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4049B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4049B CN102214049B CN201010149564.3A CN201010149564A CN102214049B CN 102214049 B CN102214049 B CN 102214049B CN 201010149564 A CN201010149564 A CN 201010149564A CN 102214049 B CN102214049 B CN 1022140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line
- induction
- shielding line
- drive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indium;tin;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In].[Sn]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感应线和屏蔽线,所述感应线与驱动线纵横交错排列,所述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所述屏蔽线与所述感应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或者所述屏蔽线与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由于所述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可以屏蔽互电容,从而,信号检测灵敏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感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互电容较小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技术中,电容式触摸屏相比电阻式触摸屏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支持多点触摸等优点。而互电容感应触摸屏是电容式触摸屏中的一种新兴产品,它对噪声和对地电容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实现多点触摸,因此,成为各电容式触摸屏厂商主攻的产品。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现有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玻璃基板9、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1、介电层10、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2和保护层11。其中,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1和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2均为钻石形图案,该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2的钻石形图案设置在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1的钻石形图案之间间隙。在该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1中的纵向相邻的钻石形图案相互电连接,形成多条沿纵向延伸的多条驱动线5a、5b......5h。在该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2中的横向相邻的钻石形图案相互电连接,形成多条沿横向延伸的多条感应线6a、6b......6h。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3,工作时,驱动线5a至5h依次施加驱动电压V,当其中一条驱动线被施加驱动电压V时,其余的驱动线接地。感应线6a至6h通过选通开关7’连接至电荷检测电路8’用以检测触控信号。下面详细说明扫描过程:首先给驱动线5a施加驱动电压V,其余的驱动线5b、5c......5h接地,此时,选通开关7’将感应线6a与电荷检测电路8’相连,这样,检测了驱动线5a和感应线6a,此时,只有手指触摸在这两条线的交点处,才会有触控信号;然后,选通开关7’依次将感应线6b、6c......6h与电荷检测电路8’连接,从而,检测驱动线5a与感应线6b、6c......6h交点处的信号。上述过程结束之后,将驱动线5b接驱动电压V,其余的驱动线5a、5c......5h接地,选通开关7’再次将感应线6a、6b......6h与电荷检测电路8’相连,从而,检测驱动线5b与感应线6a、6b......6h交点处的信号。所以,依次对驱动线5a......5h施加驱动电压V,在对其中一条驱动线施加驱动电压V时,选通开关7’将感应线6a......6h与电荷检测电路8’连接,这样,驱动线5a......5h与感应线6a......6h的所有交点处都被扫描。
图2和图3所示的每一条驱动线与感应线的交点处的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每一个交点处都相当于耦合了一个互电容C1,该互电容C1包括驱动线4和感应线5正对交叠处形成的正对电容与驱动线的图形边缘和感应线的图形边缘形成的边缘电容;电阻R1是驱动线的等效电阻,电阻R2是感应线的等效电阻;驱动线4和感应线5分别有对地的寄生电容C2和C3;检测电路8’是一个电流放大器,将感应线5上的电流Iin转化成为电压信号Vout输出。当手指触摸时,可以将手指等效成为一个电阻、电容网络16,电容C6是人体对地电容,手指存在会产生耦合电容C4和C5,可以理解为手指搭了一个桥,在互电容C1上并联了电容,从而使互电容C1等效增大,导致感应线5上的电流Iin变化,因而使输出电压Vout变化。
上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中,互电容C1较大,信号检测的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信号触摸灵敏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感应线和屏蔽线,所述感应线与驱动线纵横交错排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线,该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所述屏蔽线与所述感应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或者所述屏蔽线与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一连接部,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一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感应线包括第二工作区域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工作区域和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相互错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正对。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感应线位于第二电极层。
可选地,所述屏蔽线包括第一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线围绕所述驱动线且与整条驱动线同层形成,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屏蔽线包括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围绕部围绕所述感应线且与整条感应线同层形成,第二屏蔽线的第二围绕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第一屏蔽线的第三连接部包围第一连接部且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交叠。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该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第一屏蔽线的第三连接部包围第一连接部且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交叠。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第二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第二屏蔽线的第四连接部包围第二连接部且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交叠。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该第二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第二屏蔽线的第二围绕部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第二屏蔽线的第四连接部包围第二连接部且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交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线和第二屏蔽线通过通孔导通。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位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位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为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正四边形中的一种,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相应的为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正四边形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屏蔽线为围绕一驱动线或一感应线的闭合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与感应线之间,这样,可以屏蔽互电容,从而,信号检测的灵敏度高。
2、由于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设置第一屏蔽线和第二屏蔽线,采用两条屏蔽线对互电容进行屏蔽,增强了屏蔽效果,进一步提高信号检测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驱动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感应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驱动线和感应线的交点处的等效电路的实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和图16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和图17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和图18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A和图19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A和图20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制造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过程中,发现互电容太大会影响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信号检测灵敏度,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研究,设计出一种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感应电极层,透明介质层,屏蔽层,透明介质层和驱动电极层的五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中,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的电极图形结构与传统电容触摸屏的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和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完全相同。该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详细技术方案由本申请人记载于名称为“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其形成方法、触摸显示装置”的在先申请文件中。
上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虽然能够屏蔽互电容,保证信号检测的灵敏度,但是,上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中,需要额外增加一层屏蔽层和透明介质层,这样,使得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良,产生了如下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该电容式触摸装置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感应线和屏蔽线,所述驱动线与所述感应线纵横交错排列,所述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所述屏蔽线与所述感应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或者所述屏蔽线与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图6A和图6B,图6A和图6B是本发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示意的是双层的钻石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1、第二电极层2、介质层3、多条驱动线4、多条感应线5和多条屏蔽线。
请参阅图6A,所述多条驱动线4位于第一电极层1上且相互平行,该多条平行的驱动线4在图6A中沿横向延伸,所述驱动线4可以采用蚀刻的方式在第一电极层1上形成,由于驱动线4形成于第一电极层1上且形成第一电极层1的材料是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s),因此,第一电极层1通常也称之为驱动氧化铟锡电极层。每一条驱动线4包括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第一工作区域41呈四边形,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交替连接。相邻两条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围成第一空白区域43。
请参阅图6B,多条感应线5位于第二电极层2上且相互平行,所述感应线5在图6B中沿纵向延伸,所述感应线5采用蚀刻的方式在第二电极层2上形成,由于多条感应线5形成于第二电极层2上且形成第二电极层2的材料是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s),因此,第二电极层2通常也称之为感应氧化铟锡电极层。每一条感应线5包括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交替连接。相邻两条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围成第二空白区域53。
请继续参阅图6A和图6B,每一条屏蔽线包括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第一屏蔽线61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上且围绕驱动线4设置,与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同层形成,所述第一屏蔽线61可以是闭合曲线也可以不是闭合曲线,优选地,第一屏蔽线61围绕一条驱动线4成闭合曲线,该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形成围绕一条驱动线4的闭合曲线。第二屏蔽线62形成在第二电极层2上且围绕感应线5设置,与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同层形成,优选地,第二屏蔽线62围绕所述感应线5成闭合曲线,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形成围绕一条感应线5的闭合曲线。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可以具有连接直流电压的连接端(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有屏蔽线的连接端接地。
上述第一电极层1、第二电极层2、介质层3、多条驱动线4、多条感应线5和多条屏蔽线形成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时,驱动线4和感应线5纵横交错设置,比如,驱动线4在第一电极层1上横向延伸,感应线5在第二电极层2上相对于驱动线4纵向延伸,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相互错开,比如,第一工作区域41位于第二空白区域53内,第二工作区域51位于驱动线4的第一空白区域43内,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52正对,采用这样的设置后,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位于驱动线4和感应线5之间。介质层3位于第一电极层1和第二电极层2之间。介质层3对应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重叠处设置有通孔7,该通孔7导通所述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
采用上述方式后,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二围绕部621屏蔽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之间的边缘电容,第三连接部612和第四连接部622屏蔽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42与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正对电容,这样,降低了驱动线4和感应线5之间的互电容,提高了信号检测的灵敏度。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1、第二电极层2和介质层3,这样,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请参阅图7A和图7B,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触摸感应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驱动线4也包括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两条相邻的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围成的第一空白区域43。感应线5也包括第二工作区域51、第二连接部52和由相邻两条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围成的第二空白区域53。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与驱动线4和感应线5的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为正六边形、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为正六边形。采用这样的设计,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二围绕部621屏蔽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二工作区域51的边缘电容,第三连接部612和第四连接部622屏蔽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正对电容。该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屏蔽线61或者第二屏蔽线62,同样能达到减小互电容的效果。
请参阅图8A和图8B,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也可以仅仅设计一条屏蔽线,比如,仅仅设计第一屏蔽线61,在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线61围绕所述驱动线41且与整条驱动线41同层形成。驱动线4包括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第二工作区域41和第一连接部42交替连接,相邻两条驱动线4的相邻四个第一工作区域41围成第一空白区域43。感应线5包括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交替连接,相邻两条感应线5的相邻四个第二工作区域51围成第二空白区域53。
形成触摸感应装置时,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2和驱动线4之间。所述第一工作区域41位于第二空白区域53。第二工作区域51位于第一空白区域43,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52正对。采用这样的设计后,第一围绕部611屏蔽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二工作区域42之间的边缘电容,第三连接部612屏蔽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正对电容,同样的,可以达到减小互电容的目的。
基于本实施例,也可仅仅设计第二屏蔽线,这样,同样能够达到减小互电容的目的,减小互电容的原理与仅仅设计第一屏蔽线6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9A和图9B,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显示单层钻石结构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也包括第一电极层1、第二电极层2、介质层3、多条驱动线4、多条感应线5和屏蔽线。介质层3位于第一电极层1和第二电极层2之间。所述多条驱动线4和多条感应线5的排列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该多条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多条感应线5和第二屏蔽线62均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上,第一屏蔽线61位于第二电极层2上,且该第二电极层2上还设置有跳线8,该跳线8作为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42,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采用蚀刻的方式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上。每一条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和第二连接部52在第一电极层1上交替连接,每一条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跳线8交替连接,具体的,跳线8通过形成在介电层3上的通孔7与第一工作区域41连接。
在图9A中,第二屏蔽线62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屏蔽线62围绕感应线5和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每一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在第一电极层1上间隔设置并被四块相邻的第二工作区域51围绕。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之间。
在图9B中,第一屏蔽线61横向延伸,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所述跳线8位于第三连接部612的两条连接线6121之间。
请参阅图9A和图9B,上述第一电极层1、第二电极层2、介质层3、多条驱动线4、多条感应线5和多条屏蔽线形成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时,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围绕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第三连接部612围绕跳线8,这样,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二屏蔽线62的第二围绕部621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二工作区域51之间,第二屏蔽线62的第四连接部62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与第二连接部52之间,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三连接部612与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52交叠,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52通过另外的通孔7导通。
采用上述方式后,第二屏蔽线62的第二围绕部621和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屏蔽驱动线4和感应线5之间的边缘电容,第四连接部622屏蔽跳线8与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正对电容,从而,达到减小互电容的目的,提高触摸信号灵敏度。采用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对互电容进行屏蔽,可以增强屏蔽效果。
请参阅图5、图10A和图10B,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变化,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41和感应线5位于第一电极层1,该第一连接部41为位于第一电极层1的跳线,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形成在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和与感应线5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之间,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三连接部612包围第一连接部41且与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52交叠。同样的,第一屏蔽线61和第二屏蔽线62之间通过通孔7导通。
请参阅图5、图11A和图11B,图11A和图11B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形成于第一电极层1,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52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2的跳线8,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4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和与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52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第二屏蔽线62的第一围绕621部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1和驱动线4之间,第二屏蔽线62的第四连接部622包围第二连接部52且与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42交叠。
请参阅图5、图12A和图12B,图12A和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该实施例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52位于第一电极层1,该第二连接部52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1的跳线8,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51形成于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4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和与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51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第二屏蔽线62的第二围绕部621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1和驱动线4之间,第二屏蔽线62的第四连接部622包围第二连接部52且与驱动线的4第一连接部52交叠。
请参阅图5、图9A、图9B、图13A和图13B,图13A和图13B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该实施例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也可以仅仅设计第二屏蔽线62,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位于第一电极层1,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42为位于第二电极层2的跳线8,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5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之间。
请参阅图5、图14A和图14B,图14A和图14B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该实施例为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位于第一电极层1,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42为位于第二电极层2的跳线8,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连接部42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位于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2之间。
请参阅图5、图15A和图15B,图15A和图15B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41和感应线5位于第一电极层1,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41为位于第一电极层1的跳线8,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41位于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5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之间。
请参阅图5、图16A和图16B,图16A和图16B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进一步变化,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5位于第一电极层1,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1的跳线8,所述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位于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工作区域41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的第一围绕部611位于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2之间。
请参阅5、图17A和图17B,图17A和图17B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化,该实施例仅仅设计了第一屏蔽线61,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位于第一电极层1,感应线5的第二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2的跳线8,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4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1和驱动线4之间。
请参阅图5、图18A和图18B并结合图9A和图9B,图18A和图18B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化,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51位于第一电极层1,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2的跳线8,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2和驱动线4之间。
请参阅图5、图19A和图19B并结合图9A和图9B,图19A和图19B是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化,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1,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8,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51形成在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4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61,第一屏蔽线61包括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第一围绕部611和第三连接部612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61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1和驱动线4之间。
请参阅图5、图20A和图20B并结合图9A和图9B,图20A和图20B是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化,所述驱动线4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8,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51形成在第二电极层2,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62,第二屏蔽线62包括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第二围绕部621和第四连接部622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62位于第二工作区域52和驱动线4之间。
上述各实施例中,驱动线4的第一工作区域41、感应线5的第二工作区域51的形状可以变化,比如,第一工作区域41和第二工作区域42为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正四边形等等。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感应线,所述感应线与驱动线纵横交错排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线,该屏蔽线设置在驱动线和感应线之间,所述屏蔽线与所述感应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或者所述屏蔽线与所述驱动线的至少一部分同层形成;
其中,所述驱动线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一连接部,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一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感应线包括第二工作区域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工作区域和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相互错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正对;
其中,所述屏蔽线包括围绕部,所述围绕部围绕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或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用于屏蔽所述驱动线与所述感应线之间的边缘电容;
所述屏蔽线还包括与所述围绕部连接的连接部,用于屏蔽所述驱动线与所述感应线之间的正对电容;
所述屏蔽线为围绕一驱动线或一感应线的闭合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感应线位于第二电极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所述屏蔽线包括第一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线围绕所述驱动线且与整条驱动线同层形成,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包括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围绕部围绕所述感应线且与整条感应线同层形成,第二屏蔽线的第二围绕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以及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第一屏蔽线的第三连接部包围第一连接部且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交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该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第一屏蔽线的第三连接部包围第一连接部且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交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以及第二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第二屏蔽线的第四连接部包围第二连接部且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交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该第二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包括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和与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以及第二屏蔽线的第二围绕部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第二屏蔽线的第四连接部包围第二连接部且与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交叠。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线和第二屏蔽线通过通孔导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位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和感应线位于第一电极层,所述驱动线的第一连接部为位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位于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一工作区域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的第一围绕部位于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二电极层的跳线,所述屏蔽线为与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驱动线同层形成的第一屏蔽线,第一屏蔽线包括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围绕部和第三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一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驱动线和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层,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为形成于第一电极层的跳线,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形成在第二电极层,所述屏蔽线为与感应线的第二连接部同层形成的第二屏蔽线,第二屏蔽线包括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围绕部和第四连接部交替连接,第二屏蔽线位于第二工作区域和驱动线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的第一工作区域为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所述感应线的第二工作区域相应的为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9564.3A CN102214049B (zh) | 2010-04-09 | 2010-04-09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9564.3A CN102214049B (zh) | 2010-04-09 | 2010-04-09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4049A CN102214049A (zh) | 2011-10-12 |
CN102214049B true CN102214049B (zh) | 2015-10-21 |
Family
ID=4474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49564.3A Active CN102214049B (zh) | 2010-04-09 | 2010-04-09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40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9120A (zh) | 2011-10-13 | 2013-04-17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092387B (zh) * | 2011-10-27 | 2016-08-03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US9634660B2 (en) * | 2011-12-20 | 2017-04-25 | Atmel Corporation | Touch sensor with reduced anti-touch effects |
TWI547851B (zh) * | 2012-01-13 | 2016-09-0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
CN103207712B (zh) * | 2012-01-13 | 2016-04-13 |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工艺 |
CN103513837B (zh) * | 2012-06-29 | 2016-12-2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互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
TWI464644B (zh) * | 2012-08-03 | 2014-12-11 | Touchplus Information Corp | 觸控面板 |
US10712859B2 (en) | 2012-08-03 | 2020-07-14 | Touchplus Information Corp. | Touch-sensitive control device |
JP6101123B2 (ja) * | 2013-03-18 | 2017-03-22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ッド |
CN103353818B (zh) | 2013-06-27 | 2016-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WO2015107673A1 (ja) * | 2014-01-17 | 2015-07-23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材料試験機 |
CN103792721B (zh) | 2014-01-22 | 2016-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005420A (zh) * | 2014-04-22 | 2015-10-28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063108B (zh) * | 2014-07-03 | 2017-04-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单层金属网格的互电容多点触控电极结构 |
CN104142757B (zh) * | 2014-08-05 | 2017-0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屏及其触控面板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3502A (zh) * | 2008-10-31 | 2009-03-25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互电容式触摸屏及组合式互电容触摸屏 |
CN101467120A (zh) * | 2006-06-09 | 2009-06-24 | 苹果公司 |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94458B2 (en) * | 2004-09-24 | 2008-07-01 | Apple Inc. | Low EMI capacitive trackpad |
-
2010
- 2010-04-09 CN CN201010149564.3A patent/CN1022140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7120A (zh) * | 2006-06-09 | 2009-06-24 | 苹果公司 |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
CN101393502A (zh) * | 2008-10-31 | 2009-03-25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互电容式触摸屏及组合式互电容触摸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4049A (zh) | 2011-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14049B (zh)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
CN104571768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 |
CN102200866B (zh) | 互电容触摸感应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
CN102081484B (zh)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其形成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
CN102200867B (zh)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
TWI436256B (zh) |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and modular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 |
CN101950230B (zh) | 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及电容式触控装置 | |
CN101699377B (zh) | 触控面板 | |
CN206322134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 |
CN102426503B (zh) | 传感器、双模式触控模组及双模式触控电子装置 | |
CN105224140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
CN103116431B (zh) | 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
CN202394214U (zh) | 传感器、双模式触控模组及双模式触控电子装置 | |
CN102799301A (zh) | 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制造方法以及触控面板 | |
CN103576984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3984454B (zh) | 触控面板 | |
CN102193700B (zh) | 一种触摸屏 | |
CN102033637B (zh) | 触摸屏位置检测方法 | |
CN109799925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容式内嵌触摸屏 | |
CN103186297B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246420B (zh) | 单层多点电容触摸屏 | |
CN103677458B (zh) | 触控系统及其感应方法 | |
CN103294292B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摸检测方法和电容式触摸屏 | |
JP2015032234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6648188A (zh) | 触控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