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4036A -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4036A
CN101714036A CN200910160811A CN200910160811A CN101714036A CN 101714036 A CN101714036 A CN 101714036A CN 200910160811 A CN200910160811 A CN 200910160811A CN 200910160811 A CN200910160811 A CN 200910160811A CN 101714036 A CN101714036 A CN 101714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leads
touching
lead
touc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4036B (zh
Inventor
张钦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i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Empia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14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4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4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4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含:一触敏单元,具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进而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分别驱动此些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并在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以藉此辨别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真实与虚假触碰。该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包括:分别驱动多条第一导线,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以及在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同时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Description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一现有习知触控面板的多指触控操作与电容值影像示意图。现有的触控面板110具有多条第一导线112与多条第二导线114,而此些第一导线112与第二导线114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当一感测信号(未绘出)加载于任一第一导线112时,此第一导线112与所有第二导线114的互耦叠点将形成多个电容性耦合,据此可通过所有第二导线114上的电流或电压而判断出各互耦叠点的电性特性。藉此,循序地提供感测信号给每一第一导线112,并执行上述的感测程序便可判读出所有互耦叠点的电性特性。
当自然接地的人体以一手指触碰或接近感测处(即互耦叠点)上方时,便会影响感测处的电容性耦合,因而造成电流或电压改变,据此便可判读出触碰位置。然而当触控面板110有两触碰处P1与P2时,则不仅在触碰处P1、P2会造成电流或电压改变,在另两互耦叠点G1与G2亦会造成电流或电压改变(亦即形成所谓的虚假触碰,或称“鬼点”),因此,两触碰处P1、P2将造成触控面板110的四个互耦叠点(例如:(X1,Y4)、(X3,Y6)、(X1,Y6)、(X3,Y4))以及其等邻近互耦叠点的电流或电压改变,如此在触碰位置上的判读便会造成困扰。再从其等的电容值影像120作进一步说明,以触碰处P1(X1,Y4)为重心的电容值影像波P1W1与以互耦叠点G1(X1,Y6)、G2(X3,Y4)为重心的电容值影像波G1W1、G2W1的差值分别为d1、d3;以触碰处P2(X3,Y6)为重心的电容值影像波P2W1与以互耦叠点G1(X1,Y6)、G2(X3,Y4)为重心的电容值影像波G1W1、G2W1的差值分别为d4、d2,然而因为差值d1、d2、d3、d4并不大且在感测时亦容易遭受到其他杂讯干扰,因此在多指触控操作的触碰判读上就容易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用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可改进习知触控装置因多点触控侦测时所产生的触碰判读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包含:一触敏单元,包含多条第一导线及多条第二导线,该些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并且在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触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更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包含:一触敏单元,包含多条第一导线及多条第二导线,该些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是在一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一导线,并在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是在每一所述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并且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单元更在该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二导线,并且该感测单元更在该第一阶段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其中该感测单元是在每一所述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在该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并且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四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单元还在该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二导线,并且该感测单元还在该第一阶段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其中当该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该些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且该感测单元是在该第二阶段由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感测出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的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该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五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其中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五门槛限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驱动多条第一导线,该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以及在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同时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驱动多条第一导线,该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分别驱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在驱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以下步骤:分别驱动该些第二导线;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及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四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以下步骤:分别驱动该些第二导线;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在该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及感测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的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该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五门槛限值。
前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五门槛限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一种触控装置,用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装置包含:一触敏单元,具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驱动各此些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并于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以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装置包含:一触敏单元,具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是在一第一阶段分别驱动此些第一导线,在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其中此感测单元是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分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装置包含:一触敏单元,具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一驱动单元,是在一第一阶段分别驱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并且在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与第二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是为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与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其中,此感测单元是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于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再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驱动各多条第一导线,此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及在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同时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以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驱动各多条第一导线,此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分别驱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其中,在驱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本发明再揭露一种触控方法,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此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驱动各多条第一导线与各多条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以及分别驱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并分别感测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可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触碰。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触控面板的多指触控操作与电容值影像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概略系统方块图与其较佳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系统与其另两较佳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3C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较佳触敏单元实施例多指触控操作与电容值影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较佳触敏单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多个较佳电性导体结构示意图。
110:触控面板                     112、412、512:第一导线
114、414、532:第二导线           120、420:电容值影像
200:触控装置                     210、410、500:触敏单元
220:驱动单元                     230:感测单元
221、232、223、234、225、236:操作步骤
312、314、316: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322、324、326: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332、334、336: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416、552:电性导体                 510:第一导线层
520:第一介电层                    530:第二导线层
540:第二介电层                    550:电性导体层
560:第三介电层                    X1~X4:对应X座标
Y1~Y8:对应Y座标                  P1、P2:触碰处
G1、G2:鬼点                       d1~d8:差值
P1W1、P2W1、G1W1、G2W1:电容值影像波
P1W2、P2W2、G1W2、G2W2:电容值影像波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将详细描述一些实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的实施例外,本发明亦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其他的实施例施行。而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术者能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突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
请参阅图2A,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装置200概略系统方块图与其较佳操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装置200,包括:一触敏单元210、一驱动单元220以及一感测单元230。
上述的触敏单元210,具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而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进而形成多个互耦叠点(couplingintersection)。
上述的驱动单元220,是分别驱动此些第一导线,如步骤221。
上述的感测单元230,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并且于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如步骤232,藉此辨别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真实触碰与虚假触碰。而在本实施例中,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self capacitive)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threshold),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mutual capacitive)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其中,上述的第一、第二门槛限值为可依实际应用而预先设定的比较值。
请参阅图2B,其为图2A所示系统与其另一较佳操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装置200,包括:一触敏单元210、一驱动单元220以及一感测单元230。
上述的触敏单元210,是具有多条第一、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上述的驱动单元220,在一第一阶段分别驱动此些第一导线,如步骤223,并于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如步骤225。
上述的感测单元230,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如步骤234,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并在各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如步骤236,藉此辨别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真实触碰与虚假触碰。在本实施例中,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而上述的第一、第二门槛限值为可依实际应用所预先设定的比较值。
请再次参阅图2B,其为图2A所示系统与其又一较佳操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装置200,包括:一触敏单元210、一驱动单元220以及一感测单元230。
上述的触敏单元210,是具有多条第一、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上述的驱动单元220,是于一第一阶段分别驱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如步骤223所示,并于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如步骤225。
上述的感测单元230,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如步骤234,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为此些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并于各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如步骤236,藉此辨别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真实触碰与虚假触碰。在本实施例中,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而上述的第一、第三以及第四门槛限值为可依实际应用而预先设定的比较值。
其中,当此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此些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是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而此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是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且此感测单元230是于第二阶段(例如步骤225、236)由此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感测出两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其中,此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此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小于或等于此第五门槛限值。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五门槛限值为可依实际应用所预先设定的比较值。
请参阅图3A,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辨别触碰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并同时参阅图2A。在步骤312,驱动单元220是分别驱动触敏单元210的多条第一导线,而此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在步骤314,感测单元230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当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单元220驱动时,感测单元230同时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如步骤316所示,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在本实施例中,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请参阅图3B,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辨别触碰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并同时参阅图2B。在步骤322,驱动单元220是分别驱动触敏单元210的多条第一导线,而此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在步骤324,感测单元230是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在步骤326,驱动单元220分别驱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而当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单元220分别驱动时,感测单元230分别感测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其中,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请参阅图3C,其为本发明又一较佳辨别触碰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并同时参阅图2B。在步骤332,驱动单元220是分别驱动触敏单元210的多条第一、第二导线,此些第一、第二导线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进而形成多个互耦叠点。在步骤334,感测单元230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在步骤336,驱动单元220分别驱动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而当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分别驱动时,感测单元230分别感测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此些物件的真实与虚假触碰。本实施例中,此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此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且此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
其中,当此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此些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是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而此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是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且此感测单元230是于第二阶段(例如步骤336)感测此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此两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其中此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此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是小于或等于此第五门槛限值。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多指触控操作与电容值影像示意图。一触敏单元410是具有多条第一导线412与多条第二导线414,而此些第一导线412与第二导线414是彼此相叠且电性隔离。多个电性导体416是分别横跨所对应的第一导线412与第二导线414,且分别位于此些第一导线412与第二导线414的多个互耦叠点周围。其详细结构将于的后说明。
当触敏单元410上有两触碰处P1与P2时,则在触碰处P1、P2与另两互耦叠点G1与G2造成电流或电压改变,从其等的电容值影像420作进一步说明,触碰处P1(X1,Y4)的电容值影像波P1W2与另两互耦叠点G1(X1,Y6)、G2(X3,Y4)的电容值影像波G1W2、G2W2的差值分别为d5、d7;触碰处P2(X3,Y6)的电容值影像波P2W2与另两互耦叠点G1(X1,Y6)、G2(X3,Y4)的电容值影像波G1W2、G2W2的差值分别为d8、d6,然而在此可明显地看出差值d5、d6、d7、d8比图1所示的差值d1、d2、d3、d4大了许多。因为习知的电流或电压改变是藉由第一导线412与第二导线414间的单一相互电容变化量感测所得,而在本实施例电流或电压改变是藉由第一导线412与第二导线414、第一导线412与电性导体416以及第二导线414与电性导体416等之间三个相互电容复合变化量感测所得,因此三个相互电容复合变化量明显大于单一相互电容变化量,藉此可以明显区隔出真实触碰处P1、P2与虚假触碰处G1、G2。发明人在此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两触碰处说明,然而两触碰处以上的状况在此项技术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本实施例的教作而推得,故不再赘述。换言的,任两触碰处可成为一虚拟平行四边形(如矩形或菱形)上对角的一对真实顶点,如P1、P2,相反地,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另一对角为一对虚假顶点,如G1与G2,电性导体416拉大了真实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与虚假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间的信号差异量。此外,电性导体216的大小是决定真实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与虚假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间的信号差异量,例如在导线线程不改变的情形下,电性导体416越大,真实顶点与虚假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间的信号差异量越大,反之越小。熟习此项技术者可推得,电性导体416的大小相对于真实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与虚假顶点的邻近互耦叠点间的信号差异量不必然为线性关系。此外,基于真实顶点与虚假顶点与邻近互耦叠点间的远近不同,所产生互电容复合变化量的互耦叠点数量也会不同,各顶点邻近的互耦叠点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产生互电容复合变化量。为了图示的清晰及简化说明,在图4的范例中,各顶点仅一个邻近的互耦叠点产生互电容复合变化量,并非用以限缩本发明,而在本发明的其他范例,各顶点基于与邻近的互耦叠点间的远近不同,产生互电容复合变化量的邻近互耦叠点的数量可能为一个或多个。
发明人在此要说明的是,由于三个相互电容复合变化量的感测是易于(大于、明显于)单一相互电容变化量的感测,因此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用更少的导线来达到与习知技术相近的解析度,亦即,具有相近的解析度,但导线量却减少。并且,由于所感测的资料并不限用以当成判断触碰与否的数位资料,因此所感测的类比资料亦可用来推估被触碰处的压力。例如,触碰物为一手指或软性材质,具有弹性的弧面,下压至触敏单元410的力量越大,触碰物接触到触敏单元410的面积亦越大,因此相互电容复合变化量越大,而在感测出触碰处的同时,还可藉以推估出压力的大小、变化量以及变化驱势,亦可以藉以辨识出与压力或压力变化驱势相关的手势,例如藉由判断压力的渐大或渐小来判断手指的驱近或离开,亦可以藉由判断手指一侧渐大与另一侧渐小来判断并追踪手指的移动。
因此,综合上述,当触敏单元210包含多个电性导体416对应横跨本身的互耦叠点时,则此些电性导体416的大小将决定所有前述的第二、第四与第五门槛限值。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触敏单元实施例50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多条第一导线512,是彼此电性隔离且位于一第一轴向层510的上。多条第二导线532,彼此电性隔离且位于一第二轴向层530的上,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是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藉此形成多个互耦叠点。其中,一第一介电层520是穿插于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间,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是包含彼此正交相叠。多个电性导体552,是彼此电性隔离且位于一电性导体层550上,此些电性导体552分别对应横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且位于此些互耦叠点周围,其中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与电性导体552是彼此电性隔离。其中,一第二介电层540是穿插于此些第二导线532与电性导体552间。一第三介电层560是位于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与电性导体55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此些电性导体552的相对位置亦可调整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之间,或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下方。此外,熟习此项技术者可推得,上述的第三介电层560并非必然需要,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范例中,仅包含第一、第二导线512、532、电性导体552、第一介电层520与第二介电层540,其中第一介电层520是穿插于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间,且第二介电层540是穿插于此些电性导体552与此些第二导线532之间,诚如先前所述,此些电性导体552的相对位置可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512、532之间,或在此些第一、第二导线412、432的上方或下方。
请参阅图6A至图6D,其为本发明的多个较佳电性导体的结构示意图。一电性导体6A是由一实心圆与一环状的两子电性导体复合成一同心圆的电性导体。一电性导体6B是由两交指状的子电性导体复合成一外矩形的电性导体。一电性导体6C由两个三角形的子电性导体复合成一外矩形的电性导体。一电性导体6D由四个三角形的子电性导体复合成一外矩形的电性导体。上述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电性导体是可包含多个子电性导体的组合,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电性导体实施,其等亦可以是任何几合形状的个体或复合体。因此,熟习此项技术者可推得,本发明的单一电性导体可以是横跨互耦叠点的单一个体或多个分离个体的复合体。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驱动单元提供触敏单元电性信号可为弦波、方波或其他波形,且亦可以定电流或定电压的方式提供给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用以侦测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的电压、电流或电容值,亦即,提供定电压而感测电压或电流;提供定电流而感测电压或电流;或是利用上述的任一方式感测电容,本发明对于感测第一、第二导线或互耦叠点的复合信号的量测方式并不加以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触敏单元,包含多条第一导线及多条第二导线,该些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一驱动单元,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以及
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并且在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藉此辨别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所产生的触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更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3.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触敏单元,包含多条第一导线及多条第二导线,该些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一驱动单元,是在一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一导线,并在一第二阶段驱动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
一感测单元,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是在每一所述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并且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单元更在该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二导线,并且该感测单元更在该第一阶段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其中该感测单元是在每一所述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在该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并且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四门槛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单元还在该第一阶段驱动每一所述多条第二导线,并且该感测单元还在该第一阶段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其中当该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该些被选择的第一、第二导线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且该感测单元是在该第二阶段由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感测出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该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五门槛限值,其中该触敏单元还包含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其中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五门槛限值。
10.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驱动多条第一导线,该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以及
在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同时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13.一种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驱动多条第一导线,该些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彼此电性隔离且相叠以形成多个互耦叠点;
感测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一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一导线;以及
分别驱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一门槛限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驱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时,分别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二门槛限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二门槛限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以下步骤:
分别驱动该些第二导线;
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及
在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被驱动时,分别感测该些被选择的第二导线上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被选择的第二导线的自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三门槛限值,并且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四门槛限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四门槛限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以下步骤:
分别驱动该些第二导线;
感测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而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第二导线为多条被选择的第二导线;
在该些物件的数量为两个时,该些被选择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决定两群真实触碰处与两群虚假触碰处,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分别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及
感测该两群真实、虚假触碰处中至少一群该些物件触碰或临近的互耦叠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群真实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大于一第五门槛限值,该两群虚假触碰处的互电容性耦合变化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五门槛限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使用多个电性导体横跨该些互耦叠点,利用该些电性导体的大小决定该第五门槛限值。
CN2009101608117A 2008-10-08 2009-07-24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Active CN101714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362608P 2008-10-08 2008-10-08
US61/103,626 2008-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4036A true CN101714036A (zh) 2010-05-26
CN101714036B CN101714036B (zh) 2012-05-30

Family

ID=4241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8102A Active CN101714048B (zh) 2008-10-08 2009-07-24 电容式感测装置及感测方法
CN2009101608117A Active CN101714036B (zh) 2008-10-08 2009-07-24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CN2009101608085A Active CN101714047B (zh) 2008-10-08 2009-07-24 电容式感测装置及感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8102A Active CN101714048B (zh) 2008-10-08 2009-07-24 电容式感测装置及感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8085A Active CN101714047B (zh) 2008-10-08 2009-07-24 电容式感测装置及感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01714048B (zh)
TW (2) TWI533184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336A (zh) * 2010-07-15 2010-11-1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装置及对其进行多点触控检测的方法
CN102262489A (zh) * 2010-04-22 2011-11-30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转移电荷以将触摸屏控制器电容转换成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10031A (zh) * 2011-05-30 2012-12-05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碰侦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64097A (zh) * 2011-12-19 2013-06-19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的侦测小面积接触或接近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8144A (zh) * 2011-08-09 2014-04-09 瑟克公司 高分辨率无鬼影手势
CN103995626A (zh) * 2013-02-19 2014-08-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触摸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3756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近距检测的触控面板及其使用方法
US9391607B2 (en) 2010-04-22 2016-07-12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Use of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 to reduce finger-coupled noise
US9442610B2 (en) 2010-04-22 2016-09-13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controller using differential sensing
CN102262489B (zh) * 2010-04-22 2016-1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转移电荷以将触摸屏控制器电容转换成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22928A (zh) * 2010-12-30 2017-12-01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侦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3088A1 (en) * 2010-08-16 2012-02-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can start and/or end position identifier
WO2011041946A1 (zh) 2009-10-09 2011-04-14 禾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位置侦测的方法与装置
US8427451B2 (en) * 2009-12-30 2013-04-23 Wacom Co., Ltd. Multi-touch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469021B (zh) * 2010-06-02 2015-01-1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ojection method of projectio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375587B (zh) 2010-08-15 2015-03-1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侦测多触摸点的真坐标的触控面板及侦测方法
CN102609159A (zh) * 2011-01-18 2012-07-25 松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感测装置与多触碰点检测方法
CN202120234U (zh) * 2011-03-31 2012-0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触控装置的多点平移手势的识别装置
TWI452506B (zh) 2011-04-14 2014-09-1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Segmentation of Waveform Overlapping in Single Direction of Capacitive Touch
DE102011017383A1 (de) 2011-04-18 2012-10-18 Ident Technology Ag OLED-Interface
CN102789333A (zh) * 2011-05-19 2012-11-21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传送坐标的方法及触控装置传送位移向量的方法
TWI497382B (zh) * 2011-10-14 2015-08-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觸摸屏的通信系統與方法
US9262010B2 (en) * 2012-09-05 2016-02-1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interference in input devices
CN103970328B (zh) * 2013-02-05 2016-12-28 株式会社理光 触摸式或非触摸式的多输入点控制指令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226424A (zh) * 2013-04-17 2013-07-31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设备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容式触控设备
TWI514229B (zh) * 2013-11-22 2015-12-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圖形編輯方法以及電子裝置
US10817102B2 (en) 2016-06-21 2020-10-27 Intel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279846A (zh) * 2018-01-31 2018-07-13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模型建立、手势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TWI749967B (zh) * 2020-06-17 2021-12-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處理方法、裝置與觸控系統
TWI749596B (zh) * 2020-06-17 2021-12-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處理方法、裝置與觸控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3607B2 (en) * 2004-05-06 2010-02-16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screen
US20070046643A1 (en) * 2004-08-06 2007-03-01 Hillis W Daniel State-Based Approach to Gesture Identification
CN100419657C (zh) * 2005-06-20 2008-09-1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板的多物件检测方法
US7538760B2 (en) * 2006-03-30 2009-05-26 Apple Inc. Force imaging input device and system
US8068097B2 (en) * 2006-06-27 2011-11-29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ductive material of a pad layer of a sensing device
US8072429B2 (en) * 2006-12-22 2011-12-06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ulti-axial touch-sensor device with multi-touch resolution
CN100535844C (zh) * 2007-08-08 2009-09-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面板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2610B2 (en) 2010-04-22 2016-09-13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controller using differential sensing
CN102262489A (zh) * 2010-04-22 2011-11-30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转移电荷以将触摸屏控制器电容转换成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US9870097B2 (en) 2010-04-22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controller using differential sensing
CN102262489B (zh) * 2010-04-22 2016-1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转移电荷以将触摸屏控制器电容转换成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US9391607B2 (en) 2010-04-22 2016-07-12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Use of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 to reduce finger-coupled noise
CN101887336A (zh) * 2010-07-15 2010-11-1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装置及对其进行多点触控检测的方法
CN107422928B (zh) * 2010-12-30 2020-06-12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侦测方法
CN107422928A (zh) * 2010-12-30 2017-12-01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侦测方法
CN102810031A (zh) * 2011-05-30 2012-12-05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碰侦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8144A (zh) * 2011-08-09 2014-04-09 瑟克公司 高分辨率无鬼影手势
CN103197816A (zh) * 2011-12-19 2013-07-10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书写装置
CN105807956A (zh) * 2011-12-19 2016-07-2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笔
CN103197816B (zh) * 2011-12-19 2016-03-30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书写装置
CN105807956B (zh) * 2011-12-19 2019-05-0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笔
CN103164097A (zh) * 2011-12-19 2013-06-19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的侦测小面积接触或接近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95626A (zh) * 2013-02-19 2014-08-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触摸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995626B (zh) * 2013-02-19 2018-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触摸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3756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近距检测的触控面板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5413A (en) 2010-04-16
CN101714048A (zh) 2010-05-26
TWI533184B (zh) 2016-05-11
CN101714047A (zh) 2010-05-26
CN101714047B (zh) 2012-11-28
CN101714048B (zh) 2012-07-04
TWI502450B (zh) 2015-10-01
TW201015414A (en) 2010-04-16
CN101714036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4036B (zh) 辨别触碰的触控方法及触控装置
CN101819483B (zh) 多频道触控面板
CN103914172B (zh) 触控点检测电路、电感式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336636B (zh)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14707B (zh) 电磁电容一体触摸屏、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CN205507727U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2479011B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214049B (zh)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CN104063100B (zh) 静电电容式触摸板
CN104298411A (zh) 电磁电容一体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93819B (zh) 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5899517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1452360B (zh) 电容式触控屏幕用的感测装置
CN104461207A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1582002B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193700B (zh) 一种触摸屏
US11281329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ouch
CN106203247A (zh) 组合式感应的指纹辨识装置及方法
CN104885043A (zh) 触摸感测装置及方法
CN206619121U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CN103294292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摸检测方法和电容式触摸屏
CN10450365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858617U (zh) 一种阵列基板、电容式内嵌触摸屏
CN104102381B (zh) 一种组合式触摸单元、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50915A (zh) 一种数字式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