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5608B -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5608B
CN101665608B CN200810042599XA CN200810042599A CN101665608B CN 101665608 B CN101665608 B CN 101665608B CN 200810042599X A CN200810042599X A CN 200810042599XA CN 200810042599 A CN200810042599 A CN 200810042599A CN 101665608 B CN101665608 B CN 101665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hosphoric acid
ion
metal complex
acid lip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25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5608A (zh
Inventor
陆伟华
李大治
陈国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425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5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5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5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5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5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由含有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重量比例为:聚合物母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4。本发明通过将所述金属离子制备成热稳定性较好的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其分解温度在240℃以上。同时多种金属离子共同作用,对800~2000nm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吸收率在70%以上。从而将太阳光中大部分热量吸收掉,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采光板。
技术背景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5778K(开尔文,K为温度的国际单位),其辐射能量97%集中分布在200纳米~2000纳米的波长的范围内,其中紫外线(200~380纳米)占7%,可见光(380~760纳米)占46%,近红外(760~2500纳米)占44%,远红外(>2000纳米)3%。
现代建筑的玻璃窗户与玻璃幕墙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如图书馆、机场、体育馆、游泳馆、工厂车间等建筑,由此也带来了能耗严重的问题。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窗户玻璃很难控制穿透窗户的能量,由此而损失的能量占整个建筑空调和照明能耗的20%~35%。因此设计出一种既能透过可见光,又能吸收红外热能的采光板材,以达到节约照明用电,又能降低房间内的温度,节约空调费用,是人们所十分期待的,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由含有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质量比例为:
聚合物母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中,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例为: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10∶85~95;
所述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G200810042599XD00021
其中:
M为金属离子,M选自钒离子、镉离子、镧系离子、铜离子、钨离子或亚铁离子中的一种;
R为C1~C7的烷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母粒制备:将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在引发剂的存在下,60℃~70℃预聚0.5~2小时,然后将产物在60℃~90℃加热77~81小时,聚合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母粒;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BPO)或偶氨二异丁腈(AIBN),其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0.15~0.3%。
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质量比例为:
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0∶90;
(2)将步骤(1)的聚合物母粒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熔融,挤出,挤出成型,获得所述的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熔融温度为180~240℃;
所述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一种现有技术,以二价铁离子为例子,制备方法如下:
Figure G200810042599XD00031
其中:n为0、1、2的整数,分别表示磷酸三酯、双酯或单酯;
R为C1~C7的烷基;
催化剂为磷酸盐载体负载的钒催化剂。
按照GB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可见光透过率在90%左右,红外光透过率30%以下,红外光吸收率70%以上。
本发明的原理是这样的:
所采用的金属离子对太阳光的近红外区光波能较好的吸收,而对可见光几乎不吸收。将该类离子的络合物通过原位聚合或其它方法添加到有机玻璃中,则该有机玻璃将具有对可见光有较好的透过滤,对近红外光则能吸收,从而得到采光效果、隔热效果都好的吸热节能玻璃。
通过副族金属离子的合理搭配配体,能够将吸收光谱控制在近红外光线范围内,而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少。
众所周知,金属离子中的电子,通过能量跃迁,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线,而其吸收的波长长度符合以下公式中的关系。
△E=E1-E0=hv=hc/λ(近红外波长在λ在0.8×10-6m到2×10-6m)
其中h=6.63×10-34J×S-1;C=3×108m×s-1
通过计算可得,其能差在△E在0.99×10-19J到2.48×10-19J之间的能量跃迁,对应吸收的光波的波长正好为近红外光波长。副族金属离子,其d-d轨道的能量跃迁之差刚好有在该范围之内,所以一些副族金属离子具有吸收近红外线,其能级会受金属离子,离子价态、的配体不同、配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因此金属离子和不同的配体形成的配位体其吸光性的波长会有所不同。
本发明通过将所述金属离子制备成热稳定性较好的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其分解温度在240℃以上。同时多种金属离子共同作用,对800~2000nm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吸收率在70%以上。从而将太阳光中大部分热量吸收掉,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透光率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磷酸脂类铜络合物的制备:
将50g乙酸铜与100g磷酸二酯在90℃温度下加热搅拌3小时,反应制的磷酸脂铜盐络合物,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G200810042599XD00041
R为甲基;
(2)将100g磷酸脂铜盐络合物,加入到9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70℃维持搅拌1小时,再加入2g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将温度升至90℃聚合8小时,将产物注模,将模具放入烘箱,在90℃内烘干4小时,使其聚合,得到含金属离子的PMMA聚合物母粒。
最后将5Kg母粒与20KgPMMA共混,200℃温度下熔融挤出成型,获得采光板材。采用GB2410-198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可见光透过率在90%左右,红外光透过率30%以下,对800-2000nm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吸收率为70%以上,其分解温度在240℃以上。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透光率图谱见图1。
实施例2
(1)磷酸脂铜盐络合物的制备:
将50g六氯化钨与过量的磷酸二酯在70温度下不断搅拌,至六氯化钨完全溶解后过滤,将滤液提纯后得到碳原子数为8的磷酸酯钨的络合物。
(2)将100g磷酸酯钨的络合物,加入到9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60℃维持搅拌1小时,再加入2g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然后60℃恒温12小时,将产物注模,将模具放入烘箱,在120℃内烘干2小时,使其聚合,得到颜色为淡蓝色的含钨离子的PMMA聚合物母粒。
最后将5Kg母粒与20Kg PMMA共混,200℃温度下熔融挤出成型,获得采光板材。采用GB2410-198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可见光透过率在90%左右,红外光透过率30%以下,对800-2000nm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吸收率为70%以上,其分解温度在240℃以上。

Claims (6)

1.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其特征在于,由含有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中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例为: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85~9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母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例为:聚合物母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4;
所述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FSB00000336111700011
其中:M为金属离子,M选自钒离子、镉离子、镧系离子、铜离子、钨离子或亚铁离子中的一种,R为C1~C7的烷基。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母粒制备:将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在引发剂的存在下,60℃~70℃预聚0.5~2小时,然后将产物在60℃~90℃加热77~81小时,聚合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母粒;
(2)将步骤(1)的聚合物母粒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熔融,挤出,挤出成型,获得所述的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BPO)或偶氨二异丁腈(AIB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0.15~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质量比例为:磷酸脂类金属络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0∶9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熔融温度为180~240℃。
CN200810042599XA 2008-09-05 2008-09-05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665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2599XA CN101665608B (zh) 2008-09-05 2008-09-05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2599XA CN101665608B (zh) 2008-09-05 2008-09-05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5608A CN101665608A (zh) 2010-03-10
CN101665608B true CN101665608B (zh) 2011-04-20

Family

ID=4180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2599XA Active CN101665608B (zh) 2008-09-05 2008-09-05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5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1901B1 (ko) 2018-05-28 2023-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적외선 흡수 조성물, 근적외선 흡수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CN110724216B (zh) * 2019-11-05 2021-12-31 浙江展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隔红外节能的pmma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14A (zh) * 2003-07-31 2006-09-13 株式会社吴羽 红外线吸收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合体、夹层玻璃和建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14A (zh) * 2003-07-31 2006-09-13 株式会社吴羽 红外线吸收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合体、夹层玻璃和建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5608A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3917B (zh)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透明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5608B (zh) 红外吸收节能采光有机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4271A (zh) 一种智能节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1983983B (zh) 阻隔太阳光热射线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301A (zh) 具有梯度结构的辐射制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62490B (zh) 一种隔热pvb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554A (zh) 一种含有光致变色材料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42279B (zh) 具有环保宽温变的自粘层带材
CN110386776A (zh) 一种新型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3071B (zh) 一种温控复合节能材料
CN104231909B (zh) 一种纳米透明隔热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7980A (zh) 辐射收集器
CN103951850B (zh) 一种光热响应体系、树脂材料及光热响应智能玻璃
CN114456436B (zh) 一种无能耗自适应控温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190997A1 (en) Coating substance with low emissivity in the heat radiation range
CN109734334A (zh) 一种具有阻燃、低辐射耐磨性能的真空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1225A (zh) 一种储能变色建筑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82717A (zh) 一种智能化屏蔽入射光的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33770B (zh) 改性温敏调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温敏调光材料以及板材或片材和其用途
CN202578436U (zh) 一种可实现自动遮阳的节能门窗
CN1146650C (zh) 高吸水性光缆和电缆用阻水粉及制备
CN106905805A (zh) 一种降温发光多功能复合墙体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736495A (zh) 节能玻璃幕墙
CN113265116A (zh) 一种纳米吸收近红外光的复合材料
CN115206064B (zh) 一种温度报警型发光太阳能集中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