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1915B -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1915B
CN101591915B CN200910040575.5A CN200910040575A CN101591915B CN 101591915 B CN101591915 B CN 101591915B CN 200910040575 A CN200910040575 A CN 200910040575A CN 101591915 B CN101591915 B CN 101591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isson structure
jack
support
suppor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0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1915A (zh
Inventor
丁慈鑫
丁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Qingzho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405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1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1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9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788 priority patent/WO201014896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1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1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包括固定在沉井结构外壁上的支撑牛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支撑管柱,其上端固定于牛腿上,上支撑管柱包括若干节管柱节,管柱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设置在土体中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下支撑管桩;以及位于上支撑管柱与下支撑管桩之间的千斤顶,其上端与上支撑管柱的下端接触,其下端位于下支撑管桩上。相比现有的在高空抽取活动垫块、不断切割活动垫块导向限位结构的作业方式,这种结构的支撑体系不但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回收利用一部分的施工材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上述外支撑体系的施工应用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井结构的支撑体系,尤其是指在沉井施工中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作为地下空间构筑物或高层建筑深基础或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一种结构,有其独特的工程应用条件范围。比如,一般在较好的硬土地质条件下,可不采用沉井技术,而采用其它基坑施工技术方法则更为便捷经济。然而在软土地区,由于地质疏松,稳定性差,承载力低,因此采用一般的基坑支护结构则将导致高昂的支护费用,同时导致施工的工期变长,此外,施工的风险也较大。采用沉井施工技术方法取代一般的基坑支护技术是工程界长期研究的方向性课题之一,而采用沉井技术方案亦有其自身特殊的成本构成与施工风险。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和施工风险,申请号为200810026012.6、发明名称为《沉井结构及将沉井结构平稳准确沉入地面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就提供了一种非常的解决办法。 
下面简单介绍上述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沉井结构1的外部高位牛腿2通过活动垫块3支撑于千斤顶4之上,千斤顶4支撑于桩体5之上,以防止沉井结构1的不可控、不平衡、随机的自由下沉。千斤顶4被分成两批(第一批千斤顶和第二批千斤顶),初始状态下全部的千斤顶4是处于伸长状态的。 
第一次同时操作全部的千斤顶4缩短高度,沉井1便实现了第一次可控下沉。 
为了实现沉井1的第二次下沉,操作第一批千斤顶缩短一定的高度,使其处于脱离支撑工作状态,此时由第二批千斤顶通过活动垫块支撑着沉井结构;接着将第一批千斤顶之上的最高的1号垫块抽出,再恢复第一批千斤顶的伸长顶紧状态,使2号垫块顶紧牛腿接受荷载以支撑沉井结构。接着操作第二批千斤顶缩短一定的高度,使其处于脱离支撑工作状态,此时由第一批千斤顶通过活动垫块支撑着沉井结构;接着将第二批千斤顶之上的最高的1号垫块抽出,再恢复第二批千斤顶的伸长顶紧状态使2号垫块顶紧牛腿接受荷载以支撑沉井结构,达到全部的千斤顶共同接受荷载以支撑沉井结构,接着切割与拆除千斤顶顶杆四周的一段导向限位结构6, 
此时,第二次同时操作全部的千斤顶缩短高度,沉井1便实现了第二次可控下沉。按照上述沉井结构1第二次下沉的方法步骤,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将沉井结构1安全、平稳、准确地下沉到预定的深度。 
上述沉井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基坑工程成本和沉井施工风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抽取活动垫块需在高空作业以及在沉井下沉时需要人工不断地切割拆除活动垫块周围的导向限位结构体,使得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且沉井制作时因导向限位壁凸出而制作难度较大,投入材料较多,切割后不能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这种外支撑体系在能够有效保证沉井结构的安全下沉情况下,不但能降低劳动强度与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回收利用施工材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包括支撑牛腿,支撑牛腿固定在沉井结构外壁上;上支撑管柱,上支撑管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端固定于支撑牛腿上,上支撑管柱包括若干节管柱节,管柱 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下支撑管桩,下支撑管桩设置在土体中,用于支撑沉井结构;以及千斤顶,千斤顶位于上支撑管柱与下支撑管桩之间,其上端与上支撑管柱的下端接触,其下端位于下支撑管桩上。 
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中上支撑管柱被固定在位于沉井结构外壁上的支撑牛腿上,上支撑管柱不接受荷载时被悬挂在支撑牛腿上,这样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地面上缩短上支撑管柱的长度,从而使得沉井结构安全下沉。相比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本发明外支撑体系使得施工人员在地面作业,可以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上支撑管柱是由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一起的管柱节构成,在沉井结构下沉需要调整千斤顶高度时,只需从上支撑管柱上拆卸一节管柱节即可,而且拆卸下的管柱节还可以在下一工程中使用。相比现有的在高空抽取活动垫块、不断切割活动垫块导向限位结构的作业方式,这种结构的支撑体系不但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回收利用一部分的施工材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上述外支撑体系的施工应用方法,其施工步骤包括: 
a、在土体中设置下支撑管桩,在地面上构建第一层沉井结构,在第一层沉井结构外壁上设置第一支撑牛腿,将第一上支撑管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支撑牛腿上; 
b、在第一上支撑管柱与下支撑管桩之间设置千斤顶,千斤顶处于伸长状态,千斤顶顶紧第一上支撑管柱的下端以接受第一层沉井结构的荷载; 
c、在沉井内施工,待需要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时,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一个行程; 
d、再次在井内施工直至需要再次下沉第一层沉井结构,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最下端的一节 管柱节,使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 
e、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使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 
f、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一层沉井结构再次下沉一个行程; 
g、重复操作上述步骤d、e、f直至千斤顶与第一支撑牛腿接触; 
h、分批拆除千斤顶,分批在沉井结构与下支撑管桩之间浇筑混凝土承台,直至全部的千斤顶拆除完毕,全部的混凝土承台浇筑完毕。 
使用上述施工方法可以将沉井结构安全下沉到预定的位置,而且在沉井结构下沉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地面上操作,逐步拆除外支撑体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低,施工进度快。 
上述施工方法一般是用于沉井结构高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沉井结构高度达到几十米的情况下,使用上述一次性下沉的方法显然会加大施工危险程度,本发明对上述施工方法进行了改进以使其能够满足高度比较高的沉井结构的下沉施工,在上述施工步骤g之后、步骤h之前进一步还包括: 
g1、在第一层沉井结构上构建第二层沉井结构,并在第二层沉井结构外壁上设置第二支撑牛腿,将第二上支撑管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支撑牛腿上; 
g2、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使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下端以重新接受荷载; 
g3、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使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下端以重新接受荷载; 
g4、在沉井内施工,待需要第二层与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时,全部千斤 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二层与第一层沉井结构继续下沉一个行程; 
g5、重复操作上述步骤d、e、f直至千斤顶与第二支撑牛腿接触。 
简单来说,改进后的方法就是将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到第一层上支撑管柱拆除完毕且千斤顶呈缩短状态时,再向上制作第二层沉井结构,接着再次连同第一层沉井结构一起下沉,直至第二层沉井结构下沉到第二层上支撑管柱拆除完毕且千斤顶呈缩短状态。通过该方法可以将任意高度的沉井结构按多次制作多次下沉的方法安全下沉到预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在沉井施工中沉井结构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构成上支撑体的管柱节与抱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支撑牛腿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外支撑体系在施工时拆卸管柱节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拆卸完管柱节后千斤顶恢复伸长的状态图; 
图7是沉井结构被引导下沉到预定深度后的状态图; 
图8是图7中沉井结构下沉到位后分批浇筑混凝土承台的示意图; 
图9是施工结束且井外回填土方后沉井结构的状态图; 
图10是多层沉井结构情况下第一层沉井结构的支撑体系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支撑牛腿与沉井外壁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到位后的状态图; 
图13是第二层沉井结构及其外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结构拆除一部分支撑牛腿后的结构图; 
图15是图13中所示结构拆除所有支撑牛腿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包括支撑牛腿15、上支撑管柱11、下支撑管桩14以及千斤顶13;支撑牛腿15固定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上支撑管柱11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端固定于支撑牛腿15上,下支撑管桩14设置在土体中;千斤顶13位于上支撑管柱11与下支撑管桩14之间,千斤顶13受力时,其上端与上支撑管柱11的下端接触,其下端位于下支撑管桩14上。 
上支撑管柱11由若干节管柱节100构成,管柱节100与相邻管柱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如图3所示为管柱节的一种实施方式。管柱节100包括柱体111以及固定在柱体111两端的法兰112,在法兰112上设有供螺栓113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相邻法兰112之间通过螺栓113紧固,如此即可实现管柱节100之间的可拆卸式安装。当然,管柱节100之间的可拆卸式安装方式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方式,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安装,例如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式安装。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本发明外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设置有管柱抱箍支撑体101,管柱抱箍支撑体101的一端固定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撑管柱11上,两个半圆形抱箍抱住柱体111,半圆形抱箍通过螺栓102紧固以实现与上支撑管柱的固定。管柱抱箍支撑体10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安装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管柱抱箍支撑体101是在构建沉井结构10时即将管柱抱箍支撑体101预设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待混凝土凝固后,管柱抱箍支撑体101就被固定在外壁上。还可以通过在沉井结构10外壁上钻孔的方式将管柱抱箍支撑体101安装固定在外壁上。或者在沉井结构外壁上设有预埋件,该预埋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安装管柱抱箍支撑体101时,可直接将管柱抱箍支撑体焊接到预埋件上。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安装管柱抱箍支撑体101时,在相邻的两根上支撑管柱11之间还设置有水平拉杆116,水平拉杆1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上支撑管柱11上。水平拉杆116的安装也可以通过安装在管柱抱箍支撑体上的方式安装,例如如图3中借助管柱抱箍支撑体101来安装固定。 
如图4所示,支撑牛腿15固定于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牛腿15与沉井结构10一体成型,并且在浇筑支撑牛腿15时,在支撑牛腿15内预设有预埋紧固件,该预埋紧固件包括一端带有弯勾以及另一端带有外螺纹的钢筋151,带有弯勾的部分被埋在支撑牛腿15内,带有外螺纹的部分露出支撑牛腿15。在安装上支撑管柱11时,上支撑管柱11上端管柱节一端的法兰112穿过钢筋151后,钢筋151带有外螺纹的一端与螺母152配合即可将上支撑管柱11安装在支撑牛腿15上。当然,将上支撑管柱11安装到支撑牛腿15上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具体方式,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为了提高施工安全度,防止支撑牛腿15沿沉井结构10外壁面处因应力过大而断裂,在支撑牛腿15与沉井结构10外壁之间设有用于提高支撑牛腿15抗剪切强度的斜拉杆105,斜拉杆10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牛腿15内,其另一端固定在沉井结构10外壁内,斜拉杆105与沉井结构10外壁形成一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斜拉杆105的两端被直接浇筑到沉井结构10外壁内和支撑牛腿15内。 
接下来说明书本发明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开始时,首先是构建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 
在沉井结构10所要下沉的土体周围设置下支撑管桩14,待下支撑管桩14设置完成后,在地面上构建沉井结构10,并在沉井结构10外壁上设置支撑牛腿15,将上支撑管柱11的上端固定在支撑牛腿15上;其次在上支撑管柱11与下支撑管桩14之间设置千斤顶13,千斤顶13处于伸长状态,千斤顶13顶紧上支撑管柱11的下端接受沉井结构10传递来的荷载。 
待外支撑体系构建完成后就可以在井内挖土施工并不断引导下沉沉井结构。下面讲述如何安全有效地引导下沉沉井结构。 
在沉井内施工直到需要沉井结构10下沉时,全部千斤顶13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沉井结构10下沉一个行程;再次在井内施工直至需要再次下沉沉井结构10,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13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上支撑管柱11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100,操作千斤顶13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状态。接着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13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上支撑管柱11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100,操作千斤顶13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在操作时微量缩短一部分千斤顶13后,要保证剩余部分千斤顶13能够安全有效地支撑沉井结构10。在操作时,优选每次选取50%的千斤顶13,并且需要间隔选取千斤顶13。然后操作全部千斤顶13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沉井结构10第二次下沉一个行程。按照第二次下沉的方法重复操作即可将沉井结构10连续下沉到预定深度,如图7所示的状态。优选地,所述管柱节100的长度相等,这样可以保证每次下沉的高度一致,方便施工人员控制井内施工进度。 
分批拆除千斤顶,分批浇筑混凝土承台17,直至全部的千斤顶拆除完毕,全部的混凝土承台17浇筑完毕。如图8所示,首先在第一批拆除千斤顶的支撑牛腿15与下支撑管桩14之间浇筑混凝土承台17,用第二批的千斤顶支撑沉井结构10。如图9所示,待第一批混凝土承台17浇筑完毕且满足强度后,取出第二批千斤顶,并在支撑牛腿与下支撑管桩之间浇筑混凝土承台17。如此就可在取出全部的千斤顶的同时浇筑完全部的混凝土承台。 
上述施工方法一般是用于沉井结构高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沉井结构高度达到几十米的情况下,很显然沉井重心较高且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 使用上述一次性制作一次性下沉的方法显然会加大施工危险性,本发明对上述施工方法进行了改进以使其能够满足高度比较高的沉井结构的下沉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主要是分层次构建沉井结构且分层次下沉,为了叙述的方便,将与第一层沉井结构相关的装置的名称前加“第一”,将与第二层沉井结构相关的装置的名称前加“第二”,例如“第一上支撑管柱”和“第二上支撑管柱”,其实两者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下面详细说明多层沉井结构的施工方法。 
如图10所示,首先构建第一层沉井结构,其构建过程与上述一次下沉过程一样。同时,如图11所示给出了另外一种支撑牛腿结构,相比上一种一体成型的支撑牛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牛腿结构比较适合多层沉井结构施工。在构建沉井结构过程中在沉井结构10′的外壁上设有预埋件18,再将支撑牛腿15′安装到预埋件18上。这种安装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或者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预埋件18上,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接着在沉井内施工直到需要第一层沉井结构10′下沉时,全部千斤顶13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一层沉井结构10′下沉一个行程;再次在井内施工直至需要再次下沉第一层沉井结构10′,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13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11′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100,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接着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13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11′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100,操作千斤顶13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然后全部千斤顶13向下收缩一个行程,第一层沉井结构10′第二次下沉一个行程。按照第二次下沉的方法重复操作即可将第一层沉井结构10′下沉到预定深度,如图12所示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再在第一层沉井结构10′上构建第二层沉井结构10″,并在第二层沉井结构10″外壁上设置第二支撑牛腿15″,将第二上支撑管柱11″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支撑牛腿15″上。如图14所示,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13微 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15′,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11″下端以重新接受荷载;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13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15′,操作千斤顶13恢复伸长顶紧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11″下端以重新接受荷载;在操作时,优选每次选取50%的千斤顶13,并且需要间隔选取千斤顶13。这时全部的第一支撑牛腿15′被取出,全部千斤顶13均与第二上支撑管柱11″接触并接受荷载,如图15所示的状态。 
接着在沉井内施工,待需要第二层沉井结构10″下沉时,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第二层沉井结构10″下沉一个行程;然后按照第一层沉井结构10′下沉的方法即可将第一层沉井结构10′和第二层沉井结构10″一起下沉到预定位置。 
按照第二层沉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可以将需要的任意高度的沉井结构分层次建造分多次下沉到预定位置。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最后一层沉井结构下沉到位后,需要分批拆除千斤顶,分批浇筑混凝土承台17,直至全部的千斤顶拆除完毕,全部的混凝土承台17浇筑完毕。优选地,最后一层的沉井结构外壁上的支撑牛腿最好是与沉井结构一体成型,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作而成,这样比较适合永久性埋在地下。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牛腿,支撑牛腿固定在沉井结构外壁上;
上支撑管柱,上支撑管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端固定于支撑牛腿上,上支撑管柱包括若干节管柱节,管柱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
下支撑管桩,下支撑管桩设置在土体中,用于支撑沉井结构;以及
千斤顶,千斤顶位于上支撑管柱与下支撑管桩之间,其上端与上支撑管柱的下端接触,其下端位于下支撑管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沉井结构外壁上的管柱抱箍支撑体,管柱抱箍支撑体的一端固定在沉井结构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撑管柱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担支撑牛腿荷载的斜拉杆,斜拉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牛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沉井结构外壁上,斜拉杆与沉井结构外壁形成一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结构外壁上设有预埋件,支撑牛腿安装固定在该预埋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牛腿与沉井结构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拉杆,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根上支撑管柱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节包括柱体以及固定在柱体两端的法兰,相邻法兰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步骤包括:
a、在土体中设置下支撑管桩,在地面上构建第一层沉井结构,在第一层沉井结构外壁上设置第一支撑牛腿,将第一上支撑管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支撑牛腿上;
b、在第一上支撑管柱与下支撑管桩之间设置千斤顶,千斤顶处于伸长状态,千斤顶顶紧第一上支撑管柱的下端以接受第一层沉井结构的荷载;
c、在沉井内施工,待需要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时,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一个行程;
d、再次在井内施工直至需要再次下沉第一层沉井结构,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
e、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上支撑管柱最下端的一节管柱节,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以重新接受荷载;
f、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一层沉井结构再次下沉一个行程;
g、重复操作上述步骤d、e、f直至千斤顶与第一支撑牛腿接触;
h、分批拆除千斤顶,分批浇筑混凝土承台,直至全部的千斤顶拆除完毕,全部的混凝土承台浇筑完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步骤g之后、步骤h之前还包括:
g1、在第一层沉井结构上构建第二层沉井结构,并在第二层沉井结构外壁上设置第二支撑牛腿,将第二上支撑管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支撑牛腿上;
g2、操作其中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下端以接受荷载;
g3、操作剩余另一部分千斤顶微量缩短以脱离荷载,拆除与其接触的第一支撑牛腿,操作千斤顶恢复伸长顶紧状态,顶紧第二上支撑管柱下端以重新接受荷载;
g4、在沉井内施工,待需要第二层与第一层沉井结构下沉时,全部千斤顶向下收缩一个行程,引导第二层与第一层沉井结构继续下沉一个行程;
g5、重复操作上述步骤d、e、f直至千斤顶与第二支撑牛腿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重复操作上述施工步骤g1-g5。
CN200910040575.5A 2009-06-25 2009-06-25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1591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0575.5A CN101591915B (zh) 2009-06-25 2009-06-25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CT/CN2010/073788 WO2010148962A1 (zh) 2009-06-25 2010-06-11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0575.5A CN101591915B (zh) 2009-06-25 2009-06-25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915A CN101591915A (zh) 2009-12-02
CN101591915B true CN101591915B (zh) 2014-12-17

Family

ID=4140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0575.5A Active CN101591915B (zh) 2009-06-25 2009-06-25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1915B (zh)
WO (1) WO2010148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946B (zh) * 2009-04-24 2010-12-29 丁慈鑫 一种在沉井施工中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内支撑桩
CN101591915B (zh) * 2009-06-25 2014-12-17 丁慈鑫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51930B (zh) * 2010-01-15 2012-10-03 丁慈鑫 沉井的下沉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沉井的下沉方法
CN104032764A (zh) * 2014-06-13 2014-09-10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压入式沉井反力系统
NO343178B1 (en) * 2016-04-01 2018-11-26 Sembcorp Marine Integrated Yard Pte Ltd Seabed bas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same
CN106759417B (zh) * 2016-11-10 2018-11-30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560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东全产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管接头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0114888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气压沉箱锚桩支承装置
JP2008255683A (ja) * 2007-04-05 2008-10-23 Tobishima Corp ケーソンおよびケーソン圧入工法
CN101418573A (zh) * 2008-01-24 2009-04-29 丁慈鑫 沉井结构及将沉井结构平稳准确沉入地面的方法
CN201433398Y (zh) * 2009-06-25 2010-03-31 丁慈鑫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5433A (en) * 1981-03-20 1982-09-2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Method of caisson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CN1095018C (zh) * 1999-05-06 2002-1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梁柱连接的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节点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03974A (zh) * 2006-12-22 2007-07-25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深水沉井基础施工方法
CN101294383A (zh) * 2007-04-26 2008-10-29 王毅 土建工程沉井扩体桩和墙的制作方法
CN201176597Y (zh) * 2008-01-28 2009-01-07 丁慈鑫 一种沉井结构
CN101591915B (zh) * 2009-06-25 2014-12-17 丁慈鑫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560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东全产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管接头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0114888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气压沉箱锚桩支承装置
JP2008255683A (ja) * 2007-04-05 2008-10-23 Tobishima Corp ケーソンおよびケーソン圧入工法
CN101418573A (zh) * 2008-01-24 2009-04-29 丁慈鑫 沉井结构及将沉井结构平稳准确沉入地面的方法
CN201433398Y (zh) * 2009-06-25 2010-03-31 丁慈鑫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1915A (zh) 2009-12-02
WO2010148962A1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7027B (zh) 一种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591915B (zh)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JP5278828B2 (ja) ジャケットの据え付け方法
CN106638975B (zh) 建筑物顶升防倾覆施工方法
CN107044142B (zh) 用于减小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可调节式加固纠偏方法和结构
CN108999394B (zh) 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施工工艺
CN111622268B (zh) 基于电力管廊下穿大型刚性箱涵的保护施工方法
CN201433398Y (zh) 用于支撑沉井结构的外支撑体系
CN101187207A (zh) 混凝土扩底桩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6739715U (zh) 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
JP2010090588A (ja) 杭孔掘削方法
KR200263526Y1 (ko) 매달아 내려치고 되올려치는 콘크리트 구조물 구축장치
CN109989415B (zh) 装配式基础的施工方法
JP3777543B2 (ja) 地下タンクの側壁構築方法
CN114277803A (zh) 逆作法钢管结构柱后插法定位施工方法
CN113266019A (zh) 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
CN109083134B (zh) 一种环形钻孔嵌岩桩施工方法及设备
RU2266368C2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набивной сваи на просадочных грунтах
CN110924318A (zh) 一种t构托换原有桥台桩基加固刚构桥施工结构及方法
CN214574083U (zh) 一种高支模基础结构
CN104234073A (zh) 一种较深预留孔洞成型施工方法
CN217810546U (zh) 一种桥梁基础升降式施工平台
CN114753366B (zh) 钻孔灌注桩组合拔除施工方法
CN219080399U (zh) 冠梁顶预制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CN216339654U (zh) 复杂陡峭地形高挡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2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702, 528 Guangfubei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Qingzhong

Address before: 510700 Room 402, No. 1 Yiyuan Street, Yiyuan Distric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Ding Shudong

Patentee before: Ding Cix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