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909B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909B
CN101572909B CN200910138519.5A CN200910138519A CN101572909B CN 101572909 B CN101572909 B CN 101572909B CN 200910138519 A CN200910138519 A CN 200910138519A CN 101572909 B CN101572909 B CN 101572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network interface
radio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85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909A (zh
Inventor
王竣彦
周建铭
李奇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157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的通信网络,每一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个相应单元。每个网络接口装置均使用相应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来与此相应单元中的通信实体进行通信。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与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之间具有一时间偏移。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许多类型的通信网络,例如包括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WAN)、都会网络(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局域网络(local areanetwork,LAN)及个人网络(personal area network,PAN)等电脑网络(computernetwork),以及蜂窝式网络(cellular network)。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可以经由射频(radio frequency,RF)连接或红外线(infrared,IF)连接等无线方式与网络通信。网络与此类无线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一般称为空中接口(airinterface),而接口装置(Interface device)则是位于此空中接口的两端。用户终端中的接口装置可为无线适配器(wireless adapter)、蜂巢式电话(cellularphone)等。网络中的接口装置可为基地台(base station)、超微型单元基地台(femtocell base station)、本地基地台(home base station)、中继台(relaystation)、存取点(access point)、存取网络(access network)等。网络一般包括多个网络接口装置,且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均覆盖一个被称为单元(cell)的区域并与所述区域内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网络接口装置与用户终端是以信息框(frame)的形式交换数据,其在特定时间以特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传输。信息框或无线电信息框都是网络运作的数据单位,且由许多比特的信息(包含用户数据及/或附加信息)组成。由信息框组态(亦即,无线电信息框的结构及时序)的通常知识可知,网络接口装置及用户终端可智能地彼此通信。
一般来说,网络中的网络接口装置是以相同的信息框结构及相同的信息框时序操作。图1绘示习知具有四个网络接口装置NID1、NID2、NID3、NID4的网络的信息框组态,这些网络接口装置NID1、NID2、NID3、NID4的信息框不仅具有相同的大小,而且在时间上彼此实质对准。
如图1所示,每一个信息框组态均包含多个无线电信息框,而每一个无线电信息框则可包含控制部分及数据部分。附加信息即藉由控制部分传输,而用户数据则是藉由信息框的数据部分传输。附加信息可包含诸如前置项、中间项、后置项、参考信号等同步信号,其允许用户终端与网络接口装置同步并维持彼此同步。附加信息可包含诸如网络接口装置的身份、网络接口装置所支持的服务选项、系统参数等系统信息。附加信息亦可包含资源分配信息(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诸如下行链路地图(downlink map,DL-MAP)、上行链路地图(uplink map,UP-MAP)、多点播送及广播服务地图(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 map,MBS-MAP)等,其提供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槽在无线电信息框内的分配。网络接口装置可广播附加信息,使得其单元内的所有用户终端均可接收到此信息。
由IEEE 802.16e标准界定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类似于图1所示的信息框组态。在IEEE 802.16e系统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框均划分为两个子信息框。所述子信息框中的一个用于上行链路传输,而另一个则是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是指由用户终端至网络接口装置的传输,而下行链路传输则是指由网络接口装置至用户终端的传输。
在用户终端可与网络进行通信之前,用户终端可先藉由在来自网络接口装置的控制部分中搜寻附加信息,而检测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用户终端可使用控制部分中的同步信号来与网络接口装置进行同步,并获得系统参数、所支持的服务等其他系统信息。其后,用户终端可经由网络接口装置建立一个与网络的通信会话(communication session)。
当通信会话建立之后,用户终端便可使用无线电信息框的控制部分中的附加信息来维持与网络接口装置同步,并更新关于通信会话的系统信息。移动用户终端亦可藉由测量许多来自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框的控制部分中的广播信号来评估此等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强度。若此评估指示有不同于目前正与用户终端通信的网络接口装置的网络接口装置能够提供较佳的连接品质,则用户终端或网络可决定经由此网络接口装置来继续所述的通信会话。上述将通信会话自一个网络接口装置切换至另一网络接口装置的过程通常被称为切换(handover)。
当移动用户终端自目前与用户终端通信的网络接口装置的单元移出,并进入相邻网络接口装置的单元时,通常需要进行切换。其中,目前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装置称为服务网络接口装置,而所述相邻网络接口装置则可称为目标网络接口装置。当服务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强度随着用户终端远离服务网络接口装置而衰落时,一般希望用户终端仍能够经由目标网络接口装置来与网络继续进行通信会话。
在发生切换之前,用户终端可藉由判定服务网络接口装置附近的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强度,以识别出适宜的目标网络接口装置。一般而言,服务网络接口装置可排定某些时间间隔,而在此时间间隔期间,网络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将暂时中止,而让用户终端能够测量到相邻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所述测量在下文中被称为切换测量。基于测量结果,用户终端、服务网络接口装置或网络即可判定是否应发生切换。
图2绘示IEEE 802.16e标准中所界定的切换测量,现在参照图2来说明习知的切换程序。
在IEEE 802.16e中,网络接口装置为基地台,用户终端则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当移动台需要为切换作准备而测量来自相邻基地台的信号时,经由服务基地台而与网络进行的通信可暂时中止。测量结果可回报至服务基地台。而基于测量结果,网络、服务基地台或用户终端即可判定是否应发生切换。
移动台可藉由向服务基地台发送请求而起始切换测量。或者,服务基地台可向移动台发出起始测量的命令。由切换测量起算直到所有测量及其必要报告完成的周期称为切换测量周期。
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切换测量是由基地台所起始。服务基地台为基地台BS1,而相邻基地台则包含基地台BS2及BS3。BS1向MS发出命令“MOB_SCN-RSP”以指示MS测量相邻基地台BS2、BS3的信号(201)。此MOB_SCN-RSP命令包含许多参数:“开始信息框”、“扫描间隔”、“交错间隔”及“迭代”。其中,“开始信息框”规定移动台应从何时开始测量,“扫描间隔”规定测量应花费多少时间,“迭代”规定分配多少扫描间隔用于测量,而“交错间隔”则规定两个邻近扫描间隔之间的时间间隔。MS与BS1之间的正常通信可在扫描间隔期间暂时中止,并在交错间隔期间恢复。若需要报告测量结果,则可在交错间隔期间提交报告。“开始信息框”、“扫描间隔”及“交错间隔”均在许多无线电信息框中规定。在IEEE 802.16e网络中,信息框的大小可为5毫秒。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MS应该在接收到MOB_SCN-RSP命令之后,从第M个信息框处开始测量,并在N个信息框的扫描间隔内测量BS2及BS3的信号,回复与BS1的P个信息框的通信,而能够在额外扫描间隔期间测量额外的相邻基地台。
在扫描间隔期间,MS检测来自BS2的同步信号,与BS2同步,并测量来自BS2的信号(202)。接着,MS等待来自BS3的同步信号,并对BS3重复相同过程(203)。由于基地台的信息框实质上已对准,所以BS2与BS3的测量之间的等待时间近似为一个完整无线电信息框,例如5毫秒。
若来自相邻基地台的信号较弱,则MS无需向BS1报告测量结果;若来自相邻基地台的信号较强,则可能进行切换且MS可能需要向BS1提交报告。网络可设定临界信号强度,用于判定何时需要提交报告。图2假定来自BS2及BS3至少其中之一的信号的强度超过临界值,且MS需要向BS 1回复报告。
在交错间隔开始时,MS经由BS1与网络的正常通信将会回复,且MS向BS1发送请求以获得用于提交报告的额外频宽(204)。在接收到用于提交报告的资源分配(205)时,MS即使用所分配资源向BS1发送测量结果(206),而此报告则会由网络或BS1使用,以判定是否应经由BS2或BS3继续通信。或者,MS可基于测量结果而判定是否需要切换,并将切换的请求包含于报告中。再次,由于基地台的信息框已经对准,也因为移动台需要获得用于报告的资源分配,所以测量完成与报告完成之间的等待时间将多于一个信息框,或5毫秒。
若已分配多个扫描间隔,则MS在交错间隔结束时即会进入另一个扫描间隔以测量来自其他相邻基地台的信号。
上述的附加信息(诸如同步信号及系统信息)会消耗掉原本正常数据传输所需的资源,因此有需要将附加信息最小化,亦即,使无线电信息框的控制部分最小化。举例而言,IEEE 802.16m标准中制定了所谓的超级信息框,以缩减信息框中相对于数据部分的控制部分。图3绘示IEEE 802.16m标准所界定的超级信息框的组态。
图3的上半部绘示自基地台观察所得的符合IEEE 802.16m标准的信息框组态。此基地台亦与IEEE 802.16e标准反向相容。基地台使用两个交错信息框,其中一个信息框与IEEE 802.16e标准所界定的信息框具有相同的大小,且被标记为“802.16e信息框”。IEEE 802.16m标准界定了另一种信息框(被称为亦被标记为“超级信息框”),此超级信息框包含四个5毫秒的“802.16m信息框”。每一个超级信息框均是由一个超级信息框标头(superframe header,SFH)开始,其中包含802.16m前置项及/或其他系统参数。如图3所示,802.16m信息框及802.16e信息框一起组成整个相关时间周期,虽然每一个信息框均仅单独包括不连续的时间周期。另外,超级信息框的开始位置相对于802.16e信息框具有一偏移。
802.16m信息框及802.16e信息框均包括控制部分及数据部分,其分别标记为“802.16m控制”或“802.16e控制”以及“802.16m数据”或“802.16e数据”。802.16e信息框的控制部分包括给基地台在IEEE 802.16e标准下操作的附加信息。802.16e信息框的数据部分则是用于在IEEE 802.16e标准下操作的基地台与移动台之间的数据通信。802.16m信息框的控制部分包括给基地台在IEEE802.16m标准下操作的附加信息。802.16m信息框的数据部分则是用于在IEEE802.16m标准下操作的基地台与移动台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3的中间部分(标记为“802.16e MS”)绘示由操作在IEEE 802.16e标准下的移动台所看到的信息框组态。图3的底部部分(标记为“802.16m MS”)绘示由操作在IEEE 802.16m标准下的移动台的角度所看到的信息框组态。此等信息框组态应为熟习此项技术人员所了解,因此本文中不再详细阐释。
与IEEE 802.16e信息框(其中前置项每隔5毫秒出现一次)相比,超级信息框中之前置项仅每隔20毫秒出现一次。因此,IEEE 802.16m标准中所界定的超级信息框组态与IEEE 802.16e标准中所界定的信息框组态相比只需更少的附加信息,因此可改良系统效率。
然而,当移动台需要在切换准备的过程中执行切换测量时,问题将会浮现。符合IEEE 802.16e标准的移动台预期在两个相邻基地台的测量之间等待不超过5毫秒。然而,符合IEEE 802.16m标准的移动台可能需要在相邻基地台的测量之间等待高达20毫秒。因此,在IEEE 802.16m网络中的切换测量会比在IEEE 802.16e网络中的切换测量明显花费更长的时间。若移动台无法及时建立与目标基地台的连接,则较长的等待可能迫使呼叫切断。类似地,来自测量及其报告完成的延迟在IEEE 802.16m网络中将会比在IEEE 802.16e网络中显得更长,而此较长的延迟将会导致不准确的报告以及错误的切换决策。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其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而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个相应单元。各个网络接口装置使用此相应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来与相应单元中的通信实体进行通信。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与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其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个相应单元。各网络接口装置使用相应单元的无线电信息框来与相应单元中的通信实体进行通信。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中的无线电信息框均包含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及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与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在时间上实质相对准。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与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框则是在时间上相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亦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方法。此方法提供多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均是由多个网络接口装置中的一相应网络接口装置所覆盖。接着,针对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提供第一无线电信息框,以及针对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提供第二无线电信息框,而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电信息框在时间上彼此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一相应单元,且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在相应的无线电信息框中传送数据。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框包含作为广播信号的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第一网络接口装置及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框在时间上彼此偏移。所述方法先经由多个网络接口装置中的第一网络接口装置与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然后再测量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框的控制部分中的信号或读取所述控制部分中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亦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其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相应单元。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使用一或多个频率载波来与相应单元中的通信实体进行通信,每一个频率载波与相应的无线电信息框相关联。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框与多个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第二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框在时间上相偏移。
本发明的额外特征及优点会有一部分在以下描述内容中陈述,且在所述描述内容中显而易见,或可藉由实践本发明来学习。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可藉由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中明确指出的元件及组合来实现及获得。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习知无线网络的信息框组态。
图2绘示IEEE 802.16e标准中所界定的切换测量程序。
图3绘示IEEE 802.16m标准中所界定的超级信息框组态。
图4(a)至图4(c)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
图5(a)至图5(c)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的实施案。
图6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的实施案。
图7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的另一个实施案。
图8(a)及图8(b)绘示不同频率的再使用结构。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802、804、806、808、810、812:单元
BS1、BS2、BS3、BS4:基地台
NID1、NID2、NID3、NID4:网络接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其实例在随附图式中说明。可能的话,图式中会使用相同参考编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部分。
与例示的实施例一致,本发明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交错无线电信息框来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无线网络或系统通常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诸如基地台、中继台、超微型单元基地台、本地基地台等。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均覆盖一个被称为单元的特定区域,且与位于单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与例示的实施例一致,无线网络可采用跨越多个单元的交错信息框组态。特别是,在同一个单元内操作的多个装置可具有相同信息框组态,但在不同的单元中操作的装置则具有彼此偏移的信息框。图4(a)绘示与例示实施例一致的无线网络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其中绘示四个网络接口装置。然而,网络中网络接口装置的数目可变化。
在例示的无线网络中,四个网络接口装置NID1、NID2、NID3、NID4分别覆盖四个单元。此四个单元可能或可能不彼此相邻,且一个单元可与另一个单元重迭或覆盖另一个单元。举例而言,一般基地台可覆盖一个单元,而此单元包括由一或多个基地台所覆盖的一或多个超微型单元。每一个单元使用一共同的信息框组态。换言之,四个网络接口装置中的每一个及相应单元内的用户终端所使用的无线电信息框具有相同大小、结构及时序。然而,在单元之间,信息框具有不同时序,但所述信息框可具有相同大小及相同结构。特别的是,一个单元的信息框可与另一个单元中的信息框相偏移。更特别的是,如图4(a)所示,网络接口装置NID2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相对于网络接口装置NID1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而延迟。网络接口装置NID3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相对于网络接口装置NID2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更加延迟。网络接口装置NID4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相对于网络接口装置NID3的单元中所使用的信息框更加延迟。由此可知,上述的网络是操作在一系列交错的无线电信息框。
图4(a)亦绘示每一个无线电信息框可包含控制部分及数据部分。控制部分用于传输诸如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及资源分配信息等附加信息;数据部分则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网络接口装置可在控制部分中广播附加信息。
在一示例中,多个单元的信息框的中邻近单元的信息框之间是以相同的偏移而均匀地交错。举例而言,与NID1及NID2相关联的信息框之间的偏移与NID2与NID3之间的偏移相同,依此类推。在另一个示例中,网络接口装置的信息框不会均匀地交错,因此单元的信息框之间的偏移会在网络上发生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单元的信息框之间的偏移允许用户终端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切换测量,并开始另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切换测量。影响偏移判定的因素包含网络接口装置之间的距离、网络接口装置是否操作在相同频带、用户终端将其操作自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频率切换至另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频率所需的时间、用户终端在检测到来自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之后完成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测量所需的时间,以及用户终端自所述网络接口装置接收基本系统参数所需的时间等。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交错式的信息框组态。其中,附加信息的一部分是每信息框传输一次,但附加信息的另一部分则是每信息框传输一次以上。
举例来说,图4(b)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如图4(b)所示,每一个信息框的控制部分含有两个部分的附加信息,分别标记为“附加部分1”及“附加部分2”。附加部分1的信息是每信息框仅传输一次,且在控制部分中传输,而附加部分2的信息则是每信息框传输两次。视特定应用而定,某些附加信息可在无线电信息框期间重复以作为附加部分2的信息,而其他附加信息仅需要在控制部分中传输一次以作为附加部分1的信息。举例而言,同步信号可在无线电信息框期间重复以作为附加部分2的信息;其他系统信息框可作为附加部分1的信息,而在控制部分中的信息框仅传输一次。
图4(c)进一步绘示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其中,附加部分2的信息是每信息框传输四次。如图4(c)所示,在网络接口装置之间,附加部分2的传输是彼此实质对准的,而附加部分1的传输则在时间上彼此偏移。
图5(a)绘示信息框大小增加的交错信息框构造(诸如IEEE 802.16m标准中所介绍的超级信息框)。图5(a)中绘示覆盖四个相应单元的四个网络接口装置NID1、NID2、NID3、NID4。每一个单元均使用大小为传统无线电信息框(IEEE 802.16e信息框)数倍的超级信息框。在单元NID1中使用的超级信息框是从时间t0处开始,在单元NID2中使用的超级信息框是从时间t1处开始,在单元NID3中使用的超级信息框是从在时间t2处开始,而在单元NID4中使用的超级信息框是从时间t3处开始。其中,时间t0、t1、t2及t3是间隔开的。举例而言,两个网络接口装置的单元中的超级信息框之间的时间差允许用户终端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述单元中的一个单元的切换测量,并开始另一个单元的切换测量。在一示例中,时间t0、t1、t2及t3均等地间隔开。假定传统无线电信息框的长度为5毫秒,则t0与t1之间的差、t1与t2之间的差及t2与t3之间的差均为5毫秒。在另一个示例中,时间t0、t1、t2及t3则是不均等地间隔开。藉由图5(a)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当用户终端在扫描间隔期间执行切换测量时,两个网络接口装置的测量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可短于超级信息框的大小(例如对于IEEE 802.16m标准所界定的超级信息框而言为20毫秒)。
如图5(a)所示,每一个超级信息框包含控制部分及数据部分。在一示例中,网络接口装置可在每一个超级信息框的控制部分中传输同步信号。在另一个示例中,网络接口装置可在每一个超级信息框的控制部分中传输系统信息。网络接口装置亦可在控制部分中传输资源信息。控制部分可在超级信息框的单一部分中传输,如图5(a)所示。或者,控制部分可分布于超级信息框的许多部分的中,如图5(b)及图5(c)所示。
在另一个实例中,图5(b)绘示信息框大小增加的交错信息框构造。其中,附加信息的一部分(亦即,附加部分2)在每一个超级信息框期间传输两次。图5(c)进一步绘示信息框大小增加的交错信息框构造。其中,附加信息的一部分(亦即,附加部分2)在每一个超级信息框期间传输四次。
图5(a)至图5(c)进一步绘示无线电信息框在网络接口装置之间是彼此对准的,而网络接口装置的超级信息框则是在时间上彼此偏移的。
与实施例一致,图5(a)至图5(c)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可用于多个系统共存的网络中。举例而言,图6绘示图5(a)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实施在包含IEEE 802.16m系统及IEEE 802.16e系统的网络中的范例,其包括绘示覆盖四个相应单元的四个基地台BS1、BS2、BS3及BS4。每一个单元使用彼此交错的两个不同信息框。标准信息框(标记为“802.16e信息框”)系界定于IEEE802.16e标准中;超级信息框(标记为“802.16m超级信息框”)则界定于IEEE802.16m标准中。802.16e与802.16m的超级信息框的交错系参考图3而论述如上。
图6绘示四个基地台的单元中的802.16e信息框在时间上彼此对准。然而,所述四个单元的超级信息框则彼此交错。特别的是,BS2的超级信息框系相对于BS1的超级信息框而延迟,且BS3的超级信息框则是相对于BS2的超级信息框而更加延迟。因此,所述四个基地台的超级信息框的控制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传输。
尽管图6所绘示的802.16e信息框在基地台之间彼此对准,但熟习此项技术人员现应理解,此类802.16e信息框亦可为交错的。
另外,图6绘示可支持802.16e与802.16m两者的运作的系统。然而,可理解的是,交错信息框组态可应用于支持多种通信协定的系统。举例而言,系统可支持802.16m与无线MAN-OFDMA两者的运作,而本实施例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则可应用于所述系统的802.16m与无线MAN-OFDMA示例中的任一个或两个。
虽然图4(a)至图4(c)、图5(a)至图5(c)及图6仅绘示四个网络接口装置或单元的信息框组态,但网络一般包含更多的单元。在一示例中,具有更多单元的网络可采用更精细的交错信息框组态。换言之,不同单元的信息框之间的时间偏移可更小,以提供更多版本的交错无线电信息框,其限制条件为所述时间偏移足以让用户终端完成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切换测量并开始另一个网络接口装置的切换测量,而无需等待另一个信息框。
在另一个示例中,网络中的单元可划分为许多群组,其中每一个群组中的单元均使用相同的信息框时序。举例而言,网络可将其单元划分于四个群组中,且采用图4(a)至图4(c)、图5(a)至图5(c)及图6的信息框组态中的任一个,其中第一群组的单元使用NID1或BS1的信息框,而第二群组的单元则使用NID2或BS2的信息框。若信息框更精细地交错,则可提供更多版本的交错信息框,而网络中的单元可划分为四个以上的群组,每一个群组使用所述交错信息框其中之一。
由于切换一般仅在邻近或重迭单元及/或超微型单元之间发生,所以用户终端在准备切换时仅需要测量来自服务网络接口装置的相邻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且/或读取来自服务网络接口装置的相邻网络接口装置的系统信息。因此,并非每个单元均需要不同于其他单元的信息框时序。事实上,相同信息框组态可用于彼此充分分离的单元的中。图7绘示实施例的实施案,其中具有四个以上单元的网络中仅使用四个版本的交错信息框。
参看图7,每一个六边形均表示一个由基地台等网络接口装置所覆盖的单元。所述网络接口装置被划分为四个群组,每一个群组由所述六边形中的不同图案表示,在一示例中,所述四个群组中的每一个均使用四个交错信息框(诸如图4(a)至图4(c)、图5(a)至图5(c)及图6所示彼此交错的信息框)中的一个。举例而言,由加点的六边形表示的单元可使用图4(a)中的NID1的信息框组态,而由具有斜线的六边形表示的单元则可使用图4(a)中的NID2的信息框组态。
藉由图7所示的组态,每一个单元使用四个交错信息框其中之一,而所述单元的六个相邻单元则分别使用其他三个交错信息框。因此,单元内的用户终端大约可在一个无线电信息框中执行六个相邻单元的其中三个的切换测量,并在第二无线电信息框中完成其他三个的测量。相比的下,藉由习知信息框组态(所有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框均彼此对准)来测量所有六个相邻单元的信号可能要花费到六个无线电信息框。
熟习此项技术人员现应了解,服务网络接口装置可在使用交错信息框组态的网络中排定更有效率的切换测量。举例而言,与习知系统相比,本发明的扫描间隔可以缩短,且/或迭代可以减少。另外,根据用户终端测量来自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及/或读取来自网络接口装置的系统信息所需的时间,服务网络接口装置可指示用户终端以服务网络接口装置认定为更有效率的任何特定次序来测量多个网络接口装置的信号及/或读取多个网络接口装置的系统信息。
尽管图7是用六边形来绘示单元,但可理解的是,实际网络中的单元一般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而不是完美的六边形。实际形状取决于网络接口装置所处的特定环境。亦可理解的是,实际网络中的单元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大小。举例而言,农村地区中的单元可大于城市地区中的单元,两个单元可彼此重迭,且/或一个单元可覆盖另一个单元。不管单元的形状及大小如何,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可应用于此类系统以改良许多示例,如上文所论述。
再次参看图7,在每一个六边形内,三个箭头表示三个扇区。一个单元中所有的三个扇区可使用相同的频率。或者,每个扇区可分配不同的频率。图8(a)及图8(b)绘示不同频率的再使用结构。在图8(a)及图8(b)中,“RF1”、“RF2”及“RF3”表示三个不同的频率。因此,在图8(a)中,单元802、804及806其中的一内部的三个扇区(其中每一个扇区由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具有不同频率,但邻近单元的对应扇区具有相同的频率分配。在图8(b)中,不仅所有单元808、810及812具有相同频率,而且每一个单元内部的三个扇区具有相同的频率。
与实施例一致,图7所示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可应用于具有图8(a)所示的频率再使用结构的网络,其中图8(a)中的每一个单元可视为是图7中的单元。又,图7所示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可应用于具有图8(b)所示的频率再使用结构的网络,其中图8(b)的单元的每一个扇区可视为是图7中的单元。换言之,单元的每一个扇区系使用不同于其相邻扇区的交错信息框的版本。所述信息框组态对于具有图8(a)或图8(b)的频率再使用结构的网络的应用现应为熟习此项技术人员所理解,故在此不再详细阐释。
然而,可理解的是,单元并不一定包含三个扇区,熟习此项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案可用于单元包含较多或较少扇区的任何系统。
另外,每一个单元或每一个扇区可使用一个以上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载波。此RF载波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频宽(例如5MHz、10MHz、20MHz或40MHz等),或在频率上为相邻接或不相邻接的,或是属于不同的频带。RF载波亦可以使用在任何双工模式(例如,分频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或分时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或是使用作为双向载波与广播载波的混合物。
与本文的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可应用于每单元或扇区具有多个频率载波的网络,使得具有不同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框彼此交错。举例而言,网络接口装置的频率载波可使用不同于同一网络接口装置的另一个频率载波的交错信息框的版本。熟习此项技术人员现应理解此类组态,故在此不再提供详细论述。
尽管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以IEEE 802.16e及802.16m为标准来做例子,但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举例而言,IEEE 802.16e标准界定分时双工(TDD)的结构,其中无线电信息框包含对应于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的不同子信息框。然而,采用分频双工(FDD)架构的系统(其中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的传输系使用不同的频率)亦可采用与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举例而言,诸如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高速上行链路封包存取(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演进高速封包存取(HSPA演进)、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高级LTE等由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TM)所发布的系统亦可采用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一致的交错信息框组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通信网络,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相应单元,其中
各该些网络接口装置使用该相应单元的多个无线电信息帧来与该相应单元中的一通信实体进行通信,且
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相对于原本在时间上彼此实质对准的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而延迟,以便在传输时所述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具有一时间偏移,
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包括作为广播信号的一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一数据部分,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一部分在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传输一次,而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二部分在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传输一次以上,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实质上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具有相同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一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一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与该第二单元彼此重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覆盖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及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的时间偏移不同于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及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三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的时间偏移。
7.一种通信网络,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相应单元,其中
各该些网络接口装置使用该相应单元的多个无线电信息帧来与该相应单元中的一通信实体进行通信,
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一单元及一第二单元中的每一个的无线电信息帧包含一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及一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
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该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该第一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在时间上实质相对准,且
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该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该第二类型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具有一时间偏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包括作为广播信号的一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一数据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一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一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实质上相对准。
11.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由多个网络接口装置中的一相应网络接口装置所覆盖;
针对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一单元提供多个第一无线电信息帧;
针对所述单元中的一第二单元提供多个第二无线电信息帧;以及
将所述第一无线电信息帧相对于原本在时间上彼此实质对准的所述第二无线电信息帧而延迟,使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电信息帧传输时在时间上彼此偏移,
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包括作为广播信号的一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一数据部分,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实质上相对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包含三个扇区,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提供一第三无线电信息帧及一第四无线电信息帧;
在所述第一无线电信息帧、第三无线电信息帧及第四无线电信息帧中的相应无线电信息帧中,藉由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一对应网络接口装置,与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的所述三个扇区中的一通信实体传送数据;以及
使所述第一、第三及第四无线电信息帧在时间上彼此偏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还包括:
区分该些单元为多个群组;
针对每一个群组内的该些单元,提供在时间上彼此实质上对准的无线电信息帧;以及
针对不同群组的该些单元,提供在时间上彼此相偏移的无线电信息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一单元提供一第三无线电信息帧;
针对所述单元中的该第二单元提供一第四无线电信息帧;以及
使所述第三及第四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无线电信息帧具有不同的信息帧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第三及第四无线电信息帧在时间上彼此实质上对准。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含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一相应单元,且在相应的无线电信息帧中传送数据,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包含作为广播信号的一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一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一第一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相对于原本在时间上彼此实质对准的一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而延迟,以便传输时在时间上彼此相偏移,
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实质上相对准,该方法包括:
藉由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一网络接口装置与该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测量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的该控制部分中的信号,或读取该控制部分中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还包括:
在测量或读取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的该控制部分中的该信息期间,暂时中止经由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一网络接口装置所进行的通信;以及
在测量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的该控制部分中的信号或读取该控制部分中的信息之后,恢复经由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该第一网络接口装置所进行的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还包括:
测量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其他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的该控制部分中的信号或读取该控制部分中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还包括:
报告测量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无线电信息帧的该控制部分中的信号或读取该控制部分中的信息的结果。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的方法,还包括:
继续经由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第二网络接口装置所进行的通信。
21.一种通信网络,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装置,每一个网络接口装置覆盖多个单元中的一相应单元,其中
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使用一或多个频率载波来与该相应单元中的一通信实体进行一下行通信,每一个频率载波与相应的无线电信息帧相关联,且
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所使用的该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一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相对于原本在时间上彼此实质对准的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该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一第二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而延迟,以便在传输时所述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第二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具有一时间偏移,
其中每一个无线电信息帧包括作为广播信号的一控制部分及作为用户数据的一数据部分,所述广播信号的一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第一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与所述广播信号的该第二部分在所述单元中的第二单元的无线电信息帧中的传输实质上相对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至少一第一网络接口装置及至少一第二网络接口装置使用一或多个频率载波来与该相应单元中的该通信实体进行通信,每一个频率载波与相应的无线电信息帧相关联,且
所述网络接口装置的该至少第一网络接口装置所使用的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一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与所述网络接口装置中的该至少第二网络接口装置的该一或多个频率载波中的该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信息帧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CN200910138519.5A 2008-05-02 2009-04-30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572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151908P 2008-05-02 2008-05-02
US61/071,519 2008-05-02
US12/428,116 US8432878B2 (en) 2008-05-02 2009-04-2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2/428,116 2009-04-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909A CN101572909A (zh) 2009-11-04
CN101572909B true CN101572909B (zh) 2013-10-16

Family

ID=4085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519.5A Active CN101572909B (zh) 2008-05-02 2009-04-30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878B2 (zh)
EP (1) EP2114099B1 (zh)
JP (1) JP5246554B2 (zh)
CN (1) CN101572909B (zh)
TW (1) TWI396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8252B1 (fr) * 2009-07-20 2011-09-1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ethode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de transmission dans un reseau cellulaire de type cooperatif
US8379619B2 (en) * 2009-11-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ermutation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diversity of OFDMA systems
KR101601775B1 (ko) * 2009-11-11 2016-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470652B2 (ja) * 2009-12-25 2014-04-16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干渉防止方法
WO2011080533A1 (en) * 2009-12-30 2011-07-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ofdma beacon reception measurement
US9179395B2 (en) * 2010-01-18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data loss during autonomous system information reading
TWI448180B (zh) * 2010-02-09 2014-08-01 Ind Tech Res Inst 在無線通信中進行資源分配的裝置及方法
KR101719003B1 (ko) 2010-04-12 2017-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스캐닝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5320B1 (ko) 2010-10-14 2017-05-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의 스캔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기지국
US8724497B2 (en) * 2010-11-03 2014-05-13 Mediatek Inc. Method of uplink MDT measurement
US10938540B2 (en) * 2014-12-18 202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11432242B2 (en) * 2018-02-01 2022-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679A (zh) * 1998-02-12 2001-05-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步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促使基站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332542A (zh) * 2000-07-06 2002-01-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以及在该系统中的移动台和基站
CN1791242A (zh) * 2004-12-14 2006-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8813B1 (fr) * 1993-07-30 1995-09-01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Systè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cellulaire.
US5911122A (en) * 1996-10-01 1999-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Inter-exchange passing of hand-off related parameters
JP3621428B2 (ja) 1997-09-16 2005-02-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送信方法、パケット送信装置、無線フレーム伝送方法、移動体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交換局
FI974034A (fi) * 1997-10-23 1999-04-24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tukiasemaverkon siirtojärjestelmän kapasiteetin jakamiseksi
USH2106H1 (en) * 1998-09-24 2004-07-06 Opuswave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US6717930B1 (en) * 2000-05-22 2004-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JP3581058B2 (ja) 1999-10-14 2004-10-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231062A (ja) 2000-02-17 2001-08-24 Nec Shizuoka Ltd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3732389B2 (ja) * 2000-06-16 2006-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888805B2 (en) 2001-03-23 2005-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0382A (zh) * 2001-10-19 2009-01-07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的全非连续传输操作模式中改良省电功能的用户设备
EP1313337A1 (de) * 2001-11-15 2003-05-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Informationen in einem zellular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Funksektoren
JP2003259413A (ja) 2002-03-01 2003-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JP2003289561A (ja) 2002-03-28 2003-10-10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999567B2 (ja) * 2002-05-23 2007-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1827039B1 (en) 2004-12-14 2016-08-17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MX2007011092A (es) * 2005-03-10 2007-11-08 Qualcomm Inc Metodo para mejorar la latencia de adquisicion de informacion de control al 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control en paquetes decodificables individualmente.
EP1773084A1 (de) * 2005-10-04 2007-04-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iebung von Funkressourcen zur Mittelung der Interzellinterferenz
US8526941B2 (en) * 2006-06-29 2013-09-03 Atc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hybrid terrestrial-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679A (zh) * 1998-02-12 2001-05-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步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促使基站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332542A (zh) * 2000-07-06 2002-01-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以及在该系统中的移动台和基站
CN1791242A (zh) * 2004-12-14 2006-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32878B2 (en) 2013-04-30
EP2114099B1 (en) 2015-02-25
US20090274134A1 (en) 2009-11-05
JP2010011445A (ja) 2010-01-14
TW200952393A (en) 2009-12-16
TWI396404B (zh) 2013-05-11
EP2114099A3 (en) 2013-11-20
CN101572909A (zh) 2009-11-04
EP2114099A2 (en) 2009-11-04
JP5246554B2 (ja)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90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1600853B1 (ko) 멀티 캐리어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960306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6689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어투피어 통신의 연속성을 제공하기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18853B1 (ko) 매크로셀에서 펨토셀로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펨토셀 탐색 방법
US9338735B2 (en) Cell search and measur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494406B1 (ko) 계층적 셀 구조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13845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이 효율적으로 비코닝 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201822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range expan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370898A (zh) 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上行链路传送的基站(天线)选择
US201201065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neighbo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performed by macro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40079603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레인징을 이용한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60040237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주변 기지국 정보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081434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neighbor bs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09133767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85881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MAX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192283A1 (en) Method for searching wireless lan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wireless lan search information
CN102026392A (zh) 一种在tdd小区上工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31871A (zh) 发送信息和判断是否接收mbms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1370208B1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터 핸드오버 수행방법
EP2328376B1 (en) Handover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KR101400849B1 (ko)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시스템으로의 전환을위한 메시지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3858475A (zh)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KR20080038803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인접 기지국 신호를스캐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25145B (zh) 多载波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