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234A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1234A CN101651234A CN200810210800A CN200810210800A CN101651234A CN 101651234 A CN101651234 A CN 101651234A CN 200810210800 A CN200810210800 A CN 200810210800A CN 200810210800 A CN200810210800 A CN 200810210800A CN 101651234 A CN101651234 A CN 101651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hexafluoropropylene copolymer
- film
- positive
- lith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极组和电解液,电极组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正极、隔膜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中,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隔膜包括聚酰亚胺膜。本发明在正极材料中添加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同时使用包括聚酰亚胺膜的隔膜,能够同时使隔膜和正极片容纳更多的电解液,从而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体积小、重量轻、无记忆性等优点,近十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通讯类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之一。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用作电源的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电动汽车市场的开发,需要放电电流较大、功率较高的锂离子电池,许多小型电器也要求能够高倍率放电。因此,锂离子电池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还要在反复的充放电以及大电流放电下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可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含锂化合物,例如,可以为LixNi1-yCoO2、Li1+aMbMn2-bO4、LimMn2-nAnO2和Li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0.9≤x≤1.1,0≤y≤1.0,-0.1≤a≤0.2,0≤b≤1.0,M为锂、硼、镁、铝、钛、铬、铁、钴、镍、铜、锌、镓、钇、氟、碘和硫元素中的一种,A为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0.9≤m≤1.1,0≤n≤1.0。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LiFePO4、LiNiCoAlO2或LiNiMnCoO2。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池隔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电子的绝缘阻挡层,防止电池内部短路;2、离子迁移的通道,有利于电池内电化学反应。由于锂电池的电解质目前以液体为主,其溶剂为强极性的有机化合物,隔膜材料必须耐电解液腐蚀。有机溶剂型的电解质比水体系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低很多,因此,要求隔膜面积大,厚度适当,孔隙率高。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隔膜材料可以分为:织造膜、非织造膜(无纺布)、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和碾压膜等几类。大多数的电池使用无纺膜或者高分子微孔膜。由于锂离子电池使用有机体系的电解液,所以通常使用高分子微孔膜作为隔膜。
目前,磷酸铁锂(LiFePO4)因具有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在优良的工艺下,制成的电极经过几百次循环后,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这种材料具有环境相容性好、便宜、毒性小、不吸潮以及资源丰富等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但由于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的导电性较差,需要再加以修饰包覆,在制作电池过程中,需要添加较多导电剂并需要注入较多电解液,以保证电池良好的导电性及后期的循环倍率性能的正常发挥。而现有隔膜中所容纳的电解液的量较少,正极极片溶胀电解液较少,这些都限制了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当在正极材料中加入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并同时使用包括聚酰亚胺膜的隔膜时,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在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时的效果尤其显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极组和电解液,电极组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正极、隔膜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涂覆或填充在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中,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隔膜包括聚酰亚胺膜。
本发明在正极材料中添加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同时使用包括聚酰亚胺膜的隔膜,能够同时使隔膜和正极片容纳更多的电解液,从而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极组和电解液,电极组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正极、隔膜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涂覆或填充在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中,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隔膜包括聚酰亚胺膜。
在所述正极材料中,以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粘合剂与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总量可以为1-15重量%,优选为1-10重量%;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含量可以为0.5-7.5重量%,优选为1-4重量%。
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200000-700000,优选为200000-500000。在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可以为20-80%,优选为40-60%,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可以为20-80%,优选为40-60%。
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合成,也可以商购得到,例如,满足上述重均分子量范围和组成要求的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可以为阿科玛(ARKEMA)公司生产的KYNARLBG、KYNAR3120-50、KYNAR2801和KYNAR285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LixNi1-yCoO2、Li1+aMbMn2-bO4、LimMn2-nAnO2和Li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0.9≤x≤1.1,0≤y≤1.0,-0.1≤a≤0.2,0≤b≤1.0,M为锂、硼、镁、铝、钛、铬、铁、钴、镍、铜、锌、镓、钇、氟、碘、硫元素中的一种,A为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0.9≤m≤1.1,0≤n≤1.0。
优选情况下,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LiFePO4、LiNiCoAlO2和LiNiMnCoO2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FePO4时,由于其导电性较差,更适宜制成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可以按照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制得,例如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与溶剂混合,制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和/或填充在正极集流体上,干燥,压延或不压延,即可得到正极,不同的是,在制备浆料的过程中还加入了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所述导电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正极导电剂,比如乙炔黑、导电碳黑和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导电剂的用量可以为1-15重量%,优选为2-10重量%。
所述粘合剂可以为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粘合剂,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和丁苯橡胶(SBR)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可以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乙基甲酰胺(DEF)、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水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为5-70重量%,优选为15-50重量%。其中,干燥,压延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所述正极集流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可以为铝箔、铜箔或各种冲孔钢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隔膜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电绝缘性能和液体保持性能。所述隔膜可以为单层或者多层,但是至少有一层为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孔隙率可以为10-60%,优选为20-40%,孔直径可以为60-120纳米,优选为70-110纳米,厚度可以为15-25微米,优选为16-20微米。
所述隔膜可以为一种复合膜,除包括聚酰亚胺膜之外,该复合膜还可以包括聚烯烃膜和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位于聚酰亚胺膜和聚烯烃膜之间并使聚烯烃膜和聚酰亚胺膜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形成聚烯烃膜的聚烯烃可以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烯烃膜的厚度可以为10-35微米。所述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粘合剂可以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聚氯乙烯、聚氨酯、酚醛树脂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0.5-5微米。
所述聚酰亚胺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重复单元中含有酰亚胺基团的聚合物,优选情况下,所述聚酰亚胺为具有下述结构式的聚酰亚胺。
其中,其中,Ar1优选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所述二胺可以是具有NH2-Ar2-NH2表示的结构的二胺,Ar2可以是如下结构的芳基:
聚合度n为50-10000,热分解温度为420℃以上。
符合上述要求的聚酰亚胺膜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通过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得。例如,可以使用US 4867881、CN 200610028668、CN200510035681、CN 200510086061、JP 5062662、JP 11310658或CN200610053038中的任意一篇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含有聚酰胺酸、成孔物质和溶剂的混合物形成聚酰胺酸膜,将该聚酰胺酸膜与凝固液接触,并进行酰亚胺化,所述溶剂为溶解聚酰胺酸但不溶解成孔物质的溶剂,所述凝固液为溶解成孔物质但不溶解聚酰胺酸的液体。
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在聚烯烃膜和聚酰亚胺膜之间形成粘合剂层,并使聚烯烃膜和聚酰亚胺膜紧密贴合。按照该方法,采用粘合剂将聚烯烃膜和聚酰亚胺膜紧密贴合后干燥而得到复合隔膜,所述粘合剂的种类和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粘合剂可以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聚氯乙烯、聚氨酯、酚醛树脂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的用量通常使得粘合层的厚度为0.5-5微米。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负极的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一般来说,负极包括集流体及附着于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合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可嵌入和释出锂的负极活性物质,比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石油焦、有机裂解碳、中间相碳微球、碳纤维、锡合金、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人工石墨。
所述负极材料还可以包括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负极导电剂,比如碳黑、乙炔黑、炉黑、碳纤维、导电碳黑和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负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导电剂的含量可以为1-15重量%,优选为2-10重量%。
所述负极粘合剂的种类和含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含氟树脂和聚烯烃化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丁苯橡胶(SBR)中的一种或几种;一般来说,根据所用粘合剂种类的不同,以负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负极粘合剂的含量可以为0.01-8重量%,优选为0.02-5重量%。
所述负极的集流体可以为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负极集流体,如冲压金属、金属箔、网状金属和泡沫状金属。
所述负极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例如,将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负极粘合剂与溶剂混合制成负极浆料,涂覆和/或填充在所述集电体上,干燥,压延或不压延,即可得到所述负极。其中,所述的溶剂可以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乙基甲酰胺(DEF)、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以及水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的用量能够使所述负极浆料具有粘性和流动性,能够涂覆到所述集电体上即可。一般来说,以负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为100-150%。其中,干燥,压延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电解液含有锂盐和非水溶剂,所述锂盐可以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全氟丁基磺酸锂、铝酸锂、氯铝酸锂、氟代磺酰亚胺锂、氯化锂和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非水溶剂可以为γ-丁内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二丙酯、酸酐、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甲酰胺、N-甲基乙酰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环丁砜、二甲亚砜、亚硫酸二甲酯以及其它含氟、含硫或含不饱和键的环状有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锂盐在电解液中的浓度可以为0.3-4摩尔/升,优选为0.5-2摩尔/升。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封装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封装方法,一般来说,包括将电极组置入电池壳中,加入电解液,然后密封,得到锂离子电池。其中,密封的方法,电解液的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实施例中,所用到的主要原料有:
均苯四甲酸二酐: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二苯酮四甲酸二酐: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双酚A二醚二酐: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
氧联苯四甲酸二酐: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对苯二胺: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五联化工厂;
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上海试剂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
(一)正极的制备
将9克聚偏二氟乙烯(阿托菲纳公司,761#PVDF)和5克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ARKEMA公司,KYNARLBG)溶解在225克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形成溶液,然后将100克的LiFePO4、15克炭黑(TIMICAL公司,super-p)分散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该浆料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16微米的铝箔上,然后150℃下烘干,辊压,切制得尺寸为460×46毫米的正极,其中含有7.6克用作正极活性物质的LiFePO4。
(二)负极的制备
将100克天然石墨、1克羧甲基纤维素、3克丁苯橡胶和4克导电剂炭黑加入到120克水中,搅拌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
将该浆料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10微米的铜箔上,然后在90℃下烘干,辊压,裁切制得尺寸为455×47毫米的负极,其中含有2.9克用作负极活性成分的天然石墨。
(三)隔膜的制备
(1)将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以1∶1的摩尔比加入到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其中固含量为10重量%(N,N-二甲基乙酰胺与溶质的重量比为10∶1)。在25℃下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30克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并在该温度下真空脱气1小时,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特性粘度ηint=150毫升/克(测定条件:乌氏黏度计,恒温30℃,混合物稀释到固含量为0.005克/毫升);
(2)在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将上述混合物涂覆在不锈钢板上,在100℃下干燥20分钟后除去溶剂,得到聚酰胺酸膜;
(3)将上述带有聚酰胺酸膜的不锈钢板在100毫升由乙醇、乙醚和丙酮组成的凝固液(乙醇、乙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3∶2∶1)中在20℃下浸渍60分钟,进行固化、成孔、在40℃下干燥20小时,然后在25℃的水中超声清洗1小时,之后在40℃下干燥20小时,得到多孔的聚酰胺酸膜;
(4)采用梯度升温逐步酰亚胺化的方式,将上述多孔的聚酰胺酸膜在氮气中加热进行酰亚胺化,加热的方式是在150℃下保持1小时,200℃下保持1小时,250℃下保持1小时,320℃下保持1小时。得到厚度为18微米的聚酰亚胺膜,采用压汞法测量出孔平均直径为100纳米,孔隙率为35%。
(四)电解液的配制
将LiPF6按1摩尔/升的浓度溶解在EC/DMC=1∶1的混合溶剂中配制成非水电解液。
(五)电池的装配
将步骤(一)、(二)和(三)中制备的的正极、负极和隔膜卷绕成一个方型锂离子电池的极芯,然后将步骤(四)中配制的电解液以3.8g/Ah的量注入电池壳中,密封,制成锂离子电池A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电池,不同的是,步骤(一)中用2克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ARKEMA公司,KYNAR3120-50,)代替5克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ARKEMA公司,KYNARLBG);且步骤(三)还包括:(5)用粘合剂(吴羽KUREHA,W#7500)与NMP以1∶4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涂覆在步骤(4)得到聚酰亚胺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与厚度为12微米的聚丙烯膜粘合,在120℃下干燥4小时,得到聚酰亚胺/聚丙烯复合隔膜。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记作A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电池,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加入的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为ARKEMA公司的KYNAR2850-00,且加入量为3克;且步骤(三)还包括:(5)用粘合剂(吴羽KUREHA,W#7500)与NMP以1∶7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涂覆在步骤(4)得到聚酰亚胺膜的两个表面上,并分别与厚度为10微米的聚丙烯膜和厚度为10微米的聚乙烯膜粘合,在120℃下干燥5小时,得到聚乙烯/聚酰亚胺/聚丙烯复合隔膜。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记作A3。
对比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电池,不同的是,步骤(3)中的隔膜为20微米厚的聚丙烯隔膜,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记作C1。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电池,不同的是,步骤(1)中没有加入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记作C2。
对比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电池,不同的是,步骤(1)中没有加入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且步骤(3)中的隔膜为20微米厚的聚乙烯隔膜,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记作C3。
性能测试
(1)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使用BS-9300R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分别对实施例1-3制得的电池A1-A3及对比例1-3制得的电池C1-C3进行测试,测试温度为25℃,测定方法如下:
以1C恒压充电至3.7伏之后,充电截止电流20毫安。搁置5分钟后,以1C放电至2.5伏,测定得到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重复以上充放电步骤500次,测量电池常温500次循环后1C电流放电至2.5V的容量,,并根据下式计算第5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
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第5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初始放电容量×100%,测试结果列于表1。
(2)高倍率放电性能
使用BS-9300R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对电池A1-A3及C1-C3进行测试,测试温度为25℃,测定方法如下:
以1C恒压充电至3.7伏,以1C放电至2.5伏,记录电池的1C放电容量。再以1C恒压充电至3.7伏之后,充电截止电流20毫安。搁置10分钟后,以3C放电至2.5伏,记录电池的3C放电容量。然后根据下式计算高倍率放电容量比率。结果如表1所示。高倍率放电容量比率=3C放电容量/1C放电容量×100%,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
编号 | A1 | A2 | A3 | C1 | C2 | C3 |
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 | 98.7 | 99.0 | 98.5 | 91.8 | 89.4 | 82.7 |
高倍率放电容量比率/% | 96.5 | 95.2 | 96.1 | 84.6 | 83.3 | 69.8 |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正极材料中添加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同时,使用包括聚酰亚胺膜的隔膜,不但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而且能提高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极组和电解液,电极组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正极、隔膜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还含有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隔膜包括聚酰亚胺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以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粘合剂与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总量为1-15重量%,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0.5-7.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0-700000,在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20-80%,偏二氟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2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0-500000,在所述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40-60%,偏二氟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xNi1-yCoO2、Li1+aMbMn2-bO4、LimMn2-nAnO2和Li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0.9≤x≤1.1,0≤y≤1.0,-0.1≤a≤0.2,0≤b≤1.0,M为锂、硼、镁、铝、钛、铬、铁、钴、镍、铜、锌、镓、钇、氟、碘和硫元素中的一种,A为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0.9≤m≤1.1,0≤n≤1.0;所述粘合剂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和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FePO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隔膜为复合膜,该复合膜还包括聚烯烃膜和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位于聚酰亚胺膜和聚烯烃膜之间并使聚烯烃膜和聚酰亚胺膜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形成聚烯烃膜的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烯烃膜的厚度为10-35微米;形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选自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聚氯乙烯、聚氨酯、酚醛树脂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5-5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孔隙率为10-60%,孔直径为60-120纳米,厚度为15-25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6-20微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0800A CN101651234B (zh) | 2008-08-13 | 2008-08-13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0800A CN101651234B (zh) | 2008-08-13 | 2008-08-13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1234A true CN101651234A (zh) | 2010-02-17 |
CN101651234B CN101651234B (zh) | 2012-10-17 |
Family
ID=41673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0800A Active CN101651234B (zh) | 2008-08-13 | 2008-08-13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1234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9816A (zh) * | 2010-06-25 | 2012-05-0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CN103700807A (zh) * | 2013-11-29 | 2014-04-02 | 徐敖奎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28659A (zh) * | 2014-04-26 | 2014-07-16 | 常州大学 | 一种可充电电池 |
CN103937239A (zh) * | 2013-01-23 | 2014-07-23 | 达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酰亚胺膜及其聚酰亚胺积层板 |
CN108370064A (zh) * | 2015-12-04 | 2018-08-03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二次电池、电池组、电动车辆、电力储存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923697A (zh) * | 2016-10-11 | 2019-06-21 | 皓智环球有限公司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浆料 |
CN110010848A (zh) * | 2014-01-28 | 2019-07-12 | 株式会社Lg化学 | 表面涂布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
CN113223860A (zh) * | 2014-04-18 | 2021-08-06 | 麦斯韦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干式储能装置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CN115820013A (zh) * | 2022-07-26 | 2023-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外壳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3072095A1 (zh) * | 2021-10-25 | 2023-05-04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 |
CN116387634A (zh) * | 2023-06-05 | 2023-07-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WO2024148594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极片及其相关的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149330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02970A (ja) * | 1999-01-13 | 2000-07-25 | Pi Gijutsu Kenkyusho:Kk | ポリイミド被覆フィルム |
CN1438719A (zh) * | 2003-01-24 | 2003-08-27 | 李鑫 | 一种锂离子电芯 |
JP4626568B2 (ja) * | 2005-07-29 | 2011-0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KR100786850B1 (ko) * | 2006-11-21 | 2007-12-20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
-
2008
- 2008-08-13 CN CN200810210800A patent/CN10165123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9816A (zh) * | 2010-06-25 | 2012-05-0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CN102449816B (zh) * | 2010-06-25 | 2014-08-1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US9153817B2 (en) | 2010-06-25 | 2015-10-0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
CN103937239A (zh) * | 2013-01-23 | 2014-07-23 | 达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酰亚胺膜及其聚酰亚胺积层板 |
CN103700807B (zh) * | 2013-11-29 | 2016-01-06 | 徐敖奎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00807A (zh) * | 2013-11-29 | 2014-04-02 | 徐敖奎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010848A (zh) * | 2014-01-28 | 2019-07-12 | 株式会社Lg化学 | 表面涂布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
CN113223860B (zh) * | 2014-04-18 | 2023-08-08 | 特斯拉公司 | 干式储能装置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223860A (zh) * | 2014-04-18 | 2021-08-06 | 麦斯韦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干式储能装置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US11876230B2 (en) | 2014-04-18 | 2024-01-16 | Tesla, Inc. | Dry energy storage device electrod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CN103928659A (zh) * | 2014-04-26 | 2014-07-16 | 常州大学 | 一种可充电电池 |
CN103928659B (zh) * | 2014-04-26 | 2015-12-09 | 常州大学 | 一种可充电电池 |
CN108370064A (zh) * | 2015-12-04 | 2018-08-03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二次电池、电池组、电动车辆、电力储存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 |
CN108370064B (zh) * | 2015-12-04 | 2021-10-2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二次电池、电池组、电动车辆、电力储存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923697A (zh) * | 2016-10-11 | 2019-06-21 | 皓智环球有限公司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浆料 |
CN109923697B (zh) * | 2016-10-11 | 2022-11-18 | 皓智环球有限公司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浆料 |
WO2023072095A1 (zh) * | 2021-10-25 | 2023-05-04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 |
CN115820013A (zh) * | 2022-07-26 | 2023-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外壳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5820013B (zh) * | 2022-07-26 | 2024-04-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外壳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148594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极片及其相关的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149330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6387634A (zh) * | 2023-06-05 | 2023-07-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CN116387634B (zh) * | 2023-06-05 | 2024-01-2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1234B (zh) | 201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1234B (zh)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1379653B (zh) | 使用离子性液体的锂二次电池 | |
CN101515640B (zh) | 一种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1207197B (zh)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含有该材料的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 |
TWI258235B (en) | Device for storing electrical energy | |
CN101192682A (zh)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47764A (zh) | 一种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型超级电池 | |
CN108232292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 | |
CN107623142A (zh) |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 | |
CN101212070A (zh) |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29158B (zh) | 一种锂离子超级电容器预嵌锂方法 | |
CN106602129A (zh) | 一种多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33277B (zh)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1615697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113451541A (zh) |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202359B (zh) |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以及含该添加剂组合物的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0449824C (zh) | 电池极片及含有该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101315975A (zh) | 电池正极和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 |
CN103608950A (zh) | 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用隔膜、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 |
CN101202360B (zh)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液以及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 | |
CN1971980A (zh) | 电池正极及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 |
JP2018533824A (ja) | ポリドーパミンを含む電解液、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硫黄電池 | |
CN101312243B (zh) | 电池正极浆料、使用该正极浆料的正极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100505407C (zh) |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70884C (zh) | 一种电池正极和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