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9932B -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9932B
CN101669932B CN2008102220602A CN200810222060A CN101669932B CN 101669932 B CN101669932 B CN 101669932B CN 2008102220602 A CN2008102220602 A CN 2008102220602A CN 200810222060 A CN200810222060 A CN 200810222060A CN 101669932 B CN101669932 B CN 101669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cumin
depression
application
decanoin
long ef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20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9932A (zh
Inventor
库宝善
周卫东
姚海燕
姚广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NGGUO CHANGSH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NGGUO CHANGSH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NGGUO CHANGSH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NGGUO CHANGSH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220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9932B/zh
Priority to US13/062,940 priority patent/US860972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01688 priority patent/WO20100255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9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9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9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长效姜黄素衍生物是由C1-C50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类或其酰类与姜黄素类物质的羟基基团各自独立的发生酯化反应所形成的酯类。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的动物模型抗抑郁作用的研究,长效姜黄素衍生物保留了姜黄素固有的抗抑郁药效,同时也起到缓释、延长药效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发明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也可以用于制备抗抑郁症的饮料、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保健品中。

Description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姜黄素(curcuminoids,Cur)是从中药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酚类色素,通常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去二甲氧基姜黄素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抑郁等多种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小。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许多疾病常常并发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症药物一般是通过影响单胺递质的重吸收、抑制单胺的代谢或阻断突触前抑制性自主或非自主受体而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药物对抑郁症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许多药物疗效并不稳定,而且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从传统的中草药中开发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抗抑郁症药物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姜黄是中药复方逍遥散中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抑郁动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姜黄素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而且无毒,无副作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其最主要原因是姜黄素多酚结构的活性。从其化学结构来看,姜黄素主要包含三种物质:即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11
姜黄素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12
去甲氧基姜黄素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21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3118.4公开了上述三种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应用,该专利申请存在的缺陷是生物利用度低代谢速度快,需要每天给药。
然而现有的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利用度很低,其水溶性、酯溶性较差。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姜黄素及其衍生物,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保证安全性、无毒副作用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增加酯溶性,延长作用时间,降低用药量的目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是由C1-C50的饱和脂肪酸类或其酰类与姜黄素类物质的羟基基团各自独立的发生酯化反应所形成的酯类。
前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姜黄素类物质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或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前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包含有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如赋形剂和添加剂、香味剂制成各种剂型,包括散剂、片剂、微丸、胶囊、微囊、颗粒剂或液体衍生物。
前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饮料、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保健品中的应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长效性,一次给药可以在7天内维持药效;稳定性高,药效释放平缓,生物利用度高,低剂量即可达到正常药效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小鼠体内姜黄素测定的实验图。
图2是本发明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图。
图3是本发明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图(n=15,mean±S.E.M)。
图4是本发明对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图(n=15,mean±S.E.M)。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长效姜黄素衍生物,是采用姜黄素类物质与C1-C50的饱和脂肪酸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所形成的酯类,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1.49克姜黄素,溶解在50毫升的二氧六环中,加入0.73克的吡啶,然后将1.64克的癸酰氯逐滴加入到体系中。冰水浴反应2小时。反应过程通过TLC监测,3:1的氯仿和乙酸乙酯展开。
上述产物倒入到40毫升的石油醚中,过滤将沉淀溶解在30毫升的乙酸乙酯中,用1N的盐酸溶液20毫升洗涤两次,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一次,加入3克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然后过滤,将滤液旋干,得粗产物姜黄素癸酸酯。
将上述粗产物装在硅胶柱中,使用7:1的石油醚和氯仿洗脱,收集目标产物,真空干燥得1.67克产物姜黄素癸酸酯,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41
1:姜黄素癸酸酯R1=R2=OCH3;curcumm decan oate
2:去甲氧姜黄素癸酸酯R1=OCH3,R2=H;thoxycurcumin decanoate
3:双去氧甲氧姜黄素癸酸酯R1=R2=H;bisdesmethoxycurcumin decanoate
本实施例中的姜黄素还可以是去甲氧基姜黄素或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其中加入的原料癸酰氯仅仅是C1-C50的饱和脂肪酰类物质的一种,是举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它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制备方法同上,只是在原料的加入量上有区别。
为了进一步考察本发明按照上述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姜黄素衍生物的长效性及抗抑郁作用,本发明人进行了多种动物实验,其中包括小鼠血浆中姜黄素的测定、小鼠急性抗抑郁实验、大鼠慢性应激抗抑郁实验、大鼠糖水偏爱实验及血清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姜黄素衍生物保持了原有的姜黄素药效作用,克服了姜黄素作用时间短的缺陷,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
实验例1小鼠血浆中姜黄素的测定
小鼠给药方式:皮下注射,给药剂量:100mg/kg体重,取样:给药后分别于5min、10min、30min、45min、1h、1.5h、2h、6h及第2、3、4、5、6、7天小鼠摘眼球取血,每个取血点6只小鼠,将血液置于涂有肝素的采血管中,样品离心后取上清0.2m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冷冻真空抽干,甲醇溶解至0.2ml,用于HPLC测定。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0.5mg左右姜黄素,加入一定量的花生油使其浓度为0.5mg/ml。取空白血浆,精密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按血浆样品制备方法一起制备标准品。
姜黄素HPLC-MS/MS测定方法: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XTrra C18反相柱(2.1×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比0.1%甲酸水溶液(97:3,v/v);流速:300μl/min;柱温:40℃;进样量:20μl。质谱条件: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Curtain Gas(CUR):10L/min,Collision Gas(CAD):medium,IonSpray Voltage(IS):-4500V,Temperature(TEM):500℃,IonSource Gas1(GS1):40L/min,Ion Sourse Gas2(GS2):40L/min。选择性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及对应Declustering Potential(DP)、Collision Energy(CE)、Entrance Potential(EP)分别为m/z367.1—216.9,DP:-50V,CE:-15V,EP:-6V。
小鼠给药后分别于5min、10min、30min、45min、1h、1.5h、2h、6h及第2、3、4、5、6、7天小鼠摘眼球取血,HPLC-MS/MS法姜黄素在血浆中的含量。如图1所示,通过一次性给药后,在第一天血浆中姜黄素出现峰值,之后进入平缓期一直持续到第7天,仍然能够在小鼠体血浆内检测的姜黄素。
实验例2急性抗抑郁作用实验
2.1小鼠悬尾实验
请参阅图2所示,实验分3个组(每组24只雄性ICR小鼠):对照组、姜黄素组(10mg/kg)、长效姜黄素组(18.4mg/kg,一次性给入20天的量).分别于给药后3天、7天和14天进行悬尾实验,姜黄素组不参与第14天的实验。
距小鼠尾尖部末梢约1cm的部位用胶带粘在特制铁架台上,动物距离地面高度为50cm。观察6min内实验动物行为,并记录最后4min内小鼠的累计不动时间。
小鼠悬尾实验显示,给药后第3天、第7天10mg/kg的姜黄素剂量对减少悬尾累计不动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8.4mg/kg的长效姜黄素剂量与对照组相比,给药3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50.7%,给药7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59.5%,给药14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31.8%,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2.2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请参阅图3所示,实验分3个组(每组24只雄性ICR小鼠):对照组、姜黄素组(10mg/kg)、长效姜黄素组(18.4mg/kg,一次性给入20天的量).分别于给药后3天、7天和14天进行强迫游泳实验,姜黄素组不参与第14天的实验。
正式测试前24小时,将小鼠置于水深10cm的玻璃圆缸(高25cm,直径10cm)内,水温24±1℃,作强迫游泳训练15分钟。24小时后,再次将小鼠置于水深10cm的玻璃圆缸内强制游泳6min,观察并记录最后4分钟内小鼠的累计不动时间。当小鼠停止挣扎,浮在水中保持不动,或仅做一些必要的轻微动作保持头部浮在水面上的时间视为不动时间。
给药后第3天、第7天小鼠强迫游泳结果显示,10mg/kg的姜黄素剂量对减少强迫游泳实验的累计不动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8.4mg/kg的长效姜黄素剂量与对照组相比,给药3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62.1%,给药7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74.7%,给药14天后小鼠累计不动时间减少了37.8%,*P<0.05,**P<0.01,***P<0.001。
2.3小鼠脑内单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给药后第3、7天(长效姜黄素),将小鼠快速断头处死,在冰上迅速分离出海马,称重后放入Eppendorf管中,置于-80℃冰箱中保存。
每100mg脑组织中加入200μl冰冷A液(0.4mol/L HCLO4),冰浴中超声匀浆,4℃避光静置60min,离心20min(12,000rpm,4℃),取上清液,加入半量体积的B液(0.2mol/L柠檬酸钾,0.3mol/L K2HPO4和0.2mol/LEDTA),涡旋混匀10min,4℃避光静置60min,再次离心20min(12,000rpm,4℃),取上清液进行单胺测定。
脑组织中5-HT、NA、DA、5-HIAA和DOPAC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样品上清液过滤(孔径0.22μm)处理后,取20μl自动进样。色谱柱为Diamonsilim C18(150×4.6mm I.D.,5μm),流动相组成:125mmol/L枸橼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3),0.1mmol/L EDTA,1.2mmol/L辛烷基磺酸钠,16%甲醇。流速:1.0ml/min。检测器工作电压分别为:50,100,200,300,400和500mV。脑组织中单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以ng/g湿组织重表示。
如表1所示,长效姜黄素(18.4mg/kg)于第3、7增加海马5-HT的含量;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明显升高;海马的5-HT转换率在长效姜黄素组有下降趋势。
表1长效姜黄素对小鼠海马区5-HT,NA,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n=12,mean±S.E.M)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61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71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实验例3大鼠慢性应激抗抑郁作用实验
3.1大鼠慢性应激模型的建立
实验分6个组(每组12只SD雄性大鼠):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4.6mg/kg)、中剂量组(9.2mg/kg)高剂量组(18.4mg/kg)和阳性对照组(丙咪嗪)。给药组和模型组每7天给药一次,每次给药量为7天的总量,丙咪嗪每天给药一次。不同剂量的长效姜黄素(4.6,9.2和18.4mg/kg)皮下一次给药7天的量,丙咪嗪(10mg/kg)腹腔注射21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丙咪嗪)开始实验。正常对照组对大鼠进行正常饲养,除了称量体重,测试体温和糖水测试,不进行任何刺激,其他各组每组都进行同等类型,同等强度的刺激,实验过程中刺激种类的实施顺序采用不可预知的方式进行,并且同种刺激强度逐次递增。
慢性应激时程共计20天,每日一次,时间:上午9:00~下午2:00之间,应激方案如下:高速水平震荡45min;夹尾(距尾根1cm):1min;禁水24h;制动1.5h;禁食24h;冰水刺激(水温10℃)5min;足底电击(1mA,时程1s,1次/min):30min;换笼孤养24h;制动2h;夹尾(距尾根1cm):1min;禁水24h;高速水平震荡1.5h;禁食24h;夹尾(距尾根1cm):1min;足底电击(1mA,时程1s,1次/min):40min;冰水刺激5分钟;换笼孤养24h;高速水平震荡60min;足底电击(1mA,时程1s,1次/min):50min;禁水24h;制动2.5h;换笼孤养24h。
3.2大鼠体温测定
用数字测温仪前端蘸取液体石蜡顺滑插入大鼠肛门内1cm左右,读取两次数据,取平均值。
21天慢性应激后,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长效姜黄素给药组大鼠各个剂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和应激对照组相比,都有极显著性;丙咪嗪对应激大鼠体温没有明显影响,如表2所示。
表2长效姜黄素对慢性应激鼠体温的影响(℃)(n=10-12,mean±S.E.M.).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81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and***P<0.001,
3.3大鼠糖水测试
实验前在安静的房间内,训练动物适应含糖饮水,每笼同时放置2个水瓶,第1个24小时,2瓶均装有1%的糖水,随后24小时,1个水瓶装1%蔗糖水,1个瓶装纯水,接下来23小时禁水,进行动物的基础糖水/纯水消耗实验,同时给予每只大鼠事先定量好的2瓶水:1瓶1%蔗糖水,1瓶纯水,1小时后,取此2瓶水并称量,计算动物的总液体消耗、糖水消耗、纯水消耗,糖水偏爱性=糖水消耗量/总液体消耗量×100%,在连续给予姜黄素14天后进行实验。
应激开始前进行的糖水测试表明,各组之间对糖水的偏爱没有显著差异,应激结束后测试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对糖水的偏爱性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极著显著性差异,长效姜黄素给药组的中剂量和高剂量对糖水的偏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长效姜黄素给药组的低剂量和丙咪嗪对应激大鼠的糖水偏爱没有影响,如表3所示。
表3糖水测试结果(%)(n=10-12,mean±S.E.M.).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82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91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and***P<0.001
3.4大鼠强迫游泳实验
请参阅图4所示,正式测试前24小时,将大鼠置于水深23cm的玻璃圆缸(高40cm,直径18cm)内,水温24±1℃,作强迫游泳训练15分钟。在末次给药后30min(丙咪嗪),再次将大鼠置于水深23cm的玻璃圆缸内强迫游泳6min,观察并记录4分钟内大鼠的累计不动时间。当大鼠停止挣扎,浮在水中保持不动,或仅做一些必要的轻微动作保持头部浮在水面上的时间视为不动时间。
大鼠强迫游泳实验显示,4.6,9.2,和18.4mg/kg的长效姜黄素剂量依赖性减少强迫游泳实验的累计不动时间,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鼠累计不动时间分别减少了37.6%,49.4%和58.9%。长效姜黄素在强迫游泳模型中抗抑郁作用与经典抗抑郁药丙咪嗪相似(10mg/kg)。丙咪嗪强迫游泳实验中累计不动时间的抑制百分率是40.5%,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和***P<0.001。
3.5血清皮质酮含量测定
本实验采用竞争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酮含量,其原理是标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标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原愈少,最后的显色也愈浅。
21天应激实验结束后次日断头杀鼠,取全血5~10ml,其中一部分全血室温放置20min后离心:1000rpm,10min,分离血清,-80℃冻存备用。采用血清皮质酮试剂盒检测。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两者有显著性差异,长效姜黄素给药组及丙咪嗪组使皮质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如表4所示。
表4长效姜黄素对血清皮质酮的影响(n=6,mean±S.E.M.).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092
Figure G2008102220602D00101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和***P<0.001
结果
通过对小鼠一次性给药,小鼠体内持续至第7天仍然可以检测到姜黄素,表明该药物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达到了预期的缓释目的。两种绝望模型急性给药,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在3天、7天后累计不动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长效姜黄素组在3、7、14天后累计不动时间减少,并具显著差异。小鼠单胺递质的测定结果显示,一次给药在第3、7天长效姜黄素组海马区增加5-HT的含量。表明一次性给以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后,抗抑郁作用仍可维持至少在一周以上。在大鼠慢性应激模型中,长效姜黄素慢性给药每7天一次至21天,能明显减少游泳累计不动时间,逆转糖水偏爱实验味觉快感下降趋势。应激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增加,给予长效姜黄素后皮质酮含量明显下降,表明在大鼠应激模型中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具有持续的抗抑郁作用。
通过对不同的动物模型抗抑郁作用的研究,长效姜黄素衍生物保留了姜黄素固有的抗抑郁药效,同时也起到缓释,延长药效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用于制备成医药上的任何可用剂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长效姜黄素,加入溶剂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针剂用法用量:肌注每3-7日注射一次长效姜黄素100-500mg。
实施例2
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长效姜黄素,加入赋形剂环糊精,采用常规方法压片,制成片剂或颗粒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3-7日服用长效姜黄素100-500mg。
实施例3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长效姜黄素,加入水及适量增溶剂如聚乙二醇溶解,采用常规方法制成规格为20mg/ml的长效姜黄素口服液。
用法用量:口服,每3-7日服用长效姜黄素100-500ml。
实施例4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长效姜黄素,软胶囊材质选用明胶和山梨醇,制备成规格为20mg/粒的长效姜黄素胶囊。
用法用量:口服,每3-7日服用长效姜黄素100-500mg。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用于制备食品、饮料或保健品中的实施例:
实施例5
在50kg面粉中加入1-5克的长效姜黄素及适量营养素和添加剂,做成抗抑郁功能的面条或饼干。
实施例6
在50kg纯净水中加入1-5克的长效姜黄素及适量橙汁或菠萝、芒果和添加剂,做成抗抑郁功能的软饮料。
实施例7
在1克高钙片或1ml口服液中加入10-50mg长效姜黄素做成抗抑郁的保健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姜黄素癸酸酯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剂型,所述剂型为散剂、片剂、微丸、胶囊、微囊、颗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载体为赋形剂。
4.一种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饮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保健品。
7.一种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剂型,所述剂型为散剂、片剂、微丸、胶囊、微囊、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载体为赋形剂。
10.一种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饮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保健品。
13.一种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剂型,所述剂型为散剂、片剂、微丸、胶囊、微囊、颗粒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载体为赋形剂。
16.一种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饮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癸酸酯在制备抗抑郁症的食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为保健品。
CN2008102220602A 2008-09-08 2008-09-08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1669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0602A CN101669932B (zh) 2008-09-08 2008-09-08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US13/062,940 US8609723B2 (en) 2008-09-08 2008-09-28 Long acting curcumin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PCT/CN2008/001688 WO2010025589A1 (zh) 2008-09-08 2008-09-28 长效姜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0602A CN101669932B (zh) 2008-09-08 2008-09-08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9932A CN101669932A (zh) 2010-03-17
CN101669932B true CN10166993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01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20602A Active CN101669932B (zh) 2008-09-08 2008-09-08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99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7522B (zh) * 2013-01-29 2016-06-22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脂肪酸-姜黄素衍生物的缀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944A (zh) * 2004-04-28 2005-01-26 广西南宁邕江药业有限公司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应用
CN101170915A (zh) * 2005-05-03 2008-04-30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酰基衍生物或姜黄素异噁唑物和它们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944A (zh) * 2004-04-28 2005-01-26 广西南宁邕江药业有限公司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应用
CN101170915A (zh) * 2005-05-03 2008-04-30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酰基衍生物或姜黄素异噁唑物和它们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福北等.姜黄属植物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24卷(第2期),95-1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9932A (zh) 201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9275B1 (en) Total flavone extract of abelmoschus maniho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168235B (zh) 偏诺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0998650A (zh) 肉桂在治疗糖尿病上的用途及产品和其制备方法
CN101669931A (zh)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症药物中的应用
WO2023065860A1 (zh) 独一味酚苷的提取方法及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或保健品的应用
CN104971090A (zh) 青钱柳有效部位在制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38993A (zh) 含复合提取物的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大肠炎的组合物
JP6389958B2 (ja) 瓦草5環性トリテルペンサポニン類化合物抗腫瘍の薬物用途
EP3064209A1 (en)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 or insulin resistance comprising ginsenoside f2
CN106905281A (zh) 厚果崖豆藤中抑制乙酰和丁酰胆碱酯酶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4209739A (zh) 一种白头翁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抑郁药物上的应用
CN101669932B (zh) 长效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3789214A (zh) 改善癌因性疲乏的复方灵芝孢子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44937A (zh) 含ramalin的用于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
CN108047300A (zh)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8609723B2 (en) Long acting curcumin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CN1733125B (zh) 枳实或枳壳有效部位的制药用途
CN104055812B (zh) 一种具有抗抑郁作用的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KR101735061B1 (ko) 개똥쑥 추출물, 아테미시닌 또는 디히드로아테미시닌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비만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836665B (zh) 新橙皮苷或其组合物的制药用途
CN102898322B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0348228C (zh) 四逆散及其活性部位的新用途
CN105503988A (zh) 天然抗癫痫活性化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KR20180118413A (ko) 밀리타리스 동충하초 부탄올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간암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4288142B (zh) 木果楝素h及其类似物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或食品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u Baoshan

Inventor after: Zhou Weidong

Inventor after: Yao Haiyan

Inventor after: Yao Guangyin

Inventor before: Ku Baoshan

Inventor before: Zhou Weidong

Inventor before: Yao Haiy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KU BAOSHAN ZHOU WEIDONG YAO HAIYAN TO: KU BAOSHAN ZHOU WEIDONG YAO HAIYAN YAO GUANGY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