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2580B -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2580B
CN101632580B CN2009101616594A CN200910161659A CN101632580B CN 101632580 B CN101632580 B CN 101632580B CN 2009101616594 A CN2009101616594 A CN 2009101616594A CN 200910161659 A CN200910161659 A CN 200910161659A CN 101632580 B CN101632580 B CN 101632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arch
medical
medical imaging
recor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6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2580A (zh
Inventor
泽田文德
增泽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32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2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2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2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3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agnostic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图像文件接收部接收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指令信息。指令信息接收部接收多个记录,该多个记录包含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判断部比较接收到的多个指令信息中的特定指令信息和多个附带信息的项目,并从所述多个记录中判断与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所混入的特定记录。

Description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本申请享有2008年7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8-190968的优选权的利益,在本申请中援用该日本专利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医用图像和与医用图像相关联的附带信息进行检查(verify)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在医用图像被分配到医用图像保管装置中进行注册之前,确认该医用图像是否没有问题,在发现了问题的情况下加以校正。这种医用图像管理装置的技术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6-94957号公报中。
但是,在进行与某个患者(设作第1患者)有关的医用图像的拍摄时,有时因想不到的原因而不能通过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正常进行患者切换处理。该情况下,第1患者的医用图像被混入到不同患者(设作第2患者)的研究(study)数据(医用图像及其附带信息)中。结果,与第1患者有关的医用图像被作为与第2患者有关的医用图像来管理。因此,与第1患者有关的医用图像变得去向不明了。在明确了医用图像混入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手工操作调查当天生成的研究数据,解决需要劳力和时间。随着近年来的医院内系统规模的增大,该操作的损害也正在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明确了医用图像混入的事实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发现去向不明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包括:第1接收部,接收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指令信息;第2接收部,接收多个记录,该多个记录包含与所述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所述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以及判断部,比较所述接收到的多个指令信息中的特定指令信息和所述多个附带信息的项目,并从所述多个记录中判断与所述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所混入的特定记录。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包括:接收部,接收多个记录,该多个记录包含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所述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以及判断部,比较所述多个附带信息各自的项目,并从所述多个记录中判断与所述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所混入的特定记录。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包括:第1接收部,接收多个指令信息;第2接收部,接收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所述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以及判断部,在所述接收到的多个指令信息中的特定指令信息和所述接收到的多个附带信息之间比较项目,并从所述接收到的多个医用图像和所述接收到的多个附带信息中分别判断出与所述特定指令信息对应的特定医用图像和特定附带信息。
本发明其他的结构及和特点将在下面进行描述。通过下述记载,本发明的要素将会非常清晰明了,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了解本发明。根据下述详细指出的方法及其结合,能够掌握本发明的结构及特点。
附图说明
下述附图被包括在说明书内并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图解接下来涉及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一般说明与后述的关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均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宗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医院内检查室(examinationroom)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1的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文件的混入的图。
图4是表示通过图3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进行的、去向不明的图像文件所混入的研究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步骤SA4的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4的步骤SA5中显示的评分列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图1的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7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进行的、去向不明的图像文件所混入的研究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院内检查室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医院内检查室系统包括彼此经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的网络连接的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医用图像观察装置18和医用图像诊断装置20。
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产生表示研究(study)的指示内容的指令(order)信息。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将指令信息发送给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和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指令信息包含患者信息和研究(分析)信息。指令信息的患者信息例如具有患者ID、患者姓名等与患者有关的信息。指令信息的研究信息例如包含与研究UID、拍摄预定张数、拍摄预定时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模态)和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有关的至少一个项目。
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根据来自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的患者的指令信息,产生该患者的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包含医用图像和与该医用图像有关联的附带信息。
如所公知的,附带信息从上级开始依次分等级为患者信息、研究信息、拍摄信息(系列信息)和图像信息。附带信息的患者信息例如具有患者ID、患者姓名等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附带信息的研究例如具有研究UID、研究日期时间、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图像拍摄张数等的与研究有关的信息。附带信息的系列信息例如具有系列UID、系列序号等的与系列有关的信息。附带信息的图像信息例如具有图像序号、图像拍摄时刻等的与医用图像有关的信息。
如所公知的,一个研究根据拍摄方法或手技等的不同可区分为多个系列。进一步,在各系列中,拍摄至少一张医用图像。对于每一张医用图像生成上述附带信息,并相关联。这里,将在一次拍摄中产生的医用图像及其附带信息集中起来作为一个图像文件。另外,将与一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图像文件集中起来称作研究记录。即,一个研究记录包含具有相同研究UID的多个图像文件。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通过基于DICOM(Digital Imaging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的格式将图像文件发送给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这时,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将图像文件一个接一个发送给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
指令信息和附带信息包含与公共事项有关的项目。下面,将与该公共事项有关的项目称作公共项目。公共项目例如是上述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图像拍摄时刻(指令信息中为图像拍摄预定时刻)和图像拍摄张数(指令信息中为图像拍摄预定张数)。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从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接收指令信息,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接收图像文件。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根据所接收到的指令信息和图像文件的附带信息,特定去向不明的图像文件所混入的研究记录。下面,将去向不明的图像文件所混入的研究记录称作混入记录。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使用现有的校正功能,来校正特定出的混入记录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图像文件。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将校正后的图像文件和没有必要进行校正的图像文件发送到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
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存储从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发送的图像文件。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将具有相同研究UID的多个图像文件集中为一个研究记录来加以管理。
医用图像观察装置18接收来自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的图像文件,并显示所接收到的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20接收从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发送的图像文件,并显示所接收到的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医用图像诊断装置20为了进行图像诊断等,而测量医用图像并显示测量结果。
图2是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包括图像文件接收部30、分析部32、注册部34、指令信息接收部36、判断部38、校正部40、数据库42、数据保管部44、图像文件发送部46、显示部48和操作部50。
图像文件接收部30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经LAN接收与多个研究记录有关的多个图像文件。所接收到的图像文件由图像文件接收部30发送到分析部32。分析部32分析来自图像文件接收部30的图像文件中包含的附带信息,并从图像文件中提取图像管理和指令管理所需的附带信息。所提取的附带信息由分析部32供给注册部34和判断部38。另外,在显示部48上以预定的布局显示附带信息。注册部34将来自分析部32的附带信息注册到数据库42和数据保管部44中。
指令信息接收部36经LAN从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接收指令信息。指令信息被分为患者信息和研究信息。所接收的指令信息被供给判断部38。指令信息以预定的布局显示在显示部48上。
判断部38在与去向不明的图像文件对应的指令信息和与多个研究记录有关的多个图像文件的多个附带信息之间比较公共项目。并且,判断部38从多个研究记录中判断混入记录,该混入记录包含与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换而言之,判断部38判断在多个研究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与其他研究有关的至少一个图像文件的研究记录。更详细地,判断部38对各图像文件比较与指令信息的公共项目的内容,并计算与近似程度对应的评分(score)。并且,判断部38根据评分的总计值来特定混入记录。这时,评分总计值的列表显示在显示部48上。所特定出的混入记录中包含的图像文件由判断部38供给校正部40。
校正部40根据用户经操作部50进行的指示,通过已有技术来校正来自判断部38的图像文件。校正后的图像文件由校正部40注册到数据库42和数据保管部44中。
数据库42管理搜索混入记录用的信息、通过图像文件接收部30接收到的图像文件和通过指令信息接收部36接收到的指令信息的数据。数据保管部44将通过图像文件接收部30接收到的图像文件、通过指令信息接收部36接收到的指令信息的数据存储到适当的位置上。
图像文件发送部46从数据库42和数据保管部44中读出图像文件,并经图1所示的LAN发送给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
显示部48例如包含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等的显示设备。显示部48显示研究记录的列表和指令信息的列表。另外,显示部48显示通过判断部38相加的评分总计值的列表。
操作部50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令和信息输入。作为操作部50,可以适当使用鼠标和跟踪球等的指示设备、模式切换开关等的选择设备或键盘等的输入设备。
下面,说明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的具体处理流程。首先,参考图3说明图像文件的混入。若接受了某个患者的研究委托,则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产生指令信息。指令信息包含患者信息和研究信息。具体上,指令信息包含患者名、模态(modality)、拍摄预定张数和检查部位(body partexamined)等项目。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根据该指令信息来拍摄医用图像。通常,在终止某个患者的研究而开始下一患者的研究时,医生执行在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等上设置的患者切换功能。通过执行该患者切换功能,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识别出前次拍摄的医用图像和下一次拍摄的医用图像是不同研究的图像。
例如设以患者C、患者D、患者E、患者F的顺序来进行研究。例如在与患者C有关的指令信息中,表示了拍摄医用图像的模态是“CT”,拍摄预定张数是“1张”、检查部位是“xxx”。另外,若实际进行了研究,则研究从“等待”改为“完毕”。若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医生等执行了患者切换功能,则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结束对患者C的研究。
若终止对患者C的研究,则准备对患者D的研究。若准备完成,则根据与患者D有关的指令信息,来进行对患者D的研究。若对患者D的研究结束,则进行对患者E的研究。但是,假设因想不到的原因,在从对患者D的研究切换到对患者E的研究时,没有执行患者切换功能,或虽然执行了,但是没有正常作用。这时,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如图3所示,将本来与患者E有关的图像文件误识别为与患者D有关的图像文件。即,应包含在与患者E有关的研究记录中的图像文件混入到了与患者D有关的研究记录中。
图3表示产生了这种图像文件的混入情况下的研究记录的列表显示的一例。该研究列表中显示了患者名、模态(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实际的拍摄张数、研究日期时间(包含拍摄时刻)。另外,按每个系列来显示研究日期时间。如该列表所示,对患者E的研究信息(研究记录)混入到了对患者D的研究信息(研究记录)中。另外,通过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的显示部48来显示该列表。
以上,结束对图像文件的混入的说明。
接着,参考图4说明混入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图4是表示混入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A1)
指令信息接收部36为了检查(verify)是否正确进行了图像拍摄,而经LAN从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接收指令信息。例如,在需要指令信息时,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对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进行指令信息的发送请求。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接受指令信息的发送请求,并将指令信息发送给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另外,图像文件接收部30为了检查是否正确进行了图像拍摄,而经LAN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接收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在图像文件的生成完成了时,被发送到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若接收到图像文件,则分析部32从图像文件中提取检查(verification)所需的信息。所需信息例如是患者信息、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拍摄时刻和拍摄张数等。从图像文件接收部30向分析部32发送具有相同研究UID的多个图像文件。分析部32在接收到图像文件后,在判断为一定时间内没有送来具有相同研究UID的图像文件时,将已经接收的具有相同研究UID的多个图像文件集中为一个研究记录来进行管理。
(步骤SA2)
显示部48显示所接收的指令信息的列表和研究列表。具体上,步骤SA2中显示的研究列表是图3所示的列表。
(步骤SA3)
指令信息独立于研究记录而产生。因此,虽然在研究记录中产生了混入,但并不是随之在指令信息中也产生混入。因此,用户通过比较指令信息的列表和研究列表,可以知道存在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图像文件)。若发现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则用户通过操作部50指定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并且,用户通过操作部50输入用于对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所混入的研究记录、即混入记录进行特定的关键字信息。关键字信息是与该指令信息中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图像拍摄时刻、图像拍摄张数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
(步骤SA4)
判断部38对于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附带信息,比较与所指定的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的公共项目的内容,并对包含一致或近似的公共项目的研究记录加上评分。公共项目是在步骤SA3中输入的关键字信息。相加的评分可根据公共项目的种类来变化。也可根据近似程度使相加评分变化。公共项目例如有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图像拍摄时刻、患者切换时间、图像拍摄张数。下面,说明各公共项目的评分相加方法。另外,由用户经操作部50来输入关键字信息。但是,也可通过预先设定作为关键字信息的项目,判断部38自动读入关键字信息。
[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模态)]
所谓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具体上表示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X射线CT装置)、磁共振成像装置、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断层扫描仪)、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判断部38对如下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该研究记录包含与有关去向不明的研究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的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医用图像。该规定的评分是预先设定的。判断部38可以按每个医用图像来相加评分,也可按每个研究或系列进行相加。
[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
所谓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是指用于唯一特定医院内具备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的序号。判断部38对如下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该研究记录包含与有关去向不明的研究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序号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医用图像。该规定的评分是预先设定的。判断部38可以按每个医用图像来相加评分,也可按每个研究或系列来进行相加。
[图像拍摄时刻]
图像拍摄时刻表示拍摄医用图像的时刻。图像拍摄时刻被添加在每一张医用图像上。判断部38比较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拍摄预定时刻和比较对象的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拍摄时刻。并且,判断部38将相应于一致程度的评分加到包含比较对象的图像文件的研究记录上。另外,作为拍摄时刻的比较对象的医用图像限定在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图像。判断部38对不包含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的研究记录,加上评分0。
另外,评分的相加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评分S,也可使用例如常数C1、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拍摄预定时刻Tm、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的拍摄时刻Ts和常数C2来如下述的(1)这样加以计算。
S=(C1-(Tm-Ts)/C1)×C2…(1)
另外,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的拍摄时刻Ts为,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多个医用图像的拍摄时刻的平均值。常数C1和C2可由用户等自由设定。常数C1和C2需要设置为,拍摄预定时刻Tm和拍摄时刻Ts越近似,评分S越高。另外,判断部38对不包含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的研究记录,加上评分0。
[患者切换时间]
患者切换时间是从某个患者的研究结束后到下一患者的研究开始的时间间隔。已知该患者切换时间通常是5分钟左右。判断部38算出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各医用图像的拍摄时刻的时间间隔。判断部38比较算出的各时间問隔和预先设定的患者切换时间(例如5分钟)。判断部38在算出了患者切换时间以上的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对比较对象的研究数据加上规定的评分。另外,作为比较对象的医用图像限于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含有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到的图像。判断部38对不包含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的研究记录,加上评分0。
[图像拍摄张数]
图像拍摄张数是在一个研究中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的张数。判断部38比较不明图像文件的指令信息中记载的拍摄预定张数和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图像张数(文件数)。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图像张数比不明图像文件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拍摄预定张数多的情况下,判断部38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该规定的评分是预先设定的。另外,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图像张数比指令信息中记载的拍摄预定张数少的情况下,判断部38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0。这时,作为比较对象的医用图像限于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到的图像。判断部38对不包含与拍摄了不明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医用图像的研究记录,相加评分0。
这里,说明通过判断部38执行的步骤SA4的动作的典型流程。图5是表示步骤SA4的流程的图。如图5所示,判断部38比较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和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的各公共项目,或分析与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有关的患者切换时间。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例如是与去向不明的研究的检查日(study date)有关的研究记录。
首先,判断部38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的拍摄张数和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中的拍摄张数进行比较(步骤SA41)。判断部38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上记载的拍摄张数比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拍摄张数(拍摄预定张数)大的情况下(步骤SA41:是),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步骤SA42)。另一方面,判断部38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上记载的拍摄张数不比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拍摄张数(拍摄预定张数)大的情况下(步骤SA41:否),不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或加上评分0)。
接着,判断部38判断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和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中,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是否相同(步骤SA43)。判断部38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中记录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与不明检查的指令信息中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A43:是),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步骤SA44)。另一方面,判断部38在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和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A44;否),不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或加上评分0)。
之后,判断部38判断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上记载的各图像拍摄时刻的间隔是否比规定值(例如5分钟)长(步骤SA45)。判断部38在存在比规定值长的时刻间隔的情况下(步骤SA45:是),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步骤SA46)。另一方面,判断部38在不存在比规定值长的时刻间隔的情况下(步骤SA45:否),不对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加上规定的评分(或加上评分0)。
若这些步骤SA41~SA46结束,则判断部38变更比较对象的研究记录,并在变更后的研究记录上重复步骤SA41~SA46。由此,若全部处理了与去向不明的研究的检查日(study date)有关的研究记录(步骤SA47),则判断部38结束步骤SA4。
(步骤SA5)
若对各研究记录结束评分计算,则显示部48如图6所示,以评分高的顺序来显示研究记录的一览。例如也可显示评分高的前3个。在作为最高点的研究记录中混入了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的可能性高。为了进行校正,用户操作操作部50,在画面上选择作为最高点的研究记录。
(步骤SA6)
若用户经操作部50选择了研究记录,则判断部38将混入记录设定为被选择的研究记录。校正部40将被选择的研究记录设定为校正对象。另外,作为最高点的研究记录也可通过判断部38自动设定为混入记录。判断部38也可比较预先设定的阈值和评分,并将混入记录自动设定为被添加了阈值以上评分的研究记录。
(步骤SA7)
若设定了校正对象的研究记录,则校正部40校正该研究记录中含有的图像文件的附带信息。研究记录的校正处理期间,显示部48显示校正对象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由拍摄了与不明图像文件中含有的医用图像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的列表。这时,显示部48按拍摄时间顺序来加以显示。另外,在存在图像的拍摄时刻的时间间隔比患者切换时间长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48可以在该位置上添加表示患者切换的标记等。校正后的研究记录由图像文件发送部46通过LAN发送到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而保存在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中。
步骤SA7中,校正部40具体上进行分离处理、附带信息校正处理和结合处理。另外,分离处理和附带信息校正处理必须要进行,但是结合处理可根据需要进行。
[分离处理]
从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所混入的研究记录中分离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在研究数据的列表中显示了表示患者切换的标记的情况下,校正部40以该标记为边界分割研究记录。例如,用户经操作部50选择了一个研究记录时,校正部40将被选择的研究记录设定为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并且,校正部40从分离处理进入到校正处理。
[校正处理]
校正部40根据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来自动校正分离后的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中含有的附带信息。同样,校正部40将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所混入的研究记录,根据与其对应的指令信息进行自动校正。这时,还根据指令信息,自动校正由DICOM标准规定的Study Instance UID。校正后的研究记录被登记在数据库42和数据保管部44中。
[结合处理]
有时在去向不明的研究记录中包含利用彼此不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拍摄的多个医用图像。这里,在多个医用图像中,将利用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相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称作第一种医用图像,将利用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上记载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不同种类的医用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医用图像称作第二种医用图像。具有相同Study Instance UID的图像文件应该集中在同一研究记录上。根据该原则,校正部40从数据库42和数据管理部44中读出具有与校正后的研究记录中包含的Study InstanceUID相同的Study Instance UID的研究记录,并结合所读出的研究记录和校正后的研究记录。
如上述结构那样,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从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中接收指令信息,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接收图像文件。并且,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通过比较与去向不明的研究有关的指令信息和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图像文件的附带信息,来判断混入记录。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在判明了医用图像混入的事实的情形下,可以容易发现去向不明的医用图像。
另外,上述结构中,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是与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或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不为一体的装置。但是,第1实施方式不需要限于此。例如也可使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或图像诊断部门支持系统10具有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的功能。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添加同一附图标记,仅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重复说明。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的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包括图像文件接收部30、分析部32、注册部34、校正部40、数据库42、数据保存部44、图像文件发送部46、显示部48、操作部50和判断部52。
判断部52在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多个图像文件的附带信息之间比较项目。判断部52判断研究记录是否是混入记录。被判断出的混入记录中含有的图像文件通过判断部52供给到校正部40。
接着,参考图8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混入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图8是表示混入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B1)
图像文件接收部30为了检查(verify)是否正确进行了图像拍摄,而经LAN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和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接收研究记录。若接收到研究记录,则分析部32分别从研究记录中包含的多个图像文件中提取检查(verification)所需的信息。所提取的信息由分析部32供给判断部52。所需的信息例如是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种类、医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序号、检查部位、图像拍摄时刻等的拍摄条件。下面,为了具体进行说明,设拍摄条件为图像拍摄时刻。
(步骤SB2)
判断部52算出多个图像拍摄时刻的时间间隔。接着,判断部52比较所算出的时间间隔和预先设定的规定值。规定值被设定为比标准的患者切换时间大的值。例如规定值被设定为5分钟到10分钟之间的值。在所算出的时间间隔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步骤SB2:是),判断部52进入到步骤SB3。另一方面,在算出的时间间隔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步骤SB2:否),判断部52判断为研究记录不是混入记录。若判断为研究记录不是混入记录,则结束混入记录的特定和校正处理。
(步骤SB3)
在时间间隔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判断部52判断为研究记录是混入记录。判断出的混入记录中包含的图像文件由判断部52供给到校正部40。
(步骤SB4)
校正部40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来校正所供给的图像文件。被校正后的研究记录由图像文件发送部46,经LAN发送到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而保存在医用图像保管装置16中。
如上述结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12接收研究记录(多个图像文件)。并且,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通过在多个图像文件的附带信息之间比较项目(典型的是图像拍摄时刻),来判断研究记录是否是混入记录。并且,第2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14在判明了医用图像混入的事实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发现去向不明的医用图像。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优点及其变形。只要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记载的具体内容及代表的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宗旨及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发明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Claims (4)

1.一种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接收部,接收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指令信息;
第2接收部,接收多个记录,该多个记录包含与所述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所述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以及
判断部,比较所述接收到的多个指令信息中的特定指令信息和所述多个附带信息的项目,对所述多个记录的各个记录,计算表示所述特定指令信息中包含的所述项目的内容和所述附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项目的内容的近似程度的评分,根据所述计算出的评分,从所述多个记录中判断与所述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所混入的特定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项目包含与医用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时刻和图像拍摄张数有关的至少一个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所述计算出的评分。
4.一种医用图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接收多个记录,该多个记录包含与多个研究有关的多个医用图像和分别与所述多个医用图像相关联的多个附带信息;以及
判断部,比较所述多个附带信息各自的作为图像拍摄时刻的项目,并从所述多个记录中判断与所述多个研究中的2个以上研究有关的医用图像和附带信息所混入的特定记录。
CN2009101616594A 2008-07-24 2009-07-24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Active CN101632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0968A JP2010026984A (ja) 2008-07-24 2008-07-24 検像装置
JP190968/2008 2008-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2580A CN101632580A (zh) 2010-01-27
CN101632580B true CN101632580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569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6594A Active CN101632580B (zh) 2008-07-24 2009-07-24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23556A1 (zh)
JP (1) JP2010026984A (zh)
CN (1) CN101632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0751B2 (en) * 2010-09-28 2014-10-28 Fujifilm Corporation Endoscope system, endoscop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ndoscope image acquisition assis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204677B2 (ja) * 2013-03-29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05082B (zh) * 2015-03-19 2020-02-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JP6700867B2 (ja) * 2016-03-03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188361B2 (en) * 2017-03-27 2019-01-29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System for synthetic display of multi-modality data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744A (zh) * 2005-11-01 2007-05-30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显示系统和医用图像显示方法
CN101317786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东芝 检查数据处理装置和检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5935A (ja) * 1991-10-18 1993-07-02 Konica Corp 画像撮影装置及び画像ファイル装置
US6678703B2 (en) * 2000-06-22 2004-01-13 Radvault, Inc. Medical ima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4144177B2 (ja) * 2000-11-24 2008-09-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US7523505B2 (en) * 2002-08-16 2009-04-21 Hx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istributed digital medical data
JP2004097651A (ja) * 2002-09-12 2004-04-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情報処理装置、医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情報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289907B2 (ja) * 2003-03-06 2009-07-0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医療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8200775B2 (en) * 2005-02-01 2012-06-12 Newsilike Media Group, Inc Enhanced syndication
US7818041B2 (en) * 2004-07-07 2010-10-19 Young Kim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iagnostic analysis of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JP2006092261A (ja) * 2004-09-24 2006-04-0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医用画像管理システム、医用画像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07116899A1 (ja) * 2006-04-06 2009-08-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医用情報処理装置
JPWO2008038614A1 (ja) * 2006-09-26 2010-01-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744A (zh) * 2005-11-01 2007-05-30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显示系统和医用图像显示方法
CN101317786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东芝 检查数据处理装置和检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2580A (zh) 2010-01-27
US20100023556A1 (en) 2010-01-28
JP2010026984A (ja)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8492A (en) Method of managing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with reference relationship
CN102930128B (zh) 医用报告制成支援系统、医用报告制成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观察装置
CN101632580B (zh) 医用图像管理装置
US8588496B2 (en) Medic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US8401259B2 (en) Image diagnosis support system
US20080039707A1 (en) Medical image management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cal images, and medical imag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report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200073630A1 (en) Athletic Performance Data System and Method
US7476834B2 (en) Diagnosis system including correlating radiographed image data with patient information
US20180166162A1 (en) Medical system
US7418121B2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4976164B2 (ja) 類似症例検索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196398A1 (en) Radiation image radiographing system
EP2008578A1 (en) Medic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program
WO2008038614A1 (fr) dispositif de gestion d'images médicales et programme
CN102711603A (zh) 图像诊断装置、图像诊断方法、医用图像服务器以及医用图像保存方法
CN101246517A (zh) 图像诊断支持装置
WO2007116899A1 (ja) 医用情報処理装置
CN101561848A (zh) 阅片报告制作支援系统
US70315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temporally processed image
JP2005149111A (ja) 医用画像管理システム
US8849068B2 (en) Image management system, image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4272402A (ja) 医療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0148894A (ja) 医用画像情報管理機構
JP2010194086A (ja)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90037B (zh) 医学影像胶片排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4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