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7426B -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7426B
CN101237426B CN200810006566XA CN200810006566A CN101237426B CN 101237426 B CN101237426 B CN 101237426B CN 200810006566X A CN200810006566X A CN 200810006566XA CN 200810006566 A CN200810006566 A CN 200810006566A CN 101237426 B CN101237426 B CN 101237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ood friend
information
request
fri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5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7426A (zh
Inventor
戴永裕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065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7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7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7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7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7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共同好友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好友添加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好友添加方法。应用本发明,可以在添加好友时,搜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以便第二用户可以比较快速的识别出第一用户的身份,从而决定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因此,本发明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即时通信(IM)服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服务,一般以实现网络上的即时通信功能为主。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实现网络即时通信服务的软件,也可以认为是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大多数的网民所接受,不但在平时的休闲娱乐中,而且在用户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实现了朋友、同事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已经成为了网络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因此,用户对IM客户端工具的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IM系统中,用户间的好友关系链是用户之间进行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用户之间有了关系,才能够进行会话以及交流沟通。现有技术中,在某个用户A希望与其他用户,例如用户B,进行沟通之前,需要先添加用户B为好友。目前,IM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基于关系验证的好友添加方法,即只有用户B通过了用户A的添加好友请求后,用户A才能够在自己的好友列表中查看到用户B,进而进行聊天等操作。
具体来说,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1可见,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用户A希望添加用户B为好友时,向用户B发出添加好友请求,并在请求中输入简单的验证信息,向用户B表明自己的身份,例如:“你好,我是A”。
步骤102、用户B接收到用户A的添加好友请求后,根据上述验证信息,通过或拒绝用户A的好友添加请求。如果用户B查看验证信息后,选择接受请求,则用户A可以添加用户B为好友;否则,用户A不能添加用户B为好友。
采用上述基于关系验证的好友添加方法保证了用户之间的信任度,同时也避免了骚扰消息对用户造成的干扰。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在用户添加好友时,只是采用验证信息的形式提示用户,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
具体来说,随着用户使用IM软件时间增长,用户的好友也会不断增加,用户间的好友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现有技术中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比较低,用户无法有效地、快速的添加好友。例如,用户B是用户A的好友,用户C是用户B的好友,用户C希望能跟用户A进行交流而添加用户A为好友时,很可能会因为用户C输入了不恰当的验证信息,用户A搞不清楚对方的身份而错误的拒绝掉对方的添加好友请求,因而错过与朋友的沟通。又例如,用户D希望能对用户A发送垃圾信息而添加用户A为好友时,同样也可能因为用户D输入了用户A感兴趣的验证信息,用户A搞不清楚对方的身份而错误的将对方添加为好友,因而遭受信息骚扰。
由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因此,用户操作时十分不便。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上述对IM系统的分析也适用于例如网络游戏等其他应用的好友添加时的关系验证过程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好友添加装置,包括:
共同好友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好友添加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好友添加方法,包括:
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可以在添加好友时,搜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这样第二用户通过这些共同好友的信息就可以比较快速的识别出第一用户的身份,完成身份验证,从而决定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添加好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系统上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系统上关系验证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可以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将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该装置包括:共同好友查询模块210、好友添加模块220。
其中,共同好友查询模块210用于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好友添加模块220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3可见,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步骤302、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见,该装置包括:共同好友查询模块410、好友添加模块420。
其中,共同好友查询模块410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该模块包括:请求接收单元411、好友查询单元412、共同好友确定单元413、好友信息发送单元414。
请求接收单元411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该请求中提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ID),例如当本装置用于即时通信系统时,该ID可以为用户的即时通信ID;当本装置用于游戏系统时,该ID可以为用户的游戏ID。
好友查询单元412用于根据请求接收单元411发送的第一用户的ID,查询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并根据请求接收单元411发送的第二用户的ID,查询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
共同好友确定单元413用于比较好友查询单元412发送的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好友信息发送单元414用于将共同好友确定单元413发送的上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好友添加模块420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该模块包括:意见接收单元421、好友设置单元422。
其中,意见接收单元421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好友设置单元422用于根据意见接收单元421发送的上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如果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时,通过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将第一用户设置为第二用户的好友;否则,拒绝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5可见,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该请求中提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ID。
步骤502、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ID,查询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二用户的ID,查询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
步骤503、比较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步骤504、将上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步骤505、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步骤506、根据上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如果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通过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将第一用户设置为第二用户的好友;否则,拒绝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
根据本实施例,当第一用户希望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时候,自动搜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这样第二用户通过这些共同好友的信息就可以比较快速的识别出第一用户的身份,完成身份验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添加好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进一步将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以便第二用户进一步根据上述验证信息,判断是否接受第一用户的请求。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好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见,该装置包括:共同好友查询模块610、验证信息处理模块630、好友添加模块620。
其中,共同好友查询模块610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该模块包括:请求接收单元611、好友查询单元612、共同好友确定单元613、好友信息发送单元614。其中,各单元功能与实施例一中各单元功能相同。
验证信息处理模块630用于将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该模块包括:验证信息输入单元631、验证信息发送单元632。
其中,验证信息输入单元631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验证信息发送单元632用于将验证信息输入单元631接收的第一用户输入的上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好友添加模块620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和验证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该模块包括:意见接收单元621、好友设置单元622。其中,各单元功能与实施例一中各单元功能相同。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7可见,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该请求中提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ID。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中提取出第一用户的ID和第二用户的ID。
步骤702、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ID,查询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二用户的ID,查询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
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ID查询其对应的好友号码列表,并根据第二用户的ID查询其对应的好友号码列表。
步骤703、比较第一用户的好友信息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服务器对比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好友号码列表,查询出第一用户的好友号码列表中哪些号码也是第二用户的好友。
步骤704、将上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服务器获取这些好友对应的昵称等显示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的客户端,由第二用户客户端创建关系验证界面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
步骤705、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进一步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在自己客户端中输入的验证信息,例如:你好,我是第一用户。
步骤706、将上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服务器将第一用户在自己客户端中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的客户端,由第二用户客户端在所创建的关系验证界面中显示给第二用户。
步骤707、接收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和验证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步骤708、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如果第二用户根据上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和验证信息决定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通过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将第一用户设置为第二用户的好友;否则,拒绝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步骤705和步骤706也可以放在步骤701至步骤704前执行,即先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再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根据本实施例,当第一用户希望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时候,自动搜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并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将上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这样第二用户通过这些共同好友和验证信息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识别出第一用户的身份,完成身份验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添加好友的过程。
显然,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到各种好友添加时的关系验证过程中。下面,以IM系统上的好友添加时的关系验证过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以IM系统上的好友添加时的关系验证过程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系统上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8可见,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用户A登录IM客户端。
用户A在自己的IM客户端中输入账号以及密码后,IM客户端将上述帐号以及密码封装到数据包中,并在该数据包中加入包头以指明此数据包为验证用户的帐号与密码的有效性的协议命令数据包。用户A的IM客户端进一步将该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后,通过与IM服务器的连接通道发送该数据包,如果IM服务器返回帐号与密码的验证有效,则用户A可以成功登录IM客户端,否则将提示用户A重新登录。
步骤802、用户A查找用户B。
用户A的IM客户端中的主面板管理模块监听用户A的鼠标点击事件,确认用户A希望点击查找好友时,利用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创建查找好友窗口。用户A在用户ID输入框中输入用户B的IM号码(即时通信ID)后,用户A的IM客户端中的查找管理模块组合用户A输入的用户B的号码到查找协议命令数据包中,并进一步将该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后,发送该数据包到IM服务器。
步骤803、IM服务器返回用户B的基本信息。
IM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据包后,对其进行解密,提取出上述数据包头中的协议命令,确认出该数据包是查找协议数据包,则转发该数据包到用户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用户信息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与解析,当确认该数据包是有效数据包后,提取出用户B的号码,并利用该号码查询用户信息数据库获取用户B的基本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将查询到的用户B的基本信息组合到数据包中,并进一步将该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后,将该数据包下发给用户A对应的客户端。
步骤804、用户A向用户B发起添加好友请求。
用户A客户端接收到上述用户B的基本信息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以及解析,当确认该数据包是有效数据包后,提取出用户B的基本信息,并显示给用户A查看。用户A通过查看用户B的基本信息,确认需要添加用户B为好友后,发起添加好友请求。用户A的IM客户端组合用户A以及用户B的号码到数据包中,在该数据包中加入包头以指明该数据包为用户A希望添加用户B为好友的协议命令数据包,并进一步将该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后,发送该数据包到IM服务器;
步骤805、确认用户B当前是否为在线状态,并进行相应处理。
IM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以及解析,提取出数据包头的协议命令,确认该数据包是添加好友协议数据包,则转发该数据包到关系管理服务器。关系管理服务器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以及解析后,从该数据包中提取用户B的号码,查询登录服务器以确认当前用户B是否为在线状态,如果用户B在线,则执行步骤6;如果用户B不在线,则转发到离线消息中心服务器,等待用户B上线后,继续执行步骤6。
步骤806、用户B客户端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这时用户B处于在线状态,关系管理服务器对用户A添加用户B为好友的请求协议命令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后,直接下发到用户B所在客户端。用户B登录客户端即可接收到该数据包,通过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以及解析,确认出该数据是有效数据包。
步骤807、根据用户A的即时通信ID,向服务器查询用户A的好友信息。
用户B客户端中的关系管理模块提取出上述数据包中的用户A的号码(即时通信ID)后,向IM服务器发送包含用于拉取用户A的好友号码列表协议命令的数据包。当然,上述数据包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加密处理。IM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据包并进行解密以及解析后,确认该数据包是拉取好友号码列表的协议命令数据包,则转发该数据包到关系管理服务器。
步骤808、返回用户A的好友信息。
关系管理服务器对上述数据包进行解密以及解析,确认该数据包是有效数据包后,提取出用户A的号码。根据用户A的号码查询关系数据库,以获取用户A对应的好友号码列表。关系管理服务器将上述好友号码列表组合到数据包中,并将该数据包下发到用户B对应的客户端。
步骤809、查询用户A的好友中哪些为用户B的好友。
用户B登录客户端接收到上述数据包后,提取出用户A的好友号码列表,并利用自身客户端中的好友管理模块,查询出用户A的好友号码列表中哪些号码也是用户B的好友。根据共同好友的号码,获取这些好友对应的昵称等显示信息,创建关系验证界面并展示给用户B查看。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系统上关系验证界面的示意图。由图9可见,该关系验证界面中包括:用户A与用户B的共同好友的信息901、用户A输入的验证信息902。这样用户B就可以根据关系验证界面中显示出的、与用户A共同的好友信息901,快速确认用户A的身份。
当然,在上述关系验证界面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现有技术,显示用户A输入的验证信息902,以便用户B更加方便快捷地确认用户A的身份。
步骤810、用户B决定是否通过或者拒绝用户A的好友添加请求。
用户B通过点击图中的“通过”或者“拒绝”的按钮,用户B客户端发送对应的同意或者拒绝通过用户A的添加请求的协议命令到关系管理服务器,如果用户B同意添加用户A为好友,则在关系管理服务器中对应用户B的好友号码中添加用户A,同时下发通知已通过验证的消息给用户A;如果用户B拒绝,则关系管理服务器直接下发拒绝消息给用户A。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现有技术中在添加好友时,仅采用验证信息的方式,这就造成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因此,用户操作时十分不便。应用本发明,可以当第一用户希望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时候,自动搜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展示给第二用户查看,同时还可以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将上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这样第二用户通过这些共同好友的信息和验证信息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识别出第一用户的身份,完成身份验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在添加好友时,关系验证过程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添加好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领会到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IM系统中,也适用于例如网络游戏等其他应用的好友添加过程中。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好友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共同好友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好友添加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好友查询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所述请求中提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
好友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查询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各自的好友信息;
共同好友确定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好友查询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好友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共同好友确定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友添加模块包括:
意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好友设置单元,用于如果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时,将第一用户设置为第二用户的好友;否则,拒绝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验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以使第二用户根据验证信息与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验证信息输入单元,用于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验证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验证信息输入单元接收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6.一种好友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并将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包括:
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从所述请求中提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查询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
比较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好友信息,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
将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通过或拒绝第一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的请求;
如果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通过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将第一用户设置为第二用户的好友;否则,拒绝第一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共同好友之前或者之后,进一步包括:将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以使第二用户根据验证信息与所述共同好友的信息决定是否添加第一用户为好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包括:
当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发起添加好友请求时,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
CN200810006566XA 2008-03-06 2008-03-06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1237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566XA CN101237426B (zh) 2008-03-06 2008-03-06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566XA CN101237426B (zh) 2008-03-06 2008-03-06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7426A CN101237426A (zh) 2008-08-06
CN101237426B true CN101237426B (zh) 2010-09-01

Family

ID=3992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566XA Active CN101237426B (zh) 2008-03-06 2008-03-06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74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06B (zh) * 2009-06-12 2012-05-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14B (zh) * 2009-06-12 2013-1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处理认证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72607B (zh) 2009-06-12 2011-1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处理认证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41491A (zh) * 2010-05-01 2010-09-22 深圳市专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建立联系人关系的系统及方法
CN102624683A (zh) * 2011-06-30 2012-08-01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
CN103023744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工具中信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60376A (zh) * 2011-10-12 2012-02-22 段卫东 获取与好友共同相识朋友圈子的方法和操作界面装置
CN103067049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92870A (zh) * 2011-11-04 2013-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联系人关系数据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3117988B (zh) * 2011-11-17 2018-0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CN103167424B (zh) * 2011-12-08 2016-06-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络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28069B (zh) * 2012-05-15 2015-07-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社交网络中加好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24140B (zh) * 2012-06-28 2016-06-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3516581B (zh) * 2012-06-28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添加即时通信好友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43421B (zh) * 2012-07-12 2015-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社交网络应用中用户关系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3577493B (zh) * 2012-08-09 2016-03-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中好友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70471B (zh) 2012-12-11 2018-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二度好友查询系统、方法与装置
CN109547328A (zh) 2013-08-02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ott之间互通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46365B (zh) * 2013-08-15 2016-08-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业务的添加好友方法及装置
CN103595619A (zh) * 2013-11-08 2014-02-19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添加好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33639B (zh) * 2014-11-21 2017-06-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同好友的查找方法与装置
CN104679833B (zh) * 2015-02-06 2019-11-08 贵阳语玩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6241A (zh) * 2015-07-10 2015-10-07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成本计算拥有共同好友的好友方法
CN106572134A (zh) * 2015-10-09 2017-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62822A (zh) * 2015-10-28 2016-0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帮助用户识别好友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4292B (zh) * 2015-12-23 2019-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9966A (zh) * 2016-08-12 2017-01-18 深圳市众投邦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及信息推荐应用平台
CN106792711B (zh) * 2017-01-17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信诈骗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785A (zh) * 2001-08-15 2005-05-25 英特尔公司 在移动特设网内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
EP1707248A1 (en) * 2005-03-31 2006-10-04 Kabushiki Kaisha Square Enix (also trading as Square Enix Co., Ltd.) Method of displaying multiple kinds of independently processed display data
CN1937533A (zh) * 2006-08-29 2007-03-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社区好友同步管理方法
CN101090404A (zh) * 2007-05-31 200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电话地址条目的用户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785A (zh) * 2001-08-15 2005-05-25 英特尔公司 在移动特设网内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
EP1707248A1 (en) * 2005-03-31 2006-10-04 Kabushiki Kaisha Square Enix (also trading as Square Enix Co., Ltd.) Method of displaying multiple kinds of independently processed display data
CN1937533A (zh) * 2006-08-29 2007-03-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社区好友同步管理方法
CN101090404A (zh) * 2007-05-31 200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电话地址条目的用户匹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06B (zh) * 2009-06-12 2012-05-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化网络中认证请求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7426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7426B (zh)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US74065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an e-mail protocol
CN108476165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客户端和装置
US92944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ssociate a private user identity with a public user identity
US7904521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hat messages by establishing chat room data transfer channel
US721892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viting and creating accounts for prospective users of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JP5622802B2 (ja) 統合ip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スレッド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603467B2 (en) Instant messaging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for interoperability and presence management
CN101753475B (zh) 实现即时通信群中多个成员之间即时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83839C (zh) 实现单帐号多身份即时消息通信和存在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93070B (zh) 即时通信系统、即时通信客户端及即时通信方法
US20070100944A1 (en)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decoration to enable connectivity for instant messaging providers serving non-authoritative namespaces
US20080005119A1 (en) Remotely updating a user status on a presence server
CN102821056B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EP19094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by which instant message user can use instant message system chat room to which user unbelongs
WO2012097655A1 (zh) 一种群组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WO2010075741A1 (zh) 一种基于邮箱和im互联互通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1018141A (zh) 为电子公告版提供即时通信的方法与系统
CN100452712C (zh) 自动添加成员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04628B (zh) 在即时通信中增加非好友通信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KR20090072777A (ko) 메신저에서 확장된 대화 상대 리스트 및 강화된 대화기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2202071A (zh) 基于msn的网络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247363A (zh) 实现即时通讯消息弱提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1378550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平台的状态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EP130572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viting and creating accounts for prospective users of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