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9175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9175A
CN101519175A CN200810183820A CN200810183820A CN101519175A CN 101519175 A CN101519175 A CN 101519175A CN 200810183820 A CN200810183820 A CN 200810183820A CN 200810183820 A CN200810183820 A CN 200810183820A CN 101519175 A CN101519175 A CN 101519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istway
contact
car
pendu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3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9175B (zh
Inventor
西田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9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9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1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有无由摆动体的摆动所引起的异常。悬吊轿厢(4)和对重(5)的主绳索(11)配置成从作为井道内设备的终点开关(16)和靠站检测用板(17)间隔开。主绳索(11)相对于终点开关(16)和靠站检测用板(17)的距离通过主绳索(11)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而变化。在终点开关(16)附近配置有第一接触传感器(22),在靠站检测用板(17)附近配置有第二接触传感器(23)。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用于检测主绳索(11)是否与它们接触。电梯的控制装置(7)根据来自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厢在井道内升降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时或强风时,不仅建筑物,有时悬吊电梯轿厢的绳索也会摆动。在绳索的摆动幅度很大时,有可能导致绳索勾挂在设置于井道内的设备上,或者设备由于绳索的碰撞而破损。
以往,为了防止电梯绳索的勾挂,提出了电梯管制运转装置,该电梯管制运转装置在测量了建筑物的摆动之后,根据测量数据来估计绳索的摆动幅度,并利用绳索的摆动幅度预测值来估计绳索勾挂的可能性。在这样的现有电梯中,当通过电梯管制运转装置判断为有可能产生绳索勾挂时,停止轿厢的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1360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电梯管制运转装置中,由于绳索的摆动幅度通过计算来估计,所以有可能会与实际的绳索摆动幅度产生误差。因此,即使不是能够实际产生绳索勾挂的摆动幅度,也可能将电梯的控制设定成强制停止轿厢的移动。由此,即使在实际上绳索的摆动幅度为不会与设备接触的程度的小摆动幅度、不需要停止轿厢的情况下,也会进行使轿厢停止的管制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为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有无由摆动体的摆动所引起的异常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井道内设备,其设置在井道内;摆动体,其配置成从井道内设备间隔开,通过摆动体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该摆动体相对于井道内设备的距离发生变化;接触检测器,其配置在井道内设备的附近,用于检测摆动体是否与该接触检测器接触;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来自接触检测器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由于将检测是否受到摆动体的接触的接触检测器配置在井道内,并且根据来自接触检测器的信息由控制装置来控制电梯的运转,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出摆动体是否由于例如地震或强风等引起的摆动体摆动而到达了接触检测器。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判断摆动体是否实际上靠近了井道内设备,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是否发生了由于摆动体的摆动而造成的电梯异常、例如井道内设备的破损和摆动体的勾挂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主绳索以二阶模式共振时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井道;7:控制装置;11:主绳索(摆动体);16:终点开关(井道内设备);17:靠站检测用板(井道内设备);18:轿厢用限速器绳索(摆动体);19:对重用限速器绳索(摆动体);20:补偿绳索;22:第一接触传感器(接触检测器);23:第二接触传感器(接触检测器);24:第三接触传感器(接触检测器);25:第四接触传感器(接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对重导轨3。在各轿厢导轨2之间以能够升降的方式配置有轿厢4,在各对重导轨3之间以能够升降的方式配置有对重5。
如图2所示,在井道1的上部设置有机房6。在机房6内设置有:控制电梯的运转的控制装置7、由控制装置7控制的曳引机(驱动装置)8、和相对于曳引机8隔开间隔配置的偏导轮9。曳引机8和偏导轮9载置于固定在机房6内的机械台10上。
在曳引机8的驱动绳轮和偏导轮9上连续卷绕有多根主绳索11。主绳索11的一个端部与轿厢4的上部连接,主绳索11的另一端部与对重5的上部连接。轿厢4和对重5由各主绳索11悬吊。此外,轿厢4和对重5通过曳引机8的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在轿厢4和对重5升降时,轿厢4被轿厢导轨2引导,对重5被对重导轨3引导。
在轿厢4上设置有轿厢出入口12、和开闭轿厢出入口12的一对轿厢门13。各轿厢门13通过安装在轿厢4上的门驱动装置(未图示),在轿厢出入口12的正面宽度方向移动。轿厢出入口12通过各轿厢门13的移动而开闭。
在设置有井道1的建筑物的各楼层地面,设置有连通井道1内和层站的层站出入口14、和开闭层站出入口14的一对层站门15。在轿厢4处于预定的靠站范围内时,各层站门15能够在层站出入口14的正面宽度方向上与各轿厢门13卡合。通过各层站门15在与各轿厢门13卡合的同时移动,层站出入口14被开闭。
在井道1内的终端层(最上层和最下层)的附近,设置有用于使轿厢4靠站以使其不会超过终端层的终点开关(井道内设备)16。此外,在井道1内的各楼层板上,设置有沿轿厢4的移动方向配置的靠站检测用板(井道内设备)17。在轿厢4上设置有板检测器(未图示),该板检测器用于在轿厢4处于预定的靠站范围时检测靠站检测用板17。检测轿厢4是否处于预定的靠站范围内的靠站传感器具有靠站检测用板17和板检测器。
在轿厢4上安装有轿厢用紧急停止装置(未图示),该轿厢用紧急停止装置通过把持轿厢导轨2来对轿厢4施加制动力。在机房6内设置有轿厢用限速器(未图示)。在轿厢用限速器上卷绕有与轿厢用紧急停止装置连接的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当轿厢4的速度成为异常的高速时,通过由轿厢用限速器把持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轿厢用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在对重5上安装有对重用紧急停止装置(未图示),该对重用紧急停止装置通过把持对重导轨3来对对重5施加制动力。在机房6内设置有对重用限速器(未图示)。在对重用限速器上卷绕有与对重用紧急停止装置连接的对重用限速器绳索19。当对重5的速度成为异常的高速时,通过由对重用限速器把持对重用限速器绳索19,对重用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在轿厢4和控制装置7之间,连接有用于传送与电梯运转有关的信息的未图示的控制缆线(移动缆线)。在轿厢4和对重5之间连接有补偿绳索20,该补偿绳索20用于减小曳引机8的驱动绳轮由于主绳索11的轿厢4侧部分和对重5侧部分的重量差而受到的载荷。控制缆线的一部分和补偿绳索20悬吊在井道1内。
各主绳索11、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对重用限速器绳索19、控制缆线以及补偿绳索20通过在水平方向摆动,而成为相对于包括终点开关16和靠站检测用板17的井道内设备的距离产生变化的摆动体(连续体)。
在井道1内,如图2所示,在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接触传感器组21。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位置根据轿厢4处于预定位置时的主绳索11的固有频率来设定。
这里,主绳索11的固有频率f[Hz]由式(1)表示。
Figure A200810183820D00061
另外,F是主绳索11的张力[N],ρ是主绳索11的密度[kg/m],L是主绳索11在曳引机8的驱动绳轮与轿厢4之间的长度[m],n是阶数。
从式(1)可知,通过确定轿厢4的位置,主绳索11的固有频率确定。
图3是表示图2中的主绳索11以二阶模式共振时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此外,图2中表示主绳索11以一阶模式共振的状态。在该示例中,根据轿厢4处于正门层(1层)时的主绳索11的固有频率来设定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位置。
此外,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位置设定于主绳索11以一阶模式(图2)和二阶模式(图3)共振时的各波形的波腹的位置。
如图1所示,各接触传感器组21具有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多个接触传感器)22~25。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配置在轿厢4的周围。此外,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配置成从摆动体(各主绳索11、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对重用限速器绳索19、控制缆线以及补偿绳索20)间隔开。此外,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用于检测在井道1内摆动的摆动体(各主绳索11、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对重用限速器绳索19、控制缆线以及补偿绳索20中的至少某一个)是否与所述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接触。
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一接触传感器22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3以在轿厢4的正面宽度方向上夹着轿厢4的方式配置。各接触传感器组21中的第二接触传感器23配置在靠站检测用板17的附近。此外,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接触传感器组21中的第一接触传感器22配置在终点开关16附近。
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三接触传感器24配置在轿厢4和对重5之间。各接触传感器组21中的第三接触传感器24配置在支承各对重导轨3的支架附近。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四接触传感器25配置在轿厢门13和层站门15之间。各接触传感器组21中的第四接触传感器25配置在水平配置于层站出入口14下部的层站地坎附近。
即,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分别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井道内设备的附近。
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具有:在井道1内水平张紧的第一~第四线22a~25a、和与第一~第四线22a~25a的一端部连接的第一~第四张力传感器22b~25b。
第一~第四张力传感器22b~25b根据第一~第四线22a~25a的张力变化,来分别检测摆动体是否与第一~第四线22a~25a接触。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根据摆动体相对于第一~第四线22a~25a的接触来分别进行检测动作。
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一张力传感器22b配置在比一个轿厢导轨2更靠近层站出入口14的位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一线22a从一个轿厢导轨2的背面和终点开关16附近通过。
第一线22a的另一端部与线固定部26连接,该线固定部26设置在支承一个对重导轨3的支架上。第一线22a从第一张力传感器22b起,在卷绕在设置于井道1内的未图示的滑轮上之后到达线固定部26。
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二张力传感器23b配置在比另一轿厢导轨2更靠近层站出入口14的位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二线23a从另一轿厢导轨2的背面和靠站检测用板17附近通过。
第二线23a的另一端部与线固定部26连接,该线固定部26设置在支承另一对重导轨3的支架上。第二线23a从第二张力传感器23b起,在卷绕在设置于井道1内的未图示的滑轮上之后到达线固定部26。
第三张力传感器24b设置在支承一个对重导轨3的支架上。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三线24a从轿厢4和对重5之间通过。第三线24a的另一端部与线固定部26连接,该线固定部26设置在支承另一对重导轨3的支架上。第三线24a从第三张力传感器24b起,在依次卷绕在设置于井道1内的一对滑轮(未图示)上之后到达线固定部26。
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四张力传感器25b配置在比另一轿厢导轨2更靠近层站出入口14的位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四线25a从轿厢门13和层站门15之间通过。第四线25a的另一端部与线固定部26连接,该线固定部26配置在比一个轿厢导轨2更靠近层站出入口14的位置。
控制装置7根据来自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即,在所有的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检测动作都停止时,控制装置7进行电梯的正常运转。此外,通过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检测动作,控制装置7进行使轿厢4停止于最近楼层的管制运转。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附近,设置有终点开关16和靠站检测用板17等容易破损的大量的井道内设备。由此,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中的任一个进行了检测动作的情况下,这些井道内设备有可能由于与摆动体接触而破损。因此,在控制装置7由于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中的至少一个的检测动作而进行了管制运转时,控制装置7在停止了轿厢4的状态下继续进行管制运转,直到手动进行恢复操作为止。
与此相对,在配置于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附近的井道内设备(例如支架和层站地坎等)中,不包含容易破损的设备。由此,在仅有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进行了检测动作的情况下,井道内设备产生破损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控制装置7仅由于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的检测动作而进行了管制运转时,控制装置7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解除管制运转、自动恢复到电梯的正常运转。
即,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检测到摆动体的接触的情况、与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检测到摆动体的接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进行彼此不同的运转。控制装置7对应于检测到摆动体的接触的接触传感器来进行彼此不同的运转。
此外,在井道1的底部设置有:配置于轿厢4下方的轿厢用缓冲器27、和配置于对重5下方的对重用缓冲器28。
接下来说明动作。在摆动体的摆动幅度小、摆动体没有与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接触时,通过控制装置7的控制来进行电梯的正常运转。
当由于地震或强风等引起的建筑物的摇晃而使得例如主绳索11大幅度摆动、主绳索11与第一~第四线22a~25a中的某一个接触时,通过受到来自主绳索11的接触的接触传感器,检测出主绳索11的接触。由此,电梯的运转成为管制运转,轿厢4停止在最近楼层。此后,在打开门以放下乘客之后,轿厢4在轿厢出入口12和层站出入口14关闭的状态下待机。
当主绳索11接触到的线是第一和第二线22a、23a中的某一个时,在轿厢4待机状态下继续进行管制运转,直到维护人员等进行恢复操作为止。
与此相对,当主绳索11接触到的线是第三和第四线24a、25a中的某一个时,在经过预定时间后,电梯的运转从管制运转自动恢复为正常运转。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检测是否与摆动体接触的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配置在井道1内,根据来自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信息,由控制装置7控制电梯的运转,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出摆动体是否由于例如地震或强风等引起的摆动体摆动而到达了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判断摆动体是否实际上靠近了井道内设备,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是否发生了由于摆动体摆动而造成的电梯异常、例如井道内设备的破损和摆动体的勾挂等。
此外,由于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具有张紧设置在井道1内的第一~第四线22a~25a、和第一~第四张力传感器22b~25b,该第一~第四张力传感器22b~25b根据第一~第四线22a~25a的张力变化,来检测摆动体是否与第一~第四线22a~25a接触,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在大范围内检测摆动体的接触与否。
此外,由于控制装置7对应于检测出摆动体的接触的接触传感器来进行彼此不同的运转,因此能够进行与由于摆动体的摆动而产生的异常的级别对应的运转,能够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的降低。即,由于容易破损的程度和容易勾挂摆动体的程度根据每个井道内设备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说,在配置于容易破损的设备和容易勾挂摆动体的设备附近的接触传感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进行了检测动作的情况下,异常的级别高,在配置于不易破损的设备附近的接触传感器(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进行了检测动作的情况下,异常的级别低。因此,在异常的级别低时,在临时停止了轿厢4之后,还能够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自动地恢复为正常运转,能够抑制电梯运行效率的降低。
此外,由于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根据摆动体的固有频率来设定,所以能够将接触传感器组21配置在摆动体共振时的波形的波腹位置。因此,能够将接触传感器组21配置在摆动体最有可能靠近井道内设备的位置,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是否发生了摆动体的摆动所引起的电梯的异常。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根据第一~第四线22a~25a的张力变化,来检测摆动体的接触与否,但是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也可以具有配置在井道1内的棒状体和移位传感器,该移位传感器根据棒状体有无移位,来检测摆动体的接触与否。在该情况下,棒状体水平配置。
实施方式2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7根据来自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但是也可以将来自测量建筑物摆动的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的信息与来自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信息组合起来,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即,在实施方式2中,在设置有井道1的建筑物中,设置有测量建筑物摆动的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控制装置7能够根据来自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的信息,通过计算来估计摆动体的摆动幅度。此外,控制装置7根据估计出的摆动幅度的信息、和来自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具体来说,控制装置7通过对根据来自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的信息估计出的摆动幅度、和预先设定好的阈值进行比较,来选择正常运转和低速运转中的某一个,其中正常运转是指使轿厢4以正常速度移动的运转,低速运转是指使轿厢4以低于正常速度的速度移动的运转。即,控制装置7在估计出的摆动幅度比阈值小时进行正常运转,在估计出的摆动幅度达到阈值时进行低速运转。
此外,控制装置7根据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的检测动作的有无,来选择正常运转和管制运转中的某一个,其中管制运转是指使轿厢4停止在最近楼层的运转。即,控制装置7在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全部都停止检测动作时进行正常运转,在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了检测动作的时候进行管制运转。
其它结构和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根据摆动体摆动幅度的信息、和摆动体是否与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接触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其中所述摆动体摆动幅度的信息是根据来自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的信息估计出的信息,因此,即使在摆动体没有与第一~第四接触传感器22~25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与摆动体的摆动幅度对应的运转。因此,不仅能够判断是否发生了由于摆动体的摆动而引起的异常,而且还能够抑制由于摆动体的摆动而引起的异常的发生本身。
实施方式3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中,各接触传感器组21仅具有第一接触传感器22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3,而未包括第三接触传感器24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5。即,在由于摆动体的接触而引起破损的可能性低的井道内设备附近,没有配置接触传感器(第三和第四接触传感器24、25),而仅在由于摆动体的接触而产生破损和产生摆动体勾挂的可能性高的井道内设备附近,配置有接触传感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
在第一和第二接触传感器22、23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了检测动作时,控制装置7进行使轿厢4停止在最近楼层的管制运转。管制运转通过控制装置7的控制而持续,直到维护人员等手动进行恢复操作为止。其它结构和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由于仅在因摆动体的接触而产生异常的可能性高的井道内设备附近配置接触传感器,因此能够减少接触传感器的个数,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虽然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各接触传感器组21配置在主绳索11共振时的波形的波腹位置,但是在井道内设备离开了主绳索11的共振波形的波腹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井道内设备的附近进一步追加接触传感器组21。
此外,虽然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位置根据主绳索11的固有频率来设定,但是由于只要是摆动体的固有频率即可,因此也可以根据例如补偿绳索20或轿厢用限速器绳索18等的固有频率,来设定各接触传感器组21的位置。
此外,虽然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轿厢4和对重5的悬吊方式为1: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这样的电梯装置:在轿厢4上设置轿厢吊轮,在对重5上设置对重吊轮,由此,轿厢4和对重5的悬吊方式为2:1绕绳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梯装置包括:
井道内设备,其设置在井道内;
摆动体,其配置成从上述井道内设备间隔开,通过摆动体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该摆动体相对于上述井道内设备的距离发生变化;
接触检测器,其配置在上述井道内设备的附近,用于检测上述摆动体是否与该接触检测器接触;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来自上述接触检测器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检测器具有:线状体,其张紧设置在上述井道内;和张力传感器,其根据上述线状体的张力变化,来检测上述摆动体是否与上述线状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井道内设置有多个上述接触检测器,该多个上述接触检测器分别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上述井道内设备的附近,
上述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电梯的运转是对应于检测到上述摆动体的接触的上述接触检测器而彼此不同的运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井道内设置有多个上述接触检测器,该多个上述接触检测器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接触检测器在上下方向的位置根据上述摆动体的固有频率来设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来自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的信息来估计上述摆动体的摆动幅度,其中上述建筑物摆动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设置有上述井道的建筑物的摆动,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估计出的上述摆动幅度的信息和上述摆动体是否与上述接触检测器接触的信息,来控制电梯的运转。
CN2008101838203A 2008-02-25 2008-12-09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9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3049 2008-02-25
JP2008-043049 2008-02-25
JP2008043049A JP5137614B2 (ja) 2008-02-25 2008-02-25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9175A true CN101519175A (zh) 2009-09-02
CN101519175B CN101519175B (zh) 2012-04-04

Family

ID=4108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38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9175B (zh) 2008-02-25 2008-12-09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37614B2 (zh)
CN (1) CN1015191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7206A (zh) * 2011-02-04 2012-08-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具备绳索的交叉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1214184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电梯挂绳位置的建筑物漂移确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9098A (ja) * 2012-07-03 2014-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方法
JP6445644B1 (ja) * 2017-09-20 2018-12-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異常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異常検出方法
US11383955B2 (en) * 2019-01-29 2022-07-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control based on building and rope sw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8181A (en) * 1978-09-27 1980-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bnormality detector of elevator
JPS603764U (ja) * 1983-06-21 1985-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風管制運転付きエレベ−タおよび建物の揺れ量検出装置
JPH0312786Y2 (zh) * 1986-02-27 1991-03-26
JP4773704B2 (ja) * 2004-10-29 2011-09-14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867659B2 (ja) * 2004-12-21 2012-0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学習装置と係数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618101B2 (ja) * 2005-11-08 2011-01-26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装置
JP4399438B2 (ja) * 2006-06-16 2010-0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7206A (zh) * 2011-02-04 2012-08-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具备绳索的交叉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02627206B (zh) * 2011-02-04 2015-08-0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具备绳索的交叉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1214184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电梯挂绳位置的建筑物漂移确定
CN112141841B (zh) * 2019-06-28 2022-08-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电梯挂绳位置的建筑物漂移确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9175B (zh) 2012-04-04
JP2009196807A (ja) 2009-09-03
JP5137614B2 (ja)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1060B (zh) 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装置以及方法
WO2007099619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CN102131725B (zh) 电梯装置
CN103991767A (zh) 电梯装置及其绳索摆动抑制方法
JP570470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感知器
CN101519175B (zh) 电梯装置
JP2012056698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99768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異常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異常監視方法
JP524025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JP649486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0031284A1 (ja) エレベータ診断システム
CN109153537A (zh) 电梯装置
JP6480840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方法
WO2007077828A1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2126499A (ja) エレベータ
JP6494793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法
CN103979378A (zh) 电梯的管制运行装置及其方法
WO201303855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411415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3552897B (zh) 电梯的控制线缆异常检测装置和方法
JP48678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WO200510564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7331902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952366B2 (ja) エレベータ釣合い錘・調速機ロープ張り車のクリアランス管理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736284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