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7121A -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7121A
CN101577121A CNA2009101406280A CN200910140628A CN101577121A CN 101577121 A CN101577121 A CN 101577121A CN A2009101406280 A CNA2009101406280 A CN A2009101406280A CN 200910140628 A CN200910140628 A CN 200910140628A CN 101577121 A CN101577121 A CN 101577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ary area
recording layer
rotational speed
fast rotational
doubly f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06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7121B (zh
Inventor
武田信博
原井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77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7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1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6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8Speed 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构成为: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设定与光盘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当对第一记录层记录或再现信息时,在任一个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在该假想区域中将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情况下,存储该切换信息,当在第二记录层中进行与所述第一记录层中的假想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时,在该记录或再现之前,预先根据该切换信息将该假想区域中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现的技术。
背景技术
即便对DVD±R等的双层记录层构成的光盘,进一步提高记录速度、即进一步缩短记录时间的市场要求也是很高的,对于此,至今都是通过光盘的高速旋转化作出对应。但是,由于高速旋转化,因光盘具有的误差而使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信号变得不稳定,记录品质下降,所以当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要降低光盘的旋转速度,使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稳定化,从而使记录品质稳定化。
在图11中,表示了对双层构成的光盘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的现有技术例。本例构成为:当从第一记录层(第一层)的内周侧到外周侧进行记录,进一步从第二记录层(第二层)的外周侧到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在第一层中,在内周侧的第一区域中以记录速度v1’进行记录,在P点位置切换的下一个第二区域中以记录速度v2’进行记录,在Q点位置切换的外周侧的下一个第三区域中以记录速度v3’进行记录,进一步,在第二层中,在与第一层的第三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区域(第二层的第三区域)中也以记录速度v3’进行记录,在与第一层的第二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区域(第二层的第二区域)中也以记录速度v2’进行记录,在与第一层的第一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区域(第二层的第一区域)中也以记录速度v1’进行记录。当在伺服信号中没有检测出误差时,在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区域中分别以记录速度v1’、v2’、v3’进行记录,但是当在伺服信号中检测出误差时成为(a)、(b)两种情况。(a)是在第一层的第三区域的R点位置上在伺服信号中检测出误差的情况,(b)是在第一层的第二区域的S点位置上在伺服信号中检测出误差的情况。在(a)中,在R点位置上使记录速度v3’降低(Down)到记录速度v2’,将该记录速度v2’维持到第二层的记录结束为止。即便在第二层的第三区域中记录速度也不回复到v3’。此外,在(a)中,在S点位置上使记录速度v2’降低(Down)到记录速度v1’,将该记录速度v1’维持到第二层的记录结束为止。即便在第一层的第三区域和第二层的第三区域中记录速度也不回复到v3’,即便在第二层的第二区域中记录速度也不回复到v2’。
此外,作为现有技术例,为了可以与光盘外周部中的误差对应,通常构成为在光盘外周部中降低记录速度。
此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例如,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62945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2-109822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62945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由于光盘的部分误差使外周的品质下降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稳定地记录数据,在高速地将数据记录·再现到光盘中,监视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高频成分,当检测出规定阈值以上的偏心速度和面振动加速度时,以规定的比例降低外周的线速度,降低偏心速度和面振动加速度的频率,在改善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的响应性的状态下进行记录或再现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09822号公报中记载了在使用光盘的存储装置中,为了避免伴随着光盘的高速旋转化的读取/写入余量不足,并且稳定地维持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状态,当读取/写入余量在第一规定值以下,或者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的伺服异常发生在第一规定频率以上时,降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当读取/写入余量在第二规定值以上,或者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的伺服异常发生在第二规定频率以下时,使主轴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上升的技术。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图11记载的技术中,当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降低(Down)记录速度,为了维持该降低的记录速度并进行之后的记录,当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记录时间加长。当在第一层的第一区域的记录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记录时间变得特别长。此外,在光盘外周部通常降低记录速度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因为也降低在盘中没有误差的情况下的记录速度,所以记录时间也变长。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62945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当检测出由光盘的部分误差引起的规定阈值以上的偏心速度和面振动加速度时,降低外周的线速度,此后不增大记录速度。因此,认为在具有误差的光盘中记录时间也变长。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09822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当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在某个阈值以下时能够增大记录速度,但是认为要预测在低的记录速度下高速旋转时的伺服信号误差是困难的,预想通过记录速度的上升,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超过阈值,盘电动机重复减速、加速、减速、加速、……,结果导致记录时间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这种课题,提供使用方便,有效地发挥高速记录再现技术的特征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是能够解决上述课题,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
即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构成为: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设定与光盘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当对第一记录层记录或再现信息时,在任一个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在该假想区域中将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情况下,存储该切换信息,当在第二记录层中进行与所述第一记录层中的假想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时,在该记录或再现之前,预先根据该切换信息将该假想区域中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缩短在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现所需的时间、使用方便的光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
图2是设定假想区域的说明图。
图3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假想区域和记录速度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聚焦伺服信号的波形例图。
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图2是设定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假想区域的说明图,图3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假想区域和设定为v1、v2、v3这样3速的记录速度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图,图5是具有误差的聚焦伺服信号的波形例图,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图。
在图1中,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2是具有DVD±R等的双层记录层构成的光盘,3是旋转驱动光盘2的盘电动机,4是光拾取器,5是物镜,6是在光拾取器4内产生用于记录或再现的规定强度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7是在光拾取器4内驱动激光二极管6的激光器驱动电路,8是经过物镜5接受来自光盘2的记录面(以下也称其为光盘面)的反射激光,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的光拾取器4内的受光部,9是光拾取器4内使物镜5对光盘面移动变位或改变物镜5的姿势的调节器,10是驱动调节器9的调节器驱动电路,11由具有直线状的引导部件(未图示)和导螺杆部件(未图示)等构成,使光拾取器4沿混合型光盘2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引导机构部,12是在移动·引导机构部11内旋转驱动螺旋导杆部件(未图示)的滑动电动机,15是驱动盘电动机3和滑动电动机12的电动机驱动电路,30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31是作为在DSP30内控制电动机驱动电路15的电动机控制机构的电动机控制部,32是生成记录信号的记录信号生成部,33是在DSP30内将来自受光部8的再现信号作为RF信号、作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和作为聚焦伺服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处理的再现·误差信号处理部,34是在DSP30内生成用于控制调节器驱动电路10的聚焦控制用信号和跟踪控制用信号并进行输出的聚焦·跟踪控制部,35是从作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和作为聚焦伺服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信号误差的误差检测机构的伺服误差检测部,40是作为控制上述DSP30的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50是作为存储微计算机40处理的信息数据或经过处理的信息数据的存储机构的存储器。
作为上述误差检测机构的伺服误差检测部35将跟踪误差信号或聚焦误差信号的误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将超过该基准值的部分作为该误差的检出信号进行输出。此外,作为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40,在关于光盘2的2个记录层(第一、第二记录层)设定与该光盘2的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并根据伺服误差检测部35的输出,以假想区域为单位控制电动机控制部31,控制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控制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此外,微计算机40以使与光盘2的双层记录层中的一方(第一记录层)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和与另一方(第二记录层)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位于各假想区域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上的方式设定上述设定的假想区域。此外,当在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中进行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控制时,作为该切换信息,该微计算机40将进行该切换时的该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存储在作为存储机构的存储器50中,作为第二记录层侧的相当的假想区域、即第二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当对位于与已进行上述切换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上的假想区域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该记录或再现之前,从该存储器50读取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0中的假想区域,将上述相当的第二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此后,以该切换到低速侧的倍速旋转速度的记录速度开始记录或再现。进一步,当在光盘2的第二记录层侧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微计算机40在每个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在与进行该记录或再现的假想区域对应(=处于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中,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0中的切换信息、即有无被存储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判断是否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作为判断的结果,当存在对应(=处于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时,将在第二记录层侧的从此要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另一方面,作为判断的结果,当没有对应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时,不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
下面,在说明中使用的图1的光盘装置的构成要素上,附加与图1中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加以使用。
图2是设定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假想区域的说明图,(a)是以CAV方式(角速度一定方式)旋转光盘2的情况,(b)是在光盘2的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中以CAV方式旋转光盘2的PCAV方式的情况。在(a)、(b)的任一个中,微处理机40对光盘2的第一记录层(第一层),从光盘内周侧向着光盘外周侧,设定No.n、No.(n+1)、No.(n+2)、No.(n+3)、No.(n+4)、No.(n+5)、No.(n+6)的7个假想区域,对光盘2的第二记录层(第一层),从光盘外周侧向着光盘内周侧,设定No.(n+7)、No.(n+8)、No.(n+9)、No.(n+10)、No.(n+11)、No.(n+12)、No.(n+14)的7个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的假想区域和No.(n+13)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1)的假想区域和No.(n+12)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2)的假想区域和No.(n+11)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3)的假想区域和No.(n+10)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4)的假想区域和No.(n+9)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5)的假想区域和No.(n+8)的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光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No.(n+6)的假想区域和No.(n+7)的假想区域。在(a)的CAV方式中,在最外周的假想区域No.(n+6)的假想区域和No.(n+7)的假想区域的各个端部,形成最大的记录速度Vmax1,在(b)的PCAV方式中,在外周侧的假想区域的No.(n+5)、No.(n+6)的假想区域和No.(n+7)、No.(n+8)的假想区域的各个中形成最大的记录速度Vmax2
图3是在7个即第一记录层(第一层)和第二记录层(第二层)中设定合计14个、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假想区域,以ZCLV方式旋转光盘2,使记录速度为v1、v2、v3(v1<v2<v3)这样3个速度的情况的说明图。
在图3中,微处理机40对光盘2的第一记录层(第一层),从盘内周侧向着盘外周侧设定No.1~No.7的7个假想区域,对光盘2的第二记录层(第二层),从盘外周侧向着盘内周侧设定No.8~No.14的7个假想区域。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1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14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1,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2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13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1,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3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12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2,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4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11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2,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5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10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3,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3,与相互相同的盘半径位置对应地设定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和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设定记录速度为v3。A是No.1的假想区域的盘内周侧端部位置,B是No.3的假想区域的盘内周侧端部位置,C是No.5的假想区域的盘内周侧端部位置,D是No.7的假想区域和No.8的假想区域的边界位置,E是No.10的假想区域的盘外周侧端部位置,F是No.12的假想区域的盘外周侧端部位置,G是No.14的假想区域的盘外周侧端部位置。
下面,图4、图7、图8、图9和图10是从上述图3的状态改变记录速度v的情况。
图4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在图3的假想区域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记录速度为v3的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和根据该误差降低(Down)记录速度时的记录速度v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4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D1位置,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检测出是伺服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基准值以上的误差时,微计算机40控制DSP30的电动机控制部31,通过电动机驱动电路15降低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为v3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为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这时,微计算机40将在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切换信息)、即降低记录速度这一情况存储在存储器50中。在D1位置以后,在No.7的假想区域内,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并到达D位置时,在进行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0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8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本图4的情况下,因为在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如上所述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所以上述判定结果也成为在No.7的假想区域中将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判断结果。微计算机40根据该判断结果,通过控制DSP30的电动机控制部31,控制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将光盘2的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即,在进行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以成为与D1位置以后的No.7的假想区域中的已降低的倍速旋转速度(=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方式设定光盘2。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到达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的D2位置时,在进行下一个No.9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9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本图4的情况下,因为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为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所以上述判定结果成为在No.6的假想区域中不将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判断结果。微计算机40根据该判断结果,通过控制DSP30的电动机控制部31,控制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将光盘2的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即,在进行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将光盘2设定在与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的倍速旋转速度(=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控制电动机控制部31,以该设定的倍速旋转速度使光盘2旋转,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到达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的位置时,在进行下一个No.10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10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5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10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下面,微计算机40也在No.10的假想区域中进行与上述No.9的假想区域中同样的控制,使光盘2具有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进行记录或再现。
即便对于No.11的假想区域~No.15的假想区域,也进行与上述No.9的假想区域和上述No.10的假想区域的情况同样的控制,使光盘2以与记录速度v2、v1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旋转,在光盘装置中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
图5是具有误差的聚焦伺服信号的波形例图。
在图5中,ef是当没有误差时的聚焦伺服信号的电平(以下称为恒定电平),efs1是当判断在聚焦伺服信号中存在误差时的聚焦伺服信号的上侧基准值,efs2是当判断在聚焦伺服信号中存在误差时的聚焦伺服信号的下侧基准值,Δefs是上侧基准值efs1与下侧基准值efs2之差(以下称为基准值范围)。将这些上侧基准值efs1、下侧基准值efs2和基准值范围Δefs设定在DSP30内的伺服误差检测部35中。在本图5的波形中,因为聚焦伺服信号发生误差时的电平也超过上侧基准值efs1和下侧基准值efs2中的任一个,该误差成为从基准值范围Δefs超出的电平,所以伺服误差检测部35输出基于该聚焦伺服信号的误差的信号作为检测结果,微计算机40以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电动机控制部31,降低(Down)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切换,并且将这时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中。在上述图4中,在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中产生本图5的误差。
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1的动作说明图。
在图6中,
(1)首先,光盘装置1接受对第一记录层的记录或再现指示(步骤S611)。
(2)微计算机40对于光盘2的第一、第二记录层设定假想区域(步骤S612)。
(3)微计算机40从光盘2的第一记录层的第一假想区域发出进行记录或再现的指示(步骤S613)
(4)伺服误差检测部35从聚焦误差信号(聚焦伺服信号)或跟踪误差信号(跟踪伺服信号)检测误差(伺服误差)(步骤S614)。在图4的情况下,当在No.7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检测上述伺服误差。
(5)伺服误差检测部35判断上述检测出的伺服误差是否在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上(步骤S615)。
(6)根据上述步骤S615中的判断结果,当上述伺服误差在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上时,微计算机40控制电动机控制部31,由电动机驱动电路15降低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降低(Down)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步骤S616)。在图4的情况下,在No.7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从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
(7)微计算机40在上述已降低的倍速旋转速度下对光盘2进行记录或再现,并将当降低该倍速旋转速度时的假想区域存储在存储器50中(步骤S617)。在图4的情况下,将No.7的假想区域存储起来。
(8)进一步,光盘装置1接受对第二记录层的记录或再现指示(步骤S621)。
(9)在第二记录层中在此后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假想区域(第一假想区域)中,在进行该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存储器50的存储信息、即与该第一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有无降低实绩判断是否需要通过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记录速度(步骤S622)。在图4的情况下,对于第二记录层的最初的假想区域的No.8的假想区域,根据第一记录层侧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的降低实绩判断是否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
(10)作为上述步骤S622中的判断结果,当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时,在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控制DSP30内的电动机控制部31,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规定值(步骤S623)。在图4的情况下,对于No.8的假想区域,设定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
(11)在以上述已降低的倍速旋转速度使光盘2旋转的状态下对于第二记录层的第一假想区域进行记录或再现(步骤S624)。
(12)作为上述步骤S622中的判断结果,当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时,微计算机40控制DSP30内的电动机控制部31,不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使装置移动到记录或再现状态。
(13)下面,当对于第二记录层的第二假想区域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进行该第二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根据存储器50的存储信息即与该第二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层侧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有无降低实绩判断是否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并降低记录速度(步骤S625)。在图4的情况下,对于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根据第一记录层侧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的有无降低实绩判断是否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
(14)作为上述步骤S625中的判断结果,当需要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时,在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控制DSP30内的电动机控制部31,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规定值(步骤S626)。在图4的情况下,因为第一记录层侧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没有降低实绩,所以在No.9的假想区域中,微计算机40不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
(15)以基于上述步骤S625中的判断结果的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对于第二记录层的第二假想区域进行记录或再现(步骤S627)。
(16)下面,微计算机40移动到第二记录层的第三假想区域中的控制动作(步骤S628)。
微计算机40按照在存储器50等的光盘装置1内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程序,自动地实施上述步骤S611~步骤S617的一连串的顺序和上述步骤S621~步骤S628的一连串的顺序。
图7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在图3的假想区域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记录速度为v3的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和根据该误差降低(Down)记录速度时的记录速度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7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D1位置,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检测出是伺服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基准值以上的误差时,微计算机40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为v3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为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这时,微计算机40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切换信息),即降低记录速度这一情况存储在存储器50中。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区域内,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并到达D2位置时,在第一记录层内的No.7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使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回复到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此后,在No.7的假想区域中,作为使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当在第一记录层的该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到达D位置时,在第二记录层内的No.8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50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8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本图7的情况下,因为在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如上所述不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所以上述判定结果也成为在No.7的假想区域中不将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判断结果。微计算机40根据该判断结果,将光盘2的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No.8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时,在下一个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9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本图7的情况下,因为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所以上述判断结果成为在No.6的假想区域中将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的判断结果。微计算机40根据该判断结果,通过控制DSP30的电动机控制部31,控制盘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将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即,在进行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将光盘2设定在与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的倍速旋转速度(=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控制电动机控制部31,以该设定的倍速旋转速度使光盘2旋转,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到达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的位置时,在下一个No.10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10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5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设定第二记录层的No.10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下面,微计算机40也在No.10的假想区域中进行与上述No.8的假想区域中同样的控制,使光盘2回复到具有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进行记录或再现。
对于No.11的假想区域~No.15的假想区域也进行与上述No.8的假想区域和上述No.10的假想区域的情况相同的控制,使光盘2以与记录速度v2、v1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旋转,在光盘装置中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
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当在图3的假想区域中,在第一记录层的记录速度v3的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和根据该误差降低(Down)记录速度,在该降低后在第一记录层中维持记录速度不变时的记录速度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8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D1位置,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检测出是伺服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基准值以上的误差时,微计算机40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为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这时,微计算机40将No.6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中,并且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区域内使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移动到No.7的假想区域时,微计算机40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维持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进行该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也将该No.7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中。当第一记录层的该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并到达D位置时,在第二记录层内的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50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8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将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No.8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时,在下一个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9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将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以该设定的倍速旋转速度使光盘2旋转,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No.10的假想区域~No.15的假想区域中的动作与上述图4、图7的情况相同。
图9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在图3的假想区域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记录速度为v3的2个假想区域中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的记录速度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9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D1位置,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检测出是伺服信号的基准值以上的误差时,微计算机40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这时,微计算机40将该No.6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中,并且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区域内使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移动到No.7的假想区域时,微计算机40也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维持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不变,进行该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当在该No.7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D2位置,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再次检测出伺服信号的基准值以上的误差时,微计算机40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v1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这时,微计算机40也将该No.6的假想区域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中,并且在D2位置以后,在No.7的假想区域内使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在第一记录层的该No.7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并到达D位置时,在第二记录层内的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50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No.8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7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与记录速度v1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将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1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在No.8的假想区域中记录或再现结束时,在下一个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根据上述存储器50内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该No.9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将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降低到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根据该判断结果,预先将第二记录层的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在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速度上。在该设定后,微计算机40以该设定的倍速旋转速度使光盘2旋转,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No.10的假想区域~No.15的假想区域中的动作与上述图4、图7、图8的情况相同。
图10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在图3的假想区域中,当即便在第一记录层中的任一个假想区域中未检测出服信号的误差,也在第二记录层的记录速度v3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当检测出伺服信号的误差时的记录速度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0中,当在第一记录层的No.1的假想区域~No.7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当伺服误差检测部35未出伺服信号的误差,在第二记录层的No.8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时,若开始在D1位置检测伺服信号的误差,则微计算机40使光盘2从与记录速度v3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变化到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在D1位置以后,在No.8的假想区域内,微计算机40使光盘2成为与记录速度v2对应的倍速旋转状态,进行记录或再现。
当在No.8的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结束,移动到No.9的假想区域时,在该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之前,微计算机40判断是否在与该No.9的假想区域对应(=光盘半径位置相同)的第一记录层的No.6的假想区域中已降低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当根据该判断结果确认没有降低时,根据该结果,预先使该No.9的假想区域中光盘2的倍速旋转速度回复到记录速度v3。在该回复后,微计算机40在No.9的假想区域中进行记录或再现。No.10的假想区域~No.15的假想区域中的动作与上述图4、图7、图8、图9的情况相同。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缩短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现所需的时间,结果,能够提供使用方便的光盘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微计算机40设定的假想区域如图3所示,是第一记录层、第二记录层都由7个区域构成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记录速度也不限于v1、v2、v3这样3个速度。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使作为控制机构的微计算机40与DSP30地设置的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微计算机也可以具有一体地包含在DSP内的构成。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方式来实施。从而,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本发明的一个简单例示,不应该解释为即定条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进一步,属于该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
盘电动机,旋转驱动光盘;
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盘电动机;
电动机控制机构,生成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电路的信号;
误差检测机构,检测跟踪伺服信号或聚焦伺服信号的误差;
控制机构,将对应于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的多个假想区域附着设置在所述光盘的多个记录层上,并且根据所述误差检测机构的输出,以所述假想区域为单位控制所述电动机控制机构,将所述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和
存储机构,存储将所述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时的切换信息,
在进行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一记录层的任一假想区域内的记录或再现时,在所述伺服信号的误差已通过所述误差检测机构被检测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在与该假想区域内的该检测位置对应的位置将所述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在第二记录层,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该切换信息,在记录或再现之前,在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相同的盘半径位置的假想区域中,在整个该假想区域中,将倍速旋转速度设定为与所述已切换的低速侧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检测机构构成为,对所述跟踪伺服信号或聚焦伺服信号的误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将超过该基准值的信号误差作为所述误差的检测信号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构成为,当在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将所述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时,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作为所述切换信息存储进行该切换时的该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在进行与该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的记录或再现时,在该记录或再现之前,读出所述已存储的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对与该读出的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整体,将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为与所述已切换的低速侧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第二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现时,在该记录或再现之前,针对该第二记录层的每个假想区域,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对在与该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中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是否已被切换至低速侧进行判断。
5.一种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该信息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对光盘的第一、第二记录层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
第一步骤,将与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附着设置在所述光盘的多个记录层上;
第二步骤,对所述光盘的第一记录层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对跟踪伺服信号或聚焦伺服信号的误差进行检测;
第三步骤,当所述误差被检测出时,在与检测出该误差的位置对应的假想区域内位置,将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到低速侧;
第四步骤,存储已切换所述倍速旋转速度的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作为切换信息,并继续进行记录或再现;
第五步骤,转移到第二记录层,在进行所述第二记录层中的假想区域上的记录或再现之前,根据所述已存储的切换信息,判断在与所述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中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是否已被切换至低速侧;
第六步骤,当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倍速旋转速度已被切换至低速侧时,将该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的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设定为在整个该假想区域成为与所述已切换的低速侧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
第七步骤,以所述已切换的低速的倍速旋转速度进行所述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
第八步骤,当从在所述第七步骤已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假想区域转移至下一个相邻的假想区域时,在进行该下一个假想区域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判断在与所述下一个假想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中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是否已被切换至低速侧;
第九步骤,当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中的倍速旋转速度已被切换至低速侧时,将所述下一个假想区域的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整个该下一个假想区域切换至低速侧,当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中的倍速旋转速度未被切换至低速侧时,不将所述下一个假想区域的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至低速侧,而是在整个该下一个假想区域使其为或预先设为规定的倍速旋转速度;
第十步骤,以所述已切换的低速的倍速旋转速度进行所述下一个假想区域中的记录或再现;
第十一步骤,在第二记录层中转移至再下一个假想区域进行记录或再现时,重复进行所述第八步骤、所述第九步骤和第十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步骤中,设定所述假想区域,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位于相同的盘半径位置。
7.一种信息记录再现方法,是对光盘的多个记录层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盘装置内的控制机构针对该光盘的多个记录层的各个,设定与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多个区域对应的多个假想区域的步骤;
在进行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一记录层的任一假想区域内的记录或再现时,光盘装置内的误差检测机构对跟踪伺服信号或聚焦伺服信号的误差进行检测的步骤;
所述控制机构在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内的所述误差被检测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将所述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至低速侧的步骤;
光盘装置内的存储机构存储所述光盘的倍速旋转速度切换至低速侧时的切换信息的步骤;和
所述控制机构在第二记录层的记录或再现之前,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该切换信息,将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假想区域为相同盘半径位置的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的倍速旋转速度在整个该假想区域设定为与所述已切换的低速侧的倍速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步骤,
以所述设定的倍速旋转速度使所述光盘旋转,对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假想区域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
CN2009101406280A 2005-11-28 2006-08-08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1691 2005-11-28
JP2005341691A JP4418425B2 (ja) 2005-11-28 2005-11-28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2005-341691 2005-11-2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06935A Division CN100524476C (zh) 2005-11-28 2006-08-08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121A true CN101577121A (zh) 2009-11-11
CN101577121B CN101577121B (zh) 2012-04-18

Family

ID=3808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06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476C (zh) 2005-11-28 2006-08-08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20091014062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121B (zh) 2005-11-28 2006-08-08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06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476C (zh) 2005-11-28 2006-08-08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26903B2 (zh)
JP (1) JP4418425B2 (zh)
CN (2) CN10052447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7365B2 (ja) * 2006-10-13 2010-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US8014250B2 (en) * 2008-10-30 2011-09-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spection apparatu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JP5351759B2 (ja) * 2007-11-19 2013-11-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検査方法、検査装置、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US8018808B2 (en) 2007-11-19 2011-09-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spection apparatu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US8014251B2 (en) * 2008-11-07 2011-09-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spection apparatu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JP5281804B2 (ja) * 2008-02-14 2013-09-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110022464A1 (en) * 2009-07-21 2011-0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Optimizing ads by customization for a target device
JP5142975B2 (ja) * 2008-12-24 2013-02-13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8753A (en) * 1996-08-13 2000-09-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rasable digital video disk with reference clock track
JP3856980B2 (ja) 1999-03-31 2006-12-13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109822A (ja) 2000-09-29 2002-04-12 Fujitsu Ltd 回転制御方法及び記憶装置
JP2002324322A (ja) 2001-04-26 2002-11-08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WO2002086873A1 (ja) * 2001-04-17 2004-08-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280814C (zh) * 2001-05-16 2006-10-18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系统检测决定光驱转速的方法
JP4031623B2 (ja) 2001-06-15 2008-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情報処理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4005817A (ja) 2002-05-31 2004-01-08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回転速度制御方法
JP3674608B2 (ja) 2002-07-25 2005-07-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JP4069087B2 (ja) 2004-02-17 2008-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チルト補正処理方法
JP2005310289A (ja) 2004-04-23 2005-11-04 Tea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327425A (ja) 2004-05-17 2005-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121B (zh) 2012-04-18
JP4418425B2 (ja) 2010-02-17
CN1975867A (zh) 2007-06-06
US7626903B2 (en) 2009-12-01
JP2007149209A (ja) 2007-06-14
US20070121444A1 (en) 2007-05-31
CN100524476C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7121B (zh)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EP1174875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7327656B2 (en) Tilt correction method detecting tilt with same linear velocity as upon actually recording/reproducing at each radial position
EP1246181B1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KR0176599B1 (ko) 씨디-롬 드라이브의 구동방법
JPH11317003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とその振動検出方法
US7177240B2 (en) Optical dis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an optical pickup to an innermost perimeter of an optical disc using track information
US7035197B2 (en) Disk drive including a balancer
US20030174598A1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6704253B2 (en) Disk drive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uming the recording process during interruption
KR100457140B1 (ko) 디스크 서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0202518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20080025165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515462B (zh) 光盘装置
US20070002712A1 (en) Unbalanced disc detection and rotating speed control in disc reading apparatus
US711662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 pickup
EP1721313A1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nd reading apparatus
US6747926B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a rotational speed
JP4197850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523913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トラック線速度検出方法
KR20010095389A (ko) 광디스크장치에서의 스큐 조정 방법
JP4349184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
JP5394408B2 (ja) 光学的情報再生装置、光学的情報再生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US20080002545A1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determining method
JPH08221917A (ja) 光学ディスクの高速アクセ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