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3245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3245B
CN101533245B CN2009101376139A CN200910137613A CN101533245B CN 101533245 B CN101533245 B CN 101533245B CN 2009101376139 A CN2009101376139 A CN 2009101376139A CN 200910137613 A CN200910137613 A CN 200910137613A CN 101533245 B CN101533245 B CN 101533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roller
solubility parameter
paper
toner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7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3245A (zh
Inventor
古谷孝男
岩城能成
宇野美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3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3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 G03G2215/00683Chemical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用于定影所述调色剂像;以及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所述辊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具有低于目标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本申请是2006年10月17日提交、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申请号为200610149929.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已知的:即,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在诸如普通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使用定影装置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并通过传送辊传送其上固定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从而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中排出所述记录介质(例如,参照JP-A-11-219051)。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随着使用传送辊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数量上的增加会使传送辊的外径可能变大,从而导致记录介质传送中的故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令人满意地传送记录介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所述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调色剂像侧传送辊(第一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记录介质的一侧(第一侧)相接触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调色剂像相反侧传送辊(第二辊),其抵靠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用于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记录介质的一侧的相反侧(记录介质的第二侧)相接触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调色剂像相反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
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大于所述调色剂像相反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为1.0或更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驱动传送辊(第一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并且与所述记录介质中已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一侧接触,用于接受来自于驱动源的驱动传输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从动传送辊(第二辊),其抵靠所述驱动传送辊,并且由所述驱动传送辊驱动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中已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图像的相反一侧与所述第二辊接触,其中所述驱动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所述从动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
所述驱动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大于从动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所述驱动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为1.0或更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传送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传送辊的传送速度设定为低于目标传送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传送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为1.0或更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下游传送辊(下游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上游传送辊(上游辊),其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下游传送辊的上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上游辊和下游辊都与所述记录介质中已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一侧接触,并且所述上游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所述下游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
所述上游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可大于所述下游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低熔点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下游传送辊(下游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上游传送辊(上游辊),其设置于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下游传送辊的上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上游辊和下游辊都与所述记录介质中已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一侧接触,并且所述上游传送辊的目标传送速度与设定传送速度之差被设定得大于所述下游传送辊的目标传送速度与设定传送速度之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将形成在调色剂像形成部分中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调色剂像侧传送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记录介质的一侧相接触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调色剂像相反侧传送辊,其抵靠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用于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记录介质的一侧的相反侧相接触,并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所述调色剂像相反侧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并且所述调色剂像侧传送辊的传送速度被设定得低于目标传送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令人满意地传送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当由溶解度参数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被浸于石蜡中时每个传送辊外径的时变图;
图4是示出当由溶解度参数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被浸于石蜡中一段时间时每个传送辊的溶解度参数与传送辊的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图;
图5A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用的传送辊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的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B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用的传送辊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的纸张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传送装置;以及
图7A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用的传送辊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的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B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用的传送辊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的纸张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12,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12内包括:用作调色剂像形成部分的四个图像形成部分,即,黄色图像形成部分14a、品红色图像形成部分14b、蓝绿色图像形成部分14c及黑色图像形成部分14d;用于将图像形成部分所形成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装置52;以及传送装置60,其用于将具有由定影装置52定影在其上的调色剂像的纸张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12外部。
每个图像形成部分14a、14b、14c和14d都具有用作图像载体的感光体16。下列部件被布置在感光体16的周围:用于为感光体16充电的充电装置18;潜像形成装置20,其用于向由充电装置18充电的感光体16的表面施加激光以形成潜像;显影装置22,其用显影剂使得由潜像形成装置20形成的潜像显影;转印装置24,其用于将通过显影装置22形成在感光体16表面上的显影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清洁器26,其用于在转印装置24执行转印之后去除感光体16表面上的残留显影剂。
显影装置22储存与图像形成部分14a、14b、14c和14d相对应的黄色、品红色、蓝绿色或黑色的各色调色剂。调色剂例如是通过乳液聚合法(EA法)制造的。调色剂包含用作低熔点材料的蜡。所述蜡是用于防止调色剂沉积在加热辊52a(稍后进行描述)上并用于防止纸张缠绕在加热辊52a周围的辅助添加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石蜡。
石蜡的溶解度参数为8.0(Cal/cm3)1/2。可以各种方式求出溶解度参数;例如,可根据“R.F.Fedors,Polymer.Eng.,14,(2)147(1974)”所描述的方法求出溶解度参数,其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溶解度参数是表示材料极性的数值。两种材料之间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就越难溶解这两种材料;两种材料之间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越小,就越易溶解这两种材料。
可使用溶解悬浮法或悬浮聚合法取代EA法,以作为调色剂制造方法。可组合使用溶解悬浮法和聚酯聚合法制造调色剂。
可使用例如低分子量聚烯烃蜡、硅酮蜡、脂肪酰胺蜡、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石油蜡等取代石蜡作为所述蜡。每种蜡的溶解度参数都大约为8.0。
包括供纸盒28的供纸部分30被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12的上游(图1中的左侧),该供纸盒28用于容纳例如用作记录介质的普通纸张等。供纸部分30具有用于以一次一张的方式传送储存在供纸盒28中的纸张的传送辊36。包括排出托盘32的排出部分34被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元12的下游(图1中的右侧)。
用于传送纸张的传送带40被布置在图像形成部分14a、14b、14c和14d下方。传送带40被支撑在上游支撑辊42和下游支撑辊44上,并沿箭头方向循环转动以按顺序地将纸张传送到图像形成部分14a、14b、14c和14d。定位辊37被布置在上游支撑辊42和传送辊36之间。定位辊37定时启动以转动从而将纸张供给到传送带40。
定影装置52被布置在下游支撑辊44和排出托盘32之间并具有包含例如由卤素灯构成的加热器的上述加热辊52a,以及挤压加热辊52a的加压辊52b。定影装置52对在图像形成部分14a、14b、14c和14d中形成于纸张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传送装置60被布置在定影装置52和排出部分34之间,该传送装置60具有传送辊62和沿重力方向从下方挤压传送辊62的传送辊64。
在背景技术中,传送辊的外径可随着传送辊传送的纸张的数量上的增加而变大,从而导致在纸张传送时发生故障。那么,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装置60的结构被设计得可更好地传送纸张。
图2示出了传送装置60。
传送装置60具有用于引导其上通过定影装置52定影有调色剂像的纸张的上部导向板66和下部导向板68,并且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沿纸张传送方向被设在上部导向板66和下部导向板68的下游。用于将纸张引入到排出部分34中的上部导向板70和下部导向板72沿纸张传送方向被设在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的下游。
传送辊62用作这样的调色剂像侧传送辊:即,其用于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纸张的侧部(图2中的向上的侧部)相接触并传送所述纸张。传送辊62与例如由电动机构成的驱动源74相连接,并用作驱动传送辊,用于在接收来自于驱动源74的驱动传输的情况下驱动和传送纸张。
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传送辊62只需具有聚氨酯橡胶制成的表面;例如,用聚氨酯橡胶涂覆金属制成的芯棒的表面。聚氨酯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10.0并且聚氨酯橡胶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以及在耐磨性、耐油性、抗臭氧性及耐老化性方面出色。另一方面,聚氨酯橡胶具有约0.5到1.0的摩擦系数,在橡胶材料中该数值是较低的。
传送辊64被设置得抵靠传送辊62并与调色剂像定影于其上的纸张的侧部的相反侧部(图2中的向下的侧部)相接触以传送所述纸张。传送辊64抵靠传送辊62并由传送辊62驱动以传送所述纸张。
三元乙丙橡胶(EPDM)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传送辊64只需具有EPDM制成的表面;例如,用EPDM涂覆芯棒。EPDM的溶解度参数为8.0并且EPDM在抗臭氧性及耐热性方面出色。EPDM具有约1.5到2.0的摩擦系数,并且在橡胶材料中该数值是较高的,因此EPDM适合于用作传送辊的材料。
到目前为止,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都是以具有EPDM制成的表面的辊而构成的。此时,如上所述的,上部传送辊62的外径可能变大,这导致在纸张传送时发生故障。此时,尽管上部传送辊62的外径变大,但是下部传送辊64的外径没有变大。之后,本发明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样的事实上:即,仅仅是上部传送辊62与纸张的图像形成侧相接触以及用于图像形成的调色剂包含蜡,并且进行检查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对传送辊产生影响的实验。
在该实验中,提供了用EPDM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异戊二烯橡胶(I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异丁烯橡胶(II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聚丁橡胶(B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苯乙烯橡胶(SB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硅橡胶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氯丁二烯橡胶(C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用丁腈橡胶(NBR)制成的三个传送辊、以及用聚氨酯橡胶(U)制成的三个传送辊,并且将这些传送辊浸在与调色剂中所包含的蜡相同的蜡中以及测量这些传送辊的外径的改变。
图3是示出浸渍时间与用每种材料制成的传送辊的外径改变量(mm)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3中所示的,从实验中发现,存在其外径像EPDM制成的传送辊一样变大的传送辊;同时,也存在其外径像聚氨酯橡胶制成的传送辊那样几乎不改变的传送辊。这样,发明人认为蜡渗透在传送辊中可导致传送辊的外径变大,并制作了这样的曲线图:即,用于示出当每种材料制成的传送辊被浸于蜡中18小时时显示每种材料的极性的数值的溶解度参数与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
作为用在实验中的传送辊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EPDM为8.0而聚氨酯橡胶U为10.0,这如上所述。IR为8.09、IIR为7.85、BR为8.39、SBR为8.45、硅橡胶为7.45、CR为8.71、以及NBR为9.31。
图4是用于示出当每种材料制成的传送辊被浸于蜡中18小时时每种传送辊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从图中发现,用其溶解度参数较接近于8.0(蜡的溶解度参数)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产生较大的外径改变量,而其溶解度参数远离蜡的溶解度参数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产生较小的外径改变量。也就是说,发明人发现:用其溶解度参数接近于蜡的溶解度参数并且易于与蜡溶解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由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随着所传送的纸张数量的增加而渗入,从而导致其外径易于变大;反之,用其溶解度参数远离蜡的溶解度参数并且难于与蜡溶解的材料制成的传送辊由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难于渗入,这样使得其外径难于变大。传送辊和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好为1.0或更大。
之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表面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64的表面,以使得传送辊62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64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从而可使用具有与位置相适应的最佳特性的传送辊作为每个传送辊。也就是说,传送辊62被布置在其与定影调色剂像相接触并且蜡易于渗入的位置处,因此将具有使得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难于渗入的溶解度参数的聚氨酯橡胶的材料用作表面的材料。另一方面,传送辊64被布置在无需考虑蜡的渗入的位置处,因此将具有较高摩擦系数并能够给予纸张充分传送力的EPDM用作表面的材料,尽管与聚氨酯橡胶的溶解度参数相比较EPDM具有使得蜡易于渗入的溶解度参数。
由于传送辊62用作驱动辊并由驱动源74在给定角速度下驱动,如果传送辊发生膨胀的话,则可在比目标速度更高的速度下传送纸张,从而导致发生纸张传送故障。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传送辊62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64表面的溶解度参数,并且将几乎不发生膨胀的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因此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
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从而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也就是说,将传送辊62表面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62、传送辊64表面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64、以及蜡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WAX,则得到下式:
|SPWAX-SP62|>|SPWAX-SP64|
因此,与传送辊64相比较,可以将难于膨胀的材料用作传送辊62的表面,这样便难于发生由于传送辊62的膨胀以及传送辊的外径变大而导致的纸张传送故障。
从图4中所示的实验结果中,发明人发现,如果使用其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1.0或更大的材料的话,则传送辊几乎不发生膨胀。在其溶解度参数为10.0并且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0的聚氨酯橡胶制成的传送辊或其溶解度参数为9.31并且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1.31的NBR制成的传送辊中几乎不发生膨胀。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表面,所述传送辊62用作用于与纸张的调色剂像形成侧相接触的传送辊并用作驱动辊,并且传送辊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大于1.0的2.0,从而防止传送辊62的膨胀。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将EPDM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然而,其他材料也可用于构成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只要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就可以。
表1列出了这样的变形例:即,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中至少一个的材料被改变。在变形例5中,硅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硅的溶解度参数为7.45,它不同于EPDM的溶解度参数8.0。硅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的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为8.0)之差的绝对值为0.55,EPDM的溶解度参数为8.0,其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0,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因此,在表1中列出的所有变形例1到35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表1如下所示:
Figure G2009101376139D00111
下面将描述传送装置6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被形成为使得传送辊62的外径增加量减少,从而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的速度被设定得考虑了传送辊62的外径增加,从而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64的材料;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EPDM用作传送辊62和传送辊64两者的表面材料。
图5A是示出使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用的EPDM制成的传送辊62传送的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62的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B是示出使用传送辊62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5A中所示,在传送的纸张数量较小的状态下传送辊62的外径迅速增加,之后随着传送的纸张数量的增加并接近A所指示的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外径适度地增加。驱动源74以给定角速度驱动传送辊62。因此,如图5B中所示,在传送的纸张数量较小的状态下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迅速增加,之后如同传送辊62外径的情况一样,随着传送的纸张数量接近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纸张传送速度适度地增加。
之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传送辊62在使用开始时的设定纸张传送速度设定得比目标纸张传送速度低传送辊62达到使用寿命终止时的速度增量。也就是说,将目标速度表示为V以及将传送辊62达到使用寿命终止时的传送速度表示为Vlife,传送辊62的初始速度设为2V-Vlife(从目标速度V中减去速度增量Vlife-V)。由于初始速度是如此设定的,因此尽管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低于传送辊62在使用开始时的目标速度,但是随着使用传送辊62传送的纸张数量的增加,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迅速接近设定速度,之后,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这样变化:即,在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终止之前纸张传送速度保持在设定速度左右,因此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
也可组合使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如果将伴随有给定外径改变的BR(尽管其比EPDM更难于发生外径改变)用作传送辊62的材料并且将EPDM用作传送辊64的材料的话,则由BR制成的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可被初始化为2V-Vlife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装置。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较,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4所传送的纸张由上部导板70和下部导板72引导并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中;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80和用于从下方挤压传送辊80的传送辊82被设在上部导板70和下部导板72的下游。上部导板84和下部导板86被设在传送辊80和传送辊82的下游,并且纸张由上部导板84和下部导板86引导并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中。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64表面的材料。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用作沿纸张传送方向设在定影装置52下游并沿纸张传送方向设在传送辊82上游的上游传送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传送辊62与由例如电动机等构成的驱动源74相连接。
传送辊80用作沿纸张传送方向设在定影装置52下游的下游传送辊,具有与传送辊62相同的直径,并与传送辊62一样和驱动源74相连接,并在与传送辊62相同的角速度下被驱动。EPDM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传送辊80仅需具有EPDM制成的表面;例如,芯棒的表面被涂覆以EPDM。如上所述,EPDM的溶解度参数为8.0。
EPDM用作传送辊82表面的材料。传送辊82仅需具有EPDM制成的表面;例如,芯棒的表面被涂覆以EPDM。传送辊82抵靠传送辊80并由传送辊80驱动以传送纸张。
如上所述,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从而使得传送辊62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80表面的溶解度参数,从而可与每个传送辊的位置相适应地使用具有最佳特性的传送辊。也就是说,其溶解度参数远离蜡的溶解度参数并使得蜡难以渗入的聚氨酯橡胶用作布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处的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所述位置是:传送辊62比传送辊80更靠近于定影装置52并且包含在调色剂像中的蜡更易于渗入的位置。另一方面,传送辊80被布置在与传送辊62相比较蜡难以渗入的位置处。这样,将具有高摩擦系数的EPDM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与传送辊80相比较为何蜡易于渗入到传送辊62中的原因在于:当与传送辊62相接触时,由定影装置52加热和软化的调色剂没有充分地硬化。
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因此,用作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也就是说,将传送辊62表面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62、传送辊80表面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80、以及蜡的溶解度参数表示为SPWAX,则得出下式:
|SPWAX-SP62|>|SPWAX-SP80|
因此,与传送辊80相比较,可以将难于发生膨胀的材料用作传送辊62的表面,这样难于发生由于传送辊62的膨胀以及传送辊的外径变大而导致的纸张传送故障。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聚氨酯橡胶用作布置在上游的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布置在下游的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然而,其他材料也可用于构成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只要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就可以。
表2列出了这样的变形例: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中至少一个的材料被改变。在变形例5中,硅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硅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7.45,它不同于EPDM的溶解度参数8.0。硅的溶解度参数与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的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为8.0)之差的绝对值为0.55,EPDM的溶解度参数为8.0,其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为0,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因此,在表2中列出的所有变形例1到35中,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不同于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并且传送辊62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传送辊80表面的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蜡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的绝对值。表2如下所示:
下面将描述传送装置60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被形成为使得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的外径增加量减少,从而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的速度和传送辊80的速度被设定得考虑了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的外径增加,从而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聚氨酯橡胶用作传送辊62的材料并且EPDM用作传送辊80的材料;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EPDM用作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两者的表面材料。
图7A是示出使用处于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状态下的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的外径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中的曲线a表示适用于传送辊62的关系而曲线b表示适用于传送辊80的关系。图7B是示出使用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传送的纸张数量与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和传送辊80的纸张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中的曲线a表示适用于传送辊62的关系而曲线b表示适用于传送辊80的关系。
如图7A中所示,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在传送的纸张数量较小的状态下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的外径迅速增加,之后随着传送的纸张数量的增加并接近A所指示的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外径适度地增加。尽管EPDM用作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两者的材料,但传送辊62的外径增加量仍大于传送辊80的外径增加量的原因在于:由于以上所述的传送辊62被布置在传送辊80的上游并且被布置在定影装置52的正下游,从而导致包含在形成于纸张上的调色剂像中的蜡易于渗入。
驱动源74在给定角速度下驱动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因此,如图7B中所示,在传送的纸张数量较小的状态下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的纸张传送速度迅速增加,之后如同外径的情况一样随着传送的纸张数量接近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纸张传送速度适度地增加。传送辊62在到达使用寿命终止时其纸张传送速度变为V1life,并且传送辊80在到达使用寿命终止时其纸张传送速度变为V2life。V1life高于V2life的原因在于:如上所述的传送辊62的外径增加量大于传送辊80的外径增加量。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目标速度表示为V,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将传送辊62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1设为2V-V1life,将传送辊80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2被设为2V-V2life。由于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的初始速度是如此设定的,因此尽管传送辊62的纸张传送速度和传送辊80的纸张传送速度低于传送辊使用开始时的目标速度,但是随着使用每个传送辊传送的纸张数量的增加,每个传送辊的纸张传送速度迅速接近设定速度,之后,每个传送辊的纸张传送速度这样变化:即,在传送辊62的使用寿命终止之前每个传送辊各自的纸张传送速度保持在设定速度左右,因此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
如上所述,V1life是大于V2life的数值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上游并布置得靠近于定影装置52的传送辊62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1被设定得低于传送辊80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2。因此布置得更靠近于定影装置52并更易于增加纸张传送速度的传送辊62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1被设定得低于传送辊80的初始纸张传送速度V2,因此使得传送辊62和传送辊80之间的纸张传送速度差减小,以确保难于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辊62的目标速度和传送辊80的目标速度都被设为V,但是两者的目标速度无需是相同的并且可将其设为不同值。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应用于具有下述传送装置的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其上具有以包含例如蜡等低熔点材料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诸如纸张等)。
为了解释和描述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旨在用下列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调色剂像形成部分,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
定影装置,其用于定影所述调色剂像;
下游辊,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上游辊,其沿所述传送方向设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下游辊的上游,用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上游辊和下游辊都与所述记录介质中已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一侧接触,所述上游辊的设定传送速度和所述下游辊的设定传送速度都低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目标传送速度,并且所述记录介质的目标传送速度与所述上游辊的设定传送速度之差大于所述目标传送速度与所述下游辊的设定传送速度之差。
CN2009101376139A 2006-02-16 2006-10-1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533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9452A JP4636440B2 (ja) 2006-02-16 2006-02-1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9452 2006-02-16
JP2006039452 2006-02-1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99296A Division CN100547498C (zh) 2006-02-16 2006-10-17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3245A CN101533245A (zh) 2009-09-16
CN101533245B true CN101533245B (zh) 2013-07-24

Family

ID=3836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99296A Active CN100547498C (zh) 2006-02-16 2006-10-17 图像形成装置
CN2009101376139A Active CN101533245B (zh) 2006-02-16 2006-10-17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99296A Active CN100547498C (zh) 2006-02-16 2006-10-1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89824A1 (zh)
JP (1) JP4636440B2 (zh)
CN (2) CN10054749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0895B2 (ja) * 2008-06-10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そ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70046381A (ko) 2015-10-21 2017-05-02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78A (zh) * 1990-01-30 1991-08-14 佳能株式会社 送纸装置
US5862447A (en) * 1996-04-11 1999-01-19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feed members thereof
CN1673894A (zh) * 2004-03-22 2005-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2477A (en) * 1995-08-31 1999-01-19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Topology verification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ystem
JP2001072304A (ja) * 1999-09-01 2001-03-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893822B2 (ja) * 1999-12-24 2007-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20149A (ja) * 2001-07-11 2003-01-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001703B2 (en) * 2002-09-27 2006-0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JP4285299B2 (ja) * 2004-03-30 2009-06-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ーラ
JP4120636B2 (ja) * 2004-11-25 2008-07-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4513619B2 (ja) * 2005-03-23 2010-07-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78A (zh) * 1990-01-30 1991-08-14 佳能株式会社 送纸装置
US5862447A (en) * 1996-04-11 1999-01-19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feed members thereof
CN1673894A (zh) * 2004-03-22 2005-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92156A 2003.07.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7498C (zh) 2009-10-07
JP2007217113A (ja) 2007-08-30
US20070189824A1 (en) 2007-08-16
CN101533245A (zh) 2009-09-16
CN101021708A (zh) 2007-08-22
JP4636440B2 (ja) 201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8937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157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xtended image carrier life
US76306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ontai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10656565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15332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01720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09928B2 (en) Drive mechanism for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module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device
JP20080897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8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23505B2 (ja)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14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8437A (ja)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538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86786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7057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62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606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61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20652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0635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87561A (ja) べルト定着装置
JP20023658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70552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339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01720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