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8707A -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8707A
CN101698707A CN200910216062A CN200910216062A CN101698707A CN 101698707 A CN101698707 A CN 101698707A CN 200910216062 A CN200910216062 A CN 200910216062A CN 200910216062 A CN200910216062 A CN 200910216062A CN 101698707 A CN101698707 A CN 101698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beam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thacrylonitrile
energy
multi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6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赵春娥
缪培凯
徐国亮
曾科
武迪蒙
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216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8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8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点是将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置于照射室中,于温度-80~100℃,采用低能或中能或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其中低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15~0.5 MeV,中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5~5MeV,高能电子束的能量为5~10MeV,辐射剂量为5~2000kGy。经电子束辐射后的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链间或链内形成一定的交联和环化,抑制预氧化过程中分子链的断链和分解,减少材料缺陷,获得的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0~73wt%。

Description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属于辐射改性高聚物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是一种制备碳材料的重要前驱体,其预氧化环化是炭化工艺的重要环节,其过程中的环化直接影响高温炭化和石墨化后的残碳率,然而,预氧化环化的顺利进行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完成,往往同时伴随分子链的断链而部分分解,降低炭化的残碳率,同时带来获得的碳材料的材料缺陷。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要获得较高残碳率,需要具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分子量的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作为碳材料的前驱体。目前,大量研究通过各种聚合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以得到高分子量聚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Sawai等采用40%的水溶液,以0.01~2%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1.5%的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高速搅拌,在60~70℃反应1~2h获得分子量高达2.3×106的聚丙烯腈(Journal of PolymerScience.Part B 1998,36:629-640)。Devasia等以AIBN为引发剂,采用丙烯腈与衣康酸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可得到分子量为1.02~1.45×106的丙烯腈共聚物;并发现当丙烯腈、衣康酸和丙烯酸甲酯的百分摩尔比为90∶2.5∶7.5时,丙烯腈共聚物的800℃残碳率可达51wt.%(Polymer International 2005,54:1110-1118)。中国专利200710064246.5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基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可得到重均分子量大于100万的聚丙烯腈。但是这些化学合成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影响因素多,复杂,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制备可控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电子束辐射诱导方法提高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残碳率。相比于高温环化方法,辐射诱导法对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量要求低,同时能量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稳定性高,容易实现在线生产。开辟了提高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残碳率的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置于照射室中,于温度-80~100℃,采用低能或中能或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其中低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15~0.5MeV,中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5~5MeV,高能电子束的能量为5~10MeV,辐射剂量为5~2000kGy。
2、共聚物为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或a-卤代丙烯腈或羟基丙烯腈与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氧基)乙基酯、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丁二烯、氯乙烯、偏氯乙烯、苯乙烯、乙丙橡胶、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对甲苯基马来酰亚胺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共聚合的共聚物。
3、电子束辐射剂量优选为5~1000kGy。
4、电子束辐射温度优选为25~60℃。
性能测试:
电子束辐射后的样品是通过热失重(TGA)测试获得残碳率,所用仪器为美国TA公司的TGAQ500,测试条件为20~800℃,升温速度为5~25℃/min,氮气氛围。辐射后的聚合物的残碳率在50~73wt%。结果表明电子束辐射能够很好的提高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残碳率。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突破传统采用化学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提高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残碳率,利用电子束辐射诱导一定分子量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形成一定的交联和环化,抑制了预氧化阶段分子链的断链和分解,减少了材料的缺陷,获得的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0~73wt%。
2、该方法要求的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量低,操作简便、效率高,制备得到的材料性能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将聚丙烯腈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25~30℃,用低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在50~300kGy,辐射后聚丙烯腈的残碳率为52~60wt%;辐射前的聚丙烯腈的残碳率为32~45wt%。
实施例2
将a-氯代丙烯腈均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40~50℃,用中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10~200kGy,辐射后a-氯代丙烯腈均聚物的残碳率为53~70wt%;辐射前a-氯代丙烯腈均聚物的残碳率为32~48wt%。
实施例3
将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30~10℃,用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5~100kGy,辐射后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1~68wt%;辐射前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残碳率为34~45wt%。
实施例4
将a-氯代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0~40℃,用低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100~500kGy,辐射后a-氯代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2~73wt%;辐射前a-氯代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的残碳率为28~37wt%。
实施例5
将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10~20℃,用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10~200kGy,辐射后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5~73wt%;辐射前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残碳率为25~37wt%。
实施例6
将丙烯腈-丁二烯-N-乙烯基甲酰胺共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50~60℃,用中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600~1000kGy,辐射后丙烯腈-丁二烯-N-乙烯基甲酰胺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2~71wt%;辐射前丙烯腈-丁二烯-N-乙烯基甲酰胺共聚物的残碳率为35~50wt%。
实施例7
将丙烯腈-衣康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送入电子束设备的照射室内,于温度20~35℃,用低能电子束进行辐射,辐射剂量为1200~2000kGy,辐射后丙烯腈-衣康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残碳率为55~69wt%;辐射前丙烯腈-衣康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残碳率为28~42wt%。

Claims (4)

1.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置于照射室中,于温度-80~100℃,采用低能或中能或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其中低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15~0.5MeV,中能电子束的能量为0.5~5MeV,高能电子束的能量为5~10MeV,辐射剂量为5~2000kGy。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为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或a-卤代丙烯腈或羟基丙烯腈与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氧基)乙基酯、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丁二烯、氯乙烯、偏氯乙烯、苯乙烯、乙丙橡胶、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对甲苯基马来酰亚胺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共聚合的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辐射剂量为5~1000kGy。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为25~60℃。
CN200910216062A 2009-10-30 2009-10-30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Pending CN101698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6062A CN101698707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6062A CN101698707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8707A true CN101698707A (zh) 2010-04-28

Family

ID=4214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6062A Pending CN101698707A (zh) 2009-10-30 2009-10-30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8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8956A (zh) * 2011-04-13 2011-09-21 南京大学 具有磺酸基的重金属吸附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8956A (zh) * 2011-04-13 2011-09-21 南京大学 具有磺酸基的重金属吸附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2188956B (zh) * 2011-04-13 2012-12-12 南京大学 具有磺酸基的重金属吸附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8016B (zh) 具有交联结构复合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4961121B (zh) 氮掺杂核壳空心碳的制备方法
Sedghi et al. The effect of commercial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characterizations on the produced carbon fibers properties
EP3355392B1 (en)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 liqui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70030438A (ko) 탄소 나노튜브 분산액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51206B1 (ko) 비수 전해질 이차 전지용 부극 합제, 비수 전해질 이차 전지용 부극 및 비수 전해질 이차 전지
CN110372962A (zh) 一种交联型poss/pp复合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432906A (zh) 接枝改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735576A1 (e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assisted solid-phase grafting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polypropylene
WO2007055236A1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
CN107658478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9785B (zh)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核壳聚合物为前驱体制备炭纳米空心球的方法
CN101219784B (zh) 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1698707A (zh) 电子束辐射改性制备高残碳聚丙烯腈或聚甲基丙烯腈及其共聚物的方法
US20160145168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sheet nitrogen-containing porous carbon material
KR20120126426A (ko) 마이크로웨이브를 이용한 탄소섬유 제조용 폴리아크릴로니트릴계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탄소섬유의 제조 방법
CN113629352A (zh) 一种高润湿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07383594B (zh) 一种纳米无机粒子共混改性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8520970A (zh) 一种基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714B (zh) 纳米三氧化二铝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方法
CN101740745B (zh) 聚烯烃非织布碱性电池隔膜的电子束辐射接枝制备新工艺
Niu et al. Synthesis of well‐defined copolymer of acrylonitrile and maleic anhydride via RAFT polymerization
CN111446496B (zh) 一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12898A (zh) 一种用于超高倍率大容量锂金属负极的全有机多孔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80017518A (ko) 중금속 흡착능을 갖는 Oxy-PAN 나노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