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6326A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6326A
CN101616326A CN200910152366A CN200910152366A CN101616326A CN 101616326 A CN101616326 A CN 101616326A CN 200910152366 A CN200910152366 A CN 200910152366A CN 200910152366 A CN200910152366 A CN 200910152366A CN 101616326 A CN101616326 A CN 101616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vergent
divergent
image
block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2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6326B (zh
Inventor
青山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6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6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3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7Filters, e.g. for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9Adaptive subdivision aspects, e.g. subdivision of a picture into rectangular or non-rectangular coding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sub-sampling or interpolation, e.g. 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 H04N19/86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with detection of the former encoding block subdivision in decompressed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其中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重新缩放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图像的缩放率对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检测信息校正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缩放率而对由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即使在以任意缩放系数执行缩放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精确度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如果对编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则在解码图像中可能出现噪声。例如,如果以诸如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的压缩方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则编码器将图像数据分为由多个像素组成的方块,并且对每个划分块进行DCT(离散余弦变换)处理。
因此,当解码器对以MPEG方法编码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时,原理上对于解码的图像数据,像素间的像素值级别可能在每个块的边界部分会不同,从而可能容易出现块噪声。
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块噪声的设备一般通过在已知块大小(例如,如果MPEG2,则为8像素×8像素)上并且在块边界位置处应用LPF(低通滤波器)并且进行平滑来做到这点。然而,对于这种平滑,诸如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的输入图像数据的信息必须是预先可得到的。
相应地,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为了实现这种处理,利用了周期特性来获得输入图像中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7-028460)。
另外,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不是利用周期特性,而是利用块噪声特性来执行块边界的确定,在空间方向上累加地处理通过对确定结果根据其级别进行加权而获得的结果,并且根据其累加结果来检测块边界位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5-012641)。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播放器在某些情况下设有缩放器,其中播放器从诸如DVD(数字多功能盘)、HDD(硬盘驱动器)等存储介质读取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信号,对其进行解码,并且将其输出到诸如电视接收器等的显示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播放器以任意缩放系数对经解码图像信号进行缩放,例如,以1.05倍缩放系数的放大、以1.1倍缩放系数的放大等等,并且将缩放后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设备。
相应地,经过以任意缩放系数的缩放的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包括在显示设备中的减少或消除块噪声的设备,因此以精确的方式按整数周期对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执行检测是困难的。作为其结果,块噪声按原样保留,并且由此,在显示设备处没有获得足够的图像质量。
已经发现,即使在以任意缩放系数执行缩放的情况下也使得能够以高精确度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是期望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重新缩放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图像的缩放率对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检测信息校正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缩放率而对由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对经过缩放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从而以图像的缩放率对图像进行重新缩放;从重新缩放后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基于缩放率而对通过检测步骤中的处理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使计算机用作图像处理设备的程序包括:重新缩放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图像的缩放率对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检测信息校正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缩放率而对由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以图像的缩放率对图像进行重新缩放,从重新缩放后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并且基于缩放率而对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在以任意缩放系数执行缩放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精确度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2是图示缩放的图;
图3是图示块大小的图;
图4是图示在缩放率和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A到5E是图示缩放和重新缩放的图;
图6是描述根据图1中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8是图示图7中的水平检测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9是图示图8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0是图示图8中的周期测量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1是描述图8中的确定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2是图示图8中的稳定化处理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3是图示图7中的垂直检测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4是图示图13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5是图示图13中的周期测量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16是描述块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描述图16中的水平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描述图17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图示图17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的图;
图20是图示图17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的图;
图21是图示图17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的图;
图22是描述图17中的周期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描述图22中的发生频率interval1[n]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描述图22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描述图17中的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描述图25中的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描述图25中的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描述图25中的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描述图25中的窄区域分布块大小候选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30是描述图25中的水平块大小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31是描述图17中的稳定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32是描述图16中的垂直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33是描述图32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34是描述图32中的周期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35是描述图32中的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36是图示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37A和37B是图示检测集中率的图;
图38是图示针对每个缩放的检测集中率的图;
图39是描述根据图36中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40是图示通用个人计算机的构造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图示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的框图。图1中的图像处理系统1被配置成具有图像发送设备11和诸如DVD播放器等的图像处理设备12,并且减少从图像发送设备11发送的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并且将其作为输出图像输出。
图像发送设备11被配置成具有缩放单元21和显示控制单元22。通过读出记录在未示出的诸如DVD、HDD等的记录介质中的压缩记录信号并对其进行解码而获得的图像(在下文中被称为“原始图像”)被输入到缩放单元21。缩放单元21以从显示控制单元22提供的缩放率对原始图像进行缩放,从而执行分辨率转换或IP转换(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转换)。
具体地说,例如,如图2所示,缩放单元21将具有SD(标准清晰度)分辨率720像素×480像素的图像A转换为具有分辨率1280像素×720像素的图像D、具有分辨率360像素×240像素的图像B、或具有HD(高清晰度)分辨率192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E。另外,缩放单元21将作为HD分辨率之一的144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C转换为具有另一HD分辨率192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E。
此外,缩放单元21将具有SD分辨率720像素×480像素的图像A转换为具有分辨率144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并且将具有宽度240像素的帧加到其的左右,从而将图像A转换为具有HD分辨率1920像素×1080像素的图像F。其后,缩放单元21将缩放后的图像作为输入图像而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2。
从图像处理设备12输出的输出图像的屏幕模式被输入到显示控制单元22。显示控制单元22根据屏幕模式确定缩放率。其后,显示控制单元22将其的缩放率输入到缩放单元21和图像处理设备12。
图像处理设备12被配置成具有重新缩放单元31、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和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
重新缩放单元31获得从缩放单元21输入的输入图像、以及从显示控制单元22输入的缩放率。重新缩放单元31以输入图像的缩放率对输入图像进行重新缩放,从而将输入图像的大小和配置恢复到缩放前的原始图像的大小和配置。其后,重新缩放单元31将通过执行重新缩放而获得的输入图像(在下文中被称为“经重新缩放的图像”)提供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
更具体地说,如上所述,输入图像是经过缩放单元21的分辨率转换或IP转换的原始图像。因此,在输入图像的垂直方向上的块大小(在下文中被称为“垂直块大小”)根据原始图像的分辨率、编码时的条件以及是否存在IP转换而改变。
例如,如图3的最左部所示,在原始图像是隔行扫描图像的情况下,当垂直块大小为八像素时,如从图3左边起第二列的上部所示,如果图像具有场配置,则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在编码时变为按原样的八像素,诸如从图3左边起第三列的上部所示。另一方面,在原始图像经过IP转换时,IP转换后的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变为16像素,诸如从图3左边起第四列的上部所示。
另外,如从图3左边起第二列的下部所示,如果图像具有帧配置,则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在编码时变为四像素的垂直块大小,如从图3左边起第三列的下部所示。另一方面,在原始图像经过IP转换时,IP转换后的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保持为八像素,诸如从图3左边起第四列的下部所示。
注意,关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和块大小的变化被概括为诸如图4所示的关系,并且例如,在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像素×1080像素并且在原始图像的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在下文中被称为“水平块大小”)为八像素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的缩放率和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具有诸如图4中的列表L1所示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360(352)像素×240像素并且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4.00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32.00像素,并且当不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5.33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42.67像素。
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720(704)像素×480像素并且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2.00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16.00像素,并且当不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2.67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21.33像素。此外,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280像素×720像素的情况下,不存在侧面板,水平缩放率是1.50,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12.00像素。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440像素×1080像素并且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1.00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8.00像素,并且当不存在侧面板时,水平缩放率是1.33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10.67像素。此外,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像素×1080像素的情况下,不存在侧面板,水平缩放率是1.00,并且输入图像的水平块大小为8.00像素。
另外,在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像素×1080像素的隔行扫描图像并且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8像素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缩放率和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具有诸如图4中的列表L2所示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360(352)像素×240像素的情况下,原始图像具有帧配置,从而垂直缩放率为2.25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18.00像素。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720(704)像素×480像素并且原始图像具有场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2.25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18.00像素,并且当以帧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1.13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9.00像素。
此外,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280像素×720像素的情况下,原始图像具有帧配置,从而垂直缩放率为0.75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6.00像素。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440像素×1080像素或1920像素×1080像素并且原始图像具有场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1.0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8.00像素,并且当采用帧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0.5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4.00像素。
此外,在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为1920像素×1080像素的逐行扫描图像并且原始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8像素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缩放具有诸如图4中的列表L3所示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360(352)像素×240像素的情况下,原始图像具有帧配置,从而垂直缩放率为4.5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36.00像素。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720(704)像素×480像素并且原始图像具有场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4.5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36.00像素,并且当采用帧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2.25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18.00像素。
此外,在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280像素×720像素的情况下,原始图像具有帧配置,从而垂直缩放率为1.5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12.00像素。另外,当原始图像的分辨率为1440像素×1080像素或1920像素×1080像素并且原始图像采用场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2.0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16.00像素,并且当采用帧配置时,垂直缩放率为1.00并且输入图像的垂直块大小为8.00像素。
如上所述,根据原始图像的分辨率、编码时的条件(例如,编码时的配置)以及是否存在IP转换,从原始图像的块大小改变输入图像的块大小。因此,重新缩放单元31基于关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而执行重新缩放,以将输入图像的大小和配置与原始图像的大小和配置相匹配,从而恢复块大小。
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从重新缩放单元31提供的经重新缩放的图像检测块大小、块边界位置和可靠度,其是要在解码之前的编码状态中经过DCT处理的增量。其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将所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可靠度作为块大小信息而提供到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并且还将块边界位置的信息作为块边界位置信息而提供到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
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基于从图像发送设备11的显示控制单元22输入的缩放率,对以来自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的信息表示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其后,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将校正后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提供到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作为输入图像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基于从图像发送设备11的显示控制单元22提供的缩放率,以自适应的方式改变关于要从缩放单元21输入的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强度,以减少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其后,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输出已经减少了块噪声的经过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图像,作为输出图像。
接下来,将参考图5A到5E描述缩放和重新缩放。注意,在图5A到5E内的圆形标记表示像素,并且在圆形标记内的数字k(小数点的第二位以下被舍位)以像素增量表示其像素的位置。另外,对于图5A到5E中的示例,原始图像的相位数N是4,缩放后图像的初始相位P是7(原始图像的第1.75个像素),表示缩放后图像的相位数的放大率M是3。也就是说,对于图5A到5E中的示例,缩放率是N/M,也就是,4/3倍(大约1.333倍)。
因此,输入到缩放单元21的原始图像的每个像素被布置成诸如图5A所示。在缩放单元21以缩放率N/M对诸如图5A所示的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后,缩放后图像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如图5B所示。
具体地说,缩放后图像的第i个像素的相位总数sppos以下面的表达式(1)来表示。
sppos=P+M×i       ...(1)
缩放后图像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是从原始图像上的第spos个像素的位置起的第sphase个相位。注意,这些spos和sphase通过采用sppos而分别以下面的表达式(2)和(3)来表示。
spos=int(sppos/N)  ...(2)
sphase=sppos       ...(3)
注意,在表达式(2)中,int()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并且在表达式(3)中表示余数操作符。这些对于后面描述的表达式(5)和(6)也是成立的。
接下来,将其中每个像素被布置成诸如图5B所示的缩放后图像作为输入图像而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2。此时,在图像处理设备12方识别的每个像素的位置变为诸如图5C所示的输入图像上的位置。其后,重新缩放单元31基于输入图像上的每个像素的位置和缩放率,计算诸如图5D所示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
具体地说,重新缩放单元31通过下面的表达式(4)来计算输入图像的第i个像素的相位总数oppos。
oppos=P+M×i           ...(4)
其后,以输入图像的各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来自输入图像上第opos像素到第ophase相位的位置,重新缩放单元31采用oppos来执行下面的表达式(5)和(6)的计算以获得opos和ophase。
opos=int((oppos-P)/N)  ...(5)
ophase=(oppos-P)       ...(6)
根据表达式(5)和(6),以输入图像的第0个像素的位置作为原始图像的第0个像素的位置来计算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这是为了有助于在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处的校正。
接下来,重新缩放单元31执行线性插值等等,从而将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的位置恢复到如上计算出的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注意,此时,在表示输入图像的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以像素增量的位置的整数部分mpos与在前(左相邻)像素的整数部分mpos相同的情况下,重新缩放单元31执行线性插值而不考虑输入图像中其像素的像素值。例如,对于图5A到5E,图5D所示的原始图像上的以像素增量的位置0.7与在前图像的位置0具有相同的整数部分,从而对于线性插值不考虑位置0.7的像素的像素值。
接下来,将参考图6中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图1中的图像处理设备12的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例如在从图像发送设备11输入了输入图像时开始。
在步骤S11中,图像处理设备12的重新缩放单元31(图1)基于从显示控制单元22提供的缩放率,对从缩放单元21输入的输入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具体地说,重新缩放单元31获得如图5D所示的输入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并且将输入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位置恢复到如图5E所示的原始图像上的位置。其后,重新缩放单元31将经重新缩放的图像提供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
在步骤S12中,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执行块检测处理,以便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后面将描述该块检测处理的细节。
在步骤S13中,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基于从显示控制单元22输入的缩放率,对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提供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具体地说,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采用缩放率N/M计算下面的表达式(7),并且由此获得校正后的块大小bsize和块边界位置bpos。
bsize=BS×N/M
bpos=BP×N/M   ...(7)
注意,在表达式(7)中,BS表示校正前的块大小,并且BP表示校正前的块边界位置。
然而,在块大小不是以整数而是以块大小比率brate(稍后描述)来表示的情况下,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采用缩放率N/M计算下面的表达式(8),并且获得块大小比率brate,用作校正后的块大小。
brate=BR×M/N  ...(8)
注意,在表达式(8)中,BR表示校正前的块大小比率。该块大小比率例如在以64为分母的分数表示块大小时分子的值。例如,在块大小为10.67的情况下,块大小比率为48。
在步骤S14中,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基于由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校正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以自适应的方式改变关于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强度,从而减少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其后,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输出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经过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图像,作为输出图像。
接下来,将参考图7中的框图来描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
水平检测单元41检测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以将其水平块大小及水平可靠度的信息作为块大小信息进行输出,并且还将水平块边界位置的信息作为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输出。另外,水平检测单元41将水平块大小提供到垂直检测单元42。
垂直检测单元42基于从水平检测单元41提供的水平块大小,检测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垂直块大小、垂直块边界位置和垂直可靠度。其后,垂直检测单元42将检测到的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可靠度的信息作为块大小信息进行输出,并且还将垂直块边界位置的信息作为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输出。
接下来,将参考图8来描述水平检测单元41的构造示例。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以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像素增量获得关于三类参考像素的块级别信息,其中三类参考像素是关于感兴趣像素的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并且将该信息分别输出到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
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分别基于块级别信息而以在水平方向上的像素位置增量将检测块级别的像素计数存储为相应的数组,这些数组被表示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注意,这里的x、hx、qx分别为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计数器x、位置计数器x的2倍内的位置计数器hx、以及位置计数器x的4倍内的位置计数器qx。另外,在像素位置不必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简称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
周期测量单元53基于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中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的数组信息而查找短周期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作为由短周期缓冲器buf1_p、buf2_p、buf3_p组成的数组获得短周期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
现在,短周期表示以块大小p表示的像素计数p,并且短周期信息是表示针对每个相位的检测计数的信息,其中每个相位的检测计数表示按顺序哪个数目是组成短周期的块大小p。
注意,短周期缓冲器buf1_p存储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获得的水平块大小p像素的短周期信息,短周期缓冲器buf2_p存储基于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而获得的水平块大小p像素的短周期信息,并且短周期缓冲器buf3_p存储基于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而获得的水平块大小p像素的短周期信息。
另外,周期测量单元53通过三种类型即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的周期来获得发生频率interval1[n]、interval2[n]、interval3[n],并且将其提供到确定单元55。发生频率interval1[n]表示像素计数n的发生频率,其中像素计数n表示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而获得的峰值的发生间隔的空间大小,发生频率interval2[n]表示像素计数n的发生频率,其中像素计数n表示基于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x]而获得的峰值的发生间隔的空间大小,并且发生频率interval3[n]表示像素计数n的发生频率,其中像素计数n表示基于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x]而获得的峰值的发生间隔的空间大小。
确定单元55基于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p、buf2_p、buf3_p以及使用周期测量单元53测量到的发生频率interval1[n]、interval2[n]、interval3[n]而确定当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稳定化处理单元56。
稳定化处理单元56基于从确定单元55提供的当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以及紧接在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对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进行稳定化,以便输出。其后,稳定化处理单元56输出经稳定化的水平块大小的块大小信息、以及经稳定化的水平块边界位置的块边界位置信息。
接下来,将参考图9描述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窄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1基于与感兴趣像素连续相邻的多个像素而计算感兴趣像素的窄区域级别,并且将其存储在由存储器构成的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
窄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3读取存储在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的窄区域级别,检测其中是否存在块级别特征,并且将检测结果提供到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64。
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64基于从窄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3提供的块级别特征的检测结果,更新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
中间区域位置确定单元65确定感兴趣像素的当前坐标位置是否为2的倍数,并且在为2的倍数的情况下,将经重新缩放的图像提供到中间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6。
中间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6基于与感兴趣像素相隔一个像素而相邻的多个像素,计算感兴趣像素的中间区域级别,并且将其存储在由存储器构成的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
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8读取存储在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的中间区域级别,检测是否存在任何块级别特征,并且将检测结果提供到缓冲器hist2[hx]更新单元69。
缓冲器hist2[hx]更新单元69基于从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8提供的块级别特征检测结果,更新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的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
宽区域位置确定单元70确定感兴趣像素的当前坐标位置是否为4的倍数,并且在为4的倍数的情况下,将经重新缩放的图像提供到宽区域级别计算单元71。
宽区域级别计算单元71基于与感兴趣像素相隔2个像素而相邻的多个像素,计算感兴趣像素的宽区域级别,并且将其存储在由存储器构成的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
宽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73读取存储在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的宽区域级别,检测是否存在任何块级别特征,并且将检测结果提供到缓冲器hist3[qx]更新单元74。
缓冲器hist3[qx]更新单元74基于从宽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73提供的块级别特征的检测结果,更新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的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
接下来,将参考图10描述周期测量单元53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的峰值确定单元101针对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存储在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中的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以及存储在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中的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中的每个检测作为峰值的位置。
标志设置单元102根据峰值确定单元101的检测结果而设置状态标志state,以确认该状态直至峰值确定单元101首次检测到峰值。例如,在峰值确定单元101没有检测到作为峰值的位置的情况下,标志设置单元102将状态标志state设置为0,并且在检测到该位置的情况下,将状态标志state设置为1。
发生频率更新单元103根据由标志设置单元102设置的状态标志state,针对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中的每个,以检测到峰值的像素数的间隔来更新存储在发生频率计数器103a中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interval2[n]和interval3[n],并且将其结果从输出单元104输出到确定单元55。
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的峰值确定单元111与峰值确定单元101相类似,并且针对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存储在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中的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以及存储在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中的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中的每个检测作为峰值的位置。
短周期缓冲器更新单元112基于峰值确定单元111的检测结果,更新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n]、buf2[n]和buf3[n]中的每个,其中短周期缓冲器buf1[n]、buf2[n]和buf3[n]中的每个针对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中的每个表示针对预定短周期中的每个相位的发生频率。
在由峰值确定单元111针对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中的每个检测峰值的情况下,边界条件发生总数更新单元113在发生了所有边界条件时都更新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btotal2和btotal3。
接下来,将参考图11描述确定单元55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确定单元55具有窄区域处理单元141、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宽区域处理单元143、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和集成选择单元147。
窄区域处理单元141、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和宽区域处理单元143分别基于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中的短周期信息,获得预定的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并且分别将其提供到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和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
具体地说,窄区域处理单元141具有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和非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2,其分别生成关于由整数像素组成的水平块大小和由非整数像素组成的水平块大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具体地说,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的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基于由控制计数器172提供的控制计数器i,针对每个短周期从短周期缓冲器54读取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获得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单元173。
比较单元173针对每个短周期,将短周期缓冲器buf1的每个值顺序地与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相比较,并且在短周期缓冲器buf1的被比较值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的情况下,比较单元173控制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的值更新最大值计数器max。另外,此时,比较单元173控制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从而将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的相位更新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取最大值的相位。也就是说,根据这种处理,当短周期缓冲器buf1针对每个短周期将峰值取为最大值计数器174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时,比较单元173存储作为峰值的最大值,并且还将在短周期内的相位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中。
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基于最后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和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生成每个短周期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
非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2具有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以及比较确定单元192。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每个具有与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相同的构造。然而,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针对具有短周期内的不同相位的区生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中的每个提供到比较确定单元192。
比较确定单元192基于来自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而生成非整数水平块大小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
注意,除了对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而非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进行处理之外,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和宽区域处理单元143与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基于从窄区域处理单元141、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和宽区域处理单元143中的每个提供的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针对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中的每个而选择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的候选者,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具体地说,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被配置成具有可靠度比较单元144a和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可靠度比较单元144a比较包括在块大小信息中的水平可靠度,其中块大小信息从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的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提供。另外,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比较存储在周期测量单元53中的发生频率interval1。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基于可靠度比较单元144a的比较结果、以及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的比较结果而选择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的候选者,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注意,除了把从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提供的水平可靠度和发生频率interval2和从宽区域处理单元143提供的水平可靠度和发生频率interval3而非从窄区域处理单元141提供的水平可靠度和发生频率interval1作为比较对象之外,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和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与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集成选择单元147被配置成具有可靠度比较单元147a、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7b和集中度比较单元147c。集成选择单元147比较从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提供的水平块大小、水平块边界位置和水平可靠度的候选者,并且确定经重新缩放的图像中的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其后,集成选择单元147将所确定的水平块大小的块大小信息、以及所确定的水平块边界位置的块边界位置信息输出到稳定化处理单元56。
接下来,将参考图12描述稳定化处理单元56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获得单元201获得从确定单元55提供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步长计算单元202、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和选择单元211。另外,获得单元201获得从确定单元55提供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和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
步长计算单元202基于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中的水平可靠度而计算控制系数步长,并且将其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
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将紧接在前地存储在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中的经重新缩放图像在稳定化之前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与从获得单元201提供的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将比较结果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
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将紧接在前地存储在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存储单元208中的经重新缩放图像在稳定化之后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与从获得单元201提供的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将比较结果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
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基于来自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和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的确定结果以及控制系数步长,控制波形整形单元205a以管理确定值,并且将其存储在确定值存储器206中。
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基于来自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和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的确定结果以及控制系数步长,管理变化可能性标志,并且将其存储在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中。
基于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的变化可能性标志和确定值存储器206的确定值,选择单元211输出所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或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接下来,将参考图13描述垂直检测单元42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
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01以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像素增量,从与关于感兴趣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相对应的参考像素获得块级别信息,并且将其输出到分布信息缓冲器502。
周期测量单元503基于存储在分布信息缓冲器502中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x]数组信息,获得与水平块大小相对应的短周期的短周期信息,并且将其作为由短周期缓冲器buf_p组成的数组而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04中。
确定单元505以与图11中的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相同的方式来配置,但是不具有窄区域处理单元141和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基于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0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_p而确定当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垂直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稳定化处理单元506。
稳定化处理单元506以与图12中的稳定化处理单元56相同的方式来配置,基于从确定单元505提供的当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以及紧接在前输入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对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进行稳定化以便输出。其后,稳定化处理单元506输出经稳定化的垂直块大小的块大小信息、以及经稳定化的垂直块边界位置的块边界位置信息。
接下来,将参考图14中的框图来描述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01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大小确定单元541获得水平块大小,确定垂直块大小的量值,并且将确定结果提供到位置确定单元542。
位置确定单元542确定是否以垂直方向上的当前位置计数器y计算级别(level),并且基于确定结果,使级别计算单元543执行级别计算。
基于位置确定单元542的确定结果,级别计算单元543基于与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感兴趣像素连续相邻或间隔一个像素相邻的多个像素而计算与感兴趣像素的级别差,并且将其存储在由存储器构成的级别存储单元544。
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545读取存储在级别存储单元544中的级别,检测是否存在任何块级别特征,并且将检测结果提供到缓冲器hist[x]更新单元546中。
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546基于从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545提供的块级别特征的检测结果,更新分布信息缓冲器502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x]。
接下来,将参考图15中的框图来描述周期测量单元503的实施例的构造示例。大小获得单元561获得从水平检测单元41提供的水平块大小,并且将水平块大小提供到峰值确定单元591。
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562的峰值确定单元591针对存储在分布信息缓冲器502中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检测对于与从大小获得单元561提供的水平块大小相对应的每个短周期为峰值的位置。
短周期缓冲器更新单元592基于峰值确定单元591的检测结果,更新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0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n],其表示针对预定短周期中的每个相位的发生频率。
在由峰值确定单元591检测到峰值的情况下,边界条件发生总数更新单元593更新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其作为所有已经发生的边界条件而被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04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16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图6的步骤S12中的块检测处理以及图7中的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注意,在下文中描述了仅仅检测8像素、10.67像素和12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示例,但是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检测其他水平块大小。
在步骤S21中,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设置用于检测在经重新缩放图像中的块边界信息的检测范围。检测范围可以被随意地设置,但是如果要获得以图像增量的块噪声强度,相对于边缘存在较小失真的靠近中央处具有最大的读取适当图像的可能性,从而在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大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为hsize(像素)×vsize(像素)的情况下,设置由在水平方向靠近中央像素的范围(坐标靠近(hsize/2))和在垂直方向上靠近中央像素的范围(坐标靠近(vsize/2))构成的检测范围。注意,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设置多个检测范围并且对于每个检测范围检测块边界信息。
在步骤S22中,重置水平检测单元41的稳定化处理单元56中的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和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存储单元208。此时,也对垂直检测单元42进行类似的重置处理。
在步骤S23中,水平检测单元41执行水平检测处理,并且检测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以及块边界位置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17中的流程图描述水平检测处理。在步骤S31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执行块级别获得处理,以获得块级别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18中的流程图描述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
在步骤S41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将分别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中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初始化为0,其中,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对在关于感兴趣像素的窄区域范围中的块级别的分布数进行累加,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对在关于感兴趣像素的中间区域范围中的块级别的分布数进行累加,以及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对在关于感兴趣像素的宽区域范围中的块级别的分布数进行累加。
在步骤S42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将表示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垂直位置的垂直位置计数器y初始化为0。
在步骤S43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将水平位置计数器x、hx、qx初始化为0,其中水平位置计数器x、hx、qx表示关于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窄区域、中间区域和宽区域中的每个的水平位置。
在步骤S44中,窄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1将在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像素中以坐标(x,y)表示的像素设置为感兴趣像素,使用感兴趣像素和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地设置的窄区域中的邻近参考像素计算窄区域级别diff1,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
例如,对于窄区域中的邻近像素,在使用由作为中心的感兴趣像素、在右方相邻的3个像素和在左方相邻的4个像素组成的8个像素的情况下,如果感兴趣像素被表示为像素P[x],其中感兴趣像素的坐标位置为x,则如图19所示,在右方相邻的3个像素从与感兴趣像素最近的像素起分别被表示为像素P[x+1]、P[x+2]、P[x+3],并且在左方相邻的像素从与感兴趣像素最近的像素起分别被表示为像素P[x-1]、P[x-2]、P[x-3]和P[x-4]。此时,窄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1计算下面的表达式(9),从而计算感兴趣像素的窄区域级别diff1。注意,在图19中,水平轴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的坐标,而垂直轴表示对应像素的像素值。另外,这里描述了关于水平方向的处理,但是当然也可以进行关于垂直方向的处理。
diff1[x]=|P[x]-P[x-1]|-(|P[x-3]-P[x-4]|+|P[x-2]-P[x-3]|+|P[x-1]-P[x-2]|+|P[x+1]-P[x]|+|P[x+2]-P[x+1]|+|P[x+3]-P[x+2]|)/6    ...(9)
这里,diff1[x]表示感兴趣像素P[x]的窄区域级别,并且P[x+1]、P[x+2]、P[x+3]、P[x]、P[x-1]、P[x-2]、P[x-3]、P[x-4]每个表示像素P[x+1]、P[x+2]、P[x+3]、P[x]、P[x-1]、P[x-2]、P[x-3]、P[x-4]的像素值。
也就是说,通过表达式(9),窄区域级别diff1是这样的值,其中从感兴趣像素P[x]和其左侧的像素P[x-1]之间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减去对于像素P[x-4]、P[x-3]之间,像素P[x-3]、P[x-2]之间,像素P[x-2]、P[x-1]之间,像素P[x]、P[x+1]之间,像素P[x+1]、P[x+2]之间,以及像素P[x+2]、P[x+3]之间中的每个的像素之间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在步骤S45中,窄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3确定存储在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的窄区域级别diff1[x]是否为预定范围内的值。在步骤S45中,例如,在存储于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的窄区域级别diff1[x]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46中,基于确定结果认为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的窄区域级别diff1[x]具有块级别特征,窄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3将窄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1设置为1,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64。
另一方面,在步骤S45中,例如在存储于窄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2中的窄区域级别diff1[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47中,窄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3基于窄区域级别diff1[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确定结果而将窄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1设置为0,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64。
在步骤S48中,缓冲器hist1[x]更新单元64将窄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1添加并且存储到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的缓冲器hist1[x]。
在步骤S49中,中间区域位置确定单元65确定计数器x是否为2的倍数。在步骤S49中,在计数器x为2的倍数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50中,中间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6将以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坐标(x,y)表示的像素设置为感兴趣像素,使用感兴趣像素和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地设置的邻近中间区域中的参考像素来计算中间区域级别diff2,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
例如,在采用以感兴趣像素为中心的如下八个像素作为中间区域中的参考像素的情况下,其中这八个像素由以下像素组成: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一个像素、与感兴趣像素右相邻的一个像素、从感兴趣像素右相邻的像素起在右方以一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以及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像素起在左方以一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如果假定感兴趣像素的坐标位置是x并且将感兴趣像素表示为像素P[x],则如图20所示,表示像素位置,其中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一个像素是像素P[x-1],与感兴趣像素右相邻的一个像素是像素P[x+1],并且从感兴趣像素右相邻的像素起在右方以一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分别从最靠近感兴趣像素的像素起被表示为像素P[x+3]、P[x+5]、P[x+7],以及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像素起在左方以一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分别从最靠近感兴趣像素的像素起被表示为像素P[x-3]、P[x-5]、P[x-7]。此时,中间区域级别计算单元66通过计算下面的表达式(10)来计算感兴趣像素的中间区域级别diff2。注意,在图20中,水平轴表示在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坐标,并且垂直轴表示对应像素的像素值。另外,这里描述了关于水平方向的处理,但是当然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可以进行关于垂直方向的处理。
diff2[hx]=|P[x+1]-P[x-1]|-(|P[x-7]-P[x-5]|+|P[x-5]-P[x-3]|+|P[x-3]-P[x-1]|+|P[x+1]-P[x+3]|+|P[x+3]-P[x+5]|+|P[x+5]-P[x+7]|)/6    ...(10)
这里,diff2[hx]表示在计数器x为2的倍数时感兴趣像素P[x]的中间区域级别,并且P[x+1]、P[x+3]、P[x+5]、P[x+7]、P[x-1]、P[x-3]、P[x-5]、P[x-7]每个分别表示像素P[x+1]、P[x+3]、P[x+5]、P[x+7]、P[x-1]、P[x-3]、P[x-5]、P[x-7]的像素值。
也就是说,通过表达式(10),中间区域级别diff2是这样的值,其中从与作为中心的感兴趣像素P[x]水平地相邻的像素P[x+1]和P[x-1]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减去像素P[x-7]、P[x-5]之间,像素P[x-5]、P[x-3]之间,像素P[x-3]、P[x-1]之间,像素P[x+1]、P[x+3]之间,像素P[x+3]、P[x+5]之间,以及像素P[x+5]、P[x+7]之间中的每个的像素间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在步骤S51中,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8确定存储在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的中间区域级别diff2[hx]是否为预定范围内的值。在步骤S51中,例如,在存储于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的中间区域级别diff2[hx]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52中,基于确定结果认为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的中间区域级别diff2[hx]具有块级别特征,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8将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2设置为1,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2[hx]更新单元69。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中,例如在存储于中间区域级别存储单元67中的中间区域级别diff2[h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53中,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68基于中间区域级别diff2[h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确定结果而将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2设置为0,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2[hx]更新单元69。
在步骤S54中,缓冲器hist2[hx]更新单元69将中间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2添加到并且存储到存储在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中的缓冲器hist2[hx]。
在步骤S55中,中间区域位置确定单元65按1递增计数器hx。
在步骤S56中,宽区域位置确定单元70确定计数器x是否为4的倍数。在步骤S56中,在计数器x为4的倍数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57中,宽区域级别计算单元71将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像素中以坐标(x,y)表示的像素设置为感兴趣像素,使用感兴趣像素和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地设置的邻近宽区域中的参考像素来计算宽区域级别diff3,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在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
例如,在采用以感兴趣像素为中心的如下八个像素作为宽区域中的参考像素的情况下,其中这八个像素由以下像素组成:与感兴趣像素的右边相隔一个像素而相邻的一个像素、从这个像素起在右方以两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一个像素、以及从这个像素起在左方以两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如果假定感兴趣像素的坐标位置是x并且将感兴趣像素表示为像素P[x],则如图21所示,表示像素位置,其中与感兴趣像素的右边相隔一个像素而相邻的一个像素是像素P[x+2],从与感兴趣像素右相邻的像素起在右方以两个像素的间隔而相邻的三个像素从最靠近感兴趣像素的像素起分别是像素P[x+5]、P[x+8]、P[x+11],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一个像素是像素P[x-1],并且从与感兴趣像素左相邻的像素起在左方以两个像素的间隔相邻的三个像素从最靠近感兴趣像素的像素起分别被表示为像素P[x-4]、P[x-7]、P[x-10]。此时,宽区域级别计算单元71通过计算下面的表达式(11)来计算感兴趣像素的宽区域级别diff3。注意,在图21中,水平轴表示在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坐标,并且垂直轴表示对应像素的像素值。另外,这里描述了关于水平方向的处理,但是当然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可以进行关于垂直方向的处理。
diff3[qx]=|P[x+2]-P[x-1]|-(|P[x-10]-P[x-7]|+|P[x-7]-P[x-4]|+|P[x-4]-P[x-1]|+|P[x+2]-P[x+5]|+|P[x+5]-P[x+8]|+|P[x+8]-P[x+11]|)/6    ...(11)
这里,diff3[qx]表示在计数器x为4的倍数时感兴趣像素P[x]的宽区域级别,并且P[x+2]、P[x+5]、P[x+8]、P[x+11]、P[x-1]、P[x-4]、P[x-7]、P[x-10]每个表示像素P[x+2]、P[x+5]、P[x+8]、P[x+11]、P[x-1]、P[x-4]、P[x-7]、P[x-10]的像素值。
也就是说,通过表达式(11),宽区域级别diff3是这样的值,其中从与作为中心的感兴趣像素在右方相隔一个像素而相邻的像素P[x+2]和在左方相邻的像素P[x-1]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减去像素P[x-10]、P[x-7]之间,像素P[x-7]、P[x-4]之间,像素P[x-4]、P[x-1]之间,像素P[x+2]、P[x+5]之间,像素P[x+5]、P[x+8]之间,以及像素P[x+8]、P[x+11]之间中的每个的像素间的像素值的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在步骤S58中,宽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73确定存储在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的宽区域级别diff3[qx]是否为预定范围内的值。在步骤S58中,例如,在存储于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的宽区域级别diff3[qx]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59中,基于确定结果认为与感兴趣像素相对应的宽区域级别diff3[qx]具有块级别特征,宽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73将宽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3设置为1,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3[qx]更新单元74。
另一方面,在步骤S58中,例如在存储于宽区域级别存储单元72中的宽区域级别diff3[q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60中,宽区域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73基于宽区域级别diff3[qx]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的确定结果而将宽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3设置为0,并且将其提供到缓冲器hist3[qx]更新单元74。
在步骤S61中,缓冲器hist3[qx]更新单元74将宽区域块级别特征信息bnstep3添加并且存储到存储在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中的缓冲器hist3[qx]。
在步骤S62中,宽区域位置确定单元70按1递增计数器qx。
在步骤S63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按1递增计数器x。
在步骤S64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确定计数器x是否等于或高于在水平方向上的检测范围xsize,并且在计数器x既不等于且不高于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44。也就是说,重复步骤S44到S64中的处理。在步骤S64中,在计数器x等于或高于检测范围xsize的情况下,在步骤S65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按1递增计数器y。
在步骤S66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1确定计数器y是否等于或高于在垂直方向上的检测范围ysize,并且在计数器y既不等于且不高于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43。也就是说,重复步骤S43到S66中的处理。在步骤S66中,在计数器y等于或高于检测范围ysize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另外,在步骤S49中确定了计数器x不是2的倍数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50到S55中的处理。此外,在步骤S56中确定了计数器x不是4的倍数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57到S62中的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根据与每个感兴趣像素相邻的邻近像素而被认为是块级别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像素计数作为块级别信息而分别被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3内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中。此时,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hx]仅仅在计数器x为2的倍数时使用,因此检测次数是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一半。另外,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qx]仅仅在计数器x为4的倍数时使用,因此检测次数是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1/4。
注意,分布信息缓冲器应当与块大小相一致,由此使用与相对小的块大小相对应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与中间块大小相对应的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以及与相对大的块大小相对应的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另一方面,通过后面描述的垂直检测处理,要被使用的分布信息缓冲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从水平检测处理获得的水平块大小来识别,由此仅仅必须获得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或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
现在返回到图17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31中获得块级别信息时,周期测量单元53执行步骤S32中的周期测量处理,以检测发生频率和短周期信息。现在,将参考图22中的流程图来描述使用周期测量单元53的周期测量处理。
在步骤S71中,周期测量单元53将要被处理的用于测量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设置为存储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中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
在步骤S72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执行关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发生频率计算处理,以测量发生频率interval1[n]。
现在,将参考图23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发生频率计算处理。
在步骤S91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将状态标志state、表示每个周期的发生频率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位置计数器x和周期测量计数器cnt中的每个初始化为0。
在步骤S92中,峰值确定单元101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读取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以及邻近值,并且确定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值是否满足峰值条件。更具体地说,例如,峰值确定单元101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读取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以及作为其邻近值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n]到hist1[x+m],并且确定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是否取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n]到hist1[x+m]的最大值(其中,n和m是任意整数),并且确定该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peak_th,从而确定是否满足峰值条件。
在步骤S92中确定了满足峰值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93中,标志设置单元102确定状态标志state是否为0。例如在步骤S93中首次满足峰值条件的情况下,状态标志state为0,从而处理前进到步骤S94。
在步骤S94中,标志设置单元102将状态标志state设置为1。
在诸如满足峰值条件的状态是第二次或其后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94中的处理将状态标志state设置为1,并且相应地在步骤S93中确定状态标志state为1,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95。
在步骤S95中,发生频率更新单元103按1递增发生频率计数器103a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cnt]。
在步骤S96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将周期测量计数器cnt重置为0。
在步骤S97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按1递增周期测量计数器cnt。
在步骤S98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按1递增位置计数器x。
在步骤S99中,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确定位置计数器x是否等于或高于作为检测范围的水平大小的xsize。在步骤S99中确定了位置计数器x既不等于且不高于作为检测范围的水平大小的xsize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92。
在步骤S99中确定了位置计数器x等于或高于检测范围的水平大小xsize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中输出单元104从发生频率更新单元103的发生频率计数器103a读取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cnt],并且将其输出到确定单元55。
另一方面,在步骤92中不满足峰值位置条件时,跳过步骤S93到S96中的处理。
每次检测到通过上面处理而被检测为峰值的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峰值时,以峰值出现的间隔对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进行计数,测量以峰值出现的间隔的检测数作为发生频率,并且将其输出到确定单元55。
因此,在输入具有8像素或12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图像并且以块增量出现噪声的情况下,从首次被检测为峰值的位置起每8像素或每12像素对interval1[8]或interval1[12]进行顺序计数的可能性高。另外,当输入具有10.67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图像时,在首次检测到峰值之后以预定比率对interval1[10]或interval1[11]进行顺序计数的可能性高。
现在,返回到图22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72中的发生频率计算处理结束时,在步骤S73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执行短周期缓冲器buf1_8获得处理,从而获得短周期缓冲器。
将参考图24中的流程图描述短周期缓冲器buf1_8获得处理。
在步骤S111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将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phase]、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初始化为0,并且将位置计数器x和相位计数器phase一起初始化为0。
在步骤S112中,峰值确定单元111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52-1读取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及其邻近值,并且确定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x]的值是否满足峰值条件。注意,使用峰值确定单元111的确定处理与使用上述峰值确定单元101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112中确定了满足峰值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峰值确定单元111将表示满足峰值条件的信息提供到短周期缓冲器更新单元112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更新单元113。其后,在步骤S113中,短周期缓冲器更新单元112按1递增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phase]。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2中确定了不满足峰值条件的情况下,例如,跳过步骤S113中的处理。
在步骤S114中,边界条件发生总数更新单元113按1递增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
在步骤S115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按1递增相位计数器phase。
在步骤S116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确定相位计数器phase是否等于或高于测量周期P,也就是,相位计数器phase是否等于或高于作为水平块大小的8。在步骤116中相位计数器phase等于或高于测量周期P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117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将相位计数器phase初始化为0。
另外,在步骤S116中相位计数器phase既不等于且不高于测量周期P的情况下,例如,跳过步骤S117中的处理。
在步骤S118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按1递增位置计数器x。
在步骤S119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确定位置计数器x是否等于或高于作为检测范围中的水平大小的xsize。在步骤S119中位置计数器x不等于且不高于作为检测范围中的水平大小的xsize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19中位置计数器x等于或高于作为检测范围中的水平大小的xsize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也就是说,通过上述处理,在水平方向上的坐标具有使用相位计数器phase的0到8的周期,并且作为短周期缓冲器54中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phase],对短周期信息进行计数,其中短周期信息是对于每个相位计数器phase检测到峰值的次数。另外,每次检测到峰值时,按1递增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而不考虑相位计数器phase。
现在,返回到图22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73中对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的水平块大小8像素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获得处理结束时,在步骤S74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在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执行具有10.67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获得处理,并且随同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一起获得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32。注意,除了相位计数器phase具有0到32而不是0到8的周期之外,步骤S74中的处理与步骤S73中的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另外,在水平块大小为10.67像素的情况下,周期数变为32的原因是这是让10.67变为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另外,在步骤S75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92执行短周期缓冲器buf1_12获得处理,其中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的水平块大小为12像素,并且随同短周期缓冲器buf1_12一起获得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2。注意,除了相位计数器phase具有0到12的周期之外,步骤S75中的处理与步骤S73中的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通过步骤S71到S75中的处理,从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获得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并且将其输出到确定单元55,并且将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buf1_32和buf1_12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btotal1_32和btotal1_12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
另外,除了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变为用于测量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之外,步骤S76到S80中的处理与步骤S71到S75中的处理相类似,从而通过步骤S76到S80中的处理,从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获得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2[n],并且将其输出到确定单元55,并且将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的短周期缓冲器buf2_8、buf2_32和buf2_12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2_8、btotal2_32和btotal2_12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
此外,除了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变为用于测量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之外,步骤S81到S85中的处理与步骤S71到S75中的处理相类似,由此通过步骤S81到S85中的处理,使用发生频率测量单元91获得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的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3[n],并且将其输出到确定单元55,将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的短周期缓冲器buf3_8、buf3_32和buf3_12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3_8、btotal3_32和btotal3_12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
通过上面的处理,关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中的每个,获得每个出现峰值的间隔的发生频率作为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到3[n],并且将其提供到确定单元55,并且获得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中的每个的水平块大小8、10.67和12中的每个的短周期信息,作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_8、buf1_32、buf1_12、buf2_8、buf2_32、buf2_12、buf3_8、buf3_32和buf3_12,并且还获得表示检测到峰值的次数的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btotal1_32、btotal1_12、btotal2_8、btotal2_32、btotal2_12、btotal3_8、btotal3_32和btotal3_12,并且将其存储在短周期缓冲器54中。
注意,通过本实施例,如图4中的列表L1所示,在水平块大小中不存在24和48像素,由此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的短周期缓冲器buf2_12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2_12、以及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的短周期缓冲器buf3_12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3_12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省略图2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80到S85中的处理。
现在,返回到图17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32中执行了周期测量处理时,确定单元55在步骤S33中执行确定处理,由此基于表示短周期信息的以下信息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发生频率计数器interval1[n]到3[n],其表示通过周期测量处理获得的发生频率;短周期缓冲器buf1_8、buf1_32、buf1_12、buf2_8、buf2_32、buf2_12、buf3_8、buf3_32和buf3_12;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8、btotal1_32、btotal1_12、btotal2_8、btotal2_32、btotal2_12、btotal3_8、btotal3_32和btotal3_12。
将参考图25中的流程图来描述使用确定单元55的确定处理。
在步骤S141中,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执行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获得处理,并且获得表示在水平块大小变为8像素的情况下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的水平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26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获得处理。
在步骤S171中,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的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对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进行初始化,并且将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设置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_8[max_pos]。另外,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将由控制计数器172控制的控制计数器i初始化为1。
在步骤S172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从短周期缓冲器54读取以控制计数器i指定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8[i],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单元173。比较单元173确定短周期缓冲器buf1_8[i]是否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
在步骤S172中,例如在短周期缓冲器buf1_8[i]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的情况下,比较单元173将比较结果提供到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和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其后,在步骤S173中,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基于比较结果,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_8[i]更新最大值计数器174的最大值计数器max。另外,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以控制计数器i更新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
在步骤S174中,控制计数器172按1递增控制计数器i。
在步骤S175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确定控制计数器i是否等于或低于作为块大小8的周期数的末端的7,并且如果等于或低于7,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72,并且重复步骤S172到S175中的处理。
在步骤S175中控制计数器i大于7的情况下,在步骤S176中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读取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以及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其后,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关于水平块大小8将具有8的信息作为水平块大小bs、将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作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8、并且将最大值计数器max的值作为水平可靠度br8提供到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作为水平块大小8信息。
注意,在下文中,为了区分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中间区域块大小8信息和宽区域块大小8信息,适当时,关于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水平块大小bs将被称为水平块大小bs1,水平块边界位置bp8将被称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1_8,并且水平可靠度br8将被称为水平可靠度br1_8;关于中间区域块大小8信息,水平块大小bs将被称为水平块大小bs2,水平块边界位置bp8将被称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2_8,并且水平可靠度br8将被称为水平可靠度br2_8;以及关于宽区域块大小8信息,水平块大小bs将被称为水平块大小bs3,水平块边界位置bp8将被称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3_8,并且水平可靠度br8将被称为水平可靠度br3_8,但是在不必特别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它们被简称为水平块大小bs8、水平块边界位置bp8和水平可靠度br8,并且其他块大小也被给予类似的引用。
通过上述处理,基于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_8表示的短周期信息,其中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水平块大小是8像素,获得水平块大小8信息,作为水平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其中水平块大小8信息包括在水平块大小为8像素的情况下在周期数内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8、以及表示作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8的相位的检测次数的水平可靠度br8。
现在,返回到图25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142中,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执行窄区域块大小12信息获得处理,并且获得水平窄区域块大小12信息,其表示针对12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条件。注意,除了短周期缓冲器buf1_12要被处理并且图26的步骤S175中的阈值从7变为12之外,窄区域块大小12信息获得处理是与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获得处理相类似的处理,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143中,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执行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获得处理,并且获得水平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其表示在水平块大小为10.67像素的情况下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27和28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获得处理。注意,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每个与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的构造相类似,但是初始化的条件等等是不同的。因此,在下文中,如同对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61的每个构造一样,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到191-3的构造将以“-1”、“-2”、“-3”来描述。
在步骤S191中,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的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1将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1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初始化为0,并且将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1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设置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max_pos0],同时将由控制计数器172-1控制的控制计数器i初始化为1。
在步骤S192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1从短周期缓冲器54读取以控制计数器i指定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单元173-1。比较单元173-1确定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是否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
在步骤S192中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的情况下,例如,比较单元173-1将比较结果提供到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1和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1。其后,在步骤S193中,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1基于比较结果,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更新最大值计数器174-1的最大值计数器max。另外,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1以控制计数器i更新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1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
在步骤S194中,控制计数器172-1按1递增控制计数器i。
在步骤S195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1确定关于块大小10.67的32周期(0到31),控制计数器i是否等于或低于10,并且在等于或低于10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92,并且重复步骤S192到S195中的处理。
在步骤S195中控制计数器i大于10的情况下,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1读取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1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以及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1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确定单元192。其后,在步骤S196中,比较确定单元192将最大值计数器max加到合计值max_total,从而更新合计值max_total。
在步骤S197中,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的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2将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2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初始化为(max_pos0+1),并且将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2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设置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max_pos1],同时将由控制计数器172-2控制的控制计数器i初始化为max_pos1+1。
在步骤S198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2从短周期缓冲器54读取以控制计数器i指定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单元173-2。比较单元173-2确定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是否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
在步骤S198中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的情况下,例如,比较单元173-2将比较结果提供到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2和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2。其后,在步骤S199中,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2基于比较结果,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更新最大值计数器174-2的最大值计数器max。另外,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2以控制计数器i更新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2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
在步骤S200中,控制计数器172-2按1递增控制计数器i。
在步骤S201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2确定关于水平块大小10.67的32周期(0到31),控制计数器i是否等于或低于20,并且在等于或低于20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98,并且重复步骤S198到S201中的处理。
在步骤S201中控制计数器i大于20的情况下,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2读取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2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以及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2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确定单元192。其后,在步骤S202中,比较确定单元192将最大值计数器max加到合计值max_total,从而更新合计值max_total。
在步骤S203(图28)中,窄区域处理单元141的整数块大小确定单元191-3将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3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初始化为(max_pos1+1),并且将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3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设置为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max_pos2],同时将由控制计数器172-3控制的控制计数器i初始化为max_pos2+1。
在步骤S204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3从短周期缓冲器54读取以控制计数器i指定的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单元173-3。比较单元173-3确定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是否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
在步骤S204中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等于或高于最大值计数器max的情况下,例如,比较单元173-3将比较结果提供到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3和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3。其后,在步骤S205中,最大值计数器更新单元175-3基于比较结果,以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i]更新最大值计数器174-3的最大值计数器max。另外,最大值相位计数器更新单元177-3以控制计数器i更新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3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
在步骤S206中,控制计数器172-3按1递增控制计数器i。
在步骤S207中,短周期缓冲器读取单元171-3确定控制计数器i是否等于或低于水平块大小10.67的32周期(0到31)的最大值31,并且在等于或低于31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204,并且重复步骤S204到S207中的处理。
在步骤S207中控制计数器i大于31的情况下,确定结果输出单元178-3读取存储在最大值计数器174-3中的最大值计数器max以及存储在最大值相位计数器176-3中的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并且将其提供到比较确定单元192。其后,在步骤S208中,比较确定单元192将最大值计数器max加到合计值max_total,从而更新合计值max_total。
在步骤S209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是否变为10。在步骤S209中,例如,在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变为10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是否变为11。在步骤S210中,例如,在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变为11的情况下,在步骤S211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低于小数的位置ph为0/3。
在步骤S212中,比较确定单元192通过将max_total除以3来获得水平可靠度″rely″,并且在步骤S213中关于水平块大小10.67,将具有10.67的信息作为水平块大小bs、将低于小数的位置ph加到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而获得的值作为水平块边界位置bp10、并且将水平可靠度rely的值作为水平可靠度br10提供到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作为窄区域水平块大小10.67信息。
另外,例如,在步骤S209中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没有变为10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4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是否变为11。例如,在步骤S214中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变为1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15。
在步骤S215中,比较确定单元192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是否变为10。在步骤S215中,例如,在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变为10的情况下,在步骤S216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低于小数的位置ph为1/3。
另外,在步骤S215中,例如,如果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没有变为10,则在步骤S219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是否变为11。在步骤S219中,例如,在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变为11的情况下,在步骤S217中,比较确定单元192确定低于小数的位置ph为2/3。
例如在步骤S210中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没有变为11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214中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0的值没有变为11的情况下,或者例如在步骤S219中从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2减去最大值相位计数器max_pos1的值没有变为11的情况下,在步骤S218中比较确定单元192认为这不是正确值,并且确定低于小数的位置ph为0/3,但是通过将max_total除以大于3的值(如图28所示的3×2,但是可以使用比此更大的值),将其值取为水平可靠度rely,从而减小水平可靠度rely。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将周期数设置为与10.67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相对应的32是因为32是让10.67变为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并且将周期段分为3段,以便根据每个段中的水平块边界位置的相互关系而获得低于小数的位置。
通过上述处理,基于短周期缓冲器buf1_32,其中水平块大小是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10.67像素,获得水平块大小10.67信息,作为水平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其中水平块大小10.67信息包括在水平块大小为10.67像素(bs=10.67)的情况下在周期数内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10、以及表示达到水平块边界位置bp10的相位的检测次数的水平可靠度br10。
现在,返回到图25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143中执行了窄区域块大小10.67信息获得处理时,在步骤S144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执行窄区域分布块大小候选确定处理,并且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选择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的候选者。
将参考图29中的流程图描述窄区域分布块大小候选选择处理。
在步骤S241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控制可靠度比较单元144a,并且确定水平可靠度br12是否大于水平可靠度br10以及水平可靠度br12是否大于水平可靠度br8。也就是说,确定关于水平块大小12,水平可靠度是否为最高。在步骤S241中例如水平可靠度br12大于水平可靠度br10并且水平可靠度br12大于水平可靠度br8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2。
在步骤S242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控制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并且确定发生频率interval1[12]是否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以及发生频率interval1[12]是否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J。注意,发生频率interval1J是发生频率interval1[10]和interval1[11]之和,并且表示关于10.67像素的水平块大小的发生频率。因此,在步骤S242确定关于水平块大小12的发生频率是否为最高。在步骤S242中发生频率interval1[12]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并且发生频率interval1[12]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J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3。
在步骤S243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确定水平可靠度br12是否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2/N。N是预定常量。也就是说,在步骤S243中,确定关于水平可靠度br12是否以关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2的预定比率存在。在步骤S243中确定了例如水平可靠度br12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2/N的情况下,在步骤S244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选择水平块大小12作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块大小bs1,同时将bp12、br12、interval1[12]和btotal1_12分别设置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1、候选可靠度br1、候选周期计数器bi1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以与之相对应,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另一方面,例如在步骤S241中水平可靠度br12大于水平可靠度br10并且水平可靠度br12不大于水平可靠度br8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5。
在步骤S245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控制可靠度比较单元144a,以确定水平可靠度br10是否大于水平可靠度br8。也就是说,确定关于水平块大小10,水平可靠度是否为最高。例如在步骤S245中水平可靠度br10大于水平可靠度br8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6。
在步骤S246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控制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4b,以确定发生频率interval1[10]是否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在步骤S246中发生频率interval1[10]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7。
在步骤S247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确定水平可靠度br10是否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0/N。也就是说,在步骤S247中确定水平可靠度br10是否以等于或高于关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的预定比率btotal1_10/N而存在。在步骤S247中确定了例如水平可靠度br10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0/N的情况下,在步骤S248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选择水平块大小10作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块大小bs1,同时将bp10、br10、interval1[10]和btotal1_10分别设置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1、候选可靠度br1、候选周期计数器bi1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以与之相对应,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在步骤S242中发生频率interval1[12]不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或发生频率interval1[12]不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J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243中水平可靠度br12不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2/N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245中水平可靠度br10不大于水平可靠度br8的情况下,在步骤S246中发生频率interval1[10]不大于发生频率interval1[8]的情况下,或者例如在步骤S247中水平可靠度br10不大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1_10/N的情况下,在步骤S249中窄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4选择水平块大小8作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块大小bs1,同时将bp8、br8、interval1[8]和btotal1_8分别设置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1、候选可靠度br1、候选周期计数器bi1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以与之相对应,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也就是说,选择可靠度信息最高、发生频率最高以及块大小等于或高于关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的预定比率的水平块大小作为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者。注意,在下文中,候选块大小bs1、候选块边界位置bp1、候选可靠度br1、候选周期计数器bi1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被概括为并被称为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而获得的候选块信息。
根据上述处理,基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可以选择可靠度信息最高、发生频率最高并且块大小等于或高于关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的预定比率的水平块大小,作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水平块大小的候选者。
现在,返回到图25中的流程图。也就是说,通过步骤S141到S144中的处理来获得水平窄区域块大小8、12和10.67信息,并且基于它们而获得候选块大小bs1、候选块边界位置bp1、候选可靠度br1、候选周期计数器bi1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作为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块信息。
类似地,在步骤S145到S148中,分别通过步骤S145到S147中的处理从中间区域处理单元142获得水平中间区域块大小8、12和10.67信息。在步骤S148中,中间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5控制可靠度比较单元145a和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5b,从而执行中间区域块大小候选确定处理。通过该处理,获得候选块大小bs2、候选块边界位置bp2、候选可靠度br2、候选周期计数器bi2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2,作为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的候选块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此外,在步骤S149到S152中,分别通过步骤S149到S151中的处理从宽区域处理单元143获得水平宽区域块大小8、12和10.67信息。在步骤S152中,宽区域候选选择单元146控制可靠度比较单元146a和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6b,从而执行宽区域分布块大小候选确定处理。通过该处理,获得候选块大小bs3、候选块边界位置bp3、候选可靠度br3、候选周期计数器bi3和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3,作为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的候选块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集成选择单元147。
在步骤S153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执行水平块大小确定处理,以确定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
现在,将参考图30中的流程图给出关于水平块大小确定处理的描述。
在步骤S281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控制可靠度比较单元147a,以确定是否候选可靠度br3_t大于候选可靠度br2_t且候选可靠度br3_t大于候选可靠度br1。也就是说,确定候选可靠度br3_t是否为最大值。
注意,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是仅仅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计数器x为偶数的情况下的数据。因此,候选可靠度br2_t是候选可靠度br2的两倍,从而表示为了与候选可靠度br1相比较的目的的标准化值。另外,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是仅仅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计数器x为4的倍数的情况下的数据。因此,候选可靠度br3_t是候选可靠度br3的4倍,从而表示为了与候选可靠度br1相比较的目的的标准化值。
在步骤S281中候选可靠度br3_t大于候选可靠度br2_t并且候选可靠度br3_t大于候选可靠度br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82。
在步骤S282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控制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7b,以确定是否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且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
注意,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和bi3_t也与候选可靠度br2_t和br3_t相类似,并且都为标准化值,其分别是候选周期计数器bi2的两倍和bi3的4倍。
例如在步骤S282中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且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的情况下,在步骤S283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控制集中度比较单元147c,以确定候选可靠度br3_t是否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3的预定比率1/M,并且确定从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获得的候选可靠度br3_t的集中度。
在步骤S283中确定了候选可靠度br3_t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3的预定比率1/M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84。
在步骤S284中,集成选择单元147选择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3的候选块大小bs3和候选块边界位置bp3作为确定结果,并且输出作为候选块大小bs3的4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作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3的4倍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作为候选可靠度br3_t的水平可靠度brank_cur、以及作为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3的4倍的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
另外,在步骤S281中候选可靠度br3_t不大于候选可靠度br2_t或者候选可靠度br3_t不大于候选可靠度br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85。
在步骤S285中候选可靠度br2_t大于候选可靠度br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86。
在步骤S286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控制发生频率比较单元147b,以确定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是否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
例如在步骤S286中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的情况下,在步骤S287中集成选择单元147控制集中度比较单元147c,以确定候选可靠度br2_t是否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2的预定比率1/M,并且确定从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获得的候选可靠度br2_t的集中度。
在步骤S287中确定了候选可靠度br2_t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2的预定比率1/M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88。
在步骤S288中,集成选择单元147选择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的候选块大小bs2和候选块边界位置bp2,作为确定结果,并且输出作为候选块大小bs2的2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作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2的2倍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作为候选可靠度br2_t的水平可靠度brank_cur、以及作为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2的两倍的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
此外,在步骤S282中例如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不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或者候选周期计数器bi3_t不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的情况下,在步骤S283中作出确定了候选可靠度br3_t不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3的预定比率1/M的情况下,在步骤S285中候选可靠度br2_t不大于候选可靠度br1的情况下,在步骤S286中例如候选周期计数器bi2_t不大于候选周期计数器bi1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287中候选可靠度br2_t不大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2的预定比率1/M的情况下,在步骤S289中集成选择单元147选择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的候选块大小bs1和候选块边界位置bp1作为确定结果,并且输出水平块大小bsize_cur、水平可靠度brank_cur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其中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为候选块大小bs1,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为候选块边界位置bp1,水平可靠度brank_cur为候选可靠度br1,并且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为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1。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输出候选可靠度最大并且候选周期计数器最大以及候选可靠度大于关于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的预定比率的候选块、候选块边界位置、候选可靠度、以及候选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作为对于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测量的水平块信息。
现在,返回到图17中的流程图。
通过步骤S33中的确定处理,获得针对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而测量到的水平块信息。
在步骤S34中,稳定化处理单元56执行稳定化处理,并且使用关于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信息和关于过去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信息,稳定化并且输出水平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现在,将参考图31中的流程图描述使用稳定化处理单元56的稳定化处理。
在步骤S301中稳定化处理单元56分别进行以下初始化:将对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进行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大小bsize_pre初始化为8;将对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进行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初始化为0;将在对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执行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检测结果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初始化为8;将在对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执行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检测结果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初始化为0;以及将表示检测结果是否存在任何变化的确定值bchange初始化为0。注意,对于第二个或其后的经重新缩放图像跳过步骤S301中的处理。
在步骤S302中,获得单元201获得作为从确定单元55提供的关于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确定结果的水平块大小bsize_cur、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水平可靠度brank_cur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并且将水平可靠度brank_cur提供到步长计算单元202,并且将水平块大小bsize_cur、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水平可靠度brank_cur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提供到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和选择单元211。
此时,步长计算单元202根据水平可靠度brank_cur计算控制系数“步长”。更具体地说,例如步长计算单元202执行计算,使得在水平可靠度brank_cur小于预定最小值时控制系数步长=-1,使得在大于预定最小值并且小于预定最大值时控制系数步长=0,并且使得在大于预定最大值时控制系数步长=1。
在步骤S303中,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读取存储在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存储单元208中的、在稳定化处理之后的水平块大小bsize_pre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并且确定是否当前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cur和水平块大小bsize_pre相同并且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相同。也就是说,通过与稳定化处理之后的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比较,确定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是否相同。
例如在步骤S303中例如水平块大小bsize_cur和水平块大小bsize_pre相同并且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相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比较单元204将确定结果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将确定值bchange设置为0并且将其存储在确定值存储器206中。另外,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将表示是否存在任何变化可能性的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设置为表示没有可能性的0,并且将其存储在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中。
另一方面,例如在步骤S303中水平块大小bsize_cur和水平块大小bsize_pre不相同或者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不相同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中,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读取存储在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中的、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并且确定是否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当前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与紧接在前图像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相同并且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和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是否相同。也就是说,通过与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比较,确定水平块大小和水平块边界位置是否相同。
在步骤S305中,在确定了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当前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与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相同并且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与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相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将确定结果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将确定值bchange设置为控制系数“步长”并且将其存储在确定值存储器206中。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将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设置为表示存在变化可能性的1,并且将其存储在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中。
另一方面,在确定了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当前水平块大小bsize_cur与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紧接在前的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不同或者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与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不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307中,紧接在前图像信息比较单元203将确定结果提供到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和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将确定值bchange设置为控制系数-1,并且将其存储在确定值存储器206中。变化可能性标志管理单元209将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设置为表示存在变化可能性的1,并且将其存储在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中。
在步骤S308中,确定值管理单元205控制波形整形单元205a,以执行确定值存储器206的确定值bchange的波形整形,并且将其存储在确定值存储器206中。具体地说,在确定值bchange小于0的情况下,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将确定值bchange设置为0,并且在确定值bchange大于最大值bchange_th的情况下,确定值管理单元205将确定值bchange设置为最大值bchange_th,并且在其他情况下,将值按原样设置,从而对确定值进行波形整形。
在步骤S309中,选择单元211读取确定值存储器206的确定值bchange并且从变化可能性标志存储器210读取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并且确定是否确定值bchange与最大值bchange_th相同并且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为表示存在变化的1。
在步骤S309中确定值bchange与最大值bchange_th相同并且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为表示存在变化的1的情况下,在步骤S310中选择单元211将经过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大小bsize变为在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cur,并且此外,将经过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变为在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并且输出。注意,此时,选择单元211额外地输出当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可靠度brank_cur,作为水平可靠度brank。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9中确定值bchange与最大值bchange_th不同或者变化可能性标志bflag不是表示存在变化的1的情况下,在步骤S311中选择单元211将经过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大小bsize保留为在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稳定化处理之后的水平块大小bsize_pre,并且还按原样输出经过稳定化处理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作为在稳定化处理之后的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注意,此时,选择单元211还输出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水平可靠度brank_pre作为水平可靠度brank。
在步骤S312中,紧接在前图像信息存储单元207分别将在对所存储的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大小bsize_fd1更新为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当前水平块大小bsize_cur,并且将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fd1更新为在稳定化处理之前的当前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cur。另外,紧接在前图像稳定化信息存储单元208分别将在对所存储的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的稳定化处理之后的水平块大小bsize_pre更新为在稳定化处理之后的当前水平块大小bsize,并且将在稳定化处理之后的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_pre更新为在稳定化处理之后的当前水平块边界位置bpos。注意,此时输出的水平可靠度brank也被存储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作为水平可靠度brank_pre。
通过上述处理而与紧接在前经重新缩放图像中的水平块信息进行比较,可以稳定化并且输出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例如可以减少针对每个图像改变水平块大小的抖动。
现在,返回到图17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34中的稳定化处理结束时,水平检测处理结束。也就是说,通过水平检测处理获得在水平方向上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现在,返回到图16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23中的水平检测处理结束时,在步骤S24中使用垂直检测单元42执行垂直检测处理并且检测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
将参考图32中的流程图描述垂直检测处理。
在步骤S501中,块级别信息获得单元501执行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以获得块级别信息,并且在分布信息缓冲器502中对其进行累加。
现在,将参考图33中的流程图描述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注意,除了在步骤S544中的处理之外,图33中的流程图与图1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1到S55以及步骤S63到S66中的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也就是说,在步骤S544中,大小确定单元541基于水平块大小而确定可检测垂直块大小是否大于预定值。在步骤S544中确定了可检测垂直块大小不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使用位置确定单元542、级别计算单元543、级别存储单元544、块级别特征检测单元545和缓冲器hist[x]更新单元546重复步骤S545到S549、S557和S558中的处理,由此获得与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1相同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x]。
另一方面,在步骤S544中确定了可检测垂直块大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50到S558中的处理,由此获得与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2相同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x]。
也就是说,预先通过水平块大小来限制垂直块大小,由此仅仅必须获得与垂直块大小相对应的分布信息缓冲器,并且因此,仅仅必须获得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或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中的一个。注意,通过上面描述,描述了根据垂直块大小来获得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或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的示例,但是在处理采用较大垂直块大小的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也获得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的安排。另外,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根据垂直块大小,选择窄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中间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和宽区域分布信息缓冲器中的任何两个,以便获得。
现在,返回到图32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1中的块级别信息获得处理结束时,在步骤S502中周期测量单元503执行周期测量处理,以获得短周期缓冲器。
现在,将参考图34中的流程图来描述使用周期测量单元503的周期测量处理。
在步骤S571中,周期测量单元503将要被处理的用于测量的分布信息缓冲器设置为存储在分布信息缓冲器502中的分布信息缓冲器hist[x]。
在步骤S572中,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单元562基于从大小获得单元561提供的水平块大小而控制峰值确定单元591、短周期缓冲器更新单元592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更新单元593,以执行与对应于水平块大小的垂直块大小的像素数相对应的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处理。注意,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处理与参考图24中的流程图描述的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也就是说,通过垂直处理,预先用水平块大小来限制块大小,从而仅仅必须对受限的块数执行短周期缓冲器获得处理。
现在,返回到图32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2中执行周期测量处理并且获得短周期缓冲器时,确定单元505在步骤S503中执行确定处理并且确定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
将参考图35中的流程图描述确定单元505的确定处理。
在步骤S591中,确定单元505执行块大小p信息获得处理。注意,该处理与参考图26描述的窄区域块大小8信息获得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591中执行了块大小p信息获得处理并且获得了块大小p信息时,在步骤S592中确定单元505基于块大小p信息获得处理的确定结果而执行垂直块确定处理,以确定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作为其结果,获得并且输出垂直块大小bsize_cur、垂直块边界位置bpos_cur、垂直可靠度brank_cur、以及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btotal。注意,垂直块确定处理与参考图30描述的水平块大小确定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现在,返回到图32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3中通过确定处理确定了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时,在步骤S504中使用稳定化处理单元506执行稳定化处理,并且对通过确定处理确定的垂直块大小和垂直块边界位置进行稳定化。其后,输出经稳定化垂直块的块大小信息和垂直块边界位置的块边界位置信息。注意,稳定化处理与参考图31中的流程图描述的处理相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现在,返回到图16中的流程图。
在步骤S24中执行了垂直检测处理时,在步骤S25中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确定输入条件是否存在任何变化,在确定了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23。也就是说,只要输入条件不存在变化,就重复步骤S23到S25中的处理。
在步骤S25中确定了输入条件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21,并且重复其后的处理。
注意,对于上面的描述,通过在获得水平块大小之后获得垂直块大小,可以基于水平块大小而省略获得垂直块大小的工作,并且可以以更高的速度实现处理。
另外,块大小即使为小于小数的值也可以获得,从而此后,即使出现各种图像格式,也可以以高准确度获得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
注意,对于上面的描述,描述了用于在获得水平块大小之后获得垂直块大小的示例。但是,当然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在获得垂直块大小之后获得水平块大小。此外,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仅仅使用水平检测处理或垂直检测处理中的一个。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以高准确度获得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
注意,对于上述图像处理系统10,缩放率从图像发送设备11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2,但是可以作出如下安排,其中没有缩放率被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在图36中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造。
图36中的图像处理系统1000被配置成具有图像发送设备1001和图像处理设备1002。注意,在图36中,与图1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以相同标号来表示,并且对其的描述变为多余的描述,因此将被省略。
图像发送设备1001被配置成具有缩放单元21和显示控制单元1011,并且没有缩放率被输入到图像处理设备1002。具体地说,以与图1中的显示控制单元22相同的方式,将从图像发送设备1001输出的输出图像的屏幕模式输入到显示控制单元1011中。显示控制单元1011以与显示控制单元22相同的方式根据屏幕模式确定缩放率,但是其缩放率仅仅被输入到缩放单元21。
图像处理设备1002被配置成具有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重新缩放单元1021、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和检测控制单元1023。图像处理设备1002以预先准备的多个缩放率来执行重新缩放,并且从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多个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选择最优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
具体地说,重新缩放单元1021基于从检测控制单元1023提供的缩放率,对从缩放单元21输入的输入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并且将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经重新缩放图像提供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
以与图1中的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32相同的方式,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从重新缩放单元1021提供的经重新缩放图像中检测块大小、块边界位置和可靠度。其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将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提供到检测控制单元1023。
另外,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基于可靠度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而获得可靠度相对于于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的比率,作为表示检测集中率的检测集中率Q。在这里,把关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每个而获得的检测集中率之和作为检测集中率Q。其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将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检测集中率Q提供到检测控制单元1023。
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预先准备的多个缩放率顺序地提供到重新缩放单元1021。另外,检测控制单元1023控制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对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说,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与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提供的所有检测集中率Q中的最高检测集中率Q相对应的缩放率,确定为对于重新缩放最优的缩放率,其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相同,并且将其提供到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另外,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与最优缩放率相对应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作为检测结果而提供到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
接下来,将参考图37A和37B描述检测集中率Q。
注意,在图37A和37B中,水平轴表示在短周期是8像素的情况下每个相位的编号,并且垂直轴表示检测集中率Q。
在图37A和37B中,检测集中率Q最高的相位的编号是4,从而编号为4的相位被检测为块边界位置。然而,在图37A中,在块边界位置中的检测集中率Q与其他相位的检测集中率Q之间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块边界位置中的检测集中率Q低。也就是说,在图37A中,用于重新缩放的缩放率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不同,并且因此,边界条件没有周期性地出现,并且检测集中率Q已被平均化。
另一方面,在图37B中,与其他相位的检测集中率Q相比较,块边界位置中的检测集中率Q突出,并且块边界位置中的检测集中率Q高。也就是说,在图37B中,用于重新缩放的缩放率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相同,边界条件周期性地出现,并且边界条件的出现集中在块边界位置上。
如上所述,检测集中率Q根据缩放率而不同,并且针对每个缩放率的检测集中率Q例如是诸如图38所示。注意,在图38中存在六种缩放率a到f。另外,在图38中,水平轴表示缩放率的类型,并且垂直轴表示检测集中率。
在针对每个缩放率的检测集中率Q诸如图38所示的情况下,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与最高检测集中率Q相对应的缩放率d确定为对于重新缩放最优的缩放率,其与缩放单元21的缩放率相同。
接下来,将参考图39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图36中的图像处理设备1002的图像处理。例如当从图像发送设备1001输入输入图像时,该图像处理开始。
在步骤S1001中,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缩放率的初始值a设置为用于重新缩放的缩放率M。其后,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其缩放率M提供到重新缩放单元1021。
在步骤S1002中,重新缩放单元1021基于从检测控制单元1023提供的缩放率M,以与图1中的重新缩放单元31相同的方式执行对从缩放单元21输入的输入图像进行重新缩放。其后,重新缩放单元1021将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经重新缩放图像提供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
在步骤S1003中,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对经重新缩放图像进行块检测处理。该块检测处理与图16中的块检测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1004中,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基于通过块检测处理获得的可靠度和边界条件发生总数计数器而获得检测集中率Q,并且将其输出到检测控制单元1023。
在步骤S1005中,检测控制单元1023将从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1022提供的检测集中率Q、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作为以缩放率M为地址的数组R保存在内置的存储器(未示出)中,。
在步骤S1006中,检测控制单元1023确定是否对所有预先准备的缩放率执行了重新缩放,也就是,是否所有预先准备的缩放率已被设置为缩放率M。
在步骤S1006中确定了尚未对所有预先准备的缩放率执行重新缩放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7中,将缩放率M更新为尚未被设置的、预先准备的缩放率。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2,并且重复其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6中确定了对所有预先准备的缩放率执行了重新缩放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8中检测控制单元1023从数组R选择使得检测集中率Q最高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并且将其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以及作为与之相对应的地址的缩放率M提供到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
在步骤S1009中,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基于从检测控制单元1023输入的缩放率,对从检测控制单元1023提供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进行校正。
在步骤S1010中,以与图6的步骤S14中的处理相同的方式,基于由检测信息校正单元33校正的块大小信息和块边界位置信息,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以自适应的方式改变关于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强度,由此减少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其后,块噪声减少处理单元34将作为其结果而获得的经过块噪声减少处理的图像作为输出图像进行输出。
如上所述,图像处理设备12和1002对输入的经缩放图像进行重新缩放,以恢复其块大小,然后以整数周期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由此可以准确地检测经重新缩放图像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作为其结果,即使在输入图像经过了以任意缩放系数的缩放的情况下,也根据缩放率对从经重新缩放图像检测到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由此可以准确地检测输入图像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
另一方面,在通过按原样采用经过缩放的输入图像来以整数周期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的情况下,由于检测采用缩放前的原始图像,如图37B所示,即使在检测集中率在块边界位置突出的情况下,在缩放率为105等的情况下,边界条件也不周期性地出现,并且如图37A所示,检测集中率被平均化。作为其结果,无法准确地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图像处理设备12和1002,可以准确地检测输入图像的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如下输入图像的块噪声,其中该输入图像的解码信息如块大小、块边界位置等没有以相关的方式输入。注意,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的检测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
顺便提及,上述系列图像处理可以使用硬件或使用软件来执行。在使用软件来执行系列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该软件的程序可以从存储介质被安装在内置有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中,或者被安装在例如能够通过安装各种程序来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等中。
图40示出通用个人计算机的构造示例。该个人计算机具有内置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51。输入/输出接口1055经由总线1054连接到CPU1051。总线1054连接到ROM(只读存储器)1052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53。
输入/输出接口1055连接到以下单元:输入单元1056,包括诸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用于用户输入操作命令;输出单元1057,用于将处理操作屏幕和处理结果图像输出到显示设备上;存储单元1058,包括硬盘驱动器等,用于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以及通信单元1059,用于经由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包括LAN(局域网)适配器等。另外,用于对可拆卸介质1061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驱动器1060也连接到其上,其中可拆卸介质1061例如为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多功能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CPU 1051根据存储在ROM 1052中的程序或者从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可拆卸介质1061读取并安装到存储单元1058上以及从存储单元1058装载到RAM 1053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用于CPU 1051执行各种处理的数据适当时也被存储在RAM 1053中。
注意,对于本说明书,术语“系统”意味着由多个设备构成的设备整体。
另外,对于本说明书,描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的步骤当然包括按照所述次序以时间系列方式执行的处理,但不限于以时间系列方式的处理,并且也可以囊括并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6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168055中公开的主题内容相关的主题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文合并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要或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重新缩放装置,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所述图像的缩放率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所述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
检测信息校正装置,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缩放率而对由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重新缩放装置获得所述缩放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检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重新缩放装置以多个缩放率中的每个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并且其中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从作为以所述多个缩放率中的每个进行重新缩放的结果而获得的多个所述图像中的每个,检测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并且还获得表示其检测的集中率的检测集中率;
并且其中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将由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多个所述块大小和多个所述块边界位置当中与最高的所述检测集中率相对应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作为检测结果;
并且其中所述检测信息校正装置基于与所述最高的检测集中率相对应的所述缩放率,对作为所述检测结果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4.一种用于对经过缩放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经过缩放的图像,以便以所述图像的缩放率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从重新缩放后的所述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缩放率而对通过所述检测步骤中的处理检测到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5.一种使计算机用作图像处理设备的程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重新缩放装置,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所述图像的缩放率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所述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
检测信息校正装置,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缩放率而对由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6.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重新缩放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所述图像的缩放率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所述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
检测信息校正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缩放率而对由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7.一种使计算机用作图像处理设备的程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重新缩放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经过缩放的图像,并且以所述图像的缩放率对所述图像进行重新缩放;
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从重新缩放后的所述图像检测块大小和块边界位置;以及
检测信息校正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缩放率而对由所述块边界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块大小和所述块边界位置进行校正。
CN200910152366XA 2008-06-27 2009-06-26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6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8055A JP5035910B2 (ja) 2008-06-27 2008-06-27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168055 2008-06-27
JP2008-168055 2008-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6326A true CN101616326A (zh) 2009-12-30
CN101616326B CN101616326B (zh) 2012-05-30

Family

ID=4105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23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6326B (zh) 2008-06-27 2009-06-26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24124B2 (zh)
EP (1) EP2139240B1 (zh)
JP (1) JP5035910B2 (zh)
CN (1) CN10161632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572A (zh) * 2011-03-09 2011-08-31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rgb数据缩放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3348685A (zh) * 2011-02-18 2013-10-09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4378614A (zh) * 2013-08-13 2015-02-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CN105657306A (zh) * 2014-11-20 2016-06-08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梯形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5959542A (zh) * 2016-05-17 2016-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12591A (zh) * 2011-01-13 2017-02-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编码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解码装置和方法
CN110121074A (zh) * 2019-04-25 2019-08-13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性能预知的卫星图像大压缩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2920B2 (ja) * 2010-08-23 2014-09-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333866B2 (ja) * 2010-08-31 2013-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GB2486483B (en) 2010-12-16 2017-09-13 Snell Advanced Media Ltd Image analysis
RU2522870C1 (ru) * 2013-07-09 2014-07-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допус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печатных плат
RU2519005C1 (ru) * 2013-07-09 2014-06-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допус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печатных плат
JP6542706B2 (ja) * 2016-04-13 2019-07-1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
US11102488B2 (en) * 2019-05-31 2021-08-24 Ati Technologies Ulc Multi-scale metric-based enco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6745B1 (en) * 1998-09-16 2002-09-24 Push Entertaim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izing and zooming images by operating directly on their digital transforms
US6829016B2 (en) * 1999-12-20 2004-12-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gital still camera system and method
US7215831B2 (en) * 2001-04-26 2007-05-08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 Video enhancement using multiple frame techniques
KR100376060B1 (en) * 2002-10-25 2003-03-17 Humax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tting image size using 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JP2005012641A (ja) 2003-06-20 2005-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ロックノイズ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ロックノイズ除去装置
JP2005217532A (ja) * 2004-01-27 2005-08-11 Canon Inc 解像度変換方法及び解像度変換装置
JP2008503134A (ja) 2004-06-16 2008-01-3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ウォーターマーク検出のためのスケーリングファクターの探索方法及び装置
KR100735918B1 (ko) * 2004-12-22 200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US7733405B2 (en) * 2005-02-10 2010-06-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izing an image
JP4475196B2 (ja) 2005-07-21 2010-06-0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ノイズ検出装置及びブロックノイズ検出プログラム
WO2007050817A2 (en) * 2005-10-25 2007-05-03 Enuclia Semiconductor, Inc. Region or frame based aspect ratio scaling
JP4649355B2 (ja) * 2006-03-27 2011-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ノイズ検出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ブロックノイズ低減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124901A (ja) * 2006-11-14 2008-05-29 Canon Inc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JP2008168055A (ja) 2007-01-15 2008-07-24 Parama Tec:Kk 心拍出量推定装置
KR100848816B1 (ko) * 2007-01-29 2008-07-28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정수 dct를 이용한 영상 이미지의 크기 변환 방법
US9218792B2 (en) * 2008-12-11 2015-12-22 Nvidia Corporation Variable scaling of image data for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2757B2 (en) 2011-01-13 2019-08-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ding apparatus,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412591B (zh) * 2011-01-13 2019-09-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编码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解码装置和方法
CN106412591A (zh) * 2011-01-13 2017-02-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编码装置和方法以及图像解码装置和方法
US10397575B2 (en) 2011-01-13 201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ding apparatus,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348685A (zh) * 2011-02-18 2013-10-09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169572A (zh) * 2011-03-09 2011-08-31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rgb数据缩放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4378614A (zh) * 2013-08-13 2015-02-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CN104378614B (zh) * 2013-08-13 2017-08-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US9875723B2 (en) 2013-08-13 2018-01-23 Mediatek Inc.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andomly accessible compressed pixel data groups over display interface and relat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05657306A (zh) * 2014-11-20 2016-06-08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梯形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5657306B (zh) * 2014-11-20 2018-12-11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梯形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5959542B (zh) * 2016-05-17 2019-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59542A (zh) * 2016-05-17 2016-09-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21074A (zh) * 2019-04-25 2019-08-13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性能预知的卫星图像大压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24092A1 (en) 2009-12-31
US8224124B2 (en) 2012-07-17
EP2139240A1 (en) 2009-12-30
JP2010011094A (ja) 2010-01-14
EP2139240B1 (en) 2012-10-31
CN101616326B (zh) 2012-05-30
JP5035910B2 (ja)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326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569202A (zh) 活动图像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其装置、以及其程序和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JPH09219864A (ja) 映像信号のエラー隠蔽方法及びエラー隠蔽装置
JP2861462B2 (ja)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
JP5979145B2 (ja) 動画領域検出装置
JPH05227525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
JP531638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H0795591A (ja) ディジタル画像信号処理装置
JP2005117291A5 (zh)
JP513098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033532A (ja) 電子機器、動きベクトル検出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H09182077A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符号化装置
KR101930389B1 (ko) 동영상 압축방법,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3513277B2 (ja) 映像符号化装置及び映像復号化装置
JP3632993B2 (ja) 電子ズーム装置及び電子ズーム方法
JP3587188B2 (ja) ディジタル画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JP44702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990998B2 (ja) カメラワーク判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10039B2 (ja) 動き検出装置および動き検出方法、画像処理装置
JP3826434B2 (ja) 信号変換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800638B2 (ja) 画像情報変換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882828B2 (ja) 電子ズーム装置及び電子ズーム方法
JPH0818974A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動画像の動き検出装置
KR20180134799A (ko) 동영상 압축방법,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3700194B2 (ja) 画像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