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1752B -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1752B
CN101521752B CN2008101279064A CN200810127906A CN101521752B CN 101521752 B CN101521752 B CN 101521752B CN 2008101279064 A CN2008101279064 A CN 2008101279064A CN 200810127906 A CN200810127906 A CN 200810127906A CN 101521752 B CN101521752 B CN 101521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speed
image
long
short
digital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79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1752A (zh
Inventor
徐圣河
安南奎
閔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21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1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1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17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1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creas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image compared to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当用拍摄设备(比如通用CCD或通用CMOS)拍摄移动图像的照相机进入了背光源拍摄状态以便同时拍摄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以及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时,随着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改变成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和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被合成到一起并被输出,由此能够对每一个物体进行合适的亮度水平物体拍摄操作。相应地,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因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而使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看起来很暗这一现象。

Description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有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非临时申请根据35 U.S.C.§119(a)要求2008年2月25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10-2008-001695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方法,更具体地讲,本申请涉及用于校正一种能利用拍摄设备(比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拍摄移动图像的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方法。
背景技术
拍摄设备(比如CCD或CMOS)已广泛应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照相机。当用高亮度水平拍摄物体时,为了减少入射到拍摄设备上的光量,常规照相机自动地减小可变光阑的打开程度或者自动地减小用于放大拍摄设备的输出信号的模拟增益值。
此外,即使在自动地减小可变光阑的打开程度和模拟增益值的情况下,如果无法用合适的亮度水平来拍摄物体,则为了减小拍摄设备的每一个像素所带的电荷量,照相机可以将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调节成一个短快门速度。
另外,为了增大入射到拍摄设备上的光量,常规照相机自动地增大可变光阑的打开程度或者自动地增大用于放大拍摄设备的输出信号的模拟增益值。
此外,即使在打开可变光阑且自动地增大模拟增益值之后,如果无法用合适的亮度水平拍摄物体,则为了增大拍摄设备的每一个像素所带的电荷量,照相机可以将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调节成一个长快门速度。
由此,在用高亮度水平或用低亮度水平拍摄物体的情况下,常规照相机可以通过自动地调节可变光阑的打开程度、模拟增益值和快门速度来执行合适水平的物体拍摄操作。
然而,当常规照相机进入背光源拍摄状态以便在移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过程中同时用高亮度水平拍摄物体以及用低亮度水平拍摄物体时,常规照相机无法对每一个物体执行合适的亮度水平物体拍摄操作。
发明内容
已努力做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方法,其中即使用拍摄设备(比如通用CCD或通用CMOS)拍摄移动图像的照相机进入背光源拍摄状态以便同时用非常高的亮度水平拍摄物体以及用非常低的亮度水平拍摄物体,也可以针对每一个物体执行合适的亮度水平物体拍摄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方法,包括: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将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改变成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以及将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合成到一起并将其输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被执行至少一次。
在输出过程中,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各图像被合成并被输出。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包括: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各自被执行一次,在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执行短快门速度;以及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在输出中,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所执行的短快门速度的图像与前一个场中所执行的长快门速度的图像合成到一起。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包括: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各自被执行一次,在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执行短快门速度;以及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在输出中,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所执行的短快门速度的图像与下一个场中所执行的长快门速度的图像合成到一起。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包括: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分别被执行一次和两次;以及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在相应的场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短快门速度被分别执行一次。在输出中,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开始部分的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各个图像被合成并被输出,同时对于用结束部分的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然后,各个图像被合成并被输出。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将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改变成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以及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将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合成到一起并将其输出。
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控制装置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被执行至少一次。
信号处理装置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是在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被执行的;以及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并且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数字处理装置将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所执行的短快门速度的图像与前一个场中所执行的长快门速度的图像合成到一起。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是在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被执行的;以及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并且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数字处理装置将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所执行的短快门速度的图像与下一个场中所执行的长快门速度的图像合成到一起。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改变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可以被分别执行一次和两次;以及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并且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
在相应的场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短快门速度被分别执行一次。信号处理装置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并且对于用开始部分的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然后,合成各个图像并将其输出,同时数字处理装置对于用结束部分的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然后,各个图像被合成并被输出。
根据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拍摄设备是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
在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方法中,当照相机进入背光源拍摄状态中以便同时用非常高的亮度水平拍摄物体以及用非常低的亮度水平拍摄物体时,随着拍摄设备的快门速度变为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和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被合成到一起并被输出,由此能够对每一个物体进行合适的亮度水平物体拍摄操作。相应地,有可能有效地防止与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相比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较暗这一现象。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其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单元。
图1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
图2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照相机的部分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过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现过程。
首先,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例如,具有拍摄设备(比如广泛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典型的通用CCD或CMOS)的监控照相机等。
图1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该照相机包括变焦透镜10、聚焦透镜11、可变光阑12、拍摄设备13、模拟前端(AFE)14、数字信号处理器15、驱动器16、定时时钟发生器17、背光源检测器18、存储器19、微型计算机2等。
如图2所示,例如,模拟前端14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器AGC 140以及A/D转换器141,数字信号处理器15包括数字增益控制器150、第一缓冲器151、合成器152以及第二缓冲器153。
拍摄设备13将通过变焦透镜10、聚焦透镜11和可变光阑12入射的光转换成用于每一个像素的模拟电信号并且将其输出。
模拟前端14执行自动增益控制(ACG)操作使得模拟电信号大于预定的电平,然后,执行模拟信号处理操作以便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输出。数字信号处理器15执行数字信号处理操作以便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视频数据并输出该视频数据。
背光源检测器18通过分析该视频数据来检测背光源拍摄状态是否存在。例如,如果在一个图像的视频数据之内同时存在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以及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则检测到了背光源拍摄状态。
微型计算机20根据从背光源检测器18输出的检测信号来设置背光源拍摄模式。例如,背光源检测器18可以包括在数字信号处理器15或微型计算机20之内的软件等。
当背光源拍摄模式像上述那样设置时,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定时时钟发生器17以改变被加到驱动器16上的定时时钟脉冲,由此将驱动器16所驱动的拍摄设备13的快门速度变为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
此外,根据用户的选择,微型计算机20选择性地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中所包括的数字增益控制器150,由此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并且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
数字信号处理器15合成各个图像并且将它们输出。例如,如图3所示,当背光源拍摄模式被设置好时,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定时时钟发生器17,由此可变地控制被加到驱动器16上的驱动脉冲(比如CCD/CMOS驱动脉冲)。
在一个场循环中,在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之间改变拍摄设备13的快门速度。例如,如图3所示,在第一奇数(奇数1)场中,应用长快门速度,使得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可以被拍摄成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此外,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以便对于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因此,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转换成具有合适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并且被存储到第一缓冲器151中。
在第一偶数(偶数1)场中,将短快门速度应用于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使得具有非常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可以被拍摄成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之后,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以便对于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因此,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而转换的第一偶数(偶数1)物体图像与第一缓冲器151中所存储的第一奇数(奇数1)物体图像合成到一起。因此,通过第二缓冲器153,输出了通过将第一奇数(奇数1)物体图像和第一偶数(偶数1)物体图像合成到一起而获得的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在第二奇数(奇数1)场中,应用了长快门速度,使得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可以被拍摄成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之后,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以便对于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因此,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因为第二奇数(奇数2)场的物体图像与第一偶数(偶数1)场的开始部分所拍摄的物体图像关联性较低,所以微型计算机20自动地清空第一缓冲器151,然后,暂时地将第二奇数(奇数2)场的物体图像存储到第一缓冲器151中。
在第二偶数(偶数2)场中,将短快门速度应用于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使得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可以被拍摄成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之后,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以便对于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因此,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而转换的第二偶数(偶数2)物体图像与第一缓冲器151中所存储的第二奇数(奇数2)物体图像合成到一起。因此,通过第二缓冲器153,输出了通过将第二奇数(奇数2)物体图像和第二偶数(偶数2)物体图像合成到一起而获得的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对于每一个场,第二缓冲器153连续两次输出暂时存储的、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由此防止了移动物体图像的输出发生停止。
接下来,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例如,如图4所示,即使具有非常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和具有非常低亮度水平的物体被同时拍摄,在奇数场中,应用长快门速度并且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控制操作从而将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同时在偶数场中,应用短快门速度并且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控制操作由此将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之后,各个图像被合成从而输出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例如,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定时时钟发生器17以便将短快门速度应用于奇数场(奇数1,2,..)并且将长快门速度应用于偶数场(偶数1,2,..)。
例如,如图5所示,在短快门速度应用于奇数场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0允许在每一个奇数场的结束部分执行短快门速度,使得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物体图像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物体图像可以彼此相关联。
此外,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从而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
接下来,在奇数场中,应用短快门速度并且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控制操作从而将具有非常高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同时在偶数场中,应用长快门速度并且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控制操作从而将具有非常低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转换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之后,各个图像被合成到一起从而输出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例如,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定时时钟发生器17从而将长快门速度应用于奇数场(奇数1,2,..)并且将短快门速度两次应用于偶数场(偶数1,2,..)。
例如,如图6所示,在短快门速度应用于偶数场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0允许在每一个偶数场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使得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物体图像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物体图像可以彼此相关联。
此外,微型计算机20可操作地控制数字增益控制器150,从而对于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操作并且对于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操作。
接下来,通过在偶数场的开始部分应用短快门速度并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控制操作从而转换成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以及通过在前一个奇数场中应用长快门速度并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控制操作从而转换成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合成到一起,从而输出了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此外,通过在偶数场的结束部分应用短快门速度并执行数字增益减小控制操作从而转换成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以及通过在下一个奇数场中应用长快门速度并执行数字增益增大控制操作从而转换成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被合成到一起,从而输出了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结果,即使使用拍摄设备(比如广泛用于拍摄移动图像的通用CCD或通用CMOS)的照相机进入背光源拍摄状态,具有高亮度水平的物体和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物体也可以被拍摄成具有合适的亮度水平的物体图像。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组合,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得到实现。对于硬件实现方式而言,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上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它们的选择性组合。
对于软件实现方式而言,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现,比如进程或函数,它们中的每一个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功能或操作。软件代码可以用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写成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控制器或处理器来执行。
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而予以揭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范围之内实现与各种其它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修改、变化、替代或添加。

Claims (32)

1.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该照相机具有一个被配置成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操作的快门,所述方法包括:
在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之间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图像和短快门速度图像被拍摄至少一次;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用所述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与用所述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选择性地执行增大和减小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CCD或CMOS设备。
4.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该照相机具有一个被配置成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操作的快门,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和短快门速度操作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操作是在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执行的;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合成的步骤包括:
将一个场的短快门速度图像与前一个场的长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选择性地执行增大和减小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拍摄设备包括CCD或CMOS设备。
8.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该照相机具有一个被配置成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操作的快门,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和短快门速度操作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操作是在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执行的;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合成的步骤包括:
将一个场的短快门速度图像与下一个场的长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选择性地执行增大和减小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CCD或CMOS设备。
12.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方法,该照相机具有一个被配置成在背光源拍摄模式中操作的快门,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被执行一次并且短快门速度操作被执行两次;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改变的步骤包括:
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在各个场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执行短快门速度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合成的步骤包括:
将一个循环的长快门速度图像与该循环的开始部分的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第一最终图像;以及
将该循环的长快门速度图像与该循环的结束部分的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第二最终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选择性地执行增大和减小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CCD或CMOS设备。
17.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
快门;
控制器,它被配置成在长快门速度和短快门速度之间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在一个场的循环中长快门速度图像和短快门速度图像被拍摄至少一次;以及
信号处理器,它被配置成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和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且还将用所述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与用所述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最终的图像并且输出最终的图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增大或减小数字增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CCD或CMOS之一。
20.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
快门;
控制器,它被配置成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和短快门速度操作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操作是在相应的场的开始部分执行的;以及
信号处理器,它被配置成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将一个场的短快门速度图像与前一个场的长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增大或减小数字增益。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或CMOS之一。
24.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
快门;
控制器,它被配置成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和短快门速度操作被分别执行一次,短快门速度操作是在相应的场的结束部分执行的;以及
信号处理器,它被配置成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将一个场的短快门速度图像与下一个场的长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增大或减小数字增益。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或CMOS之一。
28.一种用于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包括:
快门;
控制器,它被配置成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对于每一个场而言长快门速度操作被执行一次并且短快门速度操作被执行两次;以及
信号处理器,它被配置成
增大用长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减小用短快门速度拍摄的图像的数字增益;
将长和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为最终的图像;以及
输出最终的图像。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多个场上改变快门的速度,使得在各个场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执行短快门速度操作。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
将一个循环的长快门速度图像与该循环的开始部分的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第一最终图像;以及
将该循环的长快门速度图像与该循环的结束部分的短快门速度图像合成到一起从而产生第二最终图像。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增大或减小数字增益。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或CMOS之一。
CN2008101279064A 2008-02-25 2008-07-02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1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6957A KR100925191B1 (ko) 2008-02-25 2008-02-25 카메라의 백라이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8-0016957 2008-02-25
KR1020080016957 2008-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1752A CN101521752A (zh) 2009-09-02
CN101521752B true CN101521752B (zh) 2011-12-14

Family

ID=4063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9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1752B (zh) 2008-02-25 2008-07-02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99234B2 (zh)
EP (1) EP2094003B1 (zh)
KR (1) KR100925191B1 (zh)
CN (1) CN101521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727B (zh) * 2009-04-16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JP5432799B2 (ja) * 2010-03-30 2014-03-0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
KR101722479B1 (ko) * 2010-12-08 2017-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의 백라이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207439A (ja) * 2012-03-28 2013-10-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溶接用撮像装置
US9584746B2 (en) * 2013-06-05 2017-02-2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a high resolution image and efficient speed for a feedback control signal
US10440288B2 (en) 2015-09-02 2019-10-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apturing image frames with interlaced exposure
JP2022110536A (ja) * 2021-01-18 2022-07-29 ソニー・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医療用制御装置及び医療用観察システム
US11595590B1 (en) * 2022-01-24 2023-02-28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for intelligent frame capture for high-dynamic range imag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361A (zh) * 2003-08-29 2005-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改进具有高照明差的照片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2971B2 (ja) * 1991-08-30 2000-09-0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それを用いた撮影方法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420635A (en) * 1991-08-30 1995-05-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Video camera, imaging method using video camera, method of operating video camer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olid-state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US5625411A (en) * 1992-12-22 1997-04-29 Fuji Photo Film, Ltd. Video camera prin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int inhibit signal
US6219097B1 (en) * 1996-05-08 2001-04-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pickup with expanded dynamic range where the first exposure is adjustable and second exposure is predetermined
US6429895B1 (en) * 1996-12-27 2002-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merging function for obtaining high-precision image by synthesizing images and image stabilization function
JP2000041192A (ja) * 1998-07-22 2000-02-08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0050151A (ja) 1998-07-28 2000-02-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像装置
CN1276646C (zh) * 1999-11-22 2006-09-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态成象设备
JP3510868B2 (ja) * 2001-06-19 2004-03-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合成装置
US20060170790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Richard Turle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osure correction in a digital imaging device
JP4304542B2 (ja) 2007-07-02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自動露光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361A (zh) * 2003-08-29 2005-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改进具有高照明差的照片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88805A 2007.11.01
JP特开平5-64075A 1993.03.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13244A1 (en) 2009-08-27
EP2094003A2 (en) 2009-08-26
KR100925191B1 (ko) 2009-11-06
EP2094003A3 (en) 2011-10-05
EP2094003B1 (en) 2013-11-20
KR20090091597A (ko) 2009-08-28
US8199234B2 (en) 2012-06-12
CN101521752A (zh)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1752B (zh) 校正照相机的背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US9648245B2 (en) Low-light image capture method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783563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trobe consecutive shooting mode
CN102348066B (zh) 摄像装置
US794447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method and program
US1017832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lient device,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li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system
US20090122168A1 (en) Method for resetting image sensing and image sens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2562714A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US6867805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10278375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5482148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調整回路及び撮像装置
US1109581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087569B (zh) 一种摄像机及摄像机启动方法、装置
US6825883B1 (en) Auto-focus apparatus based on pixel resolu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8654229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with random trigger operation
CN102082909B (zh) 数字拍摄设备以及控制该数字拍摄设备的方法
CN113347352B (zh) 拍摄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EP1901541A1 (en) Timing generation device for driving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imaging apparatus
US20100026857A1 (en) Imag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the method
JP5803873B2 (ja) 露出装置、露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7163485A1 (ja) アナログ/ディジタル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094878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1722479B1 (ko) 카메라의 백라이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055247A (ja) 撮像装置、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7236087A (ja) テレビジョンカメ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