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1436A -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1436A
CN101681436A CN200880009014A CN200880009014A CN101681436A CN 101681436 A CN101681436 A CN 101681436A CN 200880009014 A CN200880009014 A CN 200880009014A CN 200880009014 A CN200880009014 A CN 200880009014A CN 101681436 A CN101681436 A CN 101681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rd
function
lock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1436B (zh
Inventor
竹内望
藤原克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1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14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41Active cards, i.e. cards including their own processing means, e.g. including an IC or chi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4Card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具有IC、IC卡锁定设定部和主控制部。上述IC包括用于提供各种服务的IC卡功能部,以及存储着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的服务的信息的保密功能设定部。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对上述IC卡功能部的操作实施锁定的设定。当解除了由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的锁定时,上述主控制部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的服务。通过利用保密功能,在执行IC锁定功能时进行IC卡认证等。

Description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以非接触方式实施的通信进行管理的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背景技术
[0002]
近来,开发了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无线通信芯片的非接触IC卡技术(Felica(注册商标);参见非专利文献1)。在非接触IC卡技术中,非接触IC装入于各种卡中,并通过将这种IC卡罩在读取/写入(read/write)终端上,实现与读取/写入终端之间接收/发送数据。此外,作为非接触IC卡的电源,由于能使用基于读取/写入终端发送过来的电磁波所产生的电力,因此其结构中不再包括电池等电源,这样可以使IC卡的结构简单化,并且不会出现电池用完就不能使用的情况,例如,在预付款IC卡(Suica(注册商标))、电子支付的信用卡(Edy(注册商标))、工作证等等中使用。
[0003]
近来,进行了在无线电话装置中适用非接触IC卡的功能的尝试。也就是说,在无线电话装置中,由于存储着各种信息,作为防止泄漏这些信息的对策,提高了锁定功能的重要性。通常在无线电话装置中,用户通过按键操作输入密码编号,就为其准备好所提供的各种锁定功能。这种锁定功能可被用于例如电源的开/关、紧急呼叫发送等受限功能之外的功能全不能使用的全部锁定、以及不能显示邮件的邮件安全设定等。
[0004]
在上述无线电话装置的锁定功能中,可以适用非接触型IC卡具有的锁定功能。上述非接触IC卡具有的锁定功能,可以通过断开(OFF)用于给非接触型IC卡所提供的服务提供的IC(Faver)的电源来实现,其中该服务例如是提供Edy(注册商标)等的电子支付服务。
[0005]
作为解除上述锁定功能的技术,例如,在上述全部锁定和邮件安全设定的解除画面上,必须进行输入密码编号的操作。此外,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在简单操作之后,罩上预先登录有FeliCa IDm的其它的外部IC卡,通过对照核查作为上述外部IC卡的固有数据的FeliCa IDm,实现锁定的解除。由此,若卡不在身边,则无法对卡进行锁定解除,因此能够防止不正当的锁定解除,此外,若卡在身边,则在节省输入密码编号的劳力这一点上,是很方便的功能。而且,用于执行上述锁定解除的认证,也能够用作IC卡认证功能。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430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FeliCa的概要FeliCa的结构、[online]、SONY株式会社、[平成19年2月16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sony.co.jp/Products/felica/abt/dvs.html>
发明内容
[0007]
但是,上述IC卡的认证功能存在着如下的不便之处。也就是,IC卡锁定功能中,IC(Faver)的电源处于OFF(断开)、不能读出外部IC卡的FeliCa IDm,但是为了实施认证,就必须使IC(Faver)的电源为ON(接通)。然而,一旦IC(Faver)的电源为接通,则IC卡功能就会自动地进入可被操作的状态、无法停止。为此,在IC的电源为导通的情况下,就存在着可从外部看到IC卡内记录的信息的可能性。
[0008]
另一方面,使用上述的这种外部IC卡进行锁定解除的必要性仍然很高。例如,作为无线电话装置的IC卡功能,在注册了与定期乘车票有关的服务以及与信用卡有关的服务的情况下,考虑到丢失无线电话装置的情况,在不使用无线电话装置时,希望能设定对IC卡功能的锁定。
[0009]
但是,像定期乘车票这样频繁使用的服务,锁定解除的操作就变得麻烦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简单操作之后仅仅通过罩上外部IC卡就可以解除锁定,会很方便。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用保密功能在执行IC锁定功能时进行IC卡的认证等等的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IC、IC卡锁定设定部和主控制部;上述IC包括:提供各种服务的IC卡功能部以及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的保密功能设定部,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对上述IC卡功能部的操作实施锁定的设定,解除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的锁定时,上述主控制部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
[0012]
在前面的例子中,虽然将本发明构造成了硬件的通信管理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被构造成通信管理方法,或者软件的通信管理程序。
[0013]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管理程序,用于控制驱动被构造成通信管理装置的计算机,其中所述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使用包括IC卡功能部和保密功能设定部的IC,其中上述IC卡功能部提供各种服务,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对上述IC卡功能部的操作实施锁定的功能;以及当上述IC卡功能部的锁定被解除时,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功能。
[0014]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用于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使用包括IC卡功能部和保密功能设定部的IC,其中上述IC卡功能部提供各种服务,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当上述IC卡功能部的锁定被解除时,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
[0015]
按照本发明,由于在装入于IC中的IC卡功能部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时,可以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设定的保密信息而强制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的服务,因此能够将由IC卡功能部不慎提供各种服务防止于未然。
附图说明
[0061]
图1示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描述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锁定的设定·解除的流程图。
图3描述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IC卡认证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62]
1   无线电话装置
10  IC(Faver)
11  IC卡功能部
12  读/写部
13  FeliCa IDm存储部
14  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7]
FeliCa是一种非接触IC卡技术方式。FeliCa通过读/写部所发送来的电磁波执行读/写部和卡之间的通信。
[0018]
可是,在近来的无线电话装置中配备FeliCa的IC卡功能,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装入有FeliCa的无线电话装置中,已经具备了通过输入密码编号来锁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功能。例如,电源的ON/OFF、紧急呼叫发送等受限功能之外的功能全不能使用的全部锁定、不能显示邮件的邮件安全设定等等。通过在无线电话装置中保存各种信息,提高了锁定功能的重要性。
[0019]
由FeliCa所具备的IC卡功能来提供的服务,与计费有关的也较多,IC卡功能的锁定功能也变为其中重要的功能之一。IC卡锁定功能,通过断开在无线电话装置内部的、提供服务的IC(Faver)的电源来实现。
[0020]
到目前为止,无线电话装置中提供的FeliCa服务仅在于IC卡功能,但是提供FeliCa服务的IC不只是IC卡功能,同样也支持读/写功能,在今后的无线电话装置中,也可能会配置有读/写功能。
[0021]
因此,使用FeliCa的读/写功能,就可以提供IC卡认证功能,所述IC卡认证功能用于提供锁定功能的解除功能。也就是说,在上述全部锁定和邮件安全设定的解除画面上,对于密码编号的输入,在简单操作之后,将预先登录的外部IC卡(非接触型IC)罩在无线电话装置的读/写部上,用无线电话装置的读/写部读取外部IC卡认证用的FeliCa IDm,以进行对照核查,实现锁定解除。若外部卡不在无线电话装置的用户身边,就不能解除解除无线电话装置的锁定,若外部卡在用户的身边,则在节省向无线电话装置中输入密码编号的劳力这一点上,是很有效的功能。
[0022]
但是,前述外部IC卡的认证功能在适用IC卡锁定功能的情况下还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IC卡锁定功能中,Faver的电源断开,导致不能读出外部IC卡的FeliCa IDm。为了实施IC卡认证功能,就必须接通Faver的电源,但是一旦接通Faver的电源,IC卡功能就会自动进入可操作的状态,并且不能停止这种启动状态。因此,与处于用户锁定(停止)了IC卡功能的状态无关,能使用IC卡功能。装入在无线电话装置中的Faver,由于带有计费的服务很多,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0023]
另一方面,希望IC卡锁定功能本身也能通过外部IC卡功能来解除。例如,在无线电话装置的IC卡功能中登录了定期车票的服务和信用卡服务的情况下,考虑到丢失无线电话装置的情形,想把IC卡功能设定为锁定状态,但是,像定期乘车票这样频繁使用的服务,就会感到锁定解除的操作很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使用IC卡认证功能,则在简单的操作之后,只需罩上外部IC卡就可解除锁定,很方便。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管理装置,通过利用保密功能,就可以在执行IC锁定功能时进行IC卡的认证等等。下面,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管理装置装入到无线电话装置1的示例。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管理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被装入在无线电话装置1中,具有IC 10、IC卡锁定设定部和控制部15。
[0026]
IC 10是以非接触IC技术手段构成的IC,其包括IC卡功能部11a和保密功能设定部11b。此外,IC 10具有通过提供电磁波来获得由非接触IC(外部卡)17所管理的信息的读/写部12。非接触IC(外部卡)17可由用户携带,这种非接触IC 17在对IC 10执行IC卡认证的时候使用。
[0027]
IC卡功能部11a提供各种服务。保密功能设定部11b保存用于控制IC卡功能部11a的服务的信息,即由IC卡功能部11a强制停止服务的信息。因此,能够通过开启保密功能设定部11b的保密功能,将IC(Faver)10的IC卡功能部11a上所注册的服务作为未注册的服务使IC卡功能部11a进行操作。
[0028]
IC卡锁定设定部用于管理对IC卡功能部11a的操作启动锁定的设定、以及用于管理对上述IC卡功能部1b的操作启动锁定的设定,包括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和FeliCa IDm存储部13。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存储了将IC卡功能部11a设定为锁定状态的信息。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所存储的上述信息(锁定信息),由用户通过操纵操作部16来输入,在主控制部15的控制下,存储在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中。
[0029]
FeliCa IDm存储部13用于保存作为在IC卡认证时对照检查的目标的、与非接触IC(外部IC)17中设定的FeliCa IDm相对应的FeliCa IDm的信息。FeliCa IDm存储部13所记录的上述信息(FeliCa IDm),由用户通过操纵操作部16来输入,在主控制部15的控制下,存储在FeliCa IDm存储部13中。
[0030]
主控制部15增加了控制无线电话装置1的全部操作的功能,其具有在IC卡锁定设定部(13,14)解除锁定时、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11b上设定的保密信息而由IC 10的IC卡功能部111a强制停止服务的功能。操作部16除了上述操作之外,由用户输入无线电话装置1的操作所必需的信息。
[0031]
在上述描述中,虽然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管理装置构造成硬件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上述硬件的结构功能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所执行的软件来构建。
[0032]
接下来,基于图1、图2和图3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
[0033]
首先,基于图2来描述锁定IC 10的IC卡功能部11的操作的情形。
[0034]
操作部16由用户来操作(图2的步骤201),当这种操作是IC卡锁定设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图2的步骤202;“是”),当主控制部15收到来自操作部16的IC卡锁定设定操作所必需的信息时,在这种IC卡锁定设定信息是IC卡锁定开启的情况下(图2的步骤202;“是”),主控制部15就向IC(Faver)10中的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中存储保密设定开启的信息(图2的步骤203)。由此,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就保存了用于控制IC卡功能部11a的服务的信息。
[0035]
在主控制部15将保密设定开启的信息存储于IC(Faver)10中的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的情况下(图2的步骤203),主控制部15就断开IC(Faver)10的电源(图2的步骤204)。
[0036]
接着,主控制部15向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1b中存储IC卡锁定开启的信息(图2的步骤205)。
[0037]
接下来,基于图2来描述IC卡锁定解除的操作。
[0038]
当主控制部15收到来自操作部16的IC卡锁定解除的信息时(图2的步骤201,步骤202;“否”),主控制部15就接通IC(Faver)10的电源(图2的步骤206)。
[0039]
接着,主控制部15向IC(Faver)10内的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中存储保密设定关闭的信息(图2的步骤207)。此外,主控制部15向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中存储IC卡锁定关闭的信息(图2的步骤208)。
[0040]
如上所描述的,当在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中存储了保密设定开启的信息时,断开IC 10的电源,IC卡功能部11a的操作被锁定。相反,当在保密功能设定存储部11b中存储了保密设定关闭的信息时,接通IC 10的电源,针对IC卡功能部11a的操作的锁定就被解除。
[0041]
接下来,基于图3描述IC卡认证的操作。
[0042]
当主控制部15收到来自操作部16的IC卡认证开始的信息时(图3的步骤301),主控制部15就从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中读出锁定设定状态(图3的步骤302)。
[0043]
如果主控制部15从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中读出的信息是IC卡锁定设定的信息(图3的步骤302;“是”),则接通IC(Faver)10的电源(图3的步骤303)。
[0044]
接着,主控制部15进行控制以启动IC(Faver)10的读/写部12的、从读/写部12放射电磁波、取得非接触IC(外部卡)17上所管理的信息,即FeliCa IDm(图3的步骤304)。
[0045]
如果主控制部15检测出非接触IC 17的FeliCa IDm(图3的步骤304;“是”),就将所检测出的FeliCa IDm与FeliCa IDm存储部13的数据进行对照核查(图3的步骤305)。
[0046]
如果非接触IC的FeliCa IDm与FeliCa IDm存储部13的数据是一致的,则主控制部15判定IC卡认证成功(图3的步骤306)。在非接触IC的FeliCa IDm与FeliCa IDm存储部13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5判定为IC卡认证失败(图3的步骤307)。
[0047]
如果处于IC卡锁定中,则主控制部15就使IC(Faver)10的电源处于断开的状态(图3的步骤309)。
[0048]
在IC卡认证成功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5判断IC卡锁定是否处于开启,在IC卡锁定处于开启的情况下(图3的步骤308;“是”),断开IC(Faver)10的电源(图8的步骤309)。
[0049]
在IC卡认证失败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5判断IC卡锁定是否处于开启,在IC卡锁定处于开启的情况下(图3的步骤308;“是”),则断开IC(Faver)10的电源(图8的步骤309)。
[0050]
此外,在主控制部15收到来自操作部16的IC卡认证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图3的步骤301),如果从IC卡锁定设定存储部14中读出的信息不是IC卡锁定开启设定的信息(图3的步骤302;“否”),则主控制部15将IC(Faver)10的电源维持在断开。
[0051]
如上所述,如果IC卡锁定存储部14的锁定设定状态处于锁定IC卡功能部11a的设定,那么主控制部15就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11b所存储的信息而强制地停止由IC卡功能部11a提供的服务。
[0052]
如图3所示,当把针对上述主控制部15的IC卡功能部11a的控制与针对IC 10的IC卡认证操作进行组合的时候,IC卡锁定存储部14的锁定设定状态处于锁定IC卡功能部11a的设定,当通过IC卡锁定部解除锁定时,主控制部15仅在对IC 10的IC卡认证不成功时,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11b所存储的信息而强制停止由IC卡功能部11a提供的服务。
[005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装入在IC中的IC卡功能部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时候,不启动上述IC卡功能部,而是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上所设定的保密信息而强制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的服务,因此能将IC卡功能部不慎提供各种服务的情况防止于未然。
[005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组合了对于IC卡的IC卡认证操作,即使在解除了IC的锁定、并接通对IC的电源,也仅在对IC的IC卡认证不成功时,才基于保密功能设定部上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停止IC卡功能部的服务,因此能防止不慎进行了IC卡功能部中存储的个人信息的泄漏以及各种服务。
[005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在对IC的IC卡认证不成功时,才不执行IC卡功能部的各种服务,因此在不执行IC卡功能部的各种服务的状态下,能够执行对IC的IC卡认证。
[0056]
此外,主控制部15也可以在设定时间内执行上述的认证。在这种情况下,主控制部15使超过上述设定时间的上述认证无效。这样,对于IC 10的IC卡认证,通过设定时间,仅在必要的最短的时间内对执行IC卡认证的读/写部12进行操作,维持了较高的安全性,从而能够实现IC卡的认证。
[0057]
此外,虽然针对本发明适用于无线电话装置的情形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同样也适用于使用FeliCa IC卡功能和读/写功能的各种装置中。
[0058]
以上,参照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发明,但本申请的发明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发明的构成和细节等进行各种改变。
[0059]
本申请要求2007年3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7-074588作为优先权的基础,其所公开的全部内容在此结合作为参考。
工业上使用的可能性
[0060]
根据本发明,不执行IC卡功能部的服务时也能执行对IC(Faver)的IC卡认证,就能扩大非接触IC卡技术的应用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IC、IC卡锁定设定部和主控制部,
上述IC包括提供各种服务的IC卡功能部以及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的保密功能设定部,
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对上述IC卡功能部的操作实施锁定的设定,
解除上述IC卡锁定设定部管理的锁定时,上述主控制部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
上述IC包括通过供给电磁波来获得在非接触型IC中所管理的信息的读/写部,
在强制地停止了上述IC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状态下,上述主控制部进行基于上述读/写部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的认证。
3、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
在上述认证为真的情况下,上述主控制部启动上述IC卡功能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
上述非接触型IC是可携带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
上述主控制部在设定时间内进行上述认证。
6、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
上述主控制部使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的上述认证无效。
7、一种用于控制驱动计算机的通信管理程序,其中该计算机构成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包括IC卡功能部和保密功能设定部的IC,其中上述IC卡功能部提供各种服务,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
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对上述IC卡功能部的操作实施锁定的功能;以及当上述IC卡功能部的锁定被解除时,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通信管理程序,其中,
采用还包括通过提供电磁波来获得在非接触型IC中管理的信息的读/写部的所述IC来作为所述IC,
使上述计算机,在使上述IC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强制地停止的状态下,执行基于上述读/写部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的认证。
9、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通信管理程序,其中,
在上述认证为真的情况下,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启动IC卡功能部的功能。
10、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通信管理程序,其中,
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在设定时间内进行上述认证的功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通信管理程序,其中,
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将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的上述认证设定为无效的功能。
12、一种用于管理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包括IC卡功能部和保密功能设定部的IC,其中上述IC卡功能部提供各种服务,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存储用于控制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
当上述IC卡功能部的锁定被解除时,基于上述保密功能设定部所设定的保密信息来强制地停止上述IC卡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通信管理方法,其中,
通过从装入于上述IC中的读/写部提供电磁波来获得在非接触型IC中管理的信息,
在使上述IC功能部所提供的服务强制地停止的状态下,基于上述读/写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认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通信管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认证为真的情况下,启动IC卡功能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通信管理方法,其中,
在设定时间内进行上述认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通信管理方法,其中,
使经过了上述设定时间的上述认证无效。
CN2008800090142A 2007-03-22 2008-02-28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1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4588A JP2008234421A (ja) 2007-03-22 2007-03-22 通信管理装置及び通信管理方法並びに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074588/2007 2007-03-22
PCT/JP2008/053546 WO2008114594A1 (ja) 2007-03-22 2008-02-28 通信管理装置及び通信管理方法並びに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1436A true CN101681436A (zh) 2010-03-24
CN101681436B CN101681436B (zh) 2013-04-03

Family

ID=3976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90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1436B (zh) 2007-03-22 2008-02-28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0567B2 (zh)
EP (1) EP2128800A4 (zh)
JP (1) JP2008234421A (zh)
CN (1) CN101681436B (zh)
WO (1) WO20081145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9259B2 (ja) * 2008-12-19 2012-02-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端末装置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一覧表示方法
JP5249364B2 (ja) * 2011-01-26 2013-07-3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その非接触ic用ロック解除方法、及び非接触ic用ロック解除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81963A1 (en) 2000-07-17 2002-01-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ignal coding
US7554383B2 (en) * 2001-03-02 2009-06-30 Sony Corporation Chip for non-contact reader/writer having power-supply management function
JP2003016398A (ja) * 2001-06-27 2003-01-17 Sony Corp 携帯端末機
JP2003328595A (ja) * 2002-05-16 2003-11-19 Shinjuku Digital Media Mix Kyodo Kumiai 非接触icメディアを内蔵した墓標、電子機器及び埋葬者情報表示方法。
JP2004054305A (ja) 2002-07-16 2004-02-19 Sony Corp 非接触icカー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が実施される電子機器
FR2865339A1 (fr) * 2004-01-19 2005-07-22 Patrick Barret Procedes de securisation de terminaux mobiles, et ensembles securises comprenant de tels terminaux
JP2005301489A (ja) * 2004-04-08 2005-10-27 Fujitsu Ltd 携帯端末
DE102004047739A1 (de) * 2004-09-30 2006-02-16 Siemens Ag Identifikationssystem zum Nachweis einer Berechtigung für eine personennahe Benutzung einer portablen Einheit
JP2006113719A (ja) * 2004-10-13 2006-04-27 Sharp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認証方法、該機器用収容器、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TWI259404B (en) * 2005-03-07 2006-08-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JP4508948B2 (ja) * 2005-06-01 2010-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7607014B2 (en) * 2005-06-30 2009-10-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henticating maintenance access to an electronics unit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650683B2 (ja) 2005-09-09 2011-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7088661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ループアンテナ
FR2895607B1 (fr) * 2005-12-23 2008-05-02 Radiotelephone Sfr Procede de deblocage d'une ressource par un dispositif sans contact
JP4915141B2 (ja) * 2006-05-29 2012-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8059304A (ja) * 2006-08-31 2008-03-13 Sony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4594A1 (ja) 2008-09-25
CN101681436B (zh) 2013-04-03
JP2008234421A (ja) 2008-10-02
US20100102124A1 (en) 2010-04-29
US8240567B2 (en) 2012-08-14
EP2128800A1 (en) 2009-12-02
EP2128800A4 (en) 201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6652B2 (ja) 移動端末の近接通信モジュールへのセキュアなアクセスを保障する方法
US9633300B2 (en) Apparatus having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a receiving member for a chip card
US8768300B2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card
CN101026834A (zh) 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WO2005073843A1 (ja) セキュアデバイス、端末装置、ゲート機器、機器
EP2232905B1 (en) A method for loading credentials in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such as a mobile phone
CN101796525A (zh)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和程序
CN102103765A (zh) 一种门禁控制与信息显示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2104679A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非法用户使用的方法及装置
CN203191973U (zh) 一种具有双系统的电子装置
CN1980428B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加密以及自动保护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WO2012152079A1 (zh) 一种防止移动支付卡被盗刷的移动支付设备
WO2011003304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机卡锁定方法及装置
CN103632081A (zh) 加密存储设备及其认证系统、认证方法
CN101727704A (zh) 移动银行终端专用掌上设备
CN102521169B (zh) 带显示屏的保密usb存储盘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Madlmayr et al. The benefit of using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in the context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N101681436B (zh)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CN106101438A (zh) 一种手机信息保护锁
CN101236581A (zh) 信息安全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EP1860605A1 (en)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1300820A (zh) 便携式终端系统、便携式终端装置以及功能锁定方法
CN104700020A (zh) 一种设备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90140A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其信息安全控制方法
JP2007288494A (ja) 携帯電話機等の携帯通信端末の個人情報自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6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