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6026B - 一种自动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6026B
CN101566026B CN2009101196687A CN200910119668A CN101566026B CN 101566026 B CN101566026 B CN 101566026B CN 2009101196687 A CN2009101196687 A CN 2009101196687A CN 200910119668 A CN200910119668 A CN 200910119668A CN 101566026 B CN101566026 B CN 101566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tongue
dead bolt
hook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96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6026A (zh
Inventor
王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a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王亚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亚运 filed Critical 王亚运
Priority to CN2009101196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6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6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6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6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6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门锁,包括:一个具有成型有锁舌孔的面板(2)的锁壳(1);安装在所述锁壳的锁壳面板及锁壳底板上对应成型的锁头安装孔中的锁头总成;安装在所述锁壳(1)中可沿所述锁壳(1)的面板(2)的垂直方向移动的锁舌机构(500);控制所述锁舌机构(500)中的锁舌(3)从所述面板伸出或缩回的锁出控制机构;以及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本发明的自动门锁通过固定条板和移动条板的配合来实现止动件与二者的啮合与脱离,使止动件可在不同的位置与固定条板及移动条板啮合,防止已部分缩进锁壳的锁舌在开锁过程中重新伸出导致不能完成开锁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门锁,具体地说,本发明的自动门锁主要通过机械传动操纵或控制锁舌的启闭过程。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2849063Y公开了一种自动门锁,该自动门锁包括一个安装在锁壳内并控制锁舌伸出时机的锁出控制机构。该锁出控制机构包括一个锁闭触发组件和一个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可移送地设置在所述锁舌构件上,并具有一个在开锁状态下与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部件配合的锁止阻挡和一个受所述锁闭触发组件控制的限位凸挡,在所述锁闭触发组件在所述限位凸挡上作用的控制力撤销时,所述锁止阻挡与所述锁壳上的固定件啮合,并阻止所述锁舌构件的伸出移动;当所述锁闭触发组件在所述限位凸挡上作用的控制力撤销时,所述锁止阻挡与所述锁壳上的固定件脱离,并允许所述锁舌构件的伸出移动;一个锁止偏压件在所述锁止阻挡上作用一个趋向于将所述锁止阻挡靠向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所述固定件的偏压力;所述传动主体部件上设置一个沿所述锁舌伸出方向的齿条,所述齿条通过一个沿所述锁舌伸出方向设置的滑道安装在所述传送主体部件上,所述齿条与设置在所述锁头上作为开锁力输出部件的齿轮啮合。所述传动主体部件上设有一防盗开启机构,所述防盗开启机构包括一个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传动主体部件上的卡止部件,所述卡止部件在一卡止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可与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部件啮合来阻止所述锁舌构件的开锁移动;所述齿条在开锁过程中沿着所述滑道首先接触所述卡止部件,并带动所述卡止部件向脱离与固定在锁壳上的部件啮合的方向移动。该自动门锁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锁的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并且工作可靠,安装使用对环境要求低。
该自动门锁通过使用钥匙拧转锁头打开,钥匙带动固定在锁头上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与齿条相连接的锁舌也随着向锁壳内缩进,直至锁舌完全缩进锁壳时,固定在锁舌上的偏压件将所述锁止阻挡靠向固定在锁壳上的固定件,并使二者啮合,防止锁舌伸出,从而将门打开。由于没有中间的定位机构或结构,在旋转钥匙的时候,力气较小的人如老人和孩子,或手或手臂动作不太灵活的病人或残疾人容易在锁舌未完全缩进锁壳、偏压件尚未达到与固定件啮合的位置时,丧失力气或无法使力,中止对钥匙的拧转,此时部分缩进锁壳的锁舌会重新伸出,导致无法完成开门的动作,即便完成也相当费力。另外,该自动门锁的锁出控制机构包括锁舌构件、锁止件、固定在锁壳上的固定件,锁止件包括:限位凸挡、锁止阻挡、锁止偏压件等结构,该自动锁的防盗开启机构的运行涉及卡止部件、卡止偏压件、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部件和齿条,结构仍比较繁杂。
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前提是,设置能够在开锁过程中使锁舌机构在中间停顿的机构,必须在不增加操作动作的情况下不妨碍锁闭过程中使锁舌一次性地自动到达预定的位置。否则会使得锁的使用非常不方便,甚至会降低锁的安全性。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传动机构来控制门锁的启闭是最常见的操作机构,特别是用于通过把手启闭门锁的机构。
以往的楔形锁舌的门锁,其通过锁舌与门框的撞击将锁舌暂时弹压回锁体,当门关严时锁舌再在偏压力作用下弹出将门锁闭,这种依靠偏压力锁出的锁舌容易被工具压回锁体从而使锁闭的门开启,门锁容易发生意外锁闭,门关闭情况下锁舌锁出状态不容易确定等缺点。中国专利文献CN2604491Y及CN2604493Y所公开的门锁,主要包括一个具有前面板的锁壳,以及安装在所述锁壳中的锁舌构件,用于实现所述锁舌构件自动开启闭合的一个锁舌自动伸缩机构,一个用于控制所述锁舌自动伸缩机构工作的锁舌开启机构,以及一个在关门时产生推力的推杆。其中通过相互套叠在一起的一组偏压部件和一个联动控制组件时所述自动门锁的结构更加紧凑,并实现对锁舌自动伸缩的控制。其中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在其锁舌上设置了一个锁出控制机构,来控制锁舌的伸出时机。这种机构使得矩形锁舌的门锁在锁门变得与以往的楔型锁舌的门锁在使用方式上是一样的,同样出现了一旦主人临时外出没带钥匙时,门被意外关闭将主人关在门外的情况。因此,一个能够将门锁的锁舌在需要的时候予以锁定,来防止其意外伸出的机构对于上述方式锁门的门锁是必要的。最好这种机构在门被锁上时,可以将门锁的锁舌锁定在锁闭状态。
中国专利文献CN 2849064Y公开了一种自动门锁的门内操纵机构,其包括一个门内手柄及设置在所述门内手柄上的传动机构,一套门内锁舌启闭组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门内手柄相连;其中在锁壳上与锁舌构件之间设置一安全锁定机构,所述安全锁定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门内手柄相连。其中所述门内锁舌启闭组件包括传动操纵部件、拨动臂和门内手柄,通过其之间的机械传动操纵或控制锁舌的启闭的过程。所述安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与开锁锁定啮合构件,通过其配合将锁舌锁定在锁闭状态。上述多个机械部件各自具有独立的转动轴,相互具有一定空间距离,通过各自特定的形状相互转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锁舌的启闭和锁定。锁体内多个转动部件占用空间较多,零部件散部于锁体,迫使有限空间体积内的多个零部件强度较低;同时因为需要多个零部件之间相互配合,锁具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锁舌在缩回锁壳的过程中易重新伸出导致易完成开锁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开锁过程中止钥匙的拧转动作时能够锁定锁舌位置,并能够实现自动锁出的自动门锁,并且该门锁具有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门锁,包括一个具有成型有锁舌孔的面板的锁壳以及安装在所述锁壳中的锁舌机构,所述锁舌机构可沿所述锁壳的面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中的锁舌从所述面板伸出或缩回;还包括控制所述锁舌机构的锁出控制机构和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
所述锁出控制机构包括:
固定条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机构上,所述固定条板成型有第一止动结构;
移动条板,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条板上,并成型有第二止动结构;所述移动条板还设置有与锁头上的致动部件配合动作的致动结构;
一个条板偏压件,在所述固定条板与所述移动条板之间施加趋向于锁出方向的偏压力;
止动件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上;所述止动件机构设有止动件功能结构,所述止动件机构受到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偏压力;
释放机构,其在一个关门动作的作用下释放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的配合作用;
在所述偏压力作用方向的终止位置为移动条板的第一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构成的第一配合结构,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配合作用处于锁出释放状态;在所述移动条板克服上述偏压力的终止位置为所述移动条板的第二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构成的第二配合结构,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脱离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配合作用处于锁出止动状态。
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构件的锁定部分,固定在所述锁舌构件上,所述锁定部分上成型有锁定缺口;
门把手安装孔,成型在门锁锁壳与安装门把手对应的位置,用于安装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所述门把手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有向所述锁壳内突出的环形的凸台,所述凸台成型有朝向所述锁定部分的缺口,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锁定部分的离开所述锁壳的底板的最大距离;
轴套,安装在所述门把手安装孔中,所述轴套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从其安装部位的内表面向所述锁壳的内部轴向延伸并通透所述侧壁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的芯轴,可轴向滑动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套和所述凸台内,所述芯轴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手柄轴,所述芯轴设置有一个径向伸出的拨块,所述拨块适于在所述通槽和所述缺口内滑动,且所述拨块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轴套和所述凸台的侧壁的厚度,以便适于与所述锁定缺口配合工作,所述拨快在所述芯轴上的位置适于在所述芯轴在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锁舌构件上的所述锁定缺口相啮合;
一个旋臂板,通过成型在其上的轴套安装孔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套的轴颈上,并通过成型在其一端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与锁头上的驱动部件连接;在所述轴套安装孔与所述拨块相对应的弧型部分开有拨动槽,所述拨块嵌入所述拨动槽中;所述拨快的高度适于在解除锁定位置时脱离所述缺口,与所述拨动槽啮合。
所述固定条板上的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固定条板的一个侧缘上的一组固定齿;
所述移动条板上的所述第二止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移动条板的与所述固定齿对应的侧缘上的一组移动齿;所述移动条板沿固定齿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条板上;所述移动齿朝向所述面板方向的一侧齿缘为与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的作用力方向间的夹角满足自锁角要求的锁止边,所述移动齿的另一侧齿缘斜度满足非自锁状态的引导边;
在所述移动条板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固定齿与所述移动齿构成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两者齿型相互交错的轮廓,该轮廓中所述移动齿的所述锁止边的齿峰距所述固定齿的齿峰的间距小于所述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释放结构;在所述移动条板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固定齿与所述移动齿构成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为所述移动齿的所述锁止边作为啮合边的相间的锯齿形轮廓,该轮廓中锯齿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止动结构。
所述移动齿的齿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在齿间距离上的尺度,并小于该尺度的2倍;所述固定齿与所述移动齿的齿数对应,且齿间距里相等。
所述止动件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所述锁壳内的锁出止动件,所述锁出止动件受到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偏压力;所述锁出止动件上的所述锁出止动件功能结构由与固定齿和所述移动齿配合作用的啮合部件构成,其中所述啮合部件与所述移动齿的所述锁止边啮合形成所述锁出止动结构。
所述止动件机构还包括一个铰接在所述锁壳内的退入止动件,所述退入止动件受到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偏压力;所述退入止动件上的所述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由与所述固定齿在所述锁舌机构完全伸出状态构成使锁舌退入自锁啮合的退入止动部分和与所述移动齿的所述引导边配合的退入释放部分组成,所述移动齿的所述引导边推动所述退入释放部分而带动所述退入止动部分脱离与所述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啮合。
所述固定条板的成型有所述固定齿的所述侧缘平行于所述锁舌机构的移动方向布置;
所述退入止动件的铰接点位于自成型有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侧缘的延伸线朝向所述固定齿的齿峰方向偏离的位置,并且所述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比所述退入止动件的铰接点更接近所述面板;所述退入止动部分为在所述退入止动件上成型的与所述固定齿啮合的齿形部分,所述退入释放部分包括一个所述退入止动件上可与所述移动齿的所述引导边配合的挡块。
所述锁出止动件的铰接点所处的位置适于在所述释放机构的作用下使所述锁出止动件的所述啮合部件脱离所述移动齿。
所述锁出止动件为一个杠杆,通过设置在锁出止动件铰接轴上、一端与所述锁壳固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锁出止动件上的扭簧来施加所述偏压力;所述释放机构通过对与设有啮合部件的力臂的相对的力臂施加作用力来实现所述啮合部件脱离所述移动齿。
所述锁头上的所述致动部件为致动齿轮,所述移动条板上与所述致动齿轮配合动作的所述致动结构为致动齿。
所述锁出止动件的所述啮合部件为一自所述锁出止动件伸出并可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及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止动钩。
所述锁出止动件受到所述释放机构作用力的一端位于一沿所述锁舌机构伸缩方向成型于与所述面板垂直的所述锁壳的侧板上的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沿沿所述锁舌机构伸缩方向滑动。
所述固定条板和所述锁壳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固定条板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固定条板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以及成型在所述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所述固定条板预定的运动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嵌入所述导向槽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
所述导向凸起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能勾住所述固定条板的导向槽。
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锁定部分的厚度相等。
所述拨动槽沿所述轴套安装孔的一定弧长设置,使所述拨块可在其中移动。
所述旋臂板的一端成型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为与锁头上的拨转齿轮相啮合的弧型布置的致动齿,用以通过锁头上的所述拨转齿轮带动所述锁舌构件移动;所述致动齿的弧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拨动槽所占所述轴套安装孔的弧度。
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之间置有所述芯轴沿轴向滑动至所述拨块脱离所述凸台,并保持在所述拨动槽中的位置确定机构。
所述位置确定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轴套或所述芯轴的侧壁上的环形定位凹槽,和设置在两者的另一部件的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中的定位珠,所述定位珠受到朝向成型有定位凹槽的部件的偏压力。
所述环形定位凹槽成型在所述轴套上,所述定位珠设置在所述芯轴上的径向穿孔构成的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珠为两个,在两个所述定位珠之间设置有施加偏压力的推力弹簧。
所述芯轴开有轴向通孔,所述手柄轴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手柄轴与所述芯轴上的所述定位孔对应的位置成型有推力弹簧安装孔,所述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推力弹簧安装孔中,并在所述推力弹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珠的偏压力传导珠;所述手柄轴中成型有从靠近所述门把手的一端轴向延伸的带有螺纹的中孔,一个固定螺栓与所述中孔中的螺纹配合转入所述中孔中,在与所述芯轴对应的所述手柄轴部分成型有与所述中孔相连通的固定通孔,在所述固定通孔中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半径减去所述固定螺栓的半径的固定珠,以使所述中孔中的所述固定螺栓抵靠所述固定通孔中的所述固定珠压紧在所述芯轴的内壁上将所述手柄轴与所述芯轴相互固定。
还包括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所述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包括:
传动挂舌,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锁舌机构及所述锁壳配合连接的主体部分,和经在所述锁壳的侧壁板上对应部位成型的伸缩缺口伸出所述锁壳外的挂钩部分;
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的导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锁舌机构之间的运动驱动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以限制所述传动挂舌只能在与门扇平行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锁舌机构运动方向的运动;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驱使所述传动挂舌随所述锁舌机构伸出而伸出,并随所述锁舌机构缩回而缩回;
所述挂钩部分为在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连续横向弯折的形状。
所述传动挂舌为一个板状部件;所述主体部分沿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挂钩部分由一个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靠近挂钩端并朝向所述锁壳的所述面板方向横向伸出的横条部分经连续横向弯折构成,所述挂钩部分为用于与上下锁推拉杆连接的挂钩形状。
所述挂钩部分在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处加宽。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传动挂舌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以及成型在所述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所述挂钩部分预定的运动方向设置的传动挂舌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嵌入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
所述导向凸起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能勾住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
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在成型有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的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锁壳上的所述伸缩缺口的位置,由一对在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上朝向所述传动挂舌的弯片构成的导向夹口,所述导向夹口的宽度适于所述传动挂舌在其中滑动。
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宽度适于所述传动挂舌在其中滑动的所述伸缩缺口。
还包括锁舌缝隙补偿机构,所述锁舌缝隙补偿机构包括:
补偿舌,可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中与门扇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锁舌的侧面,所述补偿舌伸出方向的前端背对所述锁舌的一面成型有朝向其伸出端逐渐狭窄的楔形面,所述楔形面的楔形角为摩擦力自锁角,所述补偿舌伸出方向的前端不超过所述锁舌伸出方向的前端;
补偿舌偏压部件,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与所述补偿舌之间,对所述补偿舌施加朝向伸出方向的偏压力;
两个所述补偿舌设置在所述锁舌的所述侧面的相对位置的两侧,两个所述补偿舌通过各自所具有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动作,两所述补偿舌在安装在所述锁舌上之后,两者前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小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而两者后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大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
在所述锁舌安装所述补偿舌的部位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成型有安装槽,所述补偿舌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补偿舌的所述前端的补偿厚度。
在所述锁舌安装所述补偿舌的部位成型有供所述补偿舌的所述连接构件穿过并相互连接的连接通道,所述补偿舌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连接通道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两个补偿舌相对于所述锁舌的移动距离受所述连接通道的限制。
所述连接构件固定在所述补偿舌面对所述锁舌的一面上,两所述补偿舌上的所述连接构件具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矩形板状部件,其平行于所述面板设置。
所述板状部件在与补偿舌移动方向垂直的侧面上具有由补偿舌连接处向外延伸逐渐狭窄的楔形面,并使得两个所述补偿舌上的所述连接构件相互楔合。
其相互配合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板状部件垂直于连接边的侧边上的卡接缺口,以及与所述卡接缺口配合用于将两个补偿舌连接在一起的卡子。
所述卡子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的两侧垂直于所述底座向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弹簧夹片;在所述底座两端或两所述弹簧片上各设有一个补偿舌偏压部件连接件。
所述偏压件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弹簧夹片与所述底座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的一个柱形折回部分;所述补偿舌偏压部件为一端套在所述柱形折回部分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锁舌构件上的螺旋弹簧。
锁舌与所述面板平行的一面上、所述两个补偿舌的连接构件上以及所述卡子底座上开设有同心的通孔。
所述锁舌固定在锁的锁舌机构上并具有矩形锁定轮廓;还具有钩舌机构,所述钩舌机构包括:钩舌,具有一个杆部和一个钩形部;在所述杆部成型有导向形状;所述锁舌中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钩舌的收纳空间,所述钩舌通过所述杆部由一个钩舌铰接轴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在所述锁舌缩回所述锁壳内时适于所述钩舌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导向件,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在所述导向件的配合作用下引导所述钩舌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以使所述钩形部伸出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或使所述钩形部缩回到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
所述钩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锁舌的伸出方向和门扇的运动方向设置,使所述钩舌沿所述门扇的运动方向伸出或缩回。
所述钩舌铰接轴设置在所述杆部上远离所述钩形部的一端;所述导向件固定在靠近所述锁壳的面板位置。
所述杆部与所述钩形部连接处的弯曲内侧成型有一个朝向该连接处越来越深的凹槽,以便于所述钩形部能够尽量地伸出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外。
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为一个钩舌导向槽,所述钩舌导向槽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钩舌铰接轴的所述杆部的侧面上,所述钩舌导向槽在所述杆部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所述导向件为在所述面板上的一个适于在所述钩舌导向槽中滑动的导向销;所述钩舌导向槽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销配合驱动所述钩形部伸出或缩回。
所述杆部在背对所述钩形部伸出方向的面成型有凹陷部,所述钩舌导向槽成型在所述凹陷部的所述侧面上。
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为一个导向凸楞,所述导向凸楞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钩舌铰接轴的所述杆部的侧面上,所述导向凸楞在所述杆部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所述导向件为在所述面板上的一个适于在所述导向凸楞上滑动的导向缺口;所述导向凸楞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缺口配合驱动所述钩形部伸出或缩回。
所述锁舌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钩舌铰接轴的钩舌安装支架。
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面板一个整体的结构。
在采用所述杆部具有凹陷部,所述钩舌导向槽成型在所述凹陷部的所述侧面上所述的钩舌机构时,所述面板上整体地成型有一个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支撑板,所述导向销成型在所述支撑板上。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大致为所述杆部宽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具有沿垂直于锁壳的面板方向设置的致动杆以及用于使所述致动杆在完成控制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偏压部件;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支点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致动杆包括致动触头,设置在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受门扇开关动作影响带动所述致动杆进行摆动及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的移动;结合结构,设置在所述致动杆的另一端,受所述摆动影响与所述控制部件相结合,并在所述致动杆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控制部件动作;释放结构,由设置在所述致动杆及所述壳体上相互配合的构件构成。
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致动杆靠近所述面板一端的端部上的滚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滚轮在所述复位偏压部件的作用下,部分地露在所述面板外,以使所述滚轮在门扇开关过程中与门框接触,来实现所述致动杆的动作。所述复位偏压部件为一设置在所述锁壳与所述致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致动杆趋向于露在所述面板外。
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致动杆靠近所述面板一端的端部上的第一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在门扇关闭后处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对应位置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以在所述门扇关闭后处于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的状态设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铁与铁质的所述面板之间的相吸磁力作用构成所述复位偏压部件。
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内的致动杆安装支架安装,所述致动杆安装支架上适于所述致动杆穿过的孔隙构成了所述支点,使所述致动杆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摆动。
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作为所述支点的销轴安装在所述锁壳内,使所述致动杆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摆动,所述销轴安装在一个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设置的导轨槽中,并可在其中滑动。一个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所述导轨槽成型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结合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致动杆另一端的肩型部件,所述肩型部件在所述致动杆摆动的平面内,并在常态下偏离所控制的所述控制部件;并在所述致动杆受关门作用的影响摆动时,所述肩型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相啮合。
在所述肩型部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致动杆的延伸方向伸出的挡杆部分,所述挡杆部分设置的位置使得所述致动杆受关门作用的影响摆动时,阻挡所述致动杆过度摆动。
释放结构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致动杆上的楔形凸起及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与所述楔形凸起配合的挡块;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挡块啮合时,驱使所述致动杆朝受关门作用的影响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所述肩型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脱离啮合。
还包括一个锁头传动机构,所述锁头传动机构包括:
一个安装轴,与锁芯轴同轴设置;
一个作为致动部件的致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上,并可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转动;所述致动齿轮的两端至少一端侧各设有一个沿所述安装轴轴线突出的驱动轮凸起;
拨叉件,在与所述致动齿轮同转动轴地、可相对所述致动齿轮转动地安装在设有所述驱动轮凸起的至少一侧至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拨叉件;所述拨叉件设有主拨动体和从拨动体,至少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之一为沿转动轴突出的凸起;所述主拨动体与所述驱动轮凸起配合作用,所述从拨动体与安装在所述锁芯轴上的拨动部件上的拨动部分配合作用,不同的所述拨叉件之间的所述主拨动体与所述从拨动体配合作用。
所述主拨动体为设在朝向所述致动齿轮一端侧的一个沿转动轴突出的主动凸起;所述从拨动体为设在所述拨叉件另一端的一个沿转动轴突出的从动凸起;或
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之一为一个径向突出的径向凸起,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中的开一个为从所述径向凸起上沿转动轴突出的轴向凸起。
在所述致动齿轮的两各设置一个所述拨叉件;所述致动齿轮两端侧的所述驱动轮凸起绕所述致动齿轮的转动轴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拨叉件两端侧的所述主动凸起与所述从动凸起绕所述拨叉件的转动轴呈180度对称设置。
所述锁头总成包括两个锁头机构,所述锁头机构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着可被所述锁芯轴带动的所述拨动部件;两所述锁头机构的所述锁芯轴伸出端分别对准所述安装轴的两端,各所述锁头机构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的所述拨动部件上的所述拨动部分各自分别用于带动分设在所述致动齿轮两侧的所述拨叉件的所述从动凸起。
安装有所述拨动部件的锁芯轴的端部上成型有一个支承孔,所述支承孔的轴线与所述拨动部件的转动中心同轴,所述支承孔的直径适于所述安装轴的端部嵌入;一个支撑壳体将所述锁头机构及所述锁头传动机构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壳体的中部与所述致动齿轮对应的部位成型有一个沿周向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周向弧长取决于所述致动齿轮适于与所述锁舌机构上的被驱动部件相结合;所述支撑壳体为一个圆柱体形状;其中部分所述圆柱体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一个平面部分;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所述平面部分的圆柱体部分与锁壳底板或面板上的相应的锁头安装孔配合来避免所述锁头总成相对所述锁壳转动;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分别支撑所述一对锁头机构的所述支撑套,以及将一对所述支撑套连接为一体的外壳体;所述锁头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套之间;所述缺口成型在所述外壳体上。
所述在所述锁壳与所述锁舌机构设置有缓冲消声机构,所述缓冲消声机构采用空气阻尼器。
所述缓冲消声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缓冲器座,所述缓冲器座成型有轴向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设置的所述空气阻尼器的安装腔,所述空气阻尼器的外壳过盈配合地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空气阻尼器的活塞杆在其压力腔中的空气压力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所述锁舌机构上的一个配合凸起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移动过程中,可以与所述空气阻尼器的活塞杆的伸出端接触,并对所述锁舌机构的移动产生阻尼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固定条板和移动条板的配合来实现止动件与二者的啮合与脱离,使止动件可在不同的位置与固定条板及移动条板啮合,防止已部分缩进锁壳的锁舌在开锁过程中重新伸出导致不能完成开锁动作。(2)采用固定条板和移动条板及二者之间的偏压件、退入止动件和对其施加偏压力的偏压件、锁出止动件和对其施加偏压力的偏压件,几个构件既可实现锁舌的伸出、缩回、锁开止动、锁闭止动的动作,所用构件少、结构简单。(3)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以芯轴上设置的拨块对锁舌进行锁定和对驱动旋臂板旋转进而驱动锁舌动作,配合转动和相互啮合动作的部件少,使得锁体内部结构简单紧凑。同样的锁体空间,采用本发明的锁舌锁定机构的锁体内,零件可以加工为厚度和尺寸较大的高强度零件,同时由于锁体内零件转动轴减少,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大大简化,相互之间的配合转动也更加稳定,使得锁体内零件相互配合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4)所述旋臂板的一端成型有与锁头上的拨转齿轮相啮合的弧型布置的致动齿,用以通过锁头上的拨转齿轮带动所述锁舌构件移动;所述致动齿的弧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拨动槽所占所述轴套安装孔的弧度,当用钥匙操作锁舌动作时,使所述拨块可在其中移动,从而不带动门把手的动作,避免人操作钥匙时的阻力过大。(5)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之间置有所述芯轴沿轴向滑动至所述拨块脱离所述凸台,并保持在所述拨动槽中的位置确定机构,使门把手的轴向位置可以得到确定,从而可以起到提示操作的目的,即提示旋转门把手进行锁舌伸缩动作,或者松开门把手进行锁定锁舌的动作。(6)传动挂舌中的挂钩部分为在垂直于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连续横向弯折的形状,特别是挂钩部分由一个垂直于传动挂舌的主体部分、靠近挂钩端并朝向锁壳的面板方向横向伸出的横条部分经连续横向弯折构成的,该挂钩部分为挂钩形状,用于与上下锁推拉杆连接,这样就最大可能地拉近了带动推拉杆运动的挂钩部分与竖门框之间的距离,使门角的上下锁孔最大可能地靠近锁门侧的竖门框,从而使安全门的门角不易被撬开,极大地提高了门的安全性。挂钩部分在与主体部分的连接处加宽,从而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刚性和连接强度,确保传动挂舌机构的使用寿命。(7)传动挂舌的主体部分上的一部分弯折成一个垂直于传动挂舌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且在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挂钩部分预定的运动方向成型有传动挂舌导向槽,该导向凸起嵌入该传动挂舌导向槽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从而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销栓与滑动槽的配合,由于导向凸起是由传动挂舌的主体部分上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的,因此易于加工、和调整其与传动挂舌导向槽之间的滑动间隙,加工难度低,方便生产和使用;导向凸起的顶部还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能避免导向凸起从传动挂舌导向槽中脱出,保证传动挂舌机构长期稳定、安全地使用。(8)两个补偿舌设置在锁舌侧面的相对位置的两侧,并通过各自所具有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动作,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对称配合连接的补偿舌能够同步伸出或缩回,保证锁舌两侧缝隙始终大小相同,从而有效防止锁舌发生侧偏,提高门扇密封性及美观程度。(9)将补偿舌设置在锁舌两侧的安装槽中以使补偿舌的部位沿锁舌机构移动方向移动,防止补偿舌在伸缩过程中偏离锁舌,提高了补偿舌伸缩的可靠性。此外,本发明中设置两个独立的偏压部件为两个对称的补偿舌提供偏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补偿舌伸缩的可靠性。(10)钩舌在锁舌内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不仅可以安装在锁舌的两侧,钩舌在门扇的平面内转动,而且也可以安装在锁舌的中部,钩舌在垂直于门扇的平面内转动,这样钩舌机构的占用空间小;(11)由于钩舌机构的占用空间小,可以设置多个钩舌机构进一步提高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12)由于钩舌的杆部与钩形部连接处的弯曲内侧成型有一个朝向该连接处越来越深的凹槽,这样可以使得钩舌的钩形部能够尽量地伸出锁舌的矩形锁定轮廓外,与门框上的所述锁舌孔面板挂得更牢,提高了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13)本发明的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比较少,因此组装方便,另一方面所述致动装置不在锁舌上占很大的空间,因此锁的整体体积较小;(14)所述致动触头可以设置成磁性的,即在所述致动杆靠近所述面板一端的端部上设置第一磁铁,在门框上在门扇关闭后处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对应位置上设置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以在所述门扇关闭后处于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的状态设置,上述磁性致动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碰撞门框使锁舌伸出来实现自动锁闭所存在的门框易损坏以及安装精度要求高等缺点,达到了“绿色”致动及控制的目的;(15)所述致动杆包括致动触头,结合结构和释放结构,其中结合结构可以设置为在所述致动杆另一端的肩型部件,释放结构可以设置为一个成型在所述致动杆上的楔形凸起及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与所述楔形凸起配合的挡块,所述肩型部件和楔形凸起是一体成型的,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16)本发明中由于解决了锁芯轴转动角度与拨动部件的尺度之间的矛盾,因而使得对锁头传动机构的进一步设计提过了所需要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加大相应部件的尺度,或在传动部件上设置所需要的功能部件。利于对锁头总成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锁头总成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装有锁出控制机构的门锁处于锁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有锁出控制机构的门锁处于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锁出控制机构中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显示固定齿与移动齿构成的第一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示意图;
图5是显示固定齿与移动齿构成的第二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锁舌锁定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锁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舌锁定机构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舌锁定机构中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舌锁入状态下的锁舌锁定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舌锁出状态下的锁舌锁定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芯中的位置确定机构部分装配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芯中的位置确定机构部分当拨块脱离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芯中的位置确定机构部分当拨块处于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具有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具有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传动挂舌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图16中传动挂舌的左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图16中传动挂舌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传动挂舌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19中传动挂舌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具有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的实施例的自动门锁组装盖板前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锁舌缝隙补偿机构与锁壳面板、门框锁舌孔相对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锁舌缝隙补偿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中未连接状态下两个相互配合的补偿舌立体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中两个相互配合的补偿舌以及将两个补偿舌连接在一起的卡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中两个补偿舌插入锁舌连接通道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中将补偿舌卡子连接补偿舌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28是不包括锁舌时本发明中两个补偿舌以及补偿舌卡子连接后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补偿舌以及两者相互连接后的正视图;
图30是设置锁舌缝隙补偿机构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钩舌机构的第一种钩舌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钩舌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具有图31所示钩舌的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完全缩回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伸出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所示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完全伸出状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6是本发明的钩舌机构的第二种钩舌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7具有图36所示钩舌的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完全缩回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具有另一种钩舌的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完全缩回状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9是图38所示钩舌机构在所述锁舌完全伸出状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0是本发明的钩舌机构安装在锁内当所述锁舌完全伸出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具有致动装置的自动门锁处于锁出状态时的正视剖面图;
图42是具有致动装置的自动门锁处于锁入状态时的正视剖面图;
图43是致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44是图43中所用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致动装置与控制部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46是致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47是图46所示的致动装置在开关门过程中连续运动的示意图;
图48是用于枢转地安装所述致动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装置示意图;
图49是用于枢转地安装所述致动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装置示意图;
图50是本发明的装置在开锁过程中各部件的作用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的位于锁壳侧板上的滑槽的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的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53是本发明在传动轮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拨叉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a)图显示安装轴、致动齿轮及一个拨叉件之间的分解图,(b)图显示各部件的安装配合关系示意图,(c)图显示在(b)图中安装上拨动部件后从动凸起与拨动部分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54是具有图53所示锁头传动机构的锁头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5是图54所示的锁头总成实施例的中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图54所示的锁头总成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7显示致动齿轮、拨叉以及拨动部件上的配合部分的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其中(a)图和(b)图分别显示两个不同转动方向上的配合关系;
图58是锁头传动机构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拨叉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显示个部件的安装配合关系示意图,(b)图中显示从动凸起与拨动部分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59是锁头传动机构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各设置三个拨叉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显示个部件的安装配合关系示意图,(b)图中显示从动凸起与拨动部分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锁壳,2-面板,3-锁舌,500-锁舌机构,510-固定条板,511-固定齿,520-移动条板,521-移动齿,522-致动齿,523-销子,540-退入止动件,541-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2-退入止动部分,543-退入释放部分,550-锁出止动件,551-啮合部件,560-致动齿轮;801-锁定部分,803-门把手安装孔,804-手柄轴,805-轴套,806-通槽,807-芯轴,808-拨块,809-旋臂板,810-拨动槽,811-凸台,812-拨转齿轮,813-致动齿,814-定位孔,815-定位珠,816-推力弹簧安装孔,817-偏压力传导珠,818-中孔,819-固定通孔,820-固定珠,821-固定螺栓,822-锁入锁定口,823-定位凹槽,824-凸台811的缺口;104-主体部分,105-侧壁板,106-伸缩缺口,107-挂钩部分,108-导向凸起,109-传动挂舌导向槽,110-盖板,111-导向夹口,112-斜槽,113-销栓;211-锁舌的安装槽,212-锁舌的连接通道,220-补偿舌,221-楔形面,222-补偿舌连接构件,223-补偿舌卡子,224-卡接缺口,225-卡子的底座,226-弹簧夹片,227-偏压部件连接件,240-补偿舌偏压部件;401-导向凸楞,402-杆部,403-钩形部,405-导向销,406-钩舌铰接轴,407-凹槽,408-钩舌导向槽,409-凹陷部,410-支撑板,411-导向缺口;303-致动杆,304-复位偏压部件,305-支点,309-滚轮,310-肩型部件,311-控制部件,312-挡杆部分,313-楔形凸起,314-挡块,315-致动杆支架,316-第一磁铁,318-导轨槽,319-安装架;701-锁头传动机构,702-安装轴,703-致动齿轮,704-驱动轮凸起,705-拨叉件,706-主动凸起,707-从动凸起,709-拨动部件,710-拨动部分,711-锁头机构,712-支承孔,713-支撑壳体,714-缺口,715-平面部分,716-支撑套,717-外壳体,718-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所示为具有锁出控制机构的自动门锁的实施例,所述锁出控制机构装在一设有面板2的锁壳1内,所述面板2上设有可供锁舌机构500伸出和缩进锁壳1的锁舌孔。所述锁出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条板510、移动条板520、锁头致动部件和止动件。所述锁舌机构500和所述锁壳1之间设有一锁舌机构偏压件501,所述锁舌机构偏压件501一端固定在锁壳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机构500上,向所述锁舌机构500施加使锁舌机构500向垂直于面板22的方向伸出所述锁壳1的偏压力。所述固定条板5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机构500上,所述固定条板510与锁舌机构500伸出方向平行的一个侧缘成型有第一止动结构,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为一排齿条形式布置的固定齿511。所述固定条板和所述锁壳之间设有导向结构,如图52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固定条板510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固定条板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512。以及成型在所述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所述固定条板510预定的运动方向设置的导向槽513。所述导向凸起512嵌入所述导向槽中513,并适于在其中滑动。所述导向凸起512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514,所述弯折部分514能勾住所述固定条板的导向槽513。
所述移动条板520沿所述固定条板510成型有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所述侧缘平行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上,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移动条板520通过两个固定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上的销子523和成型在所述移动条板520上的长销孔销接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上。所述移动条板520上的长销孔在沿锁舌机构500伸出所述面板2的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移动条板520可相对于固定条板510在锁舌机构500伸出、缩回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条板520在与所述固定条板510上的固定齿511同侧的侧缘上成型有第二止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结构同为一排齿条形式布置的移动齿521。所述移动齿521朝向锁舌机构500伸出方向的齿缘较为陡直,构成与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的作用力方向间的夹角满足自锁角要求的锁止边24。另一齿缘为斜度满足非自锁状态的所述移动齿521的引导边25,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坡度较缓的斜边。所述固定齿511和所述移动齿521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移动条板520与成型有移动齿521的侧缘平行的侧缘上成型有与所述锁头致动部件相啮合的致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头致动部件为一致动齿轮560,所述致动结构为与致动齿轮560相配合的致动齿522。
所述固定条板510和所述移动条板520之间设有条板偏压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条板偏压件在所述固定条板510和所述移动条板520之间施加朝向锁出方向的偏压力,在所述固定条板510的第一位置即所述偏压力方向的终止位置,如图4所示,即所述固定条板510的固定齿511和所述移动条板520的移动齿521在没有其他力作用的情况下构成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两者齿型相互交错的轮廓,该轮廓中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的齿峰距所述固定齿511的齿峰的间距小于所述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521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释放结构;在所述移动条板520的所述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齿511与所述移动齿521构成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为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作为啮合边的相间的锯齿形轮廓,该轮廓中锯齿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521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止动结构。
所述止动件包括退入止动件540和锁出止动件5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入止动件540铰接在所述锁壳1上,其铰接点位于自成型有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侧缘的延伸线朝向所述固定齿511的齿峰方向偏离的位置,并且所述退入止动件540功能结构比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铰接点更接近于所述面板2,表现在图中为,所述退入止动件540功能结构的位置高于所述铰接点的位置。所述退入止动件540通过固定在所述锁壳1上的扭簧向着所述固定齿511施加偏压力。所述退入止动件540上的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在本实施例中由与所述固定齿511啮合的退入止动部分542和所述移动齿521配合的退入释放部分543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入止动部分542为在所述退入止动件540上成型的与所述固定齿511啮合的齿形部分,所述退入释放部分543包括一个可与所述移动齿521的引导边25配合的挡块。
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为一铰接在所述锁壳1内的杠杆,通过扭簧对所述移动齿521施加偏压力,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锁壳1固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上。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在所述锁壳1上的铰接点的位置适于在一个所述释放机构的作用下使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所述的啮合部件551脱离所述移动齿521。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上的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功能结构由与所述移动齿521配合作用的啮合部件551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成型在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一端上可勾住移动齿521上的所述锁止边24的止动钩。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受到所述释放机构作用力的一端位于一沿所述锁舌机构伸缩方向成型于与所述面板垂直的所述锁壳的侧板上的滑槽内552,并可在所述滑槽552内沿所述锁舌机构伸缩方向滑动,如图51所示。这种设置可防止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受到沿图3中向上的力过度时产生变形。
参见图1,在门锁处于锁开状态时,所述移动条板52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固定条板510的固定齿511和所述移动条板520的移动齿521处于对齐的状态,此时所述固定齿与所述移动齿构成的第一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如图4所示,为齿形相间的轮廓。此时,成型于锁出止动件550的末端的所述止动钩在扭簧的偏压力作用下,嵌入相间的齿之间,而与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啮合,使移动条板520不能向所述锁舌机构500伸出方向移动,由于移动条板520与固定条板510相连,因此固定条板510及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所述锁舌机构500也不能向锁壳1外移动。此时,锁舌位于所述锁壳1内。
参加图2,在关门力的作用下,一个致动机构对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与所述移动齿521啮合的力臂相对的另一力臂施加作用力,使得锁出止动件550末端的钩子与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之间脱离啮合,因此移动条板520向锁舌机构500伸出方向移动,固定条板510和锁舌机构500也随着移动。在此过程中,所述条板偏压件对所述移动条板520和所述固定条板510产生的偏压力,使移动条板520达到所述偏压力作用方向的终止位置,即第一位置,使所述固定齿511和所示移动齿521为相互交错状态,形成如图5所示的齿形轮廓,该齿形轮廓的齿间距使得止动钩无法嵌入齿与齿之间来与移动齿521啮合,对锁舌机构的伸出无法起止动所用。锁舌伸出所述锁壳1进入与锁舌位置相对应的门框孔中,完成锁门动作。锁舌完全伸出时,致动机构作用在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上的力消除,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在偏压件的作用下靠向所述固定齿511和移动齿521。
门锁上后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与固定齿511啮合,退入止动件540的所述退入止动部分542与固定齿511朝向所述锁舌机构500伸出方向的齿缘啮合,阻止所述固定条板510及锁舌缩回锁壳1内,可起到防撬锁的功能。由于退入止动件540与所述固定齿511之间的结合为多个齿之间的啮合,结合更牢固,因此其防盗功能更可靠。
沿图中的顺时针转动锁头的致动齿轮,固定于锁头上的致动齿轮560带动移动条板520克服所述条板偏压件施加的偏压力,相对于所述固定条板510向图中的上方移动。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退入释放部分543,即一固定在图中所示退入止动件540的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下或与退入止动件540一体成型的挡块,与所述移动齿521的引导边25配合,使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逐渐移出与固定齿511的啮合,如图50所示。所述退入止动件脱离与所述固定齿511的啮合,即解除了锁舌的退入止动功能。
如图50所示,在开锁过程中,在所述锁头上的致动齿轮560的带动下,所述移动条板(5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移动齿511和所述固定齿521对齐,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止动钩及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所述退入释放部分543与移动齿521的引导边25为滑动配合,并由于所述引导边25的作用使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所述退入止动部分542的齿形部分与固定齿511之间不产生啮合,因此不会阻止固定条板510和移动条板520沿图中向下的方向移动,由此进一步带动所述锁舌机构向缩入所述锁壳的方向移动。而此时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止动钩在偏压力的作用下可以随时进入图5所示第二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中的齿形之间的间隙中。在开锁过程中,当使用者由于体力不支或无法用力而停止开锁动作时,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止动钩在偏压力的作用下与移动齿521的锁止边24配合,对移动条板520产生沿图中向下的力,防止锁舌机构500向图中的上方运动,即防止部分缩回锁壳的锁舌重新伸出。为使用者歇息片刻重获力气或转换姿势继续用力提供了机会,并可进一步拧转钥匙,使锁舌完全缩入锁壳内,完成开锁的动作。
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以上实施例可进行相应替换。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条板510和所述移动条板520之间的铰接可为其他连接方式所替换,所述固定条板510上设有滑槽,在所述移动条板520与所述固定条板510相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可在滑槽内滑动。凸起在偏压力作用下位于远离所述面板的位置,即第一位置,所述移动条板520的移动齿521和所述固定条板的固定齿511为相互交错状态。当所述凸起运行到靠近所述面板一侧时,即第二位置,所述移动齿条的移动齿521和所述固定齿条的固定齿511对齐。另外,所述止动钩551可被止动齿所替代,所述止动齿的一齿缘在移动齿521和固定齿511对齐时与所述移动齿521的锁止边啮合,起到锁闭止动作用。另一齿边在所述移动齿521和固定齿511交错时与移动齿521和固定齿511脱离啮合,对锁舌机构500的伸缩不起作用。其他与以上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6-10所示为具有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的自动门锁的实施例,所述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构件的锁定部分801,固定在所述锁舌构件上,所述锁定部分801上成型有锁定缺口,所述锁定缺口又包括锁出锁定口802和锁入锁定口822;
成型在门锁锁壳与安装门把手对应的位置,用于安装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的门把手安装孔803;所述门把手安装孔803的边缘设置有向所述锁壳内突出的环形的凸台811,所述凸台811成型有朝向所述锁定部分801的缺口,所述凸台811的高度等于所述锁定部分801的离开所述锁壳的底板的最大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是与所述锁定部分801的厚度相等;
轴套805,安装在所述门把手安装孔803中,所述轴套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从其安装部位的内表面向所述锁壳的内部轴向延伸并通透所述侧壁的通槽806,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811的高度;
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的芯轴807,可轴向滑动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套805和所述凸台811内,所述芯轴807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手柄轴804;所述芯轴807设置有一个径向伸出的拨块808,所述拨块808适于在所述通槽806和所述缺口内滑动,且所述拨块808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轴套805和所述凸台811的侧壁的厚度,从而使所述拨块808便于与所述锁定缺口配合工作,所述拨快808在所述芯轴807上的位置适于在所述芯轴807在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锁舌构件上的所述锁定缺口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块808设置在所述芯轴807的靠近所述凸台811的一端附近。所述拨块808适于在所述缺口和所述通槽806内滑动,从而当所述锁定部分801紧靠着所述锁壳滑动时,所述拨块808锁定在该缺口中同时完成了对所述锁定部分801即锁舌的锁定动作;
一个旋臂板809,通过成型在其上的轴套安装孔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套805的轴颈上,并通过成型在其一端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与锁头上的驱动部件连接;在所述轴套安装孔与所述拨块808相对应的弧型部分开有拨动槽810,所述拨块808嵌入所述拨动槽810中;所述拨动槽810沿所述轴套安装孔的一定弧长设置,使所述拨块808可在其中移动,所述拨快808的高度适于在解除锁定位置时脱离所述缺口,与所述拨动槽810啮合。
本发明的锁舌锁定机构以芯轴807上设置的拨块808对锁舌进行锁定和对驱动旋臂板809旋转进而驱动锁舌动作,配合转动和相互啮合动作的部件少,使得锁体内部结构简单紧凑,同样的锁体空间,采用本发明的锁舌锁定机构的锁体内,零件可以加工为厚度和尺寸较大的高强度零件,同时由于锁体内零件转动轴减少,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大大简化,相互之间的配合转动也更加稳定,使得锁体内零件相互配合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臂板809的一端成型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为与锁头上的拨转齿轮812相啮合的弧型布置的致动齿813,用以通过锁头上的拨转齿轮812带动所述锁舌构件移动;所述致动齿813的弧度小于(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等于)所述拨动槽810所占所述轴套安装孔的弧度,当用钥匙操作锁舌动作时,所述拨块可在其中移动,从而不带动门把手的动作,避免钥匙在转动过程中卡死或者拧断,便于开关门操作。
如图11至13所示,本实施例的锁舌锁定机构中的所述轴套805与所述芯轴807之间还设置有所述芯轴807沿轴向滑动至所述拨块808脱离所述凸台811,并保持在所述拨动槽810中的位置确定机构,其包括成型在所述轴套805侧壁上的环形定位凹槽823,和设置在所述芯轴807的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814中的定位珠815,所述定位珠815受到朝向所述轴套805的偏压力(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环形定位凹槽823也可以成型于所述芯轴807上,而在所述轴套805侧壁上的对应位置上的成型定位孔814,并在其中设置定位珠815)。所述环形定位凹槽823成型在所述轴套805上,所述定位珠815设置在所述芯轴807上的径向穿孔构成的定位孔814中,所述定位珠815为两个,在两个所述定位珠815之间设置有施加偏压力的推力弹簧。所述芯轴807开有轴向通孔,所述手柄轴804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手柄轴804与所述芯轴807上的所述定位孔814对应的位置成型有推力弹簧安装孔816,所述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推力弹簧安装孔816中,并在所述推力弹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直径等于所述定位珠815的偏压力传导珠817(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偏压力传导珠817的直径也可以小于所述定位珠815);所述手柄轴804中成型有从靠近所述门把手的一端轴向延伸的带有螺纹的中孔818,一个固定螺栓821与所述中孔818中的螺纹配合转入所述中孔818中,在与所述芯轴807对应的所述手柄轴804部分成型有与所述中孔818相连通的固定通孔819,在所述固定通孔819中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芯轴807的半径减去所述固定螺栓821的半径的固定珠820,以使所述中孔818中的所述固定螺栓821抵靠所述固定通孔819中的所述固定珠820压紧在所述芯轴807的内壁上将所述手柄轴804与所述芯轴807相互固定。上述位置确定机构使门把手的轴向位置可以得到确定,从而可以起到提示操作的目的,即提示旋转门把手进行锁舌伸缩动作,或者松开门把手进行锁定锁舌的动作。
在本发明中,所述凸台811的缺口的深度和所述通槽806的深度均指沿所述芯轴807的径向的尺度。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为:如图10和图13所示,当设置有本发明的锁舌锁定机构的锁具锁舌处于锁出状态时,拨块808同时位于锁出锁定口802和所述凸台811的缺口中(此时所述锁出锁定口802和所述凸台811的缺口824受所述旋臂板809遮挡,可参见图6和图9),此时,所述锁舌3被锁定。这时在门内操作缩回锁舌实现开门的动作,首先在位置确定机构的提示下,将门把手向门内方向拉出至拨块808脱离凸台811的位置(如图12所示),由于所述凸台811与所述锁舌构件的锁定部分801的厚度相同,于是这时所述拨块808也脱离了对所述锁舌构件的锁定部分801的锁定。这时将所述门把手逆时针旋转,通过拨块808在拨动槽810内的滑动带动旋臂板809转动,从而带动锁头上的拨转齿轮812转动,从而带动锁舌的缩回动作。当锁舌完全缩回,门打开以后,松开门把手使其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回到开门前的初始位置,这时所述拨块808在所述拨动槽810内又滑动到处于水平方向,并落入所述凸台811的缺口和锁入锁定口822之中,从而将所述锁舌锁定在锁入状态(如图9所示),同时也完成了开门的操作。同理,将锁舌由锁入状态作锁出的动作与上述动作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图14-21为本发明具有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包括设置在锁壳1内的锁舌机构、传动挂舌和运动方向转换机构。
所述锁舌机构可沿所述锁壳1的面板2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中的锁舌3从所述面板2伸出或缩回。
所述传动挂舌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1内、并与所述锁舌机构及所述锁壳1配合连接的主体部分104,和经在所述锁壳1的侧壁板105上对应部位成型的伸缩缺口106伸出所述锁壳1外的挂钩部分107。所述挂钩部分107为在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连续横向弯折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挂舌具体为一个板状部件,如图16-18中所示的是其中一个所述传动挂舌,另一个所述传动挂舌的形状与之相对称,如图19-21所示;所述主体部分104沿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挂钩部分107由一个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104、靠近挂钩端并朝向所述面板2方向横向伸出的横条部分经连续横向弯折构成,所述挂钩部分107为挂钩形状,用于与上下锁推拉杆(图中未示)连接。所述挂钩部分107在与所述主体部分104连接处加宽。
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1与所述主体部分104之间的导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04与所述锁舌机构之间的运动驱动结构。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用于驱使所述传动挂舌随所述锁舌机构伸出而伸出,并随所述锁舌机构缩回而缩回。其中,所述导向结构用以限制所述传动挂舌只能在与门扇平行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锁舌机构运动方向的运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传动挂舌的所述主体部分104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108,如图16-20所示;成型在所述锁壳1的盖板110上、沿所述挂钩部分107预定的运动方向设置的传动挂舌导向槽109,如图21所示;和宽度适于所述传动挂舌在其中滑动的所述伸缩缺口106;以及,由一对在所述盖板110上朝向所述传动挂舌的弯片构成的导向夹口111,再如图21所示。所述导向凸起108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组装后所述弯折部分能勾住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所述导向凸起108嵌入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所述导向夹口111设置在成型有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的所述盖板110上,并且对应所述锁壳1上的所述伸缩缺口106的位置,所述导向夹口111的宽度适于所述传动挂舌在其中滑动。所述运动驱动结构为成型在所述主体部分104的斜槽112,和设置在所述锁舌3上的销栓113,组装后所述销栓113嵌入所述斜槽112中,并适于在所述斜槽112中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分107为在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连续横向弯折的形状。特别是,所述传动挂舌具体为一个板状部件;所述主体部分104沿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挂钩部分107由一个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104、靠近挂钩端并朝向所述面板2方向横向伸出的横条部分经连续同方向横向弯折构成,所述挂钩部分107为挂钩形状,用于与上下锁推拉杆连接。而且,所述挂钩部分107在与所述主体部分104连接处加宽,以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刚性和连接强度,确保传动挂舌机构的使用寿命。这样就在充分保证所述挂钩部分107强度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拉近了所述挂钩部分107与锁门侧的竖门框之间的距离,使门角的上下锁孔最大可能地靠近竖门框,从而使安全门的门角不易被撬开,极大地提高了门的安全性。所述导向凸起108和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的配合,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销栓与滑动槽的配合,由于所述导向凸起108是由所述传动挂舌的所述主体部分104上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的,因此易于加工、和调整其与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之间的滑动间隙,加工难度低,方便生产和使用。而且,所述导向凸起108顶部的弯折部分,起稳定作用,能避免所述导向凸起108从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中脱出,保证所述传动挂舌机构长期稳定、安全地使用。另外,设置所述导向夹口111,能使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确保门锁的质量和长期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109还可以成型在所述锁壳1的底板上,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图22-30是本发明具有补偿舌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见图22至图28所示为一个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锁舌缝隙补偿机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锁舌机构,补偿舌220,补偿舌偏压部件240。接下来分别对这三个部分以及相互连接关系进行描述。
所述锁舌机构设置在锁壳内并可沿锁壳的面板2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中的锁舌3从所述面板2伸出或缩回。在所述锁舌安装所述补偿舌的部位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成型有安装槽211,以使所述补偿舌220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1中;所述安装槽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补偿舌的所述前端的补偿厚度,即所述安装槽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补偿舌前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以使所述补偿舌伸出方向前端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中。在所述锁舌3安装所述补偿舌220的部位成型有供所述补偿舌220的连接构件222穿过并相互连接的连接通道212,以使所述补偿舌220的所述连接构件222通过所述连接通道212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两个补偿舌在所述连接通道内沿所述锁舌伸缩方向移动。所述连接通道212沿所述锁舌伸缩方向的长度需要保证:在开锁状态下(即所述锁舌3缩回至锁壳内时),所述补偿舌220伸出方向的前端不超过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的前端;在锁扣状态下(即所述锁舌3伸入至所述锁舌孔中规定位置时),所述补偿舌220填充满锁舌缝隙且不会影响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的前端到达所述锁舌孔中规定的位置。
所述补偿舌220可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中与门扇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锁舌3的侧面,所述补偿舌220伸出方向的前端背对所述锁舌3的一面成型有朝向其伸出端逐渐狭窄的楔形面221,所述楔形面221的楔形角为摩擦力自锁角。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所述补偿舌220设置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侧面的相对位置的两侧安装槽211中,两个所述补偿舌220通过各自所具有的所述连接构件222通过所述锁舌3上成型的所述连接通道212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动作。两所述补偿舌220在安装在所述锁舌3上之后,两者伸出方向前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小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而两者后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大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其中,所述连接构件222固定在所述补偿舌220面对所述锁舌3的一面上,两所述补偿舌220上的所述连接构件222为矩形板状部件,其平行于所述面板2设置,且在所述矩形板状部件垂直于连接边的侧边上设有卡接缺口224,所述卡接缺口224用于与两个补偿舌220连接在一起的卡子223相配合。所述卡子223包括一个底座225以及从所述底座的两侧垂直于所述底座向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弹簧夹片226;在所述两所述弹簧片上各设有一个补偿舌220偏压部件连接件227,如图25所示,所述偏压件连接件227为设置在所述弹簧夹片226与所述底座225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的一个柱形折回部分。
所述补偿舌偏压部件240,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与所述补偿舌220之间,对所述补偿舌220施加朝向伸出方向的偏压力。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补偿舌偏压部件240为一端套在所述柱形折回部分即所述偏压件连接件227上且另一端抵在所述锁舌机构上的螺旋弹簧。
此外,如图22至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舌与所述面板平行的一面上、所述两个补偿舌的连接构件上以及所述卡子223的底座225上开设有同心的通孔,以便与外部配件插接或改锥等工具的插入。
在本发明中锁舌缝隙补偿机构的安装过程中,如图24至图27所示,首先两个补偿舌220具有连接机构222的一面相对放置,将所述补偿舌220的所述连接构件222通过所述锁舌机构上的所述连接通道212相互配合的连接在一起;再将所述补偿舌卡子223按图27中所示箭头方向置入所述锁舌3内部,使所述卡子223对准所述连接构件222上的所述卡接缺口224处,然后将所述卡子223嵌入所述卡接缺口224,由此将两个补偿舌220的连接构件222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使两个补偿舌220形成可一体动作的整体;最后将螺旋弹簧即补偿舌偏压部件240一端套在卡子223所述柱形折回部分即所述偏压件连接件227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锁舌机构上,最终得到本实施例中的锁舌缝隙补偿机构。
使用时在锁门过程中,锁舌3开始进入门框的锁舌孔时,由于所述两个补偿舌220伸出方向前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小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因此最初锁舌3两侧对称设置的所述补偿舌220不受任何阻力的随锁舌3进入锁舌孔中;随着所述锁舌3进入门框深度的增加,由于所述两个补偿舌220后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大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故两个所述补偿舌在填充满所述锁舌缝隙后,受到所述锁舌孔施加的一个与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相反的一个力,而此时由于所述补偿舌220同时还受到一个由所述锁舌机构与所述补偿舌220间设置的补偿舌偏压部件240提供的沿锁舌伸出方向的偏压力,在两个相对力的作用下,所述两个补偿舌220最终夹紧锁舌孔中的锁舌3并固定其位置,实现了补偿锁舌缝隙的目的。此过程中所述补偿舌220不会影响所述锁舌3伸入至锁舌孔中规定的位置,并且保证所述锁舌3不会在锁舌孔中偏向一侧,不仅提高了门的密封性能,而且增加了门的美观程度。
在开锁过程中,所述锁舌3开始从锁舌孔中缩回时,所述补偿舌220不再受到锁舌孔施加的作用力而仅仅受到一个朝向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的偏压力,此时所述补偿舌220沿锁舌3伸出方向移动;由于所述两个补偿舌一体地在所述锁舌3的连接通道212中沿所述锁舌3伸缩方向移动,随着所述锁舌3逐渐缩回,当所述补偿舌220接触到所述连接通道212靠近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前端的一侧时,受到一个由所述锁舌3缩回产生的作用力,该作用力限制了所述偏压力的作用,使得所述补偿舌220随所述锁舌3一起缩回至锁壳中,即回复至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舌缝隙补偿机构开锁状态。所述两个补偿舌220相对于所述锁舌3的移动距离在所述连接通道212的限制下,整个过程中所述补偿舌220沿锁舌3伸出方向的前端不超过所述锁舌3伸出方向的前端。
如图3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锁舌缝隙补偿机构在锁壳中的相对位置,可见,整个锁出机构中,所述锁舌缝隙补偿机构设置于锁壳中间靠近锁壳面板2的一侧,由于此处非本发明保护要点,故不赘述。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不同实施方式。
如图29所示,为补偿舌220上的连接机构222的另一种结构。图29左右两侧的结构正视图为相互配合的两个补偿舌220,图29中部的结构正视图为插接后的两个补偿舌220。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补偿舌220上的连接机构22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在与补偿舌220移动方向垂直的侧面上具有由补偿舌220与连接机构222连接处向外延伸并逐渐狭窄的楔形面,且保证两个所述补偿舌上的所述连接构件222相互楔合。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由于所述连接构件222前端狭窄,故使得两个所述补偿舌220相互配合连接时更加容易;此外,所述连接构件222具有楔形结构,在所述补偿舌220相互连接过程中,在斜面的作用下,所述连接构件222连接的更加紧密,两个所述补偿舌220一体性更高。
图31-图40为本发明具有钩舌机构的实施例。
参见图31和图32所示,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的钩舌,具有一个杆部402和一个钩形部403,其中所述钩形部403为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杆部402伸出的部分。在所述杆部402上远离所述钩形部403的一端设置有钩舌铰接轴406,所述钩舌铰接轴406用于将所述钩舌的所述杆部402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舌机构上。所述杆部402与所述钩形部403连接处的弯曲内侧成型有一个朝向该连接处越来越深的凹槽407,所述杆部402在背对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方向的面成型有凹陷部409,一个钩舌导向槽408,作为所述杆部402上的导向形状,成型在所述凹陷部409的垂直于所述钩舌铰接轴406的侧面上,所述钩舌导向槽408在所述杆部402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
参见图33、图34和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包括所述钩舌、锁舌3和导向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固定在锁壳上的一个适于在所述钩舌导向槽408中滑动的导向销405。所述锁舌3固定在锁的锁舌机构上并具有矩形锁定轮廓,所述锁舌3中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钩舌的收纳空间,所述钩舌通过所述杆部402由所述钩舌铰接轴406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在所述锁舌3缩回所述锁壳内时适于所述钩舌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钩舌铰接轴406垂直于所述锁舌3的伸出方向和门扇的运动方向设置,使所述钩舌沿所述门扇的运动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杆部402上的所述钩舌导向槽408在所述导向销405的配合作用下引导所述钩舌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以使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或使所述钩形部403缩回到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
参见图33所示,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的面板2上有一个与所述钩舌的所述凹陷部409对应的支撑板410,所述导向销405成型在所述支撑板410上,所述导向销405与所述支撑板410和所述面板2为一个整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如图33所示,在所述锁舌3完全缩回状态,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完全收缩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中,所述导向销405位于所述钩舌导向槽408远离弯折形状部分的一端;当所述锁舌3执行锁定动作时,即所述锁舌3向所述面板2外伸出,如图34所示,所述导向销405滑向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在所述导向销405到达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之前,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仍然收缩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中;当所述导向销405到达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时,所述导向销405对所述钩舌产生推力,所述钩舌在所述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使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如图35所示,在所述锁舌3完全伸出状态,所述导向销405到达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的顶端,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外的程度最大,所述钩形部403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当执行解锁动作时,所述导向销405从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滑出,所述钩舌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使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缩回到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
参见图36所示,本发明的钩舌机构的另一种钩舌,与图31和图32所示的钩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凸楞401作为所述杆部402上的所述导向形状,所述导向凸楞401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钩舌铰接轴406的所述杆部402的侧面上,所述导向凸楞401在所述杆部402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
参见图3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2上有一个与所述钩舌的所述凹陷部409对应的支撑板410,所述支撑板410和所述面板2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支撑板410成型一个适于在所述导向凸楞401上滑动的导向缺口411;所述导向凸楞401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缺口411配合以驱动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或缩回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的工作过程与前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
参见图38和图3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钩舌机构的所述钩舌为另一种钩舌,与图31和图32所示的钩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钩舌铰接轴406设置在所述杆部402上大约中部的位置,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靠近所述钩舌铰接轴406。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工作过程为:如图38所示,在所述锁舌3完全缩回状态,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完全收缩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中,所述导向销405位于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的顶端;当所述锁舌3执行锁定动作时,即所述锁舌3向所述面板2外伸出,所述导向销405从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滑出,在所述导向销405滑出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之前,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仍然收缩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中,当所述导向销405滑出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时,所述导向销405对所述钩舌产生推力,所述钩舌在所述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使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在所述导向销405滑到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远离弯折形状部分的顶端时,如图39所示,所述钩形部403伸出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外的程度最大,此时所述锁舌3也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所述钩形部403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当执行解锁动作时,所述导向销405滑向所述钩舌导向槽408的弯折形状部分,所述钩舌在所述锁舌3的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使所述钩舌的所述钩形部403缩回到所述锁舌3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钩舌机构与图38和图39所示的钩舌机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凸楞401作为所述钩舌的所述杆部402上的所述导向形状,所述导向缺口411作为所述导向件。本实施例的钩舌机构的工作过程与前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钩舌机构的所述钩舌的所述杆部402上也可以不成型所述凹陷部409,所述导向形状直接成型在所述杆部402上。只是所述钩舌的所述杆部402上成型有所述凹陷部409,所述导向形状成型在所述凹陷部409的侧面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钩舌机构占用的空间,结构紧凑,同时也节省材料。
参见图40所示,钩舌机构的所述钩舌铰接轴406垂直于所述锁舌3的伸出方向和门扇的运动方向设置,使所述钩舌沿所述门扇的运动方向伸出或缩回。这样一来可以减小所述钩舌机构在门扇的平面上的空间,从而可以减小整个锁的体积,或者在整个锁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在所述锁舌3上设置多个所述钩舌,也可以与现有的能在门扇的平面内转动的钩舌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此外,所述钩舌机构的所述钩舌的所述杆部402与所述钩形部403连接处的弯曲内侧成型有一个朝向该连接处越来越深的凹槽407,以便于所述钩形部403能够尽量地伸出所述锁舌机构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外,这样可以使所述钩形部403与门框上的所述锁舌孔面板挂得更牢,也提高了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
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述钩舌机构的自动门锁,所述锁舌3均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钩舌铰接轴406的钩舌安装支架,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面板2一个整体的结构。当所述锁的钩舌机构的导向形状为导向销405时,所述面板2上整体地成型有一个与所述凹陷部409对应的支撑板410,所述导向销405成型在所述支撑板410上,所述凹陷部409与所述支撑板410的宽度大致为所述杆部402宽度的三分之一。该锁不仅防止非法开启的效果好,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
图41-49是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1和图42是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的自动门锁的示意图,所述致动装置具有沿垂直于锁壳1的面板2方向设置的致动杆303以及用于使所述致动杆303在完成控制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偏压部件304,所述致动杆303通过一个支点305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壳1内,所述致动杆303包括致动触头、结合结构和释放结构,如图43、图44和图45所示,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致动杆303靠近所述面板2一端的端部上的滚轮309,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滚轮309在作为所述复位偏压部件304的复位弹簧作用下,部分地露在所述面板2外,以使所述滚轮309在门扇开关过程中与门框接触,实现所述致动杆303的摆动和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2方向的移动;所述结合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致动杆303另一端的肩型部件310,所述肩型部件310在所述致动杆303摆动的平面内并在开门的状态下偏离所控制的所述控制部件311,在所述致动杆303上作为所述致动触头的所述滚轮309接触门框而带动所述致动杆303摆动时,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相啮合,另外在所述肩型部件310的一侧还设有沿所述致动杆303的延伸方向的挡杆部分312,所述挡杆部分312设置的位置使得所述致动杆303受关门作用的影响摆动时,阻挡所述致动杆303过度摆动;所述释放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致动杆303上与所述肩型部件310的肩部相同的一侧的楔形凸起313及固定在所述锁壳1上与所述楔形凸起313配合的相应位置上的挡块314,所述楔形凸起313与所述挡块314啮合时,驱使所述致动杆303朝受关门作用的影响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脱离啮合。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所述复位偏压部件304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锁壳1与所述致动杆303之间;所述致动杆303通过一个作为所述支点305的销轴安装在固定于锁壳1内的安装架319上,所述销轴安装在一个沿垂直于所述面板2的方向设置的导轨槽318中,并可在其中滑动,所述导轨槽318成型在所述安装架319上。
使用过程中,关门时,当装有致动装置的门锁的门初与门框接触时,突出于所述面板2的所述致动杆303的带有滚轮309的一端与门框接触,所述致动杆303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305摆动,带动原来偏离于所述控制部件311的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相啮合。在所述滚轮309进一步进入门框与门扇之间时,所述门框推压所述滚轮309并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偏压力,使所述致动杆303带动所述控制部件311纵向移动,使所述控制部件311来控制相关部件的动作。从而控制锁舌构件伸出,完成上锁过程。开门时,所述致动杆303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偏压力的作用下部分地露在所述面板2外。
图46是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它部件的设置与上面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致动杆303的致动触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致动杆303靠近所述面板2一端的端部上的第一磁铁316(也参见图45),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在门扇关闭后处于与所述第一磁铁316对应位置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第二磁铁以在所述门扇关闭后处于同性相斥的状态设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铁316与铁质的所述面板2之间的相吸磁力作用构成所述复位偏压部件。
图47所示为所述致动装置在开关门过程中的连续运动示意图,在使用过程中,关门时,作为所述致动触头的所述第一磁铁316初与门框上的第二磁铁接近时,由于磁力作用而带动所述致动杆303绕支点305摆动,此时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相啮合。在所述第一磁铁316进一步进入门框与并于所述第二磁铁对准时,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相斥作用力使所述致动杆303带动所述控制部件311纵向移动,使所述控制部件311来控制相关部件的动作。此后,所述致动杆303上与所述肩型部件310的肩部相同的一侧的楔形凸起313与固定在所述锁壳1上的挡块314接触,驱使所述致动杆303朝受关门作用的影响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脱离啮合。开门时,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面板2的相吸磁力使所述致动杆303向着所述面板2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图47所示的在所述控制部件311两侧都设有所述肩型部件310及相应的所述楔形凸起313的致动杆303结构,可以在磁铁安装时不必考虑沿所述致动杆303纵向相斥力之外的安装方向。
图49所示是锁出控制机构中控制部件的致动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它部件的设置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第二磁铁以在所述门扇关闭后处于异性相吸的状态设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铁316与铁质的所述面板2之间的相吸磁力作用构成所述复位偏压部件。
以下描述也参见图47,在使用过程中,关门时,作为所述致动触头的所述第一磁铁316初与门框上的第二磁铁接近时,由于磁力相吸作用而带动所述致动杆303绕支点305摆动,此时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相啮合。在所述第一磁铁316进一步进入门框与并于所述第二磁铁对准时,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相吸作用力使所述致动杆303带动所述控制部件311横向移动,使所述控制部件311来控制相关部件的动作。此后,所述致动杆303上与所述肩型部件310的肩部相同的一侧的楔形凸起313与固定在所述锁壳1上的挡块314接触,驱使所述致动杆303朝受关门作用的影响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所述肩型部件310与所述控制部件311脱离啮合。开门时,所述第一磁铁316与所述面板2的相吸磁力使所述致动杆303向着所述面板2方向移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杆303通过一个支点305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壳1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如图48所示,所述致动杆303通过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1内的致动杆支架315安装,所述致动杆安装支架315上适于所述致动杆303穿过的空隙构成了所述支点305,使所述致动杆303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305摆动并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2方向的移动。
参见图53,显示了本发明的锁头传动机构701,包括:一个与锁芯轴同轴设置的安装轴702;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轴702上,并可绕所述安装轴702的轴线转动的作为锁头驱动轮703的齿轮;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两端侧各设有一个沿所述安装轴702轴线突出的驱动轮凸起704;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两侧对称地各设置一个拨叉件705;所述拨叉件705的一端侧设有一个主动凸起706,在所述拨叉件705另一端侧设置一个从动凸起707,所述主动凸起706和所述从动凸起707都沿所述安装轴702轴线突出;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所述驱动轮凸起704配合作用来带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转动,所述从动凸起707与安装在所述锁芯轴上的拨动部件709上的拨动部分710配合作用在所述拨动部件709的带动下使所述拨叉件705转动。为清楚地显示起见,其中(a)图显示了安装轴702、锁头驱动轮703及一个拨叉件705之间的分解关系;(b)图显示了各部件的安装配合关系;(c)图显示从动凸起707与拨动部分710配合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两端侧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绕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转动轴呈170度对称设置。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叉件705两端侧的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所述从动凸起707绕所述拨叉件705的转动轴呈170度对称设置。
参见图54至图56,显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上述锁头传动机构701的锁头总成的实施方式。包括两个锁头机构711,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着可被所述锁芯轴带动的所述拨动部件709;所述两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伸出端分别对准所述安装轴702的两端,各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的所述拨动部件709上的所述拨动部分710各自分别用于带动分设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两侧的所述拨叉件705的所述从动凸起707。
安装有所述拨动部件709的锁芯轴的端部上成型有一个支承孔712,所述支承孔712的轴线与所述拨动部件709的转动中心同轴,所述支承孔712的直径适于所述安装轴702的端部嵌入。
一个支撑壳体713将所述锁头机构711及所述锁头传动机构701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壳体713的中部与所述锁头驱动轮703对应的部位成型有一个沿周向的缺口714,所述缺口714的周向弧长取决于所述锁头驱动轮703适于与所述锁舌机构上的被驱动部件相结合。
所述支撑壳体713为一个圆柱体形状;其中部分所述圆柱体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一个平面部分715;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所述平面部分715的圆柱体部分与锁壳底板或面板上的相应的锁头安装孔配合来避免所述锁头总成相对所述锁壳转动。
所述支撑壳体713包括分别支撑所述一对锁头机构711的支撑套716,以及将所一对述支撑套716连接为一体的外壳体717;所述锁头传动机构701设置在所述支撑套716之间;所述缺口714成型在所述外壳体717上。
在所述外壳体717上成型有一个通孔;并在一个所述支撑套716与所述外壳体717上成型的通孔对应的位置也成型一个通孔,该通孔连通所述外壳体717上成型的通孔与对应的锁头机构;所述外壳体717上成型的通孔与所述支撑套716上成型的通孔一同构成一个注油孔718.
在使用中,插入所述锁头上的钥匙孔中的钥匙转动时,所述锁头中的锁芯轴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拨动部件709一齐转动。所述拨动部件709上一体成型的作为所述拨动部分710在转动行程中,碰到成型在所述拨叉件705上的所述从动凸起707,由此带动所述拨叉件705转动,进而有成型在所述拨叉件705另一端侧的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成型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轴向突出的驱动轮凸起704时,带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转动,并由此通过所述开锁论上的齿输出对门锁锁舌的启闭动力。如果开锁时各部件的配合状态如图57(a)所示,则闭锁时各部件的配合状态如图57(b)所示。
在开启的状态时,本实施例的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与所述拨叉件705上的所述主动凸起706之间的配合位置状态,以及所述拨叉上的所述从动凸起707与波动部件上的所述拨动部分710的配合位置状态,在相应的锁闭机构启动或有手动要是带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时,使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不受到任何阻挡,因而其可以随着门锁的锁舌构件上与所述锁头驱动轮703啮合的部件,如齿条的移动而转动;或者由钥匙拧动而转动。在开启过程中,无论初始各个相配合的部件锁出的位置状态如何,当钥匙带动锁芯轴沿闭锁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安装在所述锁芯轴上的所述拨动部件709上一体成型的所述拨动部分710与所述拨叉件705上的从动凸起707啮合带动所述拨叉件705上的主动凸起706与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啮合并推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转动,进而由所述锁头驱动轮703带动所述齿条移动,将门锁的锁舌开启。如果直接将钥匙从锁头中拔出,由于所述锁芯轴已被锁头锁定,因而,此时即使有意外因素导致门锁的锁舌构件启动伸出锁闭的动作,但是由于所述拨动部件709上一体成型的所述拨动部分710仍然限制着所述拨叉件705的从动凸起707,并由所述拨叉件705的所述主动凸起706限制着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而钥匙拔出后所述锁芯轴不再能转动,这样所述锁芯轴就限制了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转动,处于开锁锁定状态。这时,可以防止所述锁舌构件的意外锁闭。如果此时将钥匙回转360度后使锁头的所述锁头套与锁芯轴中的弹子孔重新对齐,这时要是可以再被拔出。此时,锁头的锁定被解除,又可以按正常的锁闭方式动作了。这里在增加了所述拨叉件705后,理论上如果将拨动部分710,主、从动凸起707和驱动轮凸起704抽象为不具有厚度的部件的情形下,所述拨动部件709带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转动一圈,所述拨动部件709需要转动两圈,也就是转720度的角度。这样在需要保留360度的回转空间的情况下,就有360度的角度可供各个部件来分配,用于提高各个部件的结构强度,或用于布置所需要的功能部件。如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任何功能部件。这样,所述波动部件的所述拨动部分710所占的圆心角度空间为170度,所述拨叉件705上的所述主、从动凸起707各自所占的圆心角度空间为60度,而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所站得圆心角度空间为50度,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所保留的回转空间为370度,为加工误差留出了一定的余地。在锁闭过程中,将钥匙按锁闭锁舌的方向转动所述锁芯轴,带动所述所述波动部件转动,由所述所动部件上的所述拨动部分710带动所述拨叉件705上的从动凸起707,使得所述拨叉件705转动,再由所述拨叉件705上的主动凸起706带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在这种状态下,直至所述锁舌构件达到预定的伸出位置后,使得所述锁头的所述锁头套与锁芯轴中的弹子孔对齐,并将钥匙拔出。此时,所述拨动部件709的所述拨动部分710地靠着所述拨叉件705上的所述从动凸起707,所述拨叉件705上的主动凸起706地靠着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上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此时,与开锁锁定的道理一样,处于锁闭锁定状态。在门扇的另一侧,则不能再用钥匙拧动本发明的锁头传动机构701的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了,解除锁定也是如上方式。
由上面的实施例可以想到,为了得到更多的可分配角度空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拨叉件705的方式来实现。如在图58和图59显示了本发明的所述锁头传动机构701的另外两个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图58中,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拨叉件705,这样在所述理论上可分配角度空间达到了720度。在图59中所示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轮的两侧各设置三个拨叉件705,其理论上的可分配角度空间达到了1070度,以此类推。显然,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是需要设置相应的拨叉个数,在单边设计功能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两侧设置的所述拨叉件705的个数也可以不一样。在多个所述拨叉件705的情况下,所述拨叉件705之间通过前一所述拨叉件705的所述主动凸起706来与后一所述拨叉件705的所述从动凸起707配合来实现动力力矩的传递或相互锁定。
关于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两端侧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绕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转动轴呈170度对称设置;以及,所述拨叉件705两端侧的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所述从动凸起707绕所述拨叉件705的转动轴呈170度对称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锁头驱动轮703和拨叉件705的设计和加工变得容易和简洁。
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锁头驱动轮703还可以采用摩擦轮、拨叉等其它可将所述锁芯轴的转动转化为驱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或缩回移动的部件。
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设置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两侧的驱动轮凸起704可以相对这栋周以任意角度设置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两端侧;而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所述从动凸起707也可以绕所述拨叉件705的转动轴以任意角度间距设置。这样的结构关系,对于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没有任何影响。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显而易见地想到,当仅在所述锁头驱动轮703的一侧设置所述拨叉件705时,可以仅在门的具有所述拨叉件的一侧进行反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6)

1.一种自动门锁,包括:一个具有成型有锁舌孔的面板(2)的锁壳(1);安装在所述锁壳的面板及底板上对应成型的锁头安装孔中的锁头总成;安装在所述锁壳(1)中可沿所述锁壳(1)的面板(2)的垂直方向移动的锁舌机构(500);控制所述锁舌机构(500)中的锁舌(3)从所述面板伸出或缩回的锁出控制机构;以及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出控制机构包括:
固定条板(510),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机构(500)上,所述固定条板(510)成型有第一止动结构;
移动条板(520),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上,并成型有第二止动结构;所述移动条板(520)还设置有与锁头总成上的致动部件配合动作的致动结构;
一个条板偏压件,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与所述移动条板(520)之间施加趋向于锁出方向的第一偏压力;
止动件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1)上;所述止动件机构设有止动件功能结构,所述止动件机构受到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第二偏压力;
释放机构,其在一个关门动作的作用下释放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的配合作用;
在第一偏压力作用方向的终止位置为所述移动条板(520)的第一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构成的第一配合结构,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配合作用处于锁出释放状态;在所述移动条板(520)克服上述第一偏压力作用方向的终止位置为所述移动条板(520)的第二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构成的第二配合结构,使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脱离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配合作用处于锁出止动状态;
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构件的锁定部分(801),固定在所述锁舌构件上,所述锁定部分(801)上成型有锁定缺口;
门把手安装孔(803),成型在门锁锁壳与安装门把手对应的位置,用于安装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所述门把手安装孔(803)的边缘设置有向所述锁壳内突出的环形的凸台(811),所述凸台(811)成型有朝向所述锁定部分(801)的凸台缺口,所述凸台(8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锁定部分(801)的离开所述锁壳的底板的最大距离; 
轴套(805),安装在所述门把手安装孔(803)中,所述轴套(805)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从其安装部位的内表面向所述锁壳的内部轴向延伸并通透所述侧壁的通槽(806),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811)的高度;
所述门把手操纵机构的芯轴(807),可轴向滑动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套(805)和所述凸台(811)内,所述芯轴(807)用于安装门把手的手柄轴(804),所述芯轴(807)设置有一个径向伸出的拨块(808),所述拨块(808)适于在所述通槽(806)和所述凸台缺口内滑动,且所述拨块(808)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轴套(805)和所述凸台(811)的侧壁的厚度,以便适于与所述锁定缺口配合工作,所述拨块(808)在所述芯轴(807)上的位置适于在所述芯轴(807)在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锁舌构件上的所述锁定缺口相啮合;
一个旋臂板(809),通过成型在其上的轴套安装孔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套(805)的轴颈上,并通过成型在其一端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与锁头总成上的驱动部件连接;在所述轴套安装孔与所述拨块(808)相对应的弧型部分开有拨动槽(810),所述拨块(808)嵌入所述拨动槽(810)中;所述拨块(808)的高度适于在解除锁定位置时脱离所述锁定缺口,与所述拨动槽(81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条板(510)上的所述第一止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固定条板(510)的一个侧缘上的一组固定齿(511);
所述移动条板(520)上的所述第二止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移动条板(520)的与所述固定齿(511)对应的侧缘上的一组移动齿(521);所述移动条板(520)沿固定齿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条板(510)上;所述移动齿(521)朝向所述面板方向的一侧齿缘为与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的作用力方向间的夹角满足自锁角要求的锁止边(24),所述移动齿(521)的另一侧齿缘斜度满足非自锁状态的引导边(25);
在所述移动条板(520)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固定齿(511)与所述移动齿(521)构成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两者齿型相互交错的第一轮廓,该第一轮廓中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的齿峰距所述固定齿(511)的齿峰的间距小于所述止动件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521)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释放结构;在所述移动条板(520)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固定齿(511)与所述移动齿(521)构成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轮廓形状为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24)作为啮合边的相间的锯齿形第二轮廓,该锯齿形第二轮廓中锯齿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止动件机构的所述止动件功能结构啮合所述移动齿(521)所需的尺度,构成锁出止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所述锁壳(1)内的锁出止动件(550)以及一个铰接在所述锁壳(1)内的退入止动件(540);所述锁出止动件(550)受到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所述第二偏压力;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上的锁出止动件功能结构由与固定齿(511)和所述移动齿(521)配合作用的啮合部件(551)构成,其中所述啮合部件(551)与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锁止边啮合形成所述锁出止动结构;所述退入止动件(540)受到趋向于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和所述第二止动结构配合作用的所述第二偏压力;所述退入止动件(540)上的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由与所述固定齿(511)在所述锁舌机构完全伸出状态构成使锁舌退入自锁啮合的退入止动部分(542)和与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引导边(25)配合的退入释放部分(543)组成,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引导边(25)推动所述退入释放部分(543)而带动所述退入止动部分(542)脱离与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板(510)的成型有所述固定齿(511)的所述侧缘平行于所述锁舌机构(500)的移动方向布置;
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铰接点位于自成型有所述第一止动结构的侧缘的延伸线朝向所述固定齿(511)的齿峰方向偏离的位置,并且所述退入止动件功能结构(541)比所述退入止动件(540)的铰接点更接近所述面板;所述退入止动部分(542)为在所述退入止动件(540)上成型的与所述固定齿(511)啮合的齿形部分,所述退入释放部分(543)包括一个所述退入止动件(540)上可与所述移动齿(521)的所述引导边(25)配合的挡块;
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为一个杠杆,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铰接点所处的位置适于在所述释放机构的作用下使所述锁出止动件(550)的所述啮合部件(551)脱离所述移动齿(521);通过设置在锁出止动件(550)铰接轴上、一端与所述锁壳(1)固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锁出止动件(550)上的扭簧来施加所述第二偏压力;所述释放机构通过对与设有啮合部件(551)的力臂的相对的力臂施加作用力来实现所述啮合部件(551)脱离所述移动齿(5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锁头总成上的致动部件为致动齿轮(560),所述移动条板(520)上与所述致动齿轮(560)配合动作的所述致动结构为致动齿(522);
所述固定条板(510)和所述锁壳(1)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固定条板(510)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固定条板(510)的主要平 面的导向凸起(512);以及成型在所述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所述固定条板预定的运动方向设置的导向槽(513);所述导向凸起(512)嵌入所述导向槽(513)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所述导向凸起(512)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514),所述弯折部分(514)能勾住所述固定条板(510)的导向槽(5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811)的高度与所述锁定部分(801)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槽(810)沿所述轴套安装孔的一定弧长设置,使所述拨块(808)可在其中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臂板(809)的一端成型的旋臂板驱动结构为与锁头总成上的拨转齿轮(812)相啮合的弧型布置的致动齿(813),用以通过锁头总成上的所述拨转齿轮(812)带动所述锁舌构件移动;所述致动齿(813)的弧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拨动槽所占所述轴套安装孔的弧度;
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807)之间设置有所述芯轴(807)沿轴向滑动至所述拨块(808)脱离所述凸台(811),并保持在所述拨动槽中的位置确定机构;所述位置确定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轴套(805)或所述芯轴(807)的侧壁上的环形定位凹槽(823),和设置在两者的另一部件的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814)中的定位珠(815),所述定位珠(815)受到朝向成型有定位凹槽(823)的部件的第三偏压力;
所述环形定位凹槽(823)成型在所述轴套(805)上,所述定位珠(815)设置在所述芯轴(807)上的径向穿孔构成的定位孔(814)中,所述定位珠(815)为两个,在两个所述定位珠(815)之间设置有施加所述第三偏压力的推力弹簧;所述芯轴(807)开有轴向通孔,所述手柄轴(804)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手柄轴(804)与所述芯轴(807)上的所述定位孔(814)对应的位置成型有推力弹簧安装孔(816),所述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推力弹簧安装孔(816)中,并在所述推力弹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珠(815)的偏压力传导珠(817);所述手柄轴(804)中成型有从靠近所述门把手的一端轴向延伸的带有螺纹的中孔(818),一个固定螺栓(821)与所述中孔(818)中的螺纹配合转入所述中孔(818)中,在与所述芯轴(807)对应的所述手柄轴(804)部分成型有与所述中孔(818)相连通的固定通孔(819),在所述固定通孔(819)中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芯轴(807)的半径减去所述固定螺栓(821)的半径的固定珠(820),以使所述中孔(818)中的所述固定螺栓(821)抵靠所述固定通孔中的所述固定珠压紧在所述芯轴(807)的内壁上将所述手柄轴(804)与所述芯轴(807)相互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头传动机构(701),包括:
一个安装轴(702),与锁芯轴同轴设置;
一个作为所述致动部件的致动齿轮(703),设置在所述安装轴(702)上,并可绕所述安装轴(702)的轴线转动;所述致动齿轮(703)的两端至少一端侧设有一个沿所述安装轴(702)轴线突出的驱动轮凸起(704);
拨叉件(705),在与所述致动齿轮(703)同转动轴地、可相对所述致动齿轮(703)转动地安装在设有所述驱动轮凸起(704)的至少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拨叉件(705);所述拨叉件(705)设有主拨动体和从拨动体,至少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之一为沿转动轴突出的凸起;所述主拨动体与所述驱动轮凸起(704)配合作用,所述从拨动体与安装在所述锁芯轴上的拨动部件(709)上的拨动部分(710)配合作用,不同的所述拨叉件(705)之间的所述主拨动体与所述从拨动体配合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拨动体为设在所述拨叉件(705)的朝向所述致动齿轮(703)一端侧的一个沿转动轴突出的主动凸起(706);所述从拨动体为设在所述拨叉件(705)另一端的一个沿转动轴突出的从动凸起(707);或
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之一为一个径向突出的径向凸起(719),所述主拨动体或所述从拨动体中的另一个为从所述径向凸起(719)上沿转动轴突出的轴向凸起(7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致动齿轮(703)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拨叉件(705);所述致动齿轮(703)两端侧的所述驱动轮凸起(704)绕所述致动齿轮(703)的转动轴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拨叉件(705)两端侧的所述主动凸起(706)与所述从动凸起(707)绕所述拨叉件(705)的转动轴呈180度对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总成包括两个锁头机构(711),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着可被所述锁芯轴带动的所述拨动部件(709);两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伸出端分别对准所述安装轴(702)的两端,各所述锁头机构(711)的所述锁芯轴上安装的所述拨动部件(709)上的所述拨动部分(710)各自分别用于带动分设在所述致动齿轮(703)两侧的所述拨叉件(705)的所述从动凸起(70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拨动部件(709) 的锁芯轴的端部上成型有一个支承孔(712),所述支承孔(712)的轴线与所述拨动部件(709)的转动中心同轴,所述支承孔(712)的直径适于所述安装轴(702)的端部嵌入;一个支撑壳体(713)将所述锁头机构(711)及所述锁头传动机构(701)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壳体(713)的中部与所述致动齿轮(703)对应的部位成型有一个沿周向的支撑壳体缺口(714),所述支撑壳体缺口(714)的周向弧长取决于所述致动齿轮(703)适于与所述锁舌机构上的被驱动部件相结合;所述支撑壳体(713)为一个圆柱体形状;其中部分所述圆柱体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一个平面部分(715);缺少一部分圆弧而形成所述平面部分(715)的圆柱体部分与底板或面板上的相应的锁头安装孔配合来避免所述锁头总成相对所述锁壳转动;所述支撑壳体(713)包括分别支撑所述一对锁头机构(711)的支撑套(716),以及将一对所述支撑套(716)连接为一体的外壳体(717);所述锁头传动机构(701)设置在所述支撑套(716)之间;所述支撑壳体缺口(714)成型在所述外壳体(717)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所述上下锁推拉杆传动挂舌机构包括:
传动挂舌,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锁舌机构及所述锁壳配合连接的主体部分,和经在所述锁壳的侧壁板上对应部位成型的伸缩缺口伸出所述锁壳外的挂钩部分;
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的导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锁舌机构之间的运动驱动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以限制所述传动挂舌只能在与门扇平行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锁舌机构运动方向的运动;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驱使所述传动挂舌随所述锁舌机构伸出而伸出,并随所述锁舌机构缩回而缩回;
所述挂钩部分为在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内连续横向弯折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挂舌为一个板状部件;所述主体部分沿所述传动挂舌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挂钩部分由一个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靠近挂钩端并朝向所述锁壳的所述面板方向横向伸出的横条部分经连续横向弯折构成,所述挂钩部分为用于与上下锁推拉杆连接的挂钩形状;所述挂钩部分在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处加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由所述传动挂舌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一部分弯折成型的一个垂直于所述传动挂舌的主体部分的主要平面的导向凸起;以及成型在所述锁壳的盖板或底板上,沿所述挂钩部分预定的运动方向 设置的传动挂舌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嵌入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中,并适于在其中滑动;所述导向凸起的顶部成型有一个起稳定作用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能勾住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在成型有所述传动挂舌导向槽的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锁壳上的所述伸缩缺口的位置,由一对在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上朝向所述传动挂舌的弯片构成的导向夹口,所述导向夹口的宽度适于所述传动挂舌在其中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舌缝隙补偿机构,所述锁舌缝隙补偿机构包括
补偿舌,可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中与门扇移动方向相垂直的锁舌的侧面,所述补偿舌伸出方向的前端背对所述锁舌的一面成型有朝向其伸出端逐渐狭窄的楔形面,所述楔形面的楔形角为摩擦力自锁角,所述补偿舌伸出方向的前端不超过所述锁舌伸出方向的前端;
补偿舌偏压部件,设置在所述锁舌机构与所述补偿舌之间,对所述补偿舌施加朝向伸出方向的第四偏压力;
两个所述补偿舌设置在所述锁舌的所述侧面的相对位置的两侧,两个所述补偿舌通过各自所具有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动作,两所述补偿舌在安装在所述锁舌上之后,两者前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小于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而两者后端之间的沿所述门扇移动方向的最大尺度大于所述门框上的锁舌孔的相应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舌安装所述补偿舌的部位沿所述锁舌机构移动方向成型有安装槽,所述补偿舌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补偿舌的所述前端的补偿厚度;在所述锁舌安装所述补偿舌的部位成型有供所述补偿舌的所述连接构件穿过并相互连接的连接通道,所述补偿舌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连接通道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两个补偿舌相对于所述锁舌的移动距离受所述连接通道的限制;所述连接构件固定在所述补偿舌面对所述锁舌的一面上,两所述补偿舌上的所述连接构件具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矩形板状部件,其平行于所述面板设置;所述板状部件在与补偿舌移动方向垂直的侧面上具有由补偿舌连接处向外延伸逐渐狭窄的楔形面,并使得两个所述补偿舌上的所述连接构件相互楔合;其中,相互配合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板状部件垂直于连接边的侧边上的卡接缺口,以及与所述卡接缺口配合用于将两个补偿舌连接在一起的卡子;所述卡子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的两侧垂直于所述底座向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弹簧夹片;在所述底座两端或两所述弹簧夹片上各设有一个补偿舌偏压部件连接件;所述偏压部件连接件为设置在 所述弹簧夹片与所述底座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的一个柱形折回部分;所述补偿舌偏压部件为一端套在所述柱形折回部分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锁舌构件上的螺旋弹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固定在自动门锁的所述锁舌机构上,并具有矩形锁定轮廓;在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设置有钩舌机构,所述钩舌机构包括
钩舌,具有一个杆部和一个钩形部;在所述杆部成型有导向形状;所述锁舌中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钩舌的收纳空间,所述钩舌通过所述杆部由一个钩舌铰接轴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在所述锁舌缩回所述锁壳内时适于所述钩舌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
导向件,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在所述导向件的配合作用下引导所述钩舌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以使所述钩形部伸出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或使所述钩形部缩回到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铰接轴设置在所述杆部上远离所述钩形部的一端;所述导向件固定在靠近所述锁壳的面板位置;所述钩舌铰接轴垂直于所述锁舌的伸出方向和门扇的运动方向设置,使所述钩舌沿所述门扇的运动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杆部与所述钩形部连接处的弯曲内侧成型有一个朝向该连接处越来越深的凹槽,以便于所述钩形部能够尽量地伸出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外;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为一个钩舌导向槽,所述钩舌导向槽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钩舌铰接轴的所述杆部的侧面上,所述钩舌导向槽在所述杆部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所述导向件为在所述面板上的一个适于在所述钩舌导向槽中滑动的导向销;所述钩舌导向槽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销配合驱动所述钩形部伸出或缩回;所述杆部在背对所述钩形部伸出方向的面成型有凹陷部,所述钩舌导向槽成型在所述凹陷部的所述侧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出控制机构中的所述释放机构具有沿垂直于锁壳的面板方向设置的致动杆以及用于使所述致动杆在完成控制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偏压部件;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支点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致动杆包括
致动触头,设置在所述致动杆的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受门扇开关动作影响带动所述致动杆进行摆动及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的移动;
结合结构,设置在所述致动杆的另一端,受所述摆动影响与所述锁出控制机构中的控制部件相结合,并在所述致动杆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控制部件 动作;
释放结构,由设置在所述致动杆及所述壳体上相互配合的构件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致动杆靠近所述面板一端的端部上的滚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滚轮在所述复位偏压部件的作用下,部分地露在所述面板外,以使所述滚轮在门扇开关过程中与门框接触,来实现所述致动杆的动作;所述复位偏压部件为一设置在所述锁壳与所述致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致动杆趋向于露在所述面板外;或者所述致动触头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致动杆靠近所述面板一端的端部上的第一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在门扇关闭后处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对应位置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以在所述门扇关闭后处于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的状态设置;在开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铁与铁质的所述面板之间的相吸磁力作用构成所述复位偏压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内的致动杆安装支架安装,所述致动杆安装支架上适于所述致动杆穿过的孔隙构成了所述支点,使所述致动杆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摆动;所述致动杆通过一个作为所述支点的销轴安装在所述锁壳内,使所述致动杆在与所述门扇移动平行的平面内绕所述支点摆动,所述销轴安装在一个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设置的导轨槽中,并可在其中滑动;所述导轨槽成型在所述致动杆安装支架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结构为肩型部件,所述肩型部件在所述致动杆摆动的平面内,并在常态下偏离所控制的所述控制部件;并在所述致动杆受关门作用的影响摆动时,所述肩型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相啮合;在所述肩型部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致动杆的延伸方向伸出的挡杆部分,所述挡杆部分设置的位置使得所述致动杆受关门作用的影响摆动时,阻挡所述致动杆过度摆动;释放结构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致动杆上的楔形凸起及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与所述楔形凸起配合的挡块;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挡块啮合时,驱使所述致动杆朝受关门作用的影响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所述肩型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脱离啮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与所述锁舌机构(500)设置有缓冲消声机构,所述缓冲消声机构采用空气阻尼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消声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锁壳上的缓冲器座,所述缓冲器座成型有轴向沿所述锁舌机构(500)移动方向设置的所述空气阻尼器的安装腔,所述空气阻尼器的外壳过盈配合地固定在所述安装腔 内,所述空气阻尼器的活塞杆在其压力腔中的空气压力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所述锁舌机构(500)上的一个配合凸起在所述锁舌机构(500)伸出移动过程中,可以与所述空气阻尼器的活塞杆的伸出端接触,并对所述锁舌机构(500)的移动产生阻尼缓冲作用。 
CN2009101196687A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自动门锁 Active CN101566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96687A CN101566026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自动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96687A CN101566026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自动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6026A CN101566026A (zh) 2009-10-28
CN101566026B true CN101566026B (zh) 2012-07-18

Family

ID=41282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96687A Active CN101566026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自动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6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7811A (zh) * 2011-11-01 2012-02-01 长沙弘伟锁具有限公司 一种插芯门锁的锁定机构
US20130276375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oor assembly with damping material
CN103696639B (zh) * 2013-12-11 2015-09-0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司机室内藏移门门锁
CN103670050B (zh) * 2013-12-27 2015-08-19 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防未挂钩式触碰锁闭机构
CN109881978B (zh) * 2017-12-06 2024-05-03 刘祥 可伸缩和转动的锁舌
CN108131063B (zh) * 2018-01-10 2019-09-06 亚萨合莱自动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锁定滑动门的锁定装置
CN108286368A (zh) * 2018-01-16 2018-07-17 周桂美 一种机电分离式开锁的电子锁
CN108768065A (zh) * 2018-06-01 2018-11-06 中山市雅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电机总成
WO2020088556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10409916B (zh) * 2019-08-13 2024-04-12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及其防护门
CN110626251B (zh) * 2019-09-17 2024-03-29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锁紧装置
CN110454005A (zh) * 2019-09-23 2019-11-15 滦州市捷澳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火门窗的防火锁
CN110685498B (zh) * 2019-09-30 2023-11-17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防冲击锁具及开关方法
CN112647765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反锁装置及智能锁
CN111535681B (zh) * 2020-04-21 2021-04-20 宁波生久柜锁有限公司 机车卫生间门锁
CN111820678B (zh) * 2020-08-10 2021-07-13 中山市东鹿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展示五金配件的可调节展示箱
CN11232424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强麟 一种防盗门锁锁栓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1868U1 (de) * 2004-02-06 2004-05-13 Beloxx Gmbh & Co. Kg Rolljalousie-Einsteckschloss
CN2679310Y (zh) * 2004-03-18 2005-02-16 北京超辰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推拉移门锁
CN2849063Y (zh) * 2005-07-07 2006-12-20 王力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门锁
CN201406903Y (zh) * 2009-03-25 2010-02-17 王亚运 一种自动门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1868U1 (de) * 2004-02-06 2004-05-13 Beloxx Gmbh & Co. Kg Rolljalousie-Einsteckschloss
CN2679310Y (zh) * 2004-03-18 2005-02-16 北京超辰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推拉移门锁
CN2849063Y (zh) * 2005-07-07 2006-12-20 王力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门锁
CN201406903Y (zh) * 2009-03-25 2010-02-17 王亚运 一种自动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6026A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026B (zh) 一种自动门锁
CN201406903Y (zh) 一种自动门锁
CN103608535B (zh) 用于锁具组件的离合机构
CN107226124B (zh) 转向柱装置
DE102013009865B4 (de)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mit Tastensteuerung für schnelle Montage und Demontage eines Wasserklosett-Deckels
US20240076907A1 (en) Multi-point exit device
CN102363420B (zh) 钥匙联锁装置
CN100502158C (zh) 电子模块
CN104873012A (zh) 滑轨和设备安装架
CN107223175A (zh) 推动和/或拉动把手锁具
DE102009059235B4 (de) Fahrzeugsitz
CN1452699A (zh) 两个部件组成的组件,其中一个部件固定,另一个部件可拆下;该组件例如可用于装配手术台
CN102774296A (zh) 车座的铰接装置以及包含该铰接装置的车座
EP3176351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locking device thereof
JP2008531886A (ja) 自動車のロッキングシステムのための解放自在なロック
CN105143578A (zh) 插栓锁闩组件
DE102008010393A1 (de) Verriegelbare Lagerung eines Containers in einem in eine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angeordneten Schienenpaar
JP4714729B2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の係止部構造
CN102667032A (zh) 带有平移锁舌的多点锁
CN101503919A (zh) 一种与门把手操纵机构配合的锁舌锁定机构
CN109281543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盗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CN109322562A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211154617U (zh) 一种抽屉面板连接调节装置
CN205382797U (zh) 一种安全门锁
JPS62221916A (ja) 自動車の着脱式ル−フのロツ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LI SECURITY PRODUC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ANG YAYUN

Effective date: 201505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07

Address after: No. 9 Hardwar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21300 Park Avenue South of Yongk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LI SECURITY PRODUC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 Hardwar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21300 Park Avenue South of Yongk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ayu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 Hardwar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21300 Park Avenue South of Yongk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 Lia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No. 9 Hardwar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21300 Park Avenue South of Yongk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LI SECURITY PRODUC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