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5885A -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 Google Patents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5885A
CN101675885A CN200910168338A CN200910168338A CN101675885A CN 101675885 A CN101675885 A CN 101675885A CN 200910168338 A CN200910168338 A CN 200910168338A CN 200910168338 A CN200910168338 A CN 200910168338A CN 101675885 A CN101675885 A CN 101675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d
diagnosis apparatus
image diagnosis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8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5885B (zh
Inventor
铃木雅裕
儿玉清幸
宫谷美行
塚越伸介
原田智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75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5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一种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用于在拍摄医用图像时载置被检查体,其中:载置上述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能够切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平坦板状的状态,和具有上述规定厚度、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

Description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生成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X射线CT装置、MRI装置等)中载置拍摄时的被检查体之际铺在被检查体下的垫及上述垫附属的床。
背景技术
以往,大肠的检查主要通过内窥镜直接进入体内观察而进行。另外,作为其它检查方法可以进行灌肠造影检查,该灌肠造影检查将钡、空气注入到大肠,将消化管粘膜的病变作为X射线图像进行拍摄。
另外,近年来,提供了被称为MSCT(多层螺旋CT(计算机断层成像))的技术,该MSCT在X射线CT装置中一次在被检查体的对轴方向生成多张X射线断层图像。通过该MSCT的普及,能够使用X射线CT装置进行大肠检查。在由使用该X射线CT装置的MSCT进行的大肠检查中,将空气注入到大肠,使大肠膨胀,生成X射线断层图像,根据该X射线断层图像生成3维图像。另外,提出有这样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平8-016813号公报),该技术根据生成了的3维图像重建原来的数据,从而作为假想内窥镜在从内部观看大肠的视点观察大肠内的凹凸,能够进行诊察。通过这样的假想内窥镜,能够从各种角度观察大肠等。与此不同,在实际的内窥镜的场合,并不一定能够从希望的角度观察大肠息肉,因此,有时通过使用假想内窥镜进行诊断,能够进行正确的诊断。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X射线CT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MRI(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其它医用图像诊断设备中也能够利用假想内窥镜进行图像显示。
在这里,为了由使用了X射线CT装置的MSCT不漏查地进行大肠检查,需要使残留在大肠内部的残渣移动,使大肠的壁的所有的面的凹凸显示。因此,在由X射线CT装置进行大肠检查的场合,需要进行使被检查体仰卧的拍摄和使其俯卧的拍摄。然而,在通常的俯卧的姿势下,由被检查体自身的体重对腹部产生压迫。因此,在使被检查体俯卧进行拍摄的场合,腹部受到压迫,空气从处于腹的中央部分的大肠跑掉,大肠成为被压扁的状态。具体地说,空气不留在横结肠。这对胖的被检查体特别明显。因此,横结肠等在图像上压扁,不能将该压扁的横结肠等的部分表达为3维图像。因此,在大肠中产生不能观察的部分,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
对于在被检查体俯卧的场合腹部受到压迫、大肠变形这一点,在MRI装置等其它医用图像诊断设备中也同样,难以生成在大肠等未被压扁的状态下的医用图像。因此,用其它医用图像诊断设备也同样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被检查体俯卧的场合减轻腹部的压迫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用于在拍摄医用图像时载置被检查体,其特征在于:载置上述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能够切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平坦板状的状态,和一部分凹下的具有上述规定厚度的板状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用于在拍摄医用图像时载置被检查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顶板、支承上述顶板的脚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顶板上并载置被检查体的垫构件,上述垫构件能够将载置上述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切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平坦板状的状态,和具有上述规定厚度并且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
本发明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为能够切换成用于载置被检查体的垫的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状态的构成。这样,将成为俯卧的被检查体的腹部配置在凹下的部分,能够减轻被检查体的自重产生的腹部的压迫,即使在俯卧的状态下也能够不压扁大肠等地进行拍摄。因此,本发明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能够有助于使用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的大肠等的有效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的透视图。
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
图3(A)为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安装着拆装构件、使被检查体仰卧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B)为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拆下拆装构件、俯卧地载置被检查体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包含变形例1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的透视图。
图5(A)为变形例2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图5(B)为变形例3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
图6为包含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的透视图。
图7为在顶板上配置第3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拆下了拆装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图1为将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载置在顶板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侧视图。图3(A)为仰卧地将被检查体载置在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上的状态的图,此时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拆装构件嵌合在凹下部分,形成为平坦板状的状态。图3(B)为俯卧地将被检查体载置在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上的状态的图,此时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拆装构件被拆下,成为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100(以下简单称为“垫100”)配置在顶板0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011由碳构成。顶板011由脚构件012支承在离开地板规定高度的位置。由该垫100、顶板011、及脚构件012构成的床010相当于本发明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在该场合,垫100相当于本发明的“垫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垫100由魔术贴(magic tape注册商标)固定在顶板0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制造的容易性及拆卸的容易性,使用magic tape(注册商标)将垫100固定在顶板011,但该固定方法也可为其它方法,例如也可使用钩等固定。另外,也可为在顶板011上固定垫100、形成不能拆卸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垫100如图2所示那样,纵向长度为200cm,横向长度为60cm。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垫100的厚度为20cm。在这里,垫100的厚度需要能够形成后述凹部102的深度,最好根据形成的凹部102的深度决定。另外,垫10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具有拆装构件101。垫100的内部由海绵构成,外周由聚氯乙烯包覆。在这里,垫100的材质为在使用该垫100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中不影响图像形成的材质即可,具体地说,对于用在X射线CT的场合,只要为不被摄到由X射线获得的图像中的材质即可,对于用在MRI装置的场合,只要为不影响磁性的材质即可。例如,作为垫100的材质的其它例子,也可使内部为泡沫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foam)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拆装构件101也由与垫100的其它部分相同的材质构成,但若为在上述使用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中不影响图像形成的材质,则也可使拆装构件101和垫100为不同的材质。垫100在拆卸了拆装构件101的场合,如图3(B)所示,成为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以下,当如图3所示从垫100拆去了所有拆装构件101时,将垫100的凹下的部分称为凹部102。另外,从垫100拆去分成多个构件的拆装构件101的一部分,将这样形成的垫100的凹坑称为“凹下部分”。
凹部102在垫100的纵向凹下约30cm的长度,在垫100的横向,垫100的整个面凹下。另外,凹部102如图3(A)所示在深度方向凹下10cm。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02配置在垫100的纵向中心。其中,该凹部102只要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即可,当按一般的状态在垫100上载置被检查体时被检查体的腹部与该位置接触。另外,被检查体一般配置在中央附近,所以,只要在垫100的中央附近配置凹部102即可。在这里,具体地说,中央附近是指当被检查体的腹部填入在凹部102中时被检查体的脚、上半身不从垫100的长度方向一端伸出的范围,而且指被检查体的腹部不从垫100的横向一端伸出的程度的范围。但是,如后述那样,由于很少需要限制凹部102的垫100横向的长度,所以,只要凹部102的最低限度的长度处在上述范围,则凹部102的其它部分也可超过上述的范围。
在这里,凹部102的垫100的纵向长度只要为腹部大的人(例如胖的人)的腹部收进去的大小以上即可。另外,在收进大肠等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进入凹部102、腹部有力地接触在凹部102的底面而受到压迫的场合,没有意义。因此,需要为不使腹部落入凹部102、有力地接触在底面上的大小以下。另外,腹部的扫描范围通常为40cm,所以,可以认为,凹部102的纵向长度考虑到余量若为50cm的长度则足够。这是因为,在仅按扫描范围形成台阶的场合,存在对图像产生不良影响的危险性,所以,取10cm的余量。另外,从经验可以认为,若具有20cm以上的长度,则腹部收在其中(例如在身长为180cm的场合,20cm为其9分之1,若为身体的9分之1,则可认为腹部收进去)。因此,最好凹部102的垫100的纵向长度在20cm以上50cm以下。
另外,凹部102的垫100的横向的长度只要为腹部大的人的腹部收进去的大小以上即可。另外,根据经验可以认为,若在20cm以上,则腹部可收在其中(人的宽度最大为35cm左右,所以20cm为其7分之4(接近60%),可以认为腹部充分地收进去。)。因此,最好凹部102的垫100的横向长度在20cm以上。
另外,凹部102的深度只要具有腹部大的人的腹部收进去的深度以上即可。在垫100的材质硬的场合,根据经验,只要在1cm以上,则可以认为腹部收在凹部102中。因此,凹部102的深度需要在1cm以上。这是考虑到,对于垫100的某些材质,身体沉入、腹部有力地接触在凹部102的底面。因此,也可考虑不论垫100的材质如何都设凹部102的深度在5cm以上。因此,若凹部102的深度在5cm以上则更理想。
拆装构件101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垫100由3个构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拆装构件101的该3个构件具有同一形状。拆装构件101嵌合在凹部102中。在拆装构件101嵌合在凹部102中的场合,垫100的载置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的凹部102及拆装构件101以外的部分、和拆装构件101的载置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如图3(A)所示那样构成平坦的面,垫100成为平坦的板状的状态。即,拆装构件101的高度具有与凹部102的深度大体相同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拆装构件101的高度为10cm。拆装构件101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具有与垫100的横向边大体相同的长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约60cm的长度。另外,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分别在垫100的横向具有10cm的长度。因此,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分别为各边长度为60cm、10cm、10cm的长方体。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都成为由海绵构成内部、外周由聚氯乙烯包覆的结构。另外,在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的底面、即在与载置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粘有magic tape(注册商标)。另外,在凹部102的与拆装构件101的magic tape(注册商标)对应的位置上配置有magic tape(注册商标)。由该magic tape(注册商标)将拆装构件101固定在凹部102上。该固定方法也可为其它方法,另外,也可不将拆装构件101固定在凹部102上地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拆装构件101在垫100的横向安装有把手103。在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02中由于垫100的横向的整个面凹下,所以,拆装构件101通过在垫100的横向拉把手103,能够从垫100的凹部102拔出。这样,不抬起被检查体的身体即可拉出拆装构件101、形成凹部102,能够减轻被检查体的负荷。
另外,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分别能够个别地拆卸。另外,通过拆卸构成拆装构件101的3个构件的一部分,能够改变垫100的凹下部分的垫100的纵向长度。例如,通过从图3(A)中的拆装构件101的右方拔出2个构件,能够在垫100的纵向形成20cm的凹下部分。这样,能够形成与被检查体的腹部大小对应的凹坑。在本实施方式中,拆装构件101由3个构件构成,但通过细分构成拆装构件101的构件,能够获得可形成更适合于被检查体的腹大小的凹下部分的拆装构件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凹部102的底面构成为平面,但只要能收入被检查体的腹部,其也可为其它形状。例如,凹部102的底面的垫的纵向截面也可以以描绘研钵状的曲线的方式构成。在以底面绘成曲线的方式构成凹部102的场合,可以不形成为腹部完全不接触底面的状态,可通过适度地与腹部接触、不使肠等变形地支承腹部。
(变形例1)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第1变形例。变形例1如图4所示,为凹部102贯通到垫100的背侧(即,与载置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的结构。图4为变形例1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床的透视图。即,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能够配置于任何顶板011,当拆下了拆装构件101时垫100不偏移,如图3(B)所示那样凹部102不贯通垫100地构成。在垫100与顶板011成一体的场合,或在垫100由magic tape(注册商标)等固定于顶板011的场合,如图4所示,即使凹部102贯通到顶板011,也不会发生垫100的位置偏移。因此,变形例1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形成为使凹部102贯通垫100、垫100自身分离的结构。这样,不需要考虑凹部102地制造具有凹坑的垫100,能够容易地制造垫100。
(变形例2)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第2变形例。变形例2如图5(A)所示,为凹部102未到达垫100的横向端部的结构。图5(A)为变形例2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其中,图5为将拆装构件101嵌入在凹部102中的状态,所以凹部102未直接地显现。即,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中,以不论在垫100的横向的哪个位置都能够载置被检查体进行拍摄的方式、将拆装构件101的横向长度设为垫100的整个面(即,从垫100的横向的端部到端部)。然而,一般在拍摄时被检查体被放置在垫100的横向的大致中心部。因此,变形例2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为将拆装构件101的横向配置在从垫100的两端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的结构。这样,拆装构件101的大小变小,所以处理状况改善,能够减轻对装拆拆装构件101的操作者的负担。
(变形例3)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第3变形例。变形例3如图5(B)所示,形成为从凹部102的上面(即,载置被检查体的一侧的上方向)观看到的形状为圆形的结构。其中,图5为将拆装构件101嵌入在凹部102中的状态,所以,凹部102未直接显现。图5(B)为变形例3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俯视图。即,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变形例1、变形例2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中,凹部102形成为矩形(即从上面观看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然而,变形例3的垫100在从上面观看的场合具有圆形的凹部102,另外,具有分成与其嵌合的圆环状及圆柱状的多个构件(以下统称为“环状构件”)的拆装构件101。该拆装构件101能够个别地拆卸各个环状构件。这样,能够与各种各样大小的腹部的被检查体对应。另外,变形例3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凹部102为圆形,成为与腹部匹配的形状,适度地支承被检查体的腹部以外的部分,所以,能够减轻被检查体的负担。
如在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中,形成为当使被检查体为俯卧的状态时腹部收进垫的凹下部分的结构。这样,在以使被检查体俯卧的状态拍摄腹部的医用图像的场合,大肠等不会受到压迫,能够生成空气遍及大肠整体的状态的医用图像,能够构成未受到压迫的状态的大肠的3维图像。这样,能够有效地进行使用假想内窥镜的图像的诊断。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例子中,说明了能够调整床010的载置被检查体的方向(换言之,与地板面水平的方向)的凹坑的大小的结构,但也可形成能够进一步调整凹坑深度(换言之,与地板面垂直的方向的大小)的结构。
作为该结构的一例,例如将图1所示的拆装构件101构成为分别在深度方向被分割了的长方体。另外,将深度方向的拆装构件101形成为能够将所期望的根数拔出而调整深度的结构。若拉出较多的深度方向的拆装构件101,则能够形成更深的凹坑。在这里,按图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其它结构(例如变形例1~3那样的结构)中,通过同样地使用在深度方向被分割的拆装构件101,也能够制造可改变凹坑朝深度方向的大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
通过这样地构成,不仅能够在载置被检查体的方向调整凹坑的大小,而且在深度方向也能够调整凹坑的大小,能够根据各种各样大小的腹部的被检查体适当地应对。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图6为在顶板上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的状态的透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将在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中通过拆卸拆装构件而形成凹坑的结构,改变为通过抽取空气而形成凹坑的结构。因此,以下主要说明凹坑部分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的构件只要不特别说明,则具有相同的结构。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100(以下,简单称为“垫100”)具有腹部配置部200。在腹部配置部200上连接空气的吸排气管201。本实施方式的腹部配置部200的尺寸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凹部102的尺寸相同。
腹部配置部200的内部为空洞,外周由聚氯乙烯构成。另外,腹部配置部200由聚氯乙烯密闭,使得内部的空气不漏到吸排气管201以外。腹部配置部200在注入空气时膨胀,腹部配置部200的接触被检查体的一侧的表面和垫100的其它部分的接触被检查体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平坦的面。这样,垫100变化为平坦的板状的状态。另外,腹部配置部200若空气被排出,则凹下。这样,垫100变化为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该空气被抽取了的状态的腹部配置部200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凹下部分”。
填充在垫100中的空气的排气可从外部吸出,也可通过施加被检查体的重量而挤压腹部配置部200、将内部的空气排出。在形成通过被检查体的重量将腹部配置部200的内部的空气排出的结构的场合,设置阀等、在被检查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力低于一定的压力时使排气停止,从而能够利用适度的压力支承被检查体的腹部,能够减轻被检查体的负担。
吸排气管201连接在泵等(未图示)上。从泵送来的空气通过吸排气管201填充到腹部配置部200。另外,填充到腹部配置部200的空气通过吸排气管201排出到外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通过向腹部配置部注入空气而成为平坦的板状的状态,通过从腹部配置部排出空气而形成为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这样,由空气的进出能够切换形状,因此,形状的切换容易,另外,不使被检查体移动即能够进行形状的切换,能够减轻被检查体的负担。
另外,根据空气的排气量及注入量能够使凹下部分的尺寸连续地变化,所以,能够对具有各种各样体型的被检查体提供更适当的尺寸的凹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腹部配置部200进行空气的吸排气,使垫100的一部分凹下,或使垫100成为平坦的状态,但只要形成进行吸排气、使接触在腹部配置部200的部分成为凹下状态的结构,则也可为其它结构。
例如,也可为以下那样的结构。即,垫100的腹部配置部200以外的部分的内部为空洞,外周由聚氯乙烯构成,另外,能够对该垫100的腹部配置部200以外的部分进行空气的吸排气。另外,腹部配置部200以具有固定的形状的方式构成。另外,当将空气注入到垫100的腹部配置部200以外的部分中时,该部分离开顶板011的高度比腹部配置部200离开顶板011的高度更高地构成。
这样,垫100的腹部配置部200以外的部分变高地构成,垫100的腹部配置部200的部分形成为凹下的状态。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图7为在顶板上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拆卸了拆装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将在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中与拆装构件接触的面的凹坑的底面部分、改变成粗糙度与拆装构件不同的材料。因此,以下主要说明凹坑部分的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的构件只要不特别说明,则具有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100由聚氨酯构成拆装构件101。
另外,垫100的拆卸了拆装构件101时的凹部的底面300(图7的由灰色表示的部分)由特氟隆(注册商标)的片构成。垫100的底面300以外的部分的表面由聚氨酯构成。
在这里,在使由相同材料形成的表面接合的场合,有时接合了的面相互咬合、滑动性变差。因此,在用聚氨酯形成垫100的表面整体的场合,拉出拆装构件101可能需要某种程度的大小的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底面300使用特氟隆。特氟隆与聚氨酯相比,表面的粗糙度平滑。因此,底面300与拆装构件101咬合的程度减轻,能够提高光滑度。这样,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垫100的场合,容易朝床010的横向从凹部拉出拆装构件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底面300的材料使用特氟隆,但若能够减轻拆装构件101与底面300的咬合程度,则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即,作为底面300,若为面粗糙度与拆装构件101不同的材料,则也可为其它材料。例如,在拆装构件101为聚氨酯的场合,也可使用表面粗糙度比聚氨酯更粗的尼龙(注册商标)的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使凹部的底面300的部分为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其它材料,但为了进一步容易拉出拆装构件101,凹部的与拆装构件101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不同的其它面也可由其它材料构成。另外,也可使拆装构件101相互接触的面的各个材料不同,从而使拆装构件101相互接触的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

Claims (14)

1.一种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用于在拍摄医用图像时载置被检查体;其特征在于:
载置上述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能够切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平坦板状的状态,和具有上述规定厚度、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具有厚度与上述规定厚度大体相同、嵌合在上述凹下的部分中的能够拆卸的拆装构件,通过拆卸该拆装构件,变化为上述一部分凹下的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拆装构件分成在上述垫的纵向分割的多个构件,上述多个构件能够个别地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拆装构件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使上述拆装构件在上述垫的横向水平移动,从而能够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凹下的部分与上述拆装构件接触的面中,至少上述凹下的部分的底面由具有与上述拆装构件的表面材料不同的粗糙度的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拆装构件的上述横向的长度具有与上述垫的上述拆装构件以外的部分的横向长度不同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下的部分当从上部观看时为圆形,嵌合在该凹下的部分中的上述拆装构件为大致圆柱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拆装构件分成同心圆的多个环状构件,上述多个构件能够个别地拆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部分与上述垫的其它部分隔开,从上述平坦的板状的状态排出上述一部分中的空气,由此切换成上述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从上述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开始将空气注入到上述凹下的部分,从而切换成上述平坦的板状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下的部分配置在上述垫的纵向的中央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下的部分在上述垫的纵向的长度为20cm以上50c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下的部分的深度为1cm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下的部分在上述垫的横向的长度为20cm以上。
14.一种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用于在拍摄医用图像时载置被检查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顶板,
支承上述顶板的脚构件,以及
配置在上述顶板上、载置被检查体的垫构件;
上述垫构件的载置上述被检查体的一侧的面能够切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平坦板状的状态,和具有上述规定厚度、一部分凹下的板状的状态。
CN2009101683387A 2008-09-17 2009-08-27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Active CN101675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7339 2008-09-17
JP2008237339 2008-09-17
JP2008-237339 2008-09-17
JP2009142507A JP2010094495A (ja) 2008-09-17 2009-06-15 医用画像診断機器用マット及び医用画像診断機器用寝台
JP2009-142507 2009-06-15
JP2009142507 2009-06-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885A true CN101675885A (zh) 2010-03-24
CN101675885B CN101675885B (zh) 2013-04-17

Family

ID=4200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83387A Active CN101675885B (zh) 2008-09-17 2009-08-27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64437A1 (zh)
JP (1) JP2010094495A (zh)
CN (1) CN101675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4295B2 (ja) * 2014-07-03 2018-05-30 株式会社根本杏林堂 医療用マット
JP6367457B1 (ja) * 2017-12-08 2018-08-01 合同会社放射線測定システム X線撮影補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795A (en) * 1911-08-24 1912-10-08 Arthur Skeffington Invalid-bed.
US1295770A (en) * 1916-07-21 1919-02-25 Elizabeth F Lamont Mattress for invalids.
US1548728A (en) * 1923-06-15 1925-08-04 Milam Walton Douglass Mattress
US2046645A (en) * 1936-04-10 1936-07-07 Florence E Mason Sectional mattress for invalids
US2182861A (en) * 1937-01-21 1939-12-12 Suzanne A Albert Adjustable treatment pad
US2550293A (en) * 1947-04-24 1951-04-24 Platis John Mattress
US3419920A (en) * 1966-10-17 1969-01-07 Forrest E. Maddux Jr. Mattress
US3623170A (en) * 1970-01-05 1971-11-30 John H Staley Mattress with service plug and provision for long sheet
US4091480A (en) * 1976-06-14 1978-05-30 Samuel Oxenburg Hospital mattress with removable insert
JPS6125532A (ja) * 1984-07-16 1986-02-04 小野信興産株式会社 復部x線撮影用透視台
US4628557A (en) * 1984-09-14 1986-12-16 Lutheran Hospital Foundation, Inc. Adjustable hospital mattress with removable inserts
JPS61106152A (ja) * 1985-03-29 1986-05-24 シマダリハビリ株式会社 マツトレスベツド
JPS6338516U (zh) * 1986-07-30 1988-03-12
US4737999A (en) * 1987-02-02 1988-04-19 Jabiru Incorporated Maternity mattress
JPH01314549A (ja) * 1988-06-16 1989-12-19 Toshiba Corp Ct装置
US5237712A (en) * 1990-08-01 1993-08-24 Ramsay Keith R Maternity mattress with inflatible portion
JPH04210058A (ja) * 1990-12-01 1992-07-31 Yoshikatsu Kobayashi 床ズレ防止及び治療用ベッド
USD392145S (en) * 1996-11-06 1998-03-17 Diane Thurston Air mattress for pregnant women
DE19706554A1 (de) * 1997-02-19 1998-04-30 Siemens Ag Lag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Untersuchungsobjekt
US6516481B1 (en) * 2000-02-03 2003-02-11 Tomiko Erickson Mattress for support of a patient recovering from surgery
US6581229B2 (en) * 2000-07-12 2003-06-24 Glenn I. Bernstein Modular maternity mattress system
CN2455196Y (zh) * 2000-12-29 2001-10-24 于伟红 一种透视用床
JP5154223B2 (ja) * 2005-07-11 2013-02-27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Mri装置
US7716765B1 (en) * 2009-04-17 2010-05-18 Lakov Peter L Combination mattress with a removable baby-carrying pie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885B (zh) 2013-04-17
JP2010094495A (ja) 2010-04-30
US20100064437A1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441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EP2506216B1 (en) X-Ray CT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034028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5400343B2 (ja) 超音波による分娩の診察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IL174007A0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isually supporting an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 application in the heart
JP2009207886A (ja) 椎骨中心検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15048917A1 (en) A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system
CN103460246B (zh) 嵌入式3d建模
US10402074B2 (en)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675885B (zh) 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垫及医用图像诊断设备用床
CN103705264B (zh) 断层图像生成设备和方法
Lee et al. The anatomy of the thoracic spinal canal in different postures: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
CN108024899A (zh) 组合式病人平台
JP5233374B2 (ja) 医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04112265A (zh) 结肠图像分割方法及装置
KR101937997B1 (ko) 개인 맞춤용 장루판 제작을 위한 3d 프린팅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기기 및 시스템
JP3149516U (ja) 傾けられた患者をスキャンする寝台
US20120321151A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images
US8340375B2 (en) 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Buisman et al. Evaluation of gastric volumes: comparison of 3-D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5226244B2 (ja) 医用ガイドシステム
CN105266844A (zh) 针对手术进行时的应用通过超声波成像滑动来观看
JP6001403B2 (ja) テーブルおよび医用装置
JP2014073279A (ja) 仮想内視鏡用送気チューブ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腸管内圧制御装置
CN207575153U (zh) 膀胱尿道磁共振无创造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