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9625A -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9625A
CN101509625A CNA2009101330845A CN200910133084A CN101509625A CN 101509625 A CN101509625 A CN 101509625A CN A2009101330845 A CNA2009101330845 A CN A2009101330845A CN 200910133084 A CN200910133084 A CN 200910133084A CN 101509625 A CN101509625 A CN 10150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optical sheet
absorption member
magnetic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30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9625B (zh
Inventor
张启鸿
杨青桑
邓友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30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该背光模块包含光学板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光学板包括入光面与出光面。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发光元件面对于入光面,其中,发光元件是利用设置于光学板及电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之上的至少一个磁吸件而磁吸于光学板上。由于使用磁吸件进行组装,因此可提高背光模块的组装定位精度、并可减低发光元件毁损的风险。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精准定位组装的背光模块以及组装程序简单的光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液晶显示器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并不具有主动发光的功能,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必须搭配背光光源方可进行影像的显示。
图1A及图1B为现有一种侧向式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在现有技术中,是使用黏胶(未标示)将已设置有发光元件120的电路板110固定在胶框130或是导光板140上。但是,上述以黏胶固定的方式容易因导光板140的位移或是其它因素而导致导光板140与发光元件120之间的存在间隙d,如图1B所示。如此一来,背光模块100容易产生漏光。此外,因导光板140与发光元件120的定位精度不易控制,因此以黏胶来固定上述元件也不易使导光板140与发光元件120能够精准对位。另外,当需要对背光模块100进行重工程序时(rework process)时,还必须要克服粘胶的黏性与残留的问题,因此重工程序不易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可提高组装定位精度。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可减低光源毁损的风险。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光电装置,具有上述的背光模块,可简化组装程序以及重工程序。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一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含光学板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光学板包括入光面与出光面。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发光元件面对于入光面,其中,发光元件是利用设置于光学板及电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之上的至少一个磁吸件而磁吸于光学板上。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光学板、背板、至少一个灯管以及多个灯管固定装置。光学板包括入光面以及出光面。背板位于光学板的入光面的下方。灯管设置于背板与光学板的入光面之间。多个灯管固定装置分别包覆于灯管的末端,并且光学板设置于灯管固定装置上,其中每一个灯管固定装置包括弹性主体、埋于弹性主体内的磁吸件以及埋于弹性主体内且与灯管的末端电性连接的电极,其中埋设于多个灯管固定装置内的磁吸件磁吸于背板或光学板的入光面上。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背光模块是使用磁吸件进行组装,因此可提高组装定位精度、并可减低光源毁损的风险。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光电装置具有上述背光模块,因此可简化组装及重工程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现有一种侧向式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00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发光元件320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5B为发光装置4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500组装之前的示意图。
图6B为发光装置500组装之后的上视示意图。
图6C为发光装置5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600’的分解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发光装置6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7C为发光装置6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8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9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10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600’、820、700、700’、700”:背光模块
110、330、630:电路板            120、320、620:发光元件
130:胶框                        140:导光板
210、620’:反射板               220、630’:光学片组
230:框架                        232:容纳侧边
300、400、500、600:发光装置     310、510、610、710:光学板
310c、510c:底面
310a、510a、610a、710a:入光面
310b、510b、610b、710b:出光面
322、容置槽                      324:发光二极管芯片
326:光学胶                      340、640、744:磁吸件
340a:磁吸件                     340的表面
350a:被磁吸件                   350的表面
350、650、750:被磁吸件          610’、720、720’、720”:背板
730:灯管                        732:末端
740:灯管固定装置                742:弹性主体
800:显示模块                    810:显示面板
900:电子元件                    950:光电装置
d:间隙                          E1、E2: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分解示意图。图3A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局部构件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侧视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0为侧向式背光模块,且图3A与图3B为图2的发光装置300中的导光板与电路板组装之前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2、图3A及图3B,背光模块200包括发光装置300,较佳的是,背光模块200还包括反射板210、光学片组220以及框架230。反射板210设置于发光装置300之下。光学片组220设置于发光装置300的上方。框架230的容纳侧边232定义出一容纳空间232a,以容纳发光装置300、反射板210以及光学片组220。
具体而言,设置于发光装置300底下的反射板210可将发光装置300所产生的光线反射,以使光线往特定方向射出。另外,设置于发光装置300上方的光学片组220例如可使用扩散片(Diffuser)、增亮片(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BEF)、偏极转换片(DBEF)、或其它合适的膜片,其中,光学片组220是由至少一种以上选自上述的光学膜片所搭配而成,以使光线均匀且集中。此处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反射板210的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在光学板310的底面310c上设置一涂层或图案以取代反射板210的配置。
发光装置300包含光学板310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320,如图3A及图3B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光学板310例如为一导光板。光学板310包括入光面310a与出光面310b。所谓入光面310a指的是光线射入光学板310之处,而出光面310b则是光线自光学板310射出之处。而光学板310除了入光面310a以及出光面310b以外的表面(例如是底面310c以及其它侧表面),可设计成反射面,进而提高光学板310的出光效率。光学板310的材质可为透明聚合物材质,例如聚甲基丙酰酸甲酯类(PMMA)、聚碳酸酯类(PC)、聚苯乙烯类、全氟树脂类、环氧树脂类、或其它合适的材料。
发光元件320设置于电路板330上。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30上具有电路设计,因此设置于电路板330上的发光元件320便可通过电路板330上的电路而与外部电路或电源电性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20例如是以发光二极管来描述说明。特别是,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320如图4所示。请参照图4,发光元件320包括容置槽322、发光二极管芯片324以及光学胶326。发光二极管芯片324位于容置槽322内,而光学胶326填满容置槽322、并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324以阻隔水气或其它外力对发光二极管芯片324造成影响。光学胶326例如包含聚甲基丙酰酸甲酯类(PMMA)、聚碳酸酯类(PC)、聚苯乙烯类、全氟树脂类、环氧树脂类、或其它合适的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照图3A及图3B,设置于电路板330上的发光元件320是面对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因此发光元件320所发出的光线会直接射向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特别是,发光元件320是利用设置于光学板310及电路板330的至少其中之一之上的至少一个磁吸件340而磁吸于光学板310上。
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00中,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上可设置磁吸件340,并且在相对的电路板330上则设置有至少一个被磁吸件350,由图3B可知,此时磁吸件340是突出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在其它实施例中,磁吸件340更佳可嵌入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中,此时,磁吸件340的表面340a可切齐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或内陷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中,以节省组装时所需空间。当将电路板330与光学板310进行组装时,如图2所示,由于被磁吸件350的表面350a与磁吸件340的表面340a会因磁力吸引而相互紧靠,进而使电路板330上的发光元件320与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相互紧靠。此时,一部分的电路板330会贴合在光学板310的底面310c。
在此实施例中,是在电路板上设置被磁吸件,并且在光学板上设置磁吸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在电路板上设置磁吸件,并且在光学板上设置被磁吸件。举例而言,磁吸件与被磁吸件的组合可以是磁化金属-可被磁化金属所吸附的金属,或是磁吸件与被磁吸件两者皆为磁化金属。磁化金属例如为磁铁,此外,亦可将磁铁与聚合物混合而形成软性磁铁,以形成上述磁吸件。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磁吸件340与被磁吸件350的数量。事实上,磁吸件340与被磁吸件350可以设置一组、两组或以上。本发明也不限定磁吸件340与被磁吸件350的位置,其也可以仅设置在导光板310与电路板330的两处、三处或以上位置。
由于上述的发光装置300是利用磁吸件340进行发光元件320与光学板310的定位组装,因此可以确保发光元件320与光学板310的组装对位精准、且确实紧靠而不产生漏光。此外,由于不需要先将光学板310紧压发光元件320即可完成组装对位,因此可以减低发光元件320损毁的风险。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0的发光装置300还可以使用不同设计的发光装置加以取代,以下将举数个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5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发光装置4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5B为发光装置4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A及图5B,发光装置400具有与图3A及图3B所述之发光装置300相似的构件,因此相同或相似的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可对应于先前的说明,于此并不再赘述。发光装置400与发光装置300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装置400的电路板330是面对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配置。而设置于电路板330上的被磁吸件350与光学板310上的磁吸件340相互吸引而使得发光元件320得以紧靠光学板310的入光面310a。
图6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之发光装置500组装之前的示意图。图6B为发光装置500组装之后的上视示意图。图6C为发光装置5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A、图6B及图6C,发光装置500与图3A及图3B的发光装置300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可参照先前的说明,于此不再赘述。发光装置500与发光装置300不同之处在于,在发光装置500中,光学板510具有多个凹槽(未标示),且光学板510具有入光面510a、出光面510b以及底面510c。另外,在发光装置500中,磁吸件340是被设置在光学板510的底面510c上,且电路板330邻近于光学板510的底面510c的一部分,因此当电路板330上的被磁吸件350与光学板510上的磁吸件340彼此磁吸在一起之后,有一部分的电路板330会贴附在光学板510的底面510c。在其它实施例中,磁吸件340更佳可嵌入光学板510中,以节省组装时所需空间。此时,由图6C可知,磁吸件340之侧面可切齐于光学板510的入光面510a、或内陷在光学板510的入光面510a中,或磁吸件340之侧面可切齐于光学板510的的底面510c,或磁吸件340之侧面内陷于光学板510的底面510c。这里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光学板与磁吸件的形状、以及磁吸件与被磁吸件的个数与位置。
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300、400及500中的发光元件320均为以发光二极管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使用阴极灯管、外部电极灯管、或其它合适的灯管作为侧向式背光模块的光源,换言之,对于使用阴极灯管、外部电极灯管、或其它合适的灯管的侧向式背光模块中亦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磁吸件与被磁吸件的方式,来达成光源与光学板对位以及组装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亦可应用在直下式的背光模块上。
图7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600’的分解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发光装置6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7C为发光装置6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A、图7B及图7C,背光模块600’包括发光装置600,较佳的是,背光模块600’还包括背板610’、反射板620’以及光学片组630’。背板610’位于反射板620’之下且面对光学板610的入光面610a以容纳发光装置600及反射板620’,而反射板620’设置于发光装置600之下。光学片组630’设置于发光装置600的上方。
发光装置600包含光学板610以及多个发光元件620,如图7B及图7C所示。光学板610包括入光面610a与出光面610b。发光元件620设置于电路板630上,且发光元件620面对于光学板610的入光面610a。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610例如为一扩散板。
在发光装置600中,多个发光元件620例如可直接使用白光发光二极管、或多种不同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混光以产生白光。详言之,当发光元件620使用多种不同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时,发光元件620与光学板610之间可具有一间隙d以进行混光,此间隙d可通过调整磁吸件640以及被磁吸件650的厚度来达到理想的混光距离。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620亦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7B及图7C,特别是,在光学板610的四个角落各配置有一个磁吸件640,且在电路板630的四个对应于磁吸件640的位置各配置有一个被磁吸件650。光学板610以及多个发光元件620可通过磁吸件640以及被磁吸件650的磁吸而紧靠。于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让光学板610与发光元件620更加紧靠,则光学板610上的磁吸件640或被磁吸件650的数目及其位置可加以变更。例如:于电路板630的四个角落之间再加入至少一个磁吸件640或被磁吸件650,或是于电路板630的中央区域再加入至少一个磁吸件640或被磁吸件650,或是于电路板630的合适位置上再加入至少一个磁吸件640或被磁吸件650。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600的电路板630为一连续的平板。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也可以是由多个条状电路板所排列而成,且每一条状电路板上至少设置有一磁吸件或是被磁吸件,此时,光学板610上相对应于每一条状电路板之磁吸件或是被磁吸件,亦会设置至少一组磁吸件、或是被磁吸件。此外,被磁吸件与磁吸件的相关设计烦请参照上述图4~图6的说明,于此不再重述。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由于皆使用磁性吸附的方式进行光学板与发光元件的定位组装,因此不会有现有技术中黏胶黏附面积不足、或定位不易的问题,而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均可精准定位组装。
此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600除了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之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阴极灯管、外部电极灯管、或其它合适的灯管作为光源。
上述几个实施例都是将磁吸件与被磁吸件设计于电路板以及光学板上,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之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将磁吸件以及被磁吸件设计在其它的构件上,如下述实施例的说明。
图8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8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8A及图8B,背光模块700包含光学板710、背板720、至少一个灯管730以及多个灯管固定装置740。
光学板710包括入光面710a以及出光面710b。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710为一扩散板。另外,除了入光面710a以及出光面710b之外,光学板710的四个侧表面较佳的是反射面。
背板720位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背板720的材质较佳的是金属。
灯管730设置于背板720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灯管730例如是阴极灯管、外部电极灯管或其它合适的灯管。本发明不限制灯管的数量以及形状。一般而言,灯管的数量会与背光模块的尺寸有关。而灯管730可以是直式灯管或是弯曲式灯管。
灯管固定装置740分别包覆于灯管730的末端732,并且光学板710设置于灯管固定装置740上。特别是,每一个灯管固定装置740均包括弹性主体742、埋于弹性主体742内的磁吸件744以及埋于弹性主体742内且与灯管730的末端732电性连接的电极E1。埋设于多个灯管固定装置740内的磁吸件744磁吸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上。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背光模块700中,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上相对于磁吸件744之处设置有另一被磁吸件750,以使灯管固定装置740与光学板710紧靠而使灯管730定位。此时,由图8B可知,被磁吸件750是突出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在其它实施例中,被磁吸件750更佳可嵌入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中,以使被磁吸件750的下表面切齐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或内陷于光学板710的入光面710a中,以节省组装时所需空间。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磁吸件744的上表面亦可突出于弹性主体742的表面,即磁吸件744的上表面高于弹性主体742的上表面。于其它实施例中,磁吸件744与被磁吸件750的位置与其材质可参照上述图4~图6的说明。另外,在背板720上对应于电极E1的位置还设置有电极E2,电极E2可与电极E1电性连接使外部电源讯号能导通灯管730的电极E1,进而使灯管730发光。此外,灯管固定装置740所使用弹性主体742例如为橡胶材料。
另外,通过磁吸件744与被磁吸件750的高度设计,可以控制灯管730与光学板710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理想光均匀射出光学板710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背光模块700是通过磁吸件744与被磁吸件750的磁吸以使灯管730与光学板710定位,因此光学板710与灯管730的定位简单且精准,光学板710不易位移。当灯管730或其它构件故障而需要重工时,仅需克服磁吸件744与被磁吸件744之间的磁力即可将光学板710与灯管730分离以完成重工程序,重新将背光模块700组装也相当方便。
图9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9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9A及图9B,背光模块700’具有与图8A及图8B所述的背光模块700相似的构件,因此相同或相似的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请参阅上述说明,于此不再赘述。背光模块700’与背光模块700的不同之处在于,背光模块700’的背板720’是由可被磁吸件744磁吸的金属所构成,而磁吸件744的位置较靠近背板720’以与背板720’磁吸。在背光模块700’中,由于仅需克服磁吸件744与背板720’间的磁力即可将灯管730与背板720’分离,当再次进行背光模块700’的组装时,仅需将电极E1与电极E2对位而不需重新焊接以使电极E1与电极E2电性连接,因此背光模块700’的组装相当简便。
图10A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组装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10B为背光模块700”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0A及图10B,背光模块700’具有与图9A及图9B所述的背光模块700’相似的构件,因此相同或相似的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请参照上述说明,于此不再赘述。背光模块700”与背光模块700’的不同之处在于,背光模块700”的背板720”不具有磁性而无法与磁吸件744磁吸,此时,可通过在背板720”上相对于磁吸件744之处设置另一被磁吸件750以使灯管730定位于背板720”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将图8B的实施例与图9或图10B的实施例组合,也就是将磁吸件744或被磁吸件750同时设置于光学板710、背板720及灯管固定装置740上,以使光学板710、背板720及灯管730皆使用磁吸方式固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磁吸件744与被磁吸件750的位置与其材质可参照图4~图6的说明。
因此,由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可知磁吸件或被磁吸件的位置及数目,可以相互对调,或是磁吸件或被磁吸件可同时出现于一个对象上,例如:光学板上,或背板上,或电路板上、或灯管固定装置上。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显示模块800示意图。请参照图11,举例来说,显示装置800可具有显示面板810及背光模块820,而背光模块820例如可具有上述发光装置300、400、500、600的其中任何一种或是背光模块700、700’及700”的其中任何一种。
显示面板810可为半穿透半反射式显示面板、反射型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于主动层上(color filter on array)的显示面板、主动层于彩色滤光片上(array on color filter)的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A)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PS)显示面板、多域垂直配向型(MVA)显示面板、扭曲向列型(TN)显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TN)显示面板、图案垂直配向型(PVA)显示面板、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S-PVA)显示面板、先进大视角型(ASV)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型(FFS)显示面板、连续焰火状排列型(CPA)显示面板、轴对称排列微胞型(ASM)显示面板、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OCB)显示面板、超级水平切换型(S-IPS)显示面板、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AS-IPS)显示面板、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UFFS)显示面板、蓝相显示面板(Blue phasedisplay panel)、高分子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双视角型(dual-view)显示面板、电泳型显示面板、蓝相显示面板(Blue Phase)、三视角型(triple-view)显示面板、三维显示面板(three-dimensional)或其它型面板。
图1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图11的显示模块800可以跟电子元件900电连接而组合成一光电装置950。电子元件900包括如:控制元件、操作元件、处理元件、输入元件、存储元件、驱动元件、发光元件、保护元件、感测元件、检测元件、或其它功能元件、或前述的组合。而光电装置320的类型包括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型计算机、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字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广告牌、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背光模块是使用磁吸件进行组装,因此可提高组装定位精度、减低光源毁损的风险、并可节省组装时间。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装置具有上述的背光模块,因此可简化组装及重工程序以减少制造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
一光学板,其包括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设置于一电路板上,且该发光元件面对于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元件是利用设置于该光学板及该电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之上的至少一个磁吸件而磁吸于该光学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磁吸件设置于该入光面的一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电路板面对该入光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板还包含一底面,该磁吸件设置于该底面上,且该电路板邻近于该底面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反射板,该反射板设置于该光学板之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
一光学片组,设置于该出光面之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背板,该背板面对该入光面,以容纳该光学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元件包括:
一容置槽;
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该容置槽内;
一光学胶,填满该容置槽,并覆盖该发光二极管芯片。
9.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光学板,其包括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面;
一背板,位于该光学板的入光面的下方;
至少一个灯管,设置于该背板与该光学板的入光面之间;以及
多个灯管固定装置,分别包覆于该灯管的末端,并且该光学板设置于该灯管固定装置上,其中每一个灯管固定装置包括一弹性主体、埋于该弹性主体内的一磁吸件以及埋于该弹性主体内且与该灯管的末端电性连接的一电极,其中埋设于所述灯管固定装置内的该磁吸件磁吸于该背板或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上相对于该磁吸件之处设置有另一磁吸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板相对于该磁吸件之处设置有另一磁吸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板由可被该磁吸件磁吸的金属所构成。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弹性主体为橡胶材料。
14.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块。
CN2009101330845A 2009-04-07 2009-04-07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Active CN101509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30845A CN101509625B (zh) 2009-04-07 2009-04-07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30845A CN101509625B (zh) 2009-04-07 2009-04-07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625A true CN101509625A (zh) 2009-08-19
CN101509625B CN101509625B (zh) 2011-02-09

Family

ID=4100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30845A Active CN101509625B (zh) 2009-04-07 2009-04-07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962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813A (zh) * 2011-12-30 2012-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
WO2013078784A1 (zh) * 2011-11-29 2013-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液晶模组以及固定结构
WO2013078698A1 (zh) * 2011-11-29 2013-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3851414A (zh) * 2012-12-04 2014-06-11 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US8928834B2 (en) 2011-11-29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7940406A (zh) * 2017-12-08 2018-04-2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照明灯具及其连接器
CN113109967A (zh) * 2020-01-09 2021-07-1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5407556A (zh) * 2022-08-23 2022-11-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78823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可维持反射片折边设计角度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182A (zh) * 2003-10-30 2005-05-04 上海中策工贸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外壳光源装置
CN2724038Y (zh) * 2004-08-12 2005-09-07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替换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2826583Y (zh) * 2005-06-30 2006-10-11 邱汉墙 吸合型水晶灯箱
CN100451766C (zh) * 2006-12-30 2009-01-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8784A1 (zh) * 2011-11-29 2013-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液晶模组以及固定结构
WO2013078698A1 (zh) * 2011-11-29 2013-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US8928834B2 (en) 2011-11-29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2635813A (zh) * 2011-12-30 2012-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
CN103851414A (zh) * 2012-12-04 2014-06-11 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851414B (zh) * 2012-12-04 2016-08-03 盐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7940406A (zh) * 2017-12-08 2018-04-2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照明灯具及其连接器
CN113109967A (zh) * 2020-01-09 2021-07-1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23178823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可维持反射片折边设计角度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407556A (zh) * 2022-08-23 2022-11-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625B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9625B (zh) 背光模块及光电装置
CN10274973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2995196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61091B (zh) 一种光学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101779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9016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8083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581755B2 (en) 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CN1033090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2174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TWI619989B (zh) 光學元件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CN10554926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197256A (zh) 照明装置、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2620219B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708546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5627190A (zh) 背光模块
CN103105694A (zh) 液晶面板组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19214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434105B (zh) 背光模組及光電裝置
KR102166349B1 (ko) 곡면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곡면 표시장치
TWI390302B (zh) 背光模組及包含其之光電裝置
KR20130024163A (ko) 기판에 발광소자가 부착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2620218A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18952B (zh) 显示基板以及包括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