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606A -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606A
CN101572606A CNA2009101472507A CN200910147250A CN101572606A CN 101572606 A CN101572606 A CN 101572606A CN A2009101472507 A CNA2009101472507 A CN A2009101472507A CN 200910147250 A CN200910147250 A CN 200910147250A CN 101572606 A CN101572606 A CN 101572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social network
request message
authentication request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72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606B (zh
Inventor
莫建祥
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472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06A/zh
Priority to HK10104353.1A priority patent/HK1136721A1/xx
Priority to US12/867,858 priority patent/US8566396B2/en
Priority to EP10786541.2A priority patent/EP2441230B1/en
Priority to JP2012514964A priority patent/JP5735495B2/ja
Priority to PCT/US2010/033900 priority patent/WO201014419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06B/zh
Priority to US14/035,594 priority patent/US9432470B2/en
Priority to JP2015084568A priority patent/JP6106206B2/ja
Priority to US15/222,919 priority patent/US9712529B2/en
Priority to JP2017040792A priority patent/JP6353103B2/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8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dele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e.g. a proxy authenticates an entity to be authenticated on behalf of this entity vis-à-vis an authentication 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4Grouping of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为了解决用户验证与其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请求时,所依据的参数信息较少的问题,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包括: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由于以第三客户端标识信息作为发送端标识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因此第二客户端验证与其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请求时,所依据的参数信息较多。

Description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互联网中,在线网民形成的社会化网络不再仅仅是单个用户与单个用户的关系,而是单对多以及多对多的关系。社会化网络包含了在线用户及其关系网络,如即时通信服务(IM)系统和基于WEB2.0的互联网SNS(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区,以IM工具为例,不同的用户通过IM客户端实现信息交互进行沟通,在彼此进行沟通前,一般IM软件都要求用户之间在沟通开始前先建立一定的双向社会化网络关系,以加速沟通对象的定位,并防止不必要的用户发送无用信息和不必要的骚扰。在目前的IM软件技术中,如果用户甲向不在其社会化关系列表中的用户乙发起沟通,即用户甲请求与用户乙建立一定的社会化关系,用户甲通过服务器系统把认证请求信息(包括一些文字说明和用户甲的标识信息,用户甲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认证请求信息的发送端,文字说明用于表示请求与用户乙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转发给用户乙,由用户乙根据认证请求消息内容来决定是否同意与用户甲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若用户乙同意,则用户甲和用户乙之间建立一定的社会化网络关系,若不同意,则无法建立一定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只有在用户乙验证通过了甲的请求后,用户甲才可以在其社会化关系列表中找到乙,并发起沟通和聊天。
用户甲在申请与用户乙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用户时,用户乙只能通过用户甲的认证请求消息判断是否和用户甲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可见现有技术中用户乙验证与其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请求时,只依据用户甲通过一些文字说明消息由服务器系统把认证请求信息转发给用户乙,用户乙据此进行认证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验证与其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请求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于标识发送端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于标识发送端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
修改模块:用于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由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以第三客户端标识信息作为发送端标识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因此第二客户端验证与其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请求时,所依据的参数信息较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社会化网络关系链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例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客户端A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发送与客户端E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认证请求消息,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中携带客户端A的标识信息A。
步骤102:社会化网络服务器获知该认证请求消息后,确定与客户端E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客户端C和客户端D。
步骤103:社会化网络服务器确定与客户端A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客户端C。
步骤104: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预定规则从客户端B、客户端C中选取出客户端B,并获取客户端B的标识信息B。
步骤105: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A修改为标识信息B。
步骤106: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发送修改标识信息后的认证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101中,客户端A和客户端E可以是IM系统中的客户端,也可以是基于WEB2.0的互联网SNS的客户端,以IM工具为例,如果用户甲通过客户端A向不在其社会化关系列表中的用户乙发起沟通,即用户甲请求与用户乙建立一定的社会化关系,用户甲首先通过客户端A提供的对话框,输入一些用于表示请求与用户乙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文字说明,之后连同用户甲的标识信息,一起作为认证请求消息通过客户端A发送给用户乙,用户乙通过客户端E进行接收。
客户端E有1个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如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1中有3个客户端标识和对应的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表示客户端B、客户端C和客户端D与客户端E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社会化网络类别为1,例如社会化网络类别为1表示为“好友关系”,当然根据具体的需求,客户端E也可以有多个社会化关系列表,分别表示不同客户端标识与不同的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的绑定关系,如客户端E除了有表1还有表2,表2中社会化网络类别为2表示为“认识关系”。对于每个社会化网络中的客户端都存储有一个与客户端E类似的列表,用于存储与该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的客户端标识,以及对应的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
  客户端标识   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
  B   1
  C   1
  D   1
表1
  客户端标识   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
  F   2
  G   2
表2
根据客户的应用需求,客户端A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发送加入表1的认证请求消息,当然客户的应用需求不同,也可以利用客户端A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发送加入表2的认证请求消息。认证请求消息包括:标识信息A、标识信息E和一些用于表示请求客户端E将客户端A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的文字说明,标识信息A用于标识发送客户端,文字说明如:“请求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标识信息E用于标识接收客户端。客户端E就会收到一条认证请求消息:发送客户端标识:A,文字内容“请求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
客户端E,与客户端B、客户端C和客户端D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若客户端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包括客户端标识H,而客户端E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并不包括客户端标识H,则客户端E与客户端H也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但不是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可以安装于社会化网络中的任意一台服务器,比如可以是社会化网络中的服务器1、服务器2或服务器3,该服务器只要能够通过网络能够接收到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即可。
其中步骤102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收到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后,对认证请求消息进行分析,从认证请求消息中提取出接收客户端的标识信息E,在社会化网络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与表1内容相同的表1’,根据存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中与表1相同的表1’,确定与客户端E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客户端C和客户端D。在本步骤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可以通过查询得到与客户端E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客户端C和客户端D。当然进一步为了提高效率,增加认证请求所依据的参数信息,社会化网络服务器获知客户端A发送的请求与客户端E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认证请求消息后,还可以获取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是在收到标识为A的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后,对认证请求消息进行分析,从认证请求消息中提取出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从多个服务器中确定存储索引记录的关键字为(A-E)或为“AE”以及“(AE)”等的倒排索引文件的服务器为服务器1,采用多个服务器是由于社会化网络中的用户众多数量在百万级别,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分布式服务器预先存储倒排索引文件(Inverted index),当然预先存储倒排索引文件只是一个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不限定倒排索引文件建立的时间,也可以是提取了标识信息A和E后再建立倒排索引文件,倒排索引也常被称为反向索引、置入档案或反向档案,是一种索引方法,一般被用来存储在全文搜索下某个单词(作为索引的关键字Key)在一个文档或者一组文档中的存储位置(索引的字段值VALUE)的映射。本实施例中的倒排索引文件中以相互绑定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采用(A-E)表示相互绑定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作为索引的Key,如Key为(A-E),以标识为A的客户端和标识为E的客户端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作为索引的VALUE,其中社会化属性信息表示与一个客户端绑定的社会化网络用户在社会化网络中所具有的属性,这些社会化属性信息可以是用户在加入社会化网络时注册的,如注册时填写的所在地为:杭州,公司为甲公司,还可以是在社会化网络中的进行活动时产生的信息:属于某个魔兽世界群。这些社会化属性信息可以从如用户日志中获得,或者通过从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的数据库中获得,之后从不同用户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中提取出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如索引的VALUE为{“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行业”=>”五金电子”,“游戏名称”=>”魔兽世界”},服务器1中存储的倒排索引文件如表3所示。
  Key VALUE
  (A-B) {“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行业”=>”五金电子”,“游戏名称”=>”魔兽世界”}
  (A-C) {“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行业”=>”五金电子”,“体育项目”=>”足球”}
  (A-D) {“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IP”=>”196.168.0.*”,“游戏名称”=>”魔兽世界”}
  (A-E) {“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
表3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从认证请求消息中提取出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得到(A-E),从存储倒排索引文件的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3中确定存储索引记录的关键字为(A-B)的倒排索引文件的服务器为服务器1。或存储索引记录的关键字为(A-E)或为“AE”以及“(AE)”等的倒排索引文件的服务器只有1个,即服务器1。之后从服务器1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提取出关键字为(A-E)的索引记录,并从中提取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具体就是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从表3中提取出关键字为(A-E)的索引记录,并从中提取对应的VALUE(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
进一步为了提高效率,增加认证请求所依据的参数信息,类似的还可以从服务器1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提取出关键字为(A-E)的索引记录,并从中提取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关系链信息,在倒排索引文件中以相互绑定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采用(A-E)表示相互绑定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作为索引的Key,如Key为(A-E),以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关系链信息作为索引的VALUE,关系链信息用于表示两客户端相互之间具有间接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如标识为A的客户端和标识为B的客户端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关系,关系类型为2,客户端B和客户端E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关系,关系类型为1,Key为(A-E)的索引的VALUE为{(A-B,关系类型2),(B-E,关系类型1)},有如客户端A和客户端C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关系,关系类型为2,客户端C和客户端E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关系,关系类型为1,Key为(A-E)的另一个索引的VALUE为{(A-C,关系类型2),(C-E,关系类型1)},服务器1中存储的倒排索引文件如表4所示。
  Key   VALUE
  (A-E)   {A-B,关系类型2),(B-E,关系类型1)};{A-C,关系类型2),(C-E,关系类型1)}
  (A-D)   {A-B,关系类型2),(B-D,关系类型1)};
表4
或者,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从存储倒排索引文件的多个服务器中确定索引记录的关键字为A的服务器1和关键字为E的服务器2。当然如果倒排索引文件只是存储于1个服务器中,则无需确定服务器,例如所有的索引记录都存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1中,则无论关键字为A还是E的索引记录都直接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1中提取。本实施例是从服务器1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提取出关键字为A的索引记录中标识为A的客户端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从服务器2中提取出标识为E的客户端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从标识为A的客户端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和标识为E的客户端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中提取出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本实施例预存的倒排索引文件中,以各个标识信息作为索引的Key,以不同标识的客户端社会化属性信息作为对应的索引VALUE,如以标识信息A作为Key,以标识为A的客户端社会化属性信息作为对应的索引VALUE,以标识信息E作为Key,以标识为E的客户端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作为对应的索引VALUE,标识信息A作为Key对应的索引的VALUE为{“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行业”=>”五金电子”,“游戏名称”=>”魔兽世界”,“体育项目”=>”足球”,职业”=>”销售”等},标识信息E作为Key对应的索引的VALUE为{“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行业”=>”五金电子”,“游戏名称”=>”魔兽世界”,“体育项目”=>”乒乓球”,职业”=>”财务人员”等}。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从上面的2个VALUE中找出共同的部分{“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
其中步骤103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收到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后,对认证请求消息进行分析,从认证请求消息中提取出发送客户端的标识信息A,并根据存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中客户端A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5,确定与客户端A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和客户端C。
  客户端标识   社会化网络关系类别
  B   1
  C   1
表5
在本步骤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可以通过的数据库中预存的表5查询得到与客户端A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和客户端C,由此可以确定,与客户端A和客户端E都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和客户端C。客户端A和客户端E有如图2所示社会化网络关系链。
作为优选方案客户端B和客户端C,与客户端A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同时客户端B和客户端C,与客户端E也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当然也可以是客户端B和客户端C,与客户端E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同时客户端B和客户端C,与客户端A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但不是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其中步骤104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自动计算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熟悉度之和最高的一条社会化网络关系链,如客户端A->客户端B->客户端E的熟悉度为Y1+X1;另外一条社会化网络关系链客户端A->客户端C->客户端E的熟悉度为:Y2+X2.若Y1+X1>Y2+X2那么,从客户端B、客户端C中选取出客户端B,并获取客户端B的标识信息B。否则选取出客户端C,本实施例中采用选取出客户端B作为优选方案。本步骤中是通过熟悉度选取出客户端B或客户端C,当然也可以不依据于熟悉度,从客户端B和客户端C之中任选其一,或者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客户端B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和客户端C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标识的数量,从客户端B和客户端C之中选择其一,例如客户端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标识的数量为10个,客户端C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标识的数量为100个,由于客户端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的客户端标识数量少于客户端C,说明客户端B可能更加慎重的选择自己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对象,因此,选择客户端B,当然也可以是客户端E占客户端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的比例是1/10,客户端E占客户端C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的比例是1/100,则选择客户端B。当然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如1/20,由于客户端E占客户端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的比例是1/10,大于阈值1/20,而客户端E占客户端C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中客户端的比例是1/100,小于阈值1/20,因此,选择客户端B。
或者社会化网络服务器自动选择客户端B和客户端C中,与客户端E熟悉度最高的:如果X1>X2,那么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就选择客户端B;否则选择客户端C。本实施例中采用选取出客户端B作为优选方案。
当然除了采用步骤104中的方法采用预定规则选取出客户端B外,还可以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客户端B、客户端C的标识B和C发送到客户端A,若客户端A选择C则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客户端A的选择选取出客户端C,否则,若客户端A选择B则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客户端A的选择选取出客户端B。
熟悉度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获得,假设两个客户端之间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时间(如30天)为N,单位时间(如1天)对应的熟悉度值为M,那么熟悉度的时间权重值为N×M;并假设两个客户端之间在单位时间内进行一次信息交互对应的熟悉度值为P,那么单位时间内两个客户端进行信息交互对应的熟悉度值最大为Pmax,Pmax<P*Y(Y为两个客户端之间在单位时间内进行信息交互的最大次数,如假设单位时间为1天,进行了90次信息交互,那么Pmax=90P),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两个客户端之间之间的熟悉度了,为:X1=N1*M1+Min(Y*P,Pmax)。
其中步骤105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收到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后,查找到该认证请求消息中的标识信息A并修改为标识信息B,修改后的认证请求消息包括:标识信息B和一些修改后的文字说明,标识信息B用于标识修改后的认证请求消息的发送客户端,修改后的文字说明可以是:“客户端A请求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因此,修改后的认证请求消息为:发送客户端标识:B,文字内容“客户端A请求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
其中步骤106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发送修改标识信息后的认证请求消息,包括标识信息B和一些原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用于表示请求客户端E将客户端A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的文字说明。如通过上述预定规则选择客户端B后,可以将修改标识信息后的认证请求消息先发送给客户端B,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B响应的OK确认信息后,再向客户端E发送修改标识信息后的认证请求消息,否则不向客户端E发送修改标识信息后的认证请求消息。
并且,若步骤102中提取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则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客户端A发送到的认证请求消息中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得到相互绑定的(A-E),并从表3中得到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发送到客户端E认证请求消息中包括提取的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提取出的{“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发送给客户端E。通过{“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表示与客户端A绑定的用户,和客户端E绑定的用户在社会化网络中所具有的共同的属性。
同时,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E转发认证请求消息,在认证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所在地”=>“杭州”,“公司”=>“甲公司”,“姓别”=>”男”,“职业”=>”销售”,“游戏名称”=>”魔兽世界”}。当然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也可以分别向客户端E发送认证请求消息和上述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在认证请求消息和/或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中携带说明彼此绑定的信息。这样标识为E的客户端就可以知道收到的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对应哪个认证请求消息,并据此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对认证请求消息进行认证处理。客户端E将接收的客户端A和客户端E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进行展示,客户端E会以社会关系验证消息框的形式,接收客户端A发送的与其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认证请求消息,并在该社会关系验证消息框中显示。
若步骤102中提取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关系链信息,则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客户端A发送到的认证请求消息中的标识信息A和标识信息E,得到相互绑定的(A-E),并从表4中提取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关系链信息,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发送到客户端E认证请求消息中包括提取的{A-B,关系类型2),(B-E,关系类型1)};{A-C,关系类型2),(C-E,关系类型1)}。客户端E将接收的客户端A和客户端E之间的关系链信息进行展示,客户端E会以社会关系验证消息框的形式,接收客户端A发送的与其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认证请求消息,并在该社会关系验证消息框中显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替换方案,在步骤103中社会化网络服务器确定与客户端A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有客户端B、客户端C后,可以不从客户端B和C中做出选择,而直接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客户端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A修改为标识信息B和C,此时,修改后的认证请求消息为:发送客户端标识:B和C,文字内容“客户端A请求加入社会化关系列表1”。
还可以是由系统自动判断提取出共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的条数,如果条数为10条,正好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9条,则系统会自动把用户A加入到用户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1中,如果条数为5条,正好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4条,则系统会自动把用户A加入到用户B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2中。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是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装置,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于标识发送端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
修改模块202:用于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203:用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进一步,还包括: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进一步,确定模块204:还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以及与第一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进一步,确定模块204:还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选择与第二客户端熟悉度最大的客户端作为第三客户端。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205用于将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全部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
确定模块204:还用于根据第一客户端的选择信息确定第三客户端。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206用于向第三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203:还用于收到第三客户端响应的确认信息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于标识发送端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步骤,和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步骤之间还包括: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具体为: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以及与第一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具体为: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选择与第二客户端熟悉度最大的客户端作为第三客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步骤,和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步骤之间还包括: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全部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第一客户端的选择信息确定第三客户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步骤和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步骤之间还包括: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向第三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请求;
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收到第三客户端响应的确认信息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悉度由如下公式获得:X=N*T+Min(Y*P,Pmax),其中Pmax<P*Y,X为2个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之间的熟悉度、N为2个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时间、T为单位时间对应的熟悉度值、Y为2个客户端之间在单位时间内进行信息交互最大次数,P为两个客户端之间在单位时间内进行一次信息交互对应的熟悉度值,Pmax为单位时间内两个客户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最大熟悉度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通过与第一客户端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和第二客户端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列表查询第三客户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文字说明部分修改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10、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与第二客户端建立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第一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于标识发送端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
修改模块:用于将第一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第一客户端标识信息修改为第三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后得到第二认证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还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根据与第二客户端的熟悉度以及与第一客户端的熟悉度,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确定第三客户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还用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器从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客户端中,选择与第二客户端熟悉度最大的客户端作为第三客户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与第一客户端具有社会化网络关系并与第二客户端具有直接社会化网络关系的全部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客户端的选择信息确定第三客户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收到第三客户端响应的确认信息后,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认证请求消息。
CN2009101472507A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572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72507A CN101572606B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HK10104353.1A HK1136721A1 (en) 2009-06-12 2010-05-04 Method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social network and device thereof
US12/867,858 US8566396B2 (en) 2009-06-12 2010-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a social network
EP10786541.2A EP2441230B1 (en) 2009-06-12 2010-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a social network
JP2012514964A JP5735495B2 (ja) 2009-06-12 2010-05-06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内で認証要求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PCT/US2010/033900 WO2010144197A1 (en) 2009-06-12 2010-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a social network
US14/035,594 US9432470B2 (en) 2009-06-12 2013-09-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a social network
JP2015084568A JP6106206B2 (ja) 2009-06-12 2015-04-16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内で認証要求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5/222,919 US9712529B2 (en) 2009-06-12 2016-07-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 message in a social network
JP2017040792A JP6353103B2 (ja) 2009-06-12 2017-03-03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内で認証要求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72507A CN101572606B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606A true CN101572606A (zh) 2009-11-04
CN101572606B CN101572606B (zh) 2012-05-23

Family

ID=4123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72507A Active CN101572606B (zh) 2009-06-12 2009-06-12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8566396B2 (zh)
EP (1) EP2441230B1 (zh)
JP (3) JP5735495B2 (zh)
CN (1) CN101572606B (zh)
HK (1) HK1136721A1 (zh)
WO (1) WO20101441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303A (zh) * 2016-05-24 2016-10-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征信特征获取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9663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从设备
CN10734705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1314324A (zh) * 2020-01-22 2020-06-1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关系建立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06B (zh) * 2009-06-12 2012-05-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553878B2 (en) * 2010-08-16 2017-01-24 Facebook, Inc. People directory with social privacy and contact association features
US8290981B2 (en) * 2011-03-08 2012-10-1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ocial network system and member searching and analyzing method in social network
US20120266250A1 (en) * 2011-04-13 2012-10-18 Steven Blake Uhl Selective Masking Of Identity-Indicating Information In Messages For An Online Community
US8966643B2 (en) * 2011-10-08 2015-02-2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tent security in a social network
CN103841001B (zh) * 2012-11-22 2018-1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社交网络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1388251B1 (ko) 2012-11-30 2014-04-24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에서의 미인증 사용자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US9094389B2 (en) * 2013-09-04 2015-07-28 Faceboo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nodes
CN104811428B (zh) * 2014-01-28 2019-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利用社交关系数据验证客户端身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29778B2 (ja) * 2014-02-12 2018-05-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データ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インデクシング方法、インデクシングプログラム
KR101600455B1 (ko) * 2014-08-26 2016-03-07 캠프모바일 주식회사 서비스 계정에 대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CN106534234B (zh) * 2015-09-09 2020-04-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系链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US9922475B2 (en) * 2015-09-11 2018-03-2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sensus based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process
US11144620B2 (en) * 2018-06-26 2021-10-12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in a network following secure verification of interested parties
CN109688109B (zh) * 2018-11-21 2021-05-25 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信息识别的验证码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0381060B (zh) * 2019-07-19 2022-07-29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2407B1 (en) * 1999-04-09 2006-07-25 Amazon.Com, Inc. Purchase notification service for assisting users in selecting items from an electronic catalog
US7433832B1 (en) * 1999-11-19 2008-10-07 Amazon.Co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 dynamically defined community
JP2003030361A (ja) * 2001-07-16 2003-01-31 Accenture Kk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3141381A (ja) * 2001-11-02 2003-05-16 Tryark Kk 人脈情報検索システム及び人脈経路探索システム
JP2003233564A (ja) * 2002-02-13 2003-08-22 Sony Corp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相手リスト表示方法、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相手リスト表示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US7209931B2 (en) 2002-05-10 2007-04-24 Studentuniverse.Com User matriculation status determination via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30220980A1 (en) * 2002-05-24 2003-11-27 Crane Jeffrey Rober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computer network-based community-building function through user-to-user ally association
US20040103306A1 (en) * 2002-11-21 2004-05-27 Paddock Raymond Euge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permisson for use of information
US7797434B2 (en) * 2002-12-31 2010-09-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determind attribute storage in a federated environment
US7069308B2 (en) * 2003-06-16 2006-06-27 Friendster,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users in an online computer system based on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in social networks
US7526464B2 (en) * 2003-11-28 2009-04-28 Manyworlds, Inc. Adaptive fuzz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US7610627B1 (en) * 2004-01-23 2009-10-27 Acxiom Corporation Secure data exchange technique
US20080163075A1 (en) 2004-01-26 2008-07-03 Beck Christopher Clemmett Macl Server-Client Interac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8302164B2 (en) 2004-07-22 2012-10-30 Facebook, Inc. Author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an individual's social network
EP1815642A4 (en) * 2004-11-04 2010-12-29 Topeer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AFE TRUSTWORTHY SOCIAL NETWORK
US7533832B2 (en) 2005-01-28 2009-05-19 Price Roger W Leg mounted scent dispenser
KR100690021B1 (ko) * 2005-03-15 2007-03-08 엔에이치엔(주) 다면적인 관계 설정을 촉진하기 위한 온라인상 휴먼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451161B2 (en) 2005-04-28 2008-11-11 Friendster, Inc. Compatibility scoring of users in a social network
AU2006326015A1 (en) 2005-12-14 2007-06-21 Faceboo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cial mapping
US7620636B2 (en) 2006-01-10 2009-11-17 Stay Awak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and storing information about individuals in a charitable donations social network
US9336333B2 (en) * 2006-02-13 2016-05-10 Linkedin Corporation Searching and reference checking within social networks
JP2007328723A (ja) * 2006-06-09 2007-12-20 Fujifilm Corp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US20080127318A1 (en) 2006-11-08 2008-05-29 Adler Robert M Geographically 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ver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social networking
JP2008186284A (ja) * 2007-01-30 2008-08-14 Fujitsu Ltd 紹介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80076256A (ko) * 2007-02-15 2008-08-20 김영욱 제3자 평가 기반의 온라인 소셜 네트워킹 방법 및 그시스템
US8775561B2 (en) * 2007-04-03 2014-07-08 Yahoo! Inc. Expanding a social network by the action of a single user
US20080270038A1 (en) 2007-04-24 2008-10-30 Hadi Partovi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members of a social network
US7945862B2 (en) * 2007-09-11 2011-05-17 Yahoo! Inc. Social network site including contact-based recommendation functionality
US20090171686A1 (en) * 2008-01-02 2009-07-02 George Eberstadt Using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CN101237426B (zh) * 2008-03-06 2010-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US8744976B2 (en) * 2008-04-28 2014-06-03 Yahoo! Inc. Discovery of friends using social network graph properties
US20090320101A1 (en) 2008-06-18 2009-12-24 Doyle Iii Richard Pro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in a social network
US8646103B2 (en) 2008-06-30 2014-02-04 Gabriel Jakob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online identities
US7930255B2 (en) * 2008-07-02 2011-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cial profile assessment
US20100020952A1 (en) 2008-07-27 2010-01-28 Yiu Kau Leung Privacy protection and identity verific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with extension to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
US20100037288A1 (en) 2008-08-06 2010-0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herited Access Authorization to a Social Network
CN101446961A (zh) * 2008-12-24 2009-06-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网络社区中对用户及其好友进行关联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280904A1 (en) * 2009-05-01 2010-11-04 Sumit Pradeep Ahuja Social marketing and networking tool with user matching and content broadcasting / receiving capabilities
CN101572606B (zh) * 2009-06-12 2012-05-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8214301B2 (en) * 2009-09-25 2012-07-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ocial network mapping
US8239364B2 (en) * 2009-12-08 2012-08-07 Facebook, Inc. Search and retrieval of objects i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EP2520070B1 (en) * 2009-12-28 2019-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social web of objects
EP2487925A3 (en) * 2011-02-10 2012-09-19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funct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content on the same
US8538065B2 (en) * 2011-09-20 2013-09-17 Go Daddy Operating Company, LLC Systems for verifying person's identity through person's social circle using person's photograp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05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027303A (zh) * 2016-05-24 2016-10-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征信特征获取方法及其设备
WO2017202208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征信特征获取方法及其设备
CN106027303B (zh) * 2016-05-24 2019-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征信特征获取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9663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从设备
WO2018112942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从设备
CN106796633B (zh) * 2016-12-23 2019-09-10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从设备
CN111314324A (zh) * 2020-01-22 2020-06-1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关系建立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12529B2 (en) 2017-07-18
US9432470B2 (en) 2016-08-30
CN101572606B (zh) 2012-05-23
JP2015167026A (ja) 2015-09-24
EP2441230B1 (en) 2017-10-11
JP6106206B2 (ja) 2017-03-29
EP2441230A4 (en) 2016-08-10
EP2441230A1 (en) 2012-04-18
US20160337355A1 (en) 2016-11-17
US20110125845A1 (en) 2011-05-26
JP6353103B2 (ja) 2018-07-04
WO2010144197A1 (en) 2010-12-16
JP5735495B2 (ja) 2015-06-17
US8566396B2 (en) 2013-10-22
US20140047030A1 (en) 2014-02-13
JP2017107600A (ja) 2017-06-15
JP2012529703A (ja) 2012-11-22
HK1136721A1 (en) 201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606B (zh)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572607B (zh)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处理认证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72614B (zh)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处理认证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64416B (zh) 一种用户关系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A2754086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US201202266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iness reputation scoring
CN112005523A (zh) 用于能够在区块链网络中执行智能合约的方法及节点
CN105024906A (zh) 社交网络中的群消息存储、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02739558A (zh) 用于识别干扰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22387A (zh) 一种消费点评方法及系统
CN103164407A (zh) 一种信息搜索方法和系统
CN101751460A (zh) 一种数据绑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WO2010119552A1 (ja)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5678515A (zh) 项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79893B (zh) 一种将个人等级关联到网络用户帐号的方法及系统
KR20210038271A (ko) 블록 데이터를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CN101141679A (zh) 一种群发短信的系统和方法
KR100492930B1 (ko)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기업 정보화 수준 평가시스템 및평가방법
Gao et al. Blog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Blog Set similartiy and Mergence
CN115270160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89524A (zh) 一种区块链可靠对等点的筛选方法和装置
CN116561790A (zh) 基于分布式身份标识和主子链的司法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KR20090003032A (ko) 수익 배분 처리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7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67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