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1639B - 装载物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载物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1639B
CN101541639B CN2007800423451A CN200780042345A CN101541639B CN 101541639 B CN101541639 B CN 101541639B CN 2007800423451 A CN2007800423451 A CN 2007800423451A CN 200780042345 A CN200780042345 A CN 200780042345A CN 101541639 B CN101541639 B CN 101541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lake
belt
fixing device
fastening part
loa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23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1639A (zh
Inventor
森川薰
梼木昂幸
泽地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biz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biz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biz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biz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1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1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1/00Bundles of articles held together by packaging elements for convenience of storage or transport, e.g. portable segregating carrier for plural receptacles such as beer cans or pop bottles; Bales of material
    • B65D71/02Arrangements of flexible b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1/00Bundles of articles held together by packaging elements for convenience of storage or transport, e.g. portable segregating carrier for plural receptacles such as beer cans, pop bottles; Bales of material
    • B65D2571/00006Palletisable loads, i.e. loads intended to be transported by means of a fork-lift truck
    • B65D2571/00067Local maintaining elements, e.g. partial packaging, shrink packaging, shrink small ba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1Plural fasteners having intermediate flaccid connector
    • Y10T24/314Elastic conn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1Plural fasteners having intermediate flaccid connector
    • Y10T24/314Elastic connector
    • Y10T24/316Strap conn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1Plural fasteners having intermediate flaccid connector
    • Y10T24/318Strap conn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Flanged Joints, Insulating Joints, And Other Joint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物固定装置,其能够用一片薄片卷绕被装载多层的货物来很好地防止货物散落,操作效率非常高,并且捆扎力强,所紧固的货物的稳定性好。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包括:卷绕在装载物的外周部的、规定长度的带状薄片;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一紧固部;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的第一紧固部穿入部;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二紧固部;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的第二紧固部穿入部;和在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在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临时固定部。

Description

装载物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物固定装置。更为详细地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物固定装置,其能够用一片薄片卷绕被装载多层的货物从而很好地防止货物散落,操作效率非常高、并且捆扎力强,所紧固的货物的稳定性好。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操作性、节省保管场所,将该货物在装卸货用托板或台车上装载多层来进行货物的搬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利用某种方法防止货物的散落,那么,由于货物散落而导致操作中断,操作效率明显下降,而且,产品也会受到损坏。为了防止货物散落,大家熟知用拉伸膜对被装载在托板上的货物进行包装后搬送、然后剥离该拉伸膜并从托板上卸下货物的方法。
但是,在使用拉伸膜防止货物散落的方法中,所剥下的拉伸膜无法重复使用,浪费经费和资源。而且,由于被废弃处理的拉伸膜不会分解而聚积,因此,需要很多的废弃场所,在工业废弃物方面成为问题。而在对拉伸膜进行焚化处理的情况下,焚化时的气体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保健卫生以及环保方面成为问题。此外,当前,在世界各国都要求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之际,拉伸膜的焚化是逆潮流而为。而且,在使用拉伸膜的情况下,必须绕货物的周围数圈进行卷绕固定,因此,操作极其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多次提出了带状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卷绕在被装载在托板上的货物的外周面上以防止货物散落的带。这种防止货物散落用的带包括带本体、被安装在带本体的底端侧的贯通环(带穿入部)、以及从带本体的拉出端朝向中央被安装在其一面侧的粘扣带(钩面)和粘扣带(毛面)。这种防止货物散落用的带,通过将拉出端穿入贯通环之后将拉出端拉出并折回,接合粘扣带的钩面和毛面两面,这样来保持货物的外周面。但是,由于这种防止货物散落用的带的宽度窄,因此,无法防止被多层装载的货物的散落,必须将多条带单独地卷绕在货物上。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宽度较大的防止货物散落用的紧固装置(带或者薄片)。利用这种紧固装置,能够用一片薄片卷绕被装载多层的货物来防止货物散落。但是,由于这种紧固装置的捆扎力不足,因此,存在被紧固的货物的稳定性不够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2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54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物固定装置,其能够用一片薄片卷绕被装载多层的货物从而很好地防止货物散落,操作效率非常高、并且捆扎力强,所紧固的货物的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包括:卷绕在装载物的外周部的、规定长度的带状薄片;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一紧固部;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的第一紧固部穿入部;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二紧固部;和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的第二紧固部穿入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带状薄片由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构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接合部件是从粘扣带、钩、钮扣以及按扣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载物固定装置在上述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还具有临时固定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紧固部和上述第二紧固部分别能够在上述带状薄片上拆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紧固部穿入部和上述第二紧固部穿入部分别是由上述带状薄片端部和被该端部包裹保持的棒界定的穿入孔,或者是能够在该带状薄片上拆装的环部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被上述端部包裹保持的棒能够拆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载物固定装置还具备与上述带状薄片接合的上部固定部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载物固定装置还具备收纳用捆扎部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带状薄片的对角设置两个紧固部,捆扎力被均等地施加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因此,能够用非常好的捆扎力紧固货物。而且,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在相反的方向施加捆扎力,因此,例如即使在输送时货物发生摇晃的情况下,其稳定性也很好,货物散落的概率大幅减少。除此之外,例如女性和高龄者这些力气较弱的操作人员也能很好地固定货物。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俯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俯视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要部俯视图。
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要部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A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背面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俯视图。
图4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俯视图,(b)是表示该装载物固定装置固定装载物的固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5的(a)~(e)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捆扎货物时的操作顺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带状薄片
20,第一紧固部
30,第二紧固部
21,31,接合部件
22,32,粘扣带
23,33,粘扣带
40,第一紧固部穿入部
50,第二紧固部穿入部
60,临时固定部
100,装载物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表面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A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背面的俯视图。装载物固定装置100包括例如被卷绕在被多层装载在托板或者台车上的货物(以下也称作装载物)的外周部的带状薄片10。带状薄片10被卷绕在装载物的外周部,并且具有适合捆扎的长度。例如,在将货物装载在一边长为110厘米的托板上的情况下,带状薄片的长度L1最好是400~440厘米。如果是这样的长度,在卷绕在货物上进行紧固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捆扎力。而且,带状薄片10具有适合用一片薄片固定被装载多层的货物的宽度。例如,带状薄片的宽度W1最好是40~100厘米。
带状薄片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构成。作为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聚酯(例如通常的聚酯、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尼龙、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源自玉米的聚乳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状薄片整体采用较厚的再生PET薄片构成。如果是这种结构,就难以产生静电,因此,对装载物的不良影响小,并且,耐久性好。例如,使用这样的带状薄片的装载物固定装置能够重复使用1000次以上。此外,这种结构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也非常理想,符合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初衷。再生PET薄片中的再生PET的含量最好是70重量%~100重量%,90重量%~100重量%则更加理想,实际上100重量%最佳。再生PET的含量越接近100重量%,其回收再生性越好。这样就能获得更加环保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状薄片10的背面采用棉布构成。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静电的产生。
带状薄片10既可以如上所述由一张薄片构成,也可以在上述那样的薄片的中间部分插入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部分。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对货物进行卷绕的操作性变得更加容易。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部分例如由织入了聚氨酯弹性线的织物构成。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带状薄片10的薄片也可以整体由弹性材料或者伸缩材料构成。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货物的形状各不相同而导致堆积在货架等上时不得不在装载物的侧面产生凹凸的情况下,也能够紧密捆扎装载物而将其很好地固定。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带状薄片10例如可以由伸缩性纤维的网眼布或者网纹布构成。
带状薄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用来安装货物标签的口袋,也可以取为能够确认装载物的内容这样的结构。作为能够确认装载物的内容这样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带状薄片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网眼布或者网纹布构成的结构、和在带状薄片的一部分上设置作为确认窗口的开口部的结构。
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100具有在带状薄片10的对角设置的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更具体地来讲,第一紧固部2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11的宽度方向上部,第二紧固部3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12的宽度方向下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部20被设置为其上端部位于距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端部规定距离D1的位置,第二紧固部30被设置为其下端部位于距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的下端部规定距离D2的位置。上述规定的距离D1和D2最好分别是带状薄片的宽度W1的20%以下,15%以下则更加理想,10%以下尤为理想,最好是5%~10%。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在捆扎时不在带状薄片的上下端部发生松弛,从而均匀地捆扎。D1与D2相等则更加理想。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第一紧固部2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11的宽度方向上端部,第二紧固部3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12的宽度方向下端部(即,D1和D2均为0)。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显著地防止捆扎时的松弛。再者,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可以如图1A及图1B所示从带状薄片中延伸出来而构成,也可以如图1C和图1D所示作为能够在带状薄片上拆装的单独的部件构成。通过将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作为可拆装的单独的部件,制造时的缝制变得容易,能够防止各个产品的质量偏差,并且,能够削减成本。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的部件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部件。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钩、钮扣、按扣等。
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分别具有接合部件21和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件21(31)由能够相互接合的粘扣带22(32)和23(33)构成。在图示例子中,在紧固部的最顶端部设置有粘扣带(钩面)22(32),从最顶端部向带状薄片10设置有粘扣带(毛面)23(33)。优选的是,粘扣带织入导电性纤维而构成。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当从货物上取下装载物固定装置时产生的静电,因此,能够减少对装载物的不利影响。在图1A的实施方式中,接合部件21(31)被设置在紧固部20(3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接合部件21(31)被设置在紧固部20(3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部分。在图示例子中,说明了采用粘扣带作为接合部件21和31的方式,但是,接合部件例如也可以是钩、钮扣、按扣等。例如,也可以采用网纹布构成带状薄片10,在该网纹的网眼上卡住钩这样的方式。此外,接合部件也可以组合各种方式(例如,粘扣带与钩)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部的宽度W2与第二紧固部的宽度W3相等。如果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捆扎力被均等地施加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因此,能够用非常好的捆扎力紧固货物。而且,由于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在相反的方向施加捆扎力,因此,例如在当输送货物时货物发生摇晃这样的情况下,其稳定性仍然很好,货物散落的概率大大减少。除此之外,例如,即便是女性和高龄者那些力气较弱的操作人员,也能很好地固定货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部的宽度W2和第二紧固部的宽度W3分别是上述带状薄片的宽度W1的10%~35%,20%~25%则更加理想。如果W2/W1(和W3/W1)是上述比例,就能获得更好的捆扎力。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紧固部与带状薄片之间设置从带状薄片延伸成顶端细的锥状并与紧固部连续的中继部(图中未示)。通过设置该中继部,紧固货物时的牵引力被非常好地传递给带状薄片,因此,能够获得极好的捆扎力。
第一紧固部的长度L2和第二紧固部的长度L3可以分别根据托板尺寸、带状薄片的长度L1等适当设定。例如,在将货物装载在一个边长为110厘米的托板上的情况下,第一紧固部的长度L2和第二紧固部的长度L3最好是30~200厘米,30~80厘米则更加理想,并且,L2和L3相等。如果是这样的长度,在卷绕在货物上并紧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捆扎力。而且,通过使L2和L3相等,能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相反方向且均等地施加捆扎力,因此,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货物的紧固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第一和第二紧固部的最顶端部分(设置粘扣带22和32的部分)被分别构成为两个折回部,玻璃纤维棒被该折回部包裹保持。根据这种结构,在第一和第二紧固部的顶端部分形成拉环,因此,紧固时的操作性得以改善。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也可以在紧固部的最顶端部使用不具有伸缩性且具有可挠性的带(例如PP多层带)形成握持部24(34)。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将紧固部拉紧并进行捆扎时容易施力,因此,操作性得以进一步改善,并且,能够防止紧固时的松弛。在图1B的实施方式中,有代表性的是,玻璃纤维棒在紧固部的最顶端部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被包裹保持,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将紧固部拉紧。
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100,第一紧固部20和第二紧固部3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10的对角,与此对应,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和第二紧固部穿入部5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10的对角。更具体地来讲,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12的宽度方向上部,第二紧固部穿入部5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11的宽度方向下部。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例如在带状薄片10的第二端部12,在宽度方向上端部设置折回部41,长度与带状薄片的宽度基本相同的玻璃纤维制的棒43的一个端部被该折回部包裹保持,并且,棒43的大致一半在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端部被从宽度方向下端部至中央部设置的折回部包裹保持。因此,穿入孔44被界定在带状薄片的端部与玻璃纤维棒之间。同样,第二紧固部穿入部50例如在带状薄片10的第一端部11,在宽度方向下端部设置折回部51,长度与带状薄片的宽度基本相同的玻璃纤维制的棒53的一个端部被该折回部包裹保持,并且,棒53的大致一半在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端部被从宽度方向上端部至中央部设置的折回部包裹保持。因此,穿入孔54被界定在带状薄片的端部与玻璃纤维棒之间。此外,也可以使用长度为带状薄片的大致一半的棒43(53),在宽度方向上端部(下端部)和中央部分别设置折回部,用这两个折回部包裹报持棒43(53)。此外,包裹保持棒43(53)的折回部既可以通过折回带状薄片的端部本身而构成,也可以将设置有使棒穿入的孔的其它部件(例如,折回并缝合的布)安装(例如,缝合)在带状薄片端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带状薄片端部的一个面上缝合一片布来形成使棒穿入的孔。折回部41和51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意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加固。例如通过缝合垫布、PP多层带等加固折回部的内侧,折回部的游隙减少,与棒43(53)的摩擦减少,因此,能够很好地防止折回部的绽开、破裂、以及棒43(53)的飞出等。例如,通过加固折回部的外侧,即使在如后所述使折回部在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突出而设置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包裹保持棒43(53)。
在上述任意实施方式中,都可以使紧固部的顶端部和紧固部穿入部中的玻璃纤维棒能够拆下。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单独回收变得容易,能够促进装载物固定装置的各个部件的重复利用。而且,带状薄片的清洁变得容易。例如,用粘扣带构成用来包裹保持玻璃纤维棒的折回部,这样就能拆下玻璃纤维棒。此外,在上述任意实施方式中,都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意适当的手段对带状薄片的任意适当的部位进行加固。例如,除了上述折回部41和51之外,对紧固部的顶端部和紧固部穿入部上的与包裹保持玻璃纤维棒相关的部分的至少一个部位进行加固,这样就能更好地防止该部位的绽开、破裂以及棒的飞出等。作为加固部位,例如可以列举紧固部的顶端部的折回部;与折回部41一起保持棒43的、在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端部从宽度方向下端部至中央部设置的折回部的两个端部;与折回部51一起保持棒53的、在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端部从宽度方向上端部至中央部设置的折回部的两个端部。作为加固部件的具体例子,与上述同样,可以列举缝合垫布、PP多层带。
在另外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折回部41和51在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突出而设置。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如上所述,即使在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了紧固部20和30的情况下(即,在D1和D2为0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折回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很好地包裹保持棒43(53)。例如。折回部41和51的突出长度D3最好是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1的10%以下,5%~10%则更加理想,大约5%则最佳。而且,折回部41和51如图1B所示,不保持棒43(53)的一侧最好突出呈圆锥状。
在带状薄片10由伸缩性纤维的网眼布或者网纹布构成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紧固部最顶端部的拉环和紧固部穿入部。例如,也可以在带状薄片上缝合绳状的粘扣带,在捆扎时将该粘扣带插入带状薄片的网眼中而紧固。
图1A和图2表示在带状薄片端部的背面缝合了一片布的方式。将带状薄片卷绕在货物外周部,使第一紧固部20穿入穿入孔44后,折回并紧固,接合粘扣带22及23,由此用带状薄片的上部捆扎货物。在此状态下,使第二紧固部30穿入穿入孔54后,折回并紧固,接合粘扣带32及33,由此用带状薄片的下部捆扎货物。结果,用整个带状薄片捆扎货物。通过这样固定货物,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在相反方向施加捆扎力,因此,例如即使在输送时货物发生摇晃这样的情况下,其稳定性仍然很好,货物散落的概率大幅减少。此外,棒43和53可以分别采用铝、不锈钢、碳素纤维制造。第一和第二紧固部穿入部40和50也可以分别构成为能够在带状薄片上拆装的环部件(例如,通常的带扣那样的贯通环)。
装载物固定装置100最好还具有临时固定部6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临时固定部60从带状薄片10沿着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临时固定部60被设置在带状薄片长度方向的任意适当的位置。例如,临时固定部60既可以从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端部和下端部这两者延伸出来设置,也可以仅从上端部延伸出来设置。如果考虑操作性,临时固定部60仅从带状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端部延伸出来设置就已足够。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将临时固定部夹在装载物之间,这样就能一边将带状薄片的上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一边卷绕。因此,避免一个人保持带状薄片的上部、同时另一个人对装载物卷绕薄片这样的操作。即,能够实现一个人的操作,操作性能够大幅改善。
优选的是,临时固定部60被设置在与带状薄片10的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侧的端部的距离为装载物的一个边长(实质上是托板或台车的一个边长)的15%~85%的位置。被设置在35%~65%的位置则更加理想。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临时固定部夹在托板端部的装载物之间,带状薄片的上部被临时固定,因此,操作性非常好,并且,如果将带状薄片卷绕在货物的外周部,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穿入孔44)就会自动位于托板等的一边的中央部位。在此状态下,如果使第一紧固部20穿入穿入孔44并紧固,那么,第二紧固部穿入部50(穿入孔54)也会自动地位于托板等的一边的中央部位。因此,就不必一边卷绕薄片一边调整位置、或由于紧固位置到达托板等的边角而需重新卷绕薄片。结果,卷绕的操作性得到更大改善。而且,如果紧固部穿入部位于装载物的边角,则会有划伤相邻的装载物、或者装载物之间相互拉扯的情况,但是,通过设置临时固定部,就能防止紧固部穿入部位于装载物的边角,因此,能够避免发生上述这样的不良情况。在本说明书中,“托板端部的装载物之间”是指,如图5(a)及(b)所示,在被堆放的货物集合体中,位于四个角落的边角处的货物与货物之间。因此,在装载物从托板突出而被装载的情况下和/或者被装载成托板有空余的情况下,“托板端部”包括托板端部附近。
优选的是,临时固定部由难以滑动的材料构成、或者被施以防滑处理。作为这种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苯乙烯类弹性体的无纺布。作为防滑处理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在临时固定部上粘橡胶薄片61。在图示的例子中,橡胶板61沿着临时固定部的中央部的延伸方向被粘贴,但也可以被粘贴在临时固定部的顶端部。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临时固定部60具有与带状薄片连结的连结部62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连结部上的板状部63。连结部62既可以从带状薄片延伸出,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带状薄片上。在连结部作为单独的部件而构成的情况下,其材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采用PP多层带。连结部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只要能够容易地插入装载物之间且满足难以滑动的特性,板状部63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和形状。作为构成板状部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列举聚碳酸酯、聚丙烯、生物降解性塑料、木头、金属。聚碳酸酯最为理想。聚碳酸酯具有容易形成预期的形状、并且具有适合插入装载物之间的硬度和柔软性、不会产生静电、而且价格低廉的优点。作为板状部的有代表性的形状,可以列举图1B所示的铲状、抹刀状。板状部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板状部的厚度例如是0.3~1.0mm。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连结部62与板状部63的部件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部件。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钩、钮扣、按扣。
根据需要,装载物固定装置100还包括收纳用捆扎部件70。收纳用捆扎部件70被设置在任意适当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收纳用捆扎部件70被安装在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的折回部41上。收纳用捆扎部件70例如采用粘扣带(钩面)71和粘扣带(毛面)72构成。根据这种结构,在使用后回收装载物固定装置时,能以卷起的状态进行捆扎,因此,能够以紧凑的状态搬运、回收装载物固定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装载物固定装置100包括相互安装部80。相互安装部80例如由被设置在带状薄片正面的宽度方向上端部的粘扣带(钩面)81和被设置在带状薄片背面的宽度方向下端部的粘扣带(毛面)82构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将多个装载物固定装置相互固定,因此,在货物的装载层数增大的情况下也能适用。在图示的例子中,粘扣带(钩面)被设置在带状薄片正面的宽度方向上端部,粘扣带(毛面)被设置在带状薄片背面的宽度方向下端部,但是,粘扣带(钩面)和(毛面)的设置位置,只要能够将多个带状薄片相互固定,当然就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装载物固定装置100还包括与带状薄片10接合的上部固定部件90。有代表性的上部固定部件90具有上部固定部91和接合部92。有代表性的上部固定部91由弹性网构成。通过使用弹性网,无论货物的高度、形状以及尺寸等如何,都能很好地防止货物散落。有代表性的接合部92采用从上部固定部91朝向外侧安装的多个粘扣带(钩面)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接合部(有代表性的是粘扣带(毛面))93和94沿着带状薄片的上端部和中央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设置两个接合部,可以根据货物的高度和形状调整上部固定部件的安装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固定装载物的固定状态如图4(b)所示。
下面,参照图5(a)~(e),对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a)所示,将临时固定部60夹在托板端部的装载物之间。接着,如图5(b)所示,在维持临时固定部的位置的状态下(通常,无需施加特别的操作,临时固定部就被保持在初始的位置),将带状薄片10卷绕在装载物上。接着,如图5(c)所示,使第一紧固部20穿入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的穿入孔,折回而将装载物紧固。此处,根据本发明,使临时固定部60位于托板端部,这样,第一紧固部穿入部40就会自动地位于托板一边的中央部。因此,就不必一边卷绕薄片一边调整位置,或由于紧固位置到达托板的边角而需重新卷绕薄片。在该状态下,接合粘扣带22和23,由此装载物被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捆扎。如图5(d)所示,在上述状态下,使第二紧固部30穿入第二紧固部穿入部50的穿入孔54,折回而将装载物紧固,接合粘扣带32和33。结果,如图5(e)所示,在带状薄片的上半部分在箭头A的方向施加捆扎力,在带状薄片的下半部分在箭头B的方向施加捆扎力。因此,例如即使在输送时货物发生摇晃的情况下,其稳定性仍然很好,货物散落的概率大大减少。
在本发明中,当然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图示的实施方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适合用来防止被多层装载在托板和台车上的货物的散落。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装置能够重复利用,因此,不必像拉伸膜那样需要废弃、焚化。因此,在减少导致全球变暖气体的排放量以及环保方面也非常有效。

Claims (9)

1.一种装载物固定装置,包括:
卷绕在装载物的外周部的、规定长度的带状薄片;
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一紧固部;
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上部的第一紧固部穿入部;
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且具有接合部件的第二紧固部;和
被设置在所述带状薄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方向下部的第二紧固部穿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薄片由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件是从粘扣带、钩、钮扣以及按扣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被接合在所述带状薄片上的上部固定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分别能够在所述带状薄片上拆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部穿入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穿入部分别是由所述带状薄片端部和被该端部包裹保持的棒界定的穿入孔,或者是能够在该带状薄片上拆装的环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所述端部包裹保持的棒能够拆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状薄片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还具有临时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纳用捆扎部件。
CN2007800423451A 2006-11-14 2007-11-09 装载物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863/2006 2006-11-14
JP2006307863 2006-11-14
JP2007180810 2007-07-10
JP180810/2007 2007-07-10
PCT/JP2007/071786 WO2008059762A1 (fr) 2006-11-14 2007-11-09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charg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1639A CN101541639A (zh) 2009-09-23
CN101541639B true CN101541639B (zh) 2011-02-16

Family

ID=3940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23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639B (zh) 2006-11-14 2007-11-09 装载物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02267B2 (zh)
EP (1) EP2096037B1 (zh)
JP (1) JP4171520B2 (zh)
CN (1) CN101541639B (zh)
AT (1) ATE512893T1 (zh)
TW (1) TWI434791B (zh)
WO (1) WO20080597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2805B1 (en) * 2011-08-12 2015-10-20 Pallet Wrapz, Inc. Pallet wrap
FR3009534B1 (fr) 2013-08-12 2016-10-21 Ythales Investissement Volet antichute pour module logistique
JP6535468B2 (ja) * 2014-09-05 2019-06-26 株式会社マルイチ 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KR101977821B1 (ko) * 2019-01-09 2019-05-13 주식회사 이리농수산자재 범용 농산물 랩핑 그물망 및 이를 이용한 농산물 적재방법
US11174084B2 (en) 2019-10-12 2021-11-16 Hualong Wang Device for securing palletized materials
US11498733B2 (en) 2020-01-09 2022-11-15 Hualong Wa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reusable wrapping device on palletized materials
US11878850B2 (en) 2021-02-28 2024-01-23 Hualong Wang Wrapping device with extendable brackets for securing and supporting palletized materia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1815A (en) * 1965-06-08 1968-03-05 Kearney Persn Services A T Freight binding device
CN2270703Y (zh) * 1995-10-06 1997-12-17 汪玉华 货盘箱的方便绑带
DE19758194A1 (de) * 1997-11-18 1999-05-20 Takagi Packs Ogaki Kk Lastenhalteband
CN1240399A (zh) * 1996-12-18 2000-01-05 诺尔斯海德公司 装有至少两个货物单元垛的包装件;用于形成该包装件的装置、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8955A (en) 1987-12-10 1989-09-26 Magnant Gregory A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cluster of articles
US4876841A (en) * 1988-05-23 1989-10-31 Jensen Janet R Method and means for securing palletized materials
US5006385A (en) * 1988-07-22 1991-04-09 Signode Corporation Strapping join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US5226544A (en) * 1991-12-19 1993-07-13 Amici Enterprises Inc. Reusable pallet wrapper
JP3250075B2 (ja) 1999-10-22 2002-01-28 株式会社アサヒ 荷崩れ防止用ベルト
GB2365402A (en) 2000-07-27 2002-02-20 Keith Wallbank Reusable pallet cover
JP3588773B2 (ja) 2001-08-07 2004-11-17 株式会社タカギ・パックス 荷崩れ防止用締め具
JP2004189292A (ja) 2002-12-12 2004-07-08 Takagi Packs:Kk 荷崩れ防止用締め具
JP3116414U (ja) 2005-08-08 2005-12-08 株式会社トーア 荷崩れ防止用の帯状部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1815A (en) * 1965-06-08 1968-03-05 Kearney Persn Services A T Freight binding device
CN2270703Y (zh) * 1995-10-06 1997-12-17 汪玉华 货盘箱的方便绑带
CN1240399A (zh) * 1996-12-18 2000-01-05 诺尔斯海德公司 装有至少两个货物单元垛的包装件;用于形成该包装件的装置、方法和设备
DE19758194A1 (de) * 1997-11-18 1999-05-20 Takagi Packs Ogaki Kk Lastenhalteb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71520B2 (ja) 2008-10-22
EP2096037A4 (en) 2010-04-21
US8302267B2 (en) 2012-11-06
EP2096037A1 (en) 2009-09-02
WO2008059762A1 (fr) 2008-05-22
TW200831363A (en) 2008-08-01
US20100071316A1 (en) 2010-03-25
ATE512893T1 (de) 2011-07-15
CN101541639A (zh) 2009-09-23
EP2096037B1 (en) 2011-06-15
TWI434791B (zh) 2014-04-21
JPWO2008059762A1 (ja)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639B (zh) 装载物固定装置
US20160325930A1 (en) Cinchable ground sheet and loop kit
US11174084B2 (en) Device for securing palletized materials
JP2003054625A (ja) 荷崩れ防止用締め具
EP3638836B1 (en) Load restraint strip with stitchbond fabric base layer
JP2012235706A (ja) ロールベール用吊ベルト
JP3116414U (ja) 荷崩れ防止用の帯状部材
CN211643177U (zh) 一种仓储货物快速捆绑带
JP3164354U (ja) 荷崩れ防止バンド、及びひも状部材の保持装置
TW558540B (en) Flexible pallet
KR101977835B1 (ko) 농산물 하차용 랩핑 그물망 및 이를 이용한 농산물 적재방법
CN211970320U (zh) 一种仓储货物快速捆绑带
JP2008062991A (ja) 掛止部材及び保護部材並びに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JP3131676U (ja) 運搬物、荷崩れ防止具、及びコーナーパッド展開板
KR200489175Y1 (ko) 농산물 하차용 랩핑 그물망
JP3167123B2 (ja) 荷崩れ防止具
CN202414421U (zh) 货物储运捆扎带
JP3137396U (ja) 荷物積載台車用簡易荷崩れ防止ネット
KR20190128417A (ko) 상하개방형 톤백
KR200492521Y1 (ko) 농산물 랩핑용 결속부재
JP2007230626A (ja) パレット用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AU2008203621A1 (en) Load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20355722A1 (en) Pallet Net Securement System
CN201102717Y (zh) 捆绑带
JP2007153412A (ja) 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