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0022A -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0022A
CN101630022A CN200910160430A CN200910160430A CN101630022A CN 101630022 A CN101630022 A CN 101630022A CN 200910160430 A CN200910160430 A CN 200910160430A CN 200910160430 A CN200910160430 A CN 200910160430A CN 101630022 A CN101630022 A CN 101630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lock
heat
ray sensor
lens
spr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0022B (zh
Inventor
丰田一郎
阿部达也
上原健太郎
佐佐木梨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876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31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30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0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0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开关包括:用于感测从人体辐射的热射线的热射线传感器;用于根据热射线传感器的输出选择性地中断从电源供应至负载的电能的继电器;用于容纳热射线传感器的透镜区块,透镜区块包括由此将来自检测范围的热射线会聚在热射线传感器的光线接收部分中的会聚透镜。壳体可旋转地保持透镜区块以改变检测范围。印刷线路板容纳在壳体内并且布置为覆盖透镜区块,继电器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而且,平状弹簧元件设置于透镜区块和印刷线路板之间,用于朝着由此露出会聚透镜的壳体的窗口孔偏压透镜区块。

Description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其能感测从人体辐射的热射线以检测人员的存在以及控制负载。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自动开关设有热射线传感器,其通过感测从人体辐射的热射线来检测人员的存在。自动开关根据热射线传感器的输出控制负载。在负载是照明光线的情况下,这种自动开关用来以这种方式控制照明光线以使得在人员进入房间时照明光线开启但是在人员离开房间时关闭。
这种传统的自动开关的一个实例现在将参照图9进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图9中的上下方向将定义为前后方向。传统的自动开关如图9中所示附接至房间的天花板,包括由本体1和盖2构成的壳体A。本体1包括与形成于天花板中的附接孔(未示出)周围的外围下表面相接触的凸缘部分11以及从凸缘部分11的后部中心表面部分突起的管部分10。盖2为具有开口前端和闭合底部的管状,并且与管部分10相结合以限定闭合的容纳部分。具有形成穿过其中的组装孔10b的四个组装零件10a从管部分10的后端突起。从盖2的前端部分的外围表面突起的组装凸耳20与组装孔10b相接合,从而本体1和盖2结合在一起。
容纳在壳体A内的是球面透镜区块100、第一印刷线路板P1和第二印刷线路板P2。透镜区块100在其中包含由红外线检测元件(举例来说超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热射线传感器TP。根据热射线传感器TP的输出来开启和关闭的继电器SW安装在第一印刷线路板P1上。具有手动操作手柄的设备,比如用于设置继电器SW的操作的转换开关部分(未示出)以及用于设置热射线传感器TP的灵敏性的可变电阻器(未示出),安装在第二印刷线路板P2上。就这一点而言,第二印刷线路板P2在透镜区块100的后侧处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得其安装表面能面朝前。第二印刷线路板P2的手柄能从本体1的前侧操作。第一印刷线路板P1在第二印刷线路板P2的后侧处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得其安装表面能面朝后。
除了继电器SW,用于将继电器SW和电线(未示出)互相连接的三个终端部分6安装在第一印刷线路板P1上。终端部分6是所谓的快速连接终端并且布置为彼此相邻。每个终端部分6包括安装在第一印刷线路板P1上并且电连接至继电器SW的两个终端板60、用于在终端板60之间锁闭插入穿过形成于盖2中的电线插入孔21的相应电线的两个锁闭弹簧61、以及用于在由插入通过形成于盖2中的释放孔22的一个的夹具(比如负驱动等)挤压的同时地压下和解锁锁闭弹簧61的单个释放按钮62。电源侧电线连接至终端部分6的一个并且负载侧电线连接至另一个终端部分6。这使得继电器SW能开启和关闭从电源供给至负载的电能。另外,通常已知的热射线传感器的引线(未示出)连接至终端部分6的剩余一个。
透镜区块100包括用于收集从热射线传感器TP的光线接收表面上的检测范围辐射的热射线的基本上半球面会聚透镜101、热射线传感器TP安装于其上的基片P3、与会聚透镜101相结合以形成球体的基本上半球形旋转外壳102、以及用于覆盖会聚透镜101和旋转外壳102之间的结合部分的基本上环状保持件外壳103,基片P3附接至旋转外壳102的内侧。与管部分10相通并且由此露出会聚透镜101的窗口孔(未示出)在凸缘部分11的中心区域中刺穿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压下托架110具有定位于透镜区块100的后侧处的中间部分以及由附接螺钉111固定至凸缘部分11的相反端部分。用于相对于凸缘部分11偏压透镜区块100的盘簧112插入在压下托架110和透镜区块100之间。基本上柱状轴部分102a设置于旋转外壳102的外表面上的两个相反位置处以突出为旋转外壳102的开口插入其间。轴部分102a装配至凸缘部分11的与窗口孔相通的凹陷部分(未示出)。凹陷部分形成于凸缘部分11的后表面上的两个相反位置处并且窗口孔插入其间。这使得透镜区块100可围绕轴部分102a旋转。因此,检测范围能通过旋转透镜区块100并且因此改变会聚透镜101的方位而改变。
用于夹持其间的天花板结构元件以及凸缘部分11从而将壳体A固定在适当位置的夹持托架7附接至管部分10插入其间的凸缘部分11的后表面上的两个相反区域。夹持托架7的每个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其一侧表面与管部分10相对。夹持托架7的每个包括其距管部分10最远的侧面开口的引导部分70、延伸通过引导部分70的纵向相反端部的螺套71、以及部分地容纳在引导部分70内并且与螺套71螺纹地相啮合的夹持零件72。
与引导部分70的开口相通的切口70a形成于引导部分70与其开口表面相邻的一个侧面的后端部分中。夹持零件72能在其定位于引导部分70的后端处时插入切口70a。如果螺套71与插入切口70a的夹持零件72一起旋转,夹持零件72移出切口70a并且沿着引导部分70的开口侧向前移动。螺套71能由插入形成于凸缘部分11中的通孔11a中的起子旋转。如果螺套71与凸缘部分11的被带入与天花板表面相接触的后表面一起旋转,夹持零件72移出切口70a并且朝着凸缘部分11移动,这使得天花板的结构元件能夹持于夹持零件72和凸缘部分11之间。
在夹持托架7附接于此的凸缘部分11的区域附近,形成有通孔11b,由此插入用来将凸缘部分11直接附接至天花板的螺钉或将与嵌在天花板表面中的内置盒(未示出)螺旋地相啮合的螺钉。用于覆盖凸缘部分11和天花板表面之间的装饰板5附接至壳体A。装饰板5用来隐藏通孔11b以及其它部分以使得自动开关看起来很好。装饰板5具有由此露出透镜区块100的通孔50。
然而,在上述的常规示例中,用于容纳透镜区块100的空间由于压下托架110增大的厚度而减少。因此,出现了一个问题,透镜区块100从装饰板5过度地向前(或向下)突出。作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35613公开了一种自动开关,其中压下托架110由弹簧元件替代。
然而,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35613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示例中,热射线传感器TP没有容纳在透镜区块100内。为此,热射线传感器TP的光线接收表面与会聚透镜101之间的距离随着透镜区块100的上下移动而改变。这造成一个问题:检测范围变得不恒定。
发明内容
鉴于上面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其能减少透镜区块的突出量并且保持检测范围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开关,其包括:
用于感测从人体辐射的热射线的热射线传感器;
用于根据热射线传感器的输出选择性地中断从电源供应至负载的电能的继电器;
用于容纳热射线传感器的透镜区块,透镜区块包括由此将来自检测范围的热射线的会聚透镜会聚在热射线传感器的光线接收部分中;
用于可旋转地保持透镜区块以改变检测范围的壳体,壳体具有由此露出会聚透镜的窗口孔,壳体嵌入天花板表面中;
至少一个容纳在壳体内并且布置为覆盖透镜区块的印刷线路板,继电器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以及
设置于透镜区块和印刷线路板之间用于朝着壳体的窗口孔偏压透镜区块的基本上平状的弹簧元件。
利用这种构造,用于偏压透镜区块的弹簧元件形成为平状。这使得,与透镜区块由压下托架偏压的现有技术示例相比,能减少透镜区块和印刷线路板之间所需的空间。因此,能通过朝着印刷线路板缩回透镜区块来减少透镜区块从窗口孔的突出量。由于热射线传感器容纳在透镜区块内,能偏压透镜区块而不改变热射线传感器和会聚透镜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透镜区块设有朝着弹簧元件突出的突出部分,弹簧元件具有突出部分插入其中的通孔。
利用这种构造,透镜区块的突出部分的运动由弹簧元件的通孔的内圆周所限制。这使得能约束透镜区块的旋转限度。
优选地,印刷线路板定位于突出部分附近并且布置于如此的位置中以使得在透镜区块经受外部撞击时与突出部分相接触。
利用这种构造,在弹簧元件由施加至透镜区块的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时,透镜区块的突出部分与印刷线路板相接触。这使得能防止透镜区块被过度地压下。因此,能防止弹簧元件经受过度的应力以及塑性变形。
优选地,印刷线路板设有与突出部分相对并且朝着透镜区块突出的隔离物。
利用这种构造,在弹簧元件由施加至透镜区块的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时,透镜区块与隔离物相接触。这使得能防止透镜区块被过度地压下。因此,能防止弹簧元件经受过度的应力以及塑性变形。
优选地,弹簧元件包括与透镜区块相接触的第一板部分、沿着第一板部分的圆周方向以间隔开的关系延伸的第二板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沿着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圆周方向布置于第一和第二板部分之间的细长平状的弹性部分,弹性部分的每个在其一端处连接至第一板部分并且在其另一端处连接至第二板部分。
利用这种构造,弹性部分的长度能通过沿着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圆周方向布置弹性部分来增加。在弹性体元件由施加至透镜区块的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时,这允许弹性元件在偏压方向上充分地弯曲。因此,能消除透镜区块的旋转会受到弹簧元件的不充分弯曲的阻碍的可能性。
优选地,壳体包括沿着弹簧元件的圆周方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定位肋,以与弹簧元件的外围滑动地相接触,并且其中引线从热射线传感器延伸穿过定位肋的两个之间。
利用这种构造,在弹簧元件附接至壳体时,弹簧元件的外圆周与定位肋滑动地相接触。这使得能轻而易举地定位弹簧元件。另外,防止了在形成弹簧元件期间留在弹簧元件的外围边缘中的突起边缘部分与热射线传感器的引线相接触。因此,能防止引线的损坏,否则将在引线与突起边缘部分相接触时出现引线的损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标和特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的总体透视图并且图1B是其分解透视图;
图2A是示出应用于自动开关中的弹簧元件的平面视图并且图2B是示出连同透镜区块一起的弹簧元件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自动开关的透镜区块的第一外壳本体的透视图并且图3B是透镜区块的截面图;
图4A是示出自动开关的壳体的本体的透视图,图4B是示出自动开关的本体、透镜区块以及弹簧元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并且图4C是示出自动开关的本体、透镜区块以及弹簧元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开关的截面图并且图5B是示出常规示例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开关的另一个构造的截面图;
图7A是透镜区块在从引线引入孔的一个的侧面看时的透视图并且图7B是透镜区块在从另一个引线引入孔的侧面看时的透视图;
图8A是示出自动开关的透镜区块的第二外壳本体的平面视图,图8B是具有从引线引入孔之一引入引线的第二外壳本体的透视图,并且图8C是具有从另一个引线引入孔引入引线的第二外壳本体的透视图;并且
图9是示出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常规自动开关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本构造与前面提及的常规示例的那些是基本上相同的。因此,那些功能上相同但是形状上稍微不同的部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从描述中省略。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A和1B中的上下方向将定义为前后方向。在其中自动开关嵌入并且布置于天花板中的实际使用状态下,前侧(即,图1A和1B中的上侧)将成为下侧并且后侧(即,图1A和1B中的下侧)将成为上侧。本实施例的特点之一在于,如图1A和1B中所示,透镜区块3通过由弹性金属板形成的弹簧元件4可旋转地并且弹性地支撑,代替前述典型示例中使用的压下托架110和盘簧112。
透镜区块3包括会聚透镜30、用于保持会聚透镜30的旋转外壳、以及容纳在旋转外壳内并且设有安装在其上表面上的热射线传感器TP的基片P3。会聚透镜30包括:透镜部分30a,其具有在圆周和径向方向上通过多次划分球面而形成的透镜;以及基本上圆柱形管部分30b,其具有由透镜部分30a闭合的轴向前端开口。透镜部分30a和管部分30b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一对向外突出的锁闭爪30c设置于管部分30b的圆周表面的后端部分中。
如图1A、1B和3B中所示,旋转外壳包括第一外壳本体31和第二外壳本体32,它们两个都形成为具有开口侧的基本上半球形形状。旋转外壳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外壳本体31和32以其开口侧面向彼此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来构造。第一外壳本体31具有形成于其前表面中心处的腔部分31a,腔部分31a在平面视图中看时具有基本上圆形形状。基本上圆形窗口孔31b设置于腔部分31a的底表面中。在腔部分31a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会聚透镜30的锁闭爪30c与之啮合的一对锁闭凹陷31c。在会聚透镜30的管部分30b配合入腔部分31a时,锁闭爪30c与相应的锁闭凹陷31c相啮合。因而,会聚透镜30在透镜部分30a向外突出于腔部分31a之下附接至第一外壳本体31。第一外壳本体31设有向后突出的一对突出零件31d。每个突出零件31d在其末端处具有向外突出的结合爪31e。三个突出部分31f从第一外壳本体31的内部圆周表面突出并且沿着圆周方向以基本上相等的间隔布置。每个突出部分31f具有从突出部分31f向后突出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突出肋31g。
第二外壳本体32包括基本上半球形的球面部分32a以及从球面部分32a的前缘向前延伸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外围壁部分32b。球面部分32a和外围壁部分32b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基本上柱形的突出部分32c从球面部分32a的中心区域向后突出。用于支撑基片P3的多个肋32d形成于第二外壳本体32内。将与第一外壳本体31的结合爪31e相啮合的一对啮合槽32e形成于外围壁部分32b的内部圆周表面上。
如果第一外壳本体31盖在其中基片P3安装在肋32d上的第二外壳本体32上,第一外壳本体31的突出零件31d的结合爪31e与形成于第二外壳本体32的外围壁部分32b中的啮合槽32e相啮合。因而第一外壳本体31和第二外壳本体32以其开口侧面向彼此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制成旋转外壳。这时,从第一外壳本体31的三个突出肋31g的后端表面突出的基本上圆锥形榫钉31h通过与基片P3相接触而被压碎。由于第一外壳本体31和第二外壳本体32通过结合爪31e和啮合槽32e的啮合而组合在一起,由于个别部件的尺寸误差,在第一外壳本体31和第二外壳本体32之间的前后方向上可能会出现松动,这使得难以保持热射线传感器TP的光线接收部分与透镜部分30a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实施例中,榫钉31h通过在组装旋转外壳的过程期间与基片P3相接触而被压碎,因而吸收了个别部件在尺寸上的差异。这使得能保持热射线传感器TP的光线接收部分和透镜部分30a之间的距离不变。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本体32设有用于支撑基片P3的肋32d并且第一外壳本体31设有榫钉31h,即使当用于支撑基片P3的肋32d设置于第一外壳本体31中并且榫钉31h设置于第二外壳本体32中时,也将获得相同的操作效果。由此将电能供给至热射线传感器TP并且从热射线传感器TP输出信号的引线L的一端焊接至基片P3。引线L穿过形成于第二外壳本体32的外围壁部分32b中的切口32g(参见图7A-8C)引出旋转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A中所示,将引线L由此引至外面的基本上矩形的一对切口32g相对于球面部分32a的中心点以对称的关系设置于第二外壳本体32的外围壁部分32b中。而且,基本上矩形的向后地突出的肋31i设置于第一外壳本体31中以便在第一外壳本体31和第二外壳本体32如图7B中所示结合在一起时闭合切口32g中的一个。
如图8B和8C中所示,引线L能从第二外壳本体32的切口32g的任何一个引入。这使得与存在单个引线引入孔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改变基片P3的定向,从而提高组装过程中的可用性。如图7B中所示,不使用的切口32g由第一外壳本体31的肋31i闭合。这使得能增强透镜区块3的内部的气密性,并且因此防止热射线传感器TP错误地操作,错误操作会在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入透镜区块3内部时出现。
参照图2,弹簧元件4包括:基本上环状第一板部分40,其包括形成于其中心区域处的圆形通孔40a;基本上环状的第二板部分41,其沿着第一板部分40的圆周方向以与其间隔开的关系延伸;以及在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之间沿着其圆周方向布置的细长平状的多个弹性部分42(所示示例中为四个)。第一板部分40、第二板部分41以及弹性部分42通过冲压金属片一体形成。弹性部分42在它们的一端处连接至第一板部分40并且在它们的另一端处连接至第二板部分41。
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彼此同心地形成,第一板部分40由第二板部分41围绕并且在其间留下间隙。具有相同形状的相应弹性部分42以圆周向90°隔开的位置设置于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之间并且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弧形状。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弹性部分42,与弹性部分42形成为在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相比,能增加弹性部分42的长度。这允许弹性部分42在弹性限度内大大地变形。在厚度方向上直立的四个保持零件41a布置于第二板部分41的外围边缘中。
如图4A中所示,用于可旋转地容纳透镜区块3的基本上圆柱形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从管部分10的窗口孔11c的外围边缘突出。一对在它们的后端处(图4A中所示的上端处)开口的垂直槽12a相对于窗口孔11c以相对的关系设置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的内圆周表面上。一对柱状凸耳部分32f从透镜区块3的旋转外壳(第二外壳本体32)向外突出(参见图2B)。凸耳部分32f插入垂直槽12a。
比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要高的多个(在所示示例中为四个)突出部分13在管部分10内围绕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设置以向后突出。在突出部分13的后端部分(图4A中的上端部分)中,设置弹簧元件4的保持零件41a装配于此的凹状附接部分13a。
从第二外壳本体32突出的凸耳部分32f插入垂直槽12a,并且透镜区块3容纳在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内以使得会聚透镜30能从窗口孔11c突出。之后,第二外壳本体32的突出部分32c插入设置于第一板部分40的中心区域处的圆形通孔40a。第二板部分41的保持零件41a装配至附接部分13a。因而,透镜区块3可旋转地并且弹性地夹持在管部分10的窗口孔11c的外围部分与弹簧元件4之间。透镜区块3的旋转范围由第二外壳本体32的突出部分32c插入其中的通孔40a的内部圆周边缘限制。基本上矩形的插入槽12b设置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中。从透镜区块3的旋转外壳延伸的引线L通过插入槽12b引出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并且连接至第二印刷线路板P2(参见图4C)。
在这点上,通常难以同时地将弹簧元件4的四个保持零件41a装配至附接部分13a。为此,保持零件41a一个个地装配,或两个相邻的保持零件41a同时装配。在保持零件41a的至少一个装配至附接部分13a的一个的状态下,第一板部分40通过与透镜区块3相接触而弹性地变形。因此,保持部分41a没有装配于其中的弹簧元件4的其它侧将向上浮动。这可能使得难以将剩余保持零件41a装配至附接部分13a。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B中所示,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的后端表面定位于已附接弹簧元件4的附近。由于这个特点,在保持零件41a的至少一个已经装配至相应的附接部分13a的状态下,在剩余保持零件41a装配至附接部分13a时,第二板部分41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的后端表面相接触。这使得能抑制弹簧元件4向上浮动。因此,能在将保持零件41a装配至附接部分13a时提高可用性。
比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要高的多个(示出的示例中为三个)定位肋14在管部分10内设置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周围以向后突出。每个定位肋14形成为其直径朝着后端逐渐减小的基本上截头圆锥形形状。因此,在弹簧元件4的保持零件41a如上所述装配至附接部分13a时,第二板部分41的外围边缘与定位肋14滑动地相接触。这使得能轻而易举地定位弹簧元件4。
在这个构造中,三个定位肋14的两个布置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的插入槽12b的圆周相对的端部附近。由于弹簧元件4如上所述通过冲压金属板形成,在第二板部分41与金属板分开时,多个突出边缘部分41b留在第二板部分41的外圆周边缘中(参见图2A)。如果突出边缘部分41b与引线L相接触,就存在着引线L的外覆层被突出的边缘部分41b损坏的担心或引线L的导线被突出的边缘部分41b切断的担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C中所示,定位肋14的两个布置于透镜区块容纳部分12的插入槽12b的圆周相对的端部附近,以防止引线L与弹簧元件4的突出边缘部分41b相接触,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在典型示例中,如图5B中所示,包含热射线传感器TP的透镜区块100由压下托架110和盘簧112弹性地偏压。因此,透镜区块3从装饰板5向前(向下)突出很大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区块3如图5A中所示由平状弹簧元件4弹性地偏压,这使得能大大地减少透镜区块3从装饰板5向前突出的突出量。不同于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35613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示例,根据本实施例,包含热射线传感器TP的透镜区块3由弹簧元件4弹性地偏压并且可旋转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此,会聚透镜30和热射线传感器TP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即使透镜区块3被旋转。因此,由热射线传感器TP覆盖的检测范围能保持基本上不变,而不管透镜区块3的旋转位置。
在具有弹簧元件4之下,第一板部分40由细长平状的弹性部分42弹性地支撑。为此,存在着在透镜区块3例如由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的情况下弹性部分42会经受过度的应力和塑性变形的担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中所示,第二印刷线路板P2布置于透镜区块3的第二外壳本体32的突出部分32c附近。因此,即使透镜区块3如上所述由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突出部分32c与第二印刷线路板P2相接触。这使得能防止透镜区块3被过度地压下。因此,能防止弹簧元件4经受过度的应力,否则过度的应力将导致弹性部分42的塑性变形。
在仅单个印刷线路板P1容纳在壳体A内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印刷线路板P1放置为邻近透镜区块3。在这种情况下,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隔离物15如图6中所示布置于透镜区块3的突出部分32c附近。隔离物15包括基本上柱状主体部分15a以及其直径比主体部分15a的直径小的基本上柱状固定部分15b。主体部分15a和固定部分15b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圆形通孔201在印刷线路板P1的中心区域中刺穿。隔离物15通过将固定部分15b压配合入通孔201来固定至印刷线路板P1。这时,隔离物15的主体部分15a以及透镜区块3的突出部分32c彼此邻接,并且在其间留下微小间隙。因此,即使透镜区块3如上所述由外部撞击在反偏压方向上压下,突出部分32c与隔离物15(主体部分15a)相接触。这使得能防止透镜区块3受到过度的压下。因此,能防止弹簧元件4经受过度的应力,否则过度的应力将导致弹性部分42的塑性变形。
虽然本发明已经相对于实施例示出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各种变化和变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下做出。

Claims (6)

1.一种自动开关,其包括:
用于感测从人体辐射的热射线的热射线传感器;
用于根据热射线传感器的输出选择性地中断从电源供应至负载的电能的继电器;
用于容纳热射线传感器的透镜区块,透镜区块包括会聚透镜,来自检测范围的热射线通过会聚透镜会聚在热射线传感器的光线接收部分中;
用于可旋转地保持透镜区块以改变检测范围的壳体,壳体具有由此露出会聚透镜的窗口孔,壳体嵌入天花板表面中;
容纳在壳体内并且布置为覆盖透镜区块的至少一个印刷线路板,继电器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以及
设置于透镜区块和印刷线路板之间的基本上平状的弹簧元件,用于朝着壳体的窗口孔偏压透镜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动开关,其中透镜区块设置有朝着弹簧元件突出的突出部分,弹簧元件具有突出部分插入其中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动开关,其中印刷线路板定位于突起部分附近,并且布置于在透镜区块经受外部撞击时与突出部分相接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动开关,其中印刷线路板设有与突出部分相对并且朝着透镜区块突出的隔离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个的自动开关,其中弹簧元件包括与透镜区块相接触的第一板部分、沿着第一板部分的圆周方向以与第一板部分间隔开的关系延伸的第二板部分、以及沿着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圆周方向布置于第一和第二板部分之间的细长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弹性部分,每个弹性部分在其一端处连接至第一板部分并且在其另一端处连接至第二板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个的自动开关,其中壳体包括沿着弹簧元件的圆周方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定位肋以与弹簧元件的外围滑动地接触,并且其中引线从热射线传感器延伸穿过定位肋中的两个之间。
CN 200910160430 2008-07-18 2009-07-16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7601A JP4770887B2 (ja) 2008-07-18 2008-07-18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187601/2008 2008-07-18
JP187602/2008 2008-07-18
JP2008187602A JP4623153B2 (ja) 2008-07-18 2008-07-18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022A true CN101630022A (zh) 2010-01-20
CN101630022B CN101630022B (zh) 2013-08-14

Family

ID=4157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04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0022B (zh) 2008-07-18 2009-07-16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70887B2 (zh)
CN (1) CN1016300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480A (zh) * 2017-02-02 2019-09-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埋入型器具
CN113316832A (zh) * 2019-02-08 2021-08-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8455B2 (ja) * 2014-09-24 2018-03-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人体検知器
JP6722889B2 (ja) * 2016-07-06 2020-07-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学式センサ装置、レンズ付きハウジン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9965A (ja) * 1993-02-23 199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天井取付形熱線感知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863194B2 (ja) * 1989-05-15 1999-03-0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感熱スイッチ
JP2005135613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8162B2 (ja) * 2001-04-12 2005-08-0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放射線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3194B2 (ja) * 1989-05-15 1999-03-0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感熱スイッチ
JPH06249965A (ja) * 1993-02-23 199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天井取付形熱線感知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005135613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480A (zh) * 2017-02-02 2019-09-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埋入型器具
CN110249480B (zh) * 2017-02-02 2021-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埋入型器具
CN113316832A (zh) * 2019-02-08 2021-08-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13316832B (zh) * 2019-02-08 2023-12-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70887B2 (ja) 2011-09-14
JP2010027395A (ja) 2010-02-04
CN101630022B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3817B2 (en) Ceiling mount occupancy sensor module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ceiling mount occupancy sensor module
US9836937B2 (en) Sensor system, sensor, and detachment tool
CN101630022B (zh) 具有热射线传感器的自动开关
US10234121B2 (en) Flat trim ring lens for occupancy sensors
US9029781B2 (en) Occupancy sensor device design for fixture integration and a light with the same
US9874341B2 (en) Double fresnel pir lens
US8123379B2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sensor
US10001266B2 (en) Trapezoidal pir sensor lens
US20170154740A1 (en) Push-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CN204494141U (zh) 多侦测功能的模组化照明装置
JP2014142396A (ja) 表示灯
US10030858B2 (en) LED lighting device and system, and reset button arrangement method
US5780854A (en) Structure for an infrared photoelectric device
JP4579136B2 (ja) 防爆型ガス検知器
US20150043209A1 (en) Illuminated Spacer For Fishing Rod Holders, Cup Holders, And The Like
JP6681130B2 (ja) 火災感知器
KR200389275Y1 (ko) 센서등의 일체형 센서와 커버 고정장치
CN201017468Y (zh) 激光遥控接收装置
KR200459726Y1 (ko) 감지센서를 구비한 모듈화 센서등
JP2017027665A (ja) Led照明装置
JP2008211267A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JP6726866B2 (ja) 照明器具
US9979163B2 (en) Breaker panel
JP4458488B2 (ja) 樹脂製窓
US8432669B2 (en)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O: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