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5175A -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5175A
CN101685175A CN200910172190.4A CN200910172190A CN101685175A CN 101685175 A CN101685175 A CN 101685175A CN 200910172190 A CN200910172190 A CN 200910172190A CN 101685175 A CN101685175 A CN 101685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film
film
web
film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2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谷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1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该光学薄膜卷筒在整个长条状的卷筒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于规定的角度偏差较小的光学取向轴,且能够对应于预期的角度容易地制作出来。在上述光学薄膜卷筒中,具有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层借助粘合材料层载置在由剥离材料层和粘合材料层构成的长条状的粘合薄膜上,并被卷绕成卷状,上述光学薄膜层由多个光学薄膜片构成,且构成为该光学薄膜片的端部相互相邻地进行配置成大致长条状,该光学薄膜片由具有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至少沿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被切断而形成,并且,该切断线被配置成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平行,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

Description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将具有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卷绕成卷状而成的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规定的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的偏振薄膜、光学补偿薄膜等的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层叠了各种光学薄膜而成的光学薄膜层叠体作为结构的一部分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公知有层叠了仅使特定振动方向的光透过的偏振薄膜、改善由所使用的液晶晶盒的双折射性引起的可视性不足的各种光学补偿薄膜而得到的光学薄膜层叠体。
用于这种光学薄膜层叠体的光学薄膜各自具有光学取向轴。并且,在制造光学薄膜层叠体时,必须使各光学薄膜以使它们的光学取向轴相互成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层叠。
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制作光学薄膜层叠体:通过从长条状的光学薄膜中切取单片体,并将该单片体与其他单片体以使它们的光学取向轴相互成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层叠来制作,上述光学薄膜被单轴拉伸或者双轴拉伸,且具有与轴向大致平行或者大致正交的光学取向轴。
此外,还在研究通过将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各不相同的光学薄膜层叠多张来制作光学薄膜层叠体的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研究采用通过使形成为长条状的薄膜相对于长度方向以规定的角度拉伸而获得的斜向拉伸薄膜的方法。已知有该斜向拉伸薄膜能够通过改变拉伸的角度来获得与预期的角度对应的光学取向轴,因此通过按照预期的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制作并层叠斜向拉伸薄膜来制作光学薄膜层叠体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112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在制作光学薄膜层叠体时,必须进行将从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制作成的光学薄膜中切断下来的单片体一张一张地层叠的作业,因此有难以批量生产光学薄膜层叠体的问题。此外,根据单片体的大小、层叠时的角度,会产生未被层叠的区域,成品率变差。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斜向拉伸薄膜存在其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具体而言,利用展幅机将斜向拉伸薄膜拉伸开而具有预期的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然而容易受到对拉伸前的薄膜施加的张力(张力)、拉伸的角度的变动等的影响。此外,由于通过卷绕成卷状而使斜向拉伸薄膜弯曲,因此会局部地形成进一步拉伸或者收缩的状态。因此,在整个卷筒的区域内,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容易产生偏差,不能形成品质稳定的光学薄膜卷筒。
此外,斜向拉伸薄膜必须与预期的光学取向轴的角度相对应地对拉伸的角度(方向)和拉伸的力等进行复杂的设定,因此,在制作多个具有不同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此外,由于斜向拉伸薄膜在拉伸工序中使其宽度形成为预期的宽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将斜向拉伸薄膜与其他薄膜(例如其他光学薄膜或粘合薄膜等)粘贴时,必须制作其宽度大于其他薄膜的宽度的斜向拉伸薄膜,并与其他薄膜的宽度对应地进行切断,因此导致了成品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在整个长条状的卷筒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于规定的角度的偏差较小的光学取向轴,且能够对应于预期的角度容易地制作出来,并且其目的还在于通过提供能够对应于预期的角度容易地制作出来的光学薄膜卷筒,提高其与其他薄膜粘贴时的成品率。
本发明上述的光学薄膜卷筒采用了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层借助粘合材料层载置在由剥离材料层和粘合材料层构成的长条状的粘合薄膜上,并被卷绕成卷状,上述光学薄膜层由多个光学薄膜片构成,且使该各光学薄膜片的端部相互相邻地进行配置而构成为大致长条状,该光学薄膜片是由具有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至少沿与该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被切断而形成,并且,上述切断线被配置成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平行,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
此外,光学薄膜片相互的端部可以是形成各光学薄膜片的任意端边(但是,由上述与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形成的端边除外)。此外,例如在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与上述切断线的交叉角度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小于35°的情况下),由于光学薄膜片较长,因此有时会分割出2个以上该光学薄膜片,且将分割出的光学薄膜片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将由分割该光学薄膜片的分割线形成的端边作为上述端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光学薄膜卷筒,沿与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切断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而形成多个光学薄膜片,上述多个光学薄膜片相相邻地进行配置而形成为大致长条状,因此,通过改变配置各光学薄膜片时的角度,能够容易地制作预期的角度的光学取向轴。而且,作为被切断成光学薄膜片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可以采用具有与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或者大致正交的光学取向轴的、普通的单轴拉伸薄膜等,因此,在整个光学薄膜卷筒的区域内,形成相对于预期角度的偏差较小的光学薄膜卷筒。
具体而言,通过沿着以规定的角度与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切断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而形成光学薄膜片,使各光学薄膜片具有两根以规定的角度倾斜且平行的切断线,而且具有相同的光学取向轴。并且,通过将该切断线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平行地进行配置,使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仅倾斜切断线的倾斜角度的量。
即,通过改变切断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切断线的角度,能够将切断前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所具有的光学取向轴改变为各种角度。由此,形成能够容易地制作出预期的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卷筒。
此外,用作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普通的单轴拉伸薄膜等在其整个区域内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偏差都很小,因此通过以相同角度的切断线切断该长条状的光学薄来使各光学薄膜片具有相同角度的光学取向轴。因此,通过使各光学薄膜片的切断线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光学薄膜片,从而在整个光学薄膜卷筒的区域内形成光学取向轴的偏差较小的光学薄膜卷筒。
此外,能够用一个长条状的光学薄膜制作出具有各种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卷筒。因此,作为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由于通过制作具有与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或者大致正交(与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因此能够将其具有通用性地用于具有各种角度的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卷筒。
此外,由于用多个光学薄膜片构成光学薄膜层,因此能够缓和在被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施加在各光学薄膜片上的张力的影响。例如,在使光学薄膜片处于外侧地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各光学薄膜片容易形成沿长度方向被施加有张力的状态,虽然施加的张力很小,但是容易形成使光学取向轴有偏差的状态。
然而,由于多个光学薄膜片是独立进行配置的,因此各光学薄膜片之间产生间隙,施加到一个光学薄膜片上的张力的影响不会传递到其他光学薄膜片上。由此,能够防止施加到光学薄膜片上的张力的影响传递到整个光学薄膜卷筒的区域中,能够防止光学取向轴的角度的偏差。进而,也能够防止由于对光学薄膜片施加张力而引起的光学特性(特别是相位差的R值)的变化。
此外,由于各光学薄膜片独立地载置在粘合薄膜,即粘合材料层上,因此即使在沿长度方向拉出光学薄膜卷筒,并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以使光学薄膜卷筒不会产生松弛地进行使用的情况下,该张力也会施加到剥离材料层上而不会直接施加到光学薄膜片上。由此,光学薄膜片不会因该张力而拉伸,能够防止光学取向轴的角度产生意图之外的变化。
此外,优选是,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在上述光学薄膜片被配置成长条状并被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相互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换言之,优选是,上述光学薄膜片在被配置成长条状并被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断续地即不连结地进行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光学薄膜卷筒,在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将光学薄膜片相互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由此,例如即使是在使光学薄膜片处于内侧地卷绕成卷状的情况下,光学薄膜片之间也不会相互接触,因此不会损伤光学薄膜片。此外,由于处于卷的内侧,因此各光学薄膜片容易形成收缩状态,虽然收缩量很小,但是容易形成光学取向轴有偏差的状态,然而,由于光学薄膜片之间具有间隔,因此1个光学薄膜片的收缩的影响不会传递到其他光学薄膜片。另外,即使是在以光学薄膜片处于外侧的情况下,如上上述,光学薄膜片之间也不会相互接触。
此外,优选是,在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中,上述形成为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与切断线的交叉角度为35°~90°。
根据上述结构的光学薄膜卷筒,由于光学薄膜片没有形成为长条状,因此处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配置光学薄膜片时的作业效率。由此,能够减少依照分割线分割光学薄膜片并以使分割的光学薄膜片相对峙的方式进行配置的作业。
此外,优选是,在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中,上述光学薄膜片是由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被沿其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且平行的切断线切断而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光学薄膜卷筒,能够通过将切断线之间的间隔调节成规定的间隔来在将光学薄膜片配置成长条状时形成预期的宽度的光学薄膜层。具体而言,由于各光学薄膜片以使切断线与光学薄膜层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切断线之间的间隔与光学薄膜层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当。因此,能够通过调节切断线之间的间隔,容易地形成预期的宽度的光学薄膜层。因此,在与其他薄膜(其他光学薄膜或者粘合薄膜等)粘贴时,能够形成宽度与其他薄膜的宽度相同的光学薄膜层,能够提高粘贴时的成品率。
此外,优选是,在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中,上述光学薄膜片构成为具有相位差薄膜、增光膜或者偏振薄膜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具有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沿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切断而形成多个光学薄膜片,将该光学薄膜片以其各端部相互相邻的方式借助粘合材料层配置在由剥离材料层和粘合材料层构成的长条状的粘合薄膜上而形成长条状的光学薄膜层,在配置上述光学薄膜片时,使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与各切断线平行地配置,并且使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地进行配置并使各光学薄膜片卷绕成卷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如下的光学薄膜卷筒:在整个长条状的卷筒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于规定角度的偏差较小的光学取向轴,且能够对应于预期的角度容易地制作出来。此外,能够形成能够对应于预期的宽度容易地制作出来的光学薄膜卷筒,从而提高其与其他薄膜进行粘贴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卷筒的一部分被开卷的状态的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A-A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该光学薄膜卷筒中,切断长条状光学薄膜而形成的光学薄膜片的图。
图3是表示在该光学薄膜卷筒中,剥离材料层覆盖粘合材料层的正反两面而形成的粘合薄膜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在该光学薄膜卷筒中,将光学薄膜片载置于粘合薄膜上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卷筒1是由具有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层2卷绕成卷状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光学薄膜卷筒1由如下部分构成:光学薄膜层2,其将多张由光学薄膜的单片体形成的光学薄膜片21相互相邻地配置成为大致长条状;长条状的粘合薄膜3,其载置光学薄膜片21;保护层4,其用于保护光学薄膜层2的表面。另外,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卷筒1的一部分被开卷的状态的图。
此外,光学薄膜卷筒1具有相对于其长度方向成规定的角度θ1的光学取向轴X。更加详细而言,各光学薄膜片21的光学取向轴X被配置成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成规定的角度θ1。
此外,如图2所示,光学薄膜片21是将由具有光学取向轴X的光学薄膜形成为长条状的长条状光学薄膜5沿与其长度方向以规定的角度θ2交叉的切断线22进行切断而形成的。该长条状光学薄膜5在正反两面具有能够容易地剥离的保护层(未图示)。即,切断长条状光学薄膜5而形成的光学薄膜片21在正反两面具有长条状光学薄膜5的保护层,该保护层的一方成为保护光学薄膜层2的表面的保护层4。
切断线22是沿长条状光学薄膜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进行设置的,优选该间隔与载置光学薄膜片21的粘合薄膜3的宽度一致。另外,设置切断线22的间隔是指与平行的两个切断线22正交的方向上的间隔d。此外,优选切断线22与长条状光学薄膜5的长度方向的交叉角度θ2为35°~90°。
这样切断而获得的光学薄膜片21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形成为以两个平行的切断线22为两边的四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长条状光学薄膜5具有与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平行的光学取向轴X。具体而言,能够采用单轴拉伸薄膜、双轴拉伸薄膜等。更加详细而言,能够采用单轴拉伸或者双轴拉伸的相位差薄膜、增光膜或者偏振薄膜等。这种长条状光学薄膜5与斜向拉伸薄膜相比,在整个长条状光学薄膜5的区域内光学取向轴X的角度偏差较小,因此在制造光学薄膜卷筒1时,也难以在其整体区域内产生光学取向轴X的角度偏差。
在此,相位差薄膜是指在使光透过时,能够使透过光的相位产生差值的薄膜。具体而言,是如下的薄膜:在薄膜面内折射率不相同,在该折射率最小的方向使透过光的相位提前,而在该折射率最大的方向使透过光的相位滞后。即,相位差薄膜的迟相轴是指透过该薄膜的光的相位滞后的方向,换言之,是在薄膜面内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是作为本发明中的光学取向轴的一个示例。
具体而言,该相位差薄膜能够通过拉伸高分子薄膜而获得。例如,可以列举出在适当的温度下对未被拉伸的薄膜施加张力,沿拉伸方向提高分子的取向的薄膜。作为高分子薄膜,可以采用由从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聚合材料成形为薄膜状的薄膜,例如,乙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降冰片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类树脂、侧链具有取代亚胺基或者非取代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与侧链具有取代苯基或者非取代苯基和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以及液晶聚合物。作为成形方法的具体例子,可以例举出液体浇注法、溶融挤出法。
此外,增光膜显示出如下特性:对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灯等光源入射的光中的规定偏振轴的直线偏振光或者规定方向的圆偏振光进行反射,并使其他光透过。即,增光膜使来自背光灯等光源的光入射而获得规定偏振状态的透过光,并且上述规定偏振状态以外的光则不能透过而被反射,反射后的光再被设于后侧的反射层等反转并再次入射到该增光膜,从而谋求增加透过增光膜的光的量,并且供给不容易被偏振镜吸收的偏振光,谋求增加能够用于液晶图像显示等的光量,从而使亮度提高。该增光膜的光学取向轴例如是透过光的偏振方向等。
此外,偏振薄膜是使自然光透过时,将透过光变成直线偏振光的薄膜。具体而言,其仅使与入射光正交的偏振光成分的一方通过,而将另一方吸收(或者反射、散射)而遮挡。即,该偏振薄膜的吸收轴是偏振光成分被吸收的方向,是本发明中的光学取向轴的一个示例。
该偏振薄膜可以采用通过在用碘或者有机染料等二色性材料对例如聚乙烯醇等基材薄膜进行染色、吸附后,使该薄膜拉伸而获得的薄膜。通常,以该薄膜拉伸的方向作为吸收轴。
此外,如图3所示,载置有光学薄膜片21的粘合薄膜3形成为长条状,并被卷绕成卷状。此外,其宽度形成为与设置切断线22的间隔d大致一致。此外,粘合薄膜3是通过在粘合材料层31的正反两面覆盖剥离材料层32和剥离材料层33而形成的。并且,在载置光学薄膜片21时,粘合薄膜3将一侧的剥离材料层33剥离,并将一侧的保护层被剥离的光学薄膜片21依次贴贴到露出的粘合材料层31上。
其中,粘合材料层31是通过与光学薄膜片21层叠来使该光学薄膜片21具有粘合性,并能够将光学薄膜片21与其他构件(例如,其他光学薄膜片等)粘贴起来的层。此外,剥离材料层32、33构成为层叠在上述粘合材料层31上而临时保护粘合材料层31,并且在将粘合材料层31与其他构件(例如,光学薄膜片21等)层叠时,能够容易地从粘合材料层31上剥离的结构。
接着,对将光学薄膜片21载置到粘合薄膜3上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从长条状光学薄膜5中切断下来的光学薄膜片21中以使切断线22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光学薄膜片21以使切断线22与粘合薄膜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重合地方式进行配置,且各切断线22沿粘合薄膜3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呈大致直线状。此时,各光学薄膜片21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在使载置于粘合薄膜3上的光学薄膜片21处于内侧地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以在各光学薄膜片21之间形成有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更加详细而言,优选是,在各光学薄膜片21之间设有比光学薄膜片21的厚度更宽的间隔。
通过这样配置,光学薄膜片21的光学取向轴X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成规定的角度θ1。具体而言,光学薄膜片21在载置于粘合薄膜3上时,以仅旋转规定的角度θ2后的状态进行配置。由此,在长条状光学薄膜5具有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光学取向轴X的情况下,长条状光学薄膜5(光学薄膜片21)的光学取向轴X成为仅旋转规定的角度θ2的状态。因此,光学取向轴X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成规定的角度θ2。即,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的规定的角度θ1和切断线22与长条形光学薄膜5的长度方向的交叉角度θ2是相同的角度。
另外,在长条状光学薄膜5具有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光学取向轴X的情况下,即,具有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光学取向轴X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当长条状光学薄膜5(光学薄膜片21)的光学取向轴X仅旋转规定的角度θ2时,光学取向轴X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成规定的角度θ2+90°的角度。
并且,光学薄膜片21与粘合薄膜3共同卷绕成卷状,形成光学薄膜卷筒。此时,优选以使光学薄膜片21处于卷内侧的方式进行卷绕。通过这样进行卷绕,光学薄膜片21不会从粘合薄膜3上剥离,并且光学薄膜片21也不会被从外部弄损伤。此外,由于在各光学薄膜片21之间设有间隔,因此各光学薄膜片之前不会相互接触。
另外,也可以以使光学薄膜片21处于卷外侧的方式进行卷绕。通过这样进行卷绕,即使不考虑各光学薄膜片21之间的间隔,光学薄膜片21之间也不会互相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因卷绕成卷状而使施加在各光学薄膜片上的张力影响到其他光学薄膜片。
如上上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卷筒1,成为在整个长条状的卷筒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于规定角度的偏差较小的光学取向轴X,且能够对应于预期的角度容易地制作出来的光学薄膜卷筒1。
即,光学薄膜卷筒1构成为,上述光学薄膜层2由多张光学薄膜片21构成,该光学薄膜片21由长条状光学薄膜5沿与其长度方向以规定的角度θ2交叉的切断线22被切断而形成,并且该切断线22以与粘合薄膜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各光学薄膜片21的光学取向轴X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θ1,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出预期的角度的光学取向轴X,且形成在整个光学薄膜卷筒1的区域内相对于预期角度的偏差较小的光学薄膜卷筒1。
此外,能够由一张长条状光学薄膜5制作出具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光学取向轴X的光学薄膜卷筒1。由此,通过制造以具有与长度方向平行或者正交(与宽度方向平行)的光学取向轴X的长条状光学薄膜5作为上述长条状光学薄膜5,能够将其具有通用性地用于具有各种角度的光学取向轴X的光学薄膜卷筒1。
此外,光学薄膜层2由多个光学薄膜片21构成,并独立载置在粘合薄膜3上,即粘合材料层31上,因此,即使是在将光学薄膜卷筒沿长度方向拉出,并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以使其不会松弛地使用的情况下,光学薄膜片21也不会因该张力而进一步拉伸,能够防止光学取向轴的角度、光学特性产生意图之外的变化。
此外,在光学薄膜卷筒1中,上述光学薄膜片21在被配置成大致长条状并被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因此,即使是在以使光学薄膜片21处于内侧的方式进行卷绕的情况下,由于光学薄膜片21之间不会接触,因此,光学薄膜片21不会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卷筒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切断线22相对于长条状光学薄膜5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2来调节光学取向轴X相对于光学薄膜卷筒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1,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使切断线22与光学取向轴X正交地切断长条状光学薄膜5。通过这样进行切断,在将光学薄膜片21载置到粘合薄膜3上时,能够通过调节切断线22与粘合薄膜3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来调节光学取向轴X的角度。并且,在该情况下,根据光学薄膜片21的尺寸不同,有时会形成光学薄膜片21从粘合薄膜3伸出的区域,此时可以将该伸出区域沿粘合薄膜3进行切断,将其层叠在未层叠有光学薄膜片21与粘合薄膜3的区域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光学薄膜片21载置在粘合薄膜3上,并在光学薄膜片21的上表面载置保护层4,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剥离保护层4,并在光学薄膜片21上再载置其他光学薄膜片。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将由载置在粘合薄膜3上的光学薄膜片(第一光学薄膜片)构成的光学薄膜层作为第一光学薄膜层,在该第一光学薄膜层上再设置第二光学薄膜层。此时,构成第二光学薄膜层的光学薄膜片(第二光学薄膜片)与第一光学薄膜片同样地由一个长条状的光学薄膜通过切断线22进行切断而形成,并且优选各切断线22之间的间隔d与第一光学薄膜层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通过这样形成切断线22,能够将第一光学薄膜层与第二光学薄膜层无余量地层叠起来,能够提高成品率。此外,第二光学薄膜片可以采用由与第一光学薄膜片相同的长条状光学薄膜形成的光学薄膜片,此外,也可以采用由与第一光学薄膜片具有不同性质的长条状光学薄膜形成的光学薄膜片。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光学薄膜层上或者第二光学薄膜层上,再层叠表面保护薄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光学薄膜片21配置到粘合薄膜3上时,采用了隔开间隔进行配置的结构,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光学薄膜片21之间不设置间隔地以密合状态进行配置。

Claims (6)

1.一种光学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
其由具有光学取向轴的光学薄膜层借助粘合材料层载置在由剥离材料层和粘合材料层构成的长条状的粘合薄膜上,并被卷绕成卷状而成;
上述光学薄膜层由多个光学薄膜片构成,且构成为将上述光学薄膜片以使其各端部相互相邻的方式进行配置而成为大致长条形状,该光学薄膜片由具有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至少沿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被切断而形成,并且,该切断线被配置成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平行,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片在被配置成大致长条形状并被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下,相互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形成为长条状的光学薄膜的长度方向与切断线的交叉角度为35°~9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片是长条状的光学薄膜被沿其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且平行的切断线切断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片构成为具有相位差薄膜、增光膜或者偏振薄膜中的至少任一种。
6.一种光学薄膜卷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光学取向轴的长条状的光学薄膜通过沿与其长度方向交叉的切断线切断来形成多个光学薄膜片,将该光学薄膜片以使其各端部相互相邻的方式借助粘合材料层配置在由剥离材料层和粘合材料层构成的长条状的粘合薄膜上来形成长条状的光学薄膜层,在配置该光学薄膜片时,将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与各切断线平行地配置,并且将各光学薄膜片的光学取向轴以相对于粘合薄膜的长度方向成相同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使各光学薄膜片卷绕成卷状。
CN200910172190.4A 2008-09-25 2009-09-21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6851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6428 2008-09-25
JP2008246428A JP5130174B2 (ja) 2008-09-25 2008-09-25 光学フィルム巻取り原反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5175A true CN101685175A (zh) 2010-03-31

Family

ID=4203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2190.4A Pending CN101685175A (zh) 2008-09-25 2009-09-21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79308B2 (zh)
JP (1) JP5130174B2 (zh)
CN (1) CN1016851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892A (zh) * 2014-04-22 2014-07-30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侧边反射片的加工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1404B2 (ja) * 2012-05-18 2014-05-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切込線形成装置及び切込線形成方法
KR102291616B1 (ko) * 2017-12-21 2021-08-23 산진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쑤저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9221A (ja) * 1993-03-31 1994-10-18 Arisawa Mfg Co Ltd 楕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H11231129A (ja) 1997-11-17 1999-08-27 Sumitomo Che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中間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フィルム積層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AU2002356562A1 (en) * 2001-10-16 2003-04-28 Lightwave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Waveplate and optical circuit formed from mesogen-containing polymer
US7710511B2 (en) * 2004-10-15 2010-05-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laminated diffuser plates
JP4518916B2 (ja) * 2004-11-08 2010-08-04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1321811B (zh) * 2005-11-25 2011-12-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纤维素衍生物薄膜及使用其的光学补偿薄膜、加有光学补偿薄膜的偏振片、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219022A (ja) 2006-02-14 2007-08-30 Toagosei Co Ltd ロール状位相差フィルムならびに楕円偏光板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7264626A (ja) * 2006-03-03 2007-10-11 Fujifilm Corp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236939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uctured Composite Optical Films
WO2008076410A1 (en) * 2006-12-18 2008-06-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Diffuse reflector comprising nonwoven sheet having specific reflectance and thickness deviation for use in display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892A (zh) * 2014-04-22 2014-07-30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侧边反射片的加工工艺
CN103953892B (zh) * 2014-04-22 2015-07-29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侧边反射片的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78843A (ja) 2010-04-08
US8379308B2 (en) 2013-02-19
US20100073770A1 (en) 2010-03-25
JP5130174B2 (ja)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339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8282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041882B2 (en) Optical lamin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255353B (en) Laminated optical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ilm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film
KR10185887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835595B (zh) 连结片制品的制造方法、连结片制品及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1743493B (zh) 光学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WO2016052732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その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を用いた光学的表示装置、及び透明保護フィルム
CN103576363A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系统
CN101281258A (zh) 光学薄膜体及光学薄膜体的制造方法
JP2015040904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の製造方法
JP6175973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の製造方法
JP617930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2140552B1 (ko) 광학 소자, 광학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4749678A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06317736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632680B (zh) 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266497C (zh) 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85175A (zh) 光学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224377A (ja) 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543087A (zh) 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1639548A (zh) 光学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4754510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TWI797319B (zh) 寬頻帶波長薄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圓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
CN205910364U (zh) 3d眼镜及其偏光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