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441A -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441A
CN101734441A CN200910221168A CN200910221168A CN101734441A CN 101734441 A CN101734441 A CN 101734441A CN 200910221168 A CN200910221168 A CN 200910221168A CN 200910221168 A CN200910221168 A CN 200910221168A CN 101734441 A CN101734441 A CN 101734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lintel
hypozygal
alo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441B (zh
Inventor
蔡良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RI COMMERCI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211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4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4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该折叠集装箱柜包含两个侧板、门框和前框,该两个侧板、门框和前框可以向内侧折叠,折叠紧凑,无多余间隙易于运输。折叠时,先将顶框控制住,拆卸掉各处连接螺栓,然后依次先后向内侧折叠门框、前框以及两个侧板,再落下顶框,将顶框与底板锁接。本折叠集装箱柜的侧板采用整块结构,节省了关节组件的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折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本案发明人于2005年开始研究折叠柜,申请了多项有关折叠集装箱方面的专利,这些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集装箱柜在空柜返运时不能折叠的问题,节省空柜返运的成本。但是在上述多项有关折叠集装箱柜专利中,柜体两侧的侧板都是分成上、下两块,其中上侧板的顶边与柜体的顶板之间通过上关节组件铰接,下侧板的底边与柜体的底板之间通过下关节组件铰接,上、下两侧板之间采用中关节组件铰接,因此这类折叠集装箱柜在折叠时,上侧板的底边和下侧板的顶边是同步向内收缩来实现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但是这类折叠集装箱柜采用的关节多,同时由于侧板分为上下侧板,因此造成的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的成本偏高,折叠起来也不是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折叠集装箱柜,以解决现有折叠柜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上述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折叠集装箱柜,该折叠集装箱柜包括:
一底板,在底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下角件和两个后下角件;
一相对该底板的顶板,在顶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上角件和两个后上角件;
二相对侧板,
一前框;及
一相对于该前框的门框,共同构成一矩形体;
在两个前上角件之间固定有一前楣,前楣与顶板的前侧固定密封连接;
在两个后上角件之间固定有门楣,门楣与顶板的后侧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前框的下缘两侧铰接于两前下角件上,前框的上缘通过可拆卸紧固件与前楣连接;
所述门框下端的两侧铰接于两后下角件上,所述门框的上缘与所述门楣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相对侧板分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
第一侧板的下缘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组第一下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一侧的前、后下角件铰接,第一侧板的中间部分通过若干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一侧铰接;第一侧板的上缘与第一顶侧楣通过可拆卸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顶侧楣密封固定于顶板的第一侧;
第二侧板的下缘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组第二下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二侧的前、后下角件铰接,第二侧板的中间部分通过若干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二侧铰接;第二侧板的上缘与第二顶侧楣通过可拆卸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顶侧楣密封固定于顶板第二侧;
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第一侧板的上缘与第一顶侧楣固定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侧板的上缘与第二顶侧楣固定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同时第一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与第一侧板上缘之间的高度和第二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与第二侧板上缘之间的高度均应小于底板的宽度。
为了使整个折叠集装箱柜折叠后,在运输过程不至于脱开,本发明在折叠集装箱柜折叠后,用四组折叠柜锁具将顶板与底板四个角锁接。每组折叠柜锁具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端部的锁接螺母和固定在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或第二下关节组件外侧上的螺栓套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螺栓套内的锁接螺栓,在所述螺栓套的顶部开口,使所述锁接螺栓从螺栓套内伸出,在所述螺栓套的套壁上开设有一便于用外物拨动所述锁接螺栓上升的开口,在所述锁接螺栓上设置有便于扳手拧动的方颈;所述锁接螺母与锁接螺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锁接螺母和螺栓套不得突出所述角件外。
本发明的前框包括前顶梁、前底梁、二前框柱以及周边与所述前顶梁、前底梁和二前框柱连接的前端板;在前底梁的两端固定有二前底梁接头,所述二前底梁接头具有与所述前下角件相适应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的二前下角件铰链连接,在每一前下角件上设置有用以支撑二前底梁接头的承受块;所述前顶梁的横断面形状为具有一个上外翻边的U形槽结构,在所述的上外翻边上设置有前框上密封件;所述前楣的横断面为倒L形状,使前顶梁上的上外翻边与所述前楣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前框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所述前顶梁的上外翻边与所述前楣之间采用从所述前顶梁内面插入的内可拆卸的螺栓连接;所述前框柱的横断面形状为一具有两外翻边的U形槽结构,其中第一外翻边与所述的前端板固定连接,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前框侧密封件;而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缘设置有前角柱,所述前角柱的前侧设置有向内翻折的钩部,所述前框柱上的第二翻边与所述前角柱上的钩部相互配合,以限制前框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
所述前框上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上外翻边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前楣相接触。
所述前框侧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翻边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所述前角柱上的钩部相接触。
为了解决前底梁与底板之间的密封问题,在所述底板前侧的底面、两前下角件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该槽形件的槽口朝向前底梁;所述前底梁朝向前端板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和一低面的阶梯面,高面与前端板之间密封焊接;在低面上套由一前框下密封件,该前框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低面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槽形件相接触。当前框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紧紧压在槽形件150的内槽侧壁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为了使前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角柱牢固连接,而在空柜时,所述前框又能与所述前角柱分开,顺利翻转,本发明在所述前框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拆卸的锁紧机构。
所述二前底梁接头与所述前下角件之间的铰链连接包括两固定在前下角件的上角面上的前活动铰链座,在前活动铰链座中各设置有一用以铰接所述前活动铰链座与所述前底梁接头的前铰链销轴,所述前底梁接头绕所述前铰链销轴的轴线翻转,进而带动整个前框的翻转。
本发明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尺寸略有不同而已,第一下关节组件和第二下关节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也只是尺寸略有不同而已,其中:
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上侧沿楣、若干第一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以及四周与所述第一上侧沿楣、第一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面构成,所述第一顶侧楣前后两端焊接有锁接螺母;所述第一上侧沿楣前后两端与所述前角柱、门角柱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并通过若干个从第一上侧沿楣内面穿入的可拆卸螺栓连接,在第一上侧沿楣与第一顶侧楣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所述底板第一侧的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两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底侧梁,若干第一底侧梁还与底板第一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两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均通过第一下侧沿梁连接,若干第一下侧沿梁还与第一侧板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前角柱、门角柱的下端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连接,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在若干第一下侧沿梁与若干第一底侧梁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
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楣、若干第二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以及四周与所述第二上侧沿楣、第二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面构成,所述第二顶侧楣前后两端焊接有锁接螺母,所述第二上侧沿楣前后两端与所述前角柱、门角柱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并通过若干个从第二上侧沿楣内面穿入的可拆卸螺栓连接,在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所述底板第二侧的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两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底侧梁,若干第二底侧梁还与底板第二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两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均通过第二下侧沿梁连接,若干第二下侧沿梁还与第二侧板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前角柱、门角柱的下端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连接,第二下侧沿梁与第二底侧梁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在若干第二下侧沿梁与若干第二底侧梁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
第一下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关节轴以及关节密封件,在上关节上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关节头位于整个上关节的中部,在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在下关节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设置有二轴线与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关节轴孔即可使上、下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关节密封件;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伸展后,通过关节螺栓连接;在所述下关节的外侧面固定有所述的螺栓套;
第二下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关节轴以及关节密封件,在上关节上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关节头位于整个上关节的中部,在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在下关节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设置有二轴线与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关节轴孔即可使上、下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关节密封件;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伸展后,通过关节螺栓连接;在所述下关节的外侧面固定有所述的螺栓套。
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L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L形;所述第二顶侧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倒L形;所述第二上侧沿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L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L形;所述若干第一底侧梁采用异型方制造,断面为反L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倒L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反L形;所述上关节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的断面形状相类似,下关节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一底侧梁或第二底侧梁的断面形状相类似。
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开口朝内的C字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所述若干第一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反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顶侧楣和第二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
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所述第二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第二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与所述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一样,均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所述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设置侧板上密封件,在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设置侧板下密封件,在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设置了关节密封件,因此密封效果更加理想;
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所述侧板上、下密封件和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或者所述侧板上、下密封件均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侧板上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上侧沿楣和第二上侧沿楣上,侧板上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上,侧板下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所述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或者所述侧板上密封件为一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其中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直边固定在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上,斜边与第一上侧沿楣或第二伤侧楣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或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上,侧板下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所述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本发明所述门框包括具有门柱的两扇货柜门、门顶梁、门槛、若干门锁杆总成、铰链板;所述门槛的两端固定有两个门槛接头,在后下角件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后活动铰链座,所述门槛接头通过两个后铰链销轴分别与两个后活动铰链座铰接,以实现翻转;在所述后端下角件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承力座,当门框翻转至垂直状态时,门槛接头的底面坐在所述承力座上,将门框的重量传至所述承力座,所述门槛接头与所述后端下角件之间通过门槛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门锁杆总成安装在所述货柜门及门顶梁、门槛上,使货柜门与门顶梁、门槛连接;所述门顶梁与所述门楣之间可拆卸连接并在门顶梁与门楣之间设置有门上密封件;所述铰链板铰链于所述门角柱上;所述货柜门还包括门柱,所述门柱与所述门角柱之间设置有门侧密封件;在铰链板与货柜门的门柱连接位置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于货柜门的门柱上的上、下限位挡块,所述铰链板嵌入到上、下限位挡块之间,在货柜门的门柱的连接位置上和铰链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门柱螺栓孔和铰链板螺栓孔,用一门连接螺栓穿过门柱螺栓孔和铰链板螺栓孔后与一个一端封闭的门连接螺帽螺接即可使所述铰链板与所述货柜门的门柱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中,在门槛接头上还设置有一个竖向沉头孔以及与所述竖向沉头孔同轴的支撑套;在后下角件的顶面上开设有一与支撑套同轴的螺孔,一个紧固螺栓从门槛接头长边的上方穿过竖向沉头孔和支撑套旋入所述螺孔中,使门槛接头与后下角件可拆卸连接。
为了解决门槛与底板之间的密封问题,本发明在底板的底面、两后下角件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所述槽形件的槽口朝向整个折叠集装箱的后面,所述门槛朝向货柜门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和一低面的阶梯面,高面与门页之间通过现有的门密封件形成密封;在低面上固定有一门下密封件,该门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门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低面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槽形件相接触。当门框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紧紧压在槽形件的内槽侧壁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在发明中,所述上、下限位挡块突出或平行于铰链板,以方便铰链板的顺利导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门连接螺栓从铰链板的外侧穿过铰链板上的铰链板螺栓孔后,再穿过门柱螺栓孔从门柱的内侧伸出旋入焊接于门柱内侧的门连接螺帽中。由于门连接螺帽一端是封闭的,而另一端是焊接并密封于门柱的内面,因此水不会由铰链板上的铰链板螺栓孔及门柱螺栓孔渗入到货柜中,起到了很好的水封效果。
所述两扇货柜门之间、每扇货柜门与门槛、门顶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上述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住顶板;
2、拆卸掉前框上缘前顶梁与前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再拆卸掉前框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的锁紧机构;接着拆卸掉门框上缘的门顶梁与门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和门槛接头与后下角件之间的紧固螺栓以及所有从门柱的内侧穿过门柱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
3、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逐步放下前框至底板上;
4、锁好货柜门,拆卸掉所有从铰链板的外侧穿过铰链板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向外翻转所有的铰链板,再卸掉门楣上的后预固板与门顶梁之间的外可拆卸螺栓,逐步放下门框至底板上;
5、控制住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内,拆卸掉第一侧板上缘的第一上侧沿楣与第一顶侧楣、第二侧板上缘的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的可拆卸螺栓,以及第一下关节组件、第一下中关节组件和第二下关节组件、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上的关节螺栓,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首先释放第一侧板,将第一侧板向内翻到至前框和门框上,然后释放第二侧板,将第二侧板向内翻到至第一侧板上;
6、落下顶板至第二侧板上;
7、顶起底板四个角的四个螺栓套中的锁接螺栓,并用扳手将四个锁接螺栓旋入到顶板四个角上的四个锁接螺母中,以将顶板与底板锁接;
如果该折叠集装箱柜需要展开,只需要按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柜的侧板采用整块结构,节省了关节组件的数量,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折叠和展开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二相对侧板与顶板及底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前框、门框与顶板及底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前、后角件之间的联系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前、后角件之间的联系关系示意图。
图7为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为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A-A剖视图。
图19为在螺栓套内安装有锁接螺栓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左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左视图。
图25为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3为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3的左视图。
图35为本发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5的A-A剖视图。
图37为在螺栓套内安装有锁接螺栓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9的左视图。
图41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左视图。
图43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前框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图43的A-A部分剖视图。
图45为图43的B-B部分剖视图。
图46为图43的C向放大示意图。
图47为图43的D向放大示意图。
图48为图43的E-E部分剖视图。
图49为本发明的门部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50为图49的A-A剖视图;
图51为图49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A-A剖视图;
图53为图49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54为图53的A-A剖视图;
图55为本发明门框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折叠集装箱柜时的门槛与后下角件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56a为本发明前框和门框准备翻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56b为本发明前框和门框翻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6c为本发明前框和门框翻至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57为本发明第一侧板翻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58为本发明第二侧板翻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59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参看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二相对侧板与顶板及底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前框、门框与顶板及底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该折叠集装箱柜包括一底板100,一相对该底板的顶板200,第一侧板300、第二侧板400,前框500及一相对于该前框500的门框600,共同构成一矩形体。
在顶板200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上角件210和两个后上角件220,前上角件210和后上角件220的结构与现有的角件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在两个前上角件210之间固定有一前楣230,两个后上角件220之间固定有门楣240,前楣230和门楣240还分别与顶板200的前缘和后缘密封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
为了下面清楚地描述,将顶板200的两侧分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在顶板200第一侧的前上角件210与后上角件220之间固定有一第一顶侧楣250,在顶板200第二侧的前上角件210与后上角件220之间固定有一第二顶侧楣260,第一顶侧楣250和第二顶侧楣260还与顶板200的两侧密封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
前楣230采用断面为倒L形,门楣240采用断面为反倒L形的型钢制成,型钢的中间具有加强筋板,以使该型钢符合集装箱的设计要求。而前楣230、门楣240采用断面为倒L形和反倒L形的型钢的主要目的是有两个:一是用以分别可拆卸连接前框500、门框600的上缘,二是限制前框500、门框600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以达到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折叠的目的。
参看图3和图4,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图4为图1的B向示意图。在第一顶侧楣250和第二顶侧楣260的两端各焊接有一个锁接装置中的锁接螺母920。但是锁接螺母920不能突出前上角件210和后上角件220外。锁接螺母920的作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参看图1、图2,在底板100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下角件110和两个后下角件120。
为了下面清楚地描述,将底板100的两侧分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接着参看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前、后角件之间的联系关系示意图。在底板100第一侧的前下角件110与后下角件120之间固定有三组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两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以及四段第一底侧梁130,其中两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分别焊接在前下角件110与后下角件120上,同时在位于前下角件110处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的前侧面上焊接有螺栓套910,在位于后下角件120处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的后侧面上也焊接有螺栓套910,但是螺栓套910不能突出前下角件110和后下角件120外,螺栓套910的作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第一段的第一底侧梁130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焊接,第四段的第一底侧梁130两端分别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和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焊接,中间各段的第一底侧梁130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焊接,还有就是各段第一底侧梁130与底板100的第一侧边缘密封焊接。
参看图6,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前、后角件之间的联系关系示意图。在底板100第二侧的前下角件110与后下角件120之间固定有三组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两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以及四段第二底侧梁140,其中两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分别焊接在前下角件110与后下角件120上,同时在位于前下角件110处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的前侧面上焊接有螺栓套910,在位于后下角件120处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的后侧面上也焊接有螺栓套910,但是螺栓套910不能突出前下角件110和后下角件120外,螺栓套910的作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第一段的第二底侧梁140两端分别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焊接,第四段的第二底侧梁140两端分别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和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焊接,中间各段的第二底侧梁140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焊接,还有就是各段第二底侧梁140与底板100的第二侧边缘密封焊接。
第一底侧梁130和第二底侧梁140的形状相同,但是尺寸不相同,第一底侧梁130的高度要比第二底侧梁140的高度低,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基本上与第二侧板400的厚度相当。
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中间第一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中间第二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的断面形状为L形状,其中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形状相同,但是尺寸不相同,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的高度要比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810a的高度低,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基本上与第二侧板400的厚度相当。中间第一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与中间第二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形状相同,但是尺寸不相同,中间第一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的高度要比中间第二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710a的高度低,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基本上与第二侧板400的厚度相当。
参看图7,图7为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侧板300包括第一上侧沿楣310、四段第一下侧沿梁320、前角柱330、门角柱340以及四周与第一上侧沿楣310、第一下侧沿梁320、前角柱330、门角柱340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面350构成。第一上侧沿楣310前后两端与前角柱330、门角柱340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在前角柱330、门角柱340的下端分别焊接有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在第一侧板面350的下缘间隔地焊接有三组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第一段的第一下侧沿梁320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焊接,第四段的第一下侧沿梁320两端分别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和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焊接,中间各段的第一下侧沿梁320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焊接。
参看图8,图8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一上侧沿楣31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反L形,在第一上侧沿楣310反L形的竖边上间隔开有若干通孔,在这些通孔内设置有阶梯形状的套筒360,在第一顶侧楣250倒L形的竖边上开设有若干孔,这些孔内设置有一个螺母37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螺母370与其对应的套筒360同心,这样用一个内可拆卸螺栓380从第一上侧沿楣310内面穿过套筒360旋入到螺母370中,即可将第一上侧沿楣310与第一顶侧楣250锁接在一起。在第一上侧沿楣310与第一顶侧楣250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390,侧板上密封件390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两直边391和392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393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394。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3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上密封件39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39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第一顶侧楣250底部的内角将侧板上密封件390的密封口394撑开,压住斜边393,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3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9,图9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第一下侧沿梁32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倒L形。第一底侧梁13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反L形,在第一下侧沿梁320与第一底侧梁130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390a,侧板下密封件390a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两直边391a和392a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393a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394a。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3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下密封件39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390a,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第一下侧沿梁320底部的内角将侧板下密封件390a的密封口394a撑开,压住斜边393a,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3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10,图10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一顶侧楣25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开口朝内的C字形,在第一顶侧楣250′内设置有若干螺母370。第一上侧沿楣31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在第一上侧沿楣310′上开设有若干孔36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每一个螺母370与其对应的孔360′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380从第一上侧沿楣310′内面穿过孔360′旋入到螺母370中,即可将第一上侧沿楣310′与第一顶侧楣250′锁接在一起。在第一上侧沿楣310′的反S形的上边安装有侧板上密封件390′,侧板上密封件390′由一U形密封套391′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391′上的两O形密封管392′组成,U形密封套391′套在第一上侧沿楣310′的反S形的上边上,两O形密封管392′与第一顶侧楣25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内接缝;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3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上密封件39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39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392′与第一顶侧楣25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3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11,图1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每一第一底侧梁13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131′为S形,下部断面132′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每一第一下侧沿梁32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在第一下侧沿梁320′的反S形下边安装有侧板下密封件390a′,侧板下密封件390a′由一U形密封套391a′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391a′上的两O形密封管392a′组成,U形密封套391a′套在第一下侧沿梁320′的反S形的下边上,两O形密封管392′与第一底侧梁13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外接缝;第一底侧梁130′和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3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下密封件39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390a′,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392′与底侧楣13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3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见图12,图12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一顶侧楣25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一顶侧楣250″内设置有若干螺母370。第一上侧沿楣31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在第一上侧沿楣310″上开设有若干孔36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每一个螺母370与其对应的孔360″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380从第一上侧沿楣310″内面穿过孔360″旋入到螺母370中,即可将第一上侧沿楣310″与第一顶侧楣250″锁接在一起。在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390″,侧板上密封件390″为一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其中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直边391″固定在第一顶侧楣250″上,斜边392″与第一上侧沿楣310″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3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上密封件39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顶侧楣250″与第一上侧沿楣3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39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侧板上密封件390″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斜边392″与第一上侧沿楣31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3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13,图13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每一第一底侧梁13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131″为S形,下部断面132″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每一第一下侧沿梁32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在第一下侧沿梁320″的反S形下边安装有侧板下密封件390a″,侧板下密封件390a″由一U形密封套391a ″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391a″上的两O形密封管392a″组成,U形密封套391a″套在第一下侧沿梁320″的反S形的下边上,两O形密封管392″与第一底侧梁13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外接缝;第一底侧梁130″和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3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
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一底侧梁130″与第一下侧沿梁3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390a″,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392″与底侧楣13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3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见图14,图14为本发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一下关节组件800包括上关节820、下关节810、关节轴830、关节螺栓860以及关节密封件840。
参看图15和图16,图15为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上关节820的垂直断面形状为倒L形,在上关节820的L形过渡处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821,关节头821位于整个上关节820的中部,在关节头821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82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824;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820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822,在关节头821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850。
参看图17、图18、图19,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A-A剖视图;图19为在螺栓套内安装有锁接螺栓的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结构示意图。
下关节810的垂直端面形状为反L形。在下关节810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与关节头821相匹配关节头槽811,在关节头槽811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812和两个阶梯孔813,在下关节810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上关节820上的密封凸条822相匹配的密封凹槽814,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810的L形转角处;关节密封件840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390结构相同。
在下关节810的一个外侧面焊接有螺栓套910,如果第一下关节组件800位于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的前部,那么螺栓套910就焊接在下关节810的前外侧面,如果第一下关节组件800位于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的后部,那么螺栓套910就焊接在下关节810的后外侧面。在螺栓套910的顶部开有一缩口911,该缩口911的直径小于锁接螺栓930的栓头,以便于锁接螺栓930的螺柱从螺栓套910内伸出,但不会使整个锁接螺栓930从螺栓套910中掉出来。在螺栓套910的套壁上开设有一便于用外物拨动锁接螺栓930上升的开口912,在锁接螺栓930上设置有便于扳手拧动的方颈931,锁接螺栓930活动设置在螺栓套910内,在螺栓套930的底部固定有一限制锁接螺栓930伸出螺栓套930外高度的顶柱940。
具体安装时,首先将第一下关节组件800中的上关节820与前角柱330或门角柱340的底端焊接,将第一下关节组件800中的下关节810和螺栓套930一起焊接在前下角件110或后下角件120上,焊接时要注意所述螺栓套930不得突出前下角件110或后下角件120外,同时前述的锁接螺母920应该与螺栓套930配焊,以保证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组装以后,锁接螺母920与锁接螺栓930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将上关节820上的关节头821嵌入到下关节810的关节头槽811中,用关节轴830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812和关节轴孔824即可使上、下关节820、810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当第一侧板3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上关节820上的密封凸条822将关节密封件840部分压入到下关节810的密封凹槽814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841上的密封口两侧的斜边密封条能与上关节820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上关节820与下关节8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关节密封件84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上关节820与下关节8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关节密封件84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上关节820与下关节8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上关节820与下关节8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当然关节密封件84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当第一侧板3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也就是上关节820和下关节810伸展后,用两个关节螺栓860从下关节810的内面穿过下关节810中的阶梯孔813,旋入到上关节820的关节螺母850中,即可将上关节820和下关节810锁接,上关节820和下关节810需要翻转时,将关节螺栓860卸掉即可。
参看图20,图20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一下中关节组件700包括上关节720、下关节710、关节轴730、关节螺栓760以及关节密封件740。
参看图21、图22,图21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左视图。
上关节720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一下侧沿梁320的断面形状相类似,均为倒L形,在上关节720的L形过渡处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721,关节头721位于整个上关节720的中部,在关节头721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72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724;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720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722,在关节头721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750。
参看图23和图24,图23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左视图。
下关节710的垂直端面形状为反L形。在下关节710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与关节头721相匹配关节头槽711,在关节头槽711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712和两个阶梯孔713,在下关节710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上关节720上的密封凸条722相匹配的密封凹槽714,关节密封件740安装在下关节710的L形转角处;关节密封件740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390结构相同。
具体安装时,首先将第一下中关节组件700中的上关节720与第一侧板面350的底缘和第一下侧沿梁320密封焊接,将第一下中关节组件700中的下关节710与底板100的第一侧缘和第一底侧梁130密封焊接。将上关节720上的关节头721嵌入到下关节710的关节头槽711中,用关节轴730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712和关节轴孔724即可使上、下关节720、710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当第一侧板3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上关节720上的密封凸条722将关节密封件740部分压入到下关节710的密封凹槽714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741上的密封口两侧的斜边密封条能与上关节720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上关节720与下关节7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关节密封件74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上关节720与下关节7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关节密封件74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上关节720与下关节7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上关节720与下关节7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当然关节密封件74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当第一侧板3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也就是上关节720和下关节710伸展后,用两个关节螺栓760从下关节710的内面穿过下关节710中的阶梯孔713,旋入到上关节720的关节螺母750中,即可将上关节720和下关节710锁接,上关节720和下关节710需要翻转时,将关节螺栓760卸掉即可。
参见图25,图25为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侧板400包括第二上侧沿楣410、四段第二下侧沿梁420、前角柱430、门角柱440以及四周与第二上侧沿楣410、第二下侧沿梁420、前角柱430、门角柱440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面450构成。第二上侧沿楣410前后两端与前角柱430、门角柱440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在前角柱430、门角柱440的下端分别焊接有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a,在第二侧板面450的下缘间隔地焊接有三组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a,第一段的第二下侧沿梁420两端分别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a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a焊接,第四段的第二下侧沿梁420两端分别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a和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820a焊接,中间各段的第二下侧沿梁420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720a焊接。
参看图26,图26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该第二上侧沿楣41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L形,第二顶侧楣26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反倒L形。
在第二上侧沿楣410L形的竖边上间隔开有若干通孔,在这些通孔内设置有阶梯形状的套筒460,在第二顶侧楣260反倒L形的竖边上开设有若干孔,这些孔内设置有一个螺母470,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螺母470与其对应的套筒460同心,这样用一个内可拆卸螺栓480从第二上侧沿楣410内面穿过套筒460旋入到螺母470中,即可将第二上侧沿楣410与第二顶侧楣260锁接在一起。在第二上侧沿楣410与第二顶侧楣260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490,侧板上密封件490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两直边491和492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493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494。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4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上密封件49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490,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第二顶侧楣260底部的内角将侧板上密封件490的密封口494撑开,压住斜边493,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4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27,图27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下侧沿梁42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倒反L形;第二底侧梁140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形状为L形。在第二下侧沿梁420与第二底侧梁140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490a,第二密封件490a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两直边491a和492a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493a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494a。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4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490a,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第二下侧沿梁420底部的内角将侧板下密封件490a的密封口494a撑开,压住斜边493a,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4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28,图28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顶侧楣26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一顶侧楣260′的S形下部内设置有若干螺母470。第二上侧沿楣41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二上侧沿楣410′S形上部上开设有若干孔460′,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每一个螺母470与其对应的孔460′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480从第一上侧沿楣410′内面穿过孔460′旋入到螺母470中,即可将第二上侧沿楣410′与第二顶侧楣260′锁接在一起。在第二上侧沿楣410′的S形的上边安装有侧板上密封件490′,侧板上密封件490′由一U形密封套491′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491′上的两O形密封管492′组成,U形密封套491′套在第二上侧沿楣310′的S形的上边上,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顶侧楣26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内接缝;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4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
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490′,在第一侧板3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顶侧楣26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4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29,图29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每一第二底侧梁14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141′为S形,下部断面142′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每一第二下侧沿梁42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二下侧沿梁420′的S形下边安装有侧板下密封件490a′,侧板下密封件490a′由一U形密封套491a′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491a′上的两O形密封管492a′组成,U形密封套491a′套在第二下侧沿梁420′的S形的下边上,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底侧梁14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外接缝;第二底侧梁140′和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4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下密封件49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490a′,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底侧梁14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4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见图30,图30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顶侧楣26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在第二顶侧楣260″内设置有若干螺母470。第二上侧沿楣41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二上侧沿楣410″上开设有若干孔460″,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每一个螺母470与其对应的孔460″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480从第二上侧沿楣410″内面穿过孔460″旋入到螺母470中,即可将第二上侧沿楣410″与第二顶侧楣260″锁接在一起。在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490″,侧板上密封件490″为一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其中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直边491″固定在第二顶侧楣260″上,斜边492″与第二上侧沿楣410″接触,以密封住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上密封件49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上密封件490″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顶侧楣260″与第二上侧沿楣410″之间设置了侧板上密封件490″,在第一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侧板上密封件490″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斜边492″与第二上侧沿楣41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上密封件49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31,图31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中的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再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每一第二底侧梁14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141″为S形,下部断面142″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每一第二下侧沿梁420″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在第二下侧沿梁420″的S形下边安装有侧板下密封件490a″,侧板下密封件490a″由一U形密封套491a″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491a″上的两O形密封管492a″组成,U形密封套491a″套在第二下侧沿梁420″的S形的下边上,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底侧梁140″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外接缝;第二底侧梁140″和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侧板下密封件49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侧板下密封件49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第二底侧梁140″与第二下侧沿梁420″之间设置了侧板下密封件490a″,在第二侧板4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492″与第二底侧梁140″相接触,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侧板下密封件49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看图32,图32为本发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包括上关节820a、下关节810a、关节轴830a以及关节密封件840a。
参看图33和图34,图33为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结构示意图,图34为图33的左视图。上关节820a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二下侧沿梁420的断面形状相类似,均为反倒L形,在上关节820a的L形过渡处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821a,关节头821a位于整个上关节820a的中部,在关节头821a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820a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824a;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820a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822a,在关节头821a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850a。
参看图35、图36、图37,图35为本发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6为图35的A-A剖视图,图37为在螺栓套内安装有锁接螺栓的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与螺栓套结构示意图。
下关节810a的垂直端面形状与第二底侧梁140的断面形状相类似,均为L形。在下关节810a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与关节头821a相匹配关节头槽811a,在关节头槽811a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812a和两个阶梯孔813a,在下关节810a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上关节820a上的密封凸条822a相匹配的密封凹槽814a,关节密封件840a安装在下关节810a的L形转角处;关节密封件840a与第二密封件490结构相同。
在下关节810a的一个外侧面焊接有螺栓套910,如果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位于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的前部,那么螺栓套910就焊接在下关节810a的前外侧面,如果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位于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的后部,那么螺栓套910就焊接在下关节810a的后外侧面。在螺栓套910的顶部开有一缩口911,该缩口911的直径小于锁接螺栓930的栓头,以便于锁接螺栓930的螺柱从螺栓套910内伸出,但不会使整个锁接螺栓930从螺栓套910中掉出来。在螺栓套910的套壁上开设有一便于用外物拨动锁接螺栓930上升的开口912,在锁接螺栓930上设置有便于扳手拧动的方颈931,锁接螺栓930活动设置在螺栓套910内,在螺栓套930的底部固定有一限制锁接螺栓930伸出螺栓套930外高度的顶柱940。
具体安装时,首先将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中的上关节820a与前角柱430或门角柱440的底端,将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中的下关节810a和螺栓套930一起焊接在前下角件110或后下角件120上,焊接时要注意所述螺栓套930不得突出前下角件110或后下角件120外,同时前述的锁接螺母920应该与螺栓套930配焊,以保证整个折叠集装箱柜组装以后,锁接螺母920与锁接螺栓930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将上关节820a上的关节头821a嵌入到下关节810a的关节头槽811a中,用关节轴830a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812a和关节轴孔824a即可使上、下关节820a、810a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当第二侧板4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上关节820a上的密封凸条822a将关节密封件840a部分压入到下关节810a的密封凹槽814a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841a上的密封口844a两侧的斜边843a密封条能与上关节820a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上关节820a与下关节810a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关节密封件84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上关节820a与下关节810a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关节密封件84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上关节820a与下关节810a之间的外接缝低于上关节820a与下关节810a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当然关节密封件84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当第二侧板4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也就是上关节820a和下关节810a伸展后,用两个关节螺栓860a从下关节810a的内面穿过下关节810a中的阶梯孔813a,旋入到上关节820a的关节螺母850a中,即可将上关节820a和下关节810a锁接,上关节820a和下关节810a需要翻转时,将关节螺栓860a卸掉即可。
参见图38,图38为本发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下中关节组件700a包括上关节720a、下关节710a、关节轴730a、关节螺栓760a以及关节密封件740a。
参看图39、图40,图39为本发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0为图39的左视图。
上关节720a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二下侧沿梁420的断面形状相类似,均为倒L形,在上关节720a的L形过渡处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721a,关节头721a位于整个上关节720a的中部,在关节头721a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720a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724a;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720a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722a,在关节头721a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750a。
参看图41、图42,图41为本发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图41的左视图。
下关节710a的垂直端面形状与第二底侧梁140的断面形状相类似,均为L形。在下关节710a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与关节头721a相匹配关节头槽711a,在关节头槽711a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712a和两个阶梯孔713a,在下关节710a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上关节720a上的密封凸条722a相匹配的密封凹槽714a,关节密封件740a安装在下关节710a的L形转角处;关节密封件740a与第二密封件490结构相同。
具体安装时,首先将第二下中关节组件700a中的上关节720a与第二侧板面450的底缘和第二下侧沿梁420密封焊接,将第二下中关节组件700a中的下关节710a与底板100的第二侧缘和第二底侧梁140密封焊接。将上关节720a上的关节头721a嵌入到下关节710a的关节头槽711a中,用关节轴730a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712a和关节轴孔724a即可使上、下关节720a、710a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当第二侧板4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上关节720a上的密封凸条722a将关节密封件740a部分压入到下关节710a的密封凹槽714a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741a上的密封口两侧的斜边密封条能与上关节720a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上关节720a与下关节710a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关节密封件740a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上关节720a与下关节710a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关节密封件740a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上关节720a与下关节710a之间的外接缝低于上关节720a与下关节710a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当然关节密封件740a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当第二侧板4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也就是上关节720a和下关节710a伸展后,用两个关节螺栓760a从下关节710a的内面穿过下关节710a中的阶梯孔713a,旋入到上关节720a的关节螺母750a中,即可将上关节720a和下关节710a锁接,上关节720a和下关节710a需要翻转时,将关节螺栓760卸掉即可。
参见图1和图2,在第一侧板300、第二侧板400与顶板200、底板300组装好以后,第一下关节组件800铰链点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700铰链点离底板100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铰链点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700a铰链点离底板100之间的高度,第一侧板300的上缘与第一顶侧楣250固定点离底板100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侧板400的上缘与第二顶侧楣260固定点离底板100之间的高度,同时第一下关节组件800铰链点和中间第一关节组件700铰链点与第一侧板300上缘之间的高度和第二下关节组件800a铰链点和中间第二关节组件700a铰链点与第二侧板400上缘之间的高度均应小于底板100的宽度,这样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就能顺利依次翻转下来。
参见图43至48,图43为本发明折叠集装箱柜前框区域结构示意图,图44为图43的A-A部分剖视图,图45为图43的B-B部分剖视图,图46为图43的C向放大示意图,图47为图43的D向放大示意图,图48为图43的E-E部分剖视图。
参见图43,前框500包括前顶梁510、前底梁520、二前框柱530以及周边与前顶梁510、前底梁520和二前框柱530密封焊接的前端板540。在前底梁520的两端各焊接有一个前底梁接头521,前底梁接头521具有与前下角件110相适应的形状,如为倒L形。
参见图46,二前底梁接头521与前下角件110之间的铰链连接采用一前铰链构件来实现。该前铰链构件包括两固定在前下角件110的上角面上的前活动铰链座522,在前活动铰链座522中各设置有一用以铰接所述前活动铰链座522与前底梁接头521横边部分的前铰链销轴523,这样前底梁接头521就能绕前铰链销轴523的轴线翻转,进而带动整个前框500的翻转。
参见图43和图46,在每一前下角件110的内面上焊接有用以支撑二前底梁接头521竖边的承受块524,当整个前框5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前底梁接头521的竖边底部正好支撑在承受块524上,以使整个前框500获得很好的支撑。
参见图48,为了解决前底梁520与底板100之间的密封问题,本发明在底板100前侧的底面、两前下角件110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150,该槽形件150的槽口朝向整个折叠集装箱的前面。前底梁520朝向前端板540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525和一低面526的阶梯面,高面525与前端板540之间密封焊接;在低面526上固定有一前框下密封件527;该前框下密封件527由一U形密封套527′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527′上的两O形密封管527″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527′套在低面526上,两O形密封管527″与槽形件150的内槽侧壁相接触。当前框5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前底梁520的低面526上的前框下密封件527的两O形密封管527″紧紧压在槽形件150的内槽侧壁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参见图45,前楣230采用异型钢管制造,其横端面为倒L形状,前顶梁510的横断面形状为具有一个上外翻边511的U形槽结构,这样使前顶梁510上的上外翻边511与前楣230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前框500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在前楣230的两端焊接有前楣接头231(参见图43和图47),前楣接头231与前上角件210密封焊接。
在前顶梁510的上外翻边511上间隔开有若干通孔,在前楣230倒L形的竖边上开设有若干孔,这些孔内设置有一个螺母570,在前框5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螺母570与其对应的前顶梁510的上外翻边511上的孔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580从前顶梁510内面穿过孔旋入到螺母570中,即可将前顶梁510与前楣230锁接在一起。
在前顶梁510的上外翻边511上设置有前框上密封件550,前框上密封件550由一U形密封套551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551上的两O形密封管552组成,U形密封套551套在上外翻边511上,两O形密封管552与前楣230倒L形的竖边相接触。当前框5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前底梁520的外翻边511上的前框上密封件550的两O形密封管552紧紧压在前楣230倒L形的竖边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前顶梁510与前楣23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前框上密封件55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前顶梁510与前楣23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前顶梁510与前楣23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前顶梁510与前楣23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前顶梁510与前楣230之间设置了前框上密封件550,在前框5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前底梁520的外翻边511上的前框上密封件550的两O形密封管552紧紧压在前楣230倒L形的竖边上,形成有效的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前框上密封件55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参见图44,二前框柱530的横断面形状为一具有两外翻边531、532的U形槽533结构,其中第一外翻边531与前端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第二翻边532上设置有前框侧密封件550a;前角柱330和430的前侧设置有向内翻折的钩部331和431,前框柱530上的第二翻边532与前角柱330和430上的钩部331和431相互配合,以限制前框500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为了使前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角柱牢固连接,而在空柜时,所述前框又能与所述前角柱分开,顺利翻转,本发明在所述前框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拆卸的锁紧机构。前框侧密封件550a由一U形密封套550a′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550a′上的两O形密封管550a″组成,U形密封套550a′套在第二翻边532上,两O形密封管550a″与前角柱330和430的钩部331和431相接触。当前框5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前框侧密封件550a的两O形密封管550a″紧紧压在前角柱330和430的钩部331和431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为了使前框在处于载货状态时,能与前角柱330和430牢固连接,而在空柜时,前框500又能与前角柱330和430分开,顺利翻转,本发明在前框500的前框柱530与前角柱330、430之间设置有把个可拆卸的锁紧机构532。其中每侧的前框柱530与前角柱330或430各四个。每一个锁紧机构532包括焊接于前框柱530的U形槽533内槽壁上的铰链圈532a、螺母532b、通过铰销轴532c铰链于铰链圈532a上的L形锁杆532d、焊接在前角柱330和430上的锁块532e、锁紧螺栓532f,在L形锁杆532d上远离铰链端设置有一锁盖532g,在锁盖532g上设置有一通孔(图中未示出),锁块532e为一锥台,在锁块532e上开设有一螺栓孔,在锁盖532g内设置有一锥腔,这样方便锁盖532g扣在锁块532e上,当前框500翻转至垂直状态以后,将L形锁杆532d由U形槽533内向外翻出,使锁盖532g扣在锁块532e上,这时锁盖532g上的通孔与锁块532e上的螺栓孔对中,再将锁紧螺栓532f穿过锁盖532g上的通孔旋入锁块532e上的螺栓孔内,拧紧即可使前框500与前角柱330和430锁紧。当需要将前框50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先松开锁紧螺栓532f并卸下,然后将L形锁杆532d向内翻至U形槽533内,再将锁紧螺栓532f旋入螺母532b中,锁紧螺栓532f可以挡住L形锁杆532d从U形槽533内掉出,上述动作完成后,即可翻转前框500。
参看图49至图55,图49为本发明的门部区域结构示意图;图50为图49的A-A剖视图;图51为图49的D处放大示意图;图52为图51的A-A剖视图;图53为图49的E处放大示意图;图54为图53的A-A剖视图;图55为本发明门框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折叠集装箱柜时的门槛与后下角件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参看图49,门框600包括具有门柱611的两扇货柜门610、门顶梁620、门槛630、四套门锁杆总成640、八块铰链板650;在门槛630的两端焊接有两个门槛接头631。
结合参看图53、图54和图55,门槛接头631为一倒L形件,倒L形件的短边与门槛630端部焊接连接,在后下角件120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后活动铰链座632,门槛接头631的倒L形件的长边通过两个后铰链销轴633分别与两个后活动铰链座632铰接,以实现整个门框600的翻转。在后下角件12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承力座634,当门框6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门槛接头631的底面坐在承力座634上,将门框600的重量传至承力座634。承力座634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或者采用螺栓方式固定。
在门槛接头631上设置有一个竖向沉头孔631a以及与竖向沉头孔同轴的支撑套631b;在后下角件120的顶面开设有一与支撑套631b同轴的螺孔121,用一个紧固螺栓631c从门槛接头631倒L形件的长边的上方穿过竖向沉头孔631a和支撑套631b后旋入螺孔121中,使门槛接头631与后下角件120可拆卸连接。
若需要倒下门框600时,应先卸掉紧固螺栓631c,门槛接头631才能翻转。当门框600整个竖起来后,将紧固螺栓631c重新旋入螺孔121中,拧紧即可。
为了解决门槛630与底板100之间的密封问题,本发明在底板100后侧的底面、两后下角件120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160,该槽形件160的槽口朝向整个折叠集装箱的后面。门槛630朝向货柜门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635和一低面636的阶梯面,高面635与货柜门610之间采用现有的货柜门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密封;在低面636上固定有一门下密封胶件637;该门下密封件637由一U形密封套637′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637′上的两O形密封管637″组成,所述门下密封件637的U形密封套637′套在低面636上,两O形密封管637″与槽形件160的内槽侧壁相接触。当门框600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637″紧紧压在槽形件160的内槽侧壁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参见图49,每套门锁杆总成640包括门锁杆641、上固定锁座642、下固定锁座643,上固定锁座642和下固定锁座643分别对应地固定在门顶梁620和门槛630上,门锁杆641安装在货柜门610上,门锁杆641的上下端可以在关门时锁接在上固定锁座642和下固定锁座643上。
参见图52,门楣240的断面为反L形状,门顶梁620的横断面形状为具有一个上外翻边621的U形槽结构,该门顶梁620还与门柱611铰链。门顶梁620上的上外翻边621与门楣240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门框600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在门楣240的两端焊接有门楣接头241(参见图51),门楣接头241与后上角件220密封焊接。在门顶梁620的上外翻边621上间隔开有若干通孔,在门楣240反倒L形的竖边上开设有若干孔,这些孔内设置有一个螺母470,在门框6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螺母470与门顶梁620上的孔同心,这样用一个可拆卸螺栓580从门顶梁620内面穿过门顶梁上的孔旋入到螺母470中,即可将门顶梁620与门楣240锁接在一起。
在门顶梁620的上外翻边621上设置有一门框上密封件670,门框上密封件670由一U形密封套671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671上的两O形密封管672组成,U形密封套671套在门顶梁620上的上外翻边621上,两O形密封管672与门楣240相接触。
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在即使不安装门框上密封件670的情况下,箱外的水不会爬升一定的高度进入箱内,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的互耦方式结构并不局限于这一种,还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其中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的外接缝低于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的内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内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发明又在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设置了门框上密封件670,在门框600翻起至垂直状态时,门框上密封件670上的两O形密封管672压在门楣240上,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当然门框上密封件670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的。
由于门顶梁620与门楣240之间连接用的内可拆卸螺栓580是从集装箱柜内拆除的,因此为了保证在门框600翻转前,集装箱柜内没有操作人员,本发明在门楣240外侧设置有一后预固板680,在该后预固板680上开有一通孔,同时在门顶梁620的L形的横边上开设有一个孔,在该孔内安装有一个螺母622,用一外可拆卸螺栓591穿过后预固板680上的通孔,旋入到螺母622中,即可将后预固板680与门顶梁620连接。这样在拆除内可拆卸螺栓580后,门框600还不会倒下,只有操作人员离开集装箱柜内,跑到门框600的外面拆除外可拆卸螺栓591后,门框600才能放下。
参看图49,八块铰链板650分成两组,每组四块,分别铰链于门角柱340和440上;在每块铰链板650与货柜门610的门柱611连接位置上、下两侧焊接有上、下限位挡块651和652,铰链板650嵌入到上、下限位挡块651和652之间。
参见图50,在货柜门的门柱611的连接位置上和铰链板65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门柱螺栓孔和铰链板螺栓孔,每一块铰链板650与门角柱340或440之间采用一个一端封闭的门连接螺帽653和一个门连接螺栓654可拆卸连接。采用一端封闭的门连接螺帽653,这样水就不会铰链板650上的铰链板螺栓孔及门柱螺栓孔渗入到货柜中,起到了很好的水封效果。
每一侧门柱611的门连接螺栓654安装方法分为顺装和倒装,其中至少有一个门连接螺栓654是倒装的。为了提高货柜门的门柱与门角柱之间的密封性,在门柱611与门角柱340或440之间所使用横截面类似倒“T”结构的货柜门密封件660,货柜门密封件660通过密封条压板661安装在门柱611上。
参看图56a至图59,上述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包括收叠方法和展开方法,其收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住顶板;
2、拆卸掉前框500上缘前顶梁与前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再拆卸掉前框500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的锁紧机构;接着拆卸掉门框600上缘的门顶梁与门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和门槛接头与后下角件之间的紧固螺栓以及所有从门柱的内侧穿过门柱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
3、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逐步放下前框500至底板100上,前框500翻转放下时,前框500连同前底梁、前底梁两端的前底梁接头521一起绕前活动铰链座522上的前铰链销轴523轴线翻转至水平状态,落在底板100上;锁好货柜门610,拆卸掉所有从铰链板的外侧穿过铰链板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向外翻转所有的铰链板650,再卸掉门楣上的后预固板与门顶梁之间的外可拆卸螺栓,逐步放下门框600至底板100上,门框600连同门槛、门槛两端的门槛接头631一起绕后活动铰链座632上的后铰链销轴633轴线翻转至水平状态,落在底板100上;
5、控制住第一侧板300、第二侧板400和顶板200,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内,拆卸掉第一侧板300上缘的第一上侧沿楣与第一顶侧楣、第二侧板400上缘的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的可拆卸螺栓,以及第一下关节组件、第一下中关节组件和第二下关节组件、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上的关节螺栓,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首先释放第一侧板300,将第一侧板300向内翻到至前框500和门框600上,然后释放第二侧板400,将第二侧板400向内翻到至第一侧板300上;
6、落下顶板200至第二侧板400上;
7、顶起底板100四个角的四个螺栓套910中的锁接螺栓,并用扳手将四个锁接螺栓旋入到顶板200四个角上的四个锁接螺母中,以将顶板200与底板100锁接。
如果该折叠集装箱柜需要展开,只需要按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9)

1.折叠集装箱柜,该折叠集装箱柜包括:
一底板,在底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下角件和两个后下角件;
一相对该底板的顶板,在顶板的四个角固定有两个前上角件和两个后上角件;
二相对侧板,
一前框;及
一相对于该前框的门框,共同构成一矩形体;
在两个前上角件之间固定有一前楣,前楣与顶板的前侧固定密封连接;
在两个后上角件之间固定有门楣,门楣与顶板的后侧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前框的下缘两侧铰接于两前下角件上,前框的上缘通过可拆卸紧固件与前楣连接;
所述门框下端的两侧铰接于两后下角件上,所述门框的上缘与所述门楣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相对侧板分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
第一侧板的下缘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组第一下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一侧的前、后下角件铰接,第一侧板的中间部分通过若干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一侧铰接;第一侧板的上缘与第一顶侧楣通过可拆卸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顶侧楣密封固定于顶板的第一侧;
第二侧板的下缘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组第二下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二侧的前、后下角件铰接,第二侧板的中间部分通过若干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与底板第二侧铰接;第二侧板的上缘与第二顶侧楣通过可拆卸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顶侧楣密封固定于顶板第二侧;
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第一侧板的上缘与第一顶侧楣固定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低于第二侧板的上缘与第二顶侧楣固定点离底板之间的高度,同时第一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一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与第一侧板上缘之间的高度和第二下关节组件铰链点和第二下中关节组件铰链点与第二侧板上缘之间的高度均应小于底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折叠集装箱柜折叠后,用四组折叠柜锁具将顶板与底板四个角锁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每组折叠柜锁具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端部的锁接螺母和固定在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或第二下关节组件外侧上的螺栓套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螺栓套内的锁接螺栓,在所述螺栓套的顶部开口,使所述锁接螺栓从螺栓套内伸出,在所述螺栓套的套壁上开设有一便于用外物拨动所述锁接螺栓上升的开口,在所述锁接螺栓上设置有便于扳手拧动的方颈;所述锁接螺母与锁接螺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锁接螺母和螺栓套不得突出所述角件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前框包括前顶梁、前底梁、二前框柱以及周边与所述前顶梁、前底梁和二前框柱连接的前端板;在前底梁的两端固定有二前底梁接头,所述二前底梁接头具有与所述前下角件相适应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的二前下角件铰链连接,在每一前下角件上设置有用以支撑二前底梁接头的承受块;所述前顶梁的横断面形状为具有一个上外翻边的U形槽结构,在所述的上外翻边上设置有前框上密封件;所述前楣的横断面为倒L形状,使前顶梁上的上外翻边与所述前楣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前框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所述前顶梁的上外翻边与所述前楣之间采用从所述前顶梁内面插入的内可拆卸的螺栓连接;所述前框柱的横断面形状为一具有两外翻边的U形槽结构,其中第一外翻边与所述的前端板固定连接,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前框侧密封件;而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缘设置有前角柱,所述前角柱的前侧设置有向内翻折的钩部,所述前框柱上的第二翻边与所述前角柱上的钩部相互配合,以限制前框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上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上外翻边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前楣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侧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翻边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所述前角柱上的钩部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前侧的底面、两前下角件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该槽形件的槽口朝向前底梁;所述前底梁朝向前端板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和一低面的阶梯面,高面与前端板之间密封焊接;在低面上套由一前框下密封件,该前框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低面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槽形件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框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拆卸的锁紧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焊接于前框柱的U形槽内槽壁上的铰链圈、螺母、通过铰销轴铰链于铰链圈上的L形锁杆、焊接在前角柱上的锁块、锁紧螺栓,在L形锁杆上远离铰链端设置有一锁盖,在锁盖上设置有一通孔,锁块为一锥台,在锁块上开设有一螺栓孔,在锁盖内设置有一锥腔,当前框翻转至垂直状态以后,将L形锁杆由U形槽内向外翻出,使锁盖扣在锁块上,这时锁盖上的通孔与锁块上的螺栓孔对中,再将锁紧螺栓穿过锁盖上的通孔旋入锁块上的螺栓孔内,拧紧即可使前框与前角柱锁紧;当需要将前框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先松开锁紧螺栓并卸下,然后将L形锁杆向内翻至U形槽内,再将锁紧螺栓旋入螺母中,锁紧螺栓可以挡住L形锁杆从U形槽内掉出,上述动作完成后,即可翻转前框。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前底梁接头与所述前下角件之间的铰链连接包括两固定在前下角件的上角面上的前活动铰链座,在前活动铰链座中各设置有一用以铰接所述前活动铰链座与所述前底梁接头的前铰链销轴,所述前底梁接头绕所述前铰链销轴的轴线翻转,进而带动整个前框的翻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上侧沿楣、若干第一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以及四周与所述第一上侧沿楣、第一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面构成,所述第一顶侧楣前后两端焊接有锁接螺母;所述第一上侧沿楣前后两端与所述前角柱、门角柱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并通过若干个从第一上侧沿楣内面穿入的可拆卸螺栓连接,在第一上侧沿楣与第一顶侧楣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所述底板第一侧的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两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底侧梁,若干第一底侧梁还与底板第一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两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均通过第一下侧沿梁连接,若干第一下侧沿梁还与第一侧板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前角柱、门角柱的下端与第一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连接,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在若干第一下侧沿梁与若干第一底侧梁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
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楣、若干第二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以及四周与所述第二上侧沿楣、第二下侧沿梁、前角柱、门角柱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面构成,所述第二顶侧楣前后两端焊接有锁接螺母,所述第二上侧沿楣前后两端与所述前角柱、门角柱上端形成直角固定连接,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并通过若干个从第二上侧沿楣内面穿入的可拆卸螺栓连接,在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设置有侧板上密封件;所述底板第二侧的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两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下关节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下关节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底侧梁,若干第二底侧梁还与底板第二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与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两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之间均通过第二下侧沿梁连接,若干第二下侧沿梁还与第二侧板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前角柱、门角柱的下端与第二下关节组件中的上关节连接,第二下侧沿梁与第二底侧梁之间以互耦方式安装,在若干第二下侧沿梁与若干第二底侧梁之间设置有侧板下密封件;
第一下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关节轴以及关节密封件,在上关节上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关节头位于整个上关节的中部,在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在下关节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设置有二轴线与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关节轴孔即可使上、下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关节密封件;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伸展后,通过关节螺栓连接;在所述下关节的外侧面固定有所述的螺栓套;
第二下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关节轴以及关节密封件,在上关节上设置有向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关节头位于整个上关节的中部,在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关节轴孔;在下关节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设置有二轴线与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关节轴孔即可使上、下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关节密封件;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伸展后,通过关节螺栓连接;在所述下关节的外侧面固定有所述的螺栓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L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L形;所述第二顶侧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倒L形;所述第二上侧沿楣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L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L形;所述若干第一底侧梁采用异型方制造,断面为反L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反倒L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异型方管制造,断面为倒反L形;所述上关节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的断面形状相类似,下关节的垂直断面形状与第一底侧梁或第二底侧梁的断面形状相类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开口朝内的C字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所述若干第一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反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顶侧楣和第二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所述第二顶侧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反S形;第二上侧沿楣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第一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所述若干第二底侧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上部断面为S形,下部断面为开口朝外的C字形;所述第二下侧沿梁采用板材折弯制造,断面为S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与所述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一样,均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外接缝低于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下关节之间的内接缝。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第二下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第一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第二下中关节组件的上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一关节头,在L形竖边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关节头的两侧各镶嵌有一个关节螺母;在下关节的L形竖边上设置有一关节头槽,在关节头槽的两侧设置有两侧关节轴孔和两个阶梯孔,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设置有与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关节密封件安装在下关节的L形转角处;所述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关节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关节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下密封件和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下密封件均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侧板上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上侧沿楣和第二上侧沿楣上,侧板上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之间的内接缝;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上,侧板下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所述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密封件为一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其中直角梯形槽密封条结构的直边固定在第一顶侧楣或第二顶侧楣上,斜边与第一上侧沿楣或第二上侧楣接触,以密封住第一顶侧楣与第一上侧沿楣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或第二顶侧楣与第二上侧沿楣的内接缝和外接缝之间;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侧板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第二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上,侧板下密封件的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第一下侧沿梁或第二下侧沿梁相接触,以密封住第一底侧梁与第一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或第二底侧梁与第二下侧沿梁之间的内接缝;所述关节密封件的断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包括具有门柱的两扇货柜门、门顶梁、门槛、若干门锁杆总成、铰链板;所述门槛的两端固定有两个门槛接头,在后下角件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后活动铰链座,所述门槛接头通过两个后铰链销轴分别与两个后活动铰链座铰接,以实现翻转;在所述后端下角件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承力座,当门框翻转至垂直状态时,门槛接头的底面坐在所述承力座上,将门框的重量传至所述承力座,所述门槛接头与所述后端下角件之间通过门槛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门锁杆总成安装在所述货柜门及门顶梁、门槛上,使货柜门与门顶梁、门槛连接;所述门顶梁与所述门楣之间可拆卸连接并在门顶梁与门楣之间设置有门上密封件;所述铰链板铰链于所述门角柱上;所述货柜门还包括门柱,所述门柱与所述门角柱之间设置有门侧密封件;在铰链板与货柜门的门柱连接位置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于货柜门的门柱上的上、下限位挡块,所述铰链板嵌入到上、下限位挡块之间,在货柜门的门柱的连接位置上和铰链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门柱螺栓孔和铰链板螺栓孔,用一门连接螺栓穿过门柱螺栓孔和铰链板螺栓孔后与一个一端封闭的门连接螺帽螺接即可使所述铰链板与所述货柜门的门柱可拆卸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门槛接头上还设置有一个竖向沉头孔以及与所述竖向沉头孔同轴的支撑套;在后下角件的顶面上开设有一与支撑套同轴的螺孔,一个紧固螺栓从门槛接头长边的上方穿过竖向沉头孔和支撑套旋入所述螺孔中,使门槛接头与后下角件可拆卸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底面、两后下角件之间固定有一槽形件,所述槽形件的槽口朝向整个折叠集装箱的后面,所述门槛朝向货柜门的那一面为具有一高面和一低面的阶梯面,高面与门页之间通过现有的门密封件形成密封;在低面上固定有一门下密封件,该门下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门下密封件的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的低面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槽形件相接触。当门框翻转至垂直状态时,两O形密封管紧紧压在槽形件的内槽侧壁上,形成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水渗透进箱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限位挡块突出或平行于铰链板,以方便铰链板的顺利导入。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楣的断面为反L形状,所述门顶梁的横断面形状为具有一个上外翻边的U形槽结构,使门顶梁上的上外翻边与所述门楣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结构,以限制门框只能向内翻转而不能向外翻转,所述门顶梁与所述门楣之间通过从门顶梁内面插入的内可拆卸螺栓连接;所述门框上密封件由一U形密封套和设置在U形密封套上的两O形密封管组成,所述U形密封套套在所述门顶梁上的上外翻边上,两O形密封管与所述的门楣相接触。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楣外侧设置有一后预固板,该后预固板与所述门楣之间也采用一外可拆卸螺栓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扇货柜门之间、每扇货柜门与门槛、门顶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2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住顶板;
2]、拆卸掉前框上缘前顶梁与前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再拆卸掉前框的前框柱与前角柱之间的锁紧机构;接着拆卸掉门框上缘的门顶梁与门楣之间的内可拆卸螺栓和门槛接头与后下角件之间的紧固螺栓以及所有从门柱的内侧穿过门柱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
3]、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逐步放下前框至底板上;,前框翻转放下时,前框500连同前底梁、前底梁两端的前底梁接头一起绕前活动铰链座上的前铰链销轴轴线翻转至水平状态,落在底板上;锁好货柜门,拆卸掉所有从铰链板的外侧穿过铰链板螺栓孔的门连接螺栓,向外翻转所有的铰链板,再卸掉门楣上的后预固板与门顶梁之间的外可拆卸螺栓,逐步放下门框至底板上,门框连同门槛、门槛两端的门槛接头一起绕后活动铰链座上的后铰链销轴轴线翻转至水平状态,落在底板上;
4]、控制住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内,拆卸掉第一侧板上缘的第一上侧沿楣与第一顶侧楣、第二侧板上缘的第二上侧沿楣与第二顶侧楣之间的可拆卸螺栓,以及第一下关节组件、第一下中关节组件和第二下关节组件、第二下中关节组件上的关节螺栓,操作人员移至折叠集装箱柜外,首先释放第一侧板,将第一侧板向内翻到至前框和门框上,然后释放第二侧板,将第二侧板向内翻到至第一侧板上;
5]、落下顶板至第二侧板上;
6]、顶起底板四个角的四个螺栓套中的锁接螺栓,并用扳手将四个锁接螺栓旋入到顶板四个角上的四个锁接螺母中,以将顶板与底板锁接;
如果该折叠集装箱柜需要展开,只需要按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CN2009102211684A 2008-11-20 2009-11-02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11684A CN101734441B (zh) 2008-11-20 2009-11-02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3014 2008-11-20
CN200810203014.8 2008-11-20
CN2009102211684A CN101734441B (zh) 2008-11-20 2009-11-02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441A true CN101734441A (zh) 2010-06-16
CN101734441B CN101734441B (zh) 2012-04-18

Family

ID=4245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1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441B (zh) 2008-11-20 2009-11-02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44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2168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制造和堆存与运输方法及成品模块
CN10672441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浙江星宝电器有限公司 冰台展示柜
CN107090990A (zh) * 2017-03-27 2017-08-25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式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加工方法
CN107323895A (zh) * 2017-07-26 2017-11-07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折叠式集装箱的组装方法
WO2018152715A1 (zh) * 2017-02-23 2018-08-30 车田屋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体组件和集装箱
CN108502383A (zh) * 2017-02-23 2018-09-07 车田屋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体组件和集装箱
CN109018736A (zh) * 2018-09-26 2018-12-18 靖江市亚泰特种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方法
CN111648471A (zh) * 2020-06-15 2020-09-11 唐大为 组合构件的建造方法及可装配式安装的空间结构体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2168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制造和堆存与运输方法及成品模块
US10457477B2 (en) 2013-09-09 2019-10-29 Shanghai CIMC YangShan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Sliced assembly typ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72441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浙江星宝电器有限公司 冰台展示柜
WO2018152715A1 (zh) * 2017-02-23 2018-08-30 车田屋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体组件和集装箱
CN108502383A (zh) * 2017-02-23 2018-09-07 车田屋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体组件和集装箱
CN107090990A (zh) * 2017-03-27 2017-08-25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式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加工方法
CN107323895A (zh) * 2017-07-26 2017-11-07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折叠式集装箱的组装方法
CN109018736A (zh) * 2018-09-26 2018-12-18 靖江市亚泰特种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方法
CN111648471A (zh) * 2020-06-15 2020-09-11 唐大为 组合构件的建造方法及可装配式安装的空间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441B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441B (zh)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US5960974A (en) Intermodal bulk container
US4655019A (en) Panel-like structural component
RU76639U1 (ru) Крупнотоннаж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CN202121913U (zh) 一种拼装机柜框架
US6695389B2 (en) Structural frame of a vehicle superstructure
CN104947861A (zh) 预制舱透气防水结构
CN103582330B (zh) 机柜
US6422156B1 (en) Railway box car structure
CN206108085U (zh) 两端开门的垃圾集装箱
CN101367463A (zh) 保护盒及具有该保护盒的罐式集装箱
CN101445131B (zh) 封闭的尾端梁结构
CN206278523U (zh) 箱体角件结构及箱体
CN213323381U (zh) 一种插接式轻质货箱
CN201071611Y (zh) 方便集装箱运输的展开型箱式组合房
CN209973019U (zh) 一种免焊接揷扣式塑料容器连接密封结构
CN209008702U (zh) 组合式车厢及使用该组合式车厢的新能源物流车
CN215212591U (zh) 一种组合式小型房屋
CN106241098B (zh) 一种箱体角件结构及箱体
CN201121027Y (zh) 保护盒及具有该保护盒的罐式集装箱
CN212474644U (zh) 罐式集装箱
CN216547800U (zh) 一种高端光刻机航空运输专用集装箱
CN210598576U (zh) 一种整体式安全门铰链盒
WO2010057359A1 (zh) 一种折叠集装箱柜及该折叠集装箱柜的折叠方法
CN205470304U (zh) 一种装配式肋型模块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