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6700A - 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76700A CN101576700A CNA2009101382089A CN200910138208A CN101576700A CN 101576700 A CN101576700 A CN 101576700A CN A2009101382089 A CNA2009101382089 A CN A2009101382089A CN 200910138208 A CN200910138208 A CN 200910138208A CN 101576700 A CN101576700 A CN 101576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picture pick
- zoom
- switch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操作按钮;和绕所述操作按钮可转动地安装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具有操作部并配置为使用户能通过转动所述操作部而选择多个操作状态。所述操作部形成为使放置在所述操作按钮上的用户的手指在所述操作部转动到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与所述操作部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具体说,涉及包括用于改变操作模式的操作按钮和操作构件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拍摄静态图像的快门按钮以及用于变焦操作的变焦杆的例如数码照相机等摄像设备已经普及。通常,变焦杆具有用于摄远和广角模式的两个变焦开关以及位于两个变焦开关之间的操作杆。当用户操作操作杆时,用于摄远和广角模式的两个变焦开关之一被操作。
一些上述类型的摄像设备提供用于记录动态图像的动态摄像模式以及用于记录静态图像的静态摄像模式。例如,可通过对包括在设备本体中的选择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或通过对显示在监视器等上的模式设置屏幕进行变更操作,来完成在这些模式之间的切换。
然而,为了检查或变更摄像设备的当前模式,用户必须从视觉上检查选择开关的当前状态或显示在设置屏幕或监视器上的当前模式状态。此外,在摄像期间或者在非摄像模式中的移动期间,如果选择开关与外部物体接触而变更了当前模式,则用户可能无法注意到模式的变更。于是,例如,当用户为摄像而从视觉上检查取景器或监视器而意识到有必要再次设定模式时,用户不能立即开始摄像操作。
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7-180672号公报以及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7-108338号公报(相应于美国专利2007-081820 A1号公报)中公开了例如上述那种数码相机。
发明内容
希望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它能够允许用户立即感知设备的本体的设定状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包括操作按钮和绕该操作按钮可转动地安装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具有操作部并配置为使用户能通过转动该操作部而选择多个操作状态。操作部形成为使放置在操作按钮上的用户的手指在操作部转动到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与操作部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中,接触操作按钮的用户同时接触操作构件的操作部。这能使用户感知操作构件当前是位于相应于预定操作状态的切换位置。也就是说,摄像设备能使用户立即感知设备是处于预定操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摄像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摄像设备的后视图。
图4A是图1所示摄像设备的整体俯视图;图4B是图1所示摄像设备的上部的前视图;而图4C是图4B所示的上部的右侧视图。
图5是操作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快门按钮和变焦杆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模式切换杆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转动到设备本体外侧的切换位置的模式切换杆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转动到设备本体内侧的切换位置的模式切换杆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被变焦杆和变焦操作环操作的变焦开关的透视图。
图11A是被变焦杆和变焦操作环操作的变焦开关的俯视图,并示出开关片朝一个方向倾斜的状态;图11B示出图11A的开关片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而图11C示出图11A的开关片朝另一个方向倾斜的状态。
图12是示出模式切换杆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摄像设备。参考图1和图2,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设备1是能够拍摄静态和动态图像的数码相机。摄像设备1包括大致为矩形形状的设备本体2、透镜装置5、显示板3、控制装置6、透镜盖8以及电池电源(未示出)。透镜装置5将目标图像作为光而摄入,并引将该光引导至诸如电荷耦合装置(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4。显示板3包括能够基于来自摄像元件4的视频信号输出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控制装置6控制透镜装置5的操作以及显示板3的显示。透镜盖8打开或闭合面朝设备本体2的前部的摄像透镜7。
设备本体2包括:沿前后方向彼此重叠的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设置在设备本体2的顶部并包括快门按钮和变焦杆的操作单元12;和将由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所限定出的空间分割成前后部分的主框体13。透镜盖8可垂直滑动地联接到前壳体10的前侧。
前壳体10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或例如工程塑料等树脂制成,并大致具有矩形形状。前壳体10的构成设备本体2的前侧的主表面设置有使摄像透镜7露出的透镜孔15、使闪光灯装置31的发光部分31a露出的闪光灯孔16以及使自动聚焦机构的发光部分和检光(受光)部分露出的开口17。透镜盖8可垂直移动地联接到前壳体10。透镜盖8在摄像设备1未使用时保护透镜孔15、闪光灯孔16和开口17。
透镜盖8被可滑动地支承在摄像透镜7等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摄像透镜7等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透镜盖8被例如肘节弹簧(toggle spring)等偏置构件沿滑动方向偏置。在摄像设备1中,将透镜盖8滑动到打开位置,则设备本体2的驱动电源被接通;而将透镜盖8滑动到闭合位置,则设备本体2的驱动电源被断开。
后壳体11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或例如工程塑料等树脂制成,并大致具有矩形形状。后壳体11设置有使用作显示装置的显示板3的显示面露出的矩形开口窗19。开口窗19在后壳体11的后侧上敞开。显示板3设置在开口窗19内。显示板3由这样一种单元构成,在该单元中尺寸相应于开口窗19的尺寸的液晶显示器被连接到设置在该液晶显示器的内表面上的背光。防护板21设置在显示板3的显示面上,两者中间隔着密封框20。防护板21的外周与开口窗19的内表面接触。
如图3所示,后壳体11设置有多种操作开关。操作开关包括布置在适当位置的屏幕显示按钮25、菜单按钮26、方向键27和屏幕按钮28。屏幕显示按钮25用于显示屏幕。菜单按钮26用于选择多种菜单。方向键27用于移动光标等,以选择菜单项。屏幕按钮28用于变更屏幕尺寸或者清除屏幕。扬声器孔29开设在后壳体11的邻接显示板3的端部。扬声器设置在扬声器孔29内部。用于带子的金属支承件30联接到后壳体11的与扬声器孔29相反的端部。
透镜装置5安装到主框体13的前表面的一侧,使摄像元件4位于透镜装置5的底部并且透镜装置5的光轴垂直取向的方式。闪光灯装置31和控制装置6联接到主框体13。通过在布线板上安装微型计算机、电阻器、电容器以及其它电子部件而形成控制装置6。
透镜装置5包括透镜镜筒33、固定到透镜镜筒33的摄像元件4以及安装到透镜镜筒33的图像模糊校正单元34。透镜镜筒33牢固地保持或可移动地支承具有透镜组的透镜系统的每个透镜,每个透镜组包括布置在相同光轴上的多个透镜。摄像元件4是例如位于透镜系统的光轴上的CCD或CMOS。图像模糊校正单元34校正透镜系统中的图象模糊。
下面,将描述包括快门按钮和变焦杆的操作单元12。如图2到图5所示,操作单元12通过由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的方式被定位于设备本体2的顶部。操作单元12包括:构成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的上表面板40;定位成朝上表面板40的右侧偏置的快门按钮41;绕快门按钮41可转动地安装的变焦杆42;绕快门按钮41可转动地安装并用于切换设备本体2的模式的模式切换杆43;和设置有被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操作的多种开关的开关板44。
操作单元12中的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定位成朝设备本体2的右侧2a偏置。因此,在摄像期间,用把持设备本体2的用户的食指按压快门按钮41以及转动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成组集中在一个位置。这使用户能连续地执行诸如模式切换、变焦操作和快门操作等操作。因此,能实现流畅的摄像操作。
上表面板40由例如工程塑料等树脂制成,并大致具有矩形板状形状。上表面板40由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以构成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上表面板40在其两侧沿纵向方向具有接合槽50。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与相应的接合槽50接合。
上表面板40具有供快门按钮41和变焦杆42装入的安装孔51。上部导向壁52、下部导向壁53和插孔54形成在安装孔51中。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分别装配到上部导向壁52和下部导向壁53。快门按钮41和变焦杆42插入插孔54中。
上部导向壁52上升成圆弧形状,并引导变焦杆42的转动。变焦杆42从上方装配到上部导向壁52,并被上部导向壁52引导而沿上部导向壁52转动。相似地,下部导向壁53上升成圆弧形状,并引导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模式切换杆43从下方装配到下部导向壁53,并被下部导向壁53引导而沿下部导向壁53转动。插孔54是设置在安装孔51的大致中部的通孔。快门按钮41和变焦杆42插入插孔54中。
快门按钮41可垂直移动地安装在形成于变焦杆42的中部的凹部61内。如图6所示,快门按钮41包括盘形按压部41a和按压轴41b。按压轴41b插入插孔54中,并按压开关板44上的释放开关88。按压部41a被例如用户的食指按压以摄像。按压部41a从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露出。按压轴41b在按压部41a的背面上突出。当按压部41a安装在凹部61中时,按压轴41b的前端面对联接到上表面板40的背面的开关板44上的释放开关88。
弹簧56的一端与按压部41a的背面接触。弹簧56的另一端固定到形成于变焦杆42的凹部61内的锁止台阶部(未示出)。因此,快门按钮41的按压轴41b被持续偏置成朝箭头A方向(见图5和图6)远离释放开关88,使得按压轴41b的前端与释放开关88分开。当快门按钮41的按压部41a被用户按压时,按压轴41b的前端按压释放开关88。
快门按钮41的按压轴41b设置有维持部41c。维持部41c形成在按压轴41b的纵向方向的大致中部处。维持部41c沿垂直于按压轴41b的纵向方向的方向隆起。当按压轴41b插入开设在变焦杆42的凹部61内来配合维持部41c的形状的轴孔(未示出)后,转动快门按钮41以使维持部41c从轴孔偏移。这能防止按压轴41b从轴孔滑落。因此,快门按钮41变成能以按压部41a的背面与维持部41c之间的距离在凹部61内垂直移动。由于维持部41c装配到变焦操作环63(下述)中,维持部41c相对于变焦杆42的转动得以限制。这能防止快门按钮41转动以及从轴孔滑落。
变焦杆42沿摄远或广角方向驱动透镜装置5的变焦透镜组。变焦杆42经由变焦操作环63连接到安装在开关板44上的变焦开关89。变焦杆42可转动地联接到上表面板40中的安装孔51。变焦杆42基于转动方向将变焦开关89朝摄远或广角方向操作。
变焦杆42包括:直径大于快门按钮41的盘形杆本体60;和形成在杆本体60的中部并供快门按钮41装入的凹部61。杆本体60设置有装配到上表面板40的安装孔51中的上部导向壁52的装配槽。杆本体60被上部导向壁52引导并可转动地支承。杆本体60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的变焦操作旋钮62。变焦操作旋钮62形成在杆本体60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变焦操作旋钮62是从杆本体60横向突出的滚花旋钮。
形成在杆本体60的大致中部的凹部61是直径略大于快门按钮41的圆形凹陷。固定弹簧56的一端的锁止台阶部以及供按压轴41b和维持部41c插入的轴孔形成在凹部61的底部。轴孔具有与快门按钮41的按压轴41b上的维持部41c相同的矩形形状。当维持部41c配合轴孔的形状而插入轴孔中后,转动快门按钮41。这能防止快门按钮41从轴孔滑落。
杆本体60连接到设置在上表面板40的下表面侧上的变焦操作环63。变焦操作环63与安装在开关板44上的变焦开关89接合。转动杆本体60会使变焦开关89沿摄远或广角方向倾斜。插入变焦操作环63中的多个连接轴64垂直布置在杆本体60的下表面上。
变焦操作环63是由合成树脂、金属等制成的环形构件。用于支承插入变焦杆42的凹部61中的按压轴41b的支承孔66形成在变焦操作环63的大致中部。支承孔66是能供按压轴41b上的维持部41c插入的大致矩形孔。支承孔66通过可滑动地支承维持部41c的周缘而限制快门按钮41的转动。插入支承孔66中的按压轴41b的末端面对开关板44上的释放开关88。
变焦操作环63在其具有支承孔66的主表面中设置有多个连接孔67。垂直布置在杆本体60的下表面上的连接轴64插入相应的连接孔67中。当安装有快门按钮41的变焦杆42插入上表面板40中的安装孔51中时,连接轴64插入连接孔67中。然后,变焦操作环63和变焦杆42被例如牢固地铆接(swaged)在一起。由于变焦杆42经由上表面板40和盖板70而与变焦操作环63一体化,所以防止了变焦杆42从安装孔51滑落。
与变焦开关89的开关片89a接合的接合片68形成在变焦操作环63的下表面。接合片68以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成对地形成。这对接合片68向外突出,以从两侧支承开关片89a。当变焦操作环63响应于变焦杆42的转动而转动时,接合片68之一基于转动方向与开关片89a接触。因此,开关片89a朝摄远或广角方向倾斜。
扭转式盘簧(torsional coil spring)69固定到变焦杆42的下表面。因此,变焦杆42的转动位置被持续限制在变焦开关89的开关片89a未被倾斜的中立位置。当变焦杆42的杆本体60被用户朝任一个方向克服扭转式盘簧69的偏置力而转动时,开关片89a朝摄远或广角方向倾斜。用户的转动操作完成后,杆本体60转动回到中立位置。因此,变焦开关89的操作结束。
如图4A-4C所示,变焦杆42被支承在上表面板40上,并允许变焦操作旋钮62朝设备本体2的前部突出。因此,把持设备本体2的用户的食指的指肚(cushion)可以操作变焦杆42的变焦操作旋钮62。因此,用户能连续执行变焦和快门操作。
模式切换杆43选择诸如静态摄像模式、动态摄像模式和回放模式等功能模式。模式切换杆43由上表面板40和联接到上表面板40的下表面的盖板70可转动地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模式切换杆43是大致具有与变焦杆42的直径相同的直径的环形构件。模式切换杆43被支承在上表面板40的安装孔51下方,从而设置在变焦杆42下方。模式切换杆43的内周被垂直设置在上表面板40中的安装孔51下部的下部导向壁53支承,而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被盖板70部分地支承。因此,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得到引导。
如图7所示,基于功能模式的数量,用于限制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位置的多个定位凹口71形成在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中。通过在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中制作大致为V形的切口而形成定位凹口71。每个定位构件80(下述)可接合/可脱离地装配到每个定位凹口71中。因此,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位置被限制在定位构件80装配到定位凹口71中的位置。从而能选择各自相应于一个转动位置的功能模式。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的相反部分的每一个中形成两个定位凹口71。因此,当定位构件80装配到定位凹口71中时,可选择两种不同模式。
按压安装在开关板44上的模式选择开关90的按压片72从模式切换杆43的下表面突出。按压片72形成为能与位于转动位置受限的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轨迹上的模式选择开关90接触/脱离。根据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按压片72按压或释放模式选择开关90的开关片90a。
供用户操作来转动模式切换杆43的模式选择旋钮73形成在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的一部分上。模式选择旋钮73是从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横向突出并向上升起的大致为L形的旋钮。由于模式选择旋钮73向上升起,模式选择旋钮73的上端大致与快门按钮41的上表面平齐,如图4C所示。因此,如图4A所示,当用户的手指放置在快门按钮41上时,模式选择旋钮73与手指的指肚接触。模式选择旋钮73的表面被滚花(knurled)。
模式切换杆43设置有杆孔74。杆孔74与上表面板40中的安装孔51以及盖板70中的盖孔75连通。快门按钮41的按压轴41b以及变焦杆42的连接轴64插入杆孔74中。
如上所述,模式切换杆43被上表面板40和盖板70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盖板70由合成树脂等制成,并通过焊接等连接到上表面板40。盖板70具有盖孔75和多个侧壁76。盖孔75与上表面板40中的安装孔51连通。侧壁76绕盖孔75垂直布置,并支承模式切换杆43。盖孔75的直径小于模式切换杆43的直径。侧壁76各自形成为直径大致与模式切换杆43的直径相同的圆弧形状。盖板70设置有用于安装模式切换杆43的安装部77。安装部77绕盖孔75形成,并被侧壁76围绕。
盖孔75具有允许从模式切换杆43的下表面突出的按压片72面朝开关板44的凹口75a。凹口75a根据与模式切换杆43一起转动的按压片72的转动区域而形成。
变焦操作环63从下方可转动地装配到盖孔75中。变焦操作环63的下表面上的一对接合片68固定到盖板70的下表面。变焦操作环63经由盖孔75连接到变焦杆42的连接轴64。
通过使兼作接地件(ground)的大致为矩形的金属板弯曲而形成与模式选择旋钮73的定位凹口71之一接合的每个定位构件80。定位构件80根据定位凹口71的位置而形成。定位构件80定位成彼此相对,中间夹着模式切换杆43。两个定位构件80均通过被上表面板40和盖板70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的方式联接到上表面板40的背面。定位构件80各自具有朝模式切换杆43偏置的臂部81以及可脱离地与大致为V形的定位凹口71之一接合的大致为V形的接合部82。
定位构件80之一的接合部82在按压片72按压模式选择开关90的位置(见图9)以及按压片72与模式选择开关90分开的位置(见图8)与定位凹口71之一接合。因此,由于模式选择旋钮73被赋予咔嗒感(click touch),能使用户感知模式切换杆43已转动到预定切换位置并且模式切换已发生。定位构件80各自的接合部82通过臂部81的偏置力与定位凹口71之一接合。这限制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因此,模式切换杆43只在用户操作模式选择旋钮73时被转动。
下面,将描述安装有被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操作的各种开关的开关板44。如图5和图10所示,开关板44包括:矩形金属板86;贴附到金属板86上的柔性布线板87;以及安装到柔性布线板87上的释放开关88、变焦开关89和模式选择开关90。
金属板86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并用螺丝固定到上表面板40的背面。由于金属板86连接到柔性布线板87的接地层,金属板86起消除引起噪音的静电等的接地件的功能。贴附到金属板86上的柔性布线板87包括:安装释放开关88、变焦开关89和模式选择开关90的安装部;和传输来自各个开关的输出的布线图。柔性布线板87连接到设备本体2中的控制装置6。
使用所谓的触觉开关作为面对按压轴41b的末端的释放开关88。使用所谓的杠杆开关(lever switch)作为与变焦操作环63的接合片68之一接合的变焦开关89。变焦开关89安装在柔性布线板87上,使开关片89a面对变焦操作环63。使用开关片90a从其向上突出的触觉开关作为被模式切换杆43的按压片72按压的模式选择开关90。
当快门按钮41被按压时,释放开关88被按压轴41b的末端按压。当释放开关88被按压时,控制装置6基于选择的模式捕捉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
变焦开关89设置有被支承中立位置并能朝一个或另一个方向倾斜的开关片89a。如图11A所示,当变焦杆42和变焦操作环63朝箭头R的方向转动时,开关片89a在接合片68之一的作用下朝一个方向倾斜。如图11B所示,当变焦杆42被扭转式盘簧69的偏置力保持在中立位置时,开关片89a被导致与接合片68失去接触,并被支承在中立位置。如图11C所示,当变焦杆42和变焦操作环63朝箭头S的方向转动时,开关片89a在另一个接合片68的作用下朝另一个方向倾斜。基于开关片89a倾斜的方向,控制装置6使透镜装置5的变焦透镜组朝摄远或广角方向移动,或者对摄像元件4捕捉到的图像施加数字变焦处理。
模式选择开关90设置有被可垂直移动地支承且持续向上偏置的开关片90a。当模式切换杆43转动到如图9所示的一个切换位置时,开关片90a被按压片72按压。当模式切换杆43转动到如图8所示的另一个切换位置时,开关片90a从按压片72被释放。基于开关片90a的按压状态,控制装置6使设置变更为静态摄像模式或动态摄像模式。
在上述摄像设备1中,模式切换杆43被上表面板40和盖板70支承并位于两者之间。因此,如图1和图3所示,模式选择旋钮73向设备本体2的后侧突出。模式切换杆43从位于设备本体2的右侧2a的切换位置转动到位于设备本体2的左侧2b的切换位置。摄像设备1切换到相应于模式切换杆43的各个切换位置的模式。例如,能通过用把持设备本体2的用户的右拇指来操作模式选择旋钮73而转动模式切换杆43。
如图4C所示,模式选择旋钮73的上端大致与快门按钮41的上表面平齐。因此,如图4A所示,当模式选择旋钮73转动到位于设备本体2的右侧2a的切换位置时,模式选择旋钮73与放置在快门按钮41的按压部41a上的食指的指肚接触。因此,摄像设备1能使用户感知模式切换杆43是位于设备本体2的右侧2a的切换位置。因此,当位于右侧2a的切换位置设定成对应于动态摄像模式时,试图拍摄静态图像的用户无须检查监视器等就能感知设备本体2是处于动态摄像模式。
在摄像设备1中,位于右侧2a的切换位置设定成对应于动态摄像模式,而位于左侧2b的切换位置设定成对应于静态摄像模式。因此,在拍摄静态图像期间,模式选择旋钮73不与释放快门的用户的食指接触,而只在拍摄动态图像期间与食指接触。因此,当模式选择旋钮73与食指接触时,用户能感知摄像设备1是处于动态摄像模式,该模式不是通常使用的静态摄像模式。
如上所述,模式切换杆43定位成朝设备本体2的右侧2a偏置。通常,将模式切换杆43转动到设备本体2的外侧的操作是根据接触模式切换杆43的手指的方向或者由手指施加到模式切换杆43的力量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该操作通常是通过用户有意识地完成的,而不可能无意识地或偶然地完成。由于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和模式切换杆43定位成朝设备本体2的右侧2a偏置,摄像设备1被把持设备本体2的用户的右食指或右拇指操作。在该操作期间,右食指或拇指从设备本体2的外侧向内伸展。人类手指不会无意识地向外指引。
当摄像设备1是数码相机时,摄像设备1通常用于拍摄静态图像,而很少用于拍摄动态图像。因此,如果用户必须有意识地选择动态摄像模式,则能有效地防止错误操作。因此,摄像设备1配置成使得当模式切换杆43转动到设备本体2的右侧2a时进入动态摄像模式,而当模式切换杆43转动到设备本体2的左侧2b时进入静态摄像模式。在动态摄像模式中,快门按钮41起摄像按钮的功能。在拍摄动态图像期间,模式选择旋钮73持续与用户的食指的指肚接触,使得用户能感知摄像设备1是处于动态摄像模式。另一方面,在静态摄像模式中,模式选择旋钮73不与用户的食指的指肚接触,使得用户无须意识到处于静态摄像模式就能执行静态图像拍摄。
因此,能防止摄像设备1被偶然地切换到动态摄像模式。当摄像设备1处于动态摄像模式时,模式选择旋钮73与放置在快门按钮41上的用户的食指的指肚接触。这使用户无须从视觉上检查显示板3或取景器就能直接感知当前的模式设定。
各自具有臂部81和接合部82的定位构件80是通过使金属板弯曲而形成的。或者,这种定位构件可由例如聚缩醛(POM)等工程塑料形成。具体说,参考图12,每个定位构件100由POM制成,并形成为臂部101以及从臂部101的前端突出的接合部102。每个定位构件100的臂部101是柔性的,并朝模式切换杆43偏置。
当模式切换杆43转动时,定位构件100的臂部101的偏置力使接合部102沿模式切换杆43的外周滑动,并在预定切换位置与定位凹口71接合。由于接合部102在臂部101的偏置力作用下与定位凹口71接合,所以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被限制。因此,模式切换杆43只在用户操作模式选择旋钮73时被转动。
当定位构件由工程塑料制成时,由于能降低偏置力的波动,所以与定位构件由金属板形成的情况相比,能确保稳定地确定切换位置并且稳定地限制模式切换杆43的转动。
在上述描述中,动态摄像模式和静态摄像模式之间的切换是使用模式切换杆43来进行。或者,可使用模式切换杆43来进行静态摄像模式和回放模式之间的切换、闪光灯功能的打开和关闭之间的切换或者设备本体2的主电源的打开和关闭之间的切换。
可使用模式切换杆43来进行三种或更多的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在该情况下,模式切换杆43设置有三个或更多的定位凹口71,并且使用多级开关作为模式选择开关90。因此,能对诸如静态摄像模式、动态摄像模式、回放模式和设置屏幕显示模式等多种模式进行选择。
以上描述了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设备。本发明不但适用于数码照相机、胶片摄影机、摄像机等,而且还适用于包括具有相机功能的移动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音频和视频播放器以及便携式游戏机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包含2008年5月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122477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其它因素做出多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6)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操作按钮;和
绕所述操作按钮可转动地安装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具有操作部并配置为使用户能通过转动所述操作部而选择多个操作状态;
其中,所述操作部形成为使放置在所述操作按钮上的用户的手指与转动到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所述操作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按钮的上表面大致与所述操作部的上端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操作构件上并与所述操作构件同心的变焦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构件定位成朝所述摄像设备的本体的一侧偏置,并且当所述操作构件转动到所述一侧的外侧时,进入动态摄像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当所述操作构件转动到所述一侧的内侧时,进入静态摄像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摄像设备是胶片摄影机或数码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22477A JP4488088B2 (ja) | 2008-05-08 | 2008-05-08 | スチルカメラ |
JP122477/08 | 2008-05-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76700A true CN101576700A (zh) | 2009-11-11 |
Family
ID=4127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9101382089A Pending CN101576700A (zh) | 2008-05-08 | 2009-05-08 | 摄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95984A1 (zh) |
JP (1) | JP4488088B2 (zh) |
CN (1) | CN10157670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71487B2 (ja) * | 2010-07-14 | 2014-08-13 |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 電子機器 |
JP2012022117A (ja) * | 2010-07-14 | 2012-02-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子機器 |
JP2012137626A (ja) * | 2010-12-27 | 2012-07-19 | Panasonic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
JP5773762B2 (ja) * | 2011-06-03 | 2015-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8896754B2 (en) * | 2011-10-05 | 2014-11-25 | Dell Products L.P. |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tegrated camera lens cover |
JP1508428S (zh) * | 2013-12-03 | 2017-09-25 | ||
JP1527051S (zh) * | 2014-05-15 | 2018-06-11 | ||
US10306125B2 (en) | 2014-10-09 | 2019-05-28 |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 Video camera with privacy |
US9179105B1 (en) * | 2014-09-15 | 2015-11-03 |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 Control of video camera with privacy feedbac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91620A1 (ja) * | 2004-03-19 | 2005-09-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撮像装置 |
JP2006345296A (ja) * | 2005-06-09 | 2006-12-21 | Fujifilm Holdings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ソート方法 |
JP4892918B2 (ja) * | 2005-10-12 | 2012-03-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
2008
- 2008-05-08 JP JP2008122477A patent/JP448808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5-07 US US12/387,734 patent/US2009029598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5-08 CN CNA2009101382089A patent/CN101576700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488088B2 (ja) | 2010-06-23 |
JP2009271370A (ja) | 2009-11-19 |
US20090295984A1 (en) | 2009-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76700A (zh) | 摄像设备 | |
EP1330119B1 (en) | Imag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 |
EP1788801B1 (en)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 |
TWI529474B (zh) | 影像拾取裝置 | |
US8855478B2 (en) | Lens barrel | |
US11838642B2 (en) | Camera | |
KR20080051098A (ko) | 휴대용 장치 | |
US8085343B2 (en) |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 |
US20040233173A1 (en) | Keypa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
US7578627B2 (en) | Imager apparatus | |
JP2919126B2 (ja) | 操作部機構 | |
US9473680B2 (en) | Imag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 |
JP2001325056A (ja) | 入力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4381738B2 (ja) | トラックボール装置 | |
JP2005215078A (ja) | 電子機器 | |
JPH10336502A (ja) | 電子カメラ | |
JP2001242520A (ja) | 情報設定装置 | |
JPH0723948B2 (ja) | カメラの撮影情報設定装置 | |
JP2017062278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16012027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2277940A (ja) | 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