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643A -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643A
CN101911643A CN2008801238611A CN200880123861A CN101911643A CN 101911643 A CN101911643 A CN 101911643A CN 2008801238611 A CN2008801238611 A CN 2008801238611A CN 200880123861 A CN200880123861 A CN 200880123861A CN 101911643 A CN101911643 A CN 101911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grouping
channel
network equipm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38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643B (zh
Inventor
A·法纽奥罗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of Ameri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11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方法、一种网络设备传输方法、一种用户设备接收方法、一种网络设备、一种用户设备以及一种电信系统。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将要通过该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在该网络设备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该信道传输的该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该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通过该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根据该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该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该信元。

Description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传输方法、用户设备接收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以及电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3G)演进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电信系统(如在3GPP规范中所描述)中,多个E-UTRAN节点(eNB)被设置用于与多个用户设备(UE)通信。在eNB和UE之间提供多个信道以支持此通信。在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以及上行连链路共享信道(UL-SCH)上,信息被多路复用,以便支持在eNB和UE之间传输控制和流量信息。DL-SCH和UL-SCH承载多个逻辑信道,以使在与那些信道相关联的UE上的多个不同的应用的每个能够通过该信道来传输和接收控制和流量信息。由此,将要通过DL-SCH传输的信息被形成在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PDU)中,其包括MAC报头和MAC净载荷,如图1中所示。MAC报头提供关于MAC净载荷内容的信息。MAC净载荷包括多个MAC服务数据单元(MAC SDU)、多个MAC控制元(MAC CE)以及可选填充。MAC报头包括一个或者多个MAC PDU子报头,每个子报头对应于MAC SDU、MAC CE或者填充。与MAC SDU相关联的MAC PDU子报头、MAC CE或者填充包括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以及其他报头信息。MAC PDU子报头、MAC SDU、MAC CE以及填充关联于创建MAC PDU。MAC CE被置于任何MAC SDU之前,而填充出现在MAC PDU的末端。MAC报头和MAC SDU两者可以具有可变大小。继而,每个用户设备在每个传送块传输最大量的一个MAC PDU。可见,其支持通过DL-SCH传输不同逻辑信道的信息,以便支持向正在用户设备上执行的不同应用提供信息。
期望的是,在eNB和UE之间提供改进的传输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方法,其中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根据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第一方面认识到存在特定情况,其中在分组(诸如,MAC PUD)中仅有一个信元将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然而,即使当传输仅一个信元(诸如,MAC SDU)时,MAC PDU仍需包含LCID的子报头。第一方面还认识到,在这些环境中,指示符(诸如,控制消息)将被提供在控制信道上,以及此指示符可用于向用户设备指示这种特定类型的信息正被传输。
由此,确定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是这样的分组:其仅包括一个信元。继而,传输指示符,其指示传输仅具有一个信元的分组,以及因此该分组可以利用其中不包括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进行传输。继而,在没有标识符的情况下通过信道传输分组。继而,由于从标识符已知了以修正的格式提供分组,由此分组可以被解码。继而,信元可以被提取。由此可见,可以在没有标识符的情况下传输分组,并且还可以提取信元。这降低了分组的大小,并且节约了附加开销,附加开销是由于包括标识符而另外引入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在网络设备处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的、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随机接入响应是一个特定示例,其中LCID可以从MAC PDU忽略。一旦接收到随机接入请求,则网络设备(诸如eNB)将确定MACPUD仅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以及由此不必包括LCID。由此,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RNTI)。接收此标识符向用户设备表示:MAC PDU被修改而不包括LCID。由此,一旦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则用户设备从物理层向MAC协议层指示:已经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其利用其中不包括LCID的修正的格式而编码。由此支持MAC协议层从经修改的MACPDU正确地提取随机接入响应。以此方式,可见,避免了在MAC PDU中包括LCID的需要,由此降低开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广播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广播信息。
类似地,传输广播信息是另一特定示例,其中LCID可以从MACPDU忽略。网络设备(诸如,eNB)将确定,MAC PDU将仅包括广播信息,并由此不必包括LCID。网络设备传输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BCCH-RNT)。一旦接收到BCCH-RNT,则用户设备确定将被接收的经修改的MAC PDU不包括LCID。由此,一旦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则用户设备从物理层向MAC协议层指示:已经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其利用其中不包括LCID的修正的格式而编码。由此支持MAC协议层从经修改的MAC PDU正确地提取广播信息。以此方式,可见,避免了在MAC PDU中包括LCID的需要,由此降低开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寻呼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寻呼信息。
类似地,传输寻呼信息是另一特定示例,其中LCID可以从MACPDU忽略。网络设备(诸如,eNB)将确定,MAC PDU将仅包括寻呼信息,并由此不必包括LCID。网络设备传输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PCCH-RNT)。一旦接收到PCCH-RNT,则用户设备确定将被接收的经修改的MAC PDU不包括LCID。由此,一旦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则用户设备从物理层向MAC协议层指示:已经接收到经修改的MAC PDU,其利用其中不包括LCID的修正的格式而编码。由此支持MAC协议层从经修改的MAC PDU正确地提取寻呼信息。以此方式,可见,避免了在MAC PDU中包括LCID的需要,由此降低开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传输方法,其中通过信道向用户设备传输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在网络设备中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传输指示符以便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以及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在网络设备处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广播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寻呼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接收方法,其中通过信道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该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通过信道接收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根据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指示符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接收分组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指示符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接收分组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广播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指示符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接收分组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寻呼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节点B,而信道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信道向用户设备传输分组的网络设备,所述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网络设备包括:确定装置,可操作用于确定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以及传输装置,可操作用于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在修正的格式不提供标识符;以及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装置可操作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该传输装置可操作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向用户设备传输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传输装置可操作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向用户设备传输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传输装置可操作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向用户设备传输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信道从网络设备接收分组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用户设备包括:接收装置,可操作用于接收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的指示符,指示符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以及通过信道接收利用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解码装置,可操作用于根据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装置可操作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从网络设备接收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以及解码装置,可操作用于向介质访问控制层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装置可操作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从网络设备接收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以及解码装置可操作用于向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装置可操作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指示符,以及从网络设备接收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分组,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以及解码装置,可操作用于向介质访问控制层信号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信系统,包括根据第四方面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以及根据第五方面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阐明了本发明更为特定和优选的方面。在需要时,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相结合,以及与权利要求书中明确阐明以外的特征相结合。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MAC PDU;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随机接入事件期间的E-UTRAN节点B和用户设备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广播事件期间的E-UTRAN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寻呼事件期间的E-UTRAN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随机接入事件期间的E-UTRAN电信系统的用户设备20和eNB 10之间的操作。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eNB 10接收来自UE 20的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eNB 10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向UE 20传输RA-RNTI。由于eNB 10意识到在DL-SCH上传输的相关信息将不与任何其他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其能够使用其中省略LCID的经修改的MAC PDU来传输此信息。由此,eNB 10将随机接入响应(RAR)作为MAC CE或者MAC SDU传输,其中与该MAC CE或者MAC SDU相关联的MAC PDU子报头不包括LCID。此经修改的MAC PDU继而通过DL-SCH向UE 20传输。RAR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报头。
一旦通过PDCCH(L1-L2控制信道)接收到RA-RNTI,则UE 20认识到,此信号指示将要在DL-SCH上接收经修改的MAC PDU。由此,UE 20内在地指示其MAC协议级别,以便将通过DL-SCH接收的分组解码为经修改的MAC PDU。以此方式,RAR继而可以从经修改的MAC PDU提取。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广播事件期间的E-UTRAN电信系统的用户设备20和eNB 10的操作。当将要进行广播时,eNB10通过向UE 20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也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BCCH-RNTI。由于eNB 10意识到在DL-SCH上传输的相关信息将不与任何其他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其能够使用其中省略LCID的经修改的MAC PDU来传输信息。由此,eNB 10将广播信息作为MAC CE或者MAC SDU传输,其中与该MAC CE或者MAC SDU相关联的MAC PDU子报头不包括LCID。此经修改的MAC PDU继而通过DL-SCH向UE 20传输。广播信息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报头。
一旦通过PDCCH(L1-L2控制信道)接收到BCCH-RNTI,则UE 20认识到,此信号指示将要在DL-SCH上接收经修改的MACPDU。由此,UE 20内在地指示其MAC协议级别,以便将通过DL-SCH接收的分组解码为经修改的MAC PDU。以此方式,广播继而可以从经修改的MAC PDU提取。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寻呼事件期间的E-UTRAN电信系统的用户设备20和eNB 10的操作。当将要进行寻呼时,eNB10向UE 20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也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寻呼标识符(paging_RNTI)。由于eNB 10意识到在DL-SCH或者寻呼信道(PCH)上传输的相关信息将不与任何其他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其能够使用其中省略LCID的经修改的MACPDU来传输信息。由此,eNB 10将寻呼信息作为MAC CE或者MACSDU传输,其中与该MAC CE或者MAC SDU相关联的MAC PDU子报头不包括LCID。此经修改的MAC PDU继而通过DL-SCH或者PCH向UE 20传输。
一旦通过PDCCH接收到paging_RNTI,则UE 20认识到,此信号指示将要在DL-SCH或者PCH上接收经修改的MAC PDU。由此,UE 20内在地指示其MAC协议级别,以便将通过DL-SCH或者PCH接收的分组解码为经修改的MAC PDU。以此方式,寻呼信息继而可以从经修改的MAC PDU提取。
由此,在特定环境中,使用消息在控制信道上寻址UE 20,以便向UE 20指示在数据信道上存在经修改的MAC PDU。在UE 20的物理和MAC协议层之间的内部交互向协议层通知:存在经修改的MACPDU。此内部交互由控制信道上的消息触发。由于数据信道上发送的消息没有在MAC层与其他消息多路复用,不需要LCID来多路复用以及寻址消息至正确的实体或者不同的逻辑信道。结果是针对MAC PDU消息的经优化的格式。
由此可见,eNB 10和UE 20之间的传输可以通过使用经修改的MAC PDU而通过DL-SCH进行,而不必包括LCID。这降低了传输开销。
由此,实现了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至少部分地使用软件控制的数据处理装置实现,应当理解,提供此种软件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其上存储此类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被认为是本发明的方面。
尽管在此参考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精确地实施方式,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可以实现各种改变和修改,而并不脱离由所附是及其等效项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方法,其中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
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
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
根据所述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在网络设备处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随机接入响应作为信元的、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随机接入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广播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广播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广播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广播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发起寻呼信道传输;传输指示符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寻呼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传输分组的步骤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包括寻呼信息作为信元的、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解码步骤包括,向用户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利用信号通知:经修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以提取寻呼信息。
5.一种网络设备传输方法,其中通过信道向用户设备传输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在网络设备中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
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以及
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
6.一种用户设备接收方法,其中通过信道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分组包含信元,所述信元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
通过信道接收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
根据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网络设备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节点B,而信道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8.一种用于通过信道向用户设备传输分组的网络设备,所述分组包含根据预定格式被多路复用的信元,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可操作用于确定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不会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元;以及
传输装置,可操作用于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指示符,以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以及通过信道传输利用忽略任何标识符的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
9.一种用于通过信道从网络设备接收分组的用户设备,分组包含根据预定格式而被多路复用的信元,其中每个信元具有标识所述分组内的该信元的标识符,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可操作用于接收在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的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指示将要通过信道传输的分组将被利用修正的格式进行编码,其中在所述修正的格式中不提供标识符;以及通过信道接收利用所述修正的格式所编码的分组;以及
解码装置,可操作用于根据修正的格式解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分组,以提取信元。
10.一种电信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CN2008801238611A 2008-01-04 2008-01-04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Active CN101911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8/000036 WO2009086690A1 (en) 2008-01-04 2008-01-04 Transmission methods, network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643A true CN101911643A (zh) 2010-12-08
CN101911643B CN101911643B (zh) 2013-08-14

Family

ID=4085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38611A Active CN101911643B (zh) 2008-01-04 2008-01-04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96450A1 (zh)
EP (1) EP2232821B1 (zh)
JP (1) JP5307833B2 (zh)
KR (1) KR101403873B1 (zh)
CN (1) CN101911643B (zh)
WO (1) WO20090866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461A (zh) * 2016-03-21 2018-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数据指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459B (zh) * 2011-07-12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和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US9461777B2 (en) 2011-11-21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networking system with seamless path switching of streams
US9722943B2 (en) * 2012-12-17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switching for multihop hybrid networks
KR101797503B1 (ko) 2014-06-26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AU2018415756A1 (en) * 2018-03-28 2020-09-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690132B2 (en) * 2019-09-03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 (MAC-CE) communication
WO2021230800A1 (en) * 2020-05-13 2021-1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ed overhead radio bearer
WO2022067853A1 (en) * 2020-10-02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rateless codes in wireless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1590A (zh) * 2000-03-03 2001-09-05 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压缩报头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09827A (zh) * 2007-01-31 2007-08-01 浙江大学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路实时音视频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US7277439B2 (en) * 2000-05-31 2007-10-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ual-mod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5727A (en) * 1996-10-08 1999-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TM cells on an ATM link
JP2002101103A (ja) * 2000-09-20 2002-04-05 Nec Saitama Ltd 基地局変復調装置及びatmセル送受信方法
US6459687B1 (en) * 2001-03-05 2002-10-01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MAC coprocesso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DK2087653T3 (en) * 2006-10-03 2015-02-23 Qualcomm Inc Re-synchronizing temporary UE-I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674449C (en) * 2007-01-05 2013-10-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in various states via a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WO2008114967A1 (en) * 2007-03-16 2008-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genera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42118B2 (ja) * 2007-05-31 2011-08-10 イノヴァティヴ ソニック リミ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ダウンリンク共用チャネルの伝送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ATE508609T1 (de) * 2007-06-13 2011-05-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chnik zum umgehen mit einem funkstreckenausfall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US8300573B2 (en) * 2007-10-03 2012-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imer handling in a transmitter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voice and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1590A (zh) * 2000-03-03 2001-09-05 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压缩报头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装置
US7277439B2 (en) * 2000-05-31 2007-10-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ual-mod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01009827A (zh) * 2007-01-31 2007-08-01 浙江大学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路实时音视频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461A (zh) * 2016-03-21 2018-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数据指示
CN108781461B (zh) * 2016-03-21 2023-04-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数据指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96450A1 (en) 2010-11-25
EP2232821A1 (en) 2010-09-29
KR20100106452A (ko) 2010-10-01
WO2009086690A1 (en) 2009-07-16
JP5307833B2 (ja) 2013-10-02
KR101403873B1 (ko) 2014-06-09
JP2011509577A (ja) 2011-03-24
CN101911643B (zh) 2013-08-14
EP2232821A4 (en) 2012-10-31
EP2232821B1 (en)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643B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电信系统
CN101836374B (zh) 用于发送公共控制信道的数据的方法
US106025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332384B1 (en) Handling uplink grant i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AU2006309465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g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853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初始连接建立
CN10190421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公共控制信道上传送消息以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EP21043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of receiving a disaster warning message using a system informatio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SI-RNTI
US9591521B2 (en) Method of transmiss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quipment
EP3422764B1 (en) Reporting method of terminal buffer state report(bsr), obtain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bsr from base sta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071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achine to machine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23448B (zh) 一种增强的随机接入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23599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cellular system
CN111555855B (zh) 一种无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436157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83278B (zh) 一种集群组呼业务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1505541B (zh) 用于传输随机接入时间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678962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solving a temporary block flow
KR20080097920A (ko)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수신을 위한 상향 접속 방식
CN11278775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接收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616403B (zh) 发送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方法和基站
CN111148127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03227A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w jersey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Patentee after: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new jersey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ucent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