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5860B -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5860B
CN101715860B CN2009102342159A CN200910234215A CN101715860B CN 101715860 B CN101715860 B CN 101715860B CN 2009102342159 A CN2009102342159 A CN 2009102342159A CN 200910234215 A CN200910234215 A CN 200910234215A CN 101715860 B CN101715860 B CN 101715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berry
tea
powder
bag
fruit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42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5860A (zh
Inventor
周鸣谦
姚东瑞
刘云鹤
盘赛昆
徐国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2342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5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5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5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8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45;它还可以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红茶末4-180。黑莓粉优选以下方法制得: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80目,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它以黑莓粉、甜味剂或再加入红茶末为原料,其外形美观、风味独特,更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延缓老化、减肥、抗癌、抗辐射等保健功效。本发明提供的黑莓粉的制备方法可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黑莓的颜色基本保持稳定,黑莓干中的营养成分也得到最大可能的保存。

Description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茶,特别是一种黑莓袋泡果茶;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是重要的小浆果类果树,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有悠久而广泛的栽培历史。黑莓果实柔软多汁,且具有怡人的香气,因含有较高的热能、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深受西方人喜爱,尤其是富含SOD、γ-氨基丁酸、鞣花酸、黄酮、水杨酸、咖啡酸、花青素等抗衰老、抗癌物质,成为具有广大发展前途的功能保健性食品源,美国人称之为“生命之果”,更被联合国推荐为第三代果树。但是,由于黑莓的采收季节短(约1个半月),果实不耐贮运,同时,黑莓味道偏酸,而中国人嗜好偏甜的水果,所以黑莓鲜果在国内市场的推广较为缓慢,主要用于加工出口。目前黑莓大部分先经冷冻后出口,再被加工成黑莓果汁、果酱、果酒等。但是采用冷冻的方法成本高,只适用于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果汁、果酱、果酒等加工品又未将黑莓的营养保健成分充分利用。
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黑莓整果进行晒干或烘干的方法,当温度升高后果实中的色素不稳定,出现严重的褪色现象,黑莓干中的营养成分损失严重,并使干燥时间过长,黑莓容易霉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口感好、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黑莓原料的黑莓袋泡果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如以上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45。
以上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技术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
黑莓粉100;甜味剂7-18。
以上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技术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进一步优选为:
黑莓粉100;甜味剂12。
以上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技术方案中,它还可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4-180;所加入的红茶末的优选重量配比为36-90,进一步优选为55。
本发明所述的甜味剂可以为食品药品领域中常规的甜味剂,优选阿斯巴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其特点是,所述的黑莓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即得黑莓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制得黑莓粉;
(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将黑莓粉与甜味剂、或者再加入红茶末混和均匀,得制茶原料;
(3)将制茶原料包装制成袋泡茶。
茶是中国的特色饮品,并已传播于世界各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冲泡后汤色红艳、香甜味醇。本发明以黑莓粉、甜味剂为原料、或者再加入红茶末为原料制成袋泡茶,其外形美观、风味独特,更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延缓老化、减肥、抗癌、抗辐射等保健功效。本发明提供的黑莓粉的制备方法可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黑莓的颜色基本保持稳定,黑莓干中的营养成分也得到最大可能的保存。本发明将黑莓鲜果加工成黑莓果茶,只需经过干燥、粉碎、调味、包装等简单工序即可,饮用方便,也将黑莓的营养保健成分进行了充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
它直接将黑莓粉和甜味剂混合均匀装袋制成袋泡果茶。
实施例2。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45。
实施例3。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25。
实施例4。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7。
实施例5。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8。
实施例6。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2。
实施例7。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黑莓粉100;甜味剂15。
实施例8。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36。
实施例9。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90。
实施例10。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4。
实施例11。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180。
实施例12。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20。
实施例13。实施例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150。
实施例14。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120。
实施例15。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55。
实施例16。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它还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茶末70。
实施例17。实施例1-16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
实施例18。实施例1-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中,所述的黑莓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即得黑莓粉。
实施例19。实施例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制得黑莓粉;
(2)按所述重量配比将黑莓粉与甜味剂混和均匀,得制茶原料;
(3)将制茶原料包装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20。实施例8-17任何一项所述的黑莓袋泡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制得黑莓粉;
(2)按所述重量配比将黑莓粉与甜味剂再加入红茶末混和均匀,得制茶原料;
(3)将制茶原料包装制成袋泡茶。

Claims (1)

1.一种黑莓袋泡果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袋泡果茶,
黑莓粉    100;甜味剂    12;
红茶末    55;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黑莓鲜果采用挤压、捣碎、离心、冷冻或热烫的方法使黑莓的小核果破裂;然后黑莓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最后将干燥后的黑莓粉碎至粒度为10目-80目,制得黑莓粉;
(2)按所述重量配比将黑莓粉与甜味剂、再加入红茶末混和均匀,得制茶原料;
(3)将制茶原料包装制成袋泡茶。 
CN2009102342159A 2009-11-17 2009-11-17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42159A CN101715860B (zh) 2009-11-17 2009-11-17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42159A CN101715860B (zh) 2009-11-17 2009-11-17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860A CN101715860A (zh) 2010-06-02
CN101715860B true CN101715860B (zh) 2012-07-18

Family

ID=4243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42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860B (zh) 2009-11-17 2009-11-17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5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7275A (zh) * 2014-08-05 2014-12-17 张璧云 植物粉末、植物袋和干燥的植物
CN105230873A (zh) * 2015-10-22 2016-01-13 全椒贡菊园茶厂 一种羊奶果茶
CN106942433A (zh) * 2017-03-29 2017-07-14 贵州穗蓝酒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莓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08C (zh) * 1994-02-24 2002-09-04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具有改善的微生物稳定性的非碳酸饮料的制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08C (zh) * 1994-02-24 2002-09-04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具有改善的微生物稳定性的非碳酸饮料的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元秀.黑莓茶.《茶文化与养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第1版),72-7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860A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6810A (zh) 一种番木瓜与百香果的复合饮料
CN102028280A (zh) 一种蓝莓饮料
CN104171139A (zh) 一种含辣木的普洱养生茶及制备方法
CN102356807A (zh) 一种加入茶的冰激凌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49287A (zh) 一种核桃柚子糕
CN104770494A (zh) 一种糙米茶及制备方法
CN101715860B (zh) 黑莓袋泡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5583A (zh) 一种黑米发酵酒酿冰淇淋的制备方法
CN103652808A (zh) 一种柠檬酱油的生产方法
CN103005058A (zh) 一种樱花奶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72772A (zh) 一种即食木瓜林蛙油保健食品及加工工艺
CN103156034A (zh) 一种含桃花茶的咖啡
CN102978092A (zh) 浸提法制作黑茶酒的工艺
CN103652064A (zh) 一种普洱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6033A (zh) 一种含有桃花茶的咖啡的制备方法
CN104605054A (zh) 一种玫瑰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5961A (zh) 养颜美容红茶
CN112602815A (zh) 一种桂花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711A (zh) 一种黑五类养生饮料的生产方法
CN103783218B (zh) 一种柠檬凉茶的制备方法
CN102613657B (zh) 一种蔬菜果汁营养添加剂
CN104651195A (zh) 一种简单方便的木瓜酒的加工方法
CN103393197A (zh) 大蒜保健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4432293A (zh) 山野菜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KR101670573B1 (ko) 블루베리와 귀비탕을 이용한 김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김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