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应用于烘烤烟叶加工。
背景技术
依照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布的《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国烟办[2008]575号)的规定,密集烤房是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基本结构包括装烟室和热风室。装烟室与热风室隔墙连接,隔墙上部和下部皆开设通风口,从而装烟室与热风室相互连通。热风室是安装供热设备的空间,内置火炉和换热器,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循环气流用的风机。风机运行时,可以从隔墙上的一个通风口吸入装烟室内的空气或者从热风室墙壁上的冷风进风口吸入热风室室外空气,吸入的空气经换热器加热后,再通过隔墙上的另一个通风口向装烟室内输送热空气。
热风室包括墙体、房顶、维修门、冷风进风口、灰坑(助燃风道)和烟囱。其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名称 |
建造技术及技术参数 |
室内长/宽度 |
满足供热设备安装需要,维修人员能够进入热风室、有足够检修操作空间。 |
室内高度 |
满足供热设备和循环风机安装要求。 |
墙体(mm) |
砖墙厚度240~400,保温材料厚度符合保温性能和强度要求。 |
房顶(mm) |
厚度≥100。整体密封保温。 |
维修门(mm) |
位置和大小方便进出。开高在热风室侧墙上,装门,密封保温。 |
冷风进风口(m2) |
≥0.3。开设在热风室上部或下部。 |
灰坑(助燃风道) |
具有一定的容渣量,大小方便出渣。用于出灰助燃进风,位于火炉底部。作为助燃风道时应装置灰坑门,关闭严密。 |
烟囱(mm) |
内径150以上,高出热风室顶部500以上。采用耐火材料或耐锈蚀金属材料,具防雨设施。 |
供热设备是热空气发生装置,包括火炉和换热器。隧道式型煤火炉炉膛容量0.8m2以上;散煤火炉炉膛容量0.32m2以上,炉膛高度700mm(炉栅中部至炉顶)。自动加煤的炉膛容量设计需要满足烘烤需求。炉门大小以加煤、开关方便为宜。炉口高度适宜,方便加煤和除灰。炉门与炉框采用插销连接,坚固灵活,关闭严密。换热器,圆形管状结构,横向或竖向排列方式。横向排列时,换热管与挂烟梁方向垂直。竖向排列时,立式管须加扰流器或多排结构。与火炉炉顶出火口连通配套,接口连接严密,不漏烟气。金属材料换热面积≥8m2,非金属材料总换热面≥15m2。换热管两端均须设计清除管内烟灰的装置,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密封性能满足多次拆装要求。
从上述可以看出,现有密集烤房的热风室由于要求人员进入其中维修供热设备,特别是清除换热管管内烟灰,其室内空间体积要求是比较大的。由于灰坑或炉膛直接制作在地面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向地面传递和辐射,能源也就没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热风室体积小,能源更加充分利用的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它以燃烧煤块、散煤、秸杆为燃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A)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包括热风室、供热设备;供热设备包括隧道式火炉、换热器;将装烟室与热风室隔离的隔墙上部、下部分别开设隔墙上部通风口和隔墙下部通风口,其特征是一支座板两端或周围固定在地面上,支座板底部空间同隔墙下部通风口连通,支座板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火炉前侧翼风道口和火炉后侧翼风道口,支座板底部空间通过火炉前侧翼风道口、火炉后侧翼风道口同热风室室内空间连通;隧道式火炉炉灶安装在支座板中央,位于火炉前、后侧翼风道口之间;左端炉门口设在热风室左侧墙上;右端炉门口设在热风室右侧墙上;换热器位于隧道式火炉上方,换热器左端清灰装置和右端清灰装置分别安装在热风室左侧墙窗口和热内室右侧墙窗口内,密封,分别位于隧道式火炉的左端炉门口和右端炉门口上方。
(B)A所述的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隧道式火炉带炉栅,炉栅下部设灰坑;灰坑中部设置灰坑隔离墙;灰坑左端出灰口位于左端炉门口下,右端出灰口位于右端炉门口下,各炉门口、各出灰口皆配密闭门扇。
(C)A或B所述的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换热器两端的清灰装置是一带箱体盖的箱体,箱体盖与箱体密闭配合。
(D)C所述的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换热器的圆管、箱体皆采用铸铁、碳化硅、高铝耐火材料、刚玉耐火材料这四种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紧凑,将日常清理圆管内烟灰的工作移到室外进行,且清灰装置直接窗含左右两侧墙上,这就大大减少乃至避免建后从维修门钻入热风室维修的可能;清灰近距离操作,无需要隔着一堵墙进行,清灰操作也就简便,省时省力。
2、隧道式火炉炉盖可采用铸铁整体浇铸,圆管采用碳化硅或铸铁材料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
3、整个炉灶悬浮在支座板中央上,需要加热的气流从炉灶底部和两侧翼穿过,带走了炉灶向外传递和辐射的热量,因而本发明热效率高,更节省燃料。
4、添煤次数大为减少;温湿度控制可响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左前侧视图。
图中1是地面,3是隔墙,5是隔墙上部通风口,7是隔墙下部通风口,9是支座板,11是左端出灰口,13是左端炉门口,15是左端清灰装置,17是热风室左侧墙,19是循环风机安装板,21是热风室平顶。
图2是本发明右后侧视图。
图中1是地面,9是支座板,17是热风室左侧墙,23是热风室后墙,25是维修门,27是热风室右侧墙,29是右端出灰口,31是右端炉门口,33是右端清灰装置,19是循环风机安装板,3是隔墙,21是热风室平顶。
图3是本发明揭去隔墙、热风室左侧墙、热风室右侧墙、热风室后墙、热风室平顶后从左前侧视的示意图。
图中1是地面,9是支座板,35是炉灶,37是火炉前翼风道口,39是圆管,11是左端出灰口,13是左端炉门口,15是左端清灰装置,19是循环风机安装板,41是风箱侧板,43循环风机安装口,33是右端清灰装置。
图4是本发明揭去隔墙、热风室左侧墙、热风室右侧墙、热风室后墙、热风室平顶后从右后侧视的示意图。
图中1是地面,9是支座板,35是炉灶,45是火炉后翼风道口,39是圆管,29是右端出灰口,31是右端炉门口,33是右端清灰装置,19是循环风机安装板,41是风箱侧板,15是左端清灰装置。
图5是站在左端炉口附近观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3是隔墙,17热风室左侧墙,9是支座板,47是灰坑隔离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密集烤房供热装置一体式结构,它的热风室由建筑在地面(1)或支座板(9)上的隔墙(3)、热风室左侧墙(17)、热风室右侧墙(27)、热风室后墙(23)、热风室平顶(21)组成。循环风机安装板(19)上开有循环风机安装口(43),用于安装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安装板(19)及其板面上的风箱侧板(41)、风箱后板、风箱顶板共同围成的封闭空间与隔墙(3)上部的上部通风口(5)连通。风箱后板也可以用热风室后墙(23)上部直接代替,风箱顶板也可以用热风室平顶(21)来代替。热风室后墙开一维修门(25)及门扇。
本发明的改进结构内容是:支座板(9)两端或四周固定在地面上,底部空间同隔墙下部通风口(7)连通。支座板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火炉前侧翼风道口(37)和火炉后侧翼风道口(45)。支座板底部空间通过火炉前侧翼风道口(37)、火炉后侧翼风道口(45)同热风室室内空间连通。隧道式火炉炉灶(35)安装在支座板(9)中央,位于火炉前侧翼风道口(37)、火炉后侧翼风道口(45)之间。左端炉门口(13)设在热风室左侧墙(17)上;右端炉门口(31)设在热风室右侧墙上(27)。换热器位于隧道式火炉上方,换热器左端清灰装置(15)和右端清灰装置(33)分别安装在热风室左侧墙(17)窗口和热内室右侧墙(27)窗口内,分别位于隧道式火炉的左端炉门口(13)和右端炉门口(31)上方,密封。
为了拓宽燃料种类,可以燃烧散煤、煤块、秸杆等,还可以将隧道式火炉配备炉栅,炉栅下部设灰坑。灰坑中部设置灰坑隔离墙(47),此隔离墙可以微微露出到炉膛内。灰坑左端出灰口(11)位于左端炉门口(13)下,右端出灰口(29)于位右端炉门口(31)下,各炉门口、各出灰口皆配密闭门扇。灰坑隔离墙(47)的作用是使助燃空气可以从右端出灰口(11)、右端出灰口(29)独立地鼓入,有利于装烟室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可以将隧道式火炉分成两个燃烧室,根据装烟室内温湿度控制的需要,同时或先后启动两个燃烧室。由于这一点,添加煤的次数相比传统的单炉门口的隧道式火炉来,大大地减小了。也由于这一点,执行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指令,响度范围就广。
为了方便清除圆管(39)管内的烟灰,换热器的左端清灰装置(15)和右端清灰装置(33)是一带箱体盖的箱体,箱体盖与箱体密闭配合。箱体是四方、圆形或其它形状皆可。箱体盖盖在箱体上能密闭,方便打开和合上即可。圆管(39)按层分布。各层圆管两端分别嵌入左端箱体和右端箱体内部;同层内的圆管同侧端通过箱体内的空间相连通,不同层间的圆管通过箱体内的隔板从底层至最高层依序相串联。底层圆管始端通过嵌入箱体内的,与炉膛罩的火力弯管接口配接的火力弯管而与炉膛罩内部空间连通。顶层圆管末端与烟囱通道相连通。清灰时,只要打开箱盖,站在热风室外即可近距离地进行,各类清灰工具在人力操作时有广阔的空间周旋,简便省力。
为了减少维修,圆管(39)和炉堂罩、以及箱体皆采用铸铁、碳化硅、高铝耐火材料、刚玉耐火材料这四种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硫化、耐高温的性能。
循环风机工作时,装烟室内的气流从隔墙上部通风口(5)或隔墙下部通风口(7)之一吸入,吸入的气流进入热风室室内空间,由此必然先后或后先依序经过炉灶(35)两侧翼的通风口火炉后侧翼风道口(45)和火炉前侧翼风道口(37)、热交器的众多圆管(39)、循环风机安装板(19)上的循环风机安装口(43)。气流在热风室内流动过程中,不仅受到众多圆管(39)管壁的加热,还受到悬浮在支撑板(9)上的火炉炉灶(35)包括底部侧壁在内的四向侧壁辐射和传递出的热量的加热。这就提高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利用率,节约了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