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777A -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777A
CN101734777A CN200810177687A CN200810177687A CN101734777A CN 101734777 A CN101734777 A CN 101734777A CN 200810177687 A CN200810177687 A CN 200810177687A CN 200810177687 A CN200810177687 A CN 200810177687A CN 101734777 A CN101734777 A CN 101734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xide
silicon
expanded bed
reactive tank
wat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7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777B (zh
Inventor
梁德明
李茂松
廖启钟
彭淑惠
陈致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8101776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4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含有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原水导入一含担体的膨胀床反应槽内;添加一碱性溶液到该膨胀床反应槽内,使该膨胀床反应槽内的pH值约为11~13,其中该担体上形成一盐类结晶;将该膨胀床反应槽的流出水导入一后续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水回收处理的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二氧化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大量提高,建立经济有效的水回收处理系统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商业上最常用的水回收处理系统大多为逆渗透或电透析的方法,然而当水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过高时,使用逆渗透法时,二氧化硅易于薄膜表面形成难以去除的结垢物,而使用电透析法时,又因为二氧化硅在中性pH时几乎不带电荷,因此同样无法有效去除二氧化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势必需要一前处理方法,有效降低水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604108提出二氧化硅去除装置与二氧化硅去除方法,其使用一种简单的装置,从逆渗透膜浓缩水将二氧化硅去除至饱和浓度以下,在有效防止逆渗透透膜浓缩水循环的二氧化硅剥落发生的同时,可以将原水的全部量可作为逆渗透膜透过水。
中国台湾专利00585843提供一种硅石系积垢的防止方法及防止装置,其将冷却循环水通过填装1μm~10mm硅胶粒,由此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硅。
德国专利DE 3940464提出一种降低海水的二氧化硅的方法,通过控制碱剂用量,使其pH值小于9,生成碳酸钙与硅酸盐的沉淀物,但不产生氢氧化镁的沉淀物。
美国专利US 4276180提出一种降低工业废水的二氧化硅的方法,其通过活性铝选择性地移除二氧化硅。
目前去除二氧化硅的方法有石灰软化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硅胶吸附法等,然而上述方法都有其应用的限制,无法被业界所采用。因此,业界亟需发展一种能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基本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含有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原水导入一含担体的膨胀床反应槽内;添加一碱性溶液到该膨胀床反应槽内,使该膨胀床反应槽内的pH值约为11~13,其中该担体上形成一盐类结晶;以及将该膨胀床反应槽的流出水导入一后续处理系统。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使二氧化硅的去除率约大于50%,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水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原水                     14~液碱
16~担体                     18~流出水
22~原水                     24~液碱
26~含碳酸根的溶液           28~担体
30~流出水                   102~原水槽
104~碱液槽                  106~膨胀床反应槽
202~原水槽                  204~碱液槽
206~含碳酸根的药液槽        208~膨胀床反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请参见图1,将含有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原水12导入一含有担体16的膨胀床反应槽106内,其中原水是来自于冷却循环水,原水中二氧化硅的浓度约大于10mg/L,而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1,钙离子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0.67。而膨胀床反应槽106的担体16包括石英砂、砖粉、活性碳或上述的组合,其粒径大小约为0.1~1mm,较佳范围约为0.2~0.5mm,其作用在于提供载体位置,让后续的盐类于此处形成结晶。
接着添加一碱性溶液14到一碱液槽104中,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溶液,再将碱性溶液14导入膨胀床反应槽106中,使膨胀床反应槽106的pH值约为11~13,较佳的pH为12。由于二氧化硅在水中的溶解度和pH值有关,当pH值愈高,则溶解度愈大,而在中性时,二氧化硅的溶解度最低,因此,本发明通过控制膨胀床反应槽106的pH值,使二氧化硅于pH 11~13的条件下离子化,再与水中的镁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盐类结晶于担体上,盐类结晶包括硅酸镁(MgSiO3)、硅酸钙(Na2Ca2Si3O9)、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或上述的组合。上述担体中的反应可于室温下进行,温度可为约20~35℃,但不以此为限,因温度愈高时愈利于二氧化硅的离子化。此外,上述添加原水12与碱性溶液14的顺序,并不以此为限,此技术人员可依实际应用的需求,对添加顺序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同时添加原水12与碱性溶液14,或者是先添加碱性溶液14再添加原水12。
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硅与钙离子与镁离子反应,于降低水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水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含量。
之后,将膨胀床反应槽106的流出水18导入一后续处理系统(图中未标示),例如电透析(electrodialysis,ED)、倒极式电透析(electrodialysis reversal,EDR)或逆渗透(reverse osmosis,RO)。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使二氧化硅的去除率约大于50%。
当担体表面形成的结晶量逐渐增加,晶体粒径会愈大,通常靠近反应槽下方的晶体粒径较大,为了维持流化及提供足够结晶表面积,通过定期将反应槽下方较大粒径的盐类结晶排出,然后再补充一些新的担体至膨胀床反应槽内,以维持二氧化硅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请参见图2,将含有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原水22导入一含有担体28的膨胀床反应槽208内,其中原水是来自于冷却循环水,原水中二氧化硅的浓度约大于10mg/L,而膨胀床反应槽208的担体28的种类与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添加一碱性溶液24与一含碳酸根的溶液26分别到一碱液槽204与一碳酸根药液槽206中,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溶液,而碳酸根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再将两种溶液24、26导入膨胀床反应槽208中,使膨胀床反应槽208的pH值约为11~13,较佳的pH为12。添加碳酸根的溶液26的目的在于增加水中的碳酸根浓度。当碳酸根浓度提高时,更能有效帮助碳酸钙的沉淀,因此于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同时,也能达到有效降低水中钙离子的浓度。此处需注意的是,第一实施例主要是通过增加氢氧根(OH-)离子浓度而增加pH值,而本实施例添加碳酸根溶液的用意主要是增加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以帮助碳酸钙结晶的生成。此外,上述添加原水12与碱性溶液14的顺序,并不以此为限,此技术人员可依实际应用的需求,对添加顺序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同时添加原水12与碱性溶液14,或者是先添加碱性溶液14再添加原水12。
之后,将膨胀床反应槽208的流出水30导入一后续处理系统(图中未标示),例如电透析(electrodialysis,ED)、倒极式电透析(electrodialysis reversal,EDR)或逆渗透(reverse osmosis,RO)。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的去除率约大于50%。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水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硅、钙离子与镁离子的废水中,例如应用于冷却循环水回收利用、废水处理或制备工艺排水处理。再者,本发明通过控制膨胀床反应槽的pH值,使得二氧化硅于pH约为11~13的条件子离子化,而生成各种盐类结晶,此方法不但能有效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也同时能达到降低钙离子与镁离子的效果。
【实施例1】人工配制的废水
实验装置采用直径2cm,高120cm的透明玻璃管柱,内填装85cm高粒径0.1~0.3mm石英砂(SiO2)的担体。利用氯化钙、氯化镁、硅酸钠与碳酸氢钠药品配制含钙、镁、硅的溶液模拟冷却水原水,由反应槽下方导入,并同时注入氢氧化钠以提高其pH值,而S1-S7中并加入碳酸氢钠。数组实验结果(S1~S9)如表1所示。反应槽pH需在11以上时(如S4,S5,S8,S9)对钙、硅、镁才会有明显的处理效果。比较S4,S5与S8,S9(未添加碳酸氢钠)的实验结果,可知碱度会影响钙离子去除率,非氢氧根碱度愈高时钙离子去除率也较高。
表1
Figure G2008101776870D0000051
mg/L as CaCO3:意指计算浓度时,是将浓度值相对于CaCO3作计算。例如:Ca2+的浓度原为40mg/L,钙硬度(CaH)计算方法为40×100(CaCO3分子量)/40(Ca分子量)=100mg/L as CaCO3
【实施例2】实厂冷却水
实验装置采用直径2cm,高120cm的透明玻璃管柱,内填装85cm高粒径0.1~0.3mm石英砂的担体。取实厂冷却水塔冷却循环水由反应槽下方导入,并同时注入液碱以提高其pH值。数组实验结果(S10~S13)如表2所示。S10实验对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硅离子去除率达88%。由于此冷却循环水中碳酸根浓度低,钙离子去除率也因而较低。在pH 11以上,硅离子与镁离子去除率可达70%以上。
表2
Figure G2008101776870D0000061
mg/L as CaCO3:意指计算浓度时,是将浓度值相对于CaCO3作计算。
虽然本发明已以数个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含有二氧化硅、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原水导入一含担体的膨胀床反应槽内;
添加一碱性溶液到该膨胀床反应槽内,使该膨胀床反应槽内的pH值为11~13,其中该担体上形成一盐类结晶;以及
将该膨胀床反应槽的流出水导入一后续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盐类结晶为硅酸镁、硅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钙或上述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膨胀床反应槽的担体为石英砂、砖粉、活性碳或上述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膨胀床反应槽的担体粒径大小为0.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膨胀床反应槽内的温度为2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后续处理系统为电透析、倒极式电透析或逆渗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还包括将该盐类结晶排出,再补充该担体加入该膨胀床反应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还包括:添加一含碳酸根的溶液导入到该膨胀床反应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含碳酸根的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原水的二氧化硅浓度大于10mg/L。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流出水的二氧化硅去除率大于5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其中该原水是来自于冷却循环水。
CN2008101776870A 2008-11-24 2008-11-24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Active CN101734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76870A CN101734777B (zh) 2008-11-24 2008-11-24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76870A CN101734777B (zh) 2008-11-24 2008-11-24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777A true CN101734777A (zh) 2010-06-16
CN101734777B CN101734777B (zh) 2011-11-02

Family

ID=4245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6870A Active CN101734777B (zh) 2008-11-24 2008-11-24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477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3520A (zh) * 2014-06-16 2014-11-26 河海大学 利用高硬度水进行造粒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55106A (zh) * 2017-11-21 2018-03-30 湖南科技大学 活性炭负载介孔硅酸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3609A (zh) * 2018-04-24 2018-09-04 嘉兴通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去除水中溶解性二氧化硅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2609A (zh) * 2018-11-23 2019-03-22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离子膜法氯碱工艺中降低盐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及设备
CN11353332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常州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氯碱一次盐水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
CN115025750A (zh) * 2022-06-22 2022-09-09 浙江领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辅酶及制备方法
CN115159526A (zh) * 2022-07-04 2022-10-11 重庆市黔永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硅的节能环保生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6543A (ja) * 2004-07-16 2006-02-02 Kurita Water Ind Ltd シリカ除去装置及びシリカ除去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3520A (zh) * 2014-06-16 2014-11-26 河海大学 利用高硬度水进行造粒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55106A (zh) * 2017-11-21 2018-03-30 湖南科技大学 活性炭负载介孔硅酸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3609A (zh) * 2018-04-24 2018-09-04 嘉兴通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去除水中溶解性二氧化硅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2609A (zh) * 2018-11-23 2019-03-22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离子膜法氯碱工艺中降低盐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及设备
CN11353332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常州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氯碱一次盐水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
CN115025750A (zh) * 2022-06-22 2022-09-09 浙江领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辅酶及制备方法
CN115159526A (zh) * 2022-07-04 2022-10-11 重庆市黔永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硅的节能环保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777B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777B (zh) 降低水中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6430786B (zh) 一种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54084A (zh) 一种脱硫废水的双极膜电渗析处理方法及装置
CA2847237C (en) Evapora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aqueous solution
CN104370394A (zh) 一种地表水脱盐装置副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0655258A (zh) 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的新型集成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3011482B (zh) 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
TW201012761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CN105347592B (zh) 一种脱硫废水的资源化零排放处理工艺
JP2015013268A (ja) 水溶液の蒸発処理方法
JPH02227185A (ja) 溶存シリカの除去法
CN1982230A (zh) 海水深度除浊及联产酸性废水中和剂的方法
CN205222911U (zh) 一种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及制盐装置
CN102849756A (zh) 一种硫酸钠型卤水的提硝方法及装置
CN112079491A (zh) 一种复床再生废水资源化回用系统
CN217868499U (zh) 一种适用于矿井疏干水实现零排放组合系统
Wang et al. Selective removal of calcium ions from seawater or desalination brine using a modified sodium carbonate method
CN217868418U (zh)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CN103769061B (zh) 一种胶原蛋白负载超支化聚酯/金属离子氟化物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CN111302522A (zh) 一种高效除污水中氟方法
CN106587112B (zh) 一种卤水综合利用方法
CN105293803A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692557A (zh) 一种处理高含盐废水的化学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42065B (zh) 一种除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和再生方法
CN112194298B (zh) 一种电厂全厂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