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8187A -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8187A
CN101708187A CN200910046807A CN200910046807A CN101708187A CN 101708187 A CN101708187 A CN 101708187A CN 200910046807 A CN200910046807 A CN 200910046807A CN 200910046807 A CN200910046807 A CN 200910046807A CN 101708187 A CN101708187 A CN 101708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powder
saprolegniasis
powder formulations
aquatic animals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6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8187B (zh
Inventor
杨先乐
邱军强
高鹏
张世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est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468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8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8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8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8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8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该干粉制剂由以下组分组成:71-79%生化黄腐酸、10-15%偏重亚硫酸钠、10-15%溴硝醇。所述的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10-15%溴硝醇与10-15%偏重亚硫酸钠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得到两组分混合物;(2)再将71-79%生化黄腐酸加入混合机内的上述混合好的混合物中,继续混合10分钟,后制得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上述各步骤均在室温下进行。本发明的干粉制剂主要针对水产病原真菌,对水产病原细菌也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既具有外在杀灭真菌、细菌的作用又具有内在调节机体和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且使用安全、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中用于预防与治疗水产动物的水霉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一种丝状真菌寄生在水产动物体内而引起的疾病,危害水产动物的种类极其广泛,在全国各地均有流行,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每年均可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损失。长期以来在生产中一直以“孔雀石绿”治疗该病,并且有较好的疗效。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又称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分子式C23H25ClN2,是一种三苯甲烷类染料。其在水生生物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无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分子式C23H26N2。孔雀石绿的氯化电位势与组成某些微生物、害虫酶类的氨基酸相似,在细胞分裂时通过特异性竞争阻碍肽的形成,达到抗菌杀虫的目的。因而,孔雀石绿曾经作为驱虫剂、杀菌剂、防腐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用于预防与治疗水产动物疾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学研究陆续发现它有致畸、致癌、致突变、高残留、高毒性等问题。早在2002年,我国农业部就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由于“孔雀石绿“的禁用而相应的在疗效、经济上能与之相媲美的无公害药物一直不能问世,致使在养殖生产中出现了对水霉病治疗的药物真空的现状。一方面,生产中无疗效较好药物可用,给养殖户,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养殖户、不法商贩铤而走险,继续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给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直接危害了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国水产品的出口。例如:2005年6月始发于英国并迅速波及我国的“孔雀石绿事件”就是无良好性价比的无公害替代药品的直接社会反应。因此,无论是对于水产养殖生产的病害防治实际需要,还是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来说,开发出安全、高效的能够在防治水霉病方面替代“孔雀石绿”的药物都是十分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使用本发明的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对水产动物在养殖生产中所出现的水霉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不但能够在防治水霉病方面替代“孔雀石绿”的药物,而且,安全、高效,无副作用,也完全符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制备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生化黄腐酸71-79%、偏重亚硫酸钠10-15%、溴硝醇10-15%。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步骤均在室温下进行,
(1)先将10-15%溴硝醇与10-15%偏重亚硫酸钠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得到两组分混合物;
(2)再将71-79%生化黄腐酸加入混合机内的上述混合好的混合物中,继续混合10分钟,后制得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药物优点如下:
1、临床药效,实验显示本发明的干粉制剂药物对草鱼、鲫的水霉病的防治效果接近或达到“孔雀石绿”水平。
广谱:本发明的干粉制剂主要针对水产病原真菌,此外对主要水产病原细菌同样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
标本兼治:本发明的干粉制剂既具有外在杀灭真菌、细菌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内在调节机体和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改善水体环境作用。
2、安全性,与“孔雀石绿”相比本发明的干粉制剂药物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安全性。主要成分生化黄腐酸为天然绿色提取物,来源于自然,环保安全。
生化黄腐酸Biotechnology Fulvic Acid简称BFA,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以生物技术制取的类似煤黄腐酸的物质,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生物(如:某些植物及农副产品)发酵活性产物的混合物,它可代替从煤中提取的腐植酸或黄腐酸。
腐植酸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按其对不同溶剂的溶解性分成三个组分即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腐植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褐煤,风化煤,泥炭之中,含量达30%-70%,其含有多种活性功能团。各组成间通过键合、氢键、吸附等化学、物理作用纠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活性基团的存在,决定了腐植酸的酸性、亲水性、离子交换性,络合性和较高的吸附能力、缓冲、催化能力。对于生化黄腐酸,它不但含有腐植酸,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酸,氨基酸,VB、VC、肌醇、多糖,除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外,还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总之根据临床证明,腐植酸具有止血、消炎、止痛、收敛、吸附、抗过敏、促分泌,调节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目前腐植酸类物质已应用于农林、医疗卫生、石油、建材、环保、农药、肥料等行业。
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是经过药物体外筛选、病理模型筛选、复配药物筛选、安全性评价模型筛选等得到了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为了验证其临床药效,实验选取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养殖品种草鱼、鲫进行药物防治效果实验。
下面对其在防治草鱼、鲫水霉病的临床药效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物
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实验室自配)
1.2实验用鱼
实验用草鱼、鲫购自江苏南通国营农场,鲫规格为:体重24-29g/尾、体长12-13cm;草鱼规格为:体重30-37g/尾、体长14-16cm/尾。体表和解剖观察健康,暂养一周。
1.3菌株来源
水霉菌株为本实验室分离于自然发病史氏鲟(编号:XJ001)。
1.4饲养管理
用200L容积暂养缸饲养,增氧器24小时增氧;水源为经曝气、消毒和去氯处理后的自来水,pH为6.5~6.8,平均水温为26℃,溶氧为9~12mg/L,其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饲料配制参照NRC营养标准。
1.5草鱼、鲫水霉病人工感染
挑取保藏于试管内的水霉菌丝转接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块200~3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培养皿上,25℃培养72小时,使其铺满整个培养皿。取适量培养好的水霉用研钵研碎倒入用于感染的玻璃缸(20L)水中。将若干事先用水煮开裂的玉米粒放入该玻璃缸水体内观察72小时,观察到90%玉米粒有水霉生长,即判断玻璃缸水体中有水霉存在,待用于感染实验,用手术刀片将草鱼、鲫背鳍下方两侧鳞片去掉,在肌肉处刮开一厘米左右的小口,将刮伤后的草鱼、鲫鱼分别放入有水霉存在的用于感染的玻璃缸水中,每个感染缸放入10尾草鱼或鲫。养殖水温由26℃下降到18℃左右(暂养缸水温26℃,感染缸水温18℃左右),进行水霉病人工感染。
1.6草鱼、鲫水霉病预防实验
1.6.1泼洒方式用药预防水霉病
上述草鱼、鲫进行人工感染前,对草鱼和鲫分别进行泼洒方式用药预防水霉病实验。实验设置3个干粉制剂药物泼洒浓度:0.4、0.8、1.5mg/L。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准备15个用于感染的玻璃缸(20L),称之为感染缸,每个玻璃缸加水14L,按照1.5中的水霉病人工感染方法将水霉菌倒入上述感染缸中,待有水霉菌存在以后,将该干粉制剂药物泼洒进上述感染缸,使缸中的干粉制剂药物浓度分别为0.4、0.8、1.5mg/L,每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设三个平行对照缸,同时设置三个空白平行对照缸,即没有泼洒干粉制剂药物的对照缸及孔雀石绿0.2mg/L浓度组三个平行对照缸,即泼洒孔雀石绿药物并使其药物浓度为0.2mg/L的对照缸,每个对照缸放待用于感染的草鱼或鲫10尾,观察一周。
1.6.2浸泡方式用药预防水霉病
上述草鱼、鲫进行人工感染前,对草鱼和鲫分别进行浸泡方式用药预防水霉病实验。实验设置3个干粉制剂药物浸泡浓度:4、8、16mg/L,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准备15个用于感染的玻璃缸(20L),称之为感染缸,每个玻璃缸加水14L,按照1.5中的水霉病人工感染方法将水霉菌倒入上述感染缸中,使感染缸中有水霉菌存在。准备三个药物浸泡缸(20L),每个浸泡缸加水14L,将该干粉制剂药物倒入上述三个药物浸泡缸中,分别使其药物浓度为4、8、16mg/L,将1.5中提到的暂养缸中的鱼捞出放入浸泡缸进行浸泡,每个浸泡缸每次浸泡30尾鱼,每次浸泡1小时,每天浸泡两次,连续浸泡5天,每次浸泡完毕后将鱼放回暂养缸中。最后将浸泡过的鱼按照浸泡药物的浓度对应的放入感染缸中,每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设三个平行对照缸,同时设置三个空白平行对照缸,即没有浸泡过该干粉制剂药物的对照缸及孔雀石绿2mg/L浓度浸泡10分钟组三个平行对照缸,即浸泡过浓度为2mg/L的孔雀石绿药物且每次浸泡时间为10分钟的对照缸,每个对照缸放待用于感染的草鱼或鲫10尾,观察一周。
1.7草鱼、鲫水霉病治疗实验
1.7.1泼洒药物治疗水霉病
按照1.5中的感染方法先进行水霉菌的感染,然后选取感染成功的草鱼、鲫分别进行干粉制剂药物泼洒治疗实验。感染成功的鱼是指感染后鱼体出现了水霉病的症状。实验设置3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分别为0.4、0.8、1.5mg/L。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准备15个用于感染的玻璃缸(20L),称之为感染缸,每个玻璃缸加水14L,按照1.5中的水霉病人工感染方法将水霉菌倒入上述感染缸中,使感染缸中有水霉菌存在。将暂养缸中的鱼捞出放入上述感染缸中进行感染,使每个缸中感染成功的鱼达到10尾,然后将该干粉制剂药物泼洒入上述感染缸中,使缸中的干粉制剂药物浓度分别为0.4、0.8、1.5mg/L,每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设置三个平行对照缸,同时设置三个空白平行对照缸,即没有泼洒干粉制剂药物的对照缸及孔雀石绿0.2mg/L浓度组三个平行对照缸,即泼洒孔雀石绿药物并使其药物浓度为0.2mg/L的对照缸,观察1周。
1.7.2药物浸泡治疗水霉病
按照1.5中的感染方法先进行水霉菌的感染,然后选取感染成功的草鱼、鲫分别进行干粉制剂药物浸泡治疗实验。实验设置3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分别为4、8、16mg/L。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准备15个用于感染的玻璃缸(20L),称之为感染缸,每个玻璃缸加水14L,按照1.5中的水霉病人工感染方法将水霉菌倒入上述感染缸中,使感染缸中有水霉菌存在。将暂养缸中的鱼捞出放入上述感染缸中进行感染,使每个缸中感染成功的鱼达到10尾,准备三个药物浸泡缸(20L),每个浸泡缸加水14L,将该干粉制剂药物倒入上述三个药物浸泡缸中,分别使其药物浓度为4、8、16mg/L,将感染缸中感染成功的鱼捞出分别放入以上浓度的浸泡缸中进行浸泡,每个浸泡缸每次浸泡30尾鱼,每次浸泡1小时,每天浸泡两次,连续浸泡5天,每次浸泡完毕后将鱼放回感染缸中,每缸10尾鱼,这样每个干粉制剂药物浓度就有三个平行对照缸,同时设置三个空白平行对照缸,即没有浸泡过该干粉制剂药物的对照缸及孔雀石绿2mg/L浓度浸泡10分钟组三个平行对照缸,即浸泡过浓度为2mg/L的孔雀石绿药物且每次浸泡时间为10分钟的对照缸,观察1周。
1.8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农业部《渔药临床实验技术规范》进行药效(保护率)评价。
保护率公式如下:
2实验结果
在预防方面实验结果表明干粉制剂药物的两种用药方式无论是泼洒还是浸泡对水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泼洒方式用药浓度在0.8mg/L对草鱼、鲫的水霉病平均保护率分别为96.7%、100%。浸泡方式用药在8mg/L浓度时对草鱼、鲫水霉病的平均保护率也可以达到93.3%、100%,如表1、表2。
在治疗方面实验结果显示,浸泡用药方式效果好于泼洒方式,泼洒方式在1.5mg/L浓度时对草鱼、鲫的平均保护率43.3%和40%,而浸泡方式在浓度16mg/L时对草鱼和鲫的平均保护率为50%、53.3%,如:表3、4。
比较两种用药方式效果,浸泡方式在预防和治疗上均优于泼洒用药方式,特别在治疗方面,分析原因在于泼洒用药方式使用的药物浓度较低,只能达到抑制水霉孢子的萌发的浓度,而无法达到杀灭孢子或菌丝的浓度,而浸泡浓度较高,在足够浸泡时间条件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上述效果。
为更好的评价该干粉制剂的疗效,实验选择孔雀石绿作为对照的药物。
在预防方面:泼洒方式干粉制剂在0.4mg/L浓度时对草鱼、鲫分别保护率为73.3%、70%,孔雀石绿在0.2mg/L浓度下保护率分别为76.7%、73.3%。浸泡方式干粉制剂和孔雀石绿在浓度分别为16mg/L、2mg/L时保护率均可达到100%;
在治疗方面:干粉制剂的保护率略低于孔雀石绿,泼洒方式干粉制剂在0.4mg/L浓度时对草鱼、鲫分别保护率为13.3%、16.7%,孔雀石绿在0.2mg/L浓度下保护率分别为16.7%、20.0%。浸泡方式干粉制剂在16mg/L浓度时对草鱼、鲫的保护率分别为50%、53.3%,孔雀石绿在2mg/L浓度时保护率分别为56.7%、53.3%。
综上可见,在预防和治疗的两种用药方式上干粉制剂的保护率均达到或接近孔雀石绿的水平。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无论是干粉制剂还是孔雀石绿在对于水霉的治疗效果上均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在于当病情较重时水霉菌丝已深入至病鱼肌肉深处,而药物治疗仅能杀灭体表的菌丝致其脱落,因此水霉病的治疗时机对于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且强调对水霉病的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同时用药方式浸泡比泼洒效果更好。
表1:干粉制剂泼洒方式用药对草鱼、鲫水霉病的预防效果
Figure G2009100468078D0000081
表2:干粉制剂浸泡方式用药对草鱼、鲫水霉病的预防效果
Figure G2009100468078D0000091
表3:干粉制剂泼洒方式用药对草鱼、鲫水霉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G2009100468078D0000101
表4:干粉制剂浸泡方式用药对草鱼、鲫水霉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G2009100468078D0000111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各组分及设备说明如下:
生化黄腐酸为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偏重亚硫酸钠为上海南威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溴硝醇为上海友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所使用的混合设备为型号WZ-2、功率1.5kw、装载系数0.4-0.6的无重力双轴桨叶混合机。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生化黄腐酸75%、偏重亚硫酸钠12.5%、溴硝醇12.5%。
制备方法在室温下进行以下各步骤:
(1)先将12.5%溴硝醇与12.5%偏重亚硫酸钠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
(2)后再将75%生化黄腐酸加入混合机内的上述混合好的混合物中,继续混合10分钟,最终制得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

Claims (2)

1.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该干粉制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生化黄腐酸        71-79%、
偏重亚硫酸钠      10-15%、
溴硝醇            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10-15%溴硝醇与10-15%偏重亚硫酸钠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得到两组分混合物;
(2)再将71-79%生化黄腐酸加入混合机内的上述混合好的混合物中,继续混合10分钟,后制得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
上述各步骤均在室温下进行。
CN2009100468078A 2009-02-27 2009-02-27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708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68078A CN101708187B (zh) 2009-02-27 2009-02-27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68078A CN101708187B (zh) 2009-02-27 2009-02-27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8187A true CN101708187A (zh) 2010-05-19
CN101708187B CN101708187B (zh) 2011-05-18

Family

ID=4240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68078A Active CN101708187B (zh) 2009-02-27 2009-02-27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818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831A (zh) * 2011-05-26 2011-12-28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复方粉剂及制备方法
CN102920715A (zh) * 2012-10-29 2013-02-1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5158A (zh) * 2013-07-11 2013-09-25 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淡水鱼类抗病性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586A (zh) * 2013-09-26 2014-01-29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505A (zh) * 1999-12-13 2000-05-31 袁国方 一种农用复配杀菌剂
CN101011547A (zh) * 2007-01-30 2007-08-0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霉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831A (zh) * 2011-05-26 2011-12-28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复方粉剂及制备方法
CN102293831B (zh) * 2011-05-26 2013-05-22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复方粉剂及制备方法
CN102920715A (zh) * 2012-10-29 2013-02-1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5158A (zh) * 2013-07-11 2013-09-25 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淡水鱼类抗病性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586A (zh) * 2013-09-26 2014-01-29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8187B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3633B2 (ja) 産業的使用のための細菌芽胞組成物
JP4977011B2 (ja) バチルス・ズブチリスを用いた甲殻類カビ病および魚介類カビ病の予防方法
Boyko et al. Changes in the viability of the eggs of Ascaris suu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avourings and source materials approved for use in and on foods
CN105858909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草本复合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392646A (zh) 一种稻田科学饲养胭脂鱼的方法
CN102342283A (zh) 一种灭杀虾蟹塘中野杂鱼的组合制剂
JP2019519206A (ja) 抗酸化水を含む栄養剤、及びその栄養剤で植物栽培用、動物飼育用又は魚類養殖用の給水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0366726C (zh) 一种球虫卵囊培养和保存用溶液及使用方法
CN1057563C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2920715B (zh) 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8187B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7458B (zh) 生物灭蚊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768694B2 (ja) Bacillussp代謝物含有材の製造方法
RU2458028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икробного органо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удобрения со свойствами иммуномодулятора и обладающего лечащим эффектом при поражении растений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ми болезнями
CN109221606A (zh) 一种无抗虾蟹桑叶液态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632105A (zh)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CN115192642B (zh) 一种具有杀寄生虫功能的包含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发酵中药的复合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51201B (zh) 一种防治对虾病毒害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4996337A (zh) 水产养殖病害的预防方法
JP4052535B2 (ja) 動物用薬剤及び動物用飼料
CN101683074A (zh) 用于畜禽环境和水产水体消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483A (zh) 一种水质改良剂
CN102987059A (zh) 养殖环境生态调控剂
CN107412322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0442A (zh) 一种组合物杀菌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410600 Hunan Changsha city Ningxiang County Ni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ioneering Roa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Best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06, No. 999, Huan Cheng Ring Road, Lingang New Town, Nan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