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5541B -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5541B
CN101505541B CN2008100335550A CN200810033555A CN101505541B CN 101505541 B CN101505541 B CN 101505541B CN 2008100335550 A CN2008100335550 A CN 2008100335550A CN 200810033555 A CN200810033555 A CN 200810033555A CN 101505541 B CN101505541 B CN 101505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response
accidental access
random
response messag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335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5541A (zh
Inventor
杨涛
安东尼拉·范尼沃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335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5541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00130 priority patent/WO20091006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5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5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5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5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所选择的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 (1);如果满足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单元,则在该消息中插入该单元;用户设备在收到该消息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是则提取该消息中相应位置的数据块;如果该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单元则根据该单元的指示控制随机接入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及用户设备。本发明能够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资源并增强该消息的可扩展性。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GPP长期演进(LTE)中基站向用户设备通知随机接入时间控制(backoff)的方法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LTE中的随机接入时间控制(backoff)信息传输的方案是:基站(eNodeB)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CH message 2)中针对每个用户设备(UE)的子报头(sub-header)中的保留位,来指示该消息是针对该UE的随机接入响应(RAR)还是针对该UE的backoff信息。例如,针对某个UE的子报头中的保留位为1则指示该子报头用于针对该UE的RAR。相反地,针对某个UE的子报头中的保留位为0,则指示该子报头用于针对该UE的backoff信息。
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基本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格式中,针对每个UE的相应子报头中仅仅有一个保留位(图1中用R表示)。因此,上述方案使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不能用于其它用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并影响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扩展。
此外,参见图1,其中,TC-RNTI表示临时小区标识,RAID表示随机接入码标识,E表示扩展位,UL Grant表示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命令,TA表示提前时间信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基本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格式中的每个响应均包括TC-RNTI,但是,TC-RNTI仅仅在某些特定场景中才是必要的。因此,这种传输方式也进一步造成了对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能够有效地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以及
如果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控制随机接入的时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是固定值。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所述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提取所述数据块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块的值是否为所述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可包括不多于一个的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UE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第一插入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以及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连接,用于向相应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第二插入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以及所述发送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所述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然后由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填充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以及发送模块相连,用于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以及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UE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提取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以及
执行模块,与所述提取模块连接,用于在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执行随机接入时间控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包括识别模块,与所述提取模块以及执行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提取模块所提取的数据块的值是否为预定的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公式(1)的判断结果也即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比较结果,来指示是否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从而无需特定的指示位来指示该信息,因此能够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所节省的保留位资源来增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扩展性。
此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将所述保留位用于指示是否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从而使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能够仅在适当的特定场景中才包括TC-RNTI,因此进一步节省了资源,实现了TC-RNTI优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现有的基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格式的图示;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中,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然后在步骤S2中,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随后在步骤S3中,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然后在步骤S4中,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然后在步骤S5中,如果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控制后续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时间控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是固定值。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所述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提取所述数据块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块的值是否为所述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可包括不多于一个的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上述实施例一中,通过所述公式(1)的判断结果也即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比较结果,来指示是否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使得用户设备根据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的比较结果,就能确定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从而无需特定的指示位来指示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因此能够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所节省的保留位资源来增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扩展性。
图3-5示出了应用本实施例一所实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示意图。如图3-5所示,各子报头中的保留位(R)均未用于指示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
图3示出了满足公式(1)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backoff)信息的情况下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RAR)之后插入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图4示出了满足公式(1)但不需要传输backoff信息的情况下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RAR)之后插入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相等的填充数据,并且该填充数据的值为预定的保留值。
图5示出了不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未填充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实施例二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然后在步骤S2中,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并且,所述基站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UE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随后在步骤S3中,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然后在步骤S4中,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然后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块的值是否为所述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然后在步骤S5中,如果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控制后续随机接入时间。
本实施例二中,进一步将所述保留位用于指示是否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从而使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能够仅在适当的特定场景中才包括TC-RNTI,因此进一步节省了资源,实现了TC-RNTI优化功能。
图6示出了应用上述实施例二所实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各响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R)来指示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包括TC-RNTI。例如,第1响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为1,则指示对应的第1响应中包括TC-RNTI,而第2响应子报头以及第n响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均为0,则指示对应的第2响应以及第n响应中均不包括TC-RNTI。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实施例二,可以使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仅在特定场景下才包括相应的TC-RNTI,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资源。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的基站实施例一包括:
判断模块71,用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第一插入模块72,与所述判断模块71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发送模块73,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72连接,用于向相应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第二插入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71以及所述发送模块73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所述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然后由所述发送模块73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填充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72以及发送模块73相连,用于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实施例一中,通过所述公式(1)的判断结果也即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比较结果,来指示是否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的比较结果,就能确定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从而无需特定的指示位来指示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因此能够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所节省的保留位资源来增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扩展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基站还可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72以及发送模块73连接,用于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UE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因此,通过进一步将所述保留位用于指示是否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TC-RNTI,从而使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能够仅在适当的特定场景中才包括TC-RNTI,进一步节省了资源,实现了TC-RNTI优化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参见图8,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判断模块82,与所述接收模块81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提取模块83,与所述判断模块82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
执行模块84,与所述提取模块83连接,用于在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执行随机接入时间控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一中还可包括识别模块,与所述提取模块83以及执行模块84连接,用于判断提取模块83所提取的数据块的值是否为预定的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实施例一中,通过所述公式(1)的判断结果也即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比较结果,来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根据对相应数据块的大小的比较结果,就能确定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从而无需特定的指示位来指示是否包括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因此能够节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子报头中的重要的保留位资源,并且能够通过所节省的保留位资源来增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扩展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也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替换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以及
如果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控制随机接入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是固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如果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则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所述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提取所述数据块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块的值是否为所述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不多于一个的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临时小区标识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第一插入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以及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连接,用于向相应的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插入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以及所述发送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并且不需要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插入大小等于固定值的填充数据,并且将所述填充数据的值设为预定的保留值,然后由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以及发送模块相连,用于插入必要的填充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第一插入模块以及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是否希望包括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临时小区标识TC-RNTI,来设置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应子报头中的保留位的值。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公式(1):
所选择的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块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子报头大小-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总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大小>=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1);
提取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满足公式(1)的情况下,提取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最后一个用户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的、等于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个数据块;以及
执行模块,与所述提取模块连接,用于在所提取的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指示的信息执行随机接入时间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模块,与所述提取模块以及执行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提取模块所提取的数据块的值是否为预定的保留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填充数据,如果不是则确定所述数据块为随机接入时间控制单元。
CN2008100335550A 2008-02-04 2008-02-04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1505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35550A CN101505541B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PCT/CN2009/000130 WO2009100652A1 (zh) 2008-02-04 2009-02-04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35550A CN101505541B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5541A CN101505541A (zh) 2009-08-12
CN101505541B true CN101505541B (zh) 2010-11-10

Family

ID=4095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335550A Active CN101505541B (zh) 2008-02-04 2008-02-04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5541B (zh)
WO (1) WO20091006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846B (zh) * 2010-06-21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04135487B (zh) * 2014-08-13 2018-07-20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6161650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9152027B (zh) * 2017-06-16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586078A (zh) * 2018-08-17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调整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155A (zh) * 1999-03-15 2000-09-20 索尼国际(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脉冲串的同时发射
CN1968511A (zh) * 2006-04-29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随机接入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281B1 (en) * 1999-06-18 2004-04-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access and backoff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7155A (zh) * 1999-03-15 2000-09-20 索尼国际(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脉冲串的同时发射
CN1968511A (zh) * 2006-04-29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随机接入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3GPP TS 36.321 V8.0.0.E-UTRAN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2007,1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00652A1 (zh) 2009-08-20
CN101505541A (zh) 2009-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6374B (zh) 用于发送公共控制信道的数据的方法
CN102668683B (zh) 针对mtc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2106181B (zh) 使用扩展的随机接入响应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CN102291822B (zh)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回退时间通知方法和系统
US20090175253A1 (en) Frame format fo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CN102291846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US9198216B2 (en) Wait timer for delay tolerant terminal
EP2023553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49168B (zh)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方法、装置
EP2398294B1 (en) Wireless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plink conten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843152A (zh) 用于rach的改进的功率斜坡
CN102238752A (zh)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mtc设备
CN101505541B (zh)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801212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EP223599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cellular system
CN101822116A (zh) 移动通信终端、通信站、通信网络以及通信方法
CN101653018A (zh) 用于为用户设备提供标识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1895996B (zh) 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11643A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CN102547952A (zh) 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123793B (zh) 一种发送连续多个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827377B (zh) 一种虚警信息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18853B (zh) 终端状态通知及确定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610542A (zh) 响应信息的发送方法、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27796B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分配传输资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00 No. 388 Nanj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No. 388 Nanj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00 No. 388 Nanj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No. 388 Nanj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