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4807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4807A
CN101584807A CNA2008100551136A CN200810055113A CN101584807A CN 101584807 A CN101584807 A CN 101584807A CN A2008100551136 A CNA2008100551136 A CN A2008100551136A CN 200810055113 A CN200810055113 A CN 200810055113A CN 101584807 A CN101584807 A CN 101584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hizoma
ethanol
chinese medicine
g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551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向军
安军永
王超
郑立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551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4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4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4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及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人参、黄精、苍术、苦参等17味中药组成,通过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和治疗I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同时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的,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这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急剧升高,其诊治涉及内分泌、心血管等多个学科,已成为新的健康卫生热点问题。MS代表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状态,包括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异常。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有关,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高血压作为其组成部分,与MS关系密切,值得特别关注。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可以降低血压,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说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并不互为因果,而是有共同的病因。(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李华,徐云云,杨秋萍.云南医药2007年第28卷第3期)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胰岛素靶组织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脂肪、肝脏、骨骼肌等)对葡萄糖的摄取与消除能力,抑制肝脏的糖异生的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抗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目前,这一类药物中研究最多的是唾哩烷二酮类(TZDS)药物,虽然这类药物降低胰岛素抵抗的确切机理还不清楚,但它们确定降低了胰岛素抵抗病人体内升高的脂肪酸水平,同时,它们也改变了体内脂肪组织的分布,用TZDS类药物治疗胰岛素抵抗的II型糖尿病不仅改善了血糖的控制,降低抵抗,而且使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其它部分失调状况(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微白蛋白血症等)得到好转,且治疗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倍受人们注目。因此,从天然药物原料中筛选具有胰岛素增敏活性的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指直挂针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为作用靶点的一类新型药物,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而阻止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慢缓激肽的降解,升高缓激肽水平,促进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生成,产生舒血管效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降低外周血管总阻力、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改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酸抑制剂的应用对葡萄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并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尿酸代谢也无不良影响,利钠、利尿、且无低钾低镁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抑制血液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而且抑制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减少机体内血管紧张素II的的过度生成,发挥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的作用。鉴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机理的上述特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已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一类新型降压药物,不仅具有降压作用强、副作用小的疗效特点,尤其对心脏、血管和肾脏等靶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病的治疗。同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尚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因此,从传统中药中筛选研究和发现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新药,同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大部分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各项研究均提示对脂代谢呈中性反应,既无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亦无增加作用。胰岛素增敏剂目前仅用于消除胰岛素抵抗,假如同时能降低血压就能给高血压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尽管国外小样本试验中罗格列酮降低血压的幅度已达统计学意义,但是血压下降绝对值较小,这种降压效果难以使人产生应用此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兴趣。在动物实验中胰岛素增敏剂的降压效果几乎与某些钙通道阻滞剂相当,但是还应考虑到动物与人的种属差异。国内将罗格列酮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降血压治疗,仅服用罗格列酮4周后收缩压平均降低了17mm Hg,舒张压平均降低了11mm Hg,有待今后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予以验证。(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李华,徐云云,杨秋萍.云南医药2007年第28卷第3期)
本发明是在第02146570.3号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上述专利未公开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药物及这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上述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制备胰岛素增敏剂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这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可以被有相同或相似功效的中药代替,并且这些药材均可按照《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或《中药大辞典》进行炮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药物中的应用,同时,涉及了这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2-160、黄精50-200、苍术30-100、苦参20-60、茯苓35-100、麦冬50-200、制何首乌35-100、地黄50-120、山茱萸50-200、黄连20-60、佩兰30-60、荔枝核75-150、淫羊藿30-60、知母30-100、丹参35-120、葛根50-200、地骨皮30-100;
优选的,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2、黄精200、苍术30、苦参60、茯苓35、麦冬200、制何首乌35、地黄120、山茱萸50、黄连60、佩兰30、荔枝核150、淫羊藿30、知母100、丹参35、葛根200、地骨皮30。
或:
人参102、黄精136、苍术68、苦参56、茯苓83、麦冬136、制何首乌83、地黄102、山茱萸136、黄连56、佩兰56、荔枝核136、淫羊藿56、知母68、丹参89、葛根136、地骨皮83。
或:
人参160、黄精50、苍术100、苦参20、茯苓100、麦冬50、制何首乌100、地黄50、山茱萸200、黄连20、佩兰60、荔枝核75、淫羊藿60、知母30、丹参120、葛根50、地骨皮100。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中,苍术为麸炒苍术,地黄为生地黄,淫羊藿为炙淫羊藿,黄精为制黄精。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a、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取3-6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
c、山茱萸用5-9倍量50-90%乙醇浸渍12-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6-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7-11倍量水,煎煮1-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与步骤b中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加乙醇调节醇浓度为50-80%,冷藏放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烘干,备用;
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共同构成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其中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a、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合并,加5-9倍量水,水蒸汽法提取挥发油,提取3-6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
c、山茱萸用5-9倍量50-90%乙醇浸渍12-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6-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7-11倍量水,煎煮1-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与步骤b中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加乙醇调节醇浓度为50-80%,冷藏放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g、步骤b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f所得的颗粒,混匀,密闭,分装,即得。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制备方法优选为:
a、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为5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c、山茱萸用7倍量7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热测)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过滤,与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调解醇浓度为6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
g、将干步骤f所得干膏粉与乳糖粉、糊精按4∶5∶1混合均匀,用60%乙醇为黏合剂,制软材,14目筛网制颗粒,55-60℃烘干,12-60目筛网整粒,筛出部分细粉,喷入步骤b所得的挥发油,混匀,密闭半小时,分装,即得。
本发明药物的其他剂型按比例称取原料药后,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常规剂型。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和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和治疗I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同时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等优势特点。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思想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与变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102g、黄精136g、苍术68g、苦参56g、茯苓83g、麦冬136g、制何首乌83g、地黄102g、山茱萸136g、黄连56g、佩兰56g、荔枝核136g、淫羊藿56g、知母68g、丹参89g、葛根136g、地骨皮83g。
制备方法为:
a、按照处方量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为5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c、山茱萸用7倍量7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热测)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过滤,与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调解醇浓度为6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
g、将步骤f所得干膏粉与乳糖粉、糊精按4∶5∶1混合均匀,用60%乙醇为黏合剂,制软材,14目筛网制颗粒,55-60℃烘干,12-60目筛网整粒,筛出部分细粉,喷入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密闭半小时,即得556克颗粒(以下简称KL)。
实施例2:
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42g、黄精200g、苍术30g、苦参60g、茯苓35g、麦冬200g、制何首乌35g、地黄120g、山茱萸50g、黄连60g、佩兰30g、荔枝核150g、淫羊藿30g、知母100g、丹参35g、葛根200g、地骨皮30g。
制备方法为:
a、按处方量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为3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c、山茱萸用5倍量50%乙醇浸渍12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6倍量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7倍量水,煎煮1小时,提取液过滤,与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调解醇浓度为5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制成颗粒;
g、将步骤b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f所得颗粒,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1000片片剂(以下简称PJ)。
实施例3:
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160g、黄精50g、苍术100g、苦参20g、茯苓100g、麦冬50g、制何首乌100g、地黄50g、山茱萸200g、黄连20g、佩兰60g、荔枝核75g、淫羊藿60g、知母30g、丹参120g、葛根50g、地骨皮100g。
制备方法为:
a、按处方量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为6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c、山茱萸用9倍量90%乙醇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热测)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11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提取液过滤,与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调解醇浓度为8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5-70℃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
g、将步骤b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f所得粉碎粉,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1000粒丸剂(以下简称WJ)。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体外实验
1、3T3-L1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3T3-L1细胞用高糖DMEM(含1096FBS)培养于6孔板上,待细胞长满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换成含有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地塞米松与IBMX的增养基培养,待细胞分化达80-90%以后,将细胞接种于24孔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两天,两天后开始诱导抵抗,留两孔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用含有胰岛素与地塞米松的培养基培养,诱导四天以后,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当诱导抵抗孔的葡萄糖浓度达到空白对照孔葡萄糖浓度的0.5-1倍以后,即可确认抵抗成立。
②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PJ、WJ对3T3-LI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改善作用测定
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PJ、WJ用磷酸缓冲液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无菌溶液,以马来酸罗格列酮(ROG,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批号:05010038)为阳性药物,配成浓度为2×10-3M的无菌溶液。设空白对照孔、模型对照孔、阳性对照孔与药物孔,加药,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ROG:2×10-5M,KL、PJ、WJ均为100μg/ml。加药后两天检测各孔葡萄糖浓度变化,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对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子GLUT4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葡萄糖浓度测定(mM)
空白对照孔 模型对照孔   ROG(2×10-5M)   KL(100μg/ml)  PJ(100μg/ml)   WJ(100μg/ml)
  1.521   5.462   3.124   3.658  4.138   3.947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给药以后的ROG组,KL、PJ、WJ组葡萄糖浓度虽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3T3-L1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具有改善作用。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
造模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300-380g,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则给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0020)1mg/kg,隔一天一次,共21天。
造模一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灌胃以罗格列酮3mg/kg.day)、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高剂量组(120mg/kg.day灌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中剂量组(90mg/kg.day灌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低剂量组(60mg/kg.day灌胃),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以相应的生理盐水,连续两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测定空腹血糖与血清胰岛素浓度。给药两周后测定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
由表2结果可见:给药2周后,各给药组(RO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高、中、低剂量)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高、中、低剂量胰岛素水平均降低,其中高中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高、中、低剂量组均升高,其中中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KL高、中、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其中中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
以上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有显著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实施例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试验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制备
取大鼠肺组织,用10mmol/l冰磷酸钾缓冲液,清洗,切成小块,用匀浆器打成匀浆。匀浆在4℃,5000g离心10分钟,弃沉淀。上清液用上述冰磷酸钾缓冲液低温下透析过夜,每次2升,换液4次。然后于4℃,40,000g离心40分钟,弃沉淀,上清液即为酶提取物,分装,保存于零下20℃备用。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分别称取卡托普利(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批号:05070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卡托普利配制成浓度为50μg/ml的溶液,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均配制成浓度为10mg/ml溶液,以卡托普利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取各样品溶液10μl与酶提取液10μl(约含总蛋白10ug),37℃反应30分钟,设空白对照为20μl缓冲液,阴性对照为10μl缓冲液与酶提取液10μl。酶与药物充分反应后,加入
o-phthaldialdehyde,Hippuryl-histidyl-leucine(HHL)(邻苯二醛,马尿酸一组胺酞一亮氨酸)反应液120ul(以25mmol/L NaOH配制成25mmol/L贮液,1.25X硼酸钠缓冲液0.5mol/L,含NaCl 375mmol/L,pH8.3,反应液为HHL贮液与1.25X硼酸钠缓冲液1∶4混合),37℃反应15分钟,加入1N NaOH 40ul终止反应。以自动进样器避光加入20mg/mlo-phthaldialdehyde(邻苯二醛)(DMSO配制)10μl,室温避光反应10分钟,自动进样器加入3N H盐酸20μl终止反应,30分钟内用荧光检测仪测定荧光强度F,激发波长405nm,发射波长535nm,以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阴性对照一待测)/(阴性对照一空白对照)×100%
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影响
  卡托普利组   KL组   PJ组   WJ组
 ACE抑制率(%)   99%   96%   64%   77%
从表3可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96%;本发明药物组合物PJ、WJ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和64%,通过上述的体外试验和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KL、PJ、WJ具有胰岛素增敏性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提供一种新的用药选择,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和治疗I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同时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2-160、黄精50-200、苍术30-100、苦参20-60、茯苓35-100、麦冬50-200、制何首乌35-100、地黄50-120、山茱萸50-200、黄连20-60、佩兰30-60、荔枝核75-150、淫羊藿30-60、知母30-100、丹参35-120、葛根50-200、地骨皮3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2、黄精200、苍术30、苦参60、茯苓35、麦冬200、制何首乌35、地黄120、山茱萸50、黄连60、佩兰30、荔枝核150、淫羊藿30、知母100、丹参35、葛根200、地骨皮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102、黄精136、苍术68、苦参56、茯苓83、麦冬136、制何首乌83、地黄102、山茱萸136、黄连56、佩兰56、荔枝核136、淫羊藿56、知母68、丹参89、葛根136、地骨皮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160、黄精50、苍术100、苦参20、茯苓100、麦冬50、制何首乌100、地黄50、山茱萸200、黄连20、佩兰60、荔枝核75、淫羊藿60、知母30、丹参120、葛根50、地骨皮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中,苍术为炒苍术,地黄为生地黄,淫羊藿为炙淫羊藿,黄精为制黄精。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a、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取3-6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
c、山茱萸用5-9倍量50-90%乙醇做溶剂,浸渍12-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6-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7-11倍量水,煎煮1-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与步骤b中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加乙醇调节醇浓度为50-80%,冷藏放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烘干,备用;
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共同构成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药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a、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佩兰、苍术合并,加5-9倍量水,水蒸汽法提取挥发油,提取3-6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滤后备用;
c、山茱萸用5-9倍量50-90%乙醇做溶剂,浸渍12-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烘干,备用;
d、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6-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烘干,备用;
e、黄精、苦参、生地、制何首乌、茯苓、黄连、丹参、荔枝核、地骨皮,加7-11倍量水,煎煮1-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与步骤b中佩兰、苍术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加乙醇调节醇浓度为50-80%,冷藏放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烘干,备用;
f、将步骤c所得山茱萸干膏、步骤d所得醇提干膏、步骤e所得水提醇沉干膏混合均匀,粉碎,加入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g、步骤b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f所得的颗粒,混匀,密闭,分装,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CNA2008100551136A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584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51136A CN101584807A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51136A CN101584807A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4807A true CN101584807A (zh) 2009-11-25

Family

ID=4136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551136A Pending CN101584807A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480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5628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酮症酸中毒合并类白血病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56188A (zh) * 2012-09-10 2014-03-2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制粒方法
CN104623271A (zh) * 2013-11-11 2015-05-2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鉴别方法
CN104940599A (zh) * 2014-03-27 2015-09-3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脂质代谢药物中的应用
CN106266579A (zh) * 2016-10-16 2017-01-04 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653565A (zh) * 2017-03-28 2018-10-1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N109091611A (zh) * 2012-08-09 2018-12-2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5628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酮症酸中毒合并类白血病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CN103505628B (zh) * 2012-06-28 2018-04-17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酮症酸中毒合并类白血病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CN109091611A (zh) * 2012-08-09 2018-12-2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9091611B (zh) * 2012-08-09 2021-06-0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56188A (zh) * 2012-09-10 2014-03-2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制粒方法
CN103656188B (zh) * 2012-09-10 2018-05-29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制粒方法
CN104623271A (zh) * 2013-11-11 2015-05-2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鉴别方法
CN104623271B (zh) * 2013-11-11 2018-04-17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鉴别方法
CN104940599A (zh) * 2014-03-27 2015-09-3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脂质代谢药物中的应用
CN106266579A (zh) * 2016-10-16 2017-01-04 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653565A (zh) * 2017-03-28 2018-10-1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958B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8480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CN100366280C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264215A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1562B (zh) 参芪温胆汤新剂型及其生产方法
JP2002154979A (ja) I型アレルギー用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88396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15166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055935A (zh) 一种协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943756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415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8821B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
CN103735755A (zh) 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832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53964C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43755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1996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中药的制备方法
CN10432431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大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3768454B (zh)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hiv/aids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129B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CN106138194B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161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468124A (zh) 一种防治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849A (zh) 一种防治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3581A (zh) 用于降血糖的双参胶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