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4441B -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441B
CN101634441B CN2008101307897A CN200810130789A CN101634441B CN 101634441 B CN101634441 B CN 101634441B CN 2008101307897 A CN2008101307897 A CN 2008101307897A CN 200810130789 A CN200810130789 A CN 200810130789A CN 101634441 B CN101634441 B CN 101634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ubstrate
input terminal
drive signal
output terminal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0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441A (zh
Inventor
陈育儒
苏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30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4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其应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第二表面;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模块及其在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LCD)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技术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发光二极管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上,具有薄型化与省电等优势,因此有关发光二极管在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备受瞩目。然而,伴随着发光二极管在背光模块上的应用时所衍生的种种问题,而大大地减缓液晶显示器大量采用发光二极管的速度。
发光二极管在应用上所产生的其中一个问题为,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接合稳定度。请参照图1,其是传统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100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102与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发光二极管光条102一般由印刷电路板106与数个发光二极管104所构成,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104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10上。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一般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PC),其中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上设有数个连接导线112,每个连接导线112的二端分别为输出端114与输入端116。发光二极管光条102则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为连接导线112所遮盖,因而未显示于图1),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经由印刷电路106中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光条102的发光二极管104电性连接,且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10上。因此,在发光二极管光条102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与发光二极管104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10。此外,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的连接导线112的输出端114分别对应于发光二极管光条102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因此利用例如热压的方式,可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的连接导线112的输出端114分别对应接合在发光二极管光条102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上。
然而,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06因设置有许多的发光二极管104,因此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06可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置的区域有限。再加上,随着在大尺寸显示器的应用,发光二极管光条102上的发光二极管104的数量需求也大幅增加,因而发光二极管光条102所需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也随之增加。因此,在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06的有限设置空间上,需设置更多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因而需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间距予以缩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是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上。由于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基板的表面具有较大的布线空间,因此可通过改变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宽度、或设置额外的补强结构的方式,并根据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改变或补强结构的加入,配合调整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对应输出端或加入对应补强结构,可大幅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电路基板之间的接合力,进而可提高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背面上,除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区域以外,覆盖有不导电层或接地层,而可保护电路基板的背面上带有电性的电路层避免其外漏,进而可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电性可靠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不仅可顺利应用于背光模块中,且更具有优异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因此除了可使背光模块顺利达成薄型化目标,背光模块更可提供稳定的光源质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背光模块可顺利应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且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优异,因此不仅可提升显示质量,更可符合薄型化趋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第二表面;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一载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第二表面;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与载板的表面之间,其中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前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虚设端子邻设于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且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虚设端子邻设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且第二虚设端子与第一虚设端子对应接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至少包括一液晶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设于液晶面板的背面。背光模块至少包括:一载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第二表面;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与载板的表面之间,其中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前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每一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这些输出端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在一实施例中,这些输出端之间距大于输入端的间距。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输出端的宽度大于输入端的宽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是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上。由于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基板的表面具有较大的布线空间,因此可通过改变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宽度、或设置额外的补强结构的方式,并根据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改变或补强结构的加入,配合调整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对应输出端或加入对应补强结构,可大幅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电路基板之间的接合力,进而可提高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背面上,除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区域以外,覆盖有不导电层或接地层,而可保护电路基板的背面上带有电性的电路层避免其外漏,进而可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电性可靠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又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不仅可顺利应用于背光模块中,且还具有优异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因此除了可使背光模块顺利达成薄型化目标,背光模块还可提供稳定的光源质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再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可顺利应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且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优异,因此不仅可提升显示质量,还可符合薄型化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2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2C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D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3C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D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4B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4C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D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5B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5C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D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入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E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6B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6C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D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入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E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7A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7B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7C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D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入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E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8A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8B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8C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D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输入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E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9A是依照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图9B是依照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背面视图;
图9C是依照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背面视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
102:发光二极管光条       104:发光二极管
106:印刷电路板           108: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110:表面                 112:连接导线
114:输出端               116:输入端
200a: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c: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d: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e: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f: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g: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0h: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202a: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b: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c: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d: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e: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f: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g:发光二极管光条      202h:发光二极管光条
204:发光二级体           206a:电路基板
206b:电路基板            206c:电路基板
206d:电路基板            206e:电路基板
206f:电路基板            206g:电路基板
206h:电路基板            208a: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b: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c: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d: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e: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f: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g: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08h:驱动信号输入装置    210:表面
212:表面                 214:连接导线
214a:输出端              214b:输入端
216:连接导线             216a:输出端
216b:输入端              218: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20: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22:连接导线
222a:输出端              222b:输入端
224:虚设导线             226: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28:虚设端子             230:连接导线
230a:输出端              230b:输入端
232:金属洞结构           234: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36:金属洞结构           238:连接导线
238a:输出端              238b:输入端
240: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42:连接导线
42a:输出端              242b:输入端
244:连接导线            244a:输出端
244b:输入端             246: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48: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50:连接导线
250a:输出端             250b:输入端
252:虚设导线            254: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56:虚设端子            257:连接导线
257a:输出端             257b:输入端
258:金属洞结构          260: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262:金属洞结构          264:连接导线
264a:输出端             264b:输入端
266:绝缘层              268:信号驱动输入端子
300:液晶显示器          302:载板
304:导光板              306:光学膜片
308:光学膜片组          310:液晶面板
312:胶框                314:背光模块
316:侧面                P1:间距
P2:间距                 P3:间距
P4:间距                 P5:间距
P6:间距                 P7:间距
P8:间距                 P9:间距
P10:间距                P11:间距
P12:间距                P13:间距
P14:间距                P15:间距
P16:间距                P17:间距
P18:间距                W1:宽度
W2:宽度                 W3:宽度
W4:宽度                 W5:宽度
W6:宽度                 W7:宽度
W8:宽度                 W9:宽度
W10:宽度                W11:宽度
W12:宽度    W13:宽度
W14:宽度    W15:宽度
W16:宽度    W17:宽度
W18:宽度    W19:宽度
W20: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其在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下列描述并配合图2A至图10的附图。
在大尺寸显示器的应用中,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条102所需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会大幅增加,为了使印刷电路板106的表面106的有限设置空间上能容纳更多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而需缩减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之间的间距。于是,发光二极管光条102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通常也需随之缩减,如此一来使得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的连接导线112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之间的接合力降低,进而严重影响驱动信号输入装置108与发光二极管光条102的结合,更导致发光二极管光条102所提供的光源不稳定。
因此,为解决传统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发明提供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可有效避免传统发光二极管光条模块的缺失。请参照图2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在一示范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a,其中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a主要包括电路基板206a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此电路基板206a可例如为一般的印刷电路板。如图2A所示,电路基板206a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a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a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请先参照图2D,电路基板206a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与220,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与220设置在电路基板206a的表面212。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与220透过电路基板206a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a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在本示范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与220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0的宽度W3大于中间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的宽度W4,如图2D所示。
如图2A与图2B所示,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与电路基板206a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14与216,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14与216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的一表面上。每个连接导线214具有输出端214a与输入端214b,且每个连接导线216同样具有输出端216a与输入端216b,如图2B所示。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14b的间距P2实质上相等,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的间距P3与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的间距P1实质上亦相等。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的宽度及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a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对应,而连接导线216的输出端216a的宽度及位置则分别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0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18分别与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对应接合,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0则与连接导线216的输出端216a对应接合。因此,这些连接导线214与216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连接导线216的输出端216a的宽度W1大于中间的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的宽度W2,如图2C所示。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中,在连接导线214的输出端214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14b的间距P2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14与216中两边最外侧的连接导线216的输出端216a的宽度W1,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a上的对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0的宽度W3,可有效增加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与电路基板206a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进而可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
请参照图3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b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b,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b主要由电路基板206b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所构成,其中电路基板206b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b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b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b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3D所示,电路基板206b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与至少一虚设端子228,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与虚设端子228设置在电路基板206b的表面212,且虚设端子228较佳是邻设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的二外侧。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透过电路基板206b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b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虚设端子228例如为在电路基板206b的表面212所设的铜质端子,只是虚设端子228并不透过电路基板206b的预设电路与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b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与电路基板206b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22与至少一虚设导线224,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22与虚设导线224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的一表面上。每个连接导线222具有输出端222a与输入端222b,其中虚设导线224较佳是邻设在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的二外侧,并且不进行驱动信号的传递,如图3B所示。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22b的间距P2相等,如图3C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的间距P3与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的间距P1相等,如图3D所示。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的宽度及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b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对应,而虚设导线224的宽度及位置则分别与虚设端子228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b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分别与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对应接合,而虚设端子228则与虚设导线224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b中,在连接导线222的输出端222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22b的间距P2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在连接导线222的外侧增设虚设导线224,并配合在电路基板206b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26外侧增设对应虚设端子228,可提高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b与电路基板206b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同样可达到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b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的功效。
请参照图4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c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c,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c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c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c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c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c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c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4D所示,电路基板206c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与至少一金属洞结构236,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与金属洞结构236设置在电路基板206c的表面212,且金属洞结构236较佳是邻设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的外侧。金属洞结构236可为由金属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并可延伸穿设在电路基板206c的表面210与212之间,其中金属洞结构236的材料可例如为铜。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透过电路基板206c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c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4A与图4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c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与电路基板206c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30与至少一金属洞结构232,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30与金属洞结构232是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的一表面上。类似地,金属洞结构232可为由金属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并可延伸穿设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的相对二表面之间,其中金属洞结构232的材料可例如为铜。如图4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30具有输出端230a与输入端230b,其中金属洞结构232较佳是邻设在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的外侧。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30b的间距P2相等,如图4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的间距P3与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的间距P1相等,如图4D所示。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的宽度及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c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对应,而金属洞结构232的尺寸及位置则分别与金属洞结构236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c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分别与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对应接合,而金属洞结构236则与金属洞结构232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c中,在连接导线230的输出端230a的间距P1与输入端230b的间距P2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在连接导线230的外侧增设金属洞结构232,并配合在电路基板206c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34外侧增设对应金属洞结构236,可提高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c与电路基板206c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同样可达到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c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的功效。
请参照图5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d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d,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d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d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d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d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d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d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5E所示,电路基板206d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设置在电路基板206d的表面212。同样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透过电路基板206d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d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5A与图5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d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与电路基板206d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38,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38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的一表面上。如图4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38具有输出端238a与输入端238b。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间距P4大于输入端238b的间距P5,如图4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的间距P6与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间距P4相等,如图5E所示。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宽度W4大于输入端238b的宽度W5,如图5B、图5C与图5D所示,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的宽度W6较佳是与输出端238a的宽度W4相等,且输出端238a的宽度W4彼此相等,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的宽度W6彼此相等。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d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d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分别与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d中,在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间距P4大于输入端238b的间距P5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38的输出端238a的宽度W4,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d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0的宽度W6,可有效增加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d与电路基板206d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同样可达到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d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的功效。
请参照图6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e,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e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e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e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e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e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e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6E所示,电路基板206e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与248,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与248设置在电路基板206e的表面212。同样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与248透过电路基板206e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e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在本示范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与248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的宽度W11大于中间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的宽度W10,如图6E所示。
请一并参照图6A与图6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与电路基板206e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42与244,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42与244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的一表面上。如图6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44具有输出端244a与输入端244b,且每个连接导线242同样具有输出端242a与输入端242b。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间距P7大于输入端244b的间距P8,如图6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的间距P9与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间距P7相等,如图6E所示。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宽度W7大于输入端244b的宽度W9,如图6B、图6C与图6D所示,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的宽度W10较佳是与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宽度W7相等,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的宽度W11较佳是与连接导线242的输出端242a的宽度W8相等。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e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对应,而连接导线242的输出端242a的位置则分别与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分别与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对应接合,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则与连接导线242的输出端242a对应接合。因此,这些连接导线242与244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连接导线242的输出端242a的宽度W8大于中间的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宽度W7,如图6B、图6C与图6D所示。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中,在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间距P7大于输入端244b的间距P8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44的输出端244a的宽度W7,以及扩大连接导线242与244中两边最外侧的连接导线242的输出端242a的宽度W8,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e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8的宽度W10,以及扩大电路基板206e上的对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46的宽度W11,可更为有效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e与电路基板206e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可更进一步地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e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
请参照图7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f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f,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f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f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f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f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f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f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7E所示,电路基板206f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与至少一虚设端子256,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与虚设端子256设置在电路基板206f的表面212,且虚设端子256较佳是邻设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的二外侧。同样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透过电路基板206f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f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7A与图7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f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与电路基板206f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50与至少一虚设导线252,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50与虚设导线252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的一表面上。如图7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50具有输出端250a与输入端250b,其中虚设导线252较佳是邻设在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二外侧。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间距P10大于输入端250b的间距P11,如图7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的间距P12与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间距P10相等,如图7E所示。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宽度W12大于输入端250b的宽度W13,如图7B、图7C与图7D所示,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的宽度W14较佳是与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宽度W12相等,且输出端250a的宽度W12彼此相等,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的宽度W14彼此相等。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f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对应,而虚设导线252的宽度及位置则分别与虚设端子256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f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分别与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对应接合,而虚设端子256则与虚设导线252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f中,在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间距P10大于输入端250b的间距P11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50的输出端250a的宽度W12,以及在连接导线250的外侧增设虚设导线252,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f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的宽度W14,以及在电路基板206f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54外侧增设对应虚设端子256,可更为有效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f与电路基板206f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而更进一步地增进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f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
请参照图8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g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g,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g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g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g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g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g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g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8E所示,电路基板206g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与至少一金属洞结构262,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与金属洞结构262设置在电路基板206g的表面212,且金属洞结构262较佳系邻设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的外侧。金属洞结构262可为由金属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并可延伸穿设在电路基板206g的表面210与212之间,其中金属洞结构262的材料可例如为铜。同样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透过电路基板206g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g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8A与图8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g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与电路基板206g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57与至少一金属洞结构258,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57与金属洞结构258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的一表面上。类似地,金属洞结构258可为由金属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并可延伸穿设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的相对二表面之间,其中金属洞结构258的材料可例如为铜。如图8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57具有输出端257a与输入端257b,其中金属洞结构258较佳是邻设在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外侧。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间距P13大于输入端257b的间距P14,如图8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的间距P15与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间距P13相等,如图8E所示。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宽度W15大于输入端257b的宽度W16,如图8B、图8C与图8D所示,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的宽度W17较佳是与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宽度W15相等,且输出端257a的宽度W15彼此相等,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的宽度W17彼此相等。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g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对应,而金属洞结构258的尺寸及位置则分别与金属洞结构262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g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分别与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对应接合,而金属洞结构262则与金属洞结构258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g中,在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间距P13大于输入端257b的间距P14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57的输出端257a的宽度W15,以及在连接导线257的外侧增设金属洞结构258,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g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的宽度W17,以及在电路基板206g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外侧增设对应金属洞结构262,可更为有效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g与电路基板206g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而更进一步地增进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g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
请参照图9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条202h,而此发光二极管光条202h至少包括电路基板206h与数个发光二极管204,其中电路基板206h可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206h具有相对的表面210与21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04设置在电路基板206h的表面210上,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04与电路基板206h上的预设线路电性连接。
如图9C所示,电路基板206h包括有数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与绝缘层266,其中这些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与绝缘层266是设置在电路基板206h的表面212,且绝缘层266较佳是设置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外侧。绝缘层266可覆盖在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外侧的电路基板206h的表面212上,以保护或隔离电路基板206h的电路层,而可避免因防焊漆涂布不均匀或刮伤而使电路层外漏,进而可有效确保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的电性可靠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绝缘层266可替代性地以接地层来加以取代。同样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透过电路基板206h的预设线路,而分别与电路基板206h的另一侧表面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04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照9A图与图9B,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可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其中此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与电路基板206h的表面212接合。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可为软性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具有相对的二表面,且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包括有数个连接导线264,其中这些连接导线264设置在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的一表面上。如图9B所示,每个连接导线264具有输出端264a与输入端264b。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间距P16大于输入端264b的间距P17,如图9B所示,且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间距P18与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间距P16相等,如图9C所示。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宽度W18大于输入端264b的宽度W19,如图9B所示,而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宽度W20较佳是与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宽度W18相等,且输出端264a的宽度W18彼此相等,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宽度W20彼此相等。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位置分别与电路基板206h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对应。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中,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分别与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对应接合。
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中,在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间距P16大于输入端264b的间距P17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连接导线264的输出端264a的宽度W18,并配合扩大电路基板206h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8的宽度W20,以及在电路基板206h的表面212上的信号驱动输入端子260外侧增设绝缘层266,不仅可有效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h与电路基板206h之间的接合面积,提升上述两者例如通过热压工艺接合的接合力,更可增进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的电性可靠度,进而更进一步地增进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h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例如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200b、200c、200d、200e、200f、200g与200h,均可应用在背光模块及背光模块所应用的液晶显示器中。以下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来作为举例说明。请参照图10,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液晶显示器300主要包括背光模块314与液晶面板310,其中背光模块314设置在液晶面板310的背面,以提供液晶面板310背光源。在一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14主要包括载板302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其中载板302系用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设置在载板302的一表面上。载板302除了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外,载板302更可作为光源反射罩,来将发光二极管204所发出的光朝显示面或导光板的方向反射,其中载板302的剖面结构可呈ㄇ字型,以包围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的部分侧面。
在图10的图示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14是一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因此背光模块314还包括导光板304。在背光模块314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设置在载板302所围成的空间中,且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的驱动信号输入装置208a介于发光二极管光条202a的电路基板206a与载板302的表面之间,导光板304则设置在载板302的开口中,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0a包围在导光板304的侧面316与载板302所围成的空间之中,且发光二极管204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304的侧面316。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根据产品需求,背光模块314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由至少一光学膜片306所组成的光学膜片组308,其中光学膜片组308设置在导光板304的出光面上,以增进背光模块314的光学质量。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14的光学膜片组308包括三片光学膜片306。在液晶显示器300中,还可根据产品需求,设置胶框312在载板302之上并围设在整个背光模块314周缘之上,液晶面板310则可设置在胶框312之上,而为胶框312所承托,其中经由胶框312的承托,可使液晶面板310与光学膜片组308之间相隔一间距。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是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置在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上。由于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基板的表面具有较大的布线空间,因此可通过改变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宽度、或设置额外的补强结构的方式,并根据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改变或补强结构的加入,配合调整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对应输出端或加入对应补强结构,可大幅增强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电路基板之间的接合力,进而可提高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电路基板的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背面上,除了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区域以外,覆盖有不导电层或接地层,而可保护电路基板的背面上带有电性的电路层避免其外漏,进而可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电性可靠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又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不仅可顺利应用于背光模块中,且还具有优异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因此除了可使背光模块顺利达成薄型化目标,背光模块还可提供稳定的光源质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再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可顺利应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且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操作稳定度与可靠度优异,因此不仅可提升显示质量,还可符合薄型化趋势。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接合,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且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的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且所述多个连接导线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其余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接地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4.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接合,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且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
其中,该电路基板还至少包括至少一第一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至少包括至少一第二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第一金属洞结构与该第二金属洞结构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接地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7.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接合,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且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
其中,该电路基板还至少包括至少一虚设端子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虚设导线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该虚设端子与该虚设导线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8.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接合,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且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
其中,所述输出端的间距大于所述输入端的间距,且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入端的宽度,所述输出端的间距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间距,所述输出端的宽度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接地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1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导线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其余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宽度,且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的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至少包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至少包括一接地层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的该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14.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第一金属洞结构与该第二金属洞结构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5.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虚设导线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虚设端子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且该虚设端子与该虚设导线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6.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所述输出端的间距大于所述输入端的间距,且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入端的宽度,所述输出端的间距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间距,所述输出端的宽度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7.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液晶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导线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其余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宽度,且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一第一个与一最后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的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8.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液晶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金属洞结构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并延伸穿设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第一金属洞结构与该第二金属洞结构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1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液晶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虚设导线邻设于所述连接导线的输出端的外侧,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虚设端子邻设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外侧,且该虚设端子与该虚设导线对应接合,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2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液晶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一载板;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
一电路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电路基板至少包括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设于该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至少有部分电性连接;以及
一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介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载板的该表面之间,其中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的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每一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一输出端与一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对应接合,
其中所述输出端的间距大于所述输入端的间距,且所述输出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入端的宽度,所述输出端的间距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间距,所述输出端的宽度等于所述信号驱动输入端子的宽度,以增加该驱动信号输入装置与该电路基板的接合面积。
CN2008101307897A 2008-07-21 2008-07-21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07897A CN101634441B (zh) 2008-07-21 2008-07-21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07897A CN101634441B (zh) 2008-07-21 2008-07-21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441A CN101634441A (zh) 2010-01-27
CN101634441B true CN101634441B (zh) 2011-03-16

Family

ID=4159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7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441B (zh) 2008-07-21 2008-07-21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4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8267C2 (ru) * 2012-06-04 2018-03-23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Ламп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гибкую печатную плату
US20170323871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CN107561782B (zh) * 2017-09-27 2024-03-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CN108761904B (zh) * 2018-05-04 2019-12-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919A (zh) * 2005-09-23 2006-03-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828861Y (zh) * 2005-11-08 2006-10-18 光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cd显示模块的改良结构
JP2007026858A (ja) * 2005-07-15 2007-02-01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CN2921886Y (zh) * 2006-02-14 2007-07-11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良的背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6858A (ja) * 2005-07-15 2007-02-01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CN1743919A (zh) * 2005-09-23 2006-03-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828861Y (zh) * 2005-11-08 2006-10-18 光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cd显示模块的改良结构
CN2921886Y (zh) * 2006-02-14 2007-07-11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良的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441A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4256B (zh) 触摸屏模组及其应用的移动终端
CN201259587Y (zh) 多面显示器及其多面背光模块
CN101634441B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
CN102518988B (zh) 背光模块
JP200930205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01592820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87830A (zh) 背光结构及其光源模块
CN102434824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525802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761904B (zh) 背光装置
WO2021031389A1 (zh) 柔性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01028321Y (zh) 一种采用特殊方式电连接led的led光源装置
CN20333794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1778530A (zh)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7340644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201434948Y (zh) 液晶显示器
CN202421666U (zh) 窄边框显示装置
CN110609416B (zh) 液晶显示屏
KR20080039637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2235620A (zh)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00470826C (zh) 双面显示器
CN204989697U (zh) 软性线路板和包括该软性线路板的On-cell液晶显示屏模组
TWI416221B (zh) 具局部光源控制功能之背光模組
CN20406272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917822B (zh) 发光模块、其使用的复合式电路板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