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242B -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242B
CN101532242B CN2009100976944A CN200910097694A CN101532242B CN 101532242 B CN101532242 B CN 101532242B CN 2009100976944 A CN2009100976944 A CN 2009100976944A CN 200910097694 A CN200910097694 A CN 200910097694A CN 101532242 B CN101532242 B CN 101532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ntibacterial
cocoon fiber
treatment solution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76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2242A (zh
Inventor
胡士良
李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oyunlai Digital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oyunlai Digit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oyunlai Digital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oyunlai Digit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76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2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2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它包括真丝纤维的准备、脱胶、洗涤、增重处理、皂洗、染色、抗菌处理和后整理步骤;抗菌处理需加入抗菌处理液,抗菌处理液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和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l,抗菌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增重处理和染色后在浴比为1∶1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本发明克服了常用的真丝抗菌剂如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或氯化-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容易在真丝纤维表面形成共聚物或均聚物的缺陷,本发明使用低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在特定的条件下能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丝纤维的功能性改性整理,尤其涉及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般采用抗菌剂处理来提高纺织面料的抑菌效果,目前用于纺织面料的抗菌剂种类很多,如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或氯化-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等,但是真丝织物一般都要经染色加工,真丝纤维一般通过精练脱去真丝纤维表面的丝胶后再进行染色加工,蚕丝纤维的重量减轻,纤维变细,使真丝织物存在着耐磨擦性差、折皱回复性差、洗可穿性差等缺陷,而对真丝纤维进行接枝增重处理可以提高其抗皱性、硬挺性和厚实感。但对真丝纤维进行接枝处理后,使用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或氯化-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作为抗菌剂,容易在真丝纤维表面形成共聚物或均聚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真丝织物表面染色色泽的变化。
目前增重真丝纤维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在丝素纤维上进行化学接枝,以达到增加纤维的重量、改善真丝纤维服用性能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是用乙烯基单体在纤维上引入聚乙烯基共聚物;另一类是固着丝胶的方法,通过封闭或交联丝胶纤维上的极性基团,以达到固着丝胶增加真丝纤维重量的目的,主要作用的化学试剂有:(1)醛或醛的衍生物;(2)重金属盐类;(3)丹宁(鞣酸)类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真丝纤维抗菌性能且有一定增重效果的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真丝纤维的准备、脱胶、洗涤、增重处理、皂洗、染色、抗菌处理和后整理步骤;所述抗菌处理需加入抗菌处理液,所述抗菌处理液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和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l,所述抗菌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增重处理和染色后在浴比为1∶1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比较,克服了常用的真丝抗菌剂如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或氯化-烯丙基二甲基乙内酰脲容易在真丝纤维表面形成共聚物或均聚物的缺陷,本发明使用低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在特定的条件下能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用真丝精炼剂进行脱胶处理——洗涤处理——增重处理——染色——皂洗(或固色)——抗菌处理——后整理——烘干——抗菌产品。
在所述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步骤中,选用蚕丝纤维为例,各称取纯净的100Kg蚕丝纤维作为待处理的材料。
在所述脱胶步骤中,用真丝精炼剂、常规工艺去除丝胶蛋白质,然后采用100℃热水洗一道,70℃温水洗一道,常温冷水洗一道。
在所述增重处理步骤中,先制备接枝液:接枝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的衍生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加入量为织物重量的66%;并添加占织物重量30%的脱胶废水;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平平加O,加入量为0.8g/l;分散剂WA,加入量为1g/l;溶剂采用软水,浴比为1∶15;用甲酸和乙酸混合液来调节接枝液的PH值为3~4;增重处理步骤在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处理温度为85℃,时间120分钟。
将经接枝增重处理后的真丝纤维进行皂洗处理,皂洗液用无泡皂洗209,用量2g/l,皂洗时间10分钟,以去除未反应单体;皂洗温度为90℃,压力2Pa。
所述染色步骤仍在所述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本发明所采用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型号为QR202A系列,增重处理和染色步骤均在同一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避免了传统真丝改性工艺中增重步骤结束后还要将真丝纤维移入染缸进行染色的繁琐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所述抗菌处理步骤中,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粒径10-50nm),其加入量分别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0、2%、5%,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l,,采用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以软水为介质,由冰乙酸调节抗菌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接枝增重染色后在浴比为1∶1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防臭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处理时间为30分钟。
后续的后整理、烘干等步骤,采用常规工艺即可。真丝纤维的抑菌效果见表1,抑菌率=[(处理前的检测细菌数一处理后的检测细菌数)/处理前的检测细菌数]×100%。
表1真丝纤维抑制菌比较表
  抗菌处理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量(占织物重量) 0% 2% 5%
  添加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Kg)   0   2   5
  金葡萄球菌(%)   45.68   73.22   99.99
  大肠杆菌(%)   38.75   70.13   97.85
表1结果表明,添加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与不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相比,真丝纤维抑制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在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真丝纤维重量的5%时,即可达到理想的抑菌效果。
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钛具有的良好抗菌和除臭性能,使得经本发明技术方案处理后的真丝织物的抗菌能力大大提高,改善了真丝织物的服用性能,扩大了真丝织物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2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及脱胶步骤同实施例1。
在增重处理步骤中,先制备接枝液:接枝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的衍生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加入量为织物重量的66%;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平平加O,加入量为0.8g/l;分散剂WA,加入量为1g/l;溶剂采用软水,浴比为1∶15;用甲酸和乙酸混合液来调节接枝液的PH值3~4。增重处理步骤在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处理温度分别为75℃、85℃、90℃、95℃,时间120分钟。
所述皂洗和染色步骤同实施例1.
在所述抗菌处理步骤中,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其加入量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5%,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l,,采用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以软水为介质,由pH值调节剂调节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接枝增重染色后在浴比为1∶1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防臭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处理时间为30分钟。
后续的后整理、烘干等步骤同实施例1。真丝纤维增重率结果见表2。
表2真丝纤维增重率比较表
  温度   75℃   85℃   90℃   95℃
  真丝纤维的增重量(Kg)   15.1   24.2   24.9   20.6
  真丝纤维的增重率(%)   22.8   36.1   37.1   30.8
(注:与原来的投入100Kg蚕丝纤维、得到75Kg成品丝工艺对比。)
表2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5-90℃时,真丝纤维的增重率结果较为理想,虽然在90-95℃之间随温度上升,真丝纤维的增重率缓慢上升,但是温度的升高也带来能耗的浪费,所以最佳温度条件为85-90℃。
实施例3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及脱胶步骤同实施例1。
在所述增重处理步骤中,先制备接枝液:接枝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的衍生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加入量为织物重量的66%;并添加占织物重量为30%的脱胶废水;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平平加O,加入量为0.8g/l;分散剂WA,加入量为1g/l;溶剂采用软水,浴比为1∶15;用甲酸和乙酸混合液来调节接枝液的PH值3~4。增重处理步骤分别在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或与外界开放相通的容器中进行,处理温度为85℃,时间120分钟。
后续的皂洗、染色、抗菌处理、后整理、烘干等步骤同实施例2。真丝纤维抑菌率结果见表3。
表3真丝纤维抑菌率比较表
菌类   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   与外界开放相通的容器
  大肠杆菌(%)   98.3   0
  金葡萄球菌(%)   97.1   0
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为真丝纤维的准备、脱胶、洗涤、增重处理、皂洗和染色步骤提供了一个密闭的环境,因此很大程度阻断了外来灰尘及细菌的进入,使得真丝制品具有一定的抑制金葡萄球菌的效果。表3结果表明,密闭的环境与开放的环境相比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实施例4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脱胶、增重处理、皂洗和染色步骤同实施例1。
在所述抗菌处理步骤中,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其加入量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5%,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l,,采用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以软水为介质,由冰乙酸调节抗菌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接枝增重染色后在浴比分别为1∶10、1∶15、1∶20、1∶2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防臭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处理时间为30分钟。
后续的后整理、烘干等步骤同实施例1,真丝纤维抑菌结果见表5。
表4真丝纤维抑菌率比较表
  浴比   1∶10   1∶15   1∶20   1∶25
  大肠杆菌(%)   98.2   95.1   90.3   85.4
  金葡萄球菌(%)   97.2   93.1   89.3   75.4
实施例5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准备生丝筒子纱材料、脱胶步骤同实施例1。
在所述增重处理步骤中,先制备接枝液:接枝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的衍生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加入量为织物重量的66%;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平平加O,加入量为0.8g/l;分散剂WA,加入量为1g/l;溶剂采用软水,浴比分别为1∶10、1∶15、1∶20;用甲酸和乙酸混合液来调节接枝液的PH值为3~4;增重处理步骤在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处理温度为85℃,时间120分钟。
后续的皂洗、染色、抗菌处理、后整理、烘干步骤同实施例2。真丝纤维增重率见表5。
表5真丝纤维增重率比较表
  浴比   1∶10   1∶15   1∶20
  真丝纤维增重(Kg)   18.7   25   7.5
  真丝纤维增重率(%)   25.05   33.3   10.04

Claims (2)

1.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真丝纤维的准备、脱胶、洗涤、增重处理、皂洗、染色、抗菌处理和后整理步骤;所述抗菌处理需加入抗菌处理液,所述抗菌处理液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和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被处理真丝纤维重量的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1.0g/1,所述抗菌处理液的pH值为4~5;真丝纤维经增重处理和染色后在浴比为1∶15的抗菌处理液中进行抗菌处理,抗菌处理液温度50~55℃;
所述的增重处理需制备接枝液,所述接枝液含有作为接枝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的衍生物、引发剂、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接枝单体的加入量为被接枝增重真丝纤维重量的66%,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8~2.0g/l,所述接枝液的pH值为3~4,需接枝增重的真丝纤维在浴比为1∶15的接枝液中进行增重处理;
所述的增重处理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所述高温条件为85~90℃;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镁、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真丝纤维的准备、脱胶、洗涤、增重处理、皂洗和染色步骤在密闭的全浸式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其待征在于所述抗菌处理液采用冰乙酸作为pH值调节剂。
CN2009100976944A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532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76944A CN101532242B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76944A CN101532242B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242A CN101532242A (zh) 2009-09-16
CN101532242B true CN101532242B (zh) 2011-06-01

Family

ID=4110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76944A Active CN101532242B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2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7468B (zh) * 2012-03-01 2014-02-1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丝绵增重及蓬松的处理方法
CN103451935A (zh) * 2013-07-22 2013-12-18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真丝纤维接枝增重方法
CN104032589B (zh) * 2014-05-14 2016-02-10 江苏金秋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组分包芯纱在染色时缩率的加工工艺
CN104032505B (zh) * 2014-05-14 2016-11-02 江苏金秋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可透光纱线染色的加工工艺
CN104264449A (zh) * 2014-09-03 2015-01-07 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方法
CN104264450B (zh) * 2014-09-11 2016-10-12 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蚕丝织物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7397B (zh) * 2016-09-18 2017-12-08 盐城工学院 一种药物缓释型功能真丝织物
CN108085837B (zh) * 2018-01-18 2020-08-21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包含桑蚕丝熟丝纬丝的自然弹力色织面料生产工艺
CN109457458A (zh) * 2018-09-18 2019-03-12 浙江恒祥棉纺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纱锭成型加工的特殊抗菌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242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2242B (zh) 一种真丝纤维的抗菌增重处理方法
CN101532249B (zh) 一种真丝纤维增重及抗菌处理的方法
CN103243590B (zh) 棉/粘胶、醋酯纤维交织布的染整工艺
CN106958152A (zh) 一种锦/棉织物除毛与活性染料染色一浴工艺
CN1318685C (zh) 一种真丝纤维等离子体接枝增重的方法
CN102888755B (zh) 一种棉针织物用酶助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166241A (zh) 涤棉针织物短流程染整工艺方法
KR19990007624A (ko) 천연염료의 염색방법
CN101003952A (zh) 纯棉成衣碧纹洗染整工艺方法
CN102899195B (zh) 一种皂洗用复合酶及其应用方法
CN109914134B (zh) 一种提升涤纶超细纤维上染率的染色处理工艺
CN108193479B (zh) 一种亲水型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3334317A (zh) 一种双层织物的天然染色工艺
CN102787500A (zh) 一种新合纤精炼剂
WO2011121568A2 (en) Process for acrylic resin appl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durable shape -memory, of ready-made cotton and mixed cotton garments
CN111764168A (zh) 一种抗菌防护服整理工艺
CN111363100A (zh) 具有耐久易去污性的纺织品功能整理聚合物及其合成与应用
CN101349021B (zh) 一种活性染料后处理助剂及采用该助剂的处理方法
CN106223073A (zh)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方法
CN112794938B (zh) 水性丙烯酸酯涂层胶
CN109208356A (zh) 一种丝绸织物表面环糊精接枝改性方法及应用
CN108071023A (zh) 一种活性高分子染料墨水及其应用于棉织物上的喷墨印花印染工艺
CN108130708A (zh) 一种适用于牛仔退浆酵洗一浴法的退浆酵洗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3686A (zh) 一种退浆精练复合酶的制备方法
CN110924191A (zh) 一种棉织物染色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Shiliang

Inventor after: Yang Yujie

Inventor after: Li Zhenguo

Inventor before: Hu Shiliang

Inventor before: Li Zhengu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U SHILIANG LI ZHENGUO TO: HU SHILIANG YANG YUJIE LI ZHEN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