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168B -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2168B
CN101512168B CN200780033346XA CN200780033346A CN101512168B CN 101512168 B CN101512168 B CN 101512168B CN 200780033346X A CN200780033346X A CN 200780033346XA CN 200780033346 A CN200780033346 A CN 200780033346A CN 101512168 B CN101512168 B CN 101512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shell
pseudo
tubular hole
f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33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2168A (zh
Inventor
中尾顺一
本间恭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2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1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铰链结构,其在不降低组装性的同时防止组装过程中壳体的断裂。该铰链结构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显示部分(11)和按键部分(12)。显示部分(11)的上壳体设置有具有筒状孔的第一连接部分,包括分别同轴且直径不同的两个筒状部分的伪铰链(5)的内筒状部分(筒状部分8)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一筒状孔中,使得第一连接部分从显示部分的上壳体的端部突出。按键部分(12)的上壳体(2)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第二连接部分在被连接时位于相比第一连接部分更靠近铰链轴线的中心侧的位置,并且第二连接部分具有第二筒状孔(9),伪铰链的外筒状部分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二筒状孔中,使得第二连接部分从按键部分的上壳体的端部突出。铰链结构包括止挡件(7),止挡件用于固定伪铰链(5),使得筒状部分(8)插入到第一连接部分的筒状孔中,伪铰链能够以伪铰链没入第二筒状孔中的方式被插入。

Description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式移动终端中的铰链结构,具体地,涉及具有优良组装性的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折叠式移动终端中使用的铰链结构具有伪铰链(dummyhinge)5,其被定位成为从移动终端装置的一个壳体突出,并被固定到该位置。因此,当在移动终端装置中装入其中没有固定伪铰链5的另一个壳体时,在使另一个壳体变形的情况下组装移动终端装置。因此,导致较差的组装性(有时甚至是壳体的断裂而导致其不能使用),并且是生产率降低的因素。
与折叠式移动终端中使用的铰链结构有关的相关技术中包括“便携式终端装置和包括了便携式终端装置固定结构的铰链模块”,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中,通过将铰链模块从位于铰链轴线的中心侧的连接部分朝向位于铰链轴线的端部侧的连接部分插入,使两个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2005-34476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专利要求将铰链模块从铰链轴的中心侧朝向铰链轴的端部侧插入,然而对于尺寸越来越小的移动终端来说,该工作并不易于执行。换言之,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专利的应用导致了降低的组装性。
基于上述的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铰链结构,其能在不降低组装性的同时避免组装过程中壳体的断裂;以及提供一种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示例性的目的,作为第一示例性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链结构,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的前壳体设置有具有第一筒状孔的第一连接部分,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一筒状孔中,其中第一连接部分从第一外壳的前壳体的端部突出;第二外壳的前壳体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第二连接部分在被连接时沿着铰链轴线位于第一连接部分的中心侧,并且第二连接部分具有第二筒状孔,伪铰链的外筒状部分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二筒状孔中,其中第二连接部分从第二外壳的前壳体的端部突出;并且铰链结构包括止挡件,止挡件用于在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被插入第一筒状孔中的情况下固定伪铰链,伪铰链能够以伪铰链没入第二筒状孔中的方式被插入。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的方面中,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后壳体用作止挡件。
为了实现上述的示例性的目的,作为第二示例性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链结构,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的后壳体设置有具有第一筒状孔的第一连接部分,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一筒状孔中,其中第一连接部分从第一外壳的后壳体的端部突出;第二外壳的后壳体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第二连接部分在被连接时沿着铰链轴线位于第一连接部分的中心侧,并且第二连接部分具有第二筒状孔,伪铰链的外筒状部分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第二筒状孔中,其中第二连接部分从第二外壳的后壳体的端部突出;并且铰链结构包括止挡件,止挡件用于在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被插入第一筒状孔中的情况下固定伪铰链,伪铰链能够以伪铰链没入第二筒状孔中的方式被插入。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的方面中,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前壳体用作止挡件。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示例性的方面的结构中,优选地,伪铰链从与第一连接部分相邻的一侧插入第二筒状孔中;在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彼此相邻的情况下,伪铰链从第二筒状孔退回;并且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插入第一筒状孔中。此外,优选地,用于将容纳在第一外壳中的电路板与容纳在第二外壳中的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衬底被布置在伪铰链中。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示例性的目的,作为第三示例性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其中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示例性方面的构造的铰链结构。
本发明的优势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式移动终端的铰链结构,其能在不降低组装性的同时避免组装过程中其壳体的断裂;并可以提供一种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适当实施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铰链部分的构造的视图;
图3是示出伪铰链被安装到上壳体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示出伪铰链在轴向推动的位置被安装到上壳体的状态的视图;
图5是示出伪铰链和柔性衬底位于上壳体的状态的视图;并且
图6示出了组配后的铰链部分的截面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壳体(按键部分侧)
2    上壳体(显示部分侧)
3    铰链部分
4    柔性衬底
5    伪铰链
6    铰链单元
7    框体
8    筒状部分
9     筒状孔
10    移动终端装置
11    显示部分
12    按键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构造。移动终端装置10是普通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终端。
移动终端装置10包括用于将显示部分11和按键部分12电连接的铰链部分3。
铰链部分3是用于在结构方面将包括按键部分12的上壳体1和包括显示部分11的上壳体2固定的组件。铰链部分3是打开/关闭动作所必须的。
图2示出了从其后表面观察时的铰链部分3内部的结构。
包括按键部分12的上壳体1和包括显示部分11的上壳体2具有为在两者之间进行电连接所需的柔性衬底4,以实现对显示部分11的字符输入。然而,显示部分11和按键部分12可以通过除柔性衬底4以外的其他方式连接(例如通过使用两轴铰链中的多根导线)。
如上所述,上壳体1设有用于使伪铰链5穿过的筒状孔9。用于在其转动时保护柔性基底4并使柔性基底4实现功能的伪铰链5被设置为固定上壳体1和上壳体2。伪铰链5具有筒状部分8,从而下壳体可被转动。
铰链单元6在伪铰链5的相对侧被装入,用于保持打开/关闭位置并且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当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部分打开的位置或完全打开的位置时,铰链单元6可以发出声音(喀喇音)。
铰链部分3还包括用于夹持伪铰链5的框体7,从而伪铰链5在安装后不会轴向脱离。
参照图3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组装过程。
首先,伪铰链5被轴向地插入上壳体1的筒状孔9。在筒状孔9的轴向上,由于不具有在插入方向上止挡伪铰链5的壁,所以伪铰链5也可能在轴向上被置于比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将伪铰链5的筒状部分8插入,直至筒状部分8完全隐蔽在上壳体1内部。这是因为,当筒状部分8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上壳体2可以被容易地装上。
在上壳体2的组配之后,在轴向上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5中所示的A向)将伪铰链5退回(通过手指、夹具等),成为图1所示的状态(伪铰链5的筒状部分被插入上壳体2的铰链部分的孔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上壳体1和上壳体2可以被夹持。
如果保持这种状态,伪铰链5可能脱落。因此,设置框体7来防止伪铰链5在插入方向上脱落。这种固定方式可以形成在下壳体12上,并且只要能固定伪铰链5,可以使用其他组件。
图6中示出了铰链部分3被最终装入的构造。伪铰链5的筒状部分8被插入上壳体2,使得上壳体1和上壳体2经由伪铰链5而可转动。放置止挡件7以防止伪铰链5脱落到上壳体1那侧而使上壳体1和上壳体2彼此分离。
通过这种方式,当包括显示部分的壳体和包括按键部分的壳体通过铰链部分连接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在安装的同时不会使壳体中的一个变形。此外,由于伪铰链是通过从铰链轴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移动来安装的,所以不会降低组装性。
相应地,本发明不仅使其装配变得容易,从而提高其生产率;而且还可以防止其壳体的断裂等。
应注意,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伪铰链被安装到作为终端前侧的上壳体侧的构造,然而伪铰链也可以被安装到下壳体侧。
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移动电话终端,还可以用于所有的移动终端。
这样,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进。
本申请基于申请日为2006年9月8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43770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此处通过引用将其全文结合于此。

Claims (10)

1.一种铰链结构,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的上壳体设置有具有第一筒状孔的第一铰链部分,包括分别同轴且直径不同的两个筒状部分的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从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上壳体的端部突出;
所述第二外壳的上壳体设置有第二铰链部分,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被连接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位于更靠铰链轴线的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具有第二筒状孔,所述伪铰链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从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上壳体的端部突出;并且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伪铰链的所述内筒状部分被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的情况下固定所述伪铰链,所述伪铰链能够以所述伪铰链没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的方式被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下壳体用作所述止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所述伪铰链从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相邻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
在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彼此相邻的情况下,所述伪铰链从所述第二筒状孔退回;并且所述伪铰链的所述内筒状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用于将容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电路板与容纳在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衬底被布置在所述伪铰链中。
5.一种铰链结构,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的下壳体设置有具有第一筒状孔的第一铰链部分,包括分别同轴且直径不同的两个筒状部分的伪铰链的内筒状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从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下壳体的端部突出;
所述第二外壳的下壳体设置有第二铰链部分,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被连接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位于更靠铰链轴线的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具有第二筒状孔,所述伪铰链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从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下壳体的端部突出;并且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伪铰链的所述内筒状部分被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的情况下固定所述伪铰链,所述伪铰链能够以所述伪铰链没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的方式被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上壳体用作所述止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所述伪铰链从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相邻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筒状孔中;
在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彼此相邻的情况下,所述伪铰链从所述第二筒状孔退回;并且所述伪铰链的所述内筒状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筒状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用于将容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电路板与容纳在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衬底被布置在所述伪铰链中。
9.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其中采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
10.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其中采用了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结构。
CN200780033346XA 2006-09-08 2007-08-14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3770A JP5114035B2 (ja) 2006-09-08 2006-09-08 ヒンジ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JP243770/2006 2006-09-08
PCT/JP2007/065860 WO2008029596A1 (fr) 2006-09-08 2007-08-14 Structure de charnière et terminal mobile de type repliable l'utilis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2168A CN101512168A (zh) 2009-08-19
CN101512168B true CN101512168B (zh) 2012-10-03

Family

ID=3915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33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168B (zh) 2006-09-08 2007-08-14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80413B2 (zh)
EP (1) EP2060803B1 (zh)
JP (1) JP5114035B2 (zh)
CN (1) CN101512168B (zh)
WO (1) WO2008029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8738B1 (ja) * 2007-10-31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
JP5891991B2 (ja) * 2012-07-31 2016-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該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TW201407053A (zh) * 2012-08-01 2014-02-16 Kinpo Elect Inc 樞軸組件及具有其之摺疊式電子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7369A2 (en) * 1995-11-30 1997-06-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and foldable telephone
CN1202585A (zh) * 1997-05-30 1998-12-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
JP2005282776A (ja) * 2004-03-30 2005-10-13 Fujitsu Ltd 折畳み式電子装置
CN1816267A (zh) * 2004-12-17 2006-08-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铰链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5049B2 (ja) * 1998-01-31 2003-08-11 株式会社足立ライト工業所 ヒンジ構造
JP3265572B2 (ja) * 1998-11-20 2002-03-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畳式携帯電話器の開閉装置
TW547684U (en) * 1999-10-26 2003-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ivot structure
KR100419927B1 (ko) * 2000-03-03 2004-02-25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더형 휴대전화기
JP2003247531A (ja) * 2002-02-27 2003-09-05 Kyocera Corp ヒンジキャップ及びヒンジ並びに携帯端末
JP2004044665A (ja) * 2002-07-10 2004-02-12 Nippon Koki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
TW570436U (en) * 2003-01-16 2004-01-01 Benq Corp Foldable mobile phone
TW572125U (en) * 2003-05-30 2004-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inge mechanism
KR100563724B1 (ko) * 2003-08-22 2006-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축 회전힌지모듈을 구비한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100575746B1 (ko) * 2003-10-28 2006-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형 휴대 단말기
JP2005344763A (ja) 2004-05-31 2005-12-15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のヒンジモジュール組み込み固定構造
KR100703498B1 (ko) * 2005-01-19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딩형 휴대 장치
JP3987872B2 (ja) 2006-06-20 2007-10-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7853009B2 (en) * 2006-06-30 2010-12-14 Motorola,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ingle-split hin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7369A2 (en) * 1995-11-30 1997-06-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and foldable telephone
CN1202585A (zh) * 1997-05-30 1998-12-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
JP2005282776A (ja) * 2004-03-30 2005-10-13 Fujitsu Ltd 折畳み式電子装置
CN1816267A (zh) * 2004-12-17 2006-08-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铰链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14035B2 (ja) 2013-01-09
EP2060803A4 (en) 2011-11-02
EP2060803B1 (en) 2016-10-12
US8180413B2 (en) 2012-05-15
EP2060803A1 (en) 2009-05-20
JP2008064212A (ja) 2008-03-21
US20090291720A1 (en) 2009-11-26
WO2008029596A1 (fr) 2008-03-13
CN101512168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2401B2 (en) Hinge apparatus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4399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oop and helical turn
JP2004072726A (ja) Fpcbの連結メカニズム
JP2000502779A (ja) ヒンジ装置
KR20110100936A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4293633A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CN101512168B (zh) 铰链结构和使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终端
JP459721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20020065702A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0409733C (zh) 电子装置
JP4708092B2 (ja) 電子機器
JP3943413B2 (ja) 折畳式電子機器
KR100442689B1 (ko) 영상 통신용 무선 단말기
JP4199721B2 (ja) ヒンジ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WO2010044625A2 (ko) 폴더형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조립체
JP4770784B2 (ja) 携帯端末のヒンジ部構造、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の製造方法
JP4643732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0421441C (zh) 一种折迭式手机及其组装方法
KR200289443Y1 (ko) 폴더형 휴대전화기에서 메인보드와 엘씨디 모듈간을연결하는 연성필름의 손상을 방지하기 위한 구조
KR200396212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힌지장치
KR101282877B1 (ko) 휴대 단말기
JP492691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KR100636536B1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100677333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조립체
KR20050052564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