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140B -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140B
CN102724140B CN201210224445.9A CN201210224445A CN102724140B CN 102724140 B CN102724140 B CN 102724140B CN 201210224445 A CN201210224445 A CN 201210224445A CN 102724140 B CN102724140 B CN 102724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riend
good friend
cohes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44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4140A (zh
Inventor
朱翼鹏
陈宁一
胡宇光
周云峰
刘伟刚
刘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44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4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发现及添加好友的过程中,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

Description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IM)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通信服务,一般以实现网络上的即时通信为主。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实现网络即时通信服务的软件,从狭义上讲,也可以认为是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即时通信工具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大多数的网民所接受,无论是平时的休闲娱乐中,还是日常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网络IM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因此,IM用户对即时通信工具的易用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即时通信IM用户可以把需要联系的其他IM用户加入到好友(或称联系人)名单中,通过即时通信的状态呈现技术获知好友的在线/离线状态,随时与之发起实时的对话,从而达到了信息即时交流的目的。为了便于IM用户操作联系人,即时通信工具通常提供好友管理功能,包括好友的添加、归类、删除等等。
现有技术中,好友的查找与发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通过查看即时通信系统的服务器提供的在线IM用户列表来实现好友的发现,然后,就可以直接向对方发送加为好友的请求,收到请求的一方,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该请求。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好友发现及添加方式至少存在以下弊端:可能会导致IM用户接收到过多的垃圾请求,给IM用户的正常工作或生活造成干扰。
因此,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如何在发现及添加好友的过程中,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发现及添加好友的过程中,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即时通信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可选的,所述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包括:
在所述第一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中展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其中,所述第三IM用户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所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三IM用户确定为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可选的,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未达到预置条件,则向所述共同好友发出引荐请求;
如果所述共同好友接受所述引荐请求,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以及所述共同好友作为引荐者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IM用户;
如果所述第二IM用户接受所述共同好友的引荐,则将所述第二IM用户加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可选的,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
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获取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
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
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
可选的,所述亲密度信息为亲密度等级,所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包括:
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所述亲密度等级。
一种即时通信好友添加装置,包括:
共同好友提取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可选的,所述共同好友提取单元包括:
展现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中展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其中,所述第三IM用户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所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三IM用户确定为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可选的,还包括:
引荐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未达到预置条件,则向所述共同好友发出引荐请求;
添加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共同好友接受所述引荐请求,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以及所述共同好友作为引荐者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IM用户;
好友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IM用户接受所述共同好友的引荐,则将所述第二IM用户加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可选的,所述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统计子单元,用于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结果,获取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统计子单元包括:
初始值赋予子单元,用于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
亲密度更新子单元,用于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
可选的,所述亲密度信息为亲密度等级,所述亲密度更新子单元具体用于:
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所述亲密度等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在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并不是直接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IM用户,而是首先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并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如果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亲密度信息均达到预置条件,才会将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第二IM用户。也就是说,在添加好友的过程中,会先判断双方之间的共同好友与两者之间的亲密度关系,以此对好友添加请求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减少对IM用户造成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一个IM用户A发起的加另一个IM用户B为好友的请求时,并不是直接将该请求发送给IM用户B,而是首先进行一些判断,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将该请求发送给IM用户B。为了进行这种判断,本发明实施例首先需要提取两者之间的共同好友。其中,所谓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的共同好友,就是指既是IM用户A的好友,同时也是IM用户B的好友;即时通信工具在判断时,就可以分别取出IM用户A与IM用户B的好友列表,将两个好友列表进行比对,既出现在IM用户A的好友列表中,又出现在IM用户B的好友列表中的IM用户,就是IM用户A与IM用户B的共同好友。在实际应用中,两个IM用户之间的共同好友可能有多个,此时,也可以都提取出来,分别作为判断的基础。
S102: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如果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存在共同好友,假设为IM用户C,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可以获取IM用户A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以及IM用户B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以此,作为评判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潜在的亲密度依据。
其中,在获取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下,可以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来获取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其中,所谓的互动情况,可以是指两个IM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建立会话的情况,还可以包括给对方发表的信息进行评论或者回复的情况,还可以包括访问对方的个人空间的情况,等等。如果两个IM用户之间互动的次数比较多或者频繁,则证明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会比较高。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然后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来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例如,该亲密度信息可以由亲密度等级来表示,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好友时,可以给亲密度等级赋予初始值,然后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两者之间的亲密度等级。具体实现时,该初始值以及预置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可以如下进行:在IM用户甲与IM用户乙首次成为好友时,赋予初始亲密度等级为n=1;当亲密度等级为n时,在该等级下,IM用户甲与IM用户乙互动次数达到100*5n-1,则亲密度升为n+1。例如:当IM用户甲与IM用户乙的亲密度为n=1时,互动次数累计达到100条,则升为2级;在2级下累计互动次数达到500条(总互动次数为600条),升为3级,以此类推。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依据其他信息来建立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例如两个IM用户之间的共同好友数目,如果两个IM用户之间的共同好友数目越多,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越高,等等。或者,还可以将多种评判亲密度的依据相结合,来最终综合确定出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这里不再赘述。
S103: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如以上两个步骤的介绍可知,当IM用户A需要加IM用户B为好友时,首先需要提取出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共同好友C,然后获取到IM用户A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以及IM用户B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在获取到上述亲密度信息之后,就可以判断下这两对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了一个预置的条件,例如,亲密度等级是否都达到3级以上,等等,以此来作为是否将IM用户A的请求发送给IM用户B的依据。
S104: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如果IM用户A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以及IM用户B与IM用户C之间的亲密度信息都达到了预置的条件,则证明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的潜在的亲密度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将IM用户A的请求发送给IM用户B,这样,可以大大降低IM用户B接收到的请求是垃圾请求的概率,降低IM用户B的正常工作或生活受到干扰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现过程,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还可以看作是亲密度较高的IM用户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特权,该特权体现在,只有当两个IM用户之间潜在的亲密度较高时,可以直接发起加对方为好友的请求,否则,如果两个IM用户之间潜在的亲密度不够,则需要由两者的共同好友进行引荐,才能加对方为好友。具体实现时,可以在IM用户的界面上显示出其好友的好友列表,这样,IM用户就可以在其好友的好友列表中发现可能成为其好友的IM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显示好友的好友这一功能作为即时通信工具功能选项中的一个选项供IM用户选择;例如,由于对于一个IM用户A而言,会在其IM用户界面上显示出该IM用户的好友列表,假设包括IM用户B、C、D等等,IM用户A可以选中其中某个好友,假设是IM用户B,然后在功能选项中选择“显示该好友的好友列表”(也可能是其他的描述方式)这一功能,然后就可以将IM用户B的好友列表显示给当前IM用户。当然,在具体实现时,也可以是当IM用户将鼠标移动到某好友的条目上时,自动显示出该好友的好友列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只要是通过注册成为即时通信的IM用户,其注册信息以及好友的信息都会保存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上,因此,当需要显示当前IM用户好友的好友列表时,就可以从即时通信的服务器获取该列表,然后显示在当前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允许IM用户设置可以公开的好友列表,例如,IM用户可以选择对其中某个或者某些组别的好友公开,这样,当在其他IM用户界面上显示该IM用户的好友列表时,就可以仅显示被该IM用户设置为公开的好友信息,其他未被设置为公开的好友,就可以不会被显示在其他IM用户的界面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IM用户界面上显示其好友的好友列表时,在该好友的好友列表中,可以仅显示该好友的各个好友的自定义身份标识信息(例如各个IM用户自己取的昵称等等),而将该好友的各个好友的数据ID身份标识屏蔽掉,也即,不会将好友的各个好友的数字ID显示给当前IM用户,同时,可以在服务器端将添加好友的请求设置为:当IM用户仅知晓另一IM用户的自定义身份标识,而不知晓其数字ID时,不能直接发起该添加好友请求。这样,对于IM用户A而言,如果在自己的IM用户界面中看到了其好友B的好友列表,假设其中包括IM用户C,此时,IM用户A只能看到IM用户C的昵称,而无法看到该IM用户的数字ID,并且对于IM用户A在仅知道IM用户C的昵称而不知道其数字ID的情况下,向IM用户C发起的添加IM用户C为好友的请求,即时通信服务器需要首先按照前述步骤S101至S104的步骤进行判断,如果发现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的亲密度以及IM用户C与IM用户B之间的亲密度都达到了一定的条件,则可以直接将IM用户A的请求发送给IM用户C。
否则,如果IM用户A与IM用户B之间的亲密度和/或IM用户C与IM用户B之间的亲密度未达到一定的条件,则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IM用户B来进行引荐,只有在IM用户B同意为IM用户A引荐的情况下,才能将添加IM用户C为好友的请求发送给IM用户C。
具体实现时,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种引荐。为便于描述,仍假设以下场景:IM用户B是IM用户A的好友,IM用户A在其界面上看到IM用户B的好友IM用户C之后,想要添加IM用户C为好友;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
步骤一:IM用户A可以先向IM用户B发送引荐请求,通过该请求告知IM用户B,IM用户A想要加IM用户C为好友,需要IM用户B的引荐;
步骤二:IM用户B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可以选择接受或者决绝该引荐请求,如果拒绝,则执行步骤三,如果接受,则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向IM用户A返回一个被IM用户B拒绝推荐的提示消息;
步骤四:向IM用户C发送请求消息,通过该请求消息告知IM用户C,IM用户A想要加其为好友,推荐人是IM用户B;
步骤五:IM用户C在接收到该请求消息之后,同样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如果拒绝,则进入步骤六,如果接受,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六:向IM用户A及IM用户B返回被IM用户C拒绝的消息;
步骤七:向IM用户A及IM用户B发送IM用户C已经接受此次推荐的消息,同时,可以将IM用户C的详细信息(例如IM用户C的数字ID等等)显示给IM用户A,并向IM用户A提供对第三IM用户进行备注以及选择分组信息的入口,IM用户A完成备注信息以及分组信息的输入之后,就可以IM用户C添加到IM用户A指定的分组下,并将IM用户C的名称显示为IM用户A备注后的名称。
当然,上述过程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在步骤四中,如果IM用户B接受IM用户A的引荐请求,则也可以直接将IM用户C的数字ID发送给IM用户A,然后由IM用户A直接向IM用户C发起添加好友的请求,等等。或者,在被IM用户B或IM用户C拒绝时,也可以不必反馈相应的提示信息,再或者,也可以不必向IM用户A提供备注及分组的操作入口,等等。总之,只要是在IM用户界面上显示其好友的好友列表,并且在好友的引荐下完成好友的添加,就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并不是直接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IM用户,而是首先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并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如果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亲密度信息均达到预置条件,才会将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第二IM用户。也就是说,在添加好友的过程中,会先判断双方之间的共同好友与两者之间的亲密度关系,以此对好友添加请求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减少对IM用户造成的干扰。
与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即时通信好友添加装置,其中,参见图2,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共同好友提取单元201,用于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判断单元2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请求发送单元204,用于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其中,共同好友提取单元201可以包括:
展现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中展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其中,所述第三IM用户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所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三IM用户确定为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在此情况系,该装置还可以时包括:
引荐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未达到预置条件,则向所述共同好友发出引荐请求;
添加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共同好友接受所述引荐请求,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以及所述共同好友作为引荐者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IM用户;
好友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IM用户接受所述共同好友的引荐,则将所述第二IM用户加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其中,所述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
统计子单元,用于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结果,获取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具体实现时,所述统计子单元可以包括:
初始值赋予子单元,用于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
亲密度更新子单元,用于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
其中,所述亲密度信息为亲密度等级,所述亲密度更新子单元具体用于:
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所述亲密度等级。
总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在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并不是直接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IM用户,而是首先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并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如果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亲密度信息均达到预置条件,才会将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第二IM用户。也就是说,在添加好友的过程中,会先判断双方之间的共同好友与两者之间的亲密度关系,以此对好友添加请求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请求,减少对IM用户造成的干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与所述第二IM用户的好友列表进行比对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所述共同好友既是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同时也是所述第二IM用户的好友;
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添加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包括:
在所述第一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中展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其中,所述第三IM用户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所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三IM用户确定为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未达到预置条件,则向所述共同好友发出引荐请求;
如果所述共同好友接受所述引荐请求,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以及所述共同好友作为引荐者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IM用户;
如果所述第二IM用户接受所述共同好友的引荐,则将所述第二IM用户加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
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获取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
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
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密度信息为亲密度等级,所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包括:
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所述亲密度等级。
7.一种即时通信好友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共同好友提取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与所述第二IM用户的好友列表进行比对并提取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所述共同好友既是所述第一IM用户的好友,同时也是所述第二IM用户的好友;
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第二IM用户与所述共同好友之间的第二亲密度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是否均达到预置条件;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的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二IM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好友提取单元包括:
展现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IM用户的IM用户界面中展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其中,所述第三IM用户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所述第三IM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时,将所述第三IM用户确定为第一IM用户与第二IM用户的共同好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荐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亲密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亲密度信息未达到预置条件,则向所述共同好友发出引荐请求;
添加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共同好友接受所述引荐请求,则将所述第一IM用户添加第二IM用户为好友的请求、以及所述共同好友作为引荐者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IM用户;
好友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IM用户接受所述共同好友的引荐,则将所述第二IM用户加为第一IM用户的好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密度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统计子单元,用于对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结果,获取这两个IM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子单元包括:
初始值赋予子单元,用于在两个IM用户首次成为对方的好友时,为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赋予初始值;
亲密度更新子单元,用于记录两者之间互动的次数,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增大两者之间亲密度信息的取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密度信息为亲密度等级,所述亲密度更新子单元具体用于:
当互动次数达到预置条件时,提升所述亲密度等级。
CN201210224445.9A 2012-06-28 2012-06-28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724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4445.9A CN102724140B (zh) 2012-06-28 2012-06-28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4445.9A CN102724140B (zh) 2012-06-28 2012-06-28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140A CN102724140A (zh) 2012-10-10
CN102724140B true CN102724140B (zh) 2016-06-01

Family

ID=4694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4445.9A Active CN102724140B (zh) 2012-06-28 2012-06-28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4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335B (zh) * 2012-10-11 2017-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共同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571427B2 (en) 2013-12-31 2017-02-14 Google Inc. Determining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between user contacts
CN103916309A (zh) * 2014-03-10 2014-07-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设备
WO2016127329A1 (zh) * 2015-02-11 2016-08-18 深圳市仁盟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任推荐的社交网络建立好友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68A (zh) * 2008-03-26 2008-08-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用户搜索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2111424A (zh) * 2009-12-28 2011-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sns网络节点关系链进行信息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60376A (zh) * 2011-10-12 2012-02-22 段卫东 获取与好友共同相识朋友圈子的方法和操作界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426B (zh) * 2008-03-06 2010-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68A (zh) * 2008-03-26 2008-08-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用户搜索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2111424A (zh) * 2009-12-28 2011-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sns网络节点关系链进行信息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60376A (zh) * 2011-10-12 2012-02-22 段卫东 获取与好友共同相识朋友圈子的方法和操作界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140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0556B (zh) 即时通信好友的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5653397B (zh) 一种回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16581B (zh) 添加即时通信好友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4140B (zh) 即时通信好友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2724139A (zh) 即时通信好友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57B (zh) 一种手机号码绑定账号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5207881B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5933723A (zh) 一种视频续播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34760A (zh) 公众号与用户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272260B (zh) 业务鉴权的方法和通用业务订购管理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5208231B (zh) 一种基于ivr的语音播报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4023040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01644A (zh) 一种确定服务提供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37082A (zh) 内容过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87407B (zh) 一种基于黑名单机制的vpn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2609801A (zh) 一种预先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02088690B (zh) 一种获取用户使用业务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75467A (zh) 通过蓝牙推荐视频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车载视频播放器
CN10645281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5991721B (zh) 一种推送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50982B (zh) 一种资源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5592234B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31612B (zh) 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5635203B (zh) 一种电子数据的转移方法和设备
CN101311938B (zh) 多个设备使用同一许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3

Owner nam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16 CHAOYANG, BEIJING TO: 100088 XICHENG,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3

Address after: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4 layer 100016 unit of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Jiuxianqiao Road No. 14 Building C

Applicant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0

Address after: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Address after: 1765, floor 17, floor 15, building 3, No. 10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xiang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0 No. 9-3-401, No. 39, Gaoxin 6th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3600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