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542A -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 Google Patents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542A
CN101532542A CN200910130892A CN200910130892A CN101532542A CN 101532542 A CN101532542 A CN 101532542A CN 200910130892 A CN200910130892 A CN 200910130892A CN 200910130892 A CN200910130892 A CN 200910130892A CN 101532542 A CN101532542 A CN 101532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avity
atmospheric pressure
valve
piston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0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2542B (zh
Inventor
李传武
杨柳
张再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08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2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该助力器在液压操纵机构的基础上以并联的方式增加了一组电控操纵机构,旨在实现车辆在换档过程中的多样性。该助力器还包括助力活塞(2)、液压活塞(4)和限位杆(16),助力活塞(2)与液压活塞(4)为分体式结构,助力活塞(2)与限位杆(16)固定连接,限位杆(16)置于液压活塞(4)的内腔中,在使用电控操纵机构控制时,助力活塞(2)带动限位杆(16)在液压活塞(4)的一定范围(L1)内运动而液压活塞(4)不动,最大限度地保护离合器液压系统。该助力器采用角位移传感器有效判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状态。该助力器还包括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32)。

Description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助力器,并特别涉及一种可通过两种方式操纵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摩擦式离合器广泛应用于各式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发展至今,摩擦式离合器的操纵形式日趋多样化,主要有以电机为动力源的电动电控式、以液压为动力的电控液动式、以气压为动力的液控气动式等形式。其中,气动式以其成本低、结构简单、环保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在本身带有气源(气制动)的中、重型商用车和大型乘用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传统的以气压作为动力源驱动离合器分离和接合的气动式离合器中,均采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即前面提及的液控气动式离合器。在需要经常使用离合器的场合下,液压系统频繁启动,容易导致液压系统故障并且令使用寿命降低,行车过程中如果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突然发生故障将是十分危险的。通过多年来对离合器助力器失效原因的分析,发现其中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失效率是最高的,鉴于此,有必要设计并行的双重离合器操纵机构,以保证对离合器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片随着使用不断磨损,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进行更换,否则由于摩擦片摩擦力不足将会导致离合器失效,不能传递动力或传递的动力不足。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摩擦片磨损报警结构,用以在摩擦片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出警报,这些报警结构通常是在摩擦片中置入传感器或蜂鸣器,随着摩擦片的磨损这些传感器或蜂鸣器从摩擦片材料中凸露出来,从而发出警报,例如专利号为02263447.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就公开了类似的机构。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某些传感器价格昂贵,令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将传感器或蜂鸣器置入摩擦片中,需要在加工摩擦片时为传感器或蜂鸣器预留安装位置,或者在制造好的摩擦片上进行二次加工,增加了摩擦片的制造难度和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系统,该系统在液压操纵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电控操纵机构,旨在实现车辆在换档过程中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的离合器操纵机构控制(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的方式来实现离合器的离合操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控操纵的方式来实现离合操作,减少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的工作频率,提高离合器助力器的质量与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该装置可监控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并当离合器磨损达到预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更换摩擦片,该装置同时还能够有效判断离合器分离与接合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具有多个气压腔和设置在各气压腔之间控制气压腔之间连通或气压腔与大气之间连通的阀或进、排气门;电控操纵机构,所述电控操纵机构具有电磁阀,该电磁阀位于气体供应单元的气体流动路径上,通过对电磁阀的通、断电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气体的流动路径,实现对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液压操纵机构,所述液压操纵机构通过加压流体对气体供应单元中的所述阀和/或进、排气门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气体的流动路径,实现对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其中,所述电控操纵机构和所述液压操纵机构并联设置,并且所述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助力活塞、液压活塞和限位杆,助力活塞与液压活塞为分体式结构,助力活塞与限位杆固定连接,限位杆置于液压活塞的内腔中,在使用电控操纵机构控制时,助力活塞带动限位杆在液压活塞的一定范围内运动而液压活塞不动。
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第一铁芯可上下运动使分别位于第一铁芯两端的第三进气门和第三排气门打开或关闭,并且第二铁芯可上下运动使分别位于第二铁芯两端的第二进气门和第二排气门打开或关闭。
第一铁芯回位弹簧位于第一铁芯的一端,力图使第三进气门打开并且第三排气门关闭,电磁线圈围绕在第一铁芯外侧,当电流通入所述电磁线圈时,第一铁芯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克服第一铁芯回位弹簧的作用力,使第三进气门关闭并且第三排气门打开。
第二铁芯回位弹簧位于第二铁芯的一端,力图使第二进气门关闭并且第二排气门打开,电磁线圈围绕在第二铁芯外侧,当电流通入所述电磁线圈时,第二铁芯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克服第二铁芯回位弹簧的作用力,使第二进气门打开并且第二排气门关闭。
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进气口、第二气压腔、第四气压腔、第六气压腔和进气阀,第二气压腔与进气口直接连通,第六气压腔与第二气压腔通过进气阀连接,第六气压腔由气动活塞控制与第四气压腔连通或封闭。
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第三气压腔、第七气压腔和排气阀,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门与第三气压腔连接,进气口通过第三进气门与第七气压腔连接,排气阀连接第六气压腔和大气。
第二气压腔内的高压气体压力、第七气压腔中的高压气体压力和进气阀弹簧共同作用在进气阀上,控制进气阀的打开和关闭。
第三气压腔中的高压气体压力、第六气压腔中的高压气体压力和排气阀弹簧共同作用在排气阀上,控制排气阀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液压操纵机构包括进油口、液压腔、控制活塞和控制活塞回位弹簧,进油口与液压腔流体连通,控制活塞位于液压腔内,液压腔内的加压流体作用于控制活塞使其移动。
所述气体供应单元还包括第一气压腔、第五气压腔、第一阀门和气动活塞,进气口与第一气压腔直接连通,第一气压腔与第五气压腔通过第一阀门连接,第五气压腔中的高压气体可推动气动活塞移动从而与第四气压腔连通,第四气压腔内的高压气体作用于助力活塞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所述第六气压腔中的高压气体可推动气动活塞移动从而与第四气压腔连通。
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第一排气门,该第一排气门连接第五气压腔和大气。
控制活塞的压力、第一气压腔内的高压气体压力和第一回位弹簧共同作用在第一阀门上,控制第一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助力活塞前腔通过一个通道与排气口连通。
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推杆,推杆置于助力活塞和离合器分离杠杆之间。
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助力活塞回位弹簧。
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拉杆、转轴和角位移传感器,拉杆的一端与助力活塞连接随助力活塞一起移动,转轴置于角位移传感器中,拉杆的往复移动经转换机构转换为转轴的转动,角位移传感器根据转轴的转动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与ECU连接,角位移传感器将所述的电压信号的变化传递给ECU,ECU根据汽车的系统参数及电压信号的变化来控制电磁阀。
所述将拉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转轴的转动的转换机构还包括强磁铁,拉杆的另一端带动强磁铁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转动,转轴与强磁铁固定连接,当强磁铁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转动时,转轴也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转动。
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该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包括顶杆,当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到规定值后,拉杆与顶杆接触,报警装置发出离合器摩擦片需要更换的信号。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示于附图中,其中:
图1是本发明具有液压操纵机构和电控操纵机构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中的拉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描述。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不同。本文中“离合器分离过程”指离合器从接合状态到分离状态的过程,“离合器接合过程”指离合器从分离状态到接合状态的过程,“离合器非操作状态”是指离合器助力器未动作,离合器一直保持接合的状态。
结构描述:
如图1中所示,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中的高压气从与气源连接的进气口输入,复杂的气体路径连通进气口和第四气压腔D,在所述复杂气体路径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液压控制装置和电动控制装置分别对这些阀门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高压气体的流动路径,当高压气体到达第四气压腔D时,第四气压腔D中的高压气体推动离合器助力活塞2进而带动推杆1向左移动,推杆1与离合器分离杠杆连接,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如果高压气受到气体路径上的阀门的阻隔没有到达第四气压腔D,则离合器分离杠杆不受到推力作用,离合器处于非操作状态。
进气口与第一气压腔A直接连通,第一气压腔A通过第一阀门12与第五气压腔E连接,第一回位弹簧11和第一气压腔A内的高压气体共同作用在第一阀门12上,力图使第一阀门12保持关闭状态。当来自离合器助力器的外力使第一阀门12打开时,高压气体通过第一阀门12进入第五气压腔E中,第五气压腔E中的高压气体可推动气动活塞6向左移动,打开第五气压腔E与第四气压腔D之间的通道b,高压气体进入第四气压腔D。本发明所述的离合器助力器中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口3.2和3.3,用于排出系统中的高压气体。第五气压腔E通过第一排气门13与排气口3.2连通,当第一排气门13打开时,第五气压腔E中的高压气体从排气口3.2排入大气中。
进气口还与第二气压腔B直接连通,第二气压腔B通过由进气膜片21形成的进气阀与第六气压腔F连通,当进气阀21打开时第二气压腔B中的高压气体经进气门22进入第六气压腔F,进而经过通道e进入第四气压腔D。进气门22的开闭由进气阀21控制。气动活塞6处于第五气压腔E和第六气压腔F之间并将这两个气压腔分隔开,气动活塞6向左移动,使第五气压腔E与第四气压腔D连通,而使第六气压腔F与第四气压腔D之间相互封闭;气动活塞6向右移动,使第六气压腔F与第四气压腔D连通,而使第五气压腔E与第四气压腔D之间相互封闭。第六气压腔F通过由排气膜片19形成的排气阀和通道d与排气口3.3连通,当排气阀19打开时,第六气压腔F中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门20排入大气中。排气门20的开闭由排气阀19控制。
进气口输入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门28与第三气压腔C连通,排气阀弹簧18和第三气压腔C内的高压气体共同作用在排气阀19上力图使排气阀19关闭,而第六气压腔F内的高压气作用在排气阀19上力图使排气阀19打开。第三气压腔C通过第二排气门31与排气口3.3连通,当第二排气门31打开时,第三气压腔C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排气门31排入大气中。
进气口输入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进气门25与第七气压腔G连通,进气阀弹簧23和第七气压腔G内的高压气体共同作用在进气阀21上,力图使进气阀21关闭,而第二气压腔B内的高压气体作用在进气阀21上力图使进气阀21打开。第七气压腔G通过第三排气门27与排气口3.3连通,当第三排气门27打开时,第七气压腔G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排气门27排入大气中。
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液压操纵机构和电控操纵机构。液压操纵机构包括与离合器总泵连接的进油口、第一液压腔H、第二液压腔K、控制活塞15和控制活塞回位弹簧14。压力流体从进油口输入到第一液压腔H,然后进入与第一液压腔连通的第二液压腔K中,流体压力作用在控制活塞15上,推动控制活塞15克服回位弹簧14的弹力向左移动控制第一阀门12,从而对高压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行控制。
电控操纵机构包括与ECU连接的电磁阀17,电磁阀17具有两个铁芯,分别是第一铁芯26和第二铁芯29,第一铁芯26控制第三进气门25和第三排气门27的开闭,第二铁芯29控制第二进气门28和第二排气门31的开闭。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作用在第一铁芯26上,给第一铁芯26一个向下的力,通过对第一铁芯26电磁线圈通电,可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的作用力,带动第一铁芯26向上移动,关闭第三进气门25并打开第三排气门27。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作用在第二铁芯29上,给第二铁芯29一个向上的力,通过对第二铁芯29电磁线圈通电,可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的作用力,带动第二铁芯29向下移动,打开第二进气门28并关闭第二排气门31。上述对第一和第二铁芯26和29的通断电控制指令由ECU发出,通过对电磁阀17的开闭进行控制进而对高压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行控制。
本发明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助力活塞2、液压活塞4和限位杆16。液压活塞4位于第一液压腔H内,助力活塞2与液压活塞4为分体式结构,助力活塞2与限位杆16螺纹连接,限位杆16置于液压活塞4的内腔中。在使用电控操纵机构控制时,助力活塞2带动限位杆16在液压活塞4的L1范围内运动而液压活塞4不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助力活塞回位弹簧3用于在离合器操纵过程中始终保持助力活塞2处于最前端(即附图中的左侧)。助力活塞前腔M通过通道a与排气口3.2连通,从而在助力活塞2往复运动过程中,助力活塞前腔17可以根据其体积的变化排出或吸入空气,保持腔内气压稳定,避免防尘罩发生破裂。
如图2中所示,拉杆5一端连接在离合器助力活塞2上,随助力活塞2往复运动,在拉杆5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拉杆5的另一端带动强磁铁8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M转动。转轴7与强磁铁8采用例如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当强磁铁8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M转动时,转轴7也围绕旋转中心支撑点M转动。如图2中所示,当拉杆5向下移动L距离时,转轴7相应地转过α角。转轴7置入角位移传感器9中,随着转轴7的转动,角位移传感器9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拉杆5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转轴7的转动的转换机构不限于上文所述以及附图2中所示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适当的机构均可以应用在本发明中,例如,将拉杆5靠近角位移传感器9的一端设计为齿条形式,转轴7的下端设计为齿轮形式,齿条与齿轮相互配合,直接将拉杆5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转轴7的转动。角位移传感器9与ECU连接,其将此电压信号的变化传递给ECU,ECU将根据汽车的系统参数(车速、发动机转速等)及电压信号的变化来控制电磁阀17的进、排气,以更加可靠、平稳地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角位移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映敏捷、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本发明所述的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中使用角位移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提升助力器性能。拉杆和角位移传感器组成的机构同时还能有效判断离合器分离和接合的位置状态。
本发明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还包括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32。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后,助力活塞2带动拉杆5一起向后(即图中所示右侧)运动,当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到规定值L2后,拉杆5与磨损报警装置32的顶杆18接触,报警装置32发出离合器摩擦片需要更换的信号。
工作过程描述:
上文对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下面将分别针对离合器的各种工作状态对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离合器非操作状态
在离合器非操作状态下,即离合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进油口的液压力为零,来自进气口的气压到达第一气压腔A和第二气压腔B,在第一回位弹簧11和第一气压腔A内的高压气体的共同作用下第一阀门12保持关闭,高压气体被阻隔不能进入第五气压腔E。电磁阀17的第一铁芯26和第二铁芯29的电磁线圈未通电,在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和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的分别作用下,第一铁芯26处于其移动路径的下端,第二铁芯29处于其的移动路径的上端,第三进气门25打开,第三排气门27关闭,而第二进气门28关闭,第二排气门31打开。进气口的气压通过电磁阀的第三进气门25到达第七气压腔G。在进气阀弹簧23和第七气压腔G内的高压气体的共同作用下进气阀21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气体被阻隔不能从第二气压腔B进入第六气压腔F内。此外在排气阀弹簧18的作用下排气门2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来自进气口的高压气体能够进入第一气压腔A、第二气压腔B和第七气压腔G,而高压气体被阻隔不能进入第三气压腔C、第五气压腔E和第六气压腔F内,从而无法到达第四气压腔D,因此不对离合器产生作用。
●液压操纵机构的工作过程
在液压操纵机构动作对离合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电磁阀17保持其在离合器非操作状态时的状态。
Figure A200910130892D00111
离合器分离过程
踩下离合器总泵踏板,总泵压力油从进油口进入到第一液压腔H和第二液压腔K,液压力作用在控制活塞15上,使控制活塞15克服控制活塞回位弹簧14的弹力向左移,关闭第一排气门13,并打开第一阀门12,第一气压腔A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一阀门12到达第五气压腔E,进而推动气动活塞6向左移到最左端,第五气压腔E内的高压气体经由通道b到达第四气压腔D,助力活塞2在第四气压腔D内的高压气体作用下带动推杆1向左移动,促动离合器分离杠杆,从而使离合器分离。
Figure A200910130892D00112
离合器接合过程
放松脚踏板,进油口处的液压下降。在控制活塞回位弹簧14和第五气压腔E内的高压气体的共同作用下,使控制活塞15右移,关闭第一阀门12,打开第一排气门13,第四气压腔D内的高压气体经由第五气压腔E和第一排气门13从排气口3.2排向大气。在离合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推杆1把助力活塞2推向右端,或者借助助力活塞回位弹簧3的弹力将助力活塞2推向右端。离合器恢复与非操作状态相同的接合状态。
●电控操纵机构的工作过程
在电控操纵机构动作对离合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液压操纵机构保持其在离合器非操作状态时的状态。
Figure A200910130892D00113
离合器分离过程
通过ECU的指令,控制第二动铁芯29的电磁线圈通入一定值的电压,例如24V,产生电磁力,带动第二铁芯29克服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的弹力向下运动,打开第二进气门28,关闭第二排气门31,此时进气口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进气门28到达第三气压腔C,第三气压腔C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排气阀19中的排气膜片向上运动,关闭排气门20。另一方面,通过ECU的指令,控制第一铁芯26的电磁线圈通入一定值的电压,例如24V,产生电磁力,带动第一铁芯26克服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的弹力向上运动,关闭第三进气门25,并打开第三排气门27,从而第七气压腔G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排气门27经由排气口3.3排向大气。此时第二气压腔B内的高压气体推动进气阀21中的进气膜片向上移,打开进气门22,第二气压腔B内的高压气体进入第六气压腔F,进而经由通道e推动气动活塞6向右移到最右端,打开第四气压腔D与第六气压腔F之间的通道,高压气体经由通道b进入第四气压腔D,助力活塞2在第四气压腔D内的高压气体作用下带动推杆1向左移动,从而使离合器分离。此时,液压活塞4保持静止,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离合器的液压操纵机构。
Figure A200910130892D00121
离合器接合过程
通过ECU的指令,控制第一铁芯26的电磁线圈断电,第一铁芯26在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关闭第三排气门27,同时打开第三进气门25,来自进气口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进气门25到达第七气压腔G,在进气阀弹簧23和第七气压腔G中的高压气体的共同作用下,推动进气阀21中的进气膜片向下移关闭进气门22,切断第二气压腔B和第六气压腔F之间的连通。同时ECU控制第二铁芯29的电磁线圈断电,第二铁芯29在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关闭第二进气门28,同时打开第二排进气门31,第三气压腔C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排气门31经由排气口3.3排向大气。第六气压腔F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排气阀19中的排气膜片克服排气阀弹簧18的作用力向下移,打开排气门20,第四气压腔D内的高压气体经由通道b和e通过第六气压腔F、排气门20从排气口3.3排向大气。在离合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推杆1把助力活塞2推向右端,或者借助助力活塞回位弹簧3的弹力将助力活塞2推向右端。离合器恢复接合状态。
在电控操纵机构的工作过程中,ECU对电磁阀17的内部动作进行控制,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ECU对第一铁芯26和第二铁芯29的控制是一致的,二者同时通电或断电,简化了控制电路的设计。

Claims (10)

1、一种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包括:
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具有多个气压腔(A、B、C、D、E、F、G)和设置在各气压腔之间控制气压腔之间连通或气压腔与大气之间连通的阀(12、21、19)或进、排气门(13、22、20、28、31、25、27);
电控操纵机构,所述电控操纵机构具有电磁阀(17),该电磁阀(17)位于气体供应单元的气体流动路径上,通过对电磁阀(17)的通、断电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气体的流动路径,实现对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
液压操纵机构,所述液压操纵机构通过加压流体对气体供应单元中的所述阀和/或进、排气门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气体的流动路径,实现对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
其中,所述电控操纵机构和所述液压操纵机构并联设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力活塞(2)、液压活塞(4)和限位杆(16),助力活塞(2)与液压活塞(4)为分体式结构,助力活塞(2)与限位杆(16)固定连接,限位杆(16)置于液压活塞(4)的内腔中,在使用电控操纵机构控制时,助力活塞(2)带动限位杆(16)在液压活塞(4)的一定范围(L1)内运动而液压活塞(4)不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所述电磁阀(17)包括第一铁芯(26)和第二铁芯(29),第一铁芯(26)可上下运动使分别位于第一铁芯(26)两端的第三进气门(25)和第三排气门(27)打开或关闭,并且第二铁芯(29)可上下运动使分别位于第二铁芯(29)两端的第二进气门(28)和第二排气门(31)打开或关闭。
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位于第一铁芯(26)的一端,力图使第三进气门(25)打开并且第三排气门(27)关闭,电磁线圈围绕在第一铁芯(26)外侧,当电流通入所述电磁线圈时,第一铁芯(26)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克服第一铁芯回位弹簧(24)的作用力,使第三进气门(25)关闭并且第三排气门(27)打开。
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位于第二铁芯(29)的一端,力图使第二进气门(28)关闭并且第二排气门(31)打开,电磁线圈围绕在第二铁芯(29)外侧,当电流通入所述电磁线圈时,第二铁芯(29)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克服第二铁芯回位弹簧(30)的作用力,使第二进气门(28)打开并且第二排气门(31)关闭。
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进气口、第二气压腔(B)、第四气压腔(D)、第六气压腔(F)和进气阀(21),第二气压腔(B)与进气口直接连通,第六气压腔(F)与第二气压腔(B)通过进气阀(21)连接,第六气压腔(F)由气动活塞(6)控制与第四气压腔(D)连通或封闭。
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第三气压腔(C)、第七气压腔(G)和排气阀(19),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门(28)与第三气压腔(C)连接,进气口通过第三进气门(25)与第七气压腔(G)连接,排气阀(19)连接第六气压腔(F)和大气。
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第二气压腔(B)内的高压气体压力、第七气压腔(G)中的高压气体压力和进气阀弹簧(23)共同作用在进气阀(21)上,控制进气阀(21)的打开和关闭。
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第三气压腔(C)中的高压气体压力、第六气压腔(F)中的高压气体压力和排气阀弹簧(18)共同作用在排气阀(19)上,控制排气阀(19)的打开和关闭。
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所述液压操纵机构包括进油口、液压腔(H、K)、控制活塞(15)和控制活塞回位弹簧(14),进油口(4)与液压腔(H、K)流体连通,控制活塞(15)位于液压腔(K)内,液压腔(K)内的加压流体作用于控制活塞(15)使其移动。
1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式离合器助力器,其中,所述气体供应单元还包括第一气压腔(A)、第五气压腔(E)、第一阀门(12)和气动活塞(6),进气口与第一气压腔(A)直接连通,第一气压腔(A)与第五气压腔(E)通过第一阀门(12)连接,第五气压腔(E)中的高压气体可推动气动活塞(6)移动从而与第四气压腔(D)连通,第四气压腔(D)内的高压气体作用于助力活塞(2)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
CN2009101308926A 2009-04-17 2009-04-17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Active CN101532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08926A CN101532542B (zh) 2009-04-17 2009-04-17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08926A CN101532542B (zh) 2009-04-17 2009-04-17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542A true CN101532542A (zh) 2009-09-16
CN101532542B CN101532542B (zh) 2012-04-18

Family

ID=4110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08926A Active CN101532542B (zh) 2009-04-17 2009-04-17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25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8462A (zh) * 2012-02-24 2012-07-18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气液压伺服离合器及其相应的变速箱和车辆
CN103629270A (zh) * 2013-12-13 2014-03-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控制装置
CN10367161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器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8124Y (zh) * 2005-12-12 2007-03-14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CN101280811B (zh) * 2008-05-27 2011-06-15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控气动式离合器助力装置及其操纵方法
CN201221579Y (zh) * 2008-05-27 2009-04-15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气动式离合器助力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8462A (zh) * 2012-02-24 2012-07-18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气液压伺服离合器及其相应的变速箱和车辆
CN102588462B (zh) * 2012-02-24 2016-03-30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气液压伺服离合器及其相应的变速箱和车辆
CN10367161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器总成
CN103629270A (zh) * 2013-12-13 2014-03-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542B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6707U (zh) 一种气动选位换挡执行机构、车辆变速装置及车辆
CN103010006B (zh) 用于燃料箱的通风布置
CN100510455C (zh) 气动液控式离合器自动操纵装置
CN201487090U (zh)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CN102261396A (zh) 电控液动式离合控制系统
CN101158378A (zh) 重型车辆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
CN201221579Y (zh) 一种电控气动式离合器助力装置
CN105782424A (zh) 拖拉机变速器电控气动换挡装置
CN101280811B (zh) 电控气动式离合器助力装置及其操纵方法
CN101532542B (zh) 免调试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CN201137653Y (zh) 气动液控式离合器自动操纵装置
CN201513209U (zh) 制造成本低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CN100425467C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与发电机的离合方法及装置
CN201377529Y (zh) 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
CN103307137B (zh) 一种amt离合器手动应急操纵装置
CN101435503A (zh) 电磁阀控制气动换档自动变速器
CN101975288A (zh) 一种气动控制三通换向阀
CN201461782U (zh) 一种电控气动式离合器执行机构
CN101149109A (zh) 气动换档装置
CN109555795B (zh) 离合助力缸及离合操纵机构
CN202883991U (zh) 一种选挡机构及具有该选挡机构的变速器总成
CN202833748U (zh) 电控自动离合器驱动机构
CN201334005Y (zh) 一种汽车继动阀
CN202349016U (zh) 气动离合器
CN2886224Y (zh) 机械变速器的换挡操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mmissioning free multifunctional clutch boos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Pledgee: Ruian sub branch of Wenzhou Bank Co., Ltd

Pledgor: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30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