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6819B -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6819B
CN101646819B CN2007800503899A CN200780050389A CN101646819B CN 101646819 B CN101646819 B CN 101646819B CN 2007800503899 A CN2007800503899 A CN 2007800503899A CN 200780050389 A CN200780050389 A CN 200780050389A CN 101646819 B CN101646819 B CN 101646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ing
mentioned
hook
axle
gu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0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6819A (zh
Inventor
铃木由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er Sourcing Ltd LLC
Original Assignee
Jaguar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guar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Jaguar Internatio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46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6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5/00Interface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machine
    • D05D2205/02Operator to the machine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将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并且操作者可以用一只手可靠地进行穿线作业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具备:接近使所支撑的缝纫针上下移动的针杆的穿线轴;可使钩部出来或进入针孔的穿线钩;将穿线轴的下降临界位置限制在钩部与针孔的高度一致的位置上的定位部件;在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其转动规定角度以使钩部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第一转动机构;以及在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将面线引导至钩部的线引导部件。具备在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其转动规定角度以使线引导部件的挂线部通过缝纫针的针孔的位置的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及第二转动机构使穿线钩及线引导部件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接近针杆的一根穿线轴下降及转动,从而利用附设在穿线轴的下端部的钩部进行向针孔的穿线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当使用缝纫机在加工布形成接缝的缝制作业时,配备有可对缝纫针的针孔简单地进行穿线的穿线装置的缝纫机被供实际使用(参照专利文献1及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操作者下降了穿线杆时,穿线轴和滑块导向轴下降,通过在穿线轴的上端部的滑动销与针杆侧的卡定部抵接的台阶限制这些穿线轴和滑块导向轴的高度位置。然后,在进一步降低穿线杆时,具备滑动销的穿线轴利用包括滑动销的凸轮机构仅转动规定角度,在使附设在穿线轴的下端部的钩穿过针孔之后,进行穿线。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用手动在钩上挂线,存在操作者需要使用两手进行穿线作业的问题。为此,在专利文献2中,预先将从线轴提供的面线挂在缝纫机的规定的位置,在操作者下降了穿线杆时,通过在穿线轴的上端部的滑动销与针杆侧的卡定部抵接的台阶限制这些穿线轴和滑块导向轴的高度位置。 
然后,在进一步下降穿线杆时,具备滑动销的穿线轴利用包括滑动销的凸轮机构仅转动规定角度,使附设在穿线轴的下端部的钩穿过针孔。钩在穿过了针孔的状态下挂住进行了挂线的面线,在使穿线杆上升时对应钩从针孔脱离,而进行穿线。这样,操作者可以仅用使穿线杆下降、上升的动作进行穿线。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60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0038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5及图7可知,除了针杆之外,为了控制固定在穿线轴的下端部的钩机构的动作,并对面线可靠地进行穿线,需要穿线轴和滑块导向轴这两根操作轴。因而,缝纫机的包括针杆的头部分的惯性大,存在在进行锯齿形缝制等运动细致的作业时难以高速化的问题。 
而且,由于部件件数变多,因此存在难以将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并且也难以实现低成本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并且操作者可以用一只手可靠地进行穿线作业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具备:穿线轴,接近使所支撑的缝纫针上下移动的针杆,可以上下移动,并且能以轴为中心旋转地被支撑;穿线钩,固定在上述穿线轴的下端部,并具有可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钩部和将该钩部向针孔引导的第一导向部;定位部件,将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位置限制在使上述钩部与缝纫针的针孔的高度一致的位置上;第一转动机构,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上述第一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上述钩部穿过缝纫针的针孔;以及,线引导部件,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将面线引导至上述钩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引导部件具有挂住线的挂线部和将该挂线部向缝纫针方向引导的第二导向部,具备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上述第二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上述挂线部越过缝纫针的位置并与缝纫针交叉,上述第一转动机构及上述第二转动机构使上述穿线钩及上述线引导部件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具有穿线引导部件,所述穿线引导部件外嵌或内嵌于上述穿线轴而被固定在缝纫机主体上,并在周面具有第一凸轮孔及第二凸轮孔,上述第一转动机构具备上述第一凸轮孔及设在上述穿线轴上的与上述第一凸轮孔嵌合的第一凸轮轴,上述第二转动机构具备上述第二凸轮孔及设在上述线引导部件上的与上述第二凸轮孔嵌合的第二凸轮轴,上述第一凸轮孔的倾斜方向和上述第二凸轮孔的倾斜方向成为相 反方向,上述第一凸轮孔的在最上部附近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凸轮轴的轴径还大,在上述穿线钩与上述线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进行施力以使上述穿线钩与上述线引导部件分隔的施力部件。 
另外,第四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上述穿线轴的可上下移动的操作体。 
在第一发明中,在接近使所支撑的缝纫针上下移动的针杆的位置上,具备一根可以上下移动且能够以轴为中心旋转地被支撑的穿线轴。在穿线轴的下端部安装有穿线钩,该穿线钩具有可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钩部和将该钩部向针孔引导的第一导向部。第一转动机构在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第一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钩部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线引导部件将挂线部向缝纫针方向旋转引导,第二转动机构在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第二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挂线部越过缝纫针的位置并与缝纫针交叉。根据第一转动机构的穿线钩的旋转方向与根据第二转动机构的线引导部件的旋转方向为相互相反的方向,通过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能够使可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钩部与挂住线的挂线部接近或分隔。由此,预先在与第二导向部成为一体旋转的挂线部挂住面线,在与第一导向部成为一体旋转的钩部插入到针孔之后,向钩部挂住面线。伴随着钩部从针孔拉回,面线插入到针孔中。从而,可以对应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而可靠地进行穿线,能够使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化,并且可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即使在要求细致的动作的缝制时,由于移动部分的惯性小,因此无需为了维持缝制精度而减小缝制速度。 
而且,具有外嵌或内嵌于穿线轴上而固定在缝纫机主体上,并在周面具有第一凸轮孔及第二凸轮孔的穿线引导部件。第一转动机构由第一凸轮孔及设在穿线轴上的与第一凸轮孔嵌合的第一凸轮轴构成,第二转动机构由第二凸轮孔及设在线引导部件上的与第二凸轮孔嵌合的第二凸轮轴构成。第一凸轮孔的倾斜方向和第二凸轮孔的倾斜方向成为相反方向,在第一转动机构以穿线轴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转动机构以穿线轴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通过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能够控制引导面线的挂线部与向针孔穿线的钩部的相对的旋转动作,能可靠地进行穿线。从而,能够使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化,并且可实现低成本化。 
还有,第一凸轮孔的在最上部附近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做成比第一凸轮轴的轴径还大。从而,可以使第二导向部即挂住面线的挂线部在第一导向部即穿线的钩部的旋转停止之后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在穿线钩与线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进行施力以使穿线钩与线引导部件分隔的施力部件,例如弹簧等,可以在钩部脱离针孔之前使线引导部件移动至原来的位置、即可以将面线挂在钩部上的位置。从而,例如通过在使挂线部比穿线钩还下降的状态下将钩部插入针孔中,并在钩部脱离针孔之前上推挂线部,从而能够在面线可靠地挂在钩部上的状态下从针孔拉出钩部,能可靠地进行穿线。 
在第四发明中,具备操作穿线轴的可上下移动的操作体。操作者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操作体而使穿线轴上下运动及转动,并且可以用一只手进行穿线作业。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第一发明,根据第一转动机构的第一导向部的旋转方向与根据第二转动机构的第二导向部的旋转方向为相互相反的方向,通过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能够使可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钩部与挂住线的挂线部接近或分隔。由此,预先在与第二导向部成为一体旋转的挂线部挂住面线,在与第一导向部成为一体旋转的钩部插入到针孔之后,向钩部挂住面线。伴随着钩部从针孔拉回,面线插入到针孔中。从而,可以对应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而可靠地进行穿线,能够使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化,并且可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即使在要求细致的动作的缝制时,由于移动部分的惯性小,因此无需为了维持缝制精度而减小缝制速度。 
而且,第一凸轮孔的倾斜方向和第二凸轮孔的倾斜方向成为相反方向,在第一转动机构以穿线轴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转动机构以穿线轴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通过一根穿线轴的上下运动,能够控制引导面线的挂线部与向针孔穿线的钩部的相对的旋转动作,能可靠地进行穿线。从而,能够使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化,并且可实现低成本化。 
还有,可以使第二导向部即挂住面线的挂线部在第一导向部即穿线的钩部的旋转停止之后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在穿线钩与线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进行施力以使穿线钩与线引导部件分隔的施力部件,例如弹簧等,可以在钩部脱离针孔之前使线引导部件移动至原来的位置、即可以将面线挂在钩部上的位置。从而,例如通过在使挂线部比穿线钩还下降的状态下将钩部插入针孔中,并在钩部脱离针孔之前上推挂线部,从而能够在面线可靠地挂在钩部上的状态下从针孔拉出钩部,能可靠地进行穿线。 
根据第四发明,可以起到这样的优良效果:操作者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操作体而使穿线轴上下运动及转动,并且可以用一只手进行穿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臂部结构的包括针杆的在左右方向的面上的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穿线杆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线引导部件的结构的三面视图(俯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穿线钩的结构的两面视图(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在第一凸轮孔中移动的第一凸轮轴的动作的模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模式图及俯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模式图及俯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模式图及俯视图。 
符号说明 
2:第一穿线引导部;3:第二穿线引导部;4:穿线轴;5:穿线钩; 
6:线引导部件;13:针杆拱座;14:缝纫针;14a:针孔;15:针杆; 
17:操作体;20:凸轮控制部件;21:第一凸轮孔;31:第二凸轮孔; 
41:第一凸轮轴;51:第一导向部;52:钩部;61:第二导向部; 
62:挂线部;63:第二凸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表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说明本发明。在以下说明中,以从操作缝纫机的操作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作为前后左右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臂部结构的包括针杆的在左右方向的面上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臂部具有针杆支撑部1、针杆15、与针杆接近配置的穿线轴4、内装穿线轴4并能上下方向移动和以穿线轴4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的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 
针杆15的上下运动如下进行。如图1所示,在主轴9的左端侧部分设有未图示的挑线机构的挑线曲柄11,在挑线曲柄11上通过曲柄销转动自如地连接针杆曲柄杆12。在针杆15的大致中间部连接针杆拱座13,针杆曲柄杆12与针杆拱座13连接。 
在进行缝制时,利用缝纫机马达,主轴9被旋转驱动;利用针杆曲柄杆12,使针杆15上下往复驱动。另外,利用步进马达等,通过针杆支撑部1摆动驱动缝纫针14的机构没有特别限定,一般的机构即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穿线轴4的下端部设有可穿过缝纫针14的针孔14a的穿线钩5。在穿线钩5的上部,隔着以向穿线钩5一侧上推线引导部件6的方式施力的压缩弹簧7设置可与穿线轴4独立旋转以便向穿线钩5引导线的线引导部件6。 
穿线钩5和缝纫针14的针孔14a的位置可利用定位板(定位部件)8调整为适当的位置。在臂部的头部沿上下方向配置可上下运动地支撑针杆15的针杆支撑部1,针杆支撑部1的上端部可摆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机框上。 
另外,也可以与上述针杆15的上下运动连动而使穿线轴4上下运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图1所示,最好设置操作者可用一只手操作的操作机构16。在图1的例子中,操作机构16由操作体(操作杆)17、与穿线轴4连接的穿线轴连接板18及操作体轴19构成,通过使操作体17上下运动而使穿线轴4及针杆15连动而上下运动。由此,操作者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操作体17而使穿线轴4上下运动及转动,可以用一只手进行穿线作业。 
接着,对将面线穿过缝纫针14的针孔14a的穿线装置进行说明。图2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穿线杆4的动作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穿线杆4通过圆筒凸轮机构与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连接。而且,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固定在接近并上下运动的针杆支撑部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这样的结构:为了使圆筒凸轮机构可靠地发挥作用,为了将穿线引导部更牢固地固定在针杆支撑部1上,将穿线引导部分割为两个,并且将各穿线引导部螺纹固定在针杆支撑部1上。当然,将穿线引导部不分割而是形成为一体物也没有特别问题。 
穿线杆4设置成可插入嵌合到设置于第一穿线引导部2的第一凸轮孔21中的第一凸轮轴41从周面突出。在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与针杆15的下降连动而下降(上升)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第一凸轮孔21移动,设在穿线杆4的下端的穿线钩5从上看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旋转机构)。 
可插入嵌合到设置于第二穿线引导部3的第二凸轮孔31中的第二凸轮轴(未图示)设置在可旋转地与穿线杆4的下端部连接的线引导部件6上。在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与针杆15的下降连动而下降(上升)时,第二凸轮轴沿着第二凸轮孔31移动,设在穿线杆4的下端的线引导部件6向与穿线钩5相反的方向、即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转动机构)。这样,通过穿线钩5和线引导部件6对应一根穿线轴4的上下运动及旋转而接近或分隔,从而能够仅用一根穿线轴4控制对针孔14a的穿线动作。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线引导部件6的结构的三面视图(俯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图3(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线引导部件6的俯视图,图3(b)表示主视图,图3(c)表示侧视图。线引导部件6由以穿线轴4为中心旋转的第二导向部61和在第二导向部61的端部分成两叉设置以免与针杆15干涉的挂线部62构成。在第二导向部61上设有可插入嵌合到设置于第二穿线引导部3的第二凸轮孔31中的第二凸轮轴63。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移动,线引导部件6从穿线轴4的上面看向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对应线引导部件6的第二导向部61的旋转,挂线部62被引导至针杆15,被 挂线部62挂住的线被引导至穿线钩5的钩部52(参照图4)附近。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穿线钩5的结构的两面视图(主视图及俯视图)。图4(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穿线钩5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b)表示俯视图。由以穿线轴4为中心旋转的第一导向部51和设在第一导向部51的端部的挂住线的钩部52构成。对应第一导向部51的旋转,钩部52出来或进入缝纫针14的针孔14a,用钩部52向针孔14a进行穿线。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图5表示进行穿线之前的状态,为了容易理解穿线杆4的构造,将穿线杆4与针杆15的距离比实际分开大地记载。 
在操作者用一只手使操作体17下降时,穿线杆4与针杆15成为一体而下降。针杆15下降至控制第一凸轮轴41的动作的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与穿线轴4成为一体并下降,直至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并通过针杆拱座13被压下而使针杆曲柄杆12成为最下点。从而,穿线钩5及线引导部件6不旋转。 
在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且针杆曲柄销12成为最下点时,针杆15及穿线杆4不再下降,第一凸轮轴41与凸轮控制部件20的端部接触,因此第一凸轮轴41沿着第一凸轮孔21的上边缘部分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凸轮孔21的形状,第一凸轮轴41做如下动作。 
图6是说明在第一凸轮孔21中移动的第一凸轮轴41的动作的模式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凸轮孔21的最上部附近,上下方向的宽度比第一凸轮轴41的轴径更大。从而,在使操作体17从最下点上升时,能够推迟第一凸轮轴41开始上升的时间,可以控制动作使得在仅使线引导部件6的挂线部62先上升之后使穿线钩5从针孔14a脱离。从而,可以在穿线钩5的钩部52上可靠地挂住面线之后从针孔14a拉出,能可靠地进行穿线。 
具体的动作如下。在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且针杆曲柄销12成为最下点时,第一凸轮轴41在与凸轮控制部件20的一端部接触的状态下位于第一凸轮孔21的最下端。在进一步下降操作体17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1移动,穿线轴4不旋转,只有第一穿线引导部2 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进一步下降。在该时刻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开始移动,线引导部件6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开始向针杆15的方向移动。即,由于第一凸轮孔21和第二凸轮孔31其倾斜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利用一根穿线轴4使穿线钩5和线引导部件6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 
在进一步下降操作体17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2移动,穿线轴4从上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设置在下端的穿线钩5向针孔14a移动并穿过。通过穿线轴4旋转,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穿线引导部3的第二凸轮孔31进一步移动。通过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进一步移动,线引导部件6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并移动至夹住针杆15的位置。 
这样通过使穿线钩5和线引导部件6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可以将挂在线引导部件6上的面线可靠地引导至穿线钩5,通过从针孔14a拉出挂住面线的穿线钩5,能可靠地进行穿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面线更可靠地挂在穿线钩5上,作为施力部件使用压缩弹簧7使线引导部件6进一步上下运动。即,以在第一凸轮轴41到达第一凸轮孔21的最上点之前使第二凸轮轴63到达第二凸轮孔31的最下点的方式,设定第一凸轮孔21及第二凸轮孔31的长度,在进一步下降操作体17时,使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3移动。 
通过这样,在第二凸轮轴63到达第二凸轮孔31的最下点之后,压缩压缩弹簧7,只有线引导部件6进一步下降,操作体17到达最下点。从而,在穿线钩5穿过针孔14a之前,线引导部件6结束旋转移动,与穿线钩5的钩部52穿过针孔14a的状态的位置相比,能预先向下方压下。 
在使操作体17开始上升时,通过压缩弹簧7的弹性力,只有线引导部件6上升,挂在线引导部件6上的面线可靠地挂在穿过了针孔14a的穿线钩5的钩部52。在此状态下进一步使操作体17上升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4移动,穿线轴4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设置在下端的穿线钩5脱离针孔14a。此时,挂在钩部52的线通过针孔14a,结束穿线。 
图7至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模式图及俯视图。图7(a)是初始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的状态的 模式图,图7(b)是表示初始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7(c)是凸轮控制部件20下降且针杆曲柄杆12成为最下点的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的状态的模式图,图7(d)是表示凸轮控制部件20下降且针杆曲柄杆12成为最下点的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7(e)是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1上升的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的状态的模式图,图7(f)是表示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1上升的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从图7(a)的位置,操作者用一只手使操作体17下降时,穿线杆4与针杆15成为一体下降,穿线杆4如图7(c)所示下降至控制第一凸轮轴41的动作的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且针杆曲柄杆12成为最下点。在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且针杆曲柄杆12到达最下点之前,穿线钩5及线引导部件6不旋转,因此如图7(b)及(d)所示,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不变。 
从图7(c)所示的位置使操作体17进一步下降,在图7(e)所示的位置、即第一凸轮轴41到达第一凸轮孔21的上边缘部分时,穿线轴4不旋转,而只有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进一步下降。从而,穿线钩5不旋转,不会从图7(b)及(d)所示的位置移动。另一方面,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开始移动,如图7(f)所示,线引导部件6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开始向针杆15的方向移动。 
图8(a)是穿线钩5穿过针孔14a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8(b)是穿线钩5穿过针孔14a之前的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8(c)是在操作体17处于最下点的状态下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8(d)是表示操作体17位于最下点的状态下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8(e)是穿线结束时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8(f)是表示穿线结束时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如图8(a)所示,在使操作体17进一步下降了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第一凸轮孔21的上边缘部分移动,穿线轴4从上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穿线引导部2及第二穿线引导部3也进一步下降。从而,如图8(b) 所示,穿线钩5向针孔14a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继续移动,如图8(c)所示,在操作体17处于最下点的状态下,以穿线钩5的钩部52穿过针孔14a的状态,线引导部件6的挂线部62向钩部52的正下方被压下。 
即,以在第一凸轮轴41到达第一凸轮孔21的最上点之前使第二凸轮轴63到达第二凸轮孔31的最下点的方式设定第一凸轮孔21及第二凸轮孔31的长度,在使操作体17下降了时,使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3移动。通过这样,在第二凸轮轴63到达第二凸轮孔31的最下点之后,压缩压缩弹簧7,只有线引导部件6进一步下降,操作体17到达最下点。这样通过调整凸轮孔的长度、倾斜等,能够调整穿线钩5的钩部52和线引导部件6的挂线部62的动作时间,能更可靠地进行穿线。 
从而,在穿线钩5穿过针孔14a之前,线引导部件6结束旋转移动,在操作体17处于最下点的状态下,成为与穿线钩5的钩部52已穿过针孔14a的状态的位置相比线引导部件6还向下方被压下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压缩弹簧7被压下,所以在操作者离开操作体17的状态下,通过压缩弹簧7的弹性力,线引导部件6被上推。由此,如图8(e)及(f)所示,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不变,只有线引导部件6上升。由此,挂在挂线部62的面线上升至穿线钩5的钩部52,并可靠地卡定在钩部52。 
图9(a)是穿线钩5脱离了针孔14a的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9(b)是表示穿线钩5脱离了针孔14a的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9(c)是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的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9(d)是表示凸轮控制部件20与针杆拱座13接触的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9(e)是初始状态的主视图及表示凸轮状态的模式图,图9(f)是表示初始状态的穿线钩5与线引导部件6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如图9(a)所示,随着使操作体17上升,如图9(b)所示,面线挂在钩部52上的穿线钩5脱离针孔14a。随之,面线穿过针孔14a,从而进行穿线。 
在进一步使操作体17上升时,第一凸轮轴41沿着移动轨迹74、即沿 着第一凸轮孔21的下边缘部移动,如图9(c)所示,凸轮控制部件20返回到与针杆拱座13接触的状态。伴随着第一凸轮轴41沿着第一凸轮孔21的上边缘部移动,穿线轴4从上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继续移动,如图9(d)所示,线引导部件6从上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进一步使操作体17上升时,第一凸轮轴41返回第一凸轮孔21的最下端,针杆15及穿线轴4也上升。第二凸轮轴63沿着第二凸轮孔31继续移动,如图9(f)所示,线引导部件6从上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返回原来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两个凸轮孔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能够用一根穿线轴4使穿线钩5和线引导部件6向相反方向旋转,能够使头部整体变得紧凑化,并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而实现低成本化。而且,即使在要求细致动作的缝制时,由于移动部分的惯性小,因此无需为了维持缝制精度而减小缝制速度。 
此外,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具备:
穿线轴,接近使所支撑的缝纫针上下移动的针杆,可以上下移动,并且能以轴为中心旋转地被支撑;
穿线钩,固定在上述穿线轴的下端部,并具有可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钩部和将该钩部向针孔引导的第一导向部;
定位部件,将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位置限制在使上述钩部与缝纫针的针孔的高度一致的位置上;
第一转动机构,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上述第一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上述钩部穿过缝纫针的针孔;以及,
线引导部件,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将面线引导至上述钩部,
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引导部件具有挂住线的挂线部和将该挂线部向缝纫针方向引导的第二导向部,
具备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在上述穿线轴的下降临界点附近使上述第二导向部转动规定角度以使上述挂线部越过缝纫针的位置并与缝纫针交叉,
上述第一转动机构及上述第二转动机构使上述穿线钩及上述线引导部件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具有穿线引导部件,所述穿线引导部件外嵌或内嵌于上述穿线轴而被固定在缝纫机主体上,并在周面具有第一凸轮孔及第二凸轮孔,
上述第一转动机构具备上述第一凸轮孔及设在上述穿线轴上的与上述第一凸轮孔嵌合的第一凸轮轴,
上述第二转动机构具备上述第二凸轮孔及设在上述线引导部件上的与上述第二凸轮孔嵌合的第二凸轮轴,
上述第一凸轮孔的倾斜方向和上述第二凸轮孔的倾斜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上述第一凸轮孔的在最上部附近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凸轮轴的轴径还大,
在上述穿线钩与上述线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进行施力以使上述穿线钩与上述线引导部件分隔的施力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操作上述穿线轴的可上下移动的操作体。
CN2007800503899A 2007-01-25 2007-11-13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Active CN101646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4450/2007 2007-01-25
JP2007014450A JP4139843B2 (ja) 2007-01-25 2007-01-25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PCT/JP2007/071990 WO2008090663A1 (ja) 2007-01-25 2007-11-13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6819A CN101646819A (zh) 2010-02-10
CN101646819B true CN101646819B (zh) 2011-11-30

Family

ID=3964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03899A Active CN101646819B (zh) 2007-01-25 2007-11-13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00068B2 (zh)
EP (1) EP2116646B1 (zh)
JP (1) JP4139843B2 (zh)
CN (1) CN101646819B (zh)
HK (1) HK1141317A1 (zh)
TW (1) TWI394878B (zh)
WO (1) WO2008090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1103955B4 (de) * 2010-11-29 2018-03-15 Jagua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infädelvorrichtung für Nähmaschinen-Untergreifer
RU2599714C2 (ru) 2012-02-22 2016-10-10 Ягуар Интернэшнл Корпорэйнш Вдеватель для обметочной машины
JP6195752B2 (ja) 2013-07-10 2017-09-1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保持機構、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およびミシン
CN103774356B (zh) * 2013-12-20 2016-04-13 宁波瑞铭机械有限公司 缝纫机用自动穿线器
JP6386241B2 (ja) * 2014-03-11 2018-09-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糸通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6680462B2 (ja) * 2015-03-30 2020-04-1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06087297B (zh) * 2016-08-30 2019-05-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穿线机构
JP6718188B1 (ja) * 2019-11-28 2020-07-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8185A (zh) * 1999-12-22 2001-08-15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汽车用汽油输送组件
CN1478938A (zh) * 2002-06-25 2004-03-0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7448A (en) * 1951-06-12 1955-05-03 Naas Nils Reinhold Needle threader device
JP2917438B2 (ja) * 1990-07-04 1999-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3335491B2 (ja) * 1994-12-26 2002-10-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3730300B2 (ja) * 1996-01-18 2005-12-2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3796963B2 (ja) 1998-05-25 2006-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3094990B2 (ja) * 1998-06-22 2000-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糸通しミシン
JP200121899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02200386A (ja) 2000-12-27 2002-07-1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4465877B2 (ja) 2000-12-27 2010-05-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DE50209624D1 (de) * 2001-04-30 2007-04-19 Gegauf Fritz Ag Vorrichtung zum Einführen des Oberfadens in das Ohr der Nadel an einer Nähmaschine
JP4789360B2 (ja) * 2001-07-12 2011-10-12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針糸通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WO2004048668A1 (ja) * 2002-11-26 2006-03-23 宮本株式会社 刺繍ロボット
JP4272008B2 (ja) * 2003-07-31 2009-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糸通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US6918344B2 (en) * 2003-11-28 2005-07-19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4272042B2 (ja) 2003-11-28 2009-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05342158A (ja) * 2004-06-02 2005-12-1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2006061398A (ja) * 2004-08-26 2006-03-09 Akkusu Yamazaki:Kk 糸通し装置
JP4466348B2 (ja) * 2004-12-02 2010-05-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8185A (zh) * 1999-12-22 2001-08-15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汽车用汽油输送组件
CN1478938A (zh) * 2002-06-25 2004-03-0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61398A 2006.03.09
JP特开平10-309395A 1998.11.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90663A1 (ja) 2008-07-31
US8100068B2 (en) 2012-01-24
EP2116646B1 (en) 2014-04-02
TW200837243A (en) 2008-09-16
JP4139843B2 (ja) 2008-08-27
EP2116646A1 (en) 2009-11-11
TWI394878B (zh) 2013-05-01
US20100043686A1 (en) 2010-02-25
EP2116646A4 (en) 2012-12-19
JP2008178565A (ja) 2008-08-07
HK1141317A1 (en) 2010-11-05
CN101646819A (zh) 2010-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819B (zh)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CN101144230B (zh) 缝纫机
US9834878B2 (en) Embroidery machine able to sew cord material
CN104005189B (zh) 双针缝纫机
CN1789537B (zh) 缝纫机
JP2008297078A (ja) 糸条巻取機
CN102275770B (zh) 具有巡回机件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
CN1962994A (zh) 缝纫机
CN104005188A (zh) 缝纫机
EP2796605A1 (en) Operative head for a sewing machine
KR101837258B1 (ko) 재봉틀
AU2012364665B2 (en) Threader for overlock machine
JP6151979B2 (ja) 刺繍機
CN101440555A (zh) 缝纫机
CN101144231A (zh) 缝纫机
CN101275340B (zh) 钉扣缝纫机
EP1233095B1 (en) Sewing machine for forming running-stitch seams
CN101072910A (zh) 刺绣机的操作方法
WO2022220016A1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るミシン
TWI839698B (zh) 縫紉機的穿線裝置及具備該裝置的縫紉機
EP147879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apply quills (tinsel) on fabrics in a sewing machine, and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device
WO2003025273A1 (en) Device to change the color of the thread on quilting/embroidering machines, relative method and relative quilting/embroidering machine
JP2008168053A (ja) 刺繍ミシン
JP2005118091A (ja) ミシン
CN2301462Y (zh) 缝纫机底纱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Tennessee,USA

Patentee after: Singer Sourcing Ltd.,LL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guar Internationa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