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1244B -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1244B
CN101731244B CN 201010100857 CN201010100857A CN101731244B CN 101731244 B CN101731244 B CN 101731244B CN 201010100857 CN201010100857 CN 201010100857 CN 201010100857 A CN201010100857 A CN 201010100857A CN 101731244 B CN101731244 B CN 101731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razine worm
pyridine
insecticidal
medicine
pyrrole aph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008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1244A (zh
Inventor
郑敬敏
何爱华
冯建雄
时晓磊
张武
侯江利
张�杰
李明甫
张崇斌
孙瑞
赵海军
梅红玉
乌小瑜
段莹
苏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008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1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二者重量比是1∶20~10∶1。本发明组合物可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哌虫啶化学名称为1-((6-氯吡啶-3-基)甲基)-5-丙氧基-7-甲基-8-硝基-1,2,3,5,6,7-六氢咪唑[1,2-a]吡啶,化学分子式为C17H22ClN4O3。哌虫啶属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的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的轴突触受体,阻断神经传导;作用于消化道系统,害虫取食后有明显的拒食作用;作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口针,使其无法取食。哌虫啶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对稻飞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哌虫啶虽然有新的作用机理,但由于其属于新的烟碱类杀虫剂,长期单一使用存在着抗性产生的风险。
吡蚜酮(英文通用名称pymetrozine,化学分子式C10H11N5O)作用机理为成虫和若虫接触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为害,饥饿致死。防治特点是作用速度较慢,持效期长,与其现有众多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独使用吡蚜酮单剂速效性较差,害虫易产生抗性。
目前,以哌虫啶为有效成份的农药制剂以10%哌虫啶悬浮剂为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着抗性产生的风险,将其与作用机理不同的吡蚜酮混配使用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显著增效作用,又可降低使用成本,对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对害虫抗性综合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用途。
为了克服现有单组分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哌虫啶;
B)第二活性成分吡蚜酮;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10∶1,优选的重量比是1∶1~1∶10,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90%,优选为10%~50%。
本发明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
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EG6000、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硅藻土一种或多种。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
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安全,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水稻、小麦、蔬菜、果树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发明人以哌虫啶、吡蚜酮等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水稻稻飞虱和小麦蚜虫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
1)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试验药剂哌虫啶原药采用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吡蚜酮原药采用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技术部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试虫为采自田间的稻飞虱(褐飞虱)蛹,温室内用水稻苗饲养3代,挑选均匀一致的四龄若虫,按入置放水稻幼苗(用棉花球保湿处理)直径12cm的培养皿,每皿接已麻醉若虫30头,每处理接4个培养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ml,待虫子苏醒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用DPS数据处理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值,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2)小麦蚜虫(麦二叉蚜,学名Schizaphis graminum)试验药剂哌虫啶原药采用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吡蚜酮原药采用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技术部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试虫为采自田间的蚜虫,在实验室挑选均匀一致的幼虫,放入带有叶片的培养皿内,每皿40头虫子,每处理4个培养皿,重复3次,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ml,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用DPS数据处理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值,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ATI = S M × 100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TI=TIA×PA+TIB×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CTC = ATI TTI × 100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2)稻飞虱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
表1哌虫啶·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小麦蚜虫测定结果分别见表2
表2哌虫啶·吡蚜酮对小麦蚜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GSA00000006261800072
Figure GSA00000006261800081
从表1~2可以看出,哌虫啶与吡蚜酮复配防治水稻稻飞虱和小麦蚜虫,于一定配比范围内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6%哌虫啶、14%吡蚜酮、3%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1%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扩散剂NNO、0.3%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哌虫啶·吡蚜酮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褐飞虱,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6.2%,药后14天的防效为95.4%。25%吡蚜酮悬浮剂按亩用量24g和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3.6%和86.8%,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4.5%和82.6%。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2
称取5%哌虫啶、15%吡蚜酮、4%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1.5%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0.2%硅酸镁铝、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2%磷酸三苯酯、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哌虫啶·吡蚜酮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蚜虫,亩用量为30g,用水3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7.2%,药后14天的防效为95.6%。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悬浮剂按亩用量24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7.6%和73.4%,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4.3%和85.2%。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3
称取2%哌虫啶、20%吡蚜酮、5%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3%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0.2%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2%的哌虫啶·吡蚜酮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柑橘蚜虫,使用稀释倍数为喷雾2000倍,药后7天的防效为94.3%,药后14天的防效为92.6%。10%哌虫啶悬浮剂按稀释倍数2000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稀释倍数15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7.3%和74.4%,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2.6%和83.2%。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4
称取8%哌虫啶、12%吡蚜酮、3%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斯盘-60#、2%吐温-60#、1%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0.5%白炭黑、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1%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哌虫啶·吡蚜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褐飞虱,亩用量为2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7.2%,药后14天的防效为95.4%。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悬浮剂按亩用量24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5.6%和76.8%,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3.5%和82.6%。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5
称取15%哌虫啶、3%吡蚜酮、3%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2%农乳2201、2%吐温-60#、1%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0.5%白炭黑、5%甘油、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公司出品)、10%环氧大豆油、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8%的哌虫啶·吡蚜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甘蓝蚜虫,亩用量为1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7.2%。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悬浮剂按亩用量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5.6%和76.8%。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6
称取10%哌虫啶、50%吡蚜酮、6%木质素磺酸钙、3%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扩散剂NNO)、1%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60%哌虫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亩用量为1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6.7%,药后14天的防效为95.3%。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4%和71.4%,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2.7%和80.7%。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7
称取4%哌虫啶、80%吡蚜酮、4%木质素磺酸钙、4%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扩散剂NNO)、1.5%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轻钙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84%哌虫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亩用量为6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84.3%,药后14天的防效为92.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24g和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5.2%和83.8%,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3.5%和82.4%。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8
称40%哌虫啶、4%吡蚜酮、4%木质素磺酸钙、4%TERSPERSE 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2%十二烷基硫酸钠、5%白炭黑、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44%哌虫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蚜虫,亩用量为6g,用水3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7.7%。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2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5.8%和81.4%。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9
称取20%哌虫啶、40%吡蚜酮、3%TERSPERSE 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PEG6000、8%硫铵、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60%哌虫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柑橘蚜虫,使用稀释倍数为喷雾5000倍,药后7天的防效为94.3%,药后14天的防效为92.6%。10%哌虫啶悬浮剂按稀释倍数2000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稀释倍数15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7.3%和74.4%,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2.6%和83.2%。哌虫啶和吡蚜酮复配组合后增效作用明显,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10
称取20%哌虫啶、60%吡蚜酮、3%TERSPERSE 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4%葡萄糖、5%硫铵、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80%哌虫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亩用量为7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7天的防效为95.5%,药后14天的防效为94.3%。10%哌虫啶悬浮剂按亩用量30g和25%吡蚜酮悬浮剂按亩用量24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4%和78.4%,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82.5%和85.9%,对作物安全。
实施例中可见,第一活性成分哌虫啶与第二活性成分吡蚜酮组合,可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水稻稻飞虱、果树、小麦、蔬菜蚜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用药量少、防治效果高等优点,节约了用药成本和用药量,且对作物安全性良好,因此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Claims (5)

1.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哌虫啶;
B)第二活性成分吡蚜酮;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5.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小麦、蔬菜、果树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中的用途。
CN 201010100857 2010-01-25 2010-01-25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Active CN10173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0857 CN101731244B (zh) 2010-01-25 2010-01-25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00857 CN101731244B (zh) 2010-01-25 2010-01-25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1244A CN101731244A (zh) 2010-06-16
CN101731244B true CN101731244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45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00857 Active CN101731244B (zh) 2010-01-25 2010-01-25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1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869A (zh) * 2010-06-29 2010-10-20 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哌虫啶的农药组合物
CN103598189A (zh) * 2013-11-21 2014-02-26 顾爱国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CN104304300B (zh) * 2014-10-27 2016-08-24 池州弘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唑蚜威的杀虫增效组合物
CN104904711B (zh) * 2015-06-15 2016-03-16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1193A (zh) * 2017-11-07 2018-01-16 江苏克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载体的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2153A (zh) * 2008-11-13 2009-05-06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2153A (zh) * 2008-11-13 2009-05-06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晓勇等.新颖杀虫剂――哌虫啶.《世界农药》.2009,第31卷(第04期),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1244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5314B (zh) 一种含嘧螨胺和乙螨唑的杀螨组合物
CN101297649B (zh)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999372A (zh) 含有噻霉酮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17978B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31244B (zh)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71073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啉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17964B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43981B (zh)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醚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93208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17960B (zh) 一种含乙螨唑和哒螨灵的杀螨组合物
CN103271074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啉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3493831B (zh) 一种含嘧螨胺和季酮酸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69481B (zh) 一种含有吡蚜酮和乙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42107B (zh) 一种含有吡蚜酮和醚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79663B (zh)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
CN103444761B (zh) 一种含有环氧虫啉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55773B (zh)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26566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00047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啉和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444725B (zh) 一种含嘧螨胺和四螨嗪的杀螨组合物
CN102017977B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与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3563904B (zh) 一种含嘧螨胺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
CN102224824A (zh) 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32384B (zh) 一种含有联苯菊酯和三唑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42113B (zh) 一种含有醚菊酯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