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9021B -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9021B
CN101509021B CN2009100303304A CN200910030330A CN101509021B CN 101509021 B CN101509021 B CN 101509021B CN 2009100303304 A CN2009100303304 A CN 2009100303304A CN 200910030330 A CN200910030330 A CN 200910030330A CN 101509021 B CN101509021 B CN 101509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mobilization
fermented liquid
fermentation
epsilon
polylys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03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9021A (zh
Inventor
徐虹
张扬
冯小海
蔡恒
欧阳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303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9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9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9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9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将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中,接入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实现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并利用该生产菌株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吸附固定化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能够有效改善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丝体易附着于发酵罐罐壁等问题,此外,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ε-聚赖氨酸生产效率,并具有产物浓度高、批次生产稳定等优点,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并将其用于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ε-PL)是L-赖氨酸的同型聚合物,它由α-羧基与ε-氨基形成肽键连接而成,一般ε-PL由20-40个L-赖氨酸残基所构成。ε-PL是一种抗菌谱广(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霉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生物安全性高(ε-PL可降解为人体必须氨基酸L-赖氨酸)、热稳定性强(120℃加热20min仍保持抗菌活性)、pH适用范围宽的新型营养型食品防腐剂。ε-PL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产物浓度低、产物分离难等问题,困扰着ε-PL的工业化生产。目前ε-PL的研究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仅有日本Chisso公司实现了ε-PL的工业化生产。
ε-PL的生产菌株一般为放线菌,主要包括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和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放线菌发酵过程中,常伴有菌丝体吸附于发酵罐内壁等问题,这对于ε-PL发酵是极为不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采用北里孢菌PL6-3(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037774.2,菌种保藏号:CCTCC No.M 205012)生产ε-PL过程中,菌丝结团极为严重,随着发酵的进行,大量的菌丝吸附于发酵罐罐壁且菌丝悬于发酵液上方,难以与发酵液相接触,造成发酵液体积逐渐减少,参与ε-PL合成菌体量降低等问题,限制了ε-PL的发酵生产。
ε-PL的发酵生产主要采用游离细胞发酵,Hiraki等曾尝试利用凝胶包埋、多孔陶瓷包埋等细胞包埋固定化ε-PL生产菌株(美国专利:US005900363A)。经包埋,ε-PL的生产效率基本维持不变,但固定化菌株降低了产物ε-PL从发酵液中分离的难度。但是,ε-PL发酵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些包埋方法限制了ε-PL发酵过程的氧气传递,不利于实现ε-PL的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以避免发酵过程中大量的菌丝吸附于发酵罐罐壁或悬于发酵液上方,难以与发酵液相接触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将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中,接入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实现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并利用该生产菌株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
更优选的方案是将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中,加入种子培养基,接入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培养10~40h,实现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再将发酵罐内的种子液替换为发酵培养基,利用已固定的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单批次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
在上述ε-聚赖氨酸的单批次发酵生产结束后,将发酵罐内的发酵液全部移出,重新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利用原始已固定的生产菌株,重复单批次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条件,如此循环,利用吸附于固定化材料上的生产菌株即可实现ε-聚赖氨酸的多批次固定化发酵生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化材料为网状固定化材料或片状固定化材料,优选网状固定化材料。所述的网状固定化材料为富含网状结构的植物纤维(如纱布、丝瓜巾)、富含网状结构的人造纤维(如尼龙纤维)或金属网状材料(如不锈钢丝网),网状固定化材料表面布满孔隙以保证氧气的正常扩散与底物、产物的正常运输。所述的片状固定化材料为片状结构的植物纤维(如棕榈、甘蔗渣)、片状结构的人造纤维(如塑料板)或片状结构的金属材料(如金属板),片状固定化材料表面富含突起与沟壑,以保证菌株的吸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是指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依靠菌丝体自身吸附作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无需包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条件为:搅拌转速100~1000r/min,发酵温度25~37℃,pH值为3.8-6.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内但不影响搅拌。
为了实现ε-PL的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可以通过一种包含有吸附固定化材料的固定化反应器实现(附图1),但本发明的ε-PL的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并不局限于本反应器。
该固定化反应器包括发酵罐、搅拌装置、吸附固定化材料、pH自动控制装置和补料装置,吸附固定化材料为细胞固定化载体固定于发酵罐内,pH自动控制装置和补料装置分别通过恒流泵与发酵罐相连,搅拌装置悬于发酵罐中。
其中,所述的pH自动控制装置由pH探头、pH检测器、恒流泵、碱液瓶、空气过滤器及相互连接管路构成,pH探头接于发酵罐上与发酵罐中的发酵液相接触,当发酵罐内pH值低于所控pH值时,通过恒流泵将碱液瓶中的碱液补入发酵罐中,空气过滤器置于碱液瓶密封口处。
其中,所述的补料装置由恒流泵、补料瓶、空气过滤器及相互连接的管路所构成,通过恒流泵将补料瓶中的培养基补入发酵罐中,空气过滤器置于补料瓶密封口处。
其中,发酵罐上部设置一个空气入口和一个尾气出口,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以保证通入发酵罐的空气处于无菌状态。
其中,所述的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内而不影响搅拌。吸附固定化材料为网状固定化材料或片状固定化材料,优选网状固定化材料。所述的网状固定化材料为富含网状结构的植物纤维(如纱布、丝瓜巾)、富含网状结构的人造纤维(如尼龙纤维)或金属网状材料(如不锈钢丝网),网状固定化材料表面布满孔隙以保证氧气的正常扩散与底物、产物的正常运输。所述的片状固定化材料为片状结构的植物纤维(如棕榈、甘蔗渣)、片状结构的人造纤维(如塑料板)或片状结构的金属材料(如金属板),片状固定化材料表面富含突起与沟壑,以保证菌株的吸附。网状固定化材料可绕单根棒状物成小圈,或者沿多根棒状物绕成大筒状,棒状物可取任何外界硬质材料固定于发酵罐内,或者借助发酵罐固有的或发酵生产必需的棒状物,如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或取样管等。片状结构固定化材料可借助于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或取样管等直接固定化反应器内部而不影响搅拌。
一种利用上述固定化反应器发酵生产ε-PL的工艺:将ε-PL生产菌株接种于装有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10~40h,菌株吸附在固定化材料上实现菌株的固定化,将发酵罐内的种子液替换为发酵培养基,利用pH自动控制装置补入碱液控制发酵罐中的发酵液pH值,开动搅拌装置使发酵罐内物质充分接触,发酵生产ε-PL,当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碳源消耗掉一部分后,打开补料装置补入碳源,实现ε-PL的单批次固定化发酵生产。
ε-PL的单批次固定化发酵生产结束后,可将固定化反应器内的发酵液全部移出,重新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重复单批次发酵生产的操作条件,如此循环,实现ε-PL的多批次固定化发酵生产。
其中,所述的ε-PL的发酵生产条件为:搅拌转速100~1000r/min,发酵温度25~37℃,pH值为3.8-6.5。
其中,所述的碱液为5~25%(v/v)的氨水。
其中,所述的补料装置中的碳源为浓度为200~700g/L的葡萄糖溶液。
其中,所述的ε-PL生产菌株为北里孢菌PL6-3(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037774.2,菌种保藏号:CCTCC No.M 205012)。
与游离细胞及普通的菌体包埋法生产ε-PL方法相比,本发明所示的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PL的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避免了菌丝体大量附着于发酵罐罐壁:传统的游离细胞发酵发酵罐菌丝体大量附着于发酵罐罐壁,悬空于发酵液上方,造成实际参与ε-PL发酵过程的菌体减少,发酵液体积减少,这对于ε-PL的高效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吸附固定化发酵ε-PL工艺,菌丝体大量附着于固定化载体上,发酵罐罐壁上几乎没有菌丝体残留(罐内菌丝体干重可由游离细胞发酵的10g/L提高至20~30g/L),有利于ε-PL的高效生产。
(2)菌株无需包埋:与传统的包埋固定化不同,吸附固定化ε-PL菌株无需包埋,依靠菌丝体自身吸附作用即可实现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
(3)ε-PL生产效率高: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吸附固定化发酵ε-PL工艺,菌体大量吸附于固定化载体,其可以直接参与下一批次ε-PL的发酵过程,省去了ε-PL发酵过程的种子液,缩短了ε-PL的批次生产时间(发酵过程没有延滞期),提高了ε-PL的生产效率。
(4)ε-PL生产浓度高:与传统的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利用吸附固定化发酵ε-PL可以有效提高ε-PL的批次生产浓度,ε-PL浓度由游离细胞发酵的10~30g/L提高至固定化发酵时的35~60g/L。
(5)发酵工艺稳定性高:利用本发明所示的吸附固定化发酵ε-PL工艺,ε-PL批次发酵极为稳定,经1000h发酵(10批次)仍能保持较高的ε-PL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酵生产ε-PL的一示例固定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空气过滤器  1-2.空气过滤器  1-3.空气过滤器  2.碱液瓶  3.补料瓶  4.空气入口  5-1.恒流泵  5-2恒流泵  6.pH检测器  7.pH探头  8.温度探头  9.固定化材料  10.发酵罐  11.搅拌装置  12.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利用附图1所述的固定化反应器实现ε-PL的吸附发酵生产。根据附图1,该发酵罐主要由发酵罐10、固定化材料9、搅拌装置11、pH自动控制装置和补料装置构成,利用该固定化反应器即可实现ε-PL的高效生产。固定化材料9作为细胞固定化载体固定于发酵罐10内,pH自动控制装置和补料装置与发酵罐10相连,搅拌装置11位于发酵罐10内部,并与固定化材料9互不接触。pH自动控制装置由pH探头7、pH检测器6、恒流泵5-1、碱液瓶2、空气过滤器1-1及相互连接管路所构成,pH探头7接于发酵罐10上,当发酵罐10内pH低于所控pH值时,通过恒流泵5-1将碱液瓶2中的碱液补入发酵罐10中自动控制发酵液的pH值。补料装置由恒流泵5-2、补料瓶3、空气过滤器1-2及相互连接的管路所构成,通过恒流泵5-2将补料瓶3中的培养基通过连接于发酵罐10上的管路补入发酵罐10。发酵罐上部设置一个空气入口4和一个尾气出口12,空气经空气过滤器1-3过滤以保证通入发酵罐10中的空气处于无菌状态。
具体生产工艺为:将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内部而不影响搅拌,发酵罐内装入种子培养基,灭菌。将北里孢菌PL6-3(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037774.2,菌种保藏号:CCTCC No.M 205012)菌株在25~37℃,150~250r/min条件下培养10~40h,种子液以5~20%(v/v)的接种量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10中,通入一定量无菌空气(通入量1~6L/min),100~1000r/min,发酵温度25~37℃,pH值3.8~6.5,培养10~40h实现菌株在固定化材料9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10中的种子液替换为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与种子培养基一致,即可实现ε-PL的单批次固定化发酵。当ε-PL达到一定浓度时(10~60g/L),利用新鲜发酵培养基重新替换固定化反应器10中的发酵液,利用固定于固定化材料9的菌体即可实现ε-PL多批次固定化发酵。
实施例1:游离细胞发酵制备ε-PL(对照例)。
以葡萄糖为碳源,利用本实验室已授权专利菌株北里孢菌PL6-3(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037774.2,菌种保藏号:CCTCC No.M 205012)进行游离细胞发酵生产ε-PL。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g/L,牛肉膏5g/L,酵母膏5g/L,K2HPO4 1g/L,MgSO4·7H2O0.5g/L,利用6mol/L溶液调pH7.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酵母膏5g/L,(NH4)2SO45g/L,Na2HPO4·12H2O 1.58g/L,K2HPO4·7H2O 0.82g/L,MgSO4·7H2O 0.1g/L,利用6mol/L NaOH溶液调pH7.0。将北里孢菌PL6-3在28℃、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4h,将300mL种子液按10%(v/v)的种子液接种于预装有2.7L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条件:28℃,400r/min,通气量3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pH值降至4.2左右时,开启pH自动控制装置,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在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50h,ε-PL浓度27.45g/L。
实施例2:固定化反应器单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网状植物纤维纱布为固定化载体,将长30cm、宽15cm的纱布沿pH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成一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7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5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4h。按10%(v/v)的接种量(30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30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8%(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5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网状固定化材料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8%(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6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50h,ε-PL浓度达51.34g/L。
实施例3:固定化反应器单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网状植物纤维丝瓜巾为固定化载体,将去皮、去仔后的丝瓜巾固定于温度电极、溶氧电极、取样管上各1个,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55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2℃、18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30h。按15%(v/v)的接种量(45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2℃,500r/min,通气量3.0L/min,利用15%(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30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2℃,500r/min,通气量3.0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5%(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4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20h,ε-PL浓度达42.76g/L。
实施例4:固定化反应器单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网状固定化材料不锈钢丝网为固定化载体,将不锈钢丝网沿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85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7h。按5%(v/v)的接种量(15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4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20h,ε-PL浓度达59.21g/L。
实施例5:固定化反应器多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网状固定化材料不锈钢丝网为固定化载体,将不锈钢丝网沿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7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0h。按10%(v/v)的接种量(30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45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00h后,ε-PL浓度达45.32g/L。将固定化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移出,重新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于第一批次发酵相同,发酵100h后再次替换,如此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9次,共计发酵1000h后,ε-PL总产量达1376.1g(发酵体积3L),批次ε-PL浓度达45.87g/L。
实施例6:固定化反应器单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片状固定化材料棕榈为固定化载体,将棕榈沿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成一大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7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4h。按10%(v/v)的接种量(30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4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20h,ε-PL浓度达43.21g/L。
实施例7:固定化反应器单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片状材料塑料板为固定化载体,将四块相同大小的塑料板(单块尺寸:高15cm,长2.5cm,宽0.5m)分别固定于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而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7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4h。按10%(v/v)的接种量(30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50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500r/min,通气量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20h,ε-PL浓度达36.55g/L。
实施例8:固定化反应器多批次发酵制备ε-PL。
菌株、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以片状固定化材料棕榈为固定化载体,将棕榈沿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成一大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7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0h。按10%(v/v)的接种量(300mL)将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45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00h后,ε-PL浓度达40.67g/L。将固定化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移出,重新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于第一批次发酵相同,发酵100h后再次替换,如此替换新鲜发酵培养基9次,共计发酵1000h后,ε-PL总产量达1136.7g(发酵体积3L),批次ε-PL浓度达37.89g/L。

Claims (1)

1.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菌株:北里孢菌PL6-3 CCTCC No.M 205012;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g/L,牛肉膏5g/L,酵母膏5g/L,K2HPO41g/L,MgSO4·7H2O0.5g/L,利用6mol/L溶液调pH7.0;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酵母膏5g/L,(NH4)2SO45g/L,Na2HPO4·12H2O 1.58g/L,K2HPO4·7H2O 0.82g/L,MgSO4·7H2O 0.1g/L,利用6mol/L NaOH溶液调pH 7.0;
以网状固定化材料不锈钢丝网为固定化载体,将不锈钢丝网沿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电极、取样管绕圈,固定后不影响搅拌;固定化反应器中装入2.85L种子培养基,灭菌;种子液30℃、200r/min的摇床条件下培养27h;按5%(v/v)的接种量将150mL种子液接种于灭菌后的固定化反应器中,培养条件: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种子培养基pH值6.0,培养18h,实现北里孢菌PL6-3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将固定化反应器中的种子液移出,补入3L新鲜发酵培养基,30℃,400r/min,通气量3.5L/min,发酵液的pH值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下降,当发酵液pH值降低至4.2左右时,利用10%(v/v)的氨水控制发酵液pH值4.0~4.2之间,当发酵液中残留葡萄糖在10g/L时,打开补料装置,将母液浓度为400g/L的葡萄糖补入发酵液中,控制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10g/L左右,发酵120h。 
CN2009100303304A 2009-03-19 2009-03-19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9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03304A CN101509021B (zh) 2009-03-19 2009-03-19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03304A CN101509021B (zh) 2009-03-19 2009-03-19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021A CN101509021A (zh) 2009-08-19
CN101509021B true CN101509021B (zh) 2011-12-21

Family

ID=4100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033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9021B (zh) 2009-03-19 2009-03-19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90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8887A (zh) * 2015-11-05 2016-03-0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ε-聚-L-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6571B (zh) * 2013-04-01 2014-08-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发酵生产鼠李糖胶的柱式固定化反应器及其工艺
CN103194374B (zh) * 2013-04-01 2014-12-3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的柱式固定化反应器及其工艺
CN104531506B (zh) * 2015-01-16 2017-04-12 南京工业大学 适用于需氧发酵的纤维床反应器及其生产l‑鸟氨酸方法
CN104726509A (zh) * 2015-02-09 2015-06-24 苏州科技学院 一种以木薯淀粉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方法
CN106085998A (zh) * 2016-06-25 2016-11-09 张静 一种用于制备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球的制备方法
CN106434776A (zh) * 2016-09-18 2017-02-22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β‑聚苹果酸的工艺
CN106699244B (zh) * 2016-12-30 2018-09-11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快速降解畜禽粪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厌氧堆肥装置及方法
CN108998481A (zh) * 2018-08-02 2018-12-14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采用细胞固定化和离位、间歇吸附分离ε-聚赖氨酸的发酵方法
CN110373439B (zh) * 2019-08-01 2021-04-27 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快速生产ε-聚赖氨酸的方法
CN111534457A (zh) * 2020-04-03 2020-08-14 江苏大学 利用超声波减少小白链霉菌发酵过程菌丝体爬壁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7954B1 (en) * 1992-02-26 1999-01-07 Chisso Corporation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epsilon-poly-L-lysine
US5900363A (en) * 1992-02-26 1999-05-04 Chiss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ε-poly-L-lysine with immobilized Streptomyces albulus
CN101182456A (zh) * 2007-11-29 2008-05-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发酵生产丙酸、丁酸、琥珀酸的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7954B1 (en) * 1992-02-26 1999-01-07 Chisso Corporation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epsilon-poly-L-lysine
US5900363A (en) * 1992-02-26 1999-05-04 Chiss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ε-poly-L-lysine with immobilized Streptomyces albulus
CN101182456A (zh) * 2007-11-29 2008-05-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发酵生产丙酸、丁酸、琥珀酸的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国昌.ε-聚赖氨酸研究进展.《江西科学》.200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8887A (zh) * 2015-11-05 2016-03-0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ε-聚-L-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
CN105368887B (zh) * 2015-11-05 2019-01-2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ε-聚-L-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9021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9021B (zh)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KR101411073B1 (ko) 폴리비닐 알코올 겔 내에 고정화된 효소 또는 미생물 형태의 생체촉매의 산업적 생산 방법, 이의 사용 방법, 및 이의 생산 장치
CN103173371B (zh) 酿酒酵母与嗜酸乳杆菌的饲料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生产
CN100467586C (zh) 一种同时高产柚苷酶和橙皮苷酶的黑曲霉菌wz001及其应用
CN101914478B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174449A (zh) 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CN103695353A (zh) 一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337423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scuec7菌株及其应用
CN101402913B (zh) 一种批式发酵法生产丙酸联产维生素b12的装置及工艺
CN104206645A (zh) 用米曲霉固体发酵豆粕生产小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9554302A (zh) 一种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生产饲用酶制剂的方法
CN105543314A (zh) 一种应用发酵与泡沫分离耦合生产多粘菌素e的方法
CN102191276A (zh) 呼吸式固态发酵方法及发酵罐
CN101397541A (zh) 含有天然促长因子的微生态制剂促长菌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6253A (zh) 一种利用表面固定化技术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Ichi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commercial-scale airlift fermentor for rapid growth of yeast
CN103255083A (zh) 高细胞密度的乳酸菌发酵方法
CN1219071C (zh) 两步发酵法生产酵母胞外海藻糖的方法
CN101182457A (zh) 一种纤维床反应器与膜分离技术联用高密度生产有机酸的装置
CN102492614A (zh) 一种用于固液分相微生物发酵方法
CN102041279B (zh) 生物膜-电渗析耦合连续生产l-乳酸工艺
CN101768610A (zh) 一种高效培养乳酸菌和生产乳酸的方法
CN103642680A (zh) 发酵生产丁酸的内置碟式纤维床反应器
CN85104280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连续酿造水果醋的方法
CN102321685A (zh) 一种柠檬酸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