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0024A -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0024A
CN101530024A CN200810166148A CN200810166148A CN101530024A CN 101530024 A CN101530024 A CN 101530024A CN 200810166148 A CN200810166148 A CN 200810166148A CN 200810166148 A CN200810166148 A CN 200810166148A CN 101530024 A CN101530024 A CN 101530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nkage rod
bottom linkage
support shaft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6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0024B (zh
Inventor
宫丸范之
三宅裕而
犬伏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0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0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0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0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枢支轴的两端支承梁型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该枢支轴能够摆动地支承用于在拖拉机上连结作业装置的底部连杆。该装置设置有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的第一支承单元(21)、和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的第二支承单元(22),上述第一支承单元(21)具有能够取下地固定在上述拖拉机的车体框架(9)上的连结托架(21b)、和与该连结托架(21b)连结并且能够取下地安装上述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的轴承部(21a)。

Description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枢支轴的两端支承梁型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所述枢支轴能够摆动地支承用于在拖拉机上连结作业装置的底部连杆。
背景技术
具备底部连杆的拖拉机公知有例如日本国特开2000-37108号公报(段落[0035]、[0037]、[0038]、图3、4)。该拖拉机具备设置在机体后部的连杆机构,经由该连杆机构而连结有耕耘轮转机。连杆机构包括顶部连杆和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被设置在机体上的枢支轴而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该枢支轴以悬臂梁型(Cantilever)安装在机体上。因而,仅通过取下安装在枢支轴的自由端上而用于进行底部连杆的防脱的防脱销或者防脱螺纹件,就能够进行底部连杆的拆装。但是,在以悬臂梁型(Cantilever)来支承枢支轴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连结在底部连杆上的作业装置的种类或大小而导致的产生强度不足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底部连杆的拆装,并且即使通过底部连杆而提供较大的力也能有效地进行耐受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是用于枢支轴的两端支承梁型,所述枢支轴能够摆动地支承用于在拖拉机上连结作业装置的底部连杆,该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设置有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的一端部的第一支承单元、和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支承单元,上述第一支承单元具有能够取下地固定在上述拖拉机的车体框架上的连结托架、和与该连结托架连结并且能够取下地安装上述枢支轴的一端部的轴承部。
在本发明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中,能够对由于连结作业装置而施加在枢支轴上的载荷以两端支承的形态进行支承。这与以悬臂梁型设置的枢支轴相比,即使载荷的大小相同,枢支轴的弯曲等的变形或破损的可能性也会变小。进而,若将一方的支承单元从枢支轴以及车体框架上取下,则在枢支轴上形成自由端,能够从此处拆装底部连杆。即,能够仅通过取下一方的支承单元便简单地拆装底部连杆,并且在连结作业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以两端支承梁型牢固地保持枢支轴。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支承单元构成为能够取下地固定在上述车体框架上的安装托架,进而上述安装托架和上述枢支轴的另一端部一体固定。在该结构中,从车体框架取下第一支承单元后,若也解除第二支承单元和车体框架的安装,则第二支承单元能够和枢支轴一起被取下。第二支承单元和枢支轴一体固定,因此在保养维修中丢失枢支轴的可能性也变少。
从基于以下的附图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拖拉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拖拉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车体后部的后视图。
图4是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底部连杆的拆装和枢支轴的更换的要领的说明图。
图7是在底部连杆拆装状态下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拖拉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拖拉机的整体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该拖拉机具备:左右一对的转向操作自如以及驱动自如的前车轮1、1;左右一对的驱动自如的后车轮2、2;设置在车体前部的具有发动机3的原动部;在车体后部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后轮护板4、4间而设置的具有驾驶座席5的驾驶部,构成为机动车辆,在该机动车辆的车体框架6的后部具备具有左右一对的升降臂11、11的连杆机构10、和动力取出轴7。
该拖拉机构成为乘用型机动旋耕机,在车体后部经由上述连杆机构10而连结有轮转耕耘装置(未图示),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从上述动力取出轴7传递至轮转耕耘装置。这样,该拖拉机在车体后部驱动自如地连结有各种的作业装置,从而作为各种的乘用型作业机而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上述车体框架6包括上述发动机3、与该发动机3的后部连结的传动箱8、与该传动箱8的后部连结的变速箱9、与上述发动机3的下部连结的前轮支承框架6a。
图3是车体后部的后视图。如该图和图1所示,上述变速箱9具备与上述传动箱8连结的变速箱9本体9a、和与该变速箱本体9a的两横侧连设的后轮驱动箱9b,利用上述各后轮驱动箱9b驱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后车轮2,利用上述变速箱本体9a的后部而驱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动力取出轴7。上述传动箱8收纳有输入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的主离合器机构(未图示)、将该主离合器机构的输出传递至位于上述变速箱9的内部的行驶变速器(未图示)以及作业变速器(未图示)的传动机构(未图示)。
如图2所示,上述连杆机构10具备上述左右一对的升降臂11之外,还具备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12、将左侧的升降臂11与左侧的底部连杆12连结的升降杆13、将右侧的升降臂11与右侧的底部连杆12连结的升降杆13、和顶部连杆14。
上述左右一对的升降臂11经由一根旋转支轴15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变速箱本体9a的上部。该左右一对的升降臂11经由上述旋转支轴15与位于上述变速箱本体9a内部的升降压力缸(未图示)连动。
上述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12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变速箱9的横一端侧的下部。上述顶部连杆14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承在固定在上述变速箱本体9a上的左右一对的托架16上。
连杆机构10,通过将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12的顶端部、和顶部连杆14的顶端部与作业装置连结而升降自如地将该作业装置与作为车体框架6的变速箱9连结,利用被升降压力缸上下地摆动操作的左右一对的升级臂11,经由升降杆13而将左右一对的底部连杆12相对于变速箱9上下地进行摆动操作,由此升降操作作业装置。
图4是支承上述底部连杆12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上述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的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设置在底部连杆12的基部的球面接头12a拆装自如地外嵌在支承在上述变速箱9的横一端侧的下部上的车体横向的枢支轴20上。由此,底部连杆12被上下摆动自如以及拆装自如地支承在上述枢支轴20上。
上述枢支轴20由安装在底部连杆12的底部连杆支承部20a、和分别位于底部连杆支承部20a的外侧的一端部20b和另一端部20c构成。利用位于设置在上述变速箱本体9a上的第一支承单元21的下端部的筒轴形的轴承部21a而轴承支承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安装在上述后轮驱动箱9b上的第二支承单元22支承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
支承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的上述第一支承单元21具备与上述轴承部21a连结的连结托架21b。该连结托架21b利用两根连结螺栓23拆装自如地固定在作为车体框架的上述变速箱本体9a上。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拆装自如地被插入在上述轴承部21a中。
支承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的第二支承单元22利用三根连结螺栓24拆装自如地连结在作为车体框架的后轮驱动箱9b上。第二支承单元22形成为板状的安装托架,在该安装托架22上形成有贯通收入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的贯通孔22a。第二支承单元22和枢支轴20利用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和第二支承单元22的焊接而一体化。因而,第二支承单元22和枢支轴20一体地相对于后轮驱动箱9b拆装。
图6是表示底部连杆12的拆装和枢支轴20的更换的要领的后视图。图7是枢支轴20的底部连杆拆装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在进行底部连杆12的拆装时,通过将一方的第一支承单元21从枢支轴20以及变速箱本体9a取下,而枢支轴20的另一端侧20c经由第二支承单元22被支承在后轮驱动箱9b上,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成为变成未受支承的自由状态的安装状态。在该状态中,底部连杆12成为能够从一端部20b拆装。
在进行枢支轴20的更换时,通过将第一支承单元21从枢支轴20以及变速箱本体9a取下,将第二支承单元22从后轮驱动箱9b取下,枢支轴20和第二支承单元22能够一起从后轮驱动箱9b被取下。

Claims (4)

1.一种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是用于枢支轴的两端固定型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所述枢支轴能够摆动地支承用于将作业装置连结在拖拉机上的底部连杆,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第一支承单元(21),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和第二支承单元(22),轴承支承上述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
上述第一支承单元(21)具有能够取下地固定在上述拖拉机的车体框架(9)上的连结托架(21b)、和与该连结托架(21b)连结并且能够取下地安装上述枢支轴(20)的一端部(20b)的轴承部(21a)。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支承单元(22)构成为能够取下地固定在上述车体框架(9)上的安装托架,上述安装托架(22)和上述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一体固定。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装托架(22)上形成有贯通收入上述枢支轴(20)的另一端部(20c)的贯通孔(22a)。
4.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托架(21b)和上述安装托架(22)都通过螺栓(24)固定在上述车体框架(9)上。
CN2008101661487A 2008-03-12 2008-10-08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Active CN101530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2601 2008-03-12
JP2008062601A JP5204515B2 (ja) 2008-03-12 2008-03-12 トラクタ
JP2008062601 2008-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0024A true CN101530024A (zh) 2009-09-16
CN101530024B CN101530024B (zh) 2012-05-02

Family

ID=4110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61487A Active CN101530024B (zh) 2008-03-12 2008-10-08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04515B2 (zh)
CN (1) CN101530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254B (zh) * 2016-06-30 2018-07-13 樱田农机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农田播种机与行走机械快速连接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1607Y2 (zh) * 1977-08-11 1982-11-10
JPS55180310U (zh) * 1979-06-14 1980-12-25
JPS5615311U (zh) * 1979-07-16 1981-02-09
EP0150224B1 (de) * 1983-10-25 1987-01-14 Deere & Company Widerstandsregelung für eine Gerätekupplung
JPH01312904A (ja) * 1988-06-13 1989-12-18 Iseki & Co Ltd ロアリンク取付装置
JPH08280205A (ja) * 1995-04-14 1996-10-29 Iseki & Co Ltd 移動農機のロワーリンク取り付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04515B2 (ja) 2013-06-05
CN101530024B (zh) 2012-05-02
JP2009213436A (ja) 200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1123B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节
EP2322365B1 (en) Cross member-integrated trunnion bracket
CN101758891B (zh) 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CN101659308B (zh) 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KR20100117093A (ko) 조향 링키지
CN101530024B (zh) 底部连杆枢支轴支承装置
CN1110424C (zh) 带有提升吊杆并可用作农业机械的车辆
CN102062001B (zh) 一种工程机械油门控制系统的油门操纵阀
CN201390297Y (zh) 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CN100368218C (zh) 弹性悬架自锁机构
JP2018095026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ギアボックス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6864194A (zh) 用于从动后轮轴的具有瓦特连杆机构的扭转梁
CN206012344U (zh) 作业车辆
US2548507A (en) Rear torsion spring suspension
CN201012706Y (zh) 拖拉机前驱动桥中液压转向油缸的位置结构
JP4595799B2 (ja) アーム部材の取り付け装置
CN104015784A (zh) 车辆前轴
CN2836431Y (zh) 车桥式悬挂机构
JP4909310B2 (ja) 作業機の揺動部材支持構造
CN213974182U (zh) 一种用于全地形底盘车架连接的副车架装置
CN209856361U (zh) 一种农用四轮机动车变速箱与变速操纵杆间的传动机构
CN220764489U (zh) 一种低入口公交车的转向系统中方向机的布置结构
CN214083859U (zh) 一种经过加固的轮距可调节式汽车底盘
CN2871266Y (zh) 弹性悬架自锁机构
JP6766452B2 (ja) 車両の後輪操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