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950B -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2950B
CN101512950B CN200780032033.2A CN200780032033A CN101512950B CN 101512950 B CN101512950 B CN 101512950B CN 200780032033 A CN200780032033 A CN 200780032033A CN 101512950 B CN101512950 B CN 101512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qi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transmission cycl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20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2950A (zh
Inventor
柳桥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20)和移动台站(10)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的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当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基站(20)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移动台站(10)。移动台站(10)在通过HS-SCCH接收到空闲区域的识别信号之后,以与该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基站(20)发送CQI。

Description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移动台站向基站定期发送的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发送周期进行控制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遵照目前正处于标准化当中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的W-CDMA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高速下行链接,提出了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如图1所示,W-CDMA通信系统具有移动台站和基站。在HSDPA中,基站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向移动台站发送分组数据。并且在通过HS-PDSCH发送分组数据之前,基站先通过HS-SC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向移动台站发送在该分组数据的解调以及解码中使用的控制信息(分组控制信息)。在该控制信息(分组控制信息)中包含有与信道化码相关的信息(表示分配给一个移动台站的信道化码的数目的多码数、表示信道化码的偏移值的码偏移)。
作为HSDPA的特征性功能,有如下的功能:移动台站以称作CQI的指标值计算出时时变化的传输路径状况,并将计算出的CQI映射到HS-DPCCH(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并定期向基站发送。
由此,基站能够把握最新的传输路径状况,因此可获得最短能够以被称作子帧的2毫秒的时间单位实现HS-PDSCH的发送速率的最优化的好处。另外,通过最优化HS-PDSCH的发送速率,还可获得能够高效率地利用信道资源的好处。
有关CQI的技术已被记载在各种专利文献中。例如,国际公开第2004/077871号小册子(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减少从终端(移动台站)向基站发送的周期信息的冲突并尽可能地抑制通信干扰的基站以及终端(移动台站)。在专利文献1中,基站包括接收部和周期处理部,接收部接收从终端(移动台站)向基站周期发送的表示当前的通信状态的质量信息(CQI);周期处理部对于质量信息的接收定时,计算可变的时间偏移并将其附加在该接收定时上。另外,终端(移动台站)包括发送部和周期处理部,发送部发送质量信息(CQI),周期处理部对于质量信息的发送定时,计算可变的时间偏移并将其附加在该发送定时上。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错开CQI的发送/接收定时来减少从移动台站定期向基站发送的CQI(周期信息)的冲突的技术思想。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停止发送CQI或开始发送CQI的控制,没有给出任何记载,也没有给出任何启示。
另外,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134898号公报(对应于美国专利公开第2005/017498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上行线路中执行与各移动台站的数据相应的最优的调度的技术思想。在专利文献2中,移动台站包括:积累发送数据的缓冲器;生成与通信质量相应的CQI的CQI生成部;以及根据缓冲器中积累的发送数据的量以及与发送数据相关的值中的一个来对发送CQI的发送间隔进行控制的发送控制部。基站包括:从接收数据中提取CQI的CQI提取部;观测CQI的接收时隙数的观测部;基于由CQI提取部提取的CQI以及预定时间内的接收时隙数来进行调度的调度器;以及以该调度器的调度生成发送数据的数据生成部。
该专利文献2公开了根据缓冲器中积累的发送数据量来对发送CQI的发送间隔进行控制的技术思想。但是,专利文献2在控制CQI的发送间隔时没有考虑基站是否正对移动台站进行着发送。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147050号公报(对应于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012722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公开了可有效地减少分组发送的延迟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专利文献3中,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移动台站。无线线路设置在基站和移动台站之间。分组通过无线线路从基站向移动台站发送。基站包括:基站收发部,向移动台站设定无线线路;基站状态更新部,生成用于指示移动台站中的分组可接收状态的更新的收发状态更新信息,并将该收发状态更新信息通知给基站;基站存储部,在挂起状态下继续保持无线线路中的专用物理信道设定信息。移动台站包括:移动台站收发部,向基站设定无线线路;移动台站状态更新部,基于收发状态更新信息来设定为可接收分组的活动状态和不能接收分组的挂起状态中的一种状态;移动台站存储部,在挂起状态中继续保持无线线路中的专用物理信道设定信息。
专利文献3仅仅公开了从基站利用HS-SCCH向移动台站通知收发状态更新信息的技术思想。在专利文献3中,关于控制CQI的发送周期的技术,没有给出任何记载,也没有给出任何启示。
在3GPP的TS25.331中规定了CQI的发送周期。根据TS25.331,基站在开始HSDPA的通信之前,向移动台站指定0、2、4、8、10、20、40、80、160(单位为毫秒)中的任一个,作为CQI的发送周期。
通常,基站在判断出当前的传送路径状况稳定时延长发送周期,在判断出不稳定时缩短发送周期。另外,该发送周期一旦被设定在移动台站中,就一直使用,直到被重新设定,而且在重新设定时,需要对移动台站执行使用了上层(layer)的设定处理。
但是,如图1所示,基站中存在通过HS-PDSCH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不被进行的期间。在图1中,用网点表示的子帧示出了基站没有向移动台站进行通过HS-SCCH以及HS-PDSCH的发送。
但是,如上所述,CQI的发送周期是定期的(在图1中为2毫秒),因此即使在基站不进行利用HS-PDSCH的发送的期间,移动台站也有可能持续进行映射了CQI的HS-DPCCH的发送。
由于除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之外不必要发送CQI,因此将CQI映射到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之外的HS-DPCCH上进行的发送变为冗余的处理。基站不进行通过HS-PDSCH的分组数据发送的期间越长,该冗余处理也就越明显。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99173号公报(对应于美国专利第6,993,294)(以下称为“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减小移动台站的功率消耗、减弱上行线路的干扰波功率、并增大上行线路容量的移动通行系统。在专利文献4中,基站在与移动台站之间设定上行控制信道并发送导频信号。移动台站测定该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并利用上行质量控制信道(HS-DPCCH)向基站发送质量信息(CQI)。基站利用该质量信息(CQI)来控制向移动台站的数据发送。移动台站被设定为对质量信息的开始发送和停止发送进行控制,并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传输质量信息。
专利文献4公开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对质量信息(CQI)进行从移动台站到基站的发送控制的技术思想。为了实现该技术思想,移动台站在上行质量控制信道(HS-DPCCH)的设定过程中进行质量信息(CQI)的开始发送和停止发送的控制。详细地说,在专利文献4中,为了停止质量信息(CQI)的发送,基站利用专用信道DL DPCH(Dedicated Physical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向移动台站进行数据发送结束的通知,或者由移动台站判断是否接收了最后的分组数据,或者判断是否接到了预定次数的由基站发送的Request Indictor的关闭(OFF)。总之,在专利文献4中需要使用专用信道,或者需要移动台站进行复杂的判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移动台站中除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之外能够停止利用HS-SCCH的CQI的发送的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式的W-CDMA通信系统是一种包括基站和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的移动台站的W-CDMA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基站和移动台站包括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用于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所述基站包括识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所述移动台站包括识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HS-SCCH接收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CQI发送单元,用于以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式的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是一种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中的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所述W-CDMA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的移动台站,所述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登记步骤,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台站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CQI发送周期设定步骤,所述基站在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CQI发送步骤,所述移动台站在通过HS-SCCH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后,以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相关技术的W-CDMA通信系统中的各信道的发送状况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存在空闲区域的情形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向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的空闲区域中分配标签的情形的图;
图5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W-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和移动台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W-CDMA通信系统中的各信道的发送状况的图;
图7是示出图2所示的移动台站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中使用的HS-SCCH解码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中使用的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中使用的HSDPA接收控制部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中使用的CQI发送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中使用的HS-DPCCH生成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的W-CDMA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站10和基站20。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移动台站10和基站20仅仅各示出了一个,但实际上设有多个。
在移动台站10和基站20之间设定无线线路。在无线线路中,从移动台站10向基站20的线路称为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从基站20向移动台站10的线路称为下行线路(下行链路)。在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ages Access)中,上行线路(上行链路)有HS-DPCCH(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下行线路(下行链路)有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HS-PDSCH用于从基站20向移动台站10发送分组数据。多个基站通过在时间上进行分配,能够共用一条HS-PDSCH。HS-SCCH用于从基站20向移动台站发送分组控制信息(在分组数据的解调以及解码中使用的控制信息)。HS-DPCCH是用于从移动台站10向基站20发送从CPICH(Common Pilot Chanel,公共导频信道)的质量测量结果确定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作为所接收分组的确认通知信息的ACK(Acknowledgment)/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的专用信道。
移动台站10以由基站20设定的发送周期将作为传送路径状况的指标的CQI映射至HS-DPCCH来向基站20发送。
基站20基于从移动台站10接收的CQI对HS-PDSCH的发送速率进行最优化,然后通过HS-PDSCH向移动台站10发送分组数据。
另外,基站20在通过HS-PDSCH发送分组数据之前,先通过HS-SCCH向移动台站20发送将在该分组数据的解调以及解码中使用的控制信息(分组控制信息)。如上所述,该控制信息中包含与信道化码相关的信息。
HS-SCCH的子帧与HS-PDSCH的子帧成对,并紧挨着与其成对的HS-PDSCH的子帧而被设置在前面,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分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分组控制信息)被用于通过与其成对的HS-PDSCH的子帧而发送的分组的解调以及解码中。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如图3所示定义了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channelization code set)。
基站20通过HS-SCCH向移动台站10发送作为与信道化码相关的信息的、该信道化码被定义的区域的识别信息(码组的3比特和码偏移的4比特,共7比特的信息)。由此,从基站20向移动台站10通知信道化码的多码数以及扩频因子(SF:Spreading Factor)为16时的信道化码的码偏移。
例如,在图3中假设信道化码的多码数为“5”、码偏移为“5”。此时,基站20通过HS-SCCH向移动台站10发送码组“100”、码偏移“0100”的共7比特的信息,作为该信道化码被定义的区域的识别信息。
移动台站10基于从基站20接收的识别信息来判断信道化码的多码数为“5”,码偏移为“5”。并且,移动台站10利用该信道化码,对之后通过HS-PDSCH发送而来的分组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但是,如图3所示,在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存在信道化码没有被定义的空闲区域。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着眼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的空闲区域,基站20利用该空闲区域对移动台站10设定CQI的发送周期。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为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的空闲区域预先分别分配标签1~8,并使每个标签1~8对应一个CQI的发送周期。将标签和CQI的发送周期的对应关系预先登记在基站20和移动台站10双方中。基站20在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将分配有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相对应的标签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移动台站10。
例如,如图4所示,向码组“111”、码偏移“0000”的空闲区域分配标签“1”,并将CQI的发送周期“0毫秒”对应到该标签。并且,向码组“111”、码偏移“0001”的空闲区域分配标签“2”,并将CQI的发送周期“2毫秒”对应到该标签。
图5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W-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20和移动台站10的结构。
基站20包括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202和识别信息发送部204。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202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发送周期(标签和CQI发送周期的对应表)进行登记。识别信息发送部204在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参考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202,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相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移动台站10。
移动台站10包括: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识别信息接收部104、以及CQI发送部106。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发送周期(标签和CQI发送周期的对应表)进行登记。识别信息接收部104通过HS-SCCH接收来自基站20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CQI发送部106参考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以与该空闲区域相对应的发送周期向基站20发送CQI。
此时,如图6所示,基站20的识别信息发送部204在即将停止利用HS-SCCH和HS-PDSCH的发送之前的、用斜线表示的HS-SCCH的子帧中,为了将CQI的发送周期设定为0毫秒,发送表示标签为“1”的空闲区域的码组为“111”且码偏移为“0000”的识别信息。移动台站10的识别信息接收部104接收该识别信息。移动台站10的CQI发送部106基于该识别信息并参考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以与该空闲区域相对应的发送周期向基站20发送CQI。此时,由于CQI的发送周期为0毫秒,因此CQI发送部106不发送CQI。
另外,基站20的识别信息发送部204在即将重启利用HS-SCCH和HS-PDSCH的发送之前的、用斜线表示的HS-SCCH的子帧中,为了将CQI的发送周期设定为2毫秒,发送表示标签为“2”的空闲区域的码组为“111”且码偏移为“0001”的识别信息。移动台站10的识别信息接收部104接收该识别信息。移动台站10的CQI发送部106基于该识别信息并参考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以与该空闲区域相对应的发送周期向基站20发送CQI。此时,由于CQI的发送周期为2毫秒,因此CQI发送部106以2毫秒的发送周期发送CQI。
由此,在图6的以网点表示的HS-DPCCH的子帧中,由于CQI不被映射到HS-DPCCH,因此通过HS-DPCCH的发送将停止。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移动台站10由于在并非必需发送CQI的期间,即在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以外的期间,停止通过HS-DPCCH的发送,因此能够减少持续发送CQI的冗余处理。
由此,能够减少移动台站10通过HS-DPCCH进行发送的发送功率,同时由于停止利用HS-DPCCH的发送,因而还能够削弱对其他传输路径的干扰。
另外,由于从基站20通过HS-SCCH对移动台站10进行CQI发送周期的设定,因此能够有效利用HS-SCCH的信道资源。
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从基站通过HS-SCCH对移动台站设定CQI的发送周期。
由此,对于移动台站来说,在并非必需发送CQI的期间,即在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之外的期间,可停止通过HS-DPCCH的发送,因此可减少移动台站持续发送CQI的冗余处理。
由此,可减小由移动台站10通过HS-DPCCH进行发送的发送功率,同时由于停止利用HS-DPCCH的发送,因而还可削弱对其他传输路径的干扰。
另外,由于通过HS-SCCH来设定CQI的发送周期,因此可有效利用HS-SCCH的信道资源。
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台站10也可以根据移动台站10的状态来调节由基站20设定的CQI发送周期。
下面,对移动台站1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移动台站10包括:HSDPA接收控制部11、HS-SCCH解码处理部12、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HS-DPCCH生成处理部15。
在图7中只示出了执行从通过HS-SCCH接收到CQI发送周期的通知开始至发送CQI的处理的结构要素,省略了对通过HS-PDSCH接收的分组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构要素。
另外,由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和HS-DPCCH生成处理部15构成CQI发送部。该CQI发送部16相当于图5中的CQI发送部106。
参考图8,HS-SCCH解码处理部12包括解码部122和解码结果输出部124。解码部122对通过HS-SCCH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解码结果输出部124将该解码结果a输出给HSDPA接收控制部11。该HS-SCCH解码处理部12相当于图5中的识别信息接收部104。
参考图9,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包括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确定部132和速度级别信息输出部134。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确定部132基于输入的用户的移动台站利用状况信息来确定通过HS-PDSCH从基站20下载分组数据时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速度级别信息输出部134将确定了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输出给HSDPA接收控制部11。
HSDPA接收控制部11基于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对HS-SCCH解码处理部12、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以及HS-DPCCH生成处理部15进行控制。HSDPA接收控制部11能够提供各处理部进行动作所需的参数,并且能够控制各处理部的启动、停止以及初始化。
参考图10,HSDPA接收控制部11包括:CQI发送周期判断部112、CQI发送周期调节部114、以及CQI发送周期输出部116。CQI发送周期判断部112基于来自HS-SCCH解码处理部12的控制信息的解码结果a,判断由基站20设定的CQI发送周期。CQI发送周期调节部114基于来自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对由基站20设定的CQI发送周期进行调节。CQI发送周期输出部116向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输出调节后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
参考图11,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包括CQI有效/无效判定部142和CQI有效性信息输出部144。CQI有效/无效判定部142基于来自HSDPA接收控制部11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是否要将映射至HS-DPCCH的CQI设为有效。CQI有效性信息输出部144向HS-DPCCH生成处理部15输出判定后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
参考图12,HS-DPCCH生成处理部15包括有效/无效判定部152和映射部154。有效/无效判定部152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来自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是否表示有效。当CQI有效性的信息d表示有效时,映射部154将CQI映射至HS-DPCCH。
下面,参考图13对图7所示的移动台站10的动作进行说明。
(a)初始化处理
当开始HSDPA的通信时,HSDPA接收控制部11首先对HS-SCCH解码处理部12、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以及HS-DPCCH生成处理部15进行初始化(步骤S1)。
(b)参数的提供和启动处理
接着,HSDPA接收控制部11向HS-SCCH解码处理部12、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以及HS-DPCCH生成处理部15提供进行动作所需的参数,并分别在适当的定时启动各处理部(步骤S2)。
(c)解码处理
在HS-SCCH解码处理部12中,解码部122对通过HS-SCCH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解码结果输出部124向HSDPA接收控制部11输出该解码结果a。该处理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重复进行。
(d)下载速度确定处理
在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中,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确定部132基于用户的移动台站使用状况信息,确定通过HS-PDSCH从基站下载分组数据时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速度级别信息输出部134向HSDPA接收控制部11输出确定了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该处理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重复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将用户的移动台站使用状况信息设为能够设定,并且将推荐下载速度级别设为能够根据移动台站使用状况信息来设定。
在表1中,假定移动台站10为折叠形状。另外,假定例如有时根据移动台站10的使用状况而设定不同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例如,移动台站10在合着盖的状态下与USB连接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哪一个推荐下载速度级别是可根据初始化设定而变化的。
表1
用户的移动台站使用状况信息 推荐下载速度级别
移动台站10上连接有USB的情况 高速
移动台站10开着盖的情况 高速
移动台站10合着盖的情况 中速
移动台站10上连接有充电器的情况 低速
(e)CQI发送周期确认处理
在HSDPA接收控制部11中,CQI发送周期判断部112在从HS-SCCH解码处理部12接收到控制信息的解码结果a后,基于该控制信息来判定信道化码是否为空闲区域中的。
在此,HSDPA接收控制部11的CQI接收周期判断部112在信道化码不是空闲区域中的时,向HS-PDSCH解码处理部(图中没有示出)输出控制信息的解码结果。
另一方面,HSDPA接收控制部11的CQI接收周期判断部112在信道化码是空闲区域中的时,判断该空闲区域对应于预先分配的标签1~8中的哪一个,并确认与判定出的标签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步骤S5)。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如表2所示那样,CQI的发送周期被对应在标签1~8的每一个上。
表2
标签  CQI报告周期
1  0毫秒
2  2毫秒
3  4毫秒
4  8毫秒
5  10毫秒
6  20毫秒
7  80毫秒
8  160毫秒
上述表2预先被登记在图5所示的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中,CQI发送周期判定部112包括该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部102。
(f)CQI发送周期调节处理
在HSDPA接收控制部11中,在确认由基站20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之后,CQI发送周期调节部114基于来自下载速度确定处理部13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对由基站20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进行调节,CQI发送周期输出部116向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输出调节后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步骤S6)。
在此,HSDPA接收控制部11的CQI发送周期调节部114如果推荐下载速度级别表示高速,则缩短CQI的发送周期,如果推荐下载速度级别表示中速,则保持CQI的发送周期不变,如果推荐下载速度级别表示低速,则延长CQI的发送周期。假设将CQI的发送周期延长多少或者缩短多少是可根据初始化设定而变化的。
(g)CQI有效/无效判定处理
在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中,CQI有效/无效判定部142在刚启动后,基于由HSDPA接收控制部11作为初始值设定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是否将映射至HS-DPCCH的CQI设为有效,CQI有效性信息输出部144向HS-DPCCH生成处理部15输出判定后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步骤S7)。该处理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重复进行。
另外,在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中,CQI有效/无效判定部142在从HSDPA接收控制部11接收到新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后,基于新的CQI发送周期的信息c,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是否将映射至HS-DPCCH的CQI设为有效,CQI有效性信息输出部144向HS-DPCCH生成处理部15输出判定后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步骤S7)。该处理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重复进行。
(h)映射处理
在HS-DPCCH生成处理部15中,有效/无效判定部152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来自CQI发送判定处理部14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是否表示有效,当CQI有效性的信息d表示有效时,映射部154将CQI映射至HS-DPCCH(步骤S8)。该处理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重复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台站10根据用户的移动台站使用状况来确定推荐下载速度,并依据该推荐下载速度来调节由基站20设定的CQI发送周期。
如上所述,由于移动台站10依据推荐下载速度能够灵活地改变HS-PDSCH接收中的CQI发送周期,因此能够根据HSDPA分组的即时必要性以移动台站10为主导改变下载速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作为下面所述的示例性效果。由于移动台站能够停止除通过HS-PDSCH接收分组数据的时候以外不需要的CQI发送,因此可获得能够减少移动台站10的HS-DPCCH的发生功率,同时通过停止HS-DPCCH的发送还能够削弱对其他传输路径的干扰的效果。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从基站20接收到CQI的报告周期为0毫秒的通知时,完全停止CQI的报告,但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不仅是CQI的报告,而且还完全停止ACK(Acknowledgment)以及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的报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判断用户的移动台站使用状况的资料,使用了移动台站10的连接状态和开合状态,但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采用用户签约的费用体系或者移动台站10没有与充电器连接时的电池余量等。
本申请以2006年8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235687号的优先权为基础主张其利益,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参考文献的方式被编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4)

1.一种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包括基站(20)和移动台站(10),所述移动台站(10)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其中,
所述基站(20)包括:
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202),预先对与HS-SC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所述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以及
识别信息发送单元(204),当设定所述CQI的发送周期时,参考所述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所述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
所述移动台站(10)包括:
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102),预先对与HS-SCCH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对应的所述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04;12),通过所述HS-SCCH从所述基站(20)接收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以及
CQI发送单元(106;16),参考所述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以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20)发送所述CQ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W-CDMA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基站(20)的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单元(204)在即将停止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之前,将与CQI的发送周期“0”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所述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CDMA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移动台站(10)包括:
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13),基于所述移动台站的使用状况来确定 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从所述基站(20)下载分组数据时的下载速度;以及
接收控制单元(11),基于通过所述HS-SCCH从所述基站(20)接收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将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判断为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并且基于由所述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确定的下载速度来调节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
所述CQI发送单元(16)以由所述接收控制单元调节后的CQI的发送周期将所述CQI映射至HS-DPCCH(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并发送给所述基站(20)。
4.一种基站(20),用于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所述基站(20)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从移动台站(10)接收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并包括:
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202),预先对与HS-SC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所述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以及
识别信息发送单元(204),当设定所述CQI的发送周期时,参考所述基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所述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单元(204)在即将停止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之前,将与CQI的发送周期“0”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所述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
6.一种移动台站(10),用于包含基站(20)的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所述移动台站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并包括:
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102),预先对与HS-SC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 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对应的所述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
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04;12),通过所述HS-SCCH从所述基站(20)接收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以及
CQI发送单元(106;16),参考所述移动台站CQI发送周期登记单元,以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20)发送所述CQI。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台站,其中,还包括:
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13),基于所述移动台站的使用状况来确定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从所述基站下载分组数据时的下载速度;以及
接收控制单元(11),基于通过所述HS-SCCH从所述基站接收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将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判断为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并且基于由所述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确定的下载速度来调节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
并且,所述CQI发送单元(16)以由所述接收控制单元调节后的CQI的发送周期将所述CQI映射至HS-DPCCH(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并发送给所述基站(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站,其中,
所述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13)包括:
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确定单元(132),基于所述移动台站的使用状况来确定通过所述HS-PDSCH从所述基站(20)下载所述分组数据时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以及
速度级别信息输出单元(134),将所述确定后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输出给所述接收控制单元(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台站,其中,
所述识别信息接收单元包括HS-SCCH解码处理单元(12),该HS-SCCH解码处理单元(12)对通过所述HS-SCCH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该解码结果(a)输出给所述接收控制单元(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台站,其中,
所述接收控制单元(11)包括: 
CQI发送周期判断单元(112),基于来自所述HS-SCCH解码处理单元(12)的控制信息的解码结果(a),判断由所述基站(20)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
CQI发送周期调节单元(114),基于来自所述下载速度确定处理单元(13)的推荐下载速度级别的信息(b),调节由所述基站(20)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以及
CQI发送周期输出单元(116),将所述调节后的CQI的发送周期的信息(c)输出给所述CQI发送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台站,其中,
所述CQI发送单元(16)包括:
CQI发送判定处理单元(14),基于来自所述接收控制单元(11)的所述CQI的发送周期的信息(c),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是否将映射至所述HS-DPCCH的所述CQI设为有效,并输出判定后的CQI有效性的信息(d);
HS-DPCCH生成处理单元(15),针对每个子帧判定所述CQI有效性的信息(d)是否表示有效,并在表示有效时将所述CQI映射至所述HS-DPCCH。
12.一种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所述W-CDMA通信系统包括基站(20)和移动台站(10),所述移动台站(10)以由所述基站设定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所述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包括:
登记步骤(202,102),所述基站(20)和所述移动台站(10)预先对与HS-SC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的信道化码集合中没有定义信道化码的每个空闲区域分别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进行登记;
CQI发送周期设定步骤(204),所述基站(20)在设定CQI的发送周期时将与要设定的发送周期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以及
CQI发送步骤(106),所述移动台站(10)在通过所述HS-SCCH 从所述基站(20)接收到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之后,以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发送周期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QI。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CQI发送周期设定步骤(204)中,在即将停止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之前,将与CQI的发送周期“0”对应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通过所述HS-SCCH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站(10)。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所述移动台站(10)基于所述移动台站的使用状况来确定通过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从所述基站下载分组数据时的下载速度的步骤(13);
所述移动台站(10)基于通过所述HS-SCCH从所述基站接收的空闲区域的识别信息来将与所述空闲区域对应的CQI的发送周期判断为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并且基于所述确定的下载速度来调节由所述基站设定的CQI的发送周期的步骤(11);以及
所述移动台站(10)以所述调节后的CQI的发送周期将所述CQI映射到HS-DPCCH(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并发送给所述基站的步骤。 
CN200780032033.2A 2006-08-31 2007-08-29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5687/2006 2006-08-31
JP2006235687 2006-08-31
PCT/JP2007/067239 WO2008026762A1 (fr) 2006-08-31 2007-08-29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d'accès multiple par répartition de code à large bande (w-cdma) et procédé de commande de cycle de transmission à indication de qualité de canal (cqi)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2950A CN101512950A (zh) 2009-08-19
CN101512950B true CN101512950B (zh) 2012-11-14

Family

ID=39136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203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50B (zh) 2006-08-31 2007-08-29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48140B2 (zh)
EP (1) EP2096877B1 (zh)
JP (1) JP4998752B2 (zh)
CN (1) CN101512950B (zh)
WO (1) WO20080267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6537A (ja) * 2008-06-09 2009-12-17 Fujitsu Ltd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要求送信周期の制御方法
US20100110964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lay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1047496A1 (en) * 2009-10-19 2011-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98583A (zh) * 2009-12-11 2011-06-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目交互系统及其节目交互方法
WO2011162519A2 (en) * 2010-06-22 2011-12-29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periodic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US9722712B2 (en) * 2011-05-09 2017-08-01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a distributed spatial network
WO2013012212A1 (ko) * 2011-07-15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68013A (zh) 2011-12-30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85130B2 (en) * 2012-02-06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665A (zh) * 2003-12-11 2005-06-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地电台和移动无线终端
CN1647562A (zh) * 2002-04-06 2005-07-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链路参数更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9173A (ja) 1989-12-28 1991-08-30 Daihen Corp 窒化ケイ素セラミックス用接合剤
CA2408423C (en) * 2001-10-17 2013-12-24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to be used in the same
JP3512783B1 (ja) 2002-10-08 2004-03-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JP4013729B2 (ja) 2002-10-24 2007-1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JPWO2004077871A1 (ja) 2003-02-27 2006-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551902B2 (ja) 2004-02-16 2010-09-29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無線リソース、ユーザ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トローラ、及び基地局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TE498256T1 (de) * 2004-12-17 2011-0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in einem zellularen netzwerk
FI20055009A0 (fi) 2005-01-05 2005-01-05 Nokia Corp Datan lähettä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KR20130033463A (ko) * 2005-08-24 2013-04-03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업링크 용량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해 채널 품질 표시자 피드백 주기를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562A (zh) * 2002-04-06 2005-07-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链路参数更新方法
CN1627665A (zh) * 2003-12-11 2005-06-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地电台和移动无线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48140B2 (en) 2015-02-03
EP2096877A1 (en) 2009-09-02
JP4998752B2 (ja) 2012-08-15
EP2096877B1 (en) 2014-08-20
JPWO2008026762A1 (ja) 2010-01-21
US20090316662A1 (en) 2009-12-24
EP2096877A4 (en) 2013-04-03
WO2008026762A1 (fr) 2008-03-06
CN101512950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2950B (zh) W-cdma通信系统以及cqi发送周期控制方法
RU2388162C2 (ru) Фиксированное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 канала hs-dsch или e-dch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речи по протоколу ip (или hs-dsch без hs-scch/e-dch без е-dpcch)
RU2443054C2 (ru)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A2725463C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EP2271139B1 (en)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the group ID of the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and a random access method
CA2725426C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RU2699680C1 (ru) Обратная связь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блока данных
RU2016110093A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е
CN102869108A (zh) 处理增强上链调度允准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RU2009134088A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RU2013120139A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связи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вязи (варианты)
JP2009284533A (ja) 基地局、移動局、同期制御方法及びicチップ
KR20100084672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95794A (ko)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과 단말기
CN110430619B (zh) 一种基于蜂窝网的窄带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32526A (ko) 업링크 dmrs의 전송 위치를 동적으로 확정하는 방법 및 기기
KR20060112320A (ko) 단말 장치와 그의 전송률 제어 방법
CN111788787A (zh) 用于半静态harq-ack码本确定的回落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36130A (zh)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498192B (zh) 一种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1686548A (zh) 执行半持续性资源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CN110831222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527786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1505541B (zh)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EP152941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shared control channel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