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0813B -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0813B
CN101750813B CN2008102395537A CN200810239553A CN101750813B CN 101750813 B CN101750813 B CN 101750813B CN 2008102395537 A CN2008102395537 A CN 2008102395537A CN 200810239553 A CN200810239553 A CN 200810239553A CN 101750813 B CN101750813 B CN 101750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voltage
storage capacitor
capacitor electrode
scan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95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0813A (zh
Inventor
马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395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0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0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0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0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0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液晶显示器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存储电容电极线和与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的栅线,存储电容电极线连接有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在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且行扫描信号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行扫描信号下降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且第二电压大于公共电极电压。本发明可在存储电容电极线上输出脉冲电压,使得液晶显示器在行扫描信号发生变化时,液晶层间的电势差可获得补偿,从而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品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TFT-LCD)主要包括:彩膜基板(Color Filter Panel)、阵列基板(Array Panel)以及填充在这二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arraypanel)主要包括多个平行的栅线(gate line),以及与栅线绝缘且垂直交叉的数据线(data line),由栅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区域称作一个像素(pixel),每个像素包括一个像素电极以及控制该像素电极充电与否的薄膜晶体管TFT。
图1为现有技术TFT-LCD单位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g、源极s和漏极d,分别与栅线Gi、数据线Dj和像素电极Pij连接。像素电极Pij与彩膜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之间充满了液晶材料,可把其等效地用液晶电容CLC表示;液晶电容CLC控制了液晶分子的偏转。栅极g与漏极d之间形成寄生电容CGD。为了实现对阵列基板公共电极电压的单独调整,现有技术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线平行并数量相同的存储电容电极线Ci,并给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与彩膜基板公共电极Vcom(CF)相同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这样在像素电极Pij和存储电容电极线Ci之间就形成了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与液晶电容CLC并联;存储电容Cst的作用是最大程度的保持像素电极的电荷量,减缓像素电极的电荷流失速度,从而维持液晶层间的压差。
理想状态下,在薄膜晶体管TFT处于开启状态、且像素电极Pij上的电压VP达到该像素显示灰度充电率时,应与薄膜晶体管TFT处于关闭状态时,保持像素电极Pij上的电压VP不变,这样才能保证显示图像的质量。但从图1所示的TFT-LCD单位像素的等效电路可知,由于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g与漏极d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GD,因而当薄膜晶体管TFT由开启状态转化到关闭状态的瞬时,即行扫描信号由VON下降到VOFF时刻,根据关断前后TFT电荷守恒原理,等效电路中电容上的电荷要重新分配,像素电压VP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称为跳变(kick Back)电压。
在薄膜晶体管TFT关断前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存在如下关系:
(VP1-VON)×CGD+(VP1-VCOM)×(CLC+CST)=(VP2-VOFF)×CGD+(VP2-VCOM)×(CLC+Cst)
由此推导出公式(1):
ΔVP=VP2-VP1=(VON-VOFF)×CGD/(CGD+CLC+Cst)            (1)
其中VP1和VP2分别表示薄膜晶体管TFT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像素电极Pij的电压值,VON和VOFF分别表示栅极的开启电压和关闭电压,ΔVP表示像素电极Pij的跳变电压。
由公式(1)可知,现有技术对彩膜基板公共电极和阵列基板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相同的公共电极电压,在TFT从开启状态转化到关闭状态的瞬间,像素电极存在着跳变电压ΔVP,易产生闪烁(flicker)、残像(image sticking)等显示问题,从而影响TFT-LCD的显示画面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使得液晶显示器在行扫描信号发生变化时,通过减小像素电极的跳变电压,来补偿液晶层之间的电势差,从而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存储电容电极线和与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的栅线,所述存储电容电极线连接有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且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所述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 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包括:
输出所述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信号线;
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第二电压信号线;
多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个数与所述栅线的行数相同,且每个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在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在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为n型掺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之一线连接,且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另一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为p型掺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之一线连接,且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另一线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
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为0.01V~2V;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中,在 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的同时,对阵列基板存储电容电极线上的电位进行同步控制,实现在存储电容电极线上输出脉冲电压,可有效减小像素电极在行扫描信号反转前后存在的跳变电压,减缓像素电极上电荷的流失速度,对液晶层的电势差进行了补偿,从而有利于缓解显示画面闪烁、残像等显示问题,因此提升了液晶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TFT-LCD单位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实现存储电容电极线脉冲电压信号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单位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存储电容电极电压信号波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3-控制电路;          31-第一电压信号线;      32-第二电压信号线;
33-开关单元;         4-扫描驱动电路;         5-栅线;
6-存储电容电极线;    7-数据驱动电路;         8-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处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平行的栅线、存储电容电极线以及与其绝缘垂直交叉的数据线,由各栅线和数据线围成若干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一个像素电极和用于控制该像素电极充电与否的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电极线连接有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栅线连接有用于输入行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电路;数据线连接有用于输入视频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电路。
在控制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显示过程中,向彩膜基板公共电极施加公共电极电压Vcom,通过数据驱动电路向数据线施加视频数据信号;通过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通过控制电路输出与方形行扫描信号同步变化的存储电容电极线的脉冲电压信号,具体的,控制电路在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且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V1,并在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V2,以使像素电极PNM在行扫描信号反转时获得电位补偿;其中,第一电压V1小于施加在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而第二电压V2大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在减缓像素电极电荷流失方面,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常所用的通过增加存储电容的方法,另一种是保持存储电容不变,通过增加存储电容之间的电势差的方法,对液晶层电势差进行补偿,来增加存储电容二端的电荷量,从而减缓像素电极的电荷流失,维持液晶层之间的压差,使得像素在TFT处于关闭状态时像素灰度显示的稳定性。为了减小跳变电压ΔVP,同时降低像素电极电荷流失量,通常有效的做法即为增加存储电容Cst。由于Cst满足以下关系:
Cst=(ε×S)/d=Q/U    (2)
因而,如果增加存储电容的面积S,Cst的值也将相应增加,但这样会降低像素的开口率。如果保持Cst大小不变的同时,为了在控制像素电极充电的薄膜晶体管TFT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液晶层像素电极的电荷量,由公式(2)可知,可通过加大液晶层之间电势差U的方法,来维持存储电容二端的电荷总量,从而降低像素电极上电荷的流失速度。
为了在没有降低像素开口率的同时,减缓像素电极在非充电状态下的电荷流失速度,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在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逐行输出行扫描信号时,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同步向像素电容电极线输出脉冲电压,对液晶层的电势差进行补偿。这样,控制电路随着扫描驱动电路逐行 输出行扫描信号,而逐行对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脉冲电压,实现当行扫描信号电压发生反转、且在像素的薄膜晶体管从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减小像素电极存在的跳变电压,减缓像素电极上的电荷流失速度,从而对液晶层间的电势差进行补偿,有利于缓解显示画面闪烁、残像等显示问题,因此提升了液晶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品质。由于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每行存储电容电极线的电位与行号相同的行扫描信号电位同步变化,因而不同行的存储电容电极线之间的脉冲电压没有发生相互干扰,从而本发明还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故障检测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实现存储电容电极线脉冲电压信号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本发明控制单位像素的等效电路图。传统结构中的彩膜基板上公共电极和阵列基板公共电极是连通的,二者施加有相同的电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是,本发明对彩膜基板公共电极施加直流电压,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基础上,可将阵列基板上每个栅线所控制的全部像素电极的存储电容端相连接,即用存储电容电极线将每条栅线所控制的全部像素电极的存储电容端连接,在对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电压的同时,通过控制电路对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与方形行扫描电压同步变化的脉冲电压,实现对控制阵列基板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独立控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3可包括:第一电压信号线31、第二电压信号线32和多个开关单元33;开关单元33的数量与栅线5或存储电容电极线6的行数相同,每个开关单元33用于在扫描驱动电路4输入一行栅线5的行扫描信号时,控制行号相同的存储电容电极线6的脉冲电压的输出。
每个开关单元33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分别与扫描驱动电路4、第一电压信号线31以及存储电容电极线6连接,用于在扫描驱动电路4输出的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6施加第一电压V1。第二开关分别与扫描驱动电路4、第二电压信号线32和存储电容电 极线6连接,用于在扫描驱动电路4输出的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6施加第二电压V2
具体的,第一开关可为n型掺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与栅线5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源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31和存储电容电极线6其中之一连接,且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漏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31和存储电容电极线6其中的另一线连接。
第二开关可为p型掺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与栅线5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源极与第二电压信号线32和存储电容电极线6其中之一线连接,且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漏极与第二电压信号线32和存储电容电极线6其中的另一线连接。
根据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关断特性可知,控制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关断的电压VOFF小于0。当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输入方形行扫描信号时,对于采用非晶硅形成TFT沟道层,为了使得用于控制像素电极充电与否的薄膜晶体管TFT在关断时尽可能的减少漏电流IOFF,可将方形行扫描信号的负压信号的电压取值范围设置在-8~-6V之间,而将方形行扫描信号的正压信号的电压取值范围设置在22~26V之间。在图3所示电路结构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构成一个CMOS结构。由于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是n型掺杂薄膜晶体管,因此,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可采用高电平控制其开启;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是p型掺杂薄膜晶体管,因此,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可采用低电平控制其开启,即:方形行扫描信号的正压信号VON可用于控制n型掺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开启,而方形行扫描信号的负压信号VOFF可用于控制p型掺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开启。
在进行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尺寸设计时,由于方形行扫描信号的负压信号和正压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并不相等,采用正压信号控制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采用负压信号控制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宽长比(W/L)不同,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宽长比小于第 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宽长比。为了使得第一电压V1信号能够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无失真的传输给像素电容电极线,以及第二电压V2信号能够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无失真的传输给像素电容电极线,可根据现有技术对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宽长比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宽长比进行匹配,通过匹配二者各自的宽长比,可实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完全开启充电,即通过宽长比匹配的第一薄膜晶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分别将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施加到存储电容电极线6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图2和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可实现存储电容电极脉冲电压的输出,具有电路简单、易实现等优点。
该电路结构可设计在扫描驱动芯片中;还可将上述电路结构直接形成在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上,如:在采用多晶硅、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并利用TFT构图工艺制备阵列基板的同时,将上述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形成在该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如:玻璃基板)上。
下面说明通过图2和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工作原理:
假设:在扫描驱动电路中输出第i行栅线Gi的行扫描信号;第i个开关单元用于扫描驱动电路输入第i行栅线Gi的行扫描信号时,控制第i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的脉冲电压的输出。
当施加在栅线Gi上的行扫描信号为正压信号VON时,正压信号VON同时施加到与栅线Gi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使得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开启,将第一电压信号线31输出的第一电压V1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传输给第i行像素电容电极线Ci,这样,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TFT开启,将数据驱动电路7向数据线8输入的数据信号传输给第i行像素的像素电极Pij,使得第i行像素电极Pij开始充电。
当扫描驱动电路4向栅线Gi输出的行扫描信号从正压信号VON反转为负压信号VOFF。扫描驱动电路将负压信号VOFF施加到栅线Gi上,使得栅线Gi上连 接的同行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TFT关闭,该行像素的像素电极充电结束;同时,负压信号VOFF通过施加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使得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开启,第二电压信号线输出的第二电压V2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施加到第i行像素电容电极线Ci上。由于当薄膜晶体管TFT从开启状态改变为关闭状态时,施加在同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连接的存储电容电极上的电压信号由第一电压V1改变为第二电压V2,且在薄膜晶体管TFT处于关闭状态时,存储电容电极一直处于一个高压状态(即第二电压V2)。
通过上述控制,可在行扫描信号中正压信号VON和负压信号VOFF的反转变换过程中,实现分别控制施加到存储电容电极脉冲电压在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的同步变化。此外,由于每行存储电容电极线的电位与行号相同的行扫描信号电位同步变化,因而不同行的存储电容电极线之间的脉冲电压没有发生相互干扰,从而本发明还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故障检测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图4为本发明存储电容电极电压信号波形图。如图4所示,彩膜基板公共电极Vcom(CF)上施加有直流公共电极电压Vcom。当施加在第i行栅线Gi的行扫描信号上升沿到来时,即当行扫描信号由VOFF上升到VON时,控制电路向第i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输出第一电压V1;当施加在第i行栅线Gi的行扫描信号下降沿到来时,即当行扫描信号由VON下降为VOFF时,控制电路向第i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输出第二电压V2,在薄膜晶体管TFT关断前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存在如下关系:
(VP1-VON)×CGD+(VP1-VCOM)×CLC+(VP1-V1)×Cst
=(VP2-VOFF)×CGD+(VP2-VCOM)×CLC+(VP1-V2)×Cst
由此推导出公式(3):
ΔV’P=VP2-VP1=[(VON-VOFF)×CGD-(V2-V1)×Cst]/(CGD+CLC+Cst)    (3)
其中VP1和VP2分别表示薄膜晶体管TFT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像素电极Pij的电压值,VON和VOFF分别表示栅极的开启电压和关闭电压,ΔV’P为像素电极Pij 的跳变电压。
通过对比公式(3)和公式(1)可得:
ΔV’P<ΔVP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存储电容电极线输出脉冲电压,在像素中薄膜晶体管TFT从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可有效减小像素电极存在的跳变电压,减缓像素电极上电荷的流失速度,对液晶层的电势差进行了补偿,从而有利于缓解显示画面闪烁、残像等问题,因此提升了液晶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品质。
同理,第i+1行栅线Gi+1上施加的行扫描信号与第i+1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1同步变化,第i+2行栅线Gi+2上施加的行扫描信号与第i+2行存储电容电极线Ci+2同步变化,其他行栅线施加的行扫描信号与行号相同的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的存储电容电极电压信号的变化规律相同,从而实现在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逐行输出行扫描信号,控制电路随着扫描驱动电路逐行对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同步变化的脉冲电压。
在图4所示的波形图中,存储电容电极线上输出的第一电压V1小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且第二电压V2大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为了保证像素电极电压小于通过数据线施加的数据信号电压,第一电压V1或第二电压V2与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差值,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第二电压V2远大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则一方面可能造成高驱动电压,增加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另一方面,由于液晶层之间的电势差过大,可能造成像素电极在薄膜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下时,像素电极电压反而大于充电电压,即像素电极电压大于数据信号电压,使得薄膜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下时,由于像素电极电压过大,从而引起画面的错误显示。
如果第二电压V2远小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也有可能造成像素电极在薄膜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下时,像素电极电压仍大于充电电压,即像素电极电压大于数据信号电压,使得薄膜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下时,像素电极电压过大,从而引起画面的错误显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控制电路向存储电容电极线输出的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相对于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施加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差值,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保证像素电极电压小于、接近于数据驱动芯片通过数据线施加的数据信号电压,公共电极电压Vcom与第一电压V1之间的差值应小于2V,优选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与第一电压V1之间的差值为0.01V~2V;而第二电压V2与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差值应小于2V,优选的,第二电压V2与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差值为0.01V~2V。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
步骤2、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上述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步骤2中,公共电极电压与第一电压的差值为0.01V~2V;第二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中,在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的同时,对阵列基板存储电容电极线上的电位进行同步控制,实现在存储电容电极线上输出脉冲电压,由此可有效减小像素电极在薄膜晶体管关断前后存在的跳变电压,减缓像素电极上电荷的流失速度,对液晶层的电势差进行了补偿,从而有利于缓解显示画面闪烁、残像等显示问题,因此提升了液晶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存储电容电极线和与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的栅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容电极线连接有用于控制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且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所述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容电极电位的控制电路包括:
输出所述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信号线;
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第二电压信号线;
多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个数与所述栅线的行数相同,且每个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在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扫描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在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为n型掺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之一线连接,且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另一线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为p型掺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存 储电容电极线其中之一线连接,且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和存储电容电极线其中另一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计在扫描驱动芯片中。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形成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上。
8.一种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扫描驱动电路向栅线施加方形行扫描信号;
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向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一电压,并在所述行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向该存储电容电极线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施加在彩膜基板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公共电极电压的差值为0.01V~2V。 
CN2008102395537A 2008-12-12 2008-12-12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0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5537A CN101750813B (zh) 2008-12-12 2008-12-12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5537A CN101750813B (zh) 2008-12-12 2008-12-12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0813A CN101750813A (zh) 2010-06-23
CN101750813B true CN101750813B (zh) 2011-08-24

Family

ID=4247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95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0813B (zh) 2008-12-12 2008-12-12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08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5555B (zh) * 2010-10-28 2014-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ft-lcd及其驱动方法和阵列基板制造方法
CN102651203B (zh) * 2012-02-28 2014-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866549B (zh) * 2012-09-19 2016-0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2902122B (zh) * 2012-10-25 2015-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公共电极电压补偿方法
CN104424880A (zh) * 2013-08-21 2015-03-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显示器及减少漏电流的方法
TWI648724B (zh) * 2016-12-20 2019-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控制電路
CN107153310A (zh) * 2017-07-20 2017-09-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8492774B (zh) * 2018-05-03 2020-01-21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CN109637480A (zh) * 2019-01-11 2019-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的调节方法及像素电压调节系统
CN113270078B (zh) * 2021-05-18 2022-09-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0168B (zh) * 2021-05-20 2022-09-2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4609812B (zh) * 2022-04-11 2023-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检测方法、基板检测治具
CN115083362A (zh) * 2022-05-26 2022-09-20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840A (zh) * 2006-10-27 2007-04-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ft lcd阵列基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987621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的跳变电压量测以及公共电极电压自动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21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的跳变电压量测以及公共电极电压自动调节装置
CN1945840A (zh) * 2006-10-27 2007-04-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ft lcd阵列基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0813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0813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70750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91923B (zh) 可改善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系统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0520903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209045139U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648704B (zh) 电压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3293798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01204B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2800288B (zh) 电子装置系统
CN104766576B (zh) 基于p型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WO2020151227A1 (zh) 显示装置
CN104658501B (zh) 电压转换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276075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963401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221075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67473B (zh)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8319049A (zh) 液晶显示器及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
CN10665293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405415A (zh) 补偿像素电压减损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345482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3412427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7665687A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0733136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34704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0650201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76 DAXING, BEIJING TO: 100015 CHAOYA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2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215200 No. 1700,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