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3017A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3017A
CN101763017A CN201010104850A CN201010104850A CN101763017A CN 101763017 A CN101763017 A CN 101763017A CN 201010104850 A CN201010104850 A CN 201010104850A CN 201010104850 A CN201010104850 A CN 201010104850A CN 101763017 A CN101763017 A CN 101763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x
gland
housing
photosensitive unit
develop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3017B (zh
Inventor
彭庆菲
曹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048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3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3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3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3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3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和迫使容纳于壳体内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靠近产生过盈配合的迫压锁定机构,迫压锁定机构包括压盖和抵接元件,抵接元件在压盖上的锁定件扣接于壳体时抵接于压盖和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之间。通过压盖的旋转和扣接使抵接元件产生迫使容纳于壳体内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相互靠近的压力,迫推和锁定同时完成;拆卸时,迫推和锁定同时解除,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同时,显影单元安装到感光单元上后,显影单元的上壁被锁定,显影单元安装在感光体单元内不会震动,使处理盒工作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上使用到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至少包括有显影剂、显影元件、送粉元件和控粉元件,感光单元上至少包括有感光元件、充电元件、清洁元件和转印元件;显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感光单元上。
美国专利US 20090169248公开了该现有技术的一种处理盒结构,该处理盒上的感光单元(drum cartridge)上设置有迫推元件(pressing member)和控制元件(controlmember),显影单元(developer cartridge)上设置有显影单元轴套(developer cartridgeboss);迫推元件和控制元件设置在感光单元后端的两侧;显影单元轴套设置在显影单元的两侧,与迫推元件和控制元件对应。当显影单元从感光单元上安装/拆卸时,迫推元件与显影单元轴套啮合/脱离,感光单元为显影单元提供/撤消一个弹性力,使显影单元上的显影元件与感光单元上的感光元件接触/不接触;当显影单元从感光单元上安装/拆卸时,控制元件与显影单元轴套接触/不接触,显影单元被感光单元锁定/释放。
但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显影单元安装到感光单元上时,迫推和锁定动作不能同时完成;使用者在将显影单元从感光单元上取下时,需要一只手按压控制元件,另一只手才可将显影单元从感光单元中取出,如果按压控制元件的手松脱,则显影单元被控制单元锁定,显影单元无法用一只手取出。且由于控制元件仅设置在感光单元的一端,显影单元被安装到感光单元后只有一端被锁定,显影单元锁定不稳定,正常工作中未被锁定的一端容易产生震动,影响处理盒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处理盒内部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安装锁紧时迫推和锁定因同时需要进行多个动作而要求两手同时操作导致操作不方便和因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只有一端被锁定而容易产生震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和迫使容纳于壳体内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靠近产生过盈配合的迫压锁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迫压锁定机构包括压盖和抵接元件,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转轴转轴连接,所述抵接元件在所述压盖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时抵接于所述压盖和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之间。
所述抵接元件为弹性元件。
所述压盖上与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可与所述壳体相扣接的锁定件;所述抵接元件在所述压盖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时通过所述锁定件扣接于所述壳体。
所述显影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迫压锁定机构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所述定位柱定位。
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压盖上。
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显影单元上。
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感光单元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显影单元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导轨支撑。
所述处理盒壳体的下壁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显影单元的下壁支撑在所述滚轮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感光单元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导轨支撑。
所述突起为感光鼓固定轴,所述导轨为壳体上的安装孔。
所述迫压锁定机构还包括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的水平板的一端与压盖固定连接,所述L型压板的垂直板与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L型压板的垂直板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突起变形以迫使所述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靠近产生过盈配合。
所述显影单元对应L型压板的垂直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突柱。
所述感光单元对应L型压板的垂直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突柱。
所述定位柱和弹性元件有两套,对称地分布在压盖的侧面。
所述迫压锁定机构有两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端。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迫压锁定机构包括压盖和抵接元件,压盖与壳体通过转轴连接,抵接元件在压盖上的锁定件扣接于壳体时抵接于压盖和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之间。通过压盖的旋转和扣接使抵接元件产生迫使容纳于壳体内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相互靠近的压力,迫推和锁定同时完成;拆卸时,迫推和锁定同时解除,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同时,显影单元安装到感光单元上后,显影单元的上壁被锁定,显影单元安装在感光体单元内不会震动,使处理盒工作更加稳定。显影单元的安装无需旋转,可从上向下垂直安装。解决了现有处理盒内部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安装锁紧时因同时需要进行多个动作而要求两手同时操作导致操作不方便和因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只有一端被锁定而容易产生震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理盒中显影单元安装到感光单元后,压盖锁定显影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处理盒中显影单元安装到感光单元后,压盖固定在感光单元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处理盒上的显影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第一种情况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第二种情况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第三种情况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处理盒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处理盒中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安装到处理盒壳体上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九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采用处理盒的立体图。该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1、感光单元2和处理盒壳体30;处理盒壳体30上设置有弹性元件24和压盖25;本实施例所采用弹性元件24为一种压簧,它还可以是由其它任何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弹性元件,例如:弹性橡胶等。
图中所示左右方向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延伸,前后方向沿处理盒的宽度方向延伸,上下方向沿处理盒的厚度方向延伸。
由图1、图2可知,感光单元2上设置有压盖25,感光单元2的两侧上还对称地设置有感光单元壳体侧壁20d和导轨20e(右侧未显示);导轨20e设置在侧壁20d上;显影单元1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突起14;该突起14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导轨20e支撑,突起14可沿导轨20e前后移动;压盖25设置在显影单元1的上方,感光单元壳体侧壁20d设置在显影单元1的下方,压盖25和侧壁20d限制显影单元1的上下移动。显影单元1在感光单元2内可前后移动,但上下、左右移动均受到感光单元2的限制。
在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的过程中,显影单元1由上向下垂直安装,可无需做任何旋转动作,即可使突起14被导轨20e支撑。
图3为图2所示侧视图的剖视图。
由图3可知,显影单元1包括显影单元壳体10、显影元件11、送粉元件12和控粉元件13;显影元件11、送粉元件12、控粉元件13和突起14均支撑在显影单元壳体10上;显影单元壳体10还包括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下壁10b、上壁10c。感光单元2包括感光单元壳体20、感光元件21、充电元件22、转印元件23、弹性元件24、压盖25和滚轮26;感光元件21、充电元件22、转印元件23、压盖25和滚轮26均支撑在感光单元壳体20上;感光单元壳体20包括感光单元壳体后壁20a、上壁20b和轴孔20c;压盖25包括定位柱25a、转轴25b和锁定件25c,弹性元件24支撑在定位柱25a上。
处理盒由显影单元1、感光单元2和处理盒壳体30组成,本实施例中,处理盒壳体30与感光单元壳体20形成为一体。
图3所示为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后,压盖25锁定显影单元1的示意图。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后,显影单元1在感光单元2上的弹性元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使显影单元1上的显影元件11向感光单元2上的感光元件21方向移动,并与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形成一个过盈区域A。
由图可知,压盖25上的定位柱25a用以支撑弹性元件24;转轴25b支撑在感光单元壳体后壁20a上,并与轴孔20c配合;压盖25上的锁定件25c与感光单元壳体上壁20b接触,使压盖25固定在感光单元2上;压盖25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上壁10c的上方,限制显影单元1的向上移动。
感光单元2上的滚轮26与显影单元壳体下壁10b接触,用以支撑显影单元1,并限制显影单元1的向下移动。
弹性元件24的一端与压盖25接触,另一端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使显影单元1向前移动,显影单元1上的显影元件11与感光单元2上的感光元件2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过盈量。
图4所示为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后,压盖25固定在感光单元2之前的状态示意图。此时,设置在压盖25上的弹性元件24不与显影单元1接触,显影单元1上的显影元件11不与感光单元2上的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未形成一定过盈量。
压盖25上的转轴25b设置在感光单元壳体后壁20a上,并与轴孔20c配合;压盖25可绕转轴25b旋转,压盖25上的锁定件25c可与感光单元壳体上壁20b配合,用以锁定和释放显影单元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将定位柱25a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上,弹性元件24的一端定位在定位柱25a上,另一端与压盖25接触。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除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所采用处理盒结构同实施例一采用的处理盒结构。
由图可知,弹性元件24支撑在压盖25上的定位柱25a上,弹性元件24的一端与压盖25接触,另一端与压板24a接触,并通过压板24a给显影单元1施加弹性力,使显影元件11与感光元件21之间紧密接触,并形成过盈区域B;压板24a的一端可枢转地固定在压盖25上,另一端接触显影单元1和弹性元件24,以使压盖25在固定到感光单元2的过程中,弹性元件24更顺畅地与显影单元1接触,并更好地为显影单元1提供弹性力。
压板24a的一端可枢转地固定在压盖25上,是通过铰链来实现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定位柱25a和压板24a均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上;弹性元件24一端固定在定位柱25a上,另一端通过压板24a向压盖25施加一个弹性力;压板24a的一端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上,另一端与弹性元件24和压盖25接触。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除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所采用处理盒结构同实施例一采用的处理盒结构。
由图可知,压盖25上设置有压盖后壁25d和顶柱24b。在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后,压盖25枢转地固定到感光单元2的过程中,压盖25上的顶柱24b与显影单元1接触,并为显影单元1提供一个力使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与感光单元2内的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采用处理盒上的显影单元的示意图。除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所采用显影单元结构同实施例一采用的显影单元结构。
由图可知,该显影单元1上设置有突柱15,该突柱15对称地设置在显影单元1的两侧。突柱15的位置与感光单元2上的弹性元件24和压板24a的位置对应,即:显影单元1安装到感光单元2后,并且压盖25固定到感光单元2后,压板24a与突柱15接触,弹性元件24通过压柱24a将弹性力传递给突柱15,使显影单元1向靠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和处理盒壳体;显影单元和处理盒壳体形成为一体,感光单元设置在处理盒壳体内并可相对处理盒壳体移动。显影单元内设置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内设置有感光元件。
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可以为: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处理盒壳体上设置有压盖和弹性元件;压盖可枢转地设置在感光单元上方,并可固定在处理盒壳体上,用于限制感光单元的向上移动;弹性元件设置在压盖与感光单元之间,为感光单元提供弹性力,迫使感光单元内的感光元件向显影元件的方向移动,并与显影元件紧密接触。与实施例二相同地,弹性元件和感光单元之间还可设置有压板。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可以为:与实施例三相同地,处理盒壳体上设置有压盖,压盖上设置有顶柱;压盖可枢转地设置在感光单元上方,可固定在处理盒壳体上,用于限制感光单元的向上移动;顶柱设置在压盖上,处于压盖和感光单元之间,在压盖固定到处理盒壳体上的过程中,顶柱与感光单元接触,为感光单元提供一种迫推力,使感光单元内的感光元件与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元件紧密接触。
实施例六:
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示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1、感光单元2和处理盒壳体30;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30上。
显影单元1上包括显影单元壳体10、显影元件11和送粉元件12,显影单元壳体10上包括后壁10a和上壁10c。
感光单元2包括感光单元壳体31、感光元件21、充电元件22和转印元件23,感光单元壳体31包括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1a和定位柱31b;充电元件22支撑在充电元件壳体22a上,充电元件壳体22a、感光元件21和转印元件23可拆卸地支撑在感光单元壳体31上。
处理盒壳体30上包括处理盒壳体后壁30a、上壁30b、轴孔30c、前壁30d、弹性元件34和压盖35。弹性元件34一端支撑在感光单元壳体31的定位柱31b上,另一端与处理盒壳体前壁30d接触。压盖35上设置有顶柱35a、转轴35b和锁定件35c;转轴35b安装在处理盒壳体30上的轴孔30c上,压盖35可绕转轴35b旋转;锁定件35c可与处理盒上壁30b啮合,使压盖35锁定在处理盒壳体30上。
如图所示,当感光单元2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时,弹性元件34的一端支撑在定位柱31b上,另一端与处理盒壳体前壁30d接触,为感光单元2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感光元件21向靠近显影元件11的方向移动。正常工作状态下,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被处理盒壳体30支撑,并可在处理盒壳体30上自由滑动。
当显影单元1安装到处理盒单元壳体30上时,压盖35绕转轴35b旋转,锁定件35c与处理盒壳体上壁30b啮合,使压盖35锁定在处理盒壳体30上。此时,压盖35上的顶柱35a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迫推显影单元1向靠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并使显影单元1无法向后移动,为显影单元1定位;此时,在压盖35上的顶柱35a的迫推下,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相对处理盒壳体30同时向前移动,使弹性元件34变形,弹性元件34为感光单元2施加一个弹性力,使感光元件21与显影元件11紧密接触,并形成一个过盈区域C。当压盖35锁定在处理盒壳体30上时,压盖35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上壁10c上方,防止显影单元1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感光单元2和处理盒壳体30可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感光组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定位柱31b还可以设置在处理盒壳体前壁30d上,弹性元件34的一端定位在定位柱31b上,另一端与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1a接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将所述顶柱35a设置在显影单元后壁10a上,顶柱35a与压盖35接触,从而限制显影单元1的向后移动。
实施例七:
除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采用的处理盒结构同图8所示处理盒结构相同。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例第一种情况的侧面剖视图。由图可知,压盖35上设置有定位柱35d,弹性元件34a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35d上,另一端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为显影单元1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并与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感光单元2上的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1a与处理盒壳体前壁30d接触,.限制感光单元2向前的移动。
在显影单元1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后,压盖35固定到处理盒壳体30的过程中,弹性元件34a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为显影单元1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感光单元2由于处理盒壳体前壁30d的限制作用,无法向前移动,因此显影元件11在弹性元件34a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过盈量。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例第二种情况的侧面剖视图。由图可知,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1a上设置有定位柱31b,弹性元件34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31b上,另一端与处理盒壳体前壁30d接触。压盖35上设置有定位柱35d,弹性元件34a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35d上,另一端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
由图可知,弹性元件设置在处理盒壳体与感光单元之间和设置在显影单元与处理盒壳体之间,用于为感光元件和显影元件施加弹性力,使感光元件和显影元件之间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过盈量。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例第三种情况的侧面剖视图。由图可知,感光单元2被处理盒壳体前壁30d限制向前移动;压盖35上的顶柱35a迫推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限制显影单元1的向后移动。在显影单元1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后,压盖35固定到处理盒壳体30的过程中,压盖35上的顶柱35a为显影单元1提供一个迫推力,使显影单元1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并使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与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
实施例八: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八种实施例所采用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
图示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1、感光单元2和处理盒壳体30;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30上。
显影单元1包括有显影元件11、送粉元件12、显影单元壳体10和显影剂(未示出);显影单元壳体10包括后壁10a和上壁10c。
感光单元2上包括有感光元件21、充电元件22、转印元件23、充电元件壳体22a和感光单元壳体31;充电元件22安装在充电元件壳体22a上;感光元件21、转印元件23和充电元件壳体22a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光单元壳体31上,并可形成为一体。
处理盒壳体30包括后壁30a、上壁30b、前壁30d、压盖35和压盖36。压盖35上包括转轴35b、锁定件35c、定位柱35d;压盖36上包括转轴36a、锁定件36b。压盖35通过转轴35b可枢转地安装在处理盒后壁30a上的轴孔30c上;压盖36通过转轴36a可枢转地安装在处理盒前壁30d上的轴孔30e上。处理盒壳体30还包括有弹性元件34a,该弹性元件34a的一端通过压盖35上的定位柱35d固定在压盖35上,另一端可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
由图可知,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壳体30上。当压盖35和压盖36处于打开状态时,感光单元2和显影单元1可先后被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此时,由于处理盒壳体30的支撑作用,防止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的左右和向下移动。当压盖35和压盖36由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压盖36上的锁定件36b与处理盒壳体上壁30b啮合,使压盖36固定,压盖36与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0d接触,从而限制感光单元2的向前和向上的移动;压盖35关闭时,压盖35上的锁定件35c与处理盒上壁30b啮合,使压盖35固定,固定在压盖35上的弹性元件34a此时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为
显影单元1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向感光元件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显影元件11和感光元件21紧密接触。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采用处理盒的装配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当处理盒壳体30上的压盖35和压盖36处于打开状态时,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可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后,压盖35和压盖36固定在处理盒壳体30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盒。
在装配过程中,感光单元2上的感光元件固定轴21a定位并支撑在处理盒壳体30上的安装孔30f上,向外伸出以与处理盒外界接触;感光元件壳体31被处理盒壳体30支撑,并可在其上自由移动。显影单元1上的突起14相对处理盒壳体30向外伸出,以与处理盒外界接触;显影单元壳体下壁10b被处理盒壳体30支撑,并可在其上自由移动。
如图14所示为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安装到处理盒壳体30上后的示意图。由图知,感光元件固定轴21a的直径为d,安装孔30f的宽度为D,d>D,因此感光元件固定轴21a装配到安装孔30f上后,可在其上自由移动。
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装配到处理盒壳体30上后,显影单元1和感光单元2上的动力接收元件(用于驱动感光单元2内的感光元件21、转印元件23和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送粉元件12等)和电压接收元件(用于为感光单元2内的感光元件21、充电元件22、转印元件23和显影单元1内的显影元件11、送粉元件12、控粉元件13)相对处理盒壳体30向外伸出,以与处理盒外界接触。
本实施例还可以是,定位柱35d设置在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上,弹性元件34a的一端通过定位柱35d固定在显影单元壳体10a上,另一端与压盖35接触。
实施例九: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第九种所采用实施例处理盒的侧面剖视图。除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处理盒结构与图12所示处理盒结构相同。
由图可知,压盖35上设置有顶柱35a;压盖36上设置有定位柱36c,弹性元件34可固定在定位柱36c上。当压盖35和压盖36由打开状态枢转为关闭状态时,压盖35上的顶柱35a与显影单元壳体后壁10a接触,限制显影单元1的向后移动;弹性元件34固定在压盖36上后,在定位柱36关闭的过程中,弹性元件34的一端与感光单元2的感光单元壳体前壁31a接触,并为感光单元2提供一个弹性力,使感光元件21向显影元件11的方向移动。
与实施例七类似地,本实施例还可以是:压盖35和压盖36上均设置顶柱,或者压盖35和压盖36上均设置弹性元件,使显影元件11和感光元件21靠近。
本发明所有施例所采用的处理盒结构,也可用作使显影元件和感光元件相互靠近而不接触的情况。

Claims (19)

1.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和迫使容纳于壳体内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靠近产生过盈配合的迫压锁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迫压锁定机构包括压盖和抵接元件,所述抵接元件在所述压盖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壳体时抵接于所述压盖和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显影单元或感光单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抵接元件为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压盖上与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可与所述壳体相扣接的锁定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迫压锁定机构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所述定位柱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压盖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显影单元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感光单元上。
11.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显影单元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导轨支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处理盒壳体的下壁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显影单元的下壁支撑在所述滚轮上。
13.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感光单元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导轨支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突起为感光鼓固定轴,所述导轨为壳体上的安装孔。
1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迫压锁定机构还包括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的水平板的一端与压盖固定连接,所述L型压板的垂直板与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L型压板的垂直板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突起变形以迫使所述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靠近产生过盈配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显影单元对应L型压板的垂直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突柱。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感光单元对应L型压板的垂直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突柱。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和弹性元件有两套,对称地分布在压盖的侧面。
19.如权利要求1-10中所述的任一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迫压锁定机构有两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端。
CN 201010104850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处理盒 Active CN101763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4850 CN101763017B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4850 CN101763017B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处理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3017A true CN101763017A (zh) 2010-06-30
CN101763017B CN101763017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49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04850 Active CN101763017B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301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983A (zh) * 2012-04-19 2012-08-15 珠海展望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使处理盒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03869674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07451A (zh) * 2015-12-29 2016-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JP2017138387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0075A (ja) * 2017-01-25 2018-08-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5655A (ja) * 2017-07-25 2019-02-2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情報処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398A (zh) * 2002-09-30 2004-05-19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580970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感光构件盒,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US7088940B2 (en) * 2003-08-25 2006-08-0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N2849778Y (zh) * 2004-08-06 2006-12-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构件盒、显影剂盒以及处理盒
US20070206971A1 (en) * 2006-03-03 2007-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US20090297219A1 (en) * 2008-05-27 2009-1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CN201725151U (zh) * 2010-01-16 2011-01-26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398A (zh) * 2002-09-30 2004-05-19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580970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感光构件盒,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US7088940B2 (en) * 2003-08-25 2006-08-0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N2849778Y (zh) * 2004-08-06 2006-12-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构件盒、显影剂盒以及处理盒
US20070206971A1 (en) * 2006-03-03 2007-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US20090297219A1 (en) * 2008-05-27 2009-1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CN201725151U (zh) * 2010-01-16 2011-01-26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983A (zh) * 2012-04-19 2012-08-15 珠海展望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使处理盒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03869674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69674B (zh) * 2012-12-12 2017-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07451A (zh) * 2015-12-29 2016-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5607451B (zh) * 2015-12-29 2022-11-0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JP2017138387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0075A (ja) * 2017-01-25 2018-08-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5655A (ja) * 2017-07-25 2019-02-2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情報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3017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3017B (zh) 一种处理盒
CN102165378B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7918266B (zh) 带有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US7274894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US89652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43470B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63868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ユニット
CN102540842B (zh) 处理单元和使用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6505261U (zh) 一种控制机构以及显影盒
CN106154789A (zh)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785729B (zh)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N201725151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5594310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5374988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5318095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5318096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0005862U (zh) 动力接收部件、粉仓、废粉仓以及处理盒
CN209231719U (zh) 一种显影盒及其处理盒
CN206178341U (zh) 显影盒以及具有其的处理盒
CN102331695B (zh) 碳粉盒
CN208255641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2306148U (zh) 处理盒
CN201583788U (zh) 一种感光元件盒、与之匹配的显影盒及两者组成的处理盒
CN103744274A (zh) 碳粉盒及其再生方法
CN208999771U (zh) 一种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3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building 01, building 63, 3 Mingzhu Road North,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e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75,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Patentee after: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