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9792A -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9792A
CN101689792A CN200980000537A CN200980000537A CN101689792A CN 101689792 A CN101689792 A CN 101689792A CN 200980000537 A CN200980000537 A CN 200980000537A CN 200980000537 A CN200980000537 A CN 200980000537A CN 101689792 A CN101689792 A CN 101689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bearing parts
screw
described rotor
be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000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9792B (zh
Inventor
竹原义昭
井口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9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9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9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97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15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1Commutator or slip ring 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2R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43Motor or gene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43Motor or generator
    • Y10T29/53161Motor or generator including deform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安装装置,用于将马达的转子插入安装在引擎上的转子外壳内,并同轴于曲轴来安装所述转子,该装置包括:转子支承部件;转子定位部件,其与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螺钉通孔中的一部分相卡合;临时固定用螺钉,其将该转子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上;驱动轴,其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该驱动轴经由丝杠机构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基座部件,其以所述驱动轴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支承,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与之靠近或远离;基座定位部件,其与该转子外壳相卡合;紧固机构,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支承为如下状态:与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内的连接用螺钉的头部相卡合,并对该连接用螺钉朝所述转子侧施加作用力。

Description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08年5月16日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特愿2008-129696号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将具有磁铁的转子安装(插入)到具有定子线圈的转子外壳内时,为避免转子外周(磁铁)因磁力吸引而与转子外壳内周(定子线圈)接触,采用了定置式或移动式安装装置,使转子相对于转子外壳只能沿轴向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67299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10619号
上述现有技术也用在同轴于引擎的曲轴而设置马达的混合动力车所用的动力单元中。该情况下,插入转子外壳内的转子与引擎的曲轴相连。
此外,随着近年来混合动力车的普及,人们希望可自动进行上述转子的安装作业。该情况下,为了在轴心没有偏移的情况下高精度地连接可一体旋转的转子和曲轴,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既需要提高转子相对于安装装置的定位精度,又需要提高安装装置和转子相对于转子外壳的定位精度。因此,存在会使安装装置构造复杂化以及安装作业工序变得繁杂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采用本发明,在将马达的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并进一步连接到引擎的曲轴上时,既可自动进行安装作业,又可使安装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作业的工序比较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转子安装装置用于同轴于引擎的曲轴安装马达时,将该马达的转子插入安装在所述引擎上的转子外壳内,并使其与所述曲轴相连接,该转子安装装置包括:转子支承部件,其与所述转子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向;转子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上,并和用于与所述曲轴相连接而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螺钉通孔中的一部分相卡合;临时固定用螺钉,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将该转子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上;驱动轴,其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该驱动轴经由丝杠机构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而言,其设置在与所述转子相反的一侧,并对所述驱动轴的基端侧进行支承并使其可旋转,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与之靠近或远离;基座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上靠所述转子外壳的一侧,并与该转子外壳相卡合;紧固机构,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连接用螺钉的头部相卡合从而对该连接用螺钉的头部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朝所述转子侧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连接用螺钉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中、除与所述转子定位部件相卡合的孔之外的至少一个孔内。
此外,本发明的转子安装方法为采用了转子安装装置进行安装的方法,该安装装置包括:转子支承部件,其与马达的转子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向;转子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上,并和用于与引擎的曲轴相连接而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螺钉通孔中的一部分相卡合;临时固定用螺钉,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将该转子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上;驱动轴,其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该驱动轴经由丝杠机构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而言,其设置在与所述转子相反的一侧,对所述驱动轴的基端侧进行支承并使其可旋转,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与之靠近或远离;基座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上,并与安装在所述引擎上的转子外壳相卡合;紧固机构,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连接用螺钉的头部相卡合从而对该连接用螺钉的头部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朝所述转子侧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连接用螺钉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中、除与所述转子定位部件相卡合的孔之外的至少一个孔内,该转子安装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在将所述转子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之前,通过所述转子定位部件进行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的定位;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之后,通过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对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和所述转子之间进行临时固定;第三工序,通过所述基座定位部件进行所述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外壳的定位;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工序之后,使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第五工序,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通过所述驱动轴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和所述转子朝所述转子外壳一侧移动,并将该转子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第六工序,在将所述转子完全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之前,通过将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所进行的临时固定予以解除以及所述紧固机构施加的作用力,使所述转子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离开,从而使该转子可在所述转子定位部件和所述螺钉通孔之间的间隙范围内移动;第七工序,在所述第六工序之后,使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进行所述转子和所述曲轴之间的定位;第八工序,在所述第七工序之后,用所述紧固机构紧固所述连接用螺钉,将所述转子和所述曲轴部分地连接在一起;第九工序,在所述第八工序之后,在其他螺钉通孔中插入、紧固连接用螺钉,从而,将所述转子和曲轴彼此完全地连接在一起。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首先,在将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前,通过转子定位部件进行转子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的定位,并在该状态下通过临时固定用螺钉对二者进行临时固定。由于转子定位部件与公差较大的螺钉通孔相卡合,因此,可确保转子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的定位公差也较大。因此,可避免该转子支承部件中用于对转子进行定位的构造复杂化和安装作业的繁杂化。此外,由于转子已临时固定在转子支承部件上,因此,易于在将其从转子的临时放置位置向转子外壳处的安装位置移动时变换姿态。
在将临时固定在转子支承部件上的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时,通过基座定位部件进行基座部件相对于转子外壳的定位。由于基座部件相对于转子外壳的定位公差允许达到转子外壳内周和转子外周之间的间隙的程度(转子可插入转子外壳内的程度),因此,最终可确保基座部件相对于转子外壳的定位公差也较大。因此,可避免该基座部件中用于与转子外壳定位的构造复杂化和安装作业的繁杂化。
在相对于转子外壳对基座部件进行定位时,使转子支承部件充分向基座部件侧(与转子相反的一侧)移动,从而,充分使驱动轴的顶端侧比该转子支承部件更朝转子侧突出。这样,可在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前将驱动轴的顶端卡合在曲轴的轴端部上。从而,可防止转子和曲轴的轴心之间错位。
然后,使驱动轴旋转,从而经由丝杠机构使转子支承部件和转子朝转子外壳侧移动。这样,可避免因磁力吸引使转子与转子外壳内壁接触,顺畅地将该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
在将转子完全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前,使驱动轴暂时停止旋转,解除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所进行的使转子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的临时固定。这样一来,转子在紧固机构的作用力下离开转子支承部件。从而,该转子呈如下这样的间隙配合状态(浮动状态):转子不仅可在轴向上进行少量的移动,而且,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也可在各转子定位部件和螺钉通孔之间的间隙所允许范围内进行移动。
该状态下,再次使驱动轴旋转,可使转子支承部件和转子朝转子外壳侧移动,将转子完全插入转子外壳内,使该转子与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这样,不管转子定位部件和基座定位部件等的定位公差如何,都可高精度地相对于曲轴的轴端部对转子进行定位。
即,在将转子大部分插入到转子外壳内之后,解除转子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的临时固定,使该转子处于浮动状态。该状态下,可直接对转子和曲轴之间进行定位。因此,不管在将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前定位公差如何,都可以以较小的公差(高精度)对转子和曲轴之间进行定位。
在完成上述定位之后,通过紧固机构来紧固连接用螺钉,将转子和曲轴的局部连接在一起。然后,使该转子安装装置退回,并在其他的螺钉通孔中贯穿、紧固连接用螺钉,由此,完成对转子和曲轴的连接。
由此,采用本发明,在将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前,可以以较低的定位精度来进行转子安装作业。因此,采用普通的机器人就可自动、稳定地进行转子安装作业。并且,可使转子支承部件、基座部件等的构造更简单,以及使转子相对于转子外壳的安装作业更简单。此外,由于在将大部分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之后,使转子暂时处于浮动状态,然后,相对于曲轴直接对转子进行定位,因地,可高精度地连接曲轴和转子。
附图说明
图1是侧视图,其中含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子安装装置的部分剖面。
图2是侧视图,表示转子完全插入转子外壳内部之前的状态。
图3是侧视图,表示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看到的、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部之前所述转子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
图4是侧视图,表示从图2所示的状态解除了转子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的临时固定的状态。
图5是侧视图,表示从图4所示的状态将转子完全插入到转子外壳内部的状态。
图6是俯视图,表示沿轴向看到的所述转子安装装置的装置主体和马达。
图7是表示整个所述转子安装装置的大致结构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E:引擎,K:曲轴,K1:轴端部,M:马达,R:转子,H:转子外壳,B:滚珠丝杠机构(丝杠机构),V:连接用螺钉,1:转子安装装置,2:基座部件,4:驱动轴,5:转子支承部件,h1:螺钉通孔,7:临时固定用螺钉,8A:紧固机构,9:转子定位部件,19:基座定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表示转子安装装置1,在电动马达M与引擎(内燃机)E的曲轴K同轴设置的混合动力车所用动力单元的装配工序中,该转子安装装置1将马达M的转子R插入预先安装在引擎E上的马达M的转子外壳H内,并将该转子R与引擎E的曲轴K连接在一起。
引擎装配体15由引擎E和预先安装在该引擎E上的转子外壳H构成,并由传送带C来进行搬运。当该引擎装配体15被搬运到规定的转子安装位置P1时,通过转子安装装置1来进行转子R的安装作业。转子安装装置1包括机械手20和装置主体1A,该装置主体1A与该机械手20的顶端设置成一体。转子安装装置1的动作由未图示的电控部来控制。
转子安装装置1通过装置主体1A对被搬运、放置到临时放置台(临时放置位置)P2上的转子R进行保持,并将该转子R安装到位于安装位置P1上的引擎装配体15上。
参照图1、6,转子外壳H包括外壳主体H1和呈环状设置在该外壳主体H1内周的多个定子线圈H2。转子外壳H呈轴向厚度受到控制的扁平状。转子外壳H(外壳主体H1)的一侧面被螺栓等紧固、固定在引擎E的曲轴箱(未图示)的端面上。
另一方面,转子R包括转子主体R1和呈环状设置在该转子主体R1外周的多个磁铁R2。与转子外壳H一样,转子R也呈轴向厚度受到控制的扁平状。转子R(转子主体R1)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中空部R3。在该中空部R3的靠曲轴K的一侧,设置有内凸缘部R4,该内凸缘部R4与曲轴K的轴端部K1抵接、卡合。在该内凸缘部R4相对于轴端部K1同轴定位的状态下,内凸缘部R4和轴端部K1被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六个)连接用螺钉V(参照图3、6)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1、3、6,装置主体1A包括:板状的转子支承部件5,其与转子R(转子主体R1)轴向一侧(与曲轴K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抵接、卡合;多个(三个)销状的转子定位部件9,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5上的靠转子R的一侧,并分别和转子主体R1上的、用于与曲轴K相连接的多个(六个)螺钉通孔h1中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相卡合;临时固定用螺钉7,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9使转子R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已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7将该转子R临时固定到转子支承部件5上;驱动轴4,其与转子R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曲轴K的轴端部K1中央的柱环部K2内周相卡合,驱动轴4经由滚珠丝杠机构B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支承;板状的基座部件2,其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的与转子R相反的一侧相向,并以所述驱动轴4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支承,使转子支承部件5可靠近或远离转子外壳H;多个(三个)销状的基座定位部件19,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2上靠转子外壳H的一侧,并与外壳主体H1的外周侧相卡合;紧固机构8A,其被转子支承部件5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该连接用螺钉V的头部相卡合从而对该连接用螺钉V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V朝转子R侧施加作用力,其中,该连接用螺钉V为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h1中、除与转子定位部件9相卡合的孔之外的一个孔内。
转子支承部件5的俯视图(轴向视图)大致呈三角形。转子支承部件5的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向销14,该导向销14朝与转子R相反的一侧突出。该各导向销14的顶端侧以相对于该基座部件2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其上。
转子支承部件5的一侧面与转子R(转子主体R1)上位于所述中空部R3周围的表面相抵接,由此,使转子支承部件5在轴向上得到定位。此外,各转子定位部件9的顶端分别与螺钉通孔h1相卡合,由此,使转子支承部件5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也得到定位。像上述这样得到定位的转子支承部件5被临时固定用螺钉7临时固定在转子R上。
临时固定用螺钉7具有很长的轴部,并穿插、保持在导向筒10内。导向筒10的一端固定在转子支承部件5上,其另一端以可沿基座部件2滑动的方式穿插在其中。导向筒10的另一端用作临时固定用螺钉7头部的座面。临时固定用螺钉7经由该导向筒10使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彼此紧固在一起。在该紧固状态下,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可靠近或远离基座部件2。即使在转子支承部件5与基座部件2的间隔为最大的状态下,临时固定用螺钉7的头部也会从该基座部件2上向与转子支承部件5相反的一侧突出。
在位于转子R(转子主体R1)的中空部R3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六个)用于与混合动力车上未图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螺纹孔h2。临时固定用螺钉7顶端侧的螺纹部与所述各螺纹孔h2中的一个孔螺纹连接。
驱动轴4的顶端具有中心部件3,该中心部件3嵌入曲轴K的轴端部K1内。此外,驱动轴4的外周上设置有滚珠丝杠机构B的螺纹齿。在转子支承部件5的与转子R相反一侧的中部,固定有滚珠丝杠机构B的筒状螺帽6。驱动轴4与该筒状螺帽6螺纹连接,由此,转子支承部件5以可相对于驱动轴4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其上。
基座部件2的俯视图大致呈三角形,并比转子支承部件5大。在基座部件2的各顶部附近,分别固定有基座定位部件19。该各基座定位部件19的顶端分别与外壳主体H1外周的、多个用于与动力装置壳体(unit case)相连接的螺纹孔(均未图示)中的一部分(三个)相卡合。此外,在各基座定位部件19中,例如,有两个基座定位部件19的顶端具有用于插入所述螺纹孔内的凸部,有一个基座定位部件19的顶端仅与所述螺纹孔的座面相抵。
在基座部件2的与转子外壳H相反的一侧,固定有滑动保持部14a和旋转保持部4a,该滑动保持部14a以所述各导向销14可滑动的方式对其顶端侧进行保持,该旋转保持部4a以驱动轴4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保持。驱动轴4的基端侧贯穿在旋转保持部4a中。电动马达16的驱动力经由如带式传动机构17传递给该驱动轴4的端部。此外,图中的附图标记22表示传感器,用于检测基座部件2进而检测装置主体1A相对于机械手20是否设置在规定位置上,附图标记21表示固定在机械手20顶端的传感器支承板。
紧固机构8A包括:插套(socket)8,其具有轴部,以可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旋转和滑动的方式保持在其上;螺旋弹簧18,其对该插套8朝转子R侧(曲轴K侧)施加作用力;插套驱动轴13,其一端侧以可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其上,其另一端侧以可相对于基座部件2旋转和滑动的方式保持在其上。
插套驱动轴13设置在与插套8不同的轴上,二者经由齿轮副G联动。在齿轮副G中,例如设置在插套驱动轴13上的的驱动齿轮12,其在该插套驱动轴13的轴向上的宽度较大。采用这种结构,在驱动齿轮12与设置在插套8上的从动齿轮11啮合的状态下,该驱动齿轮12可沿轴向以规定的量移动。即使在转子支承部件5与基座部件2的间隔最大的状态下,设置在插套驱动轴13另一端的螺栓头部也会从该基座部件2上与转子支承部件5相反的一侧突出。
接下来,对用该转子安装装置1将转子R安装到引擎装配体15上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6、7,将转子R放置在所述临时放置台P2上,且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预先将一根连接用螺钉V穿插在该转子R的各螺钉通孔h1中任意一个内,然后,保持转子R位于设置在机械手20顶端的装置主体1A上。将引擎装配体15以其轴向水平的方式放置到传送带C上的转子安装位置P1上。
装置主体1A中,使转子支承部件5的下表面与转子主体R1的端面相抵接,并使各转子定位部件9的顶端分别与螺钉通孔h1相卡合,由此,进行转子R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的定位。在该状态下,将临时固定螺钉7螺合、紧固在对应的螺纹孔h2中,由此,稳固地将转子R临时固定在转子支承部件5上,进而固定在装置主体1A上。此时,紧固机构8A的插套8与所述一根连接用螺钉V的头部相卡合,并将该连接用螺钉V朝转子R侧施加作用力。此外,由未图示的螺帽扳手装置来对临时固定用螺钉7进行紧固。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子定位部件9与公差较大的螺钉通孔h1相卡合,因此,可确保转子R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的定位公差也较大。因此,可避免该转子支承部件5中用于对转子R进行定位的构造复杂化和安装作业的繁杂化。此外,由于转子R被临时固定在转子支承部件5上,因此,易于在将他们从转子R的临时放置位置P2朝转子外壳H处的安装位置P1移动时进行姿态变换。
接下来,通过机械手20使装置主体1A和转子R旋转90°,使所述轴向沿着水平方向。接着,机械手20使转子R与位于传送带C上的转子安装位置P1上的引擎装配体15的曲轴K和转子外壳H同轴,然后,使转子R沿轴向靠近转子外壳H。此时,由于已稳固地将转子R临时固定在装置主体1A上,因此,可在没有晃动等状态下操作较重的转子R。从而,可防止转子R因与装置主体1A或转子外壳H接触而损坏等情况发生。
参照图2,通过各基座定位部件19确定基座部件2相对于转子外壳H在轴向和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可进行装置主体1A相对于转子外壳H的定位。由于此时基座部件2相对于转子外壳H的定位公差允许达到转子外壳H内周和转子R外周之间间隙的程度(本实施例中为0.4~0.9mm,换言之,转子R可插入转子外壳H内的程度),因此,最终可确保基座部件2相对于转子外壳H的定位公差也较大。因此,可避免该基座部件2中用于与转子外壳H定位的构造复杂化和安装作业的繁杂化。
在相对于转子外壳H对基座部件2进行定位时,使转子支承部件5充分地向基座部件2侧(与转子R相反的一侧)移动,从而,充分使驱动轴4的顶端侧比该转子支承部件5更朝转子R侧突出。这样,可在转子R插入转子外壳H内之前、且各基座定位部件19与转子外壳H卡合的同时,将驱动轴4的顶端卡合在曲轴K的轴端部K1上。从而,可防止转子R和曲轴K的轴心之间错位。
然后,通过电动马达16使驱动轴4旋转,从而经由滚珠丝杠机构B使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朝转子外壳H侧移动。由于经由装置主体1A使转子R相对于转子外壳H稳固地定位,因此,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不出现偏移情况下,可将转子R插入转子外壳H内。因此,不会出现转子R因磁力作用而与转子外壳H内壁接触而损坏或重新进行安装作业的情况。
参照图4,在将转子R完全插入转子外壳H内之前(具体而言,转子R的大部分已插入到转子外壳H内,但转子R的底部(内凸缘部R4)还未与曲轴K的轴端部K1相卡合的状态),使驱动轴4暂时停止旋转,解除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7所进行的使转子R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的临时固定。
这样一来,转子R在紧固机构8A的作用力下朝曲轴K侧移动,离开转子支承部件5(图4中用附图标记t表示此时转子R和转子支承部件5之间的间隙)。从而,该转子R呈如下这样的间隙配合状态(浮动状态):转子R不仅可在轴向上进行少量的移动,而且,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也可在各转子定位部件9和螺钉通孔h1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进行移动。
该状态下,再次使驱动轴4旋转,可使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继续朝转子外壳H侧移动,如图5所示,将转子R完全插入转子外壳H内,使该转子R的内凸缘部R4的内周与曲轴K的轴端部K1的柱环部K2的外周相卡合。所述内凸缘部R4的内周和柱环部K2的外周相嵌合的间隙精度,是转子R和曲轴K的定位手段中控制最严格的间隙精度。因此,当该内凸缘部R4嵌入柱环部K2时,转子R与曲轴K的轴心高精度一致。
换言之,对于转子R插入转子外壳H内之前由转子定位部件9和基座定位部件19等确定的定位公差,只可确保将转子R插入到转子外壳H内的精度。但是,若想使转子R和曲轴K的轴心高精度一致,采用上述的简单构造和工序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首先,将转子R的大部分插入到转子外壳H内,然后,解除转子R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的临时固定,使该转子R暂时在转子外壳H内处于浮动状态。该状态下,通过内凸缘部R4和柱环部K2,再次直接对转子R和曲轴K之间进行定位,从而,不管转子定位部件9和基座定位部件19等的定位公差如何,都可通过内凸缘部R4和柱环部K2产生的较小的公差(高精度),准确地相对于曲轴K的轴端部K1对转子R进行定位。
在完成上述定位之后,通过未图示的螺帽扳手装置,使紧固机构8A中的插套驱动轴13旋转。通过插套驱动轴13的旋转,插套8也通过齿轮副G旋转,最终,可将连接用螺钉V螺合、紧固到在曲轴K的轴端部K1内形成的螺纹孔h3内。连接用螺钉V相对于转子R的轴向位移可通过插套8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5的滑动而吸收。通过该连接用螺钉V,将转子R和曲轴K的局部连接在一起,然后,使该转子安装装置1退回,并在其他的螺钉通孔h1中也贯穿、紧固连接用螺钉V。通过上述工序,则完成对转子R和曲轴K的连接。
根据上述说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子安装装置1用于:在同轴于引擎E的曲轴K来安装马达M时,将该马达M的转子R插入设置在引擎E上的转子外壳H内,并与所述曲轴K相连接。该转子安装装置1包括:转子支承部件5,其与所述转子R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向;转子定位部件9,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5上靠所述转子R的一侧,并分别和用于与所述曲轴K相连接而设置在所述转子R上的、多个螺钉通孔h1中的一部分相卡合;临时固定用螺钉7,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9使所述转子R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7将该转子R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上;驱动轴4,其与所述转子R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曲轴K的轴端部K1相卡合,驱动轴4经由滚珠丝杠机构B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基座部件2,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而言,其设置在与所述转子R相反的一侧,并以所述驱动轴4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支承,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可与之靠近或远离;基座定位部件19,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2上靠所述转子外壳H的一侧,并与该转子外壳H相卡合;紧固机构8A,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连接用螺钉V的头部相卡合而对该连接用螺钉V的头部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V朝所述转子R侧施加作用力,其中,连接用螺钉V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h1中、除与所述转子定位部件9相卡合的孔之外的一个孔内。
此外,采用上述转子安装装置1的转子安装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在将所述转子R插入所述转子外壳H内之前,通过所述转子定位部件9进行所述转子R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的定位;第二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之后,通过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7对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之间进行临时固定;第三工序,通过所述基座定位部件19进行所述基座部件2相对于所述转子外壳H的定位;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工序之后,使所述驱动轴4的顶端与所述曲轴K的轴端部K1相卡合;第五工序,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使所述驱动轴4旋转,从而通过滚珠丝杠机构B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和转子R朝所述转子外壳H侧移动,并将该转子R插入所述转子外壳H内;第六工序,在将所述转子R完全插入所述转子外壳H内之前,通过将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7所进行的临时固定予以解除,并通过所述紧固机构8A施加的作用力,使所述转子R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5离开,从而使该转子R可在所述转子定位部件9和螺钉通孔h1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移动;第七工序,在所述第六工序之后,使所述转子R与所述曲轴K的轴端部K1相卡合,进行所述转子R和曲轴K之间的定位;第八工序,在所述第七工序之后,用所述紧固机构8A紧固连接用螺钉V,将所述转子R和曲轴K部分地连接在一起;第九工序,在所述第八工序之后,也在其他螺钉通孔h1中插入、紧固连接用螺钉V,从而,将所述转子R和曲轴K彼此完全地连接在一起。
通过上述转子安装装置1和采用了该转子安装装置1的上述转子安装方法,在将转子R插入转子外壳H内之前,可以以较低的定位精度来处理转子R。因此,采用普通的机器人就可自动、稳定地进行转子安装作业。并且,可使转子支承部件5、基座部件2等的构造更简单,以及使转子R相对于转子外壳H的安装作业更简单。此外,在将转子R大部分插入转子外壳H内之后,使转子R暂时处于浮动状态,从而可直接进行转子R相对于曲轴K的定位,因此,可高精度地连接曲轴K和转子R。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根据螺钉通孔h1和螺纹孔h3的数量等适当改变转子定位部件9的数量,该数量可以不足三个或者为四个以上。同样,也可适当改变基座定位部件19的数量。
此外,临时固定用螺钉7可以为多个。同样,紧固机构8A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插套8而同时对多个连接用螺钉V既施以转矩又施加作用力的机构。
此外,也可不采用滚珠丝杠机构B,而采用使螺母与螺纹齿滑动连接的普通丝杠机构。
上述实施例所表示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采用本发明,在将马达的转子插入转子外壳内并使其与引擎的曲轴相连接时,既可自动进行安装作业,又可使安装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作业的工序更简单。

Claims (2)

1.一种转子安装装置,用于同轴于引擎的曲轴安装马达时,将该马达的转子插入安装在所述引擎上的转子外壳内并使其与所述曲轴相连接,该转子安装装置包括:
转子支承部件,其与所述转子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向;
转子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上,并和用于与所述曲轴相连接而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螺钉通孔中的一部分相卡合;
临时固定用螺钉,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将该转子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上;
驱动轴,其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该驱动轴经由丝杠机构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
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而言,其设置在与所述转子相反的一侧,并以所述驱动轴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支承,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与之靠近或远离;
基座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上靠所述转子外壳的一侧,并与该转子外壳相卡合;
紧固机构,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连接用螺钉的头部相卡合从而对该连接用螺钉的头部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朝所述转子侧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连接用螺钉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中、除与所述转子定位部件相卡合的孔之外的至少一个孔内。
2.一种转子安装方法,其采用了具有如下构件的转子安装装置:
转子支承部件,其与马达的转子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向;
转子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转子支承部件上,并和用于与引擎的曲轴相连接而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螺钉通孔中的一部分相卡合;
临时固定用螺钉,在通过该转子定位部件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定位的状态下,该临时固定用螺钉将该转子临时固定到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上;
驱动轴,其与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该驱动轴经由丝杠机构以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
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而言,其设置在与所述转子相反的一侧,并以所述驱动轴可旋转的方式对其基端侧进行支承,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可与之靠近或远离;
基座定位部件,其突出设置在该基座部件上,并与安装在所述引擎上的转子外壳相卡合;
紧固机构,其被所述转子支承部件支承为如下状态:与连接用螺钉的头部相卡合从而对该连接用螺钉的头部施以转矩,并对该连接用螺钉朝所述转子侧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连接用螺钉穿插在所述各螺钉通孔中、除与所述转子定位部件相卡合的孔之外的至少一个孔内,
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安装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在将所述转子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之前,通过所述转子定位部件进行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的定位;
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之后,通过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对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和所述转子之间进行临时固定;
第三工序,通过所述基座定位部件进行所述基座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子外壳的定位;
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工序之后,使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
第五工序,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通过所述驱动轴使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和所述转子朝所述转子外壳一侧移动,并将该转子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
第六工序,在将所述转子完全插入所述转子外壳内之前,通过将所述临时固定用螺钉所进行的临时固定予以解除以及所述紧固机构施加的作用力,使所述转子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离开,从而使该转子可在所述转子定位部件和所述螺钉通孔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移动;
第七工序,在所述第六工序之后,使所述转子与所述曲轴的轴端部相卡合,进行所述转子和所述曲轴之间的定位;
第八工序,在所述第七工序之后,用所述紧固机构紧固所述连接用螺钉,将所述转子和所述曲轴部分地连接在一起;
第九工序,在所述第八工序之后,在其他螺钉通孔中插入、紧固连接用螺钉,从而,将所述转子和所述曲轴彼此完全地连接在一起。
CN2009800005375A 2008-05-16 2009-03-03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9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9696/2008 2008-05-16
JP2008129696A JP5111232B2 (ja) 2008-05-16 2008-05-16 ロータ組付装置及びロータ組付方法
PCT/JP2009/053955 WO2009139212A1 (ja) 2008-05-16 2009-03-03 ロータ組付装置及びロータ組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9792A true CN101689792A (zh) 2010-03-31
CN101689792B CN101689792B (zh) 2012-03-07

Family

ID=4131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5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9792B (zh) 2008-05-16 2009-03-03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61630B2 (zh)
JP (1) JP5111232B2 (zh)
CN (1) CN101689792B (zh)
GB (1) GB2463413B (zh)
WO (1) WO200913921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262A (zh) * 2010-08-10 2012-03-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机单元、发电机单元、风力发电系统、旋转电机及发电机
CN104143887A (zh) * 2014-08-18 2014-11-12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检测装置
CN104967260A (zh) * 2015-06-10 2015-10-07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电机的转子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CN109599999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上海蔚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安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2092605A (zh) * 2019-06-17 2020-12-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轮内马达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9725B2 (ja) * 2011-03-30 2013-10-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TWI597443B (zh) * 2015-07-27 2017-09-01 泰茂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環安裝輔助裝置
CN110410200B (zh) * 2019-07-22 2024-04-05 江苏方霖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发动机与电机一体化的混动系统
CN110605576B (zh) * 2019-09-10 2024-06-21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且可调的曲轴转子装配工装及其安装方法
US11522394B2 (en) 2020-07-22 2022-12-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 module and shipping jig
CN115803995A (zh) * 2020-08-21 2023-03-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定子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7299A (ja) * 1993-08-31 1995-03-10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組付け装置
US5435056A (en) * 1993-10-15 1995-07-25 Micro-Precision Operations, Inc. Piston ring apparatus
JP4473459B2 (ja) * 2001-01-19 2010-06-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送り出し用治具
JP4647796B2 (ja) * 2001-01-19 2011-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組立方法
US7011618B2 (en) * 2003-05-16 2006-03-14 Kendro Laboratory Products Lp Attachment and release apparatus for a centrifuge rotor cover
US7415758B2 (en) * 2003-09-10 2008-08-26 Minebea Co., Ltd. Device to press the shaft of a rotor into a stator housing
US7757368B2 (en) * 2003-12-12 2010-07-20 Hirata Corporation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piston ring
FI117459B (fi) * 2004-05-31 2006-10-13 Abb Oy Menetelmä ja asennusväline sähkökoneen asentamiseksi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262A (zh) * 2010-08-10 2012-03-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机单元、发电机单元、风力发电系统、旋转电机及发电机
CN102377262B (zh) * 2010-08-10 2014-07-30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机单元、发电机单元、风力发电系统、旋转电机及发电机
CN104143887A (zh) * 2014-08-18 2014-11-12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检测装置
CN104967260A (zh) * 2015-06-10 2015-10-07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电机的转子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CN109599999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上海蔚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安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9599999B (zh) * 2017-09-30 2024-03-15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安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2092605A (zh) * 2019-06-17 2020-12-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轮内马达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11232B2 (ja) 2013-01-09
WO2009139212A1 (ja) 2009-11-19
GB0922378D0 (en) 2010-02-03
GB2463413B (en) 2013-02-13
GB2463413A (en) 2010-03-17
CN101689792B (zh) 2012-03-07
US20110041321A1 (en) 2011-02-24
US8161630B2 (en) 2012-04-24
JP2009278829A (ja) 200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9792B (zh) 转子安装装置和转子安装方法
US7709982B2 (en) Brushless motor
CN102049773A (zh)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
JP5990450B2 (ja) ロータ位置調整装置、ロータ位置調整方法及び回転電機製造方法
CN201833210U (zh) 一种带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的钻孔设备
CN108290257A (zh) 机器人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JP2008306842A (ja) ステータの調整締結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の調整締結システム
CN111993025B (zh) 一种液压系统软管扣压机
CN102324813A (zh) 一种用于装配多级磁瓦的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5856134A (zh) 一种汽车前盖装配样架
CN1522188B (zh) 工件组装辅助装置以及工件组装方法
US20030234584A1 (en) Linear motor
CN103485842B (zh) 用于燃气涡轮机的壳体罩的滚入和对准的方法和装置
JP3146774B2 (ja) 締付装置
CN204802098U (zh) 限位装置及具有该限位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JP5725473B2 (ja) 部品の挿入方法、及び、挿入装置
CN205504406U (zh) 云台固定机构和无人机
KR100574204B1 (ko) 분리트랜스의 조립방법
CN112388565B (zh) 一种倾角对位可控的螺纹拧紧机构及作业方法
CN208811502U (zh) 一种零件对中工具
CN110202307A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架的焊接工装
KR100672052B1 (ko) 직류모터의 로우터 코아와 마그넷 본딩 치공구 및 본딩방법
CN202480028U (zh) 柴油发动机主从动齿轮装配止动装置
CN20585219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共轨泵固定套的装置
CN111251285A (zh) 一种压电驱动二自由度深海机械臂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