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512A -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512A
CN101729512A CN200810217106A CN200810217106A CN101729512A CN 101729512 A CN101729512 A CN 101729512A CN 200810217106 A CN200810217106 A CN 200810217106A CN 200810217106 A CN200810217106 A CN 200810217106A CN 101729512 A CN101729512 A CN 101729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request
information
calling terminal
detecting information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7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锋
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7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5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839 priority patent/WO2010048806A1/zh
Priority to EP09822999A priority patent/EP2337320A4/en
Publication of CN101729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512A/zh
Priority to US13/095,266 priority patent/US2011021168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6Screening of IP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e.g. spam over Internet telephony [SPIT]
    • H04L65/1079Screening of IP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e.g. spam over Internet telephony [SPIT] of unsolicited session attempts, e.g. SP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53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 H04M1/2535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adapted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over a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H04M1/665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by checking the validity of a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27Live party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若判断不正确,则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装置、应用服务器和终端,可以很好的区分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是否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可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无须安装语音识别系统,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IP网络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除了传统的非法用户攻击外,IP网络还受到了其他安全问题的困扰,其中,一种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垃圾电话(SPIT)的问题。垃圾电话是在正常的信令和媒体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其目的并不是要对网络构成威胁,其威胁主要来自于其传送的内容造成了对被叫用户的打扰。比如,由于目前IP电话(VoIP)具有话费低廉和终端设备便宜等诸多优点,因此,许多垃圾电话,比如大量的广告和传销等电话,便在IP网络中泛滥,垃圾电话制造者为了追求某种利益,向大量的被叫用户终端发起垃圾电话呼叫,被叫用户终端接听了此种垃圾电话后,则会听到诸如广告和传销等各种其不关心的垃圾内容,因此,对用户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与此同时,带有回拨吸费性质的垃圾电话也逐渐开始泛滥。此处,垃圾电话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电话。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一方面由于每次垃圾电话制造者发出的呼叫,无论被呼叫者是否接听,被呼叫者的注意力都会从其他事情上转移到处理垃圾电话上来。
从运营商的角度讲,首先,如果垃圾电话制造者泛滥造成正常的VoIP用户的大量流失,运营商将会得不偿失。其次,各个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关系,若要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要提升自己服务水平,严格控制本域内的垃圾电话发起者,才能吸引更多VoIP用户。最后,本域内过多的垃圾电话制造者会导致遭到其他运营商的封杀,从而被隔离不能和其他运营商网络互通。如果垃圾电话制造者在网络中泛滥的话,将给运营商带来无穷的危害,名誉和商业利润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运营商的倒闭。因此,运营商基于自身品牌及服务性考虑,必然也必须会严格控制SPIT攻击,有效遏制垃圾电话发起者的企图。一方面能够严格的检测本运营域内的垃圾电话发起者,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对本域内用户进行的垃圾呼叫。
目前现有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为基于语音识别系统的图灵测试方法,该方法是以语音为基础的,在服务器在收到某个主叫方的呼叫请求后,并不立即与被叫方建立呼叫连接,而是向主叫方发送一段语音,这段语音包含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主叫方在接听到问题后也会以语音的形式进行回答;主叫方语音回答后,通过安装在服务器端的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后,将答案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正确,则允许与被叫方建立呼叫连接;否则终止此次呼叫。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技术的语音识别系统对由机器或软件作为主叫方的回答进行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很低;服务器须安装语音识别系统,而语音识别系统的成本很高,需要耗费较多的财力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可以很好的区分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是否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可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
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
若判断不正确,则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检测装置,包括:
测试数据库,用于存储测试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发送所述测试信息至所述呼叫终端,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及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代理服务器,包括:
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
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收发装置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时,通过所述收发装置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及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终端,包括:
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
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收发装置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时,通过所述收发装置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及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采用上述提供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将测试信息发送至呼叫终端,并判断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可以很好的区分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是否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可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无须安装语音识别系统,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测试信息的举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检测装置的应用环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的步骤:当接收呼叫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时,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向呼叫终端发送测试信息,同时,判断呼叫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并过滤所述呼叫请求。该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代理服务器或手机终端或智能终端。
以下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实施例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的应用环境图。在本实施例一中,呼叫终端10与代理服务器20通信相连,代理服务器20通过网络30与被叫终端40通信相连。代理服务器20用于当接收呼叫终端10发起的呼叫请求时,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向呼叫终端10发送测试信息。呼叫终端10用于当接收该测试信息时,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发送反馈信息。代理服务器20进一步用于判断呼叫终端10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若判断正确,则通过网络30向被叫终端40发送该呼叫请求;若判断不正确,则过滤该呼叫请求,即阻止该呼叫请求。在本实施例一中,该反馈信息是针对测试信息做出的答案信息。在本实施例一中,网络30可以为VoIP网络,PSTN,GSM,WCDMA,TD-SCDMA。呼叫终端10和被叫终端40可以为手机、智能终端。
在本实施例一中,代理服务器20包括检测装置21和收发装置22。收发装置22用于接收呼叫终端10发起的呼叫请求。检测装置21用于当收发装置22接收呼叫终端10发起的呼叫请求时,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通过收发装置22发送至呼叫终端10。收发装置22还用于接收呼叫终端10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对应于测试信息。检测装置21还用于判断该反馈信息是否正确。
在本实施例一中,检测装置21包括测试数据库210和检测模块212。测试数据库210用于存储以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及该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检测模块212用于从测试数据库210获取测试信息,并判断该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若判断正确,则通过网络30向被叫终端40发送该呼叫请求。若判断不正确,则过滤该呼叫请求,即该呼叫请求的电话为垃圾电话,需阻止该呼叫请求。在本实施例一中,判断该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时,通过将该反馈信息与测试数据库210中存储的与该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进行匹配,则匹配成功,即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正确,判断呼叫终端10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用户进行呼叫操作。若匹配不成功,即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判断呼叫终端10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即垃圾电话制造者。
在本实施例一中,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如图2所示。该测试消息是一张验证码和智能问答相结合的图片。这种图片对于机器来说,其做出正确回答的概率几乎可以为零。在本实施例一中,通过验证码和智能问答相结合而得出的图片可以是多种,图2只是作一个更好的解释。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诸如“某人有一个苹果,又买了两个苹果之后,该人总共有几个苹果”之类的问题,若需要增加其安全性,则问题可以复杂化。呼叫终端10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反馈该测试信息中的答案。一键回答的方式为用户在呼叫终端10上进行一次按键操作来回答呼叫终端10所接收的测试信息。当用户完成一次按键操作后,呼叫终端10就会返回针对该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一中,步骤S100,呼叫终端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S102,代理服务器接收该呼叫请求,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发送该测试信息至呼叫终端;
步骤S104,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发送该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呼叫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答案。一键回答的方式为用户在呼叫终端上进行一次按键操作来回答呼叫终端所接收的测试信息。当用户完成一次按键操作后,呼叫终端就会返回针对该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
步骤S106,代理服务器判断呼叫终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在本实施例一中,查询该反馈信息对应的测试信息的答案信息,并将该反馈信息与答案信息进行匹配,则匹配成功,判断呼叫终端的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用户进行呼叫操作。若匹配不成功,即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判断呼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
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108,代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向被叫终端发起该呼叫请求;
若不正确,则进入步骤S110,过滤该呼叫请求,即该呼叫请求的电话为垃圾电话,需阻止该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检测装置及代理服务器,将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发送至呼叫终端,并判断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返回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可以很好的区分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是否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可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且测试信息易于生成和传输;同时,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来反馈信息,使用户不必输入长串的验证码,因此,可使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此外,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和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来反馈信息,使检测设备无须安装语音识别系统,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开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检测装置的应用环境图。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没有代理服务器,而检测装置设置于呼叫终端或被叫终端。被叫终端直接对呼叫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二中,被叫终端40包括检测装置41、收发装置42、电话接入装置43及提示装置44。在本实施例二中,呼叫终端10通过网络30与被叫终端40建立通信连接。当呼叫终端10向被叫终端40发起呼叫请求时,被叫终端40中的检测装置41接收该呼叫请求,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通过收发装置42发送至呼叫终端10。收发装置42还用于接收呼叫终端10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对应于所述测试信息。检测装置41还用于判断该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在本实施例二中,检测装置41与实施例一中的检测装置21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此处不再重复描述。在本实施例二中,网络30可以为VoIP网络,PSTN,GSM,WCDMA,TD-SCDMA。呼叫终端10和被叫终端40可以为手机、智能终端。
电话接入装置43用于当检测装置41判断该反馈信息正确时,接入该呼叫请求。提示装置44用于当接入该呼叫请求后,显示该呼叫请求对应的呼叫终端10的电话号码或通知用户有电话呼叫;若当检测装置41判断该反馈信息不正确时,过滤该呼叫请求,即该呼叫请求的电话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需阻止该呼叫请求。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200,呼叫终端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S202,被叫终端接收该呼叫请求,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并发送该测试信息至呼叫终端。
步骤S204,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发送该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呼叫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答案。一键回答的方式为用户在呼叫终端上进行一次按键操作来回答呼叫终端所接收的测试信息。当用户完成一次按键操作后,呼叫终端就会返回针对该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
步骤S206,被叫终端判断呼叫终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在本实施例一中,查询该反馈信息对应的测试信息的答案信息,并将该反馈信息与答案信息进行匹配,则匹配成功,即判断反馈信息正确,判断呼叫终端的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用户进行呼叫操作。若匹配不成功,即判断反馈信息不正确,判断呼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是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
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208,接入该呼叫请求,并显示该呼叫请求对应的呼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或通知用户有电话呼叫;
若不正确,则进入步骤S210,过滤该呼叫请求,即该呼叫请求的电话为垃圾电话,需阻止该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检测装置及终端,将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发送至呼叫终端,并判断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返回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可以很好的区分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是否为由机器或软件进行呼叫操作的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可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且测试信息易于生成和传输;同时,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来反馈信息,使用户不必输入长串的验证码,因此,可使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此外,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或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测试信息和通过一键回答的方式来反馈信息,使检测设备无须安装语音识别系统,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开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
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
若判断不正确,则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或通过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的步骤包括:
查询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
将所述答案信息与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
4.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数据库,用于存储测试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发送所述测试信息至所述呼叫终端,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及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或通过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接收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时,查询所述测试数据库的存储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与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匹配不成功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
8.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
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收发装置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时,通过所述收发装置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及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或通过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当接收所述收发装置发送的所述呼叫终端的所述反馈信息时,查询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与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当匹配不成功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当匹配成功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正确,则通过所述收发装置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终端。
13.一种应用于过滤垃圾电话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呼叫终端的呼叫请求;
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收发装置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时,通过所述收发装置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测试信息,及判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一键回答方式生成的针对所述测试信息的反馈信息是否正确,当判断不正确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为垃圾电话的呼叫请求,过滤所述呼叫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通过验证码与智能回答相结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或通过语音提问的方式生成的测试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当接收所述收发装置发送的所述呼叫终端的所述反馈信息时,查询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答案信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与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匹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用于当匹配不成功时,判断所述呼叫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不正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话接入装置,用于当所述检测装置匹配成功时,接入所述呼叫请求;
提示装置,用于接入所述呼叫请求后,显示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呼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或通知用户有电话呼叫。
CN200810217106A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Pending CN101729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7106A CN101729512A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PCT/CN2009/071839 WO2010048806A1 (zh) 2008-10-27 2009-05-18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EP09822999A EP2337320A4 (en) 2008-10-27 2009-05-18 A PROCEDURE, A DEVICE, A PROXY SERVER, AND A CONNECTOR FOR FILTERING SPAM CALLS
US13/095,266 US20110211685A1 (en) 2008-10-27 2011-04-27 Method, apparatus, proxy server and terminal for filtering out spam ca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7106A CN101729512A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512A true CN101729512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12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7106A Pending CN101729512A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11685A1 (zh)
EP (1) EP2337320A4 (zh)
CN (1) CN101729512A (zh)
WO (1) WO201004880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992A (zh) * 2011-12-1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语音消息过滤方法、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CN102547712A (zh) * 2011-12-09 2012-07-0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来电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685296A (zh) * 2012-04-18 2012-09-19 张金木 一种抗骚扰电话机
CN10475388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验证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5027539A (zh) * 2012-12-31 2015-11-04 S·科恩 用于呼叫筛选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5376387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CN106572053A (zh) * 2015-10-09 2017-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社交通信应用的安全监控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6159B1 (en) * 2012-03-12 2015-12-29 Trend Micro Inc. Telephone call challenge to block spam
KR101569370B1 (ko) * 2015-05-27 2015-11-16 강건희 유무선 전화 수신환경 설정시스템.
US9699305B1 (en) 2016-06-07 2017-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ler relationship and risk assessment
CN110198381B (zh) * 2019-04-28 2020-11-27 北京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ai来电的方法、装置、语音助手、终端、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33900B1 (en) 2020-08-11 2022-01-25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lephone call regulation based on spam factor and user input
CN112153222B (zh) * 2020-10-20 2021-10-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骚扰号码的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US20230171099A1 (en) * 2021-11-27 2023-06-0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haring key identification and public certificate data for access token verific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759A (zh) * 2006-01-05 2006-06-28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电话防扰功能的通讯装置、服务器及其方法
US20060216131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interferences from speech sounds in telephony
CN101005528A (zh) * 2006-01-19 2007-07-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垃圾信息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WO2008040539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Nec Europe Lt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oriented communication after screening the call for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02069D0 (en) * 1990-01-30 1990-03-28 British Telecomm Telephone call interception system
IL107096A (en) * 1993-09-23 1996-05-14 Target Custom Made Software An Telephone call filtering device
US5511111A (en) * 1993-11-01 1996-04-23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Systems, Inc. Caller name and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aller screening option
CN1276670A (zh) * 1999-06-04 2000-12-13 吴春兰 通讯设备自动拨号通关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209900C (zh) * 2000-10-19 2005-07-06 国伟 电话防骚扰方法
US20020188725A1 (en) * 2001-05-31 2002-12-12 Mani Babu V. User verification service in a multimedia-capable network
US20050243975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determining unsolicited callers
JP2006134021A (ja) * 2004-11-05 2006-05-25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構成管理方法
CN1809098A (zh) * 2005-01-19 2006-07-26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电话语音来电干扰的装置及其方法
US7912192B2 (en) * 2005-02-15 2011-03-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Arrangement for managing voice over IP (VoIP) telephone calls, especially unsolicited or unwanted calls
DE102005015083B4 (de) * 2005-04-01 2007-04-12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hindern von Störungen aus Sprechgeräuschen beim Telefonieren
DE102005029287B4 (de) * 2005-06-22 2014-05-08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m Unterbinden einer Vermittlung von unerwünschten Telefonanrufen
US20070071200A1 (en) * 2005-07-05 2007-03-29 Sander Brouwer 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system
US20070231712A1 (en) * 2006-03-30 2007-10-04 Song Pang Alternating phase shift masking
DE102006059148A1 (de) * 2006-12-14 2008-06-26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Abwehr unerwünschter sprachlicher Werbung für paketorientierte Kommunikationsnetze
US8681952B2 (en) * 2007-06-18 2014-03-25 Ingeni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lectively provide telephonic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6131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interferences from speech sounds in telephony
CN1794759A (zh) * 2006-01-05 2006-06-28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电话防扰功能的通讯装置、服务器及其方法
CN101005528A (zh) * 2006-01-19 2007-07-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垃圾信息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WO2008040539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Nec Europe Lt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oriented communication after screening the call for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712A (zh) * 2011-12-09 2012-07-0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来电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547712B (zh) * 2011-12-09 2015-03-25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来电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546992A (zh) * 2011-12-1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语音消息过滤方法、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CN102685296A (zh) * 2012-04-18 2012-09-19 张金木 一种抗骚扰电话机
CN105027539A (zh) * 2012-12-31 2015-11-04 S·科恩 用于呼叫筛选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8965615A (zh) * 2012-12-31 2018-12-07 S·科恩 用于呼叫筛选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475388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验证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US10148650B2 (en) 2013-12-30 2018-12-0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4753882B (zh) * 2013-12-30 2020-06-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验证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5376387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CN106572053A (zh) * 2015-10-09 2017-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社交通信应用的安全监控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72053B (zh) * 2015-10-09 2020-0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社交通信应用的安全监控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7320A4 (en) 2012-05-30
WO2010048806A1 (zh) 2010-05-06
US20110211685A1 (en) 2011-09-01
EP2337320A1 (en)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512A (zh) 一种过滤垃圾电话的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终端
CN101291362B (zh) 手机呼叫过程中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
US6996217B2 (en) Converting automatic numb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caller ID information
CN101009737A (zh) 用于阻止垃圾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05528A (zh) 垃圾信息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US20090097630A1 (en) Automatic Complaint Registration for Violations of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Regulations with Call Rejection
US200700332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unsolicited calls and contacts
CN102724355A (zh) 垃圾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机终端
CN101742436A (zh) 获得未接电话信息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1132437B (zh) 一种多待机终端及其3g视频电话自动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01984683A (zh) 电话号码的保存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905563B (zh) 一种滤除垃圾电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859749A (zh) 一种电话用户呼叫建立以及手机短信发送方法
CN103227980A (zh) 信息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4580649A (zh) 一种审核自动语音服务内容的方法及系统
CN104869264A (zh) 一种监听诈骗电话并加入电话会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27777A (zh) 处理语音通信安全威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06882A (zh) 一种改善手机外呼效率的方法
CN101478586A (zh) 在低电状态下限制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CN103179550A (zh) 查询通话相对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NZ576452A (en) Automatic complaint registration for violations of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regulations with call rejection
CN1225925C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自动回复的方法
CN103200178A (zh) 查询和处理通话参与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5095B (zh) 下一代网络中追踪恶意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6321B (zh) 通过运营商信令监测平台添加微信好友的应用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Applicant after: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TO: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