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4766A -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4766A
CN101534766A CNA2007800414236A CN200780041423A CN101534766A CN 101534766 A CN101534766 A CN 101534766A CN A2007800414236 A CNA2007800414236 A CN A2007800414236A CN 200780041423 A CN200780041423 A CN 200780041423A CN 101534766 A CN101534766 A CN 101534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bsorber
absorbent commodity
rib
contin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1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工藤淳
木下英之
桥野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4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23Partitioning batts;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9Sealing, e.g. involving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56Applying tabs, strips, tapes, loops; Knotting the ends of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4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adjus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61F13/4758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0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separable parts, e.g. combination of disposable and reusable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尺寸抑制得小、使用者容易安装的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接触身体使用的,具有吸收液体用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上述吸收体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在使用时的身体侧的面上。上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端部不能剥离地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上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端部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的内侧。上述吸收体,在上述另一方端部侧的接合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外缘之间,具有不与该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非接合部。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往,作为吸收经血等规定的液体的吸收性物品,已知如下的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液体的本体部和部分地固定在本体部表面的表面构造体,在本体部的背面为了防止液体泄漏而设有聚乙烯等的不透液性片(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3-79662号公报)。近年来,对这种吸收性物品考虑如下,在使用时,将表面构造体沿身体的前后方向配置,将前方侧固定在本体部上、使后方侧能与本体部分离,使后方侧的部位进入臀部的股沟内,这样,防止错位。并且,还考虑到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表面构造体的后端向后方拉起,这样,使表面构造体配置在臀部的股沟内。另外,仅表面构造体的前方固定时,表面构造体的后端位置不稳定,使用者不容易捏住表面构造体的后端,所以,在使用前,希望将表面构造体的后端可剥离地临时地固定在本体部上。
发明内容
在使用上述已往的吸收性物品时,使用者为了将表面构造体的后端拉起,必须捏住表面构造体的后端。另外,在表面构造体的后端被临时固定在本体部上时,必须解除该临时固定,因此需要切实地捏住后端。为此,使表面构造体的后端从本体部突出,这样,在与本体部的后端重合的位置将表面构造体预先临时固定在本体部上,则能容易地捏住突出的部位。但是,表面构造体的后端从本体部突出时,吸收性物品的全长增加,并且即使在包装的状态下尺寸也变大,从而存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将尺寸抑制得小、使用者安装方便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主要提供与身体接触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上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使用时位于身体侧。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位于上述吸收体的身体相反侧。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身体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其中,吸收性物品具有接合部和非接合部。在上述接合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身体侧的面,在上述吸收体物品本体的外缘的内侧可剥离地接合。上述非接合部位于上述接合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外缘之间,在该非接合部,上述吸收体不与该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尺寸抑制得小、使用者容易安装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背面侧的图。
图3是图1中的X-X剖面图。
图4是图1中的Y-Y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顶部吸收体的俯视图。
图7(a)是图6中的A-A剖面图,图7(b)是图6中的B-B剖面图,图7(c)是图6中的C-C剖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连续体制造步骤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主制造步骤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包装前处理步骤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包装步骤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连续体切断步骤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主制造步骤的图。
图17是表示第1、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型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主制造步骤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加强部也有吸收体材料的顶部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和附图,至少公开以下内容。
与身体接触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上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使用时位于靠身体一侧;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位于上述吸收体的身体相反侧;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体物品的身体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其中,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接合部和非接合部,在上述接合部,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身体侧的面,在上述吸收体物品本体的外缘的内侧可剥离地接合;上述非接合部位于上述接合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之间,在该非接合部,上述吸收体与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把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吸收体可成为只靠长度方向的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状态,可以在把另一方端部侧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的状态下使用。另外,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具有位于可剥离地接合吸收体的部位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之间的非接合部,所以,能够实现将吸收体从非接合部侧往上拉、就能很容易地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的吸收性物品。这里所说的“接合”包含了不能剥离的接合(下面也称为永久接合)和可剥离的接合(下面也称为临时接合)两种含意。
该吸收性物品中,上述的非接合部优选是使用者在剥离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时用于把持的把持部。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吸收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之间的非接合部作为使用者把持用的把持部,所以,可提供使用者把持该把持部即可容易地使可剥离地接合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的部位剥离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与身体接触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有连续体制造步骤、和连续体接合步骤;在上述连续体制造步骤中制造吸收体连续的连续体,该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并用于吸收液体;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把上述连续体具有的一个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把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其中,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以在上述连续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与制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的方式,将上述连续体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连续体被切断后的一个吸收体,其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其另一方端部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所以,对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把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吸收体可成为只靠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状态,可以在把另一方端部侧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的状态下使用。因此,例如,可制造出使吸收体与吸收性物品本体分离、进入臀部的股沟内而与身体密接地使用的吸收性物品。使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时,必须把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以在可剥离地接合连续体的部位与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的接合部的方式接合连续体,这样,在制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临时接合部位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形成了非接合部。因此,可制造出使用者把持非接合部、能容易地使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剥离的吸收性物品。这里所说的端部,不仅仅指轮廓部的端缘(边缘),而是指包含端缘的附近部分。因此,不能剥离地接合着的一方端部、和可剥离地接合着的另一方端部,并不仅限定于端缘的接合。以下说明中的“端部”,也是同样的含意。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片部件接合步骤,在该片部件接合步骤,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把片部件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利用片部件接合步骤,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把片部件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上,所以,该片部件可以抑制液体从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吸收体背面侧的泄漏。尤其是,由于片部件是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接合,所以,可提高吸收性物品外周部的刚性,可制造出结实的吸收性物品。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片部件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个面与上述片部件优选通过粘接剂加热压接而接合。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与片部件通过粘接剂加热压接,所以,可以将吸收性物品本体和片部件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更牢固地接合,可制造出外缘更加结实的吸收性物品。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端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优选通过粘接剂压接而接合。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连续体的一个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通过粘接剂压接,所以,可以将连续体的一个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更加牢固地接合,成为不能剥离的状态。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加强部形成步骤,在该加强部形成步骤,加强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在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分别形成加强部;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形成的上述另一方端部侧的加强部,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形成的上述一方端部侧的加强部,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不能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在连续体接合步骤中,连续体的一个吸收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是在加强部形成步骤中被加强的加强部,所以,能制造出即使剥离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吸收体也不容易损坏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与身体接触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有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和吸收体接合步骤;在上述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中制造作为单体的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用于吸收液体;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把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把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其中,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以在上述吸收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与制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的方式,将上述吸收体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吸收体的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而该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使用时靠身体一侧的面上,所以,对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将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吸收体可成为只靠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状态,可以在另一方端部侧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的状态下使用。因此,例如可制造出使吸收体与吸收性物品本体分离、使之夹入臀部的股沟而与身体密接地使用的吸收性物品。使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时,必须将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为此,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吸收体接合步骤,以在可剥离地接合吸收体的部位与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吸收体不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非接合部的方式接合吸收体,这样,在制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中的可剥离接合部位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形成了非接合部。因此,可制造出使用者把持非接合部、能容易地将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剥离的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片部件接合步骤,在该片部件接合步骤,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把片部件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利用片部件接合步骤,沿着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把片部件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上,所以,该片部件可以抑制液体从吸收性物品本体和吸收体背面侧的泄漏。尤其是,由于片部件是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接合,所以,可提高吸收性物品外周部的刚性,可制造出结实的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片部件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另一个面与上述片部件优选通过粘接剂加热压接而接合。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另一个面与片部件通过粘接剂加热压接,所以,可以将吸收性物品本体和片部件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更牢固地接合,可制造出外缘更加结实的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端部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优选通过粘接剂压接而接合。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通过粘接剂压接,所以,可以将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更加牢固地接合,成为不能剥离的状态。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加强部形成步骤,在该加强部形成步骤,加强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在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分别形成加强部;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形成的上述另一方端部侧的加强部,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形成的上述一方端部侧的加强部,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不能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吸收体接合步骤中,吸收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是在加强部形成步骤中被加强了的加强部,所以,能制造出即使剥离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吸收体也不容易损伤的吸收性物品。另外,在吸收体接合步骤中,吸收体不能剥离地接合的部位是在加强部形成步骤中被加强了的加强部,所以,能制造出即使拉扯牢固接合的部位、吸收体也不容易损伤的吸收性物品。
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优选备有与上述吸收体不同的其它吸收体。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接合着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本体备有其它的吸收体,所以,即使有未被吸收体吸收的液体,也能用吸收性物品本体备有的其它吸收体来吸收液体。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特征是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将吸收体的另一方端部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吸收体可成为只靠一方端部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状态,可以在把另一方端部侧从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剥离下来的状态下使用。另外,把持吸收体的另一端缘侧的非接合部,可容易地剥离吸收体与吸收性物品本体。
==第1实施方式==
首先,概要地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构造。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经期用卫生巾,下文中,把接触身体的一侧称为表面侧,接触内裤的一侧称为背面侧,把使用时位于人体前侧的一端称为前端,把位于后侧的一端称为后端。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表面侧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背面侧的图。图3是图1中的X-X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Y-Y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之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顶部吸收体的俯视图。图7(a)是图6中的A-A剖面图,图7(b)是图6中的B-B剖面图,图7(c)是图6中的C-C剖面图。
<<吸收性物品>>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形成沿预定方向长的形状,具有作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底部吸收体10、作为吸收体的顶部吸收体20、和作为片状部件的背面片30。底部吸收体10形成大致长方形状,用于吸收经血等的液体。顶部吸收体20接合在底部吸收体10的作为一个面的表面上,沿长度方向配置在底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背面片30设在底部吸收体10的作为另一个面的背面。背面片30用于防止本应由底部吸收体10和顶部吸收体20吸收的液体泄漏到背面侧。
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设想身体排泄口部位与吸收性物品1相接的位置、即身体排泄口部位相接设想位置Z,在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位于长度方向的中央的前端侧。也就是说,在吸收性物品1上,从身体排泄口部位相接设想位置Z到后端侧的长度比从身体排泄口部位相接设想位置Z到前端侧的长度长。
底部吸收体10具有作为另一吸收体的吸收体基材12、和表面片14。吸收体基材12是用例如薄纸等薄片纸12b(图11)将吸收体材料12a(图11)包裹成预定厚度的片状而形成的,该吸收体材料12a具有将片状浆粉碎成的粉碎浆、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热融性纤维。表面片14粘贴在吸收体基材1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表面。吸收体材料12a如前所述形成大致长方形,如图1所示,其后端侧在宽度方向中央朝前端侧弯曲。薄片纸12b和表面片14都是透液性层。另外,薄片纸12b是网眼比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更小的片,防止高吸收性聚合物从吸收体基材12漏到外部。表面片14位于与身体接触的表面侧,所以,采用比薄片纸12b更柔软的片。
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同样地,也具有由粉碎浆、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热融性纤维构成的吸收体材料12a,在与身体接触的表面侧备有液体保持力比表面片14高的透液性中间片16,用与底部吸收体10同样的表面片14将顶部吸收体20的外周包裹住。中间片16是密度比表面片14高、其表面张力引起的吸收性也高的部件,通过将中间片16设在表面片14的内侧,使浸透了表面片14的液体从表面片14移动到液体引入性高的中间片16侧。
顶部吸收体20的宽度比底部吸收体10窄,当顶部吸收体20沿长度方向配置并接合在底部吸收体10上时,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缘与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缘大致对齐。另外,在顶部吸收体2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在后端侧的大致一半区域,沿着长度方向如图7(b)所示地形成了减薄部12c,该减薄部12c中的吸收体材料12a的量比其它部位少。借助该减薄部12c,顶部吸收体20沿长度方向其表面侧成为山峰状地相连,很容易弯折。
另外,在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和后端20b侧,只折叠着表面片14,在折叠着的表面片14之间夹着粘接剂的状态下实施压花加工,由此形成了被加强的加强部25、26。在该加强部25、26,没有吸收体材料12a和中间片16。关于压花加工将在后文中说明。
作为顶部吸收体20的一方端部的前端20a侧利用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永久接合,作为另一方端部的后端20b侧能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未使用时,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在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缘内侧,临时接合着加强部25。顶部吸收体20具有非接合部20c。该非接合部20c位于临时接合的临时接合部25c与作为吸收性物品1外缘的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缘10a之间,在该非接合部20c,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不接合。在安装时等,非接合部20c作为使用者可把持的把持部25a。这里所说的永久接合,是指有意地将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时、顶部吸收体20和底部吸收体10中的至少一方必然会破损的程度地牢固接合的不能剥离的状态。这里所说的临时接合,是指使用者能容易地把顶部吸收体20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分离而不损伤底部吸收体10及顶部吸收体20的功能的程度地接合的可剥离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说的端部,并不仅指轮廓部分的端缘(边缘),而是指包含端缘的附近部分。因此,上述的永久接合的一方端部和临时接合的另一方端部,并不只限定于端缘接合。
另外,在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中,在比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位置靠近吸收体材料12a侧的部位25b、与底部吸收体10相向的位置,设置了在使用时把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固定在内裤上用的钩部件22。该钩部件22例如是机械紧固件的凸部件。底部吸收体10和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加强部25重叠的部位被实施压花加工而压接、临时接合,在未使用时,钩部件22也具有将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与底部吸收体10的表面片14临时接合的功能。另外,钩部件22不一定要设在加强部25上。例如,也可以沿长度方向设在顶部吸收体20的配置着吸收体材料12a的部位。另外,虽然记载了用钩部件22进行临时接合,但是,临时接合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只用压花加工的压接进行临时接合,也可以用粘接代替钩部件22。
背面片30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热可塑性且不透液性片。背面片30比底部吸收体10大得多,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在长度方向以身体排泄口部位相接设想位置Z为中心的预定区域,形成了伸出到宽度方向外侧的保持部32。在背面片30的背面侧,在表面侧存在底部吸收体10的区域附近和保持部32上,通过粘接剂35设置了剥离片34(图2、图8)。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将剥离片34剥掉、使背面片30与内裤的内侧相接,并且,将保持部32折返到外侧、与内裤的外面相接,借助设置于背面片30与内裤之间的粘接剂35将吸收性物品1保持在内裤上。另外,在剥离片34上预先涂敷着剥离剂,可很容易地从粘接剂上剥离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片部件的背面片30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热可塑性且不透液性的片材,但是,也可以采用含有热可塑性且不透液性片材的部件,例如由薄片纸、无纺布等叠置成片状的部件。
下面,说明包装形态的吸收性物品1。图8是用于说明吸收性物品被包装状态的图。
在包装形态的吸收性物品1中,保持部32被弯折到表面侧,并且,在两侧的保持部32和背面侧上,分别设有覆盖粘接剂35的剥离片34。设有剥离片34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与配置在背面侧的长方形包装片36一起,沿着长度方向卷起地折叠在表面侧。这时,包装片36的靠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1b侧的端部(下面称为包装片36的后端36b),伸出到吸收性物品1的外面并涂敷了很少的粘接剂,在把包装片36与吸收性物品1一起折叠时,该后端36b以很小的粘接力粘贴在设在保持部32上的剥离片34的未经过剥离处理的一侧,该保持部32折叠在顶部吸收体20表面侧。设在包装片36的前端36a侧的引导带(リ—ドテ—プ)38粘贴在与吸收性物品1一起已折叠的后端36b侧的包装片36的外面。与吸收性物品1一起折叠的包装片36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部36c被粘接封住,吸收性物品1以收容在袋状包装片36内的状态供给使用者。
对包装着的吸收性物品1,使用者将引导带38拉开,将包装片36打开后,前端1a露出。露出的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1a和带有引导带38的包装片36被撕开后,很容易取出吸收性物品1。对取出后的吸收性物品1,将背面侧的剥离片34剥掉,配置在内裤的适当位置。然后,将保持部32的剥离片34剥掉、朝内裤侧折返,借助粘接剂35粘贴在内裤的外侧,这样,固定在内裤上。在向身体侧拉起固定着吸收性物品1的内裤后,使用者把持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5中的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非接合部20c的把持部25a,将顶部吸收体20往上拉,这样,底部吸收体10与顶部吸收体20的临时接合被解除,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离开底部吸收体10。
然后,使用者使把持部25a在长度方向(大致上下方向)移动,调节顶部吸收体20的位置,使顶部吸收体20密接身体排泄口部位和身体排泄口部位附近的身体的股沟部。在顶部吸收体20的位置被调节好的状态下,折返并固定在内裤后身的肌肤侧表面或内裤的边缘部。这样,在很好地与身体相接的状态下,顶部吸收体20被定位。这时,如果钩部件22不在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侧而是在顶部吸收体20中设在吸收体材料12a的设置部位的下侧时,也可以把钩部件22固定在底部吸收体10上。另外,如果底部吸收体10比顶部吸收体20长,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调节好位置的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侧,固定在底部吸收体10上。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下面,说明上述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图9是用于说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步骤的图。
制造上述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具有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主制造步骤S300、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和包装步骤S500。在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制造顶部吸收体20连续的连续体21。在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制造底部吸收体10。在主制造步骤S300,用底部吸收体10和连续体21制造吸收性物品1。在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将吸收性物品1形成为可包装的状态。在包装步骤S500,包装吸收性物品1。
图10是用于说明连续体制造步骤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主制造步骤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包装前处理步骤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包装步骤的图。在图10~图14中,上侧表示各制造步骤的流程,下侧表示被制造物品的图示。制造时,材料及制造物被载置在传送带等的运送装置上,一边移动一边制造成吸收性物品1。
<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
卷绕成卷状的带状表面片14,如图10所示地被供给到连续体制造用的运送装置3上。在运送表面片14时,从运送装置3的下方吸引空气,将表面片14吸附在运送装置3侧。
切断成单张的中间片16被供给到运送中的表面片14上,通过穿孔压花加工,表面片14和中间片16一体化。该穿孔压花加工是由通过上下相向的两个辊(图未示)之间而完成的。例如,在穿孔压花加工用的一个辊上设有圆锥状的突部,在与其相向的辊上设有供该圆锥状突部进入的孔。形成有突部的辊被加热,在圆锥状突部贯通表面片14和中间片16而形成开孔时,孔边缘部被热融接,这样,表面片14与中间片16一体化。
一体化后的表面片14和中间片16被运送时,将吸收体材料12a形成预定形状地叠置在中间片16上。该吸收体材料12a是由从粉碎片状浆的装置供给的粉碎浆、高吸收聚合物和热融性纤维混合而成的。这时,中间片16沿着运送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被连续供给的表面片14上,吸收体材料12a以载置在该中间片16上的状态被运送。
在相继运送的相邻的吸收体材料12a之间、以及在宽度方向(与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位于吸收体材料12a旁边的表面片14上,涂敷着热熔粘接剂。
运送装置3的表面形状是弯曲的,当由涂敷着热熔粘接剂的表面片14、中间片16和吸收体材料12a叠置而成的叠层吸收体11被运送时,运送装置3的表面形状能使表面片14包住吸收体材料12a地导引表面片14。表面片14沿着运送装置3的弯曲表面被导引,这样,吸收体材料12a被与中间片16成一体的表面片14包住。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完成后,其表面侧朝向运送装置3侧。因此,吸收体材料12a被表面片14包住时,表面片14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吸收体材料12a的上侧重叠地粘接,表面片14成为筒状。这时,吸收体材料12a以预定的间隔被供给到运送装置3上,在筒状的表面片14内,多个吸收体材料12a是隔开间隔地相连的状态。
接着,对被表面片14包住的相邻吸收体材料12a之间实施压花加工,形成压花并使其粘接。该压花加工与上述穿孔压花加工同样地,是由通过上下相向的2个辊之间而完成的,在设在运送装置3侧的下辊上形成有突部,该突部形成在吸收体材料12a被运送过来时与要形成压花的区域相接的部位。与下辊相向的上辊的表面形成为平坦状。这时,由于突部的前端形成为平坦状,所以,在表面片14上形成了具有平坦底部的凹部。被与中间片16成一体的表面片14包住的吸收体材料12a通过上辊与下辊之间,这样,相邻的吸收体材料12a之间被突部挤压。由突部挤压的吸收体材料12a之间被粘接而封住,被封住的部位成为加强部25、26。这样,制成了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前后分别形成有加强部25、26的顶部吸收体20的连续体21(加强部形成步骤)。
对继续被运送的连续体21,实施沿着吸收体材料12a的减薄部12c形成褶裥的处理。形成褶裥是为了使顶部吸收体20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容易弯曲,以便顶部吸收体20与身体排泄口部位附近的身体的股沟部密接。经过该形成褶裥的处理,形成褶裥使得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时宽度方向中央自然弯曲。如图10所示,吸收体材料12a在借助表面片14相连的状态下,通过沿着运送装置3的运送方向旋转的圆盘状旋转盘40上面,由此形成褶裥,上述旋转盘40支承在沿宽度方向的轴上。这时,旋转盘40在运送方向只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减薄部12c及其附近,从重叠着表面片14的一侧接触。
然后,对连续体21的各个作为顶部吸收体20的部位,供给钩部件22。这时,在钩部件22的背面,涂敷了热熔粘接剂。钩部件22与设在各顶部吸收体20运送方向前后的加强部25、26中的至少一方粘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收体物品1的前端1a位于运送方向前方地被运送,所以,钩部件22粘接在位于运送方向后侧的加强部25上。在该状态下,供向主制造步骤S300。
<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
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是用与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不同的运送装置4进行的。
卷绕成卷状的带状薄片纸12b被抽出,如图11所示,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
由从粉碎片状浆的装置供给的粉碎浆、高吸收聚合物和热融性纤维混合而成的吸收体材料12a,呈预定形状地载置在被运送的薄片纸12b上。这时,吸收体材料12a呈大致长方形,其后端侧在宽度方向中央朝前端侧弯曲,并配置成其长度方向沿着运送方向。
在吸收体材料12a叠置在薄片纸12b上的状态下被运送时,从运送装置4的下方吸引空气,这样,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被吸附在运送装置4侧。
运送装置4的表面形状是弯曲的,叠置着的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被运送时,运送装置4的表面形状能使薄片纸12b包住吸收体材料12a,薄片纸12b沿着运送装置4的弯曲表面被导引,这样,吸收体材料12a被薄片纸12b包住。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完成后,其表面侧朝向运送装置4侧。因此,在吸收体材料12a被薄片纸12b包住时,薄片纸12b的宽度方向(与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在吸收体材料12a的上面侧重叠地粘接,薄片纸12b成为筒状。这时,吸收体材料12a以预定的间隔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在筒状的薄片纸12b内,多个吸收体材料12a成隔开间隔地相连的状态。
接着,为了使薄片纸12b与被薄片纸12b包住的吸收体材料12a一体化,实施压花加工。在该压花加工中,挤压运送方向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和运送方向上的比中间更靠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与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压花。如上所述,该压花加工是由通过上下相向的2个辊(图未示)之间而完成的。例如,在设在运送装置4侧的下辊上形成有突部,该突部形成在吸收体材料12a被运送过来时与要形成压花的区域相接的部位。与下辊相向的上辊的表面形成为平坦状。被薄片纸12b包住的吸收体材料12a通过上辊与下辊之间,这样,突部将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一起挤压。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被突部挤压而形成了多个压花,从而被一体化。
形成压花而一体化了的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沿着吸收体材料12a的外形形状被切刀等切断。在切断后的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被运送之处,卷成卷状的带状表面片14以上面涂敷着热熔粘接剂的状态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然后,一体化的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借助运送而载置在表面片14上。
对与表面片14一起运送的薄片纸12b和吸收体材料12a,实施带沟槽的压花加工。带沟槽的压花加工与上述压花加工同样地,通过上下相向的2个辊之间,由设在一个辊上的突部而形成压花,但是,在带沟槽的压花加工中,形成了与被挤压部位相连的沟部18(图5),并且在沟部18内,沿沟部18形成了若干个具有更深底部的深底凹部19(图5)。另外,这时,具有突部的辊被加热到50℃~200℃左右。因此,在带沟槽的压花加工中,一边加热一边挤压,从而热促使吸收体材料12a中的热融性纤维粘接,形成了使薄片纸12b、吸收体材料12a和表面片14成为一体的沟部18和深底凹部1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在大致整个长度方向区域形成了长圆形的第1沟部18a、和若干个连接第1沟部18a的平行直线部的圆弧形第2沟部18b。这时,第1沟部18a的直线状沟间的宽度与顶部吸收体20的宽度大致相同,在沟部18a、18b内形成了若干个深底凹部19。为此,在一个辊上,设有用于形成第1沟部18a和第2沟部18b的、相连的沟用突部,在沟用突部的顶部,相互隔开间隔地设有用于形成若干个深底凹部19的突部。用带沟槽的压花加工形成的沟部18a、18b防止表面片14从吸收体材料12a浮起,而且,具有当经血等流入沟部18a、18b内时促使经血等往高密度挤压的部位浸透、抑制经血等扩散的功能,并且,还具有在使用时促使用于提高与身体的密接性的立体弯曲的功能。
<主制造步骤S300>
如图12所示,背面片30被供给到在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制造的底部吸收体10上。这时,在背面片30的大致整个面上涂敷了热熔粘接剂、与底部吸收体10贴合。这里,背面片30是宽度比底部吸收体10的宽度大得多的带状片材。
在背面片30以载置在底部吸收体10上的状态被运送时,对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实施作为片部件接合步骤的周圈密封加工。通过该周圈密封加工,沿全周形成了接合部31。这时,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侧在宽度方向中央朝前端侧弯曲,所以,底部吸收体10的后方侧,形成了范围较大的周圈密封加工的接合部31。周圈密封加工是对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即外形形状的部位进行加热压接、使其硬化的处理,但是,也不一定非要沿全周进行加热压接。例如,也可以是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侧沿着吸收体材料12a的外缘接合,作为制成的吸收性物品1的外缘的部位不接合。
周圈密封加工是由通过上下相向的2个辊(图未示)之间而进行的。例如,在对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加热加压的状态,使其通过表面备有与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外缘相同的突部的花纹辊、与表面大致平滑的平滑辊之间,这样,形成了与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大致相同的接合部31。这时,周圈密封加工的加热温度设定为不损伤热可塑性背面片30的温度。
当接合成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的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被运送时,在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制造的连续体21,从底部吸收体10的下方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这时,进行定位,使得顶部吸收体20的吸收体材料12a在底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使吸收体材料12a的前侧加强部26的端部位于底部吸收体10的前端。另外,从连续体21形成的顶部吸收体20的身体相接面侧、即设有中间片16的一侧,与运送装置4相向地供给。连续体21以在相对于各吸收体材料12a为前端12f侧的加强部26上涂敷着热熔粘接剂的方式被供给。
接着,对连续体21的吸收体材料12a中的前端12f侧和后端12g侧的加强部25、26与底部吸收体10重合的部位,实施作为连续体接合步骤的压花加工。这时,吸收体材料12a中的前端12f侧的加强部26和底部吸收体10之间由于有粘接剂,所以,通过对大致整个加强部26加压的压花加工,实现了不能剥离的永久接合。另外,这时,在被供给的连续体21的加强部26上,通过加粗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的线径,即使用较小的压力,也能实现永久接合。另外,也可以对背面片30实施不对其造成损伤程度的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对加强部26的大致整个区域加压的压花加工,对底部吸收体10的前端侧、即不存在吸收体材料12a的位置实施部分的压花加工,可更加牢固地永久接合。
另一方面,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后端12g侧的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没有粘接剂,所以,形成可剥离的临时接合。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是对底部吸收体10后端侧的向前端侧弯曲部位的附近、即没有吸收体材料12a的位置实施的。因此,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在临时接合部25c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1b之间,形成了加强部25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非接合部20c。非接合部20c作为把持部25a,具有吸收性物品1的使用者可把持的长度。即,通过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被临时接合,能够不损伤底部吸收体10和顶部吸收体20的功能地从底部吸收体10上容易地剥离下来,同时,在后端部形成了把持部25a。将连续体21的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和将连续体21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永久接合的压花加工,可以先进行其中任一方、用两个工序进行,也可以用在一个辊上备有前端用突部和后端用突部的装置、用一个工序进行。另外,将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永久接合时,也不一定要实施压花加工,由于在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上预先涂敷着热熔粘接剂,所以,仅加压也能实现不能剥离的永久接合。另外,即使在用一个工序通过压接进行永久接合和临时接合时,由于在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没有粘接剂,所以,也可以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可剥离地临时接合。
接着,把涂敷了热熔粘接剂的剥离片34供给到背面片30的中央部分。即,粘接剂35不直接涂敷在背面片30上,而是以涂敷在剥离片34上的状态供给到背面片30上。然后,把剥离片34转移到了背面片30上后,将剥离片34剥下,粘接剂35就残留在背面片30上。这时,剥离片34也可以在粘贴到背面片30上后,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
剥离片34被供给到背面片30上后,在连续体21、底部吸收体10、背面片30等重合的状态下,用切刀等沿着吸收性物品1平面形状的外缘切断。这时的切断位置是周圈密封加工中接合的接合部31。另外,这时,连续体21在形成的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及后端20b与背面片30的前端及后端对齐的位置被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沿全周实施周圈密封加工的例子,但是,在用在辊表面设有刀刃的切刀切断被运送的底部吸收体、顶部吸收体等时,最好至少对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之中、运送方向的前端和后端,预先实施周圈密封加工。对运送方向的前端和后端实施周圈密封加工,可使前端和后端硬化、容易切断,可防止切断后的底部吸收体10等缠绕在具有切刀刃的辊上,同时,也能朝向运送方向地从切刀上分离。
<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图13)
在主制造步骤S300制造的单个的吸收性物品1,在通过设在运送装置4上方的弯曲壁(图未示)之间时,其保持部32由壁导引,弯折到表面侧。涂敷了热熔粘接剂的剥离片34从运送装置4侧被供给到弯折了的保持部32上。在该状态,吸收性物品1被折叠成大致长方形。
带着剥离片34的吸收性物品1,方向被变更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与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被供给到包装步骤S500。
<包装步骤S500>
带状的包装片36,如图14所示地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包装前处理过的吸收性物品1以表面侧朝向上方的方式载置在包装片36上。这时,一直到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为止表面侧都是朝向运送装置4侧的吸收性物品1,被翻转而表面侧朝向上方地载置着。在包装片36上,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在数个部位涂敷了很少量的热熔粘接剂,吸收性物品1在背面侧与包装片36在数个部位粘接。
载置在包装片36上的吸收性物品1,在离开运送装置4的状态下通过设在上部的弯曲壁部(图未示)之间时,与包装片36一起被壁部导引,以吸收性物品1被包入的方式折叠成大致三折状。这时,包装片36与吸收性物品1一起被弯折,借助涂敷在包装片36后端36b上的粘接剂,包装片36的后端36b与吸收性物品1的表面侧粘接。在弯折的后端36b侧的包装片36上,吸收性物品1与前端36a侧的包装片36一起被弯折,包装片36的前端36a重叠在已弯折的包装片36的外面,由引导带38固定。在这样弯折后,在形成为筒状的包装片36内,若干个弯折后的吸收性物品1在运送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被运送。
然后,当被运送的相邻的吸收性物品1之间被压缩接合时,各吸收性物品1以分别包装的状态相连。最后,用切刀等将吸收性物品1之间被压缩接合的部位的中心切断,这样,完成了各个包装着的吸收性物品1。
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底部吸收体10、背面片30和连续体21被接合后,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切断,所以,用一次切断步骤,就可以将底部吸收体10、背面片30和连续体21均切断,制成吸收性物品1。这时,被切断的部位是在片部件接合步骤中形成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接合的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的部位,所以,可制造出吸收性物品1的外周缘部接合着的结实的吸收性物品1。另外,连续体21被切断后的一个顶部吸收体20,其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不能剥离地永久接合而后端20b的加强部25可剥离地临时接合,所以,把后端20b的加强部25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下来,顶部吸收体20可成为仅在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状态,可制造出可在将后端20b侧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的状态下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因此,例如可制造出使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使其进入臀部的股沟而与身体密接地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另外,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由于临时固定于在片部件接合步骤中接合的接合部31的内侧,所以,顶吸收部20的临时接合部的后端20b的部位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因此,可制造出把持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部、能容易地将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剥离的吸收性物品1。
另外,由于连续体21上的一个顶部吸收体20的长度方向的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通过粘接剂压接,所以,可以将连续体21的一个顶部吸收体20长度方向的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更牢固地接合,成为不能剥离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将具有连续的顶部吸收体20的连续体21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而制造吸收性物品1。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预先制造单体的顶部吸收体20,再把单体的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以及相同步骤的说明从略。
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在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后,连续体21被切断成为各个顶部吸收体20,在主制造步骤S300中,连续体21不被切断。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1实施方式的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之后增加了切断连续体21的连续体切断步骤S150,成为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S110,然后执行主制造步骤S301,在该主制造步骤S301中,从第1实施方式的主制造步骤S300去掉了切断连续体21的步骤。
图15是用于说明连续体切断步骤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主制造步骤的图。
<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S110>
如图15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制造的连续体21,在连续体切断步骤S150中,在实施了压花加工的加强部25、26的位置被切刀等切断成为单体的顶部吸收体20。这时,被切断了的顶部吸收体20被切断成,在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时其后端20b与背面片30的后端大致相同的长度。切断了的顶部吸收体20被供给到主制造步骤S301。
<主制造步骤S301>
如图16所示,背面片30被供给到在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S200制造的底部吸收体10上,在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沿全周实施作为片部件接合步骤的周圈密封加工,形成了接合部31。
沿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实施了周圈密封加工后的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被运送时,在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S110制造的单体的顶部吸收体20,从底部吸收体10的下方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这时,定位成,顶部吸收体20在底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顶部吸收体20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位于底部吸收体10的前端。另外,这时顶部吸收体20后端20b配置成与背面片30的后端大致对齐。另外,在被供给的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上,涂敷并供给热熔粘接剂。
接着,对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及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26与底部吸收体10重叠的部位,实施作为吸收体接合步骤的压花加工。这时,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由于有粘接剂,所以,通过对加强部26的大致整个区域加压的压花加工,可不能剥离地永久接合。另外,这时,通过加粗被供给的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6上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的线径,即使用较小的压力,也能实现永久接合。另外,也可以对背面片30实施不造成损伤程度的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对加强部26的大致整个区域加压的压花加工,对底部吸收体10的前端侧即不存在吸收体材料12a的位置实施部分的压花加工,可更加牢固地永久接合。
另一方面,在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没有粘接剂,所以,形成可剥离的临时接合。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是在底部吸收体10后端侧向前端侧弯曲部位的附近、没有吸收体材料12a的位置实施的。因此,顶部吸收体20后端侧20b侧的加强部25,在临时接合部25c与制成的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缘1b之间,形成了加强部25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非接合部20c。非接合部20c作为把持部25a,具有吸收性物品1的使用者可把持的长度。即,通过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被临时接合,能够不损伤底部吸收体10和顶部吸收体20的功能地从底部吸收体10上容易地剥离下来,同时,在后端部形成了把持部25a。将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和将顶部吸收体20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永久接合的压花加工,可以先进行其中任一方、用两个工序进行,也可以用在一个辊上备有前端用突部和后端用突部的装置、用一个工序进行。另外,将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永久接合时,也不一定要实施压花加工,由于在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上预先涂敷着热熔粘接剂,所以,仅加压也能实现不能剥离的永久接合。另外,即使在用一个工序通过压接进行永久接合和临时接合时,由于在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没有粘接剂,所以,可以将加强部25与底部吸收体10可剥离地临时接合。
接着,把涂敷了热熔粘接剂的剥离片34供给到背面片30的中央部分。
剥离片34被供给到背面片30上后,在顶部吸收体20、底部吸收体10、背面片30等重合的状态下,沿着吸收性物品1平面形状的外缘、即沿着由周圈密封加工接合的接合部31,用切刀等切断。
将用切刀等切断后形成的单个的吸收性物品1供给到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底部吸收体10与背面片30接合后,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切断,所以,可用一次切断步骤将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均切断,制造成吸收性物品1。这时,切断的部位是在片部件接合步骤中形成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接合的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的接合部31,所以,可制造出吸收性物品1的外周缘部接合着的结实的吸收性物品1。另外,顶部吸收体20,其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不能剥离地永久接合而后端20b的加强部25可剥离地临时接合,所以,把后端20b的加强部25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下来,顶部吸收体20可成为仅在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状态,可制造出可在将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的状态下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因此,例如可制造出使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使其进入臀部的股沟内而与身体密接地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另外,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的加强部25,由于临时固定于在片部件接合步骤中接合的接合部31的内侧,所以,顶部吸收体20的临时接合部25c的后端20b侧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因此,可制造出把持顶部吸收体20的临时接合部25c的后端20b侧、能容易地将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剥离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顶部吸收体20长度方向的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之间通过粘接剂压接,所以,可更加牢固地将顶部吸收体20长度方向的前端20a的加强部26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成为不能剥离的状态。
另外,顶部吸收体20是在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S110中作为单体制造的,所以,可自由地设定顶部吸收体20的长度。因此,可用单一的制造方法,制造出具有不同长度的顶部吸收体20的规格不同的吸收性物品1。
根据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出捏住不从吸收性物品1外缘突出的把持部25a、能容易地将顶部吸收体20和底部吸收体剥离的吸收性物品1。因此,可以将容易安装的吸收性物品1的尺寸抑制得小,提供便于携带的吸收性物品1。
另外,底部吸收体10的背面和背面片30通过粘接剂加热压接,所以,在吸收性物品1的外缘部位,能更加牢固地将底部吸收体10和背面片30接合,可制造出更结实的吸收性物品1。
另外,在顶部吸收体10中,不能剥离的永久接合部位是加强了的加强部26,所以,可制造出即使牢固接合的部位被拉扯、顶部吸收体20也不容易损伤的吸收性物品1。另外,在顶部吸收体20中,可剥离的临时接合部位是加强了的加强部25c,所以,可制造出即使将临时接合部位25c剥离、顶部吸收体20也不容易损伤的吸收性物品1。
用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部被永久接合而后端20b部被临时接合,所以,把后端20b部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顶部吸收体20可成为仅在前端20a部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状态,可以在后端20b部侧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的状态下使用。因此,可以实现将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10分离、使其进入臀部股沟内与身体密接的吸收性物品1。尤其是,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的加强部25临时固定于在片部件接合步骤中接合的接合部31的内侧,所以,可以把顶部吸收体20的临时接合部25c的后端20b侧作为不与底部吸收体10接合的把持部25a。因此,可实现如下吸收性物品1,即,把持部25a不从底部吸收体10等突出,捏住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缘侧就能容易地将顶部吸收体20与底部吸收体剥离。因此,可以将容易安装的吸收性物品1的尺寸抑制得小,提供便于携带的吸收性物品1。
图17是表示第1、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型例的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底部吸收体10的后端侧,将吸收体材料12a向前方弯曲,把临时接合部25c配置在吸收性物品1内侧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如图17所示那样,缩短底部吸收体10的吸收体材料12a的长度,将吸收体材料12a的后端附近临时接合,这样,将临时接合部25c配置在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1b的内侧。
==第3实施方式==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作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底部吸收体10,具有吸收体基材12和表面片14,但是,吸收性物品本体也不一定要具有吸收体基材12。
在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2中,吸收性物品本体仅由表面片14构成。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以及相同步骤的说明从略。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表面侧的俯视图。如图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2是沿预定方向长的形状,备有作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表面片14、作为片部件的背面片30、和作为吸收体的顶部吸收体20。背面片30设在作为表面片14的一个面的背面侧,防止本应由顶部吸收体20吸收的液体泄漏到背面侧。顶部吸收体20与作为表面片14的另一个面的表面接合,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表面片14的宽度方向中央。
顶部吸收体20沿长度方向配置在表面片14上。在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和后端20b侧,形成了加强部25、26。作为顶部吸收体20的一个端部的前端20a侧的加强部26与表面片14永久接合,作为另一个端部的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能与表面片14分离。未使用时,在表面片14和背面片30在外缘部接合的接合部31的内侧,以吸收性物品的使用者能捏持的程度,在压花加工形成的临时接合部25c的后端侧,后端20b侧的加强部25临时接合在形成有不与吸收性物品本体接合的部位的位置。
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吸收性物品本体仅由表面片14构成的例子,但是,除了表面片14外,也可以把叠置了其它片状部件的部件作为吸收体物品本体。
<<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2的制造方法。图1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主制造步骤的图。
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2,可以将顶部吸收体20作为连续体21制造,也可以作为单体的吸收体制造。这里,说明作为连续体21制造的制造方法。制造吸收性物品2的制造方法,具有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主制造步骤S320、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和包装步骤S500。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不同之处是:由于吸收性物品本体只是表面片14,所以,没有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底部吸收体制造步骤的工序,最初表面片14被供给到主制造工序S320,
<主制造步骤S320>
如图19所示,作为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带状表面片14被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在运送装置4中,背面片30被供给到被运送着的表面片14上。
当以背面片30重叠在表面片14上的状态被运送时,对吸收性物品2的平面形状的外缘实施作为片部件接合步骤的周圈密封加工,通过该周圈密封加工,沿全周形成了接合部31,作为外缘的部位在全周被加热压接而硬化。
实施了周圈密封加工后的表面片14和背面片30被运送时,在连续体制造步骤S100制造的连续体21从表面片14的下方供给到运送装置4上。这时,以连续体21的身体相接侧、即设有中间片16的一侧与运送装置4相向的方式被供给。连续体21以在相对于各吸收体材料12a为前端侧的加强部26上涂敷热熔粘接剂的方式被供给。
接着,对连续体21的吸收体材料12a中的前端12f侧及后端12g侧的加强部25、26与表面片14重合的部位,实施作为连续体接合步骤的压花加工。这时,由于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前端12f侧的加强部26与表面片14之间有粘接剂,所以,不能剥离地永久接合。另一方面,由于在吸收体材料12a中的后端12g侧的加强部25与表面片14之间没有粘接剂,所以,可剥离地临时固定。
另外,在对表面片14和背面片30实施周圈密封加工的接合部31的内侧,以吸收性物品2的使用者可捏持的程度,在压花加工形成的临时接合部的后端侧、在形成不与表面片14接合的加强部25的位置,实施将加强部25与表面片14临时固定的压花加工。即,借助将后端12g侧的加强部25与表面片14临时接合的压花加工,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20b侧,以不损伤表面片14和顶部吸收体20的功能、容易从底部吸收体10上剥离下来的程度接合,并且,在后端部形成把持部25a。
接着,涂敷了热熔粘接剂的剥离片34被供给到背面片30上。
剥离片34被供给到背面片30上时,在连续体21、表面片14、背面片30等重叠的状态,沿着吸收性物品2的平面形状的外缘、即沿着被周圈密封加工接合的接合部31,用切刀等切断(切断步骤)。这时,在形成的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及后端20b与背面片30的前端及后端对齐的位置切断连续体21。
用切刀等切断后形成的各个吸收性物品2被供给到包装前处理步骤S400。
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可容易地制造出吸收性物品本体由表面片14构成、薄而小的吸收性物品2。
==顶部吸收体的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顶部吸收体20中,用表面片14将吸收体材料12a和中间片16的外周包入,在顶部吸收体20的前端20a侧和后端20b侧只折叠并粘接着表面片14的状态下,实施压花加工,形成加强部25、26。但是,在顶部吸收体20中,在加强部25、26也可以有吸收体材料12a。
<连续体制造步骤S120>
图20是表示在加强部也有吸收体材料的顶部吸收体制造方法的图。
带状的表面片14被供给到连续体制造用的运送装置3上。
切断成单张的中间片16供给到被运送的表面片14上,通过穿孔压花加工,表面片14和中间片16一体化。
一体化后的表面片14和中间片16被运送时,气流成网浆片、具有吸液性的无纺布等的片状物,作为吸收体材料12a叠置在中间片16上。
在位于与连续地运送的吸收体材料12a的运送方向交叉方向的表面片14上,涂敷热熔粘接剂。
表面片14沿着运送装置3的弯曲表面被导引,这样,吸收体材料12a被与中间片16成一体的表面片14包住。
接着,对被表面片14包住的一个相连的吸收体材料12a,以预定的间隔实施压花加工。借助该压花加工,形成压花并粘接。这时,采用具有突部的下辊,该下辊的突部的突出量比第1实施方式中在运送方向相邻的吸收体材料12a间实施的压花加工大,用上述突部挤压表面片14、吸收体材料12a、和中间片16,被挤压的部位成为加强部25、26,制造出在吸收体材料12a的前后分别形成了加强部25、26的顶部吸收体20的连续体21。
连续体21继续被运送,沿着吸收体材料12a的减薄部12c实施形成褶裥的处理。
然后,对连续体21的作为各顶部吸收体20的部位,供给钩部件22,然后供给到主制造步骤S300。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了底部吸收体10在宽度方向中央备有一个吸收体基材12的构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底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备有沿长度方向的侧部吸收体。另外,也可以在上述两端部分别备有立体褶裥,代替侧部吸收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吸收性物品1的安装时,在以使顶部吸收体20与身体的股沟部密接的方式调节了位置的状态下,将用于固定顶部吸收体20的钩部件22设在顶部吸收体20的后端侧。但是,也可以不备有钩部件22这样的用于固定顶部吸收体20的部件。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顶部吸收体20进入身体的股沟部,顶部吸收体20被夹入而保持在身体的股沟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在不脱离要旨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变更、改进,当然,本发明也包含了其等同物。

Claims (8)

1.吸收性物品,与身体接触地使用,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本体,上述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使用时位于身体侧;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位于上述吸收体的身体相反侧;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身体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接合部和非接合部,
在上述接合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身体侧的面,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外缘的内侧可剥离地接合;
上述非接合部位于上述接合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上述外缘之间,在该非接合部,上述吸收体与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接合部是使用者在剥离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时用于把持的把持部。
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与身体接触使用,该制造方法具有连续体制造步骤和连续体接合步骤;在上述连续体制造步骤中制造吸收体连续的连续体,该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并用于吸收液体;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把上述连续体具有的一个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在使用时的身体侧的面上,把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在使用时的身体侧的面上;其中,
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以在上述连续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与制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的方式,将上述连续体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通过粘接剂压接而接合。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强部形成步骤,在该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加强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在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分别形成加强部;
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形成的上述另一方端部侧的上述加强部,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形成的上述一方端部侧的上述加强部,在上述连续体接合步骤中,不能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6.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与身体接触使用,该制造方法具有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和吸收体接合步骤;在上述单体吸收体制造步骤中制造作为单体的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用于吸收液体;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把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不能剥离地接合在吸收性物品本体在使用时的身体侧的面上,把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另一方端部的身体相反侧的面,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在使用时的身体侧的面上;其中,
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以在上述吸收体可剥离地接合的部位与制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外缘之间具有上述吸收体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的方式,将上述吸收体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通过粘接剂压接而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强部形成步骤,在该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加强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在上述一方端部和上述另一方端部分别形成加强部;
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形成的上述另一方端部侧的上述加强部,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可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在上述加强部形成步骤中形成的上述一方端部侧的上述加强部,在上述吸收体接合步骤中,不能剥离地接合在上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上。
CNA2007800414236A 2006-11-07 2007-11-06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5347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1744/2006 2006-11-07
JP2006301744A JP4996910B2 (ja) 2006-11-07 2006-11-07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766A true CN101534766A (zh) 2009-09-16

Family

ID=3936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14236A Pending CN101534766A (zh) 2006-11-07 2007-11-06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35958B2 (zh)
EP (1) EP2085061A4 (zh)
JP (1) JP4996910B2 (zh)
KR (1) KR101267128B1 (zh)
CN (1) CN101534766A (zh)
MY (1) MY154876A (zh)
WO (1) WO20080566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8116A (zh) * 2017-06-27 2017-08-25 松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拉提式卫生巾生产机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0814B2 (ja) * 2007-03-30 2012-10-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20130060218A1 (en) * 2010-03-23 2013-03-07 Jun Kudo Absorbent article
US10376424B2 (en) 2016-02-29 2019-08-1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lat-back protection feature
DE112017000415T5 (de) 2016-02-29 2018-10-1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ptionsartikel mit flachrückenschutzmerkma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7540A (en) * 1977-02-02 1978-08-25 Ee Gurasuman Jiyakobu Twice usable diaper
JP2002159534A (ja) * 2000-11-27 2002-06-04 Tomoe Higuchi 生理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080Y2 (zh) 1985-09-30 1988-06-24
WO1994016658A1 (en) * 1993-01-22 1994-08-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enerally thin, flexible, sanitary napkin with central absorbent hump
JP2983184B2 (ja) * 1997-04-11 1999-11-29 英子 小田 生理用品
JP3707915B2 (ja) * 1997-09-30 2005-10-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IT1307895B1 (it) * 1999-04-30 2001-11-19 Iolanda Calia Assorbente esterno particolarmente atto ad impedire al flussomestruale di penetrare tra i glutei.
US6652498B1 (en) * 1999-11-08 2003-11-25 Mcneil-Ppc, Inc. Tapered compound sanitary napkin
GB0103039D0 (en) * 2001-02-07 2001-03-21 Mok Lai Ying A Absorbent article
US6997915B2 (en) 2001-06-12 2006-02-14 Mcneil-Ppc, Inc. Sanitary napkin with adjustable length intergluteal strip
JP4901037B2 (ja) 2001-09-17 2012-03-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4245508B2 (ja) 2004-04-27 2009-03-25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7322966B1 (en) * 2006-07-13 2008-01-29 Deerin Robert F Absorbent gar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7540A (en) * 1977-02-02 1978-08-25 Ee Gurasuman Jiyakobu Twice usable diaper
JP2002159534A (ja) * 2000-11-27 2002-06-04 Tomoe Higuchi 生理用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8116A (zh) * 2017-06-27 2017-08-25 松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拉提式卫生巾生产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5061A4 (en) 2013-08-28
KR101267128B1 (ko) 2013-05-23
JP4996910B2 (ja) 2012-08-08
EP2085061A1 (en) 2009-08-05
WO2008056658A1 (fr) 2008-05-15
US20100036354A1 (en) 2010-02-11
KR20090077783A (ko) 2009-07-15
US8235958B2 (en) 2012-08-07
MY154876A (en) 2015-08-14
JP2008113959A (ja) 200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757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5123553B2 (ja) タンポンの個包装体
WO2012091016A1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の折り畳み方法
EP2008628A1 (en) Single-articl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23699B2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CN101534766A (zh)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1534774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674795A (zh) 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体
CN103356342B (zh)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WO2012132518A1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CN110664543B (zh) 吸收性物品包装体
JP4047436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の包装構造および包装方法
JP6147326B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138903B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020442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の包装構造
JP4792363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4961184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4694149B2 (ja) 陰唇間パッド
CN101534771B (zh) 吸收性物品
JP6552409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792362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129291B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H1119124A (ja) 生理用吸収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91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