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676B - 连接用插座 - Google Patents

连接用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676B
CN101515676B CN2009100080039A CN200910008003A CN101515676B CN 101515676 B CN101515676 B CN 101515676B CN 2009100080039 A CN2009100080039 A CN 2009100080039A CN 200910008003 A CN200910008003 A CN 200910008003A CN 101515676 B CN101515676 B CN 101515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socket
latch
chimeric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80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676A (zh
Inventor
浅井清
大泽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5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6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进一步低背化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插座触点(5),其插销连接部(54)的前端位于插入进深部且形成防止触点变形部(56),在插销连接部插入口一侧突出设置插销接点部(55),中间部(52)形成弹簧部(53),在插座壳体(33)上形成嵌合凹部(31),固定部(34)设置可插入弹簧部的插入孔(3b),在固定部的内侧面插入进深部一侧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可进退的切口部(3d),插销(2)由插销壳体(21)和插销触点(4)构成,插销触点(4)其一端位于插销壳体(21)的外部,另一端与插销触点相对地位于插销壳体(21)侧面并形成插座接触部(42),中间部形成在插销壳体上固定的固定部(43)。

Description

连接用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连接用连接器中使用的连接用插座,该连接用连接器可将印刷布线基板互相电连接或可将电学模块电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上。 
背景技术
虽然家电产品等电子设备在内部设置安装电子部件的印刷布线基板而构成设备,但由于仅在一个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电子部件,所以基板的面积增大,因而存在将多个小基板重叠配置而构成设备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将重叠的印刷布线基板互相之间用多个连接端子电连接,使用由多极构成的连接器来用于将印刷布线基板互相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 
因此类目的而使用的连接用连接器需要通过多个连接端子来连接,而且,需要缩小层叠的基板间的间隙。其中,高度方向的空间必然变小,需要在该有限的空间中将电子部件连接。 
下面,作为连接用插座的实例,以现有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为现有例1来进行说明。 
作为现有例1的现有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以下简称为连接器)100通过在图9(a)所示的插座101中央设置的嵌合空间101a中插入图9(b)所示的插销102而嵌合。 
图9表示现有例1的连接器100,(a)是插座101的俯视说明图,(b)是插销102的俯视说明图,(c)是(a)的中央纵剖面说明图,(d)是(b)的中央纵剖面说明图。 
现有例1的插座101是细长的扁平长方体的板状,在中央,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列嵌合空间101a。插座101在树脂成形的插座壳体101b上并排设置多个触点103的状态下一体化成形。 
插座壳体101b在中央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细长的中央突部101c,在中央突部101c的两侧设有插座触点103的固定突部101d,中央突部101c和固定突 部101d之间形成嵌合空间101a。此外,插座壳体101b连续设置中央突部101c和固定突部101d的两端而成。 
插座101的插座触点103由良导体的金属片构成,从固定突部101d到中央突部101c而配置固定。该配置固定的插座触点103在插座10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固定多个。 
插座触点103的一端在固定突部101d的与中央突部101c相反一侧的外侧突出设置而形成基板连接部103a。因此,基板连接部103a以与插座101的底面成为平行的方式突出设置。插座触点103从基板连接部103a向插座101上面一侧即插入侧面104方向弯折并在固定突部101d的插入侧面104以卷绕固定突部101d的方式U形地再次弯折而形成固定部103b。再有,插座触点103接续固定部103b而形成接触压力弹簧部103c,接触压力弹簧部103c的前端形成接触端部103d并成为插座触点103的另一端。接触压力弹簧部103c在固定部103b的底面105一侧沿底面地弯曲并向中央突部101c一侧延伸设置,沿中央突部101c向插入侧面104一侧再次弯曲并在中央突部101c的插入侧面104以使接触端部103d向嵌合空间101a一侧突出的方式形成。而且,接触压力弹簧部103c对于从固定部103b到接触端部103d以固定部103b为支点来使接触端部103d向中央突部101c一侧移动的力而具有作用力。 
如此形成的插座触点103夹着中央突部101c而在各固定突部101d上并排设置25对等多个并形成具有50接点等很多接点的插座触点103。 
插销102由与插座101同样的细长扁平的板主体构成,且在中央形成插座101的中央突部101c可嵌入的凹部102b。 
如图9(b)及(d)所示,插销102由插销壳体102a和插销触点105构成。插销壳体102a以在中央形成凹部102b的方式通过剖视为凹形状的树脂而形成,并形成覆盖凹部102b两侧的安装突部102c,且嵌合插销触点105而形成插销102。 
在插销壳体102a的安装突部102c上固定的插销触点105以与插销102的底面106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安装突部102c的外方并将一端形成为基板连接部105a,使基板连接部105a从底面106向凹部102b开口一侧沿安装突部102c地弯折,且在凹部102b一侧卷绕安装突部102c地再次弯折并形成安装部105b, 沿安装突部102c的凹部102b侧面配置另一端,该另一端形成与插座触点103的接触端部103d接触的接触部105c。 
在如上述那样形成的现有例1的连接器100中,在插座101连接到布线基板上时,将从插座壳体101b向外方突出而配置的插座触点103的基板连接部105a通过软钎焊等固定在设置于印刷布线基板上的连接端子上。即使在连接器100的插销102中,也同样地将从插销壳体102a向外方突出而配置的插销触点105的连接部105a通过软钎焊等固定在设置于印刷布线基板上的连接端子上。 
在现有例1中表示的连接器100中,由于插销触点105的基板连接部105a向插销102的外方突出,所以在将插座101及插销触点105嵌合并连接时,插销触点105的基板连接部105a不与插座101的插座触点103接触,使上述连接回避插销102向插座101的插入量,并在考虑确保插入量的长度大小的基础上确定,所以在将插座101及插销102连接时互相连接的印刷布线基板间的间隙存在增大插销触点105的厚度大小的问题。该印刷布线基板间的间隙在制造电子设备时成为设备小型化的障碍,在将印刷布线基板互相连接的连接器100中,连接器100的低背化即缩小该间隙成为连接器100的重要因素。 
于是,作为消除插销触点105的厚度大小的连接器,有现有例2所示那样的基板间连接用连接器200。 
作为现有例2的基板间连接用连接器200是特开2007-328946,在图10中表示。 
作为现有例2的基板间连接用连接器200(以下简称为连接器200)与现有例1同样地使插座203和插销205嵌合并在设置于插座203中的插销嵌合凹部212中插入嵌合而形成互相的连接。 
在连接器200的插销205中,插销触点260的与印刷布线基板连接固定的第二接触片262在插销壳体250的底面一侧没有从插销壳体250沿底面突出地设置,且形成插销触点260的一端。此外,插销触点260的另一端在图10上向嵌合的插座203一侧U形地弯折并形成第二弹簧接触片264。 
另一方面,在插座203中,插座触点220具有在插座壳体210中压入、卡定的第一保持片221。此外,从第一保持片221的下端部大体垂直地向外侧弯 折并形成第一连接片222,设有从第一保持片221的上端部向下侧折回(即,在大体垂直地向内侧弯折后再大体垂直地向下侧弯折)而朝向插销嵌合凹部212内的弯曲片223,再有,设有从弯曲片223的前端部向上侧折回而位于插销嵌合凹部212内的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弹簧接触片224。而且,在第一弹簧接触片224的前端部形成接触部228,弯折山部形成为以向插销嵌合凹部212内突出的方式弯折的山部。 
而且,通过将插座203和插销205互相地嵌合连接,而将分别连接固定的印刷布线基板电连接。 
此外,作为用于将电子模块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上的连接用插座,存在将照相机模块安装到基板上时的模块插座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28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115506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例2中表示的连接器200中,在插座触点220中施加与插销触点260的接触压力的第一弹簧接触片224其与插销触点260的接触部228成为自由端。因此,由于成为施加插销触点260接触时的接触压力的弹簧力是第一弹簧接触片224的基端部且以成为U形的弯曲起点的A点为支点并使接触部228变形的构成,所以为了U形的弯曲部分获得弹簧力而增大插座203的厚度,存在成为低背化的障碍的问题。 
再有,由于接触部228成为自由端且在嵌合时没有限制地移动,所以使与接触部228的接触良好,因而具有在插销触点260上设置具有弹簧力的第二弹簧接触片264,且必须以获得良好接触的方式形成的问题。 
此外,在现有的模块插座中,虽然使用与电子模块的形状一致的连接用插座,但连接用插座的构成与上述现有例相同。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供可进一步低背化的基板对基板或将基板对电子模块连接的连接器的连接用插座。 
在本发明中,为进一步实现低背化,提供了一种连接用插座,具备插座壳体、和安装在上述插座壳体上的插座触点,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壳体设有可嵌合第二连接对象的嵌合凹部、和通过上述嵌合凹部而相对的一对触点固定 部,上述插座触点的一端位于上述触点固定部的外部且在该一端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对象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上述插座触点的另一端位于上述嵌合凹部内且在该另一端形成有与插入在上述嵌合凹部中的第二连接对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上述一端和上述另一端的中间部形成有通过按压上述第二连接部从而使上述第二连接部向上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移动的弹簧部,上述中间部的比上述弹簧部靠第一连接部一侧的部分固定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位于上述嵌合凹部的第二连接对象插入进深部一侧,并形成有向上述触点固定部的外部侧折弯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中的上述嵌合凹部一侧的侧面上并在与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入形成地设有切口部,上述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在该切口部的内部可进退自如,在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嵌合凹部插入口一侧形成有进一步向上述嵌合凹部内方突出的第一接点部,多个上述插座触点并排设置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上,在将第二连接对象向上述嵌合凹部插入时,上述第一接点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抵接而被按压且通过上述弹簧部的弹簧力对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给与接触压力,上述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向上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移动进入上述切口部,在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拔出时防止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上述嵌合凹部拔出,上述插座触点使上述第一连接对象和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电连接。 
在该连接用插座中,插座触点的第一连接部预先与第一连接对象例如第一印刷布线基板等连接固定,并安装在该第一印刷布线基板上。而且,将在插入连接用插座的嵌合凹部中且可与插座触点连接的插销等第二连接对象连接固定到例如第二印刷布线基板上并安装。在该状态下,在向连接用插座的嵌合凹部插入插销时,在插销上设置的插销触点通过插销触点的弹簧力而被按压接触。而且,由插销按压的插座触点被压向插入方向且向与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此外,虽然在将插销从连接用插座取下时通过向拔出插销的方向摩擦而拉伸插座触点并使其变形,但位于嵌合凹部的进深部一侧的插座触点的连接部前头不会抵接插销并卷曲而向上变形。 
再有,在本发明中,通过除了上述连接用插座之外还设置防止触点变形部并且在插座壳体上设置防止触点变形部进入的切口部,而在将插销插入嵌合凹部时按压插座触点,并通过弹簧部的压缩而向与插入方向大体正交的插座壳体的外方移动。此时,向嵌合凹部的深部一侧设置的防止触点变形部进入在插座 壳体上设置的切口部内并将被按压的插座触点定位。 
于是,在将防止触点变形部定位后,相对于向插销拔出方向的移动而由切口部支撑防止触点变形部。因此,在插销拔出时,插座触点不会向插销拔出方向移动。 
还有,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连接用插座,在上述插座触点的连接部,在第二连接对象插入进深部一侧也形成进一步向嵌合凹部内侧突出的第二接点部。因此,将在连接部在插销插入一侧和插销插入进深部一侧的两个地点形成接点部。于是,在连接用插座中,在插入插销时,具有两个地点的接点,例如,即使在因实施连接用插座的电子设备剧烈运动或冲击而使接点部瞬间从插销脱离并解除电连接的情况下,也处于某一接点与插销接触的状态。 
此外,在拔出插销时,第二接点部与插销接触,所以即使插座触点的连接部在拔出时存在此类动作也保持相同姿势。 
还有,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连接用插座,在上述插座壳体的触点固定部设置可将插座触点的弹簧部插入第二连接对象插入侧面中央的插入孔,比插入孔更靠嵌合凹部一侧的第二连接对象插入侧面形成防止压曲变形部,在第二连接对象向嵌合凹部插入时,在插座触点因与第二连接对象的插座接触部的按压接触而变形之际,上述中间部可与防止压曲变形部滑动移动。因此,上述插座壳体的触点固定部,比插入孔更靠嵌合凹部一侧的插销插入侧面形成由插座触点的弹簧部而与嵌合凹部侧的中间部接触的防止压曲变形部,在向嵌合凹部插入插销时,在插座触点因与插销的按压接触而变形之际,如果上述中间部可与防止压曲变形部滑动移动,则在将插销向嵌合凹部插入时插销通过插座触点的弹簧力而被按压接触并被插入。而且,由插销按压的插座触点被压向插入方向且向与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此时,虽然插座触点向插入方向的移动通常表现为插座触点的压曲现象,但插座触点抵接在插座壳体上设置的防止压曲变形部,与插座触点向防止触点变形片部的切口部进入相结合而不压曲地向与插入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移动。 
虽然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提供连接用插座,但可作为由插座和插销构成的连接用连接器使用,该连接用连接器,通过将在第一连接对象上固定的插座和在第二连接对象上固定的插销相对地嵌合连接而可将第一、第二连接对象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插座由设有可嵌合插销的嵌合凹部的插座壳体和一端位于 壳体外部并形成与第一连接对象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位于嵌合凹部并形成插销连接部的插座触点构成,插座触点其插销连接部的前端位于嵌合凹部的插销插入进深部一侧,在插销连接部的嵌合凹部插入口一侧,形成向嵌合凹部一侧突出的插销接点部,插销触点的中间部以通过按压插销接点部而可向第一连接部一侧滑动移动的方式形成弹簧部,插座壳体通过使触点固定部相对而设置来形成嵌合凹部,触点固定部在中央设有可将插座触点的弹簧部插入的插入孔, 
插销由在嵌合凹部中插入时与插座触点接触的多个插销触点和将插销触点与插座触点对应地并排设置固定多个的插销壳体构成,插销触点其一个端部位于插销壳体的外部且形成与第二连接对象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端部形成在向嵌合凹部插入时与插销触点相对地位于插销壳体侧面且克服弹簧部的弹簧力而使插座触点的插销接点部滑动移动的插座接触部,中间部形成在插销壳体上固定的固定部, 
在插销向嵌合凹部插入时,插座触点通过与插销触点的插座接触部的按压接触而被电连接。 
此外,安装有上述插座的第一连接对象是第一印刷布线基板,安装有插销的第二连接对象是第二印刷布线基板,插座和插销可形成将第一印刷布线基板和第二印刷布线基板电连接的基板用连接用连接器, 
再有,安装有上述插座的第一连接对象是印刷布线基板,固定插销的第二连接对象是电子模块且插销构成电子模块的连接部,也可成为形成将电子模块向印刷布线基板电连接的电子模块连接用连接器的连接用连接器。 
而且,还有,可用作下述连接用连接器,该连接用连接器为:上述插座触点的插销连接部前端位于嵌合凹部的进深部且形成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在上述插座壳体上在触点固定部的嵌合凹部侧面的插销插入进深部一侧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可进退的切口部, 
如果在插销向嵌合凹部插入时插座触点的插销连接部因与插销触点的插座接触部的按压接触而滑动移动,则防止触点变形片部进入插座壳体的切口部并被限位。 
另外,可成为下述连接用连接器:上述插座壳体的触点固定部,比插入孔 更靠嵌合凹部一侧的插销插入侧面形成由插座触点的弹簧部而与嵌合凹部侧的中间部接触的防止压曲变形部,在向嵌合凹部插入插销时,在插座触点因与插销的按压接触而变形之际,上述中间部可与防止压曲变形部滑动移动; 
也可在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的连接用连接器或没有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的连接用连接器上设置防止压曲变形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连接用插座中,由于使弹簧部向与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方向相交地定位的插座触点的中间部设置,所以可成为在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时在与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即从大体垂直的触点固定部的嵌合凹部侧向触点固定部的外方具有弹簧力并可移动的连接用插座,这样,由于形成弯曲的弹簧部等而产生的向嵌合凹部的插入方向上不需要剩余部,所以具有可进一步促进连接用连接器的低背化的效果。此外,使在嵌合时插销触点和插座触点接触并嵌合的有效嵌合长度可由从刚插入嵌合凹部后到嵌合结束时的长度得到,并且,由于以防止触点变形片部为支点而变形所以可得到良好的弹簧力。再有,具有如下效果:插座触点在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时难以进行向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方向压曲的动作。 
再有,通过在插座触点上设置位于嵌合凹部的进深部一侧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并且在插座壳体上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可进退的切口部,在将第二连接对象插入嵌合到连接用插座的嵌合凹部中时,防止触点变形片部进入在插座壳体上设置的切口部并被定位。这样,在从连接用插座取下插销时,具有即使通过插座触点和第二连接对象的静止摩擦或滑动时的动摩擦而将插座触点向第二连接对象拔出方向牵拉,也可防止防止触点变形片部挂在切口部而向拔出方向变形的效果。 
还有,通过在插座触点的连接部在第二连接对象插入一侧设置接点部并在第二连接对象插入进深部一侧形成第二接点部,可与第二连接对象在两个地点电连接,所以即使例如向实施连接用插座的电子设备等施加较大冲击等且插座触点的接点部或第二接点部从第二连接对象瞬间分离,也可维持任一接点部的电连接,因而具有可导致导通不良的可能性大幅减小的效果。再有,具有接触电阻等所产生的导通不良也通过两点连接来消除的效果。还有,通过使接点部 为两点,自电连接结束时开始便可得到较大的连接保持力。此外,通过使接点部为两点,且通过在第二连接对象嵌合时按压接点部并抵接之后按压抵接第二接点部,而可在作业时得到可靠的嵌合感。 
还有,由于在插座壳体上设置防止压曲变形部,所以具有即使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时的按压力的一部分作为将插座触点向第二连接对象插入方向压曲的按压分力而起作用,插座触点也与防止压曲变形部抵接而防止压曲并可防止插座触点的变形的效果。 
再有,如果使第一连接对象为印刷布线基板,并使第二连接对象为电子模块来实施,则不进行软钎焊等所进行的加热,且具有可实现低背化并向印刷布线基板安装的效果。再有,虽然在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电子模块等,但期望考虑修理时而可容易取下地安装的情况下等,也具有可实现低背化的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说明图,且是分别从插入侧面方向观察的立体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说明图,且是分别从与插入侧面相反方向观察的立体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嵌合状态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立体说明图。 
图6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连接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图8是同样地表示实施例3的嵌合状态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图9是表示现有例1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现有例2的说明图。 
图中: 
P-印刷布线基板;P1-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2-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3-最外部的印刷布线基板;1-连接用连接器;2-插销;21-插销壳体;22-固定部件;23-触点固定部;24-触点固定部;25-中央切口部;26-侧面; 27-第二基板安装面;28-插入侧面;29-插座抵接面;2a-电子模块;3-插座;31-嵌合凹部;32-插销插入侧面;32a-防止压曲变形面;33-插座壳体;34-触点固定部;35-宽度方向周围部;36-增强零件;37-中央突部;38-触点固定槽;38a-固定槽底面;39-内侧面;3a-外侧面;3b-插入孔;3c-基板安装面;3d-切口部;4-插销触点;41-第二基板连接部;42-插座接触部;43-固定部;44-突起部;5-插座触点;51-基板连接部;52-中间部;53-弹簧部;54-插销连接部;55-插销接点部;56-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7-第二插销接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央剖视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说明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嵌合状态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标记1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连接用连接器1(以下简称为连接器1)由在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上安装的插销2和在作为第一连接对象的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上安装的连接用插座3(以下简称为插座3)构成,将插销2和插座3连接并将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和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电连接。在该实施例1中表示的第二连接对象由在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上连接固定的插销2构成。 
如图1所示,插销2为俯视呈细长方形的板状体的形状,且由将中央切口的成为口字形形状的插销壳体21和在插销壳体21上固定多个的插销触点4构成。 
插销壳体2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由金属片构成的固定部件22以增强固定壳体21。此外,经在中央切口的中央切口部25而相对的壳体21的长度方向部分别形成触点固定部23、24。在触点固定部23、24上分别并排设置固定多个触点4。插销触点4的固定通过与插销壳体21一体成形并固定来完成。插销触点4将作为良导体的细长板状的金属板弯折而形成。 
插销触点4其一端是向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的安装面一侧,且形成以位于中央切口部25一侧的方式固定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此外,插销触点4的 另一端位于插销壳体21的侧面26且形成插座接触部42。而且,第二基板连接部41和插座接触部42由中间部连接,中间部从第二基板连接部41弯折并使插销壳体21的触点固定部23、24从第二基板安装面27一侧向插入侧面28贯穿,再沿插入侧面28地弯折并向侧面26一侧弯折,而向插座接触部42连通。插销触点4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通过软钎焊等安装在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上。 
如此形成的插销触点4在使插销2与插座3嵌合卡定时与在插座3上设置的插座触点5可按压接触地相对并设置多个。 
而且,插销2形成为可在插座3上设置的嵌合凹部31中插入,且以极力抑制连接器1的厚度的方式进入嵌合凹部31中且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表面可抵接插座3的插销插入侧面32,并且成为可嵌合的厚度。再有,虽然插销插入侧面32通过与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抵接而完成最大的低背化,但也可考虑与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的绝缘关系等而设置微小的间隙,且可不必抵接。 
插座3设有与插销2嵌合固定的嵌合凹部31。因此,嵌合凹部31在插销插入侧面32一侧开口。 
插座3由插座壳体33和插座触点5构成。插座壳体33由比插销2大致大一圈的板状体的合成树脂构成,且成为在插销2俯视时为细长长方形的板主体的形状。在插座触点5的中央设置插入插销2的嵌合凹部31,嵌合凹部31的长度方向侧面周围部形成触点固定部34。因此,触点固定部34隔着嵌合凹部31而互相相对。此外,在插座壳体33的宽度方向周围部35,埋入增强插座壳体33的增强零件36,并增强插座壳体33。再有,在插座壳体33的嵌合凹部31中央,突出设有在插销2嵌合时插入在插销2上设置的中央切口部25中的中央突部37。该中央突部37在插销2嵌合时进行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嵌合位置的定位。因此,中央突部37由与插销2的中央切口部25对应的形状构成。 
此外,在插座壳体33的触点固定部34上,在插销2嵌合时与插销触点4相对的位置上设有触点固定槽38。触点固定槽38从与嵌合凹部31相对的内侧面39通过插销插入侧面32而到达外侧面3a且设置成插座触点5没有从插销插入侧面32突出的深度。 
此外,在插销插入侧面32的触点固定槽38的大体中央穿设插入孔3b。再有,在触点固定槽38的内侧面39上,穿设切口部3d,该切口部3d使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安装面3c侧比另一触点固定槽38深且向外侧面3a一侧切口。此外,从插入孔3b到嵌合凹部31的触点固定槽38形成作为防止压曲变形部的防止压曲变形面32a。该防止压曲变形面32a在将插销2向嵌合凹部31插入时,在插销触点4将插座触点5向插销插入一侧按压之际,防止压曲的插座触点5抵接防止压曲变形面32a而压曲。 
这样,通过在插座3上以插座触点5不在表面上突出地设置触点固定槽38,在将插座3和插销2嵌合固定之际,即使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抵接触点固定部34,也不会与插座触点5电接触,并使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和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的间隙更窄并实现低背化。再有,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形成中央突部37,但如果能清楚在插销2的嵌合时可确保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和插销2的绝缘等的条件,则不会形成中央突部37,且可不设置嵌合凹部31的基板安装面3c侧地将嵌合凹部31作为通孔而设置,在该情况下,可进一步实现低背化。 
插座触点5使作为良导体的细长板主体弯折而形成。插座触点5的一端从插座3的外侧面3a突出并作为第一基板连接部51而设置。第一基板连接部51是在将插座3安装在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上时用于通过软钎焊等而与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固定的连接部。因此,第一基板连接部51位于与插座壳体33的基板安装面3c为大体平直之处。与基板连接部51接续的中间部52沿在外侧面3a上设置的触点固定槽38而设置,在外侧面3a的插入侧面32一侧弯折并配置在穿设于插入侧面32上的触点固定槽38中配置且以在插入孔3b部分进入插入孔3b内的方式V形或U形地弯折并形成弹簧部53,再沿插入孔3b的嵌合凹部31侧的触点固定槽38而配置。而且,插座触点5其沿外侧面3a配置的中间部52和弹簧部53嵌入外侧面3a和插入孔3b并与插座壳体33嵌合固定。 
此外,通过弹簧部53而沿嵌合凹部31侧的插入侧面32配置的中间部52如图2所示那样向嵌合凹部31的进深部一侧(底面一侧)弯折。 
从该内侧面39到向进深部一侧(与插入侧相反一侧)弯折而设置的另一 端形成插销连接部54。 
插销连接部54在插入侧面32一侧使向嵌合凹部31中央突出的插销接点部55弯曲而形成,接续插销接点部55而向嵌合凹部31进深部一侧以大体成为插入方向的方式(即,与内侧面39平行地)延伸设置插座触点5。而且,使成为另一端的前端在与切口部3d相对的位置处向外侧面3a一侧弯折,且在切口部3d上其前端部以微小程度的长度向外侧面3a一侧突出并形成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插销连接部54配置成插销接点部55成为与插销触点4抵接的位置。此时,插销连接部54以边克服弹簧部53的弹簧力边向外侧面3a一侧移动的方式从成为在内侧面39设置的触点固定槽38的凹部底面的固定槽底面38a向嵌合凹部31一侧浮起而设置。此外,通过使插销连接部54的前端向嵌合凹部31的进深部一侧(底面一侧)延伸设置,而没有设置临时使前端弯折的防止触点变形部56,且即使在将插销2从插座3拔出时插销接点部通过与插销触点4的摩擦而施加向拔出方向移动且卷曲上升的力,由于该前端与插销触点4的插座接触部42抵接,所以也可防止卷曲上升。 
如此形成的插座触点5从基板连接部到弹簧部53固定在插座壳体33上。此外,从弹簧部53到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在按压插销接点部55时,成为通过弹簧部53的弹簧力等而向成为与插销2插入方向相交方向的外侧面3a一侧按压扩展地可移动的状态。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在插座触点5上设置成为嵌合凹部31的进深部一侧的切口部3d的一侧,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且可在切口部3d中进退,但也可不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而仅向嵌合凹部31的进深部一侧延伸设置。 
在如上述那样形成的连接器1中,将在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上安装的插销2向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插入,并成为图4所示的向嵌合凹部31的嵌合状态。 
此时,插入的插销2的插销触点4与在插座壳体33上设置的插座触点5抵接并使插座触点5移动。在插座触点5中,在按压插销接点部55时,嵌合凹部31一侧由中间部52的弹簧部53而与防止压曲变形面32a抵接,所以限制嵌合凹部31向进深部一侧移动,因而克服弹簧部53的作用力而沿插销插入 侧面32滑动并向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插座壳体33的外侧面3a一侧移动。此外,由于作为插销连接部54的前端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也进入切口部3d,所以几乎没有发生插销连接部54的变形。因此,即使在插销2向插座3插拔时发生扭转,也可没有压曲地插入插座触点5。 
而且,在插销2的插入结束时,如图4所示,安装有插销2的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可插入到与插座3的插销插入侧面32相对并接触的位置,所以可缩小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和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的间隙并可使连接器1进一步低背化。 
在为了从图4所示的插销2及插座3的嵌合时解除嵌合而使插销2及插座3互相远离地移动时,在插座3中,插座触点5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进入切口部3d并卡定,所以该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和切口部3d的卡定持续到插销2和插座3脱离,且可防止通过拔出时的插座接触部42和插销连接部54的静止摩擦和滑动所产生的动摩擦而将插销连接部54向嵌合凹部31的开口一侧牵拉并变形。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连接用连接器1用于将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和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电连接,但在下面所示的实施例2中,说明为了在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上连接作为电子部件的电子模块而使用插销2的构造的实施例2。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立体说明图。 
在如实施例2那样形成电子模块2a来作为插销且必须与印刷布线基板连接的情况是由于电子模块2a怕热且耐热性较低因而不能承受软钎焊等的热的情况和在修理时必须容易装卸且软钎焊等的固定方式所形成的向印刷布线基板的固定不适当的情况等。当然,也可在这以外的情况下使用。 
在实施例2中,电子模块2a与实施例1同样地设有插销触点4。因此,由于实施例1的插销触点4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在电子模块内与电子部件电连接(未图示),所以插座接触部42通过实施例1的固定部43(未图示)而在电子模块2a的侧面26露出。 
在实施例2的电子模块2a中,与实施例1的插销2不同,不设置中央切口部25且由电子部件等(与实施例1的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对应)形成内部。 再有,插销壳体21也是内包上述电子部件等并形成电子模块周围的箱体等。除了电子模块2a之外与实施例1的插销2相同。 
插销3,以没有设置中央切口部25的电子模块2a可插入的方式,不设置中央突部37且嵌合凹部31侧的基板安装面3c一侧平坦地形成。此外,根据情况,也可以取消嵌合凹部31的基板安装面3c一侧,或者将嵌合凹部31设置成通孔。这样,可进一步实现低背化。 
而且,插座3的其它构造与实施例1同样地设置。 
在如上述实施例2那样形成连接用连接器1时,即使在第一印刷布线基板P1及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间的高度(间隙)有限的空间中,当然可配置电子模块,例如,如图6所示,使用实施例1所示的插销2和电子模块2a,将多个印刷布线基板P通过插销2而实现低背化并电连接,再者,可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的箱体X和最外部的印刷布线基板P3的狭窄空间中连接电子模块2a而设置。 
当然,可将实施例1及实施例2任意组合并将印刷布线基板P及电子模块2a层叠地进行配置。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7是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3的中央剖视说明图,图8是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3的中央剖视说明图。 
在实施例3中,如图7及图8所示,在插座触点5上,除了插销接点部55之外,还设有第二插销接点部57。第二插销接点部57从作为嵌合凹部31的进深部一侧的切口部3d一侧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56稍靠近接点部55地设置,且接点部55同样地向嵌合凹部31的中央突出而设置。因此,在将插销2嵌合固定在嵌合凹部31中时,接点部55及第二插销接点部57将与插销触点4的插座接触部42按压接触。 
此外,在实施例3中,在插销触点4上设置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是向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的安装面一侧且与实施例1不同而位于外方地弯折设置,并与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通过软钎焊等连接固定,将插销2向第二印刷布线基板P2电连接并定位。 
再有,在插销触点4上设置突起部44。即,在插座接触部42的大体中央设置稍向外突出的突起部44。突起部44设置成,在图8所示的嵌合时,位于 在插座触点5的插销接点部55和第二插销接点部57之间形成的凹部。 
还有,在实施例3中,在插销壳体21的中央没有设置中央切口部25。取而代之,将在嵌合时与在插座壳体33的嵌合凹部31中设置的中央突部37抵接并可调节嵌合时的嵌合深度的插座抵接面29设置成凹状以便做成在嵌合时使插销触点4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2和插座触点5不接触的适当深度。 
因此,在实施例3中,通过在插销触点4上设置突起部44,在将插销2向插座3插入时,插销触点4的插座接触部42首先按压插座触点5的插销接点部55并向横方向(即,各弹簧部53所在的方向)按压扩展,随后突起部44越过插销接点部55,所以作业者插入插销2并嵌合时,可给予进行可靠嵌合的咔哒感。 
而且,虽然在实施例3中,通过在外侧设置插销触点4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在将插销2向插座3嵌合时插销触点4的第二基板连接部41与插座触点5的上部相对而配置,但插座触点5位于在插座壳体33中设置的触点固定槽38内并且在插销2和插座3嵌合时,插销2的插座抵接面29和插座壳体33的中央突部37抵接并定位,所以插销触点4和插座触点5不会接触。 
本发明可使用连接用连接器来作为在具有多极接点并将印刷布线基板之间连接时使用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的连接器之一。此外,不限于印刷布线基板,例如,可用于将欠缺耐热性且怕热的电子部件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上高度有限的空间中。 

Claims (3)

1.一种连接用插座,具备插座壳体、和安装在上述插座壳体上的插座触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座壳体设有可嵌合第二连接对象的嵌合凹部、和通过上述嵌合凹部而相对的一对触点固定部,
上述插座触点的一端位于上述触点固定部的外部且在该一端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对象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
上述插座触点的另一端位于上述嵌合凹部内且在该另一端形成有与插入在上述嵌合凹部中的第二连接对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在上述一端和上述另一端的中间部形成有通过按压上述第二连接部从而使上述第二连接部向上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移动的弹簧部,
上述中间部的比上述弹簧部靠第一连接部一侧的部分固定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上,
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位于上述嵌合凹部的第二连接对象插入进深部一侧,并形成有向上述触点固定部的外部侧折弯的防止触点变形片部,
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中的上述嵌合凹部一侧的侧面上并在与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入形成地设有切口部,上述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在该切口部的内部可进退自如,
在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嵌合凹部插入口一侧形成有进一步向上述嵌合凹部内方突出的第一接点部,
多个上述插座触点并排设置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上,
在将第二连接对象向上述嵌合凹部插入时,上述第一接点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抵接而被按压且通过上述弹簧部的弹簧力对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给与接触压力,上述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向上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移动进入上述切口部,在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拔出时防止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上述嵌合凹部拔出,上述插座触点使上述第一连接对象和上述第二连接对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插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对象插入进深部一侧形成有向上述嵌合凹部内方突出的第二接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用插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触点固定部中的第二连接对象插入侧面中央设置可将上述弹簧部插入的插入孔,
比上述插入孔靠嵌合凹部一侧的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插入侧面形成防止压曲变形部,在上述第二连接对象向上述嵌合凹部插入时在上述插座触点因与上述第二连接对象按压接触而变形之际,上述中间部可与防止压曲变形部滑动移动。
CN2009100080039A 2008-02-20 2009-02-19 连接用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8965 2008-02-20
JP2008038965A JP4472762B2 (ja) 2008-02-20 2008-02-20 接続用ソケット
JP2008-038965 2008-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676A CN101515676A (zh) 2009-08-26
CN101515676B true CN101515676B (zh) 2011-12-28

Family

ID=4104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80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676B (zh) 2008-02-20 2009-02-19 连接用插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72762B2 (zh)
KR (1) KR20090090247A (zh)
CN (1) CN1015156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0508B2 (ja) 2010-08-27 2012-12-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28279B2 (ja) 2011-04-20 2015-06-0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614549B2 (ja) * 2011-11-30 2014-10-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配線端子接続装置
JP6136078B2 (ja) * 2015-02-09 2017-05-31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8324Y (zh) * 2003-05-08 2004-05-2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低外形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US7118388B2 (en) * 2003-02-06 2006-10-1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8388B2 (en) * 2003-02-06 2006-10-1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618324Y (zh) * 2003-05-08 2004-05-26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低外形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9-266036A 1997.10.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90247A (ko) 2009-08-25
JP4472762B2 (ja) 2010-06-02
CN101515676A (zh) 2009-08-26
JP2009199823A (ja) 200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8441B2 (en)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CN105870732B (zh) 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US8079876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7985106B2 (en) Female type terminal pin
US7338329B2 (en) Power connector
JP6342608B2 (ja) 雌端子
JP6776050B2 (ja) 雌端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20100087074A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a limiting wall for limiting an electronic card obliquely inserted therein
US7364466B2 (en) Short-circuit preventive universal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8251728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device
US8523619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1515676B (zh) 连接用插座
CN109004410A (zh) 可动连接器
CN101369694B (zh) 接触销
US8033865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2010118257A (ja) 抜きバネ式コンタクト
JP3115090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201253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US7044800B2 (en) Dual purpose memory card adapter
JP2006107934A (ja) 雌コンタクト
US73318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ey
JP4243579B2 (ja) 立設型コネクタ
CN210928146U (zh) 电路板结构及具有该电路板结构的连接器
KR200476938Y1 (ko) 메모리 카드용 듀얼 소켓
JP4312619B2 (ja) 雌コンタク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