臂1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转臂轴15上,上端与由一对彼此对置的或称彼此平行的调节片构成的第一调节杆2的一端(图示的右端)铰接,即通过第一铰接轴40与第一调节杆2的右端铰接,而第一调节杆2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通过第一导滑轴18与第一提综臂3相配合,可在第一提综臂18上作上下移动。一结构与第一转臂1相同的第二转臂20的近中部通过第二铰接孔48用销轴与多臂机的转臂致动装置19铰接,第二转臂20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转臂轴15上,上端与由一对彼此平行的调节片构成的第二调节杆21的一端(图示的右端)铰接,即通过第二铰接轴39与第二调节杆21的右端铰接,而第二调节杆21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通过第二导滑轴49与第二提综臂22相配合,可在第二提综臂22上作上下移动。
由图1所示,第一、第二提综臂3、22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前述的提综臂轴16上,在第一提综臂3的一侧具有第一导滑齿17,而在第二提综臂22的一侧具有第二导滑齿42,第一导滑齿17与前述的第一导滑轴18相配合,即,第一导滑轴18可在第一导滑齿17上移动,第二导滑齿42与前述的第二导滑轴49相配合,即,第二导滑轴49可在第二导滑齿42上移动。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铰接有一第一连接块26,而第二提综臂22的上端铰接有一第二连接块27。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而增加的一第三牵引绳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26上,中部套置在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牵引绳过渡装置2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27上。牵引绳过渡装置23被第一、第二牵引绳4、5和前述的第三牵引绳24处于悬空状态(也可称架空状态),第一、第二牵引绳4、5的一端与固定在织机的提综臂架25上的固定条31固定,其中,第一牵引绳4的另一端在依次套置于牵引绳过渡装置23和第一改向滑轮6后与综框8上部的一端(图示右端)连接,而第二牵引绳5的另一端在依次套置于牵引绳过渡装置23和第二改向滑轮7后与综框8上部的另一端(图示左端)连接。前述的第一改向滑轮6通过第一枢轴45枢置在提综臂架25上,而前述的第二改向滑轮7通过第二枢轴46枢置在提综臂架25上。
前述的牵引绳过渡装置23包括绳轮架28和第一、第二绳轮29、30,第一绳轮28为单绳道绳轮,由第一绳轮轴43枢轴设置在绳轮架28的一端(图示的右端),前述的第三牵引绳套置在或称挽住在第一绳轮29上,第二绳轮30为双绳道绳轮,用第二绳轮轴44枢轴设置在绳轮架28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前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4、5套置于或称挽留于第二绳轮30上,各自位于相应的绳道内。综框8的下方为回综装置,回综装置由第一、第二回综绳9、10、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和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构成,第一回综绳9的上端与综框8下部的一端(图示的右端)连接,第一回综绳9的下端与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连接,第一回综臂11的另一端与第一回综弹簧13的一端连接,而第一回综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一回综臂11枢轴设置在第一回综臂轴50上,第一回综臂轴50固定在回综箱上。在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32,该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32包括第一连动杆34和第一滑轮35,第一连动杆34的下端铰接在第一回综臂11上,第一滑轮35枢轴设置在第一连动杆34的上端,前述的第一回综绳9的下端套置于第一滑轮35上并且通过第一固定脚38a与回综箱侧板固定。第二回综绳10的上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连接,第二回综绳10的下端与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回综弹簧14的一端连接,而第二回综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二回综臂12枢轴设置在第二回综臂轴51上,第二回综臂轴51固定在回综箱上,在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33,该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33包括第二连动杆36和第二滑轮37,第二连动杆36的下端铰接在第二回综臂11上,第二滑轮37枢轴设置在第二连动杆36的上端,前述的第二回综绳10的下端套置于第二滑轮37上并且通过第二固定脚38b与回综箱侧板固定。依据申请人的上述说明,由于在原有的第一转臂1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转臂20,因此依据常识可知,转臂致动装置19的拉钩组合件有两套,其中一套拉钩组合件与第一转臂1在第一铰接孔47处铰接,另一套拉钩组合件与第二转臂20在第二铰接孔48处铰接。
请继续见图1,申请人对本发明方案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如下:就运动状态一而言,当第一转臂1未被转臂致动装置19致动时,即未被相应的拉钩组合件带动时,则第一转臂1不发生向右运动,而此时第二转臂20则被转臂致动装置19致动,即被另一套拉钩组合件带动,第二转臂20便向右运动,也就是说,第二转臂20绕转臂轴15即以转臂轴15为回转支点向右转动。由于第二转臂20的上端与第一调节杆21的一端铰接,并且第二调节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提综臂22联结,即第二调节杆21的第二导滑轴49与第二提综臂22上的第二导滑齿42相配合,因此由第二导滑轴49在第二导滑齿42上的上下移动位置来改变第二调节杆21在第二提综臂22上的位置,亦即第二导滑轴49与提综臂轴16距离越短,则第二提综臂22摆幅越大,反之亦然,从而达到在下面还要说明的综框8的开口大小的目的。由于前述的第二提综臂22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提综臂轴16上,因此当第二转臂20回绕转臂轴15向右移动时便经第二调节杆21带动第二提综臂22围绕提综臂轴16向右运动,铰接在第二提综臂22上端的第二连接块27向右移动,因材质优选为尼龙钢丝绳的第三牵引绳2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6连接,另一端在套设于单绳道的第一绳轮29后与第二连接块27连接,所以当第二连接块27向右移动而第一连接块26不动时,则使由绳轮架28和第一、第二绳轮29、30构成的牵引绳过渡装置23一起向右移动。由于材质优选为尼龙钢丝绳的第一、第二牵引绳4、5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条31上,并且第一牵引绳4的另一端套置于双绳道的第二绳轮30后经第一改向滑轮6与综框8连接,而第二牵引绳5的另一端在套设于第二绳轮30后经第二改向滑轮7与综框8连接,因此当牵引绳过渡装置23向右移动时,综框8的上端面的第一位置52移动到第二位置53,即综框8自第一位置52到达第二位置53。由于材质优选为尼龙钢丝绳的第一回综绳9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回综绳9的另一端在串过第一滑轮35后固定在第一固定脚38a上,并且材质优选为尼龙钢丝绳的第二回综绳10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回综绳10的另一端在串过第二滑轮37后固定在第二固定脚38b上,因此当综框8由第一位置52上升到第二位置53时,第一滑轮35也上移,通过第一连动杆34带动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图1所示的左端)一起上移,同时第二滑轮37也上移,通过第二连动杆36带动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图1所示的左端)一起上移,使第一回综臂11的与第一回综弹簧13连接的一端向右位移,同时使第二回综臂12的与第二回综弹簧14相连接的一端也向右位移,即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分别以第一、第二回综臂轴50、51作为回转点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伸长(拉伸)而储能,一旦第二转臂20不被转臂致动装置19的拉钩组合件带动,那么在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的回复力作用下,便使综框8由原来的第二位置53回复到第一位置52,这就是前述的消极式的概念。前述的综框8从第二位置53至第一位置52便产生第一开口,为部分经纱在梭口下开口中开口。
就运动状态二而言,当第一转臂1被转臂致动装置19的拉钩组合件带动向右移动(摆动)时,而第二转臂20未被转臂致动装置的相应的拉钩组合件带动时,则如同对前述的运动状态一的动作过程(动作原理)的描述,综框8从第一位置52运动到第三位置54。而当第一、第二转臂1、20都被转臂致动装置19的拉钩组合件(共两套)带动而向右移动时,如同对运动状态一的所述原理,综框8从第三位置54运动到第四位置55,即综框8从第三位置54上升到第四位置55产生第二开口,这里可设为综框8在第三位置54到第四位置55为部分经纱在上开口中开口。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形成双开口即两个开口,以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的要求。运动特点是通过第一、第二转臂1、20来控制综框8的运动,使综框8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置52、53、54、55这四个位置,以体现由第一位置52到第二位置53以及由第三位置54到第四位置55而形成上下两个开口中分别开口的同一经纱的双开口效果,满足双剑杆织机的要求,达到织造双层绒织物的目的。
前述的运动状态一中的第二转臂20与运动状态二中的第一转臂1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的,根据织物组织要求,可编排信号来控制第一、第二转臂1、20的运动,亦即对综框8的运动控制,满足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要求。因申请人在上面描述的是针对于一片综框8而言的,因此当织物需要有两片或三片综框8时,那么第一、第二转臂1、20则有两套或三套。

Claims (7)

1.一种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它包括第一转臂(1)、第一调节杆(2)、第一提综臂(3)、第一、第二牵引绳(4、5)、第一、第二改向滑轮(6、7)、综框(8)、第一、第二回综绳(9、10)、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和第一、第二回综弹簧(13、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转臂(20)、第二调节杆(21)、第二提综臂(22)、牵引绳过渡装置(23)和第三牵引绳(24),所述的第一、第二转臂(1、20)的中部与多臂机的转臂致动装置连接,下端转动地支承在转臂轴(15)上,其中,第一转臂(1)的上端与第一调节杆(2)的一端连接,而第一调节杆(2)的另一端与第一提综臂(3)滑动配合,第二转臂(20)的上端与第二调节杆(21)的一端连接,而第二调节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提综臂(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第二提综臂(3、22)的下端枢轴设置在提综臂轴(16)上,其中,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牵引绳(24)的一端连接,第三牵引绳(24)的中部连接在牵引绳过渡装置(23)上,第三牵引绳(24)的另一端与第二提综臂(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牵引绳(4)的一端与织机的提综臂架(25)固定,另一端在依次绕置于所述牵引绳过渡装置(23)和第一改向滑轮(6)后与综框(8)的上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绳(5)的一端与织机的提综臂架(25)固定,另一端在依次绕复于牵引绳过渡装置(23)和第二改向滑轮(7)后与综框(8)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第二改向滑轮(6、7)枢轴设置在织机的提综臂架(25)上,第一回综绳(9)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连接,第一回综臂(11)的另一端与第一回综弹簧(13)的一端连接,而第一回综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第二回综绳(10)的一端与综框(8)的下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回综绳(10)的另一端与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连接,第二回综臂(12)的另一端与第二回综弹簧(14)的一端连接,而第二回综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回综箱侧板上,所述的第一、第二回综臂(11、12)枢轴设置在回综箱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提综臂(3)的上端铰设有一第一连接块(26),所述的第二提综臂(22)的上端铰设有一第二连接块(27),所述第三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6)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2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绳过渡装置(23)包括绳轮架(28)和第一、第二绳轮(29、30),第一绳轮(29)枢轴设置在绳轮架(28)的一端,而第二绳轮(30)枢轴设置在绳轮架(28)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牵引绳(24)的中部套置在第一绳轮(29)上,而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4、5)套置在第二绳轮(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绳轮(30)为双绳道绳轮,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4、5)各自位于相应的绳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综臂架(25)上固设有一固定条(31),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绳(4、5)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条(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32),所述的第一回综绳(9)经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32)后与回综箱侧板固定,所述的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33),所述的第二回综绳(10)经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33)后与回综箱侧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回综绳过渡装置(32)包括第一连动杆(34)和第一滑轮(35),第一连动杆(34)的下端铰设在第一回综臂(11)的一端端部,第一滑轮(35)枢轴设置在第一连动杆(34)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回综绳过渡装置(33)包括第二连动杆(36)和第二滑轮(37),第二连动杆(36)的下端铰设在第二回综臂(12)的一端端部,第二滑轮(37)枢轴设置在第二连动杆(36)的上部。
CN200910264722A 2009-12-25 2009-12-25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Pending CN101768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4722A CN101768805A (zh) 2009-12-25 2009-12-25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4722A CN101768805A (zh) 2009-12-25 2009-12-25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05A true CN101768805A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4722A Pending CN101768805A (zh) 2009-12-25 2009-12-25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880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3944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吴江市洪盛纺织有限公司 织机钢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06854789A (zh) * 2017-02-27 2017-06-16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织机及织机开口平衡节能装置
CN109183238A (zh) * 2018-11-07 2019-01-11 江苏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维机织物的多臂提综装置
CN112251877A (zh) * 2020-10-13 2021-01-22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开口装置的传动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3944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吴江市洪盛纺织有限公司 织机钢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06854789A (zh) * 2017-02-27 2017-06-16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织机及织机开口平衡节能装置
CN109183238A (zh) * 2018-11-07 2019-01-11 江苏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维机织物的多臂提综装置
CN112251877A (zh) * 2020-10-13 2021-01-22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开口装置的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8805A (zh)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CN201581187U (zh) 消极式多臂机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
CN105442138B (zh)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装置
CN102888698B (zh) 一种多层织物织机
CN102061552B (zh) 多层布多梭口喷水织机
CN101768806B (zh) 积极式多臂机的梭口双开口机构
CN201942841U (zh) 新型数控筘动起毛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CN201581188U (zh) 积极式多臂机的梭口双开口机构
CN200988886Y (zh) 毛巾剑杆织机电子起毛圈机构
CN201560273U (zh)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
CN101709525B (zh)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
CN211595923U (zh) 一种具有扭绞结构的手工罗织机
CN207227669U (zh) 一种剑杆织机
US2023016A (en) Jacquard loom and carpet fabric produced thereby
US20240102213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weaving
CN201605398U (zh) 多层布多梭口喷水织机
US727521A (en) Loom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US768224A (en) Loom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US237549A (en) knowles
US326071A (en) urbahn
US2725900A (en) Loom having drum controlled heddles
Bell Jacquard Looms-Harness Weaving
US1110718A (en) Net-machine.
US354358A (en) Loom for weaving figured double pile fabrics
US468770A (en) Tersley and henry k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